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诗禅词100首小学生》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十二月望雪集守一访予出示一木禅师所和海粟玉壶歌且邀见一木谈话临别补韵以留为它日證印张本云(元代-陈泰)
高人未厌枯槁质,白云舒卷世莫识。凌云跨海玩九州,笑指须弥去天尺。
法筵龙象精护持,千万人中初见一。分明一木在手中,肯为旁人更拈出。
入门载拜麻衣仙,竹炉芋火深无烟。□□□□□□□□天眼有活法,疑我骨相非仙缘。
空堂梅花净寒玉,暂借蒲团参一宿。方访大义香默闻,直把真源到凡俗。
清夜澜翻舌如水,狂花洗尽今馀几。人间功业等飞尘,往往积聚成高陵。
安得慧剑光凛然,时起顽钝相磨镌。约身种种是烦恼,偶见华发惊行年。
寸田焦枯不生颖,性天一失何由全。穷途虽穷亦有福,我愿携锄耕衍沃。
问师此去来几时,明月千江同一掬。来时问我事何如,拥褐禅床餐粝粟。
绕床试作狮子声,颠倒虚空自扪腹。世人唱曲未知宗,更向谁家觅机轴。
与师携手游青都,太古一息天为徒。还丹臭腐今已无,为公踢却壶公壶。
第2首、佛印元公自京师还作诗赠之(宋代-释可遵)
上国归来路几千,浑身犹带御炉烟。
凤凰山下敲篷咏,惊起山翁白书眠。
第3首、登石壁禅师水阁有作(唐代-杜荀鹤)
石壁早闻僧说好,今来偏与我相宜。有山有水堪吟处,
无雨无风见景时。渔父晚船分浦钓,牧童寒笛倚牛吹。
画人画得从他画,六幅应输八句诗。
第4首、涂毒策禅师真赞(宋代-陆游)
骨相瓌奇,风神萧散。
貌肃而和,语尽而简。
画得者英气逼人,画不得者顶门上一双眼。
第5首、辩禅人五羊作丐写师真求赞(宋代-释道宁)
非幻非真,僧繇难写。
貌不惊人,权衡保社。
画虎作猫,指驴为马。
月彩分辉,风清大夏。
五羊城里旧知音,觌面相呈好坏辩也。
殷勤寄语莫狐疑,便是蒋山宁道者。
第6首、哭静闻禅侣 其三(明代-徐宏祖)
客里仍离病里人,别时还忆昔时身。死生忽地分今日,聚散经年共此晨。
发足已拌随壑转,到头空唤过河频。半生瓢饮千山屐,断送枯骸瘴海滨。
第7首、哭静闻禅侣 其二(明代-徐宏祖)
崎岖千水复千山,戒染清流忍垢颜。鱼腹卧舟宁众谪,龙华寄榻转孤潸。
可怜濒死人先别,未必浮生我独还。含泪痛君仍自痛,存亡分影不分关。
第8首、赋宋文璧伯牙禅(宋代-龚璛)
亹亹高山调,灵灵桥木禅。何人以气听,此事岂心传。
悟入终于寂,声闻各自圆。昭文元不鼓,陶令久无弦。
第9首、诗赠宝应禅老溢公(宋代-强至)
或来丈室问师禅,师解临机示意筌。
云在虚空宁有碍,月当阴晦亦长圆。
更无馀事牵尘想,犹有能医结世缘。
瓶锡憧憧参祖学,几人垂老得林泉。
第10首、禅慧寺(宋代-阮阅)
老僧搘竹面如灰,门闭寒云冷不开。
车马纷纷多少客,端知不是爱山来。
第11首、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宋代-郑清之)
生老生来病已深,炙瘢着艾复难禁。
六根四大元无有,何处求师下一针。
第12首、赠晦公禅人(唐代-贯休)
流阳为役者,相访叶纷纷。有句虽如我,无心未似君。
构林青及竹,茆屋暖于云。何日相将去,千山麋鹿群。
第13首、禅思(唐代-皎然)
真我性无主,谁为尘识昏。奈何求其本,若拔大木根。
妄以一念动,势如千波翻。伤哉子桑扈,虫臂徒虚言。
神威兴外论,宗邪生异源。空何妨色在,妙岂废身存。
寂灭本非寂,喧哗曾未喧。嗟嗟世上禅,不共智者论。
第14首、天童山交禅师塔铭辞(宋代-黄龟年)
西来谁露真消息,教外别传要端的。黄龙佛法付儿孙,临济宗风本奇特。
珍重天童老古锥,声名四海日星垂。当年一喝狮子吼,狐狸望风而避之。
直截机锋难凑泊,摘叶寻枝何太错。满堂龙象竞交参,侧耳惟聆师一诺。
虚空扑落水流东,护塔松楸长旧丛。龟毛拂子三千丈,光彩流传太白峰。
第15首、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宋代-黄庭坚)
抱牍稍退凫鹜行,倦禅时作橐驼坐。
忽忆头陀云外人,闭门作夏与僧过。
