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词100首必背》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从军行(唐代-陈羽)
海畔(pàn)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第2首、凉州词三首(唐代-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qì),应驮(tuó)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风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yú)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第3首、七月闺情(唐代-袁晖)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
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
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
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第4首、水槛遣心二首(唐代-杜甫)
去郭轩楹(yíng)敞,无村眺(tiào)望赊(shē)。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jiàn)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zhī)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juān)涓酒,深凭送此生。
第5首、星名诗(唐代-权德舆)
虚怀何所欲,岁晏聊懒逸。
云翼谢翩翻,松心保贞实。
风秋景气爽,叶落井径出。
陶然美酒酣,所谓幽人吉。
自当轻尺璧,岂复扫一室。
安用簪进贤,少微斯可必。
第6首、怀宛陵旧游(唐代-陆龟蒙)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脁(tiǎo)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第7首、乐游原(唐代-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xī)和自趁虞(yú)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第8首、插田歌(唐代-刘禹锡)
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lǐ)歌,以俟(sì)采诗者。
田塍(chéng)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zhù)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yīng)伫(zhù)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chī)。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田夫语计吏:“君家侬(nóng)定谙(ān)。一来长安罢,眼大不相参。”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kē)峨,侬入无度数。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第9首、幼女词(唐代-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第10首、晋门。再吟(唐代-周昙)
君人为理在安民,论道求贤德自新。
经国远图无所问,何曾言指一何神。
第11首、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二(唐代-王质)
颍州丞相旧能名,传到云孙尚典型。月在澄潭心共白,山围宴坐眼同青。
暂离方丈群仙侣,独抱黄庭一卷经。十顷玻璃能几许,看公击水渡南溟。
第12首、送刘子开二首 其一(唐代-王质)
帝恩无吏肯承宣,雨露滂沱贮半天。璀璨两星同拱所,萧梢一骥独当先。
驱驰足下千重茧,忠孝心头一寸田。孺子亭前见三隽,为言秋事亦茫然。
第13首、句(唐代-关盼盼)
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污雪毫。(《临殁口吟》)
第14首、送史泽之长沙(唐代-司空曙)
