《最浪漫的双向奔赴》可能是您在寻找教师生活感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每次,想起小杨宝儿,就会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心弦;每次,想起小杨宝儿,就会想亲一亲、抱一抱香香软软的她。每次,想起小杨宝儿,我就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妈妈,我最喜欢你了。”“妈妈,我太想你了。”“妈妈。你是我的香妈妈。”“妈妈,抱抱我。”“妈妈,我太害怕了。”“妈妈,我今天在幼儿园可开心了。”“妈妈,我最喜欢你来接我了。”
你的一声声妈妈,让我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我也想把所有的、一切的美好送给你。
还记得你睁着大眼睛,乖乖等妈妈睡醒的样子;还记得你张开双臂,朝我怀里扑来的场景;还记得你洋溢笑脸,邀请我陪你玩游戏的激动;脑海里的画面像过电影一样,闪过太多……
今年的你,已经三岁了。感觉我什么都没有做,你就偷偷长大了。感觉我什么都没有教,你就慢慢懂事了。仔细想一想,我希望你长大以后,变成什么样子呢?再认真想一想,我更希望自己是能给你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人,而不是把所有美好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
一、有我在
陪伴,是所有感情能够深化的基础,尤其是一到三岁,正是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感和信任感的关键期。妈妈和你在这三年里,已经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对于过去的日子,我很欣慰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陪你慢慢长大。对于未来的日子,我希望自己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你。每天都要和奶奶一起陪你上幼儿园,只要下午有时间,一定要去接你放学。晚上回家,先放下工作,好好陪你玩一个小时。睡觉前,是我们最欢乐的时光:一起看绘本,一起做贴画,玩逻辑狗,讲小狗淘淘的故事。睡觉的时候,我们也一定会相拥入眠。假期是我们最欢乐的时光,因为疫情,妈妈现在没有办法带你去祖国各地看大好河山,也没有办法带你去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不过没关系,有了希望和期待,我们的日子才会过得更有盼头、更有滋味,对吗?妈妈希望你知道,无论任何时刻,都有我在。
二、我等你
妈妈知道你从小都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也就是现在很流行的天使宝宝。小时候晚上不哭闹,再大点学会自己收拾玩具,该上幼儿园时学会自己叠衣服,上厕所。妈妈也知道你是一个敏感害羞的宝宝。看到不熟悉的人都要把脸埋起来,不愿意打招呼。其实,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对于陌生的环境,妈妈可能比你更忐忑,更害怕。虽然妈妈现在是大人了,已经能够用微笑和语言去表达善意,但是也会经常遇到不知道如何去沟通的情景。你不愿意,妈妈可以帮你打招呼,你太害羞,妈妈可以和你一起应对这样的状况。也许,别人会质疑,这样的纵容会不会让你更害羞。但是,我太了解,你只是需要时间去判断、去了解。你看,你现在做的多好。在上口语课时,声音已经变成了最大的那个宝宝。幼儿园放学时,你已经学会主动挥手说再见了。取快递时,看到叔叔阿姨会主动把小手挥起来。记得上幼儿园第一天晚上我们的睡前对话。“妈妈,今天可多小朋友都哭了。”“宝贝,那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哭呢?”“因为他们想妈妈了。”“那你想妈妈吗?”“想。”“那你为什么没有哭呢?”“因为我知道妈妈会来接我呀!”那一刻,我内心无比欣慰与感动。因为妈妈知道,你的安全感越来越强了。每天早上送你上幼儿园,一定会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再告诉你:“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三、你就是你
小时候,妈妈讨厌的事情之一,就是被拿来和别人比较。不管是学习别人家的孩子,还是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都让妈妈觉得非常不舒服。这种感觉就像阴影一样,伴随着妈妈,影响着妈妈,直到今日。学会发现和欣赏别人的优点,那是想让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但是拿你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进行比较,那就是增加你自卑的砝码了。有时候,妈妈在想: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孩子永远低着头去生活呢?我想,我永远也不会这样对你。有优点也好,有缺点也罢,你就是你。与其对比,不如接纳。引导比批评更重要。
四、你的感受
因为害羞,你即使有时候受了委屈,也不愿意说出口,最多和妈妈抱怨、发泄一下。每当这个时刻,妈妈一定会把你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记得我们一起去理想名城的沙坑玩,在没有询问的情况下,你的玩具被小哥哥抢走了。你委屈地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我说:“那是你的玩具,如果你不愿意,你有权利找他要回来。”你在我的支持下,又把玩具拿了回来。后来又有小朋友来询问能否和你一起玩,你很爽快地答应了。真庆幸,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学会分享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是毫不冲突的。妈妈希望你能够遵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成为所谓的老好人。
五、快乐比优秀更重要
为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最简单也最迫切的愿望。这里面,时不时也参杂着大人的面子工程。其实,妈妈知道,这个世界,能够站在舞台中心的人并不多。学会为别人鼓掌,做一个优秀的观众,也未尝不可。过程远远比结果更重要,努力往往比成功更重要。妈妈告诉自己:要想你成为人中龙凤,我自己需要做的第一条就是先成为最努力的人。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学习,先严于律己,再宽以待人。
也许有人会说,空话大话谁都会说,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也许有人会说,等你上了小学,我辅导你写作业时,再崩溃也不迟。也许有人会说,孩子的命天注定,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办法。可是,无一例外,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妈妈?亦或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镜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