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的古诗各一首简短》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秋莲(元代-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yǎo)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xiāo)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nǐ)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piān)舟酒易空。
第2首、和刘伯温秋怀韵 其二(明代-宋濂)
仙人韩伯鸾,弄箫吹紫兰。一吹洞芝长,再吹翠云寒。
红日长不死,何忧芳岁阑。常乘双鹿车,遨游三素端。
有时念下土,临风动哀叹。
第3首、春尽(宋代-张侃)
韶光馀十日,明岁又重来。柳外黄鹂怨,山中杜宇催。
一番风送雨,几处锦成堆。且饮深杯酒,携筇缓缓回。
第4首、丁丑岁冬夜发家书二首 其二(宋代-李光)
越国今安在,湖边想旧居。衡阳空有雁,不寄一行书。
第5首、陆务观作春愁曲悲甚,作诗反之(宋代-范成大)
东风本是繁华主,天地元无著愁处。
诗人多事惹闲情,闲门自造愁如许。
病翁老矣痴复顽,风前一笑春无边。
糟床夜鸣如落泉,一杯正与人相关。
第6首、秋兴(宋代-陆游)
去秋尚十日,轩窗夕已凉;露草黏湿萤,坏壁啼寒螿。
丈夫志四海,临书慨以慷。
白发忽如此,惟有归耕桑。
药饵且枝梧,邻曲相扶将。
岂无瓮中酒,老病不能觞。
南山有归处,岁晚柏已行。
下从吾亲游,此事岁月长。
第7首、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宋代-陆游)
朝真方舍杖,步月始闭门。
零落山花後,经旬掩绿樽。
第8首、感秋四十首 其十四(明代-陈子升)
闻道凌云构,锱铢均众材。凫飞葛令下,骓驾陆郎来。
地爱求砂近,天教使橐回。如何过结驷,非为荜门开。
第9首、秋感(宋代-毛直方)
宇宙百年身,江湖万里心。
世情高枕远,诗味闭门深。
白发销穷达,青山傲丰今。
情知秋亦客,何事感秋吟。
第10首、春日杂诗 其二(清代-丘逢甲)
雨丝风片暗清明,乡梦惊回杜宇鸣。无限春愁似原草,到无人处更丛生。
第11首、长夏无事避暑山园景事所会即成微吟得二十绝句 其十九(明代-王世贞)
万事全凭酒破除,空劳千里故人书。参军有颂吾能熟,仆射从尊断不如。
第12首、西江月·秋霁姮娥二八(宋代-曹冠)
秋霁姮娥二八,寒光逼散浮云。小山丛桂吐清芬。犹带蟾宫风韵。因念两登仙籍,恩沾雨露方新。汝今妙岁已能文。早折高枝荣奋。
第13首、满江红·典尽春衣(宋代-杨炎正)
典尽春衣,也应是、京华倦客。都不记、麹尘香雾,西湖南陌。儿女别时和泪拜,牵衣曾问归时节。到归来、稚子已成阴,空头白。
功名事,云霄隔。英雄伴,东南拆。对鸡豚社酒,依然乡国。三径不成陶令隐,一区未有扬雄宅。问渔樵、学作老生涯,从今日。
第14首、上谷秋日杂书四首 其三(明代-程可中)
烟火依微带近郛,鸡鸣驿路入平芜。挽飞百道征军饩,市榷千缗算贾胡。
天寿蟠龙山竞拱,桑乾饮马水堪枯。秋来节钺提封内,除却椎牛一事无。
第15首、感春三首 其二(宋代-张耒)
默坐不复出,浮云作朝阴。离离檐间花,随雨下故林。
物色一如此,朱颜坐凋侵。自歌阳春曲,吾不待知音。
第16首、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九(宋代-张耒)
至道与物反,夫岂会俗心。圣处有阃域,扃钥一何深。
时时资美酒,可得及其门。送君者既返,君驾胡可寻。
第17首、玉女迎春慢 雪美人(清代-沈蕊)
衣织冰绡,妆初竟、悄立玉楼琼户。脉脉新愁旧恨,泪滴斜阳红处。