谢脁怀西府,单车触火云。野蕉依戍客,庙竹映湘君。
梦渚巴山断,长沙楚路分。一杯从别后,风月不相闻。
第15首、锦(唐代-李峤)
汉使巾车远,河阳步障陈。云浮仙石日,霞满蜀江春。
机迥回文巧,绅兼束发新。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
第16首、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景龙三年八月十三日)(唐代-李峤)
黄金瑞榜绛河隈,白玉仙舆紫禁来。碧树青岑云外耸,
朱楼画阁水中开。龙舟下瞰鲛人室,羽节高临凤女台。
遽惜欢娱歌吹晚,挥戈更却曜灵回。
第17首、彼农二章(唐代-陆龟蒙)
世路浇险,淳风荡除。彼农家流,犹存厥初。藁焉而席,
茨焉而居。首乱如葆,形枯若腒.大耋既鲐,童子未cE.
以负以载,悉薅悉鉏,我慕圣道,我耽古书。小倦于学,
时游汝庐。有饭一盛,莫盐莫蔬。有繻一缇,不襟不祛。
所谓饥寒,汝何逭欤。
禹贡厥田,上下各异。善人为邦,民受其赐。去年西成,
野有遗穗。今夏南亩,旱气赤地。遭其丰凶,概敛无二。
退输弗供,进诉弗视。号于旻天,以血为泪。孟子有言,
王无罪岁。诗之穷辞,以嫉悍吏。
第18首、宿蓬船(唐代-韦庄)
夜来江雨宿蓬船,卧听淋铃不忍眠。
却忆紫微情调逸,阻风中酒过年年。
第19首、下第寄张坤(唐代-罗隐)
谩费精神掉五侯,破琴孤剑是身仇。九衢双阙拟何去,
玉垒铜梁空旧游。蝴蝶有情牵晚梦,杜鹃无赖伴春愁。
思量不及张公子,经岁池江倚酒楼。
第20首、秋夕贫居述怀(唐代-孟郊)
卧冷无远梦,听秋酸别情。高枝低枝风,千叶万叶声。
浅井不供饮,瘦田长废耕。今交非古交,贫语闻皆轻。
第21首、同韩郎中闲庭南望秋景(唐代-韦应物)
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闲。如何趋府客,罢秩见秋山。
疏树共寒意,游禽同暮还。因君悟清景,西望一开颜。
第22首、观早朝(唐代-韦应物)
伐鼓通严城,车马溢广躔。煌煌列明烛,朝服照华鲜。
金门杳深沉,尚听清漏传。河汉忽已没,司阍启晨关。
丹殿据龙首,崔嵬对南山。寒生千门里,日照双阙间。
禁旅下成列,炉香起中天。辉辉睹明圣,济济行俊贤。
愧无鸳鹭姿,短翮空飞还。谁当假毛羽,云路相追攀。
第23首、送赵侍御归上都(唐代-岑参)
骢马五花毛,青云归处高。霜随驱夏暑,风逐振江涛。
执简皆推直,勤王岂告劳。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第24首、洛中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唐代-刘禹锡)
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清洛晓光铺碧簟,
上阳霜叶剪红绡。省门簪组初成列,云路鸳鸾想退朝。
寄谢殷勤九天侣,抢榆水击各逍遥。
第25首、翻经台(见咸淳临安志)(唐代-白居易)
一会灵山犹未散,重翻贝叶有来由。
是名精进才开眼,岩石无端亦点头。
第26首、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唐代-李白)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江上相逢借问君,
语笑未了风吹断。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
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恨我阻此乐,
淹留楚江滨。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春风狂杀人,
一日剧三年。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梦见五柳枝,
已堪挂马鞭。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第27首、早夏月夜问王开(唐代-刘商)
清风首夏夜犹寒,嫩笋侵阶竹数竿。
君向苏台长见月,不知何事此中看。
第28首、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雁(唐代-骆宾王)
联翩辞海曲,遥曳指江干。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
带月凌空易,迷烟逗浦难。何当同顾影,刷羽泛清澜。
第29首、送弟东归(唐代-吴融)
偶持麟笔侍金闺,梦想三年在故溪。祖竹定欺檐雪折,
稚杉应拂栋云齐。谩劳筋力趋丹凤,可有文词咏碧鸡。
此别更无闲事嘱,北山高处谢猿啼。
第30首、玄武门侍射(唐代-张说)
射观通玄阙,兵栏辟御筵。雕弧月半上,画的晕重圆。
羿后神幽赞,灵王法暗传。贯心精四返,饮羽妙三联。