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山中雨熟瓜芋田,唤取小僧休乞钱。
第16首、西禅听戴道士弹琴(宋代-黄庭坚)
灵宫苍烟荫老柏,风吹霜空月生魄。
群鸟得巢寒夜静,市井收声虚室白。
少年抱琴为予来,乃是天台桃源未归客。
危冠匡坐如无傍,弄弦铿铿灯烛光。
谁言伯牙绝弦锺期死,泰山峨峨水汤汤。
春天百鸟语撩乱,风荡杨花无畔岸。
微霠愁猿抱山木,玄冬孤鸿度云汉。
斧斤丁丁空谷樵,幽泉落涧夜萧萧。
十二峰前巫峡雨,七八月後钱塘潮。
孝子流离在中野,羁臣归来哭亡社。
空床思妇感蠨蛸,暮年遗老依桑柘。
人言此曲不堪听,我怜酷解写人情。
悲歌浩叹弦欲断,翻作恬淡雍容声。
五弦横坐岩廊静,薰风南天厚民性。
人言帝力何有哉,凤凰麒麟舞虞咏。
我思五代如探汤,真人指挥定四方。
昭陵仁心及虫蚁,百蛮九译觇天光。
极知功高乐未称,谁能持此献乐正。
贱臣疏远安敢言,且欲空江寒滩静。
渔艇幽人知我心悠哉,更作严陵在钓台。
吾知之矣师且止,安得长竿入手来。
第17首、黄龙南禅师真赞(宋代-黄庭坚)
我手何似佛手,日中见斗。
我脚何似驴脚,锁却狗口。
生缘在甚麽处,黄茆里走。
乃有北溟之鲲,揭海生尘。
以长觜鸟啄其心肝肺,乃退藏於密。
待其化而为鹘,与之羽翼,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自为炉而熔凡圣之铜,乃将图南也。
道不虚行,是谓无功之功。
偏得其道者,一子一孙而已矣。
得其者,皆为万物之宗。
工以丹墨,得皮得骨。
我以无舌,赞水中月。
第18首、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唐代-白居易)
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
昔尝忧六十,四体不支持。今来已及此,犹未苦衰羸。
心兴遇境发,身力因行知。寻云到起处,爱泉听滴时。
南村韦处士,西寺闲禅师。山头与涧底,闻健且相随。
第19首、送宜禅人之姑苏(元代-梵琦)
洞庭一望水漫漫,去路遥随眼界宽。红蓼白蘋秋正好,不知谁把钓鱼竿。
第20首、访旧三竺次泐禅师杂兴韵(元代-张昱)
酒馆湖船旧有名,玉杯时得肆闲情。
至今人说张员外,不是看花不出城。
第21首、春日杂感和程佛肩陈佐卿原韵八首 其七(近现代-方鹤斋)
琴因调古知音少,诗以愁工选句难。澹泊襟怀似城府,老成文字有波澜。
门眉雀网谢尘客,篙眼蜂窝见险滩。自课园丁芸菊圃,秋来尚有好花看。
第22首、悼古镜果佛慧法师(宋代-储泳)
霜毛垂半顶,说法国王前。
定里修千劫,佛中添一员。
諡本终后赐,真谤在时传。
讲下诸徒弟,焚香石塔边。
第23首、佛舍利塔(宋代-戴栩)
海天五月气阴清,单绤无功絮有情。
踏半浮屠见沧海,风摇铃铎是商声。
第24首、题照禅师道场(宋代-赵孟坚)
重到招提十七年,吟题墨色又成嫣。蟠虬老桧枝垂舞,像刻前碑石载镌。
留赋纵然常满壁,玄机竟莫悟枯禅。道场法子丛居盛,奚复芦花施钓船。
第25首、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三首 其三(元代-虞集)
闻道故园生瑞竹,吾家孙子好归看。佛祠竟日春阴覆,先陇多年暮雨寒。
门户凄凉嗟老病,乡关迢递报平安。重来慎勿劳余梦,驷马桥边据马鞍。
第26首、佛迹【近现代:释敬安】
佛身无去亦无留,那有行踪在石头。想是山神嫌寂静,妆成圣迹引人游。
第27首、登禅罔寺望和虞记室诗【南北朝:何逊】
南望南郭门。
拱树稍云密。
北窗北溱道。
重楼雾中出。
接树隐高蝉。
交枝承落日。
光阴不可舍。
怀抱何由悉。
第28首、招俞清老并简康远禅师 其三【南北朝:邹浩】
石塔迢迢两闰馀,潜知骨瘦夺松枯。烦君为把公凭判,同过江来伴老夫。
第29首、赠禅起上人【宋代:何绛】
真僧了无事,所得在安心。一衲浣常净,千峰坐最深。
石窗摇水月,竹户掩秋阴。独坐拈花去,无言何处寻。
第30首、游明禅师西山兰若【唐代:孟浩然】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