芳容难驻,怕弱质、不胜风露。前因曾悟,消得冶情,羞比飞絮。
亭亭独对梅花,无言敛黛,似传心素。好把聪明忏尽,莫化唐宫鹦鹉。
月痕微度。更冷罥、一身香雾。雅韵天然,恐有隔窗人妒。
第18首、雨中花慢 秋荷(清代-陈方恪)
泛玉歌阑,闹红妆褪,野塘零乱斜晖。又凉蝉唱晚,倦柳沦漪。
露重瑶房欲坠,烟昏青镜都迷。佳期过却,水天清梦,输与鸥知。
锦鳞波远,荡尽兰桡,采香人到应迟。还暗忆、巴池飐雨,潘鬓萦丝。
碎影犹怜翠被,馀酲空想娇姿。西风后夜,寒蛩蓼溆,替写相思。
第19首、秋适(宋代-晁说之)
今日秋光远,吾意亦已闲。
致此清羸身,茄菼薏苡间。
一别嵩阳县,二纪不得还。
几处逢新秋,幽梦著旧山。
木落淮南旧,水流日柴阙。
第20首、泰山春云图歌(明代-倪谦)
泰山雄跨齐鲁东,自古以来称岱宗。造化钟神插天表,文人日观罗诸峰。
氤氲元气互吞吐,时见层云生荡胸。触石而起肤寸合,顷刻瀰漫横太空。
曾不崇朝雨天下,坐令四海歌年丰。惟我藩垣老方伯,仰韩素与兹山同。
百万苍生属摩抚,熙熙共陟春台中。天瓢在手慰民望,一心默会神明通。
欲云而云雨而雨,川岳效灵无不从。仁恩洋溢洽东土,嘘枯起瘵苏疲癃。
遥望春云蔽岩壑,官舍坐对心神融。顿使移来在窗几,笔端意匠资良工。
山藏云气自巀嶪,云连山色常溟濛。只今春云满琼岛,悠扬日护蓬莱宫。
久待公来作天瑞,轮囷粲烂昭时雍。会当乘之起东海,直至天门之九重。
文明有象众咸睹,五色夹日随飞龙。
第21首、送赵立道赴阙仍试春官即事感兴因成五十韵(宋代-严羽)
嗣圣中天日,遗氓忆汉时。一王新盛礼,万国贺重熙。
官爵沾寰宇,光明冠本支。穷冬辞老母,吉日赴京师。
祖席明斜照,寒江结暮澌。停杯愁把袂,立马语临期。
草动春前色,梅繁雪后枝。湖山饶逸兴,士友重游嬉。
菱唱工迷客,荷舟稳放维。土风珍缟带,吴馔熟莼丝。
塔寺开金碧,楼台漾淼瀰。云连句践国,江动伍员祠。
阊阖春朝早,觚棱霁景迟。柳迎仙仗软,花簇御楼攲。
苜蓿来宛马,樱桃荐寝帷。周家千岁历,汉殿万年卮。
驻跸山川远,櫜弓岁月移。天俄忧杞国,日再仰咸池。
弓剑群臣泪,园陵故国悲。乾坤开帝统,雨露豁宸私。
蜂虿何为尔,豺狼欲问谁。箭流元帅幕,城立叛营旗。
国体存矜恤,皇猷务远绥。且从鹰一饱,自待虎双疲。
复说京西乱,愁连蜀道危。仓皇分队伍,指点护藩篱。
狙诈终劳驭,游魂不足羁。几年腥战血,今日痛疮痍。
宗社神灵在,邦家德泽遗。会闻淝水捷,可复雁门踦。
草诏词头切,蒲轮礼意卑。贤良多选拔,社稷在扶持。
举动新群目,经纶伫一夔。长沙何遽往,郑卜竟堪疑。
莫以朝廷重,翻令盗窃窥。稍惩鹰隼击,庶使凤凰仪。
薪胆方无倦,舆图正入披。王孙思报国,天府待忠词。
世道多为忌,波流幸勿随。从容陈古昔,感慨论边陲。
仕进虽云始,平生见在兹。青毡今可复,彩服更相宜。
漂泊微躯老,蹉跎困翮垂。黻材元自逸,正论竟焉裨。
误赏骚人作,深惭国士知。叫阍时已晚,鸣剑志空驰。
郁郁驱流俗,悠悠叹乱离。羊裘终隐去,渔钓复何之。
出处从今隔,飞腾不可追。济时须俊杰,愿睹中兴期。
第22首、秋晚(唐代-李咸用)
斜阳山雨外,秋色思无穷。柳叶飘干翠,枫枝撼碎红。
鬓毛看似雪,生计尚如蓬。不及樵童乐,蒹葭一笛风。
第23首、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下五首 其五(宋代-欧阳修)
山水日已佳,登临同上下。衰兰尚可采,欲赠离居者。
第24首、伤春(宋代-欧阳修)
蕙兰蹊径失芳期,风雨春深怯减衣。
卷箔高楼惊燕入,挥弦远目送鸿归。
蜂催酿蜜愁花尽,絮扑暄条◇雪飞。
欲识伤春多少恨,试量衣带忖要围。
第25首、庭中有胡桃树一株方夏为细虫食叶濯濯可念既而有萌至秋反成新绿他树憔悴此独蓊然因题三绝句 其三(明代-黄淳耀)
一番摇落一番愁,转眼须遭两度秋。不见南山霜雪干,火雷烧后似青虬。
第26首、春草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是】