雪鹤来衔箭,星麟下集弦。一逢军宴洽,万庆武功宣。
第31首、酬通事舍人寓直见示篇中兼起居陆舍人景献(唐代-张九龄)
轩掖殊清秘,才华固在斯。兴因膏泽洒,情与惠风吹。
所美应人誉,何私亦我仪。同声感乔木,比翼谢长离。
价以陆生减,贤惭鲍叔知。薄游尝独愧,芳讯乃兼施。
此夜金闺籍,伊人琼树枝。飞鸣复何远,相顾幸媞媞.
第32首、书法华寺上方禅壁(唐代-方干)
砌下松巅有鹤栖,孤猿亦在鹤边啼。
卧闻雷雨归岩早,坐见星辰去地低。
一径穿缘应就郭,千花掩映似无溪。
是非生死多忧恼,此日蒙师为破迷。
第33首、收两京后还上都兼访一二亲故(唐代-方干)
离堂千里客,归骑五陵人。路转函关晚,烟开上苑新。
天涯将野服,阙下见乡亲。问得存亡事,裁诗寄海滨。
第34首、伤进士严子重诗(唐代-皮日休)
十哭都门榜上尘,盖棺终是五湖人。生前有敌唯丹桂,
没后无家只白蘋.箬下斩新醒处月,江南依旧咏来春。
知君精爽应无尽,必在酆都颂帝晨。
第35首、晚秋赠张折冲(唐代-薛业)
都尉今无事,时清但闭关。夜霜戎马瘦,秋草射堂闲。
位以穿杨得,名因折桂还。冯唐真不遇,叹息鬓毛斑。
第36首、寄徐拾遗(唐代-谭用之)
长竿一系白龙吟,谁和驺虞发素琴。野客碧云魂易断,
故人芳草梦难寻。天从补后星辰稳,海自潮来岛屿深。
好向明庭拾遗事,莫教玄豹老泉林。
第37首、送郑巨及第后归觐(唐代-钱起)
多才白华子,初擅桂枝名。嘉庆送归客,新秋带雨行。
离人背水去,喜鹊近家迎。别赠难为此,衰年畏后生。
第38首、新秋杂题六首。吟(唐代-陆龟蒙)
忆山摇膝石上晚,怀古掉头溪畔凉。
有时得句一声发,惊起鹭鹚和夕阳。
第39首、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唐代-韦庄)
几时闻唱凯旋歌,处处屯兵未倒戈。天子只凭红旆壮,
将军空恃紫髯多。尸填汉水连荆阜,血染湘云接楚波。
莫问流离南越事,战馀空有旧山河。
第40首、同卢使君幼平郊外送阎侍御归台(唐代-皎然)
留饯飞旌驻,离亭草色间。柏台今上客,竹使旧朝班。
日落东西水,天寒远近山。古江分楚望,残柳入隋关。
恋阙心常积,回轩日不闲。芳辰倚门道,犹得及春还。
第41首、京口津亭送张崔二侍御(一作津亭送张崔侍御府散北归)(唐代-许浑)
爱树满西津,津亭堕泪频。素车应度洛,珠履更归秦。
水接三湘暮,山通五岭春。伤离与怀旧,明日白头人。
第42首、奉和张使君宴加朝散(唐代-卢象)
佐理星辰贵,分荣涣汗深。言从大夫后,用答圣人心。
骑拥轩裳客,鸾惊翰墨林。停杯歌麦秀,秉烛醉棠阴。
爽气凌秋笛,轻寒散暝砧。只应将四子,讲德谢知音。
第43首、奉和御制登鸳鸯楼即目应制(唐代-孙逖)
玉辇下离宫,琼楼上半空。方巡五年狩,更辟四门聪。
井邑观秦野,山河念禹功。停銮留睿作,轩槛起南风。
第44首、和三乡诗(唐代-张绮)
洛川依旧好风光,莲帐无因见女郎。
云雨散来音信断,此生遗恨寄三乡。
第45首、巴州寒食晚眺(唐代-张祎)
东望青天周与秦,杏花榆叶故园春。
野寺一倾寒食酒,晚来风景重愁人。
第46首、子规(唐代-李中)
暮春滴血一声声,花落年年不忍听。
带月莫啼江畔树,酒醒游子在离亭。
第47首、闺怨二首(唐代-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第48首、不可见(唐代-曹邺)
常闻贫贱夫,头白终相待。自从嫁黔娄,终岁长不在。
君梦有双影,妾梦空四邻。常思劲北风,吹折双车轮。
第49首、奉和贺监林月清酌(唐代-王湾)
华月当秋满,朝英假兴同。净林新霁入,规院小凉通。
碎影行筵里,摇花落酒中。消宵凝爽意,并此助文雄。
第50首、咏史四首(唐代-卢照邻)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公业负奇志,交结尽才雄。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
一为侍御史,慷慨说何公。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
仲颖恣残忍,废兴良在躬。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
干戈及黄屋,荆棘生紫宫。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
时来命不遂,脱身归山东。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清风。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秋。
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天子玉槛折,将军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视死其若休。归来教乡里,童蒙远相求。
弟子数百人,散在十二州。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何必疲执戟,区区在封侯。
伟哉旷达士,知命固不忧。
第51首、泛溪(唐代-朱庆馀)
曲渚回花舫,生衣卧向风。鸟飞溪色里,人语棹声中。
馀卉才分影,新蒲自作丛。前湾更幽绝,虽浅去犹通。
第52首、长安晓望寄程补阙(唐代-司空曙)
迢遰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风吹晓漏经长乐,柳带晴烟出禁城。
天净笙歌临路发,日高车马隔尘行。独有浅才甘未达,多惭名在鲁诸生。
第53首、赠轻车(唐代-崔颢)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
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第54首、题僧泰恭院二首(唐代-温庭筠)
昔岁东林下,深公识姓名。尔来辞半偈,空复叹劳生。
忧患慕禅味,寂寥遗世情。所归心自得,何事倦尘缨。
微生竟劳止,晤言犹是非。出门还有泪,看竹暂忘机。
爽气三秋近,浮生一笑稀。故山松菊在,终欲掩荆扉。
第55首、夕思(唐代-贾岛)
秋宵已难曙,漏向二更分。我忆山水坐,虫当寂寞闻。
洞庭风落木,天姥月离云。会自东浮去,将何欲致君。
第56首、送空公往金州(唐代-贾岛)
七百里山水,手中楖栗粗。松生师坐石,潭涤祖传盂。
长拟老岳峤,又闻思海湖。惠能同俗姓,不是岭南卢。
第57首、送南康姚明府(唐代-贾岛)
铜章美少年,小邑在南天。版籍多迁客,封疆接洞田。
静江鸣野鼓,发缆带村烟。却笑陶元亮,何须忆醉眠。
第58首、送别(唐代-贾岛)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第59首、去岁自刑部侍郎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留题驿梁(唐代-韩愈)
数条藤束木皮棺,草殡荒山白骨寒。惊恐入心身已病,
扶舁沿路众知难。绕坟不暇号三匝,设祭惟闻饭一盘。
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
第60首、幽栖(唐代-元稹)
野人自爱幽栖所,近对长松远是山。尽日望云心不系,
有时看月夜方闲。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辽海若思千岁鹤,且留城市会飞还。
第61首、送沈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唐代-杜牧)
山城树叶红,下有碧溪水。溪桥向吴路,酒旗夸酒美。
下马此送君,高歌为君醉。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垒。
空山三十年,鹿裘挂窗睡。自言陇西公,飘然我知己。
举酒属吴门,今朝为君起。悬弓三百斤,囊书数万纸。
战贼即战贼,为吏即为吏。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
予曰陇西公,滔滔大君子。常思抡群材,一为国家治。
譬如匠见木,碍眼皆不弃。大者粗十围,小者细一指。
cq橛与栋梁,施之皆有位。忽然竖明堂,一挥立能致。
予亦何为者,亦受公恩纪。处士有常言,残虏为犬豕。
常恨两手空,不得一马箠。今依陇西公,如虎傅两翅。
公非刺史材,当坐岩廊地。处士魁奇姿,必展平生志。
东吴饶风光,翠巘多名寺。疏烟亹亹秋,独酌平生思。
因书问故人,能忘批纸尾。公或忆姓名,为说都憔悴。
第62首、晚春归思(唐代-王维)
新妆可怜色,落日卷罗帷。炉气清珍簟,墙阴上玉墀。
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第63首、宾至(一作有客)(唐代-杜甫)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第64首、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唐代-白居易)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平生烟霞侣,此地重裴回。
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第65首、襄阳舟夜(唐代-白居易)
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驿。秋风截江起,寒浪连天白。
本是多愁人,复此风波夕。
第66首、归田三首 其二(唐代-白居易)
种田意已决,决意复何如。卖马买犊使,徒步归田庐。
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菑畬。策杖田头立,躬亲课仆夫。
吾闻老农言,为稼慎在初。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馀。