春草篱边绿未休,王孙去后鹧鸪愁。声声只唤哥哥字,万里秋原易白头。
第27首、新春又雪有感寄怀金水兄京城【清代:陈忠平】
梅君续作辞春赋,吹借东风写满天。一缕香氲销俗骨,三分寒意耸颓肩。
漫垂玉笋蓬檐下,几误痴人路阱边。此景须当共君醉,京华路远愧吾钱。
第28首、辛卯仲夏蕲春之什 其五 题泗流山风景图【清代:陈忠平】
层翠若鳞栉,径迂山舍幽。耕云人自乐,涧沚饭青牛。
第29首、次韵世美冬夜见怀【南北朝:邹浩】
君家儒学频公侯,岂知孔孟穷于邹。他年事业知未艾,诜诜孙子多清流。
红莲上客更超诣,劲节耻与今人俦。自言名宦亦何有,回看家法长包羞。
芜城岁月已波逝,朅来文会消吾忧。青天白日有崔子,亦许交臂闻嘉谋。
人生南北那可必,合散倏忽春云浮。会须着鞭入圣域,无使后悔空冥搜。
第30首、春秋战国门。季札【唐代:周昙】
吹毛霜刃过千金,生许徐君死挂林。
宝剑徒称无价宝,行心更贵不欺心。
第31首、巩北秋兴寄崔明允【唐代:岑参】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第32首、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唐代:杜牧】
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一岭桃花红锦黦,
半溪山水碧罗新。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第33首、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唐代:骆宾王】
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第34首、早春【唐代: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第35首、长门秋怨 其三【明代:王弘诲】
长乐更寒漏转催,片云飞度集灵台。殷勤尚扫珊瑚枕,或恐君王有梦来。
第36首、仲夏六日之下川三首 其三【明代:郭之奇】
晓夕无言独闭关,樵人牧子自来还。新亭有泪沾愁臆,旧国摧心沃病颜。
日照蛛丝悬碧草,风吹虫语乱幽山。且随耳目看时变,丛桂遥遥尚可攀。
第37首、夏原舟寄诗求撰其先子墓铭次韵荅之【明代:陶宗仪】
男儿不必叹流离,治世麒麟可系羁。好句自堪横槊赋,壮怀莫为听琴悲。
迢迢远道江南梦,念念双亲垄上碑。此日勒铭当不愧,行藏颠末我曾知。
第38首、春日【明代:邱云霄】
独立孤台感岁时,羞将短发弄朝曦。门垂柳眼窥春早,堂款山容坐午迟。
醉共青蔬贫亦好,梦骑白鹤笑还疑。尊前细把梅花看,冷淡香心只自知。
第39首、尉迟杯 冬景【明代:王夫之】
夕阴凝。分一半霜月空霄影。危柯风吼鼍吟,料得栖禽难定。
眉云黛蹙。问何事、带浓愁不醒。也应他、倦看天涯,万里平芜烟暝。
休道柳㬉花娇。便秋色、碧梧犹恋金井。早似十分,摇落也谁,待怨玉露当时。
薄倖但、随风几片。丹枫还、逞飘零情性。听孤鸿、暗度三更,幽魂脉脉孤省。
第40首、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九【明代:陆深】
土作坡陀石作岩,晓乘甘雨种松杉。门前日日春潮到,定有双鱼寄一椷。
第41首、己未首夏于清凉处小敞石池长三丈馀水高于地二尺许栽莲蓄鱼近玩甚适喜赋二诗 其二【明代:邓云霄】
清凉世界小池边,云影天光相映鲜。最爱鱼苗穿碧荇,还怜荷叶叠青钱。
闭关永日无车马,抱膝高吟自岁年。领得江湖无限趣,倚栏长对水中仙。
第42首、春昼【明代:于谦】
萧条候馆度芳春,暗惜韶光过眼新。草色入帘閒白昼,花阴满地隔红尘。
从知处世若大梦,何用浮名绊此身。十里湖边三亩宅,青山应笑未归人。
第43首、春暮游虞山【清代:彭孙遹】
春山百叠倚晴空,应接峰峦路不穷。僧舍半开红雨外,女墙长在翠微中。
全吴地尽云依水,平楚天低草飐风。暂得登临当暇日,胜游知复几时同?