上求奉王税,下望备家储。安得放慵惰,拱手而曳裾。
学农未为鄙,亲友勿笑余。更待明年后,自拟执犁锄。
第67首、和元九与吕二同宿话旧感赠(唐代-白居易)
见君新赠吕君诗,忆得同年行乐时。争入杏园齐马首,
潜过柳曲斗蛾眉。八人云散俱游宦,七度花开尽别离。
闻道秋娘犹且在,至今时复问微之。
第68首、上香炉峰(唐代-白居易)
倚石攀箩歇病身,青筇竹仗白纱巾。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第69首、白鹭鹚(唐代-李白)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第70首、旅次灞亭(唐代-沈颂)
闲琴开旅思,清夜有愁心。圆月正当户,微风犹在林。
苍茫孤亭上,历乱多秋音。言念待明发,东山幽意深。
第71首、中元日观诸道士步虚(唐代-殷尧藩)
玄都开秘箓,白石礼先生。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鸾鹤步虚声。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倘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第72首、客游(唐代-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第73首、啁少年(唐代-李贺)
青骢马肥金鞍光,龙脑入缕罗衫香。美人狭坐飞琼觞,
贫人唤云天上郎。别起高楼临碧筱,丝曳红鳞出深沼。
有时半醉百花前,背把金丸落飞鸟。自说生来未为客,
一身美妾过三百。岂知劚地种苗家,官税频催勿人织。
长得积玉夸豪毅,每揖闲人多意气。生来不读半行书,
只把黄金买身贵。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荣枯递传急如箭,天公不肯于公偏。莫道韶华镇长在,
发白面皱专相待。
第74首、虞美人(唐代-鹿虔扆)
卷荷香澹浮烟渚,绿嫩擎新雨。琐窗疏透晓风清,
象床珍簟冷光轻,水文平¤
九疑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敛。不堪相望病将成,
钿昏檀粉泪纵横,不胜情。
第75首、醉公子(唐代-尹鹗)
暮烟笼藓砌,戟门犹未闭。尽日醉寻春,归来月满身¤
离鞍偎绣袂,坠巾花乱缀。何处恼佳人,檀痕衣上新。
第76首、高士咏。严子陵(唐代-吴筠)
汉皇敦故友,物色访严生。三聘迨深泽,一来遇帝庭。
紫宸同御寝,玄象验客星。禄位终不屈,云山乐躬耕。
第77首、句 其二(唐代-吴筠)
垂花临碧涧,清翠依丹巘。
第78首、诗偈 其三(唐代-庞蕴)
前人若有事,我犹佯不知。何况他无问,谗舌强卑卑。
第79首、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唐代-鲍溶)
君逐元侯静虏归,虎旗龙节驻春晖。欲求岱岳燔柴礼,
已锡鲁人缝掖衣。长剑一时天外倚,五云多绕日边飞。
心期共贺太平世,去去故乡亲食薇。
第80首、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永和(唐代-祝钦明)
閟宫实实,清庙微微。降格无象,馨香有依。
式昭纂庆,方融嗣徽。明禋是享,神保聿归。
第81首、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钟在越灵嘉寺,从天竺飞来)(唐代-窦庠)
海中有国倾神功,烹金化成九乳钟。精气激射声冲瀜,
护持海底诸鱼龙。声有感,神无方,连天云水无津梁。
不知飞在灵嘉寺,一国之人皆若狂。东南之美天下传,
环文万象无雕镌。有灵飞动不敢悬,锁在危楼五百年。
有时清秋日正中,繁霜满地天无风。一声洞彻八音尽,
万籁悄然星汉空。徒言凡质千钧重,一夫之力能振动。
大鸣小鸣须在君,不击不考终不闻。高僧访古稽山曲,
终日当之言不足。手提文锋百炼成,恐刜此钟无一声。
第82首、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胡山(唐代-储嗣宗)
犬入五云音信绝,凤楼凝碧悄无声。
焚香古洞步虚夜,露湿松花空月明。
第83首、赠元秘书(唐代-崔峒)
旧书稍稍出风尘,孤客逢秋感此身。秦地谬为门下客,
淮阴徒笑市中人。也闻阮籍寻常醉,见说陈平不久贫。
幸有故人茅屋在,更将心事问情亲。
第84首、早秋望华清宫树因以成咏(一作卢纶诗)(唐代-常衮)
可怜云木丛,满禁碧濛濛。色润灵泉近,阴清辇路通。
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
数枝盘石上,几叶落云中。燕拂宜秋霁,蝉鸣觉昼空。
翠屏更隐见,珠缀共玲珑。雷雨生成早,樵苏禁令雄。
野藤高助绿,仙果迥呈红。惆怅缭坦暮,兹山闻暗虫。