第44首、武陵春•和漱玉词,同阮亭作【清代:彭孙遹】
柳亸莺娇蜂蝶闹,春色满枝头。暮雨朝云不肯休。
遮莫太风流。
花满湘江波正绿,莫上木兰舟。若向湘江共舣舟。
又添得、一般愁。
第45首、和蒙泉秋感【清代:纪昀】
一湾银浦淡云流,长笛萧条赵倚楼。往日情怀全似梦,频年飘泊始知愁。
风寒大泽鱼龙夜,霜卷长天雕鹗秋。惆怅旧来红叶渡,不堪重棹木兰舟。
第46首、晚夏北轩【宋代:宋祁】
螟崦霞霏罢,严城鼓叠通。
梧阴破阶月,筵吹乱林风。
浩露来无际,明河望若空。
玉绳低影处,知是建章宫。
第47首、秋兴十二首 其十【宋代:陆游】
放翁老矣欲何之,采药名山更不疑。但入剡中行百里,姓名颜状有谁知。
第48首、客海陵光孝寺秋深感怀二首简盛克明 其二【元代:李元圭】
孤灯照无寐,飘泊寄僧房。蕙草零秋露,莎鸡啼夜墙。
愁来嗟伯道,老去忆冯唐。晓把青铜镜,生憎鬓底霜。
第49首、夏晚寻于政世置酒赋韵【朝代:唐代|作者:陈子良】
聊从嘉遁所,酌醴共抽簪。以兹山水地,留连风月心。
长榆落照尽,高柳暮蝉吟。一返桃源路,别后难追寻。
第50首、秋热【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
自惜秋捐扇,今来意未衰。殷勤付柔握,淅沥待清吹。
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总如南国候,无复婕妤悲。
第51首、早秋吟眺【朝代:唐代|作者:孟贯】
新秋初雨后,独立对遥山。去鸟望中没,好云吟里还。
长年惭道薄,明代取身闲。从有西征思,园林懒闭关。
第52首、夏日过庄严寺僧索诗为留三绝【朝代:宋代|作者:晁公武】
松筠窈窕隐禅房,茗碗熏炉白昼长。
门外尘埃生熟恼,谁知林下自清凉。
笑脱尘衫扑软红,杖藜徙倚水光中。
最怜林叶深深处,遮尽斜阳不碍风。
出门散策烟栖树,归路扶舆月蜕痕。
十里江村入图画,野桥沙路杳难分。
第53首、次韵秋心【朝代:宋代|作者:艾性夫】
短发白已尽,寒花黄到今。
秋清山见骨,年老树留心。
独鹤离骚怨,虚泉大雅音。
冥鸿不知处,引睇暮云深。
第54首、首夏一绝示徐锦囊【朝代:宋代|作者:洪咨夔】
金丸未熟樱桃过,锦幄俱空芍药来。
共坐晚凉观物化,床头有酒为君开。
第55首、贾节庵冒夏暑越修涂过我苕霅情谊甚厚令闻古式无思大节不可复见而骨肉消息访问难真相对殆感慨不能为怀青灯夜语诵少陵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句意甚惘然其归也儿曹以此为韵赋诗道别余亦作焉衰老拙恶姑写我怀且以卜后期云尔 其九【朝代:宋代|作者:牟巘】
连宵接软语,共说梦中梦。
聚行时未多,归骖忽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