第85首、竹风(唐代-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第86首、铜雀妓(唐代-顾非熊)
鸦散陵树晓,筵开繐帐空。婵娟宠休妒,歌舞怨来同。
往事与尘化,新愁生曲终。回轩叶正落,寂寞听秋风。
第87首、寄石桥僧(唐代-项斯)
逢师入山日,道在石桥边。别后何人见,秋来几处禅。
溪中云隔寺,夜半雪添泉。生有天台约,知无却出缘。
第88首、饯郢州李使君(唐代-苏颋)
楚有章华台,遥遥云梦泽。复闻拥符传,及是收图籍。
佳政在离人,能声寄侯伯。离怀朔风起,试望秋阴积。
中路凄以寒,群山霭将夕。伤心聊把袂,怊怅麒麟客。
第89首、宿王尊师隐居(唐代-于鹄)
夜爱云林好,寒天月里行。青牛眠树影,白犬吠猿声。
一磬山院静,千灯谿路明。从来此峰客,几个得长生。
第90首、即事(唐代-喻凫)
抱杖立溪口,迎秋看塞门。连山互苍翠,二水各清浑。
笛发孤烟戍,鸦归夕照村。萋萋芳草色,终是忆王孙。
第91首、顾少府池上(一作顾少府池亭苇)(唐代-曹松)
池上分行种,公庭觉少尘。根离潮水岸,韵爽判曹人。
正午回鱼影,方昏息鹭身。无时不动咏,沧岛思方频。
第92首、茂陵【唐代: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第93首、金陵五题·石头城【唐代: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第94首、口号吴王美人半醉【唐代:李白】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第95首、咏廿四气诗 立冬十月节【唐代: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第96首、桃花【唐代:元结】
桃源自有长生路,却是秦皇不得知。
第97首、古风 其四十七【唐代:李白】
桃花开东园,含笑誇白日。偶蒙东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
第98首、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唐代:孟郊】
洞庭非人境,道路行虚空。二客月中下,一帆天外风。
鱼龙波五色,金碧树千丛。闪怪如可惧,在诚无不通。
扣奇知浩淼,采异访穹崇。物表即高韵,人间访仙公。
宣城文雅地,谢守声闻融。證玉易为力,辨珉谁不同。
从兹阮籍泪,且免泣途穷。
第99首、自湘水南行【唐代:张九龄】
落日摧行舫,逶迤洲渚间。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
暝色生前浦,清晖发近山。中流澹容与,唯爱鸟飞还。
第100首、雎阳赠李司仓【唐代:刘长卿】
白露变时候,蛬声暮啾啾。飘飘洛阳客,惆怅梁园秋。
只为乏生计,尔来成远游。一身不家食,万事从人求。
且喜接馀论,足堪资小留。寒城落日后,砧杵令人愁。
归路岁时尽,长河朝夕流。非君深意愿,谁复能相忧。
第101首、朝回阅乐寄绝句【唐代:权德舆】
子城风煖百花初,楼上龟兹引导车。曲罢卿卿理驺驭,细君相望意何如。
第102首、和秋日即事韵二首 其一【唐代:王质】
駮駮山苍杂水红,不如冷眼看秋风。北鸿已望江南起,飞过榆林月正中。
第103首、奉谢司封使君晏公临顾园居 其二【唐代:朱长文】
未入柴扉即下车,茅斋挥麈缓论书。不知铜虎威权重,岂责荷衣礼貌疏。
此日狂歌希鲁望,昔年能赋拟相如。箧中残藁如传后,虽枉朱轓亦不虚。
第104首、山友续辞 牛蒡【唐代:王质】
我取友兮得牛蒡,稠丛捷鼠走不上。深山谁伏又谁牵,唇粗舌皴膝头壮。
实虽恶,食不恶,所思兮奚可却,松冈竹墩隔沙泺。
第105首、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三【唐代:刘琏】
自君之出矣,空阑愁独守。思君如池荷,见莲不见藕。
第106首、送李卿晔(晔,淮安忠公琇之子,时以罪贬岭南)【唐代:杜甫】
王子思归日,长安已乱兵。沾衣问行在,走马向承明。
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晋山虽自弃,魏阙尚含情。
第107首、高士咏。郭文举【唐代:吴筠】
郭生在童稚,已得方外心。绝迹遗世务,栖真入长林。
元和感异类,猛兽怀德音。不忆固无情,斯言微且深。
第108首、奉别张岳州说二首(一作答张燕公岳州宴别)【唐代:王熊】
长沙辞旧国,洞庭逢故人。薰兰敦久要,披雾转相亲。
岁月空嗟老,江山不惜春。忽闻黄鹤曲,更作白头新。
平生共风月,倏忽间山川。不期交淡水,暂得款忘年。
兴逸方罢钓,帆开欲解船。离心若危旆,朝夕为君悬。
第109首、览张骞传【唐代:邵谒】
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
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
不见杜陵草,至今空自繁。
第110首、秦门。赵高【唐代:周昙】
赵高胡亥速天诛,率土兴兵怨毒痡.丰沛见机群小吏,功成儿戏亦何殊。
第111首、齐。王亮【唐代:孙元晏】
后见梁王未免哀,奈何无计拯倾颓。
若教彼相颠扶得,争遣明公到此来。
第112首、桐庐山中赠李明府【唐代:孟郊】
静境无浊氛,清雨零碧云。千山不隐响,一叶动亦闻。
即此佳志士,精微谁相群。欲识楚章句,袖中兰茝薰。
第113首、戏舸【唐代:薛能】
远舸冲开一路萍,岸傍偷上小茅亭。
游人莫觅杯盘分,此地才应聚德星。
第114首、叹平泉(一作伤平泉庄)【唐代:罗邺】
生前几到此亭台,寻叹投荒去不回。
若遣春风会人意,花枝尽合向南开。
第115首、答僧澈【唐代:知玄】
观君法苑思冲虚,使我真乘刃有馀。若使龙光时可待,
应怜僧肇论成初。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
萧寺讲轩横淡荡,帝乡云树正扶疏。几生曾得闍瑜意,
今日堪将贝叶书。一振微言冠千古,何人执卷问吾庐。
第116首、句【唐代:卢肇】
君梦涔阳月,中秋忆棹歌。(见《岳州府志》)。
妙吹应谐凤,工书定得鹅。(李群玉善急就章,
喜食鹅,肇赠句云云。见《纪事》)
亭边古木昼阴阴,亭下寒潭百丈深。黄菊旧连陶令宅,
青山遥负向平心。(题绿阴亭。见《临江府志》)。
第117首、送休公归衡【唐代:刘昭禹】
草履初登南岳船,铜瓶犹贮北山泉。
衡阳旧寺春归晚,门锁寒潭几树蝉。
第118首、正乐府十篇 其七 颂夷臣【唐代:皮日休】
夷师本学外,仍善唐文字。吾人本尚舍,何况夷臣事。
所以不学者,反为夷臣戏。所以尸禄人,反为夷臣忌。
吁嗟华风衰,何尝不由是。
第119首、句【唐代:吕岩】
莫道神仙无学处,古今多少上升人。(《景福寺题》)
第120首、为贾师雄发明古铁镜【唐代:吕岩】
手内青蛇凌白日,洞中仙果艳长春。
须知物外烟霞客,不是尘中磨镜人。
第121首、乘月过西郊渡【唐代:韦应物】
远山含紫氛,春野霭云暮。值此归时月,留连西涧渡。
谬当文墨会,得与群英遇。赏逐乱流翻,心将清景悟。
行车俨未转,芳草空盈步。已举候亭火,犹爱村原树。
还当守故扃,怅恨秉幽素。
第122首、桃源行送友【唐代:武元衡】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桃花两边种来久,流水一通何时有。垂条落蕊暗春风,
夹岸芳菲至山口。岁岁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为厚。
时有仙鸟来衔花,曾无世人此携手。可怜不知若为名,
君往从之多所更。古驿荒桥平路尽,崩湍怪石小溪行。
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多君此去从仙隐,
令人晚节悔营营。
第123首、雁【唐代:李峤】
春晖满朔方,归雁发衡阳。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
往还倦南北,朝夕苦风霜。寄语能鸣侣,相随入帝乡。
第124首、桂【唐代:李峤】
未植银宫里,宁移玉殿幽。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愿君期道术,攀折可淹留。
第125首、莺声【唐代:罗隐】
井上梧桐暗,花间雾露晞。一枝晴复暖,百啭是兼非。
金屋梦初觉,玉关人未归。不堪闲日听,因尔又沾衣。
第126首、题王侍御宅内亭子【唐代:黄滔】
俗间尘外境,郭内宅中亭。或有人家创,还无莲幕馨。
石曾湖岸见,琴误岳楼听。来客频频说,终须作画屏。
第127首、经费拾遗旧隐【唐代:胡骈】
林下茅斋已半倾,九华幽径少人行。不将冠剑为荣事,
只向烟萝寄此生。松竹渐荒池上色,琴书徒立世间名。
白杨风起秋山暮,时复哀猿啼一声。
第128首、初春【唐代:王绩】
春来日渐长,醉客喜年光。稍觉池亭好,偏宜酒瓮香。
第129首、百岁令【唐代:朱涣】
瑞芳楼下,有花中君子,群然相聚。笑把筒露浥,来庆黄堂初度。净植无尘,清香近远,人与花名伍。六郎那得,这般潇洒襟宇。运了多少兵筹,依红泛绿,向俭池容与。歌裤方腾持节去,未许制衣湘楚。紫禁荷囊,玉堂莲炬,遍历清华处。归寻太乙,轻舟一叶江渚。
第130首、相和歌辞。从军行【唐代:厉玄】
边草早不春,剑花增泞尘。广场收骥尾,清瀚怯龙鳞。
帆色已归越,松声厌避秦。几时逢范蠡,处处是通津。
第131首、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唐代:杜甫】
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南客潇湘外,西戎鄠杜旁。
衰年倾盖晚,费日系舟长。会面思来札,销魂逐去樯。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匣里雌雄剑,吹毛任选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