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
第31首、赠空禅师【唐代:喻凫】
虎见修行久,松知夏腊高。寒堂坐风雨,瞑目尚波涛。
第32首、过福禅师兰若【唐代:王维】
岩壑转微径,云林隐法堂。羽人飞奏乐,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阴水更凉。欲知禅坐久,行路长春芳。
第33首、县境不雨数遣比丘祷佛於庙祀龙於社皆不雨闻【宋代:毛滂】
自酌椒浆酹紫渊,步虚声彻羽衣翩。
坛心月冷刑鹅俎,雨脚风摇浴狶天。
百里饱看红{左禾右罢}稏,一杯轻愧黑蜿蜒。
韦编漫记经纶事,老对云雷却惘然。
第34首、书向禅师开山石壁【宋代:释居简】
虎驯石上倚藤枝,细把兴亡问向师。千柱已随烟焰■,何如表刹未开时。
第35首、题何秀才诗禅方丈【宋代:刘克庄】
景建谈之子,诗禅丈室宽。
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
坏衲蒙头易,玄机得髓难。
何因清夜话,分我一蒲团。
第36首、西域寄中州禅老【元代:耶律楚材】
吾师道化震清都,奔逸绝尘我不如。近日虚传三岛信,几年不得万松书。
宗门淘汰犹嫌少,习气薰蒸尚未除。惆怅天涯沦落客,临风不是忆鲈鱼。
第37首、黄贞甫读书灵隐寺禅楼赋赠【明代:佘翔】
之子穷经处,高楼拱翠峦。龙疑盘洞壑,凤欲啄琅玕。
星斗挥毫乱,烟霞拂枕寒。支床鸡骨在,临别劝加餐。
第38首、赠海禅【明代:袁宏道】
海公知道者,闲雅好威仪。饷客云千斛,论心棒一枝。
岂无真法友,毕竟所依谁。余亦贪佛去,因君乞圣师。
第39首、访亦非禅师【明代:陈邦彦】
卓锡何年自石头,禅心孤迥禁城幽。秪园旧接陶彭泽,芋火曾盟李邺侯。
王气只今回紫极,法轮应借柱阎浮。平乘一涕尘根在,此理吾师见许不。
第40首、李子西送佛头青花得自永宁王宫中盖牡丹之殊【明代:薛蕙】
故人真好事,为我致名花。
书寄夷门道,春来帝子家。
玉肌明素雪,翠袖影青霞。
合避金仙号,更名萼绿华。
第41首、立秋日同李明府过宝藏上人遇法光禅师【明代:欧大任】
商飙忽到双林下,相见伏牛山里人。连花会上看颜色,问是恒河第几尘。
第42首、清凉山赞佛诗 其二【清代:吴伟业】
伤怀惊凉风,深宫鸣蟋蟀。严霜被琼树,芙蓉凋素质。
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孔雀蒲桃锦,亲自红女织。
殊方初云献,知破万家室。瑟瑟大秦珠,珊瑚高八尺。
割之施精蓝,干佛庄严饰。持来付一炬,泉路谁能识!
红颜尚焦土,百万无容惜。小臣助长号,赐衣或一袭。
只愁许史辈,急泪难时得。从官进哀诔,黄纸抄名入。
流涕卢郎才,咨嗟谢生笔。尚方列珍膳,天厨供玉粒。
官家未解菜,对案不能食。黑衣召志公,白马驮罗什。
焚香内道场,广坐楞伽译。资彼象教恩,轻我人王力。
微闻金鸡诏,亦由玉妃出。高原营寝庙,近野开陵邑。
甫望仓舒坟,掩面添凄侧。戒言秣我马,遨游凌八极。
第43首、赠天台禅鉴【宋代:黄裳】
逸兴东西自难卜,快可追风白花足。巾飘飘,蓑蔌蔌。
每引三杯通道瓢,即陈一阕离尘曲。独忘怀,人注目。
恐是秦渔来混俗,落花流水难拘束。几度桃花春又复,戏玩人生荣与辱。
石火光中寄此生,故山休问归迟速。东秦别后无行踪,忽见回辕自西蜀。
二十光阴一转头,新白已能班旧绿。偶怀起灭寒生粟,盖亦超然坐观独。
便望云山归去来,无生之师在岩谷。由禅而入从真修,休效诸山编语录。
如来藏里磨尼珠,走上玉炉光断续。螺髻明,鹊巢惊。
向死生中脱死生,象罔得之方始灵。扫除物我双何有,怀抱乾坤一混成。
十三位上窥忧喜,正法眼开无处避。是时人道真仙子,方尚图中旧行止。
第44首、愿监寺自长沙游清修依元禅师兴发复入城余口占四首赠之 其三【宋代:释德洪】
秋来又入重城,满腹憨腮惊人。只欠一个布袋,便是弥勒化身。
第45首、谒柱山会禅师【唐代:刘禹锡】
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结交当世贤,驰声溢四塞。勉修贵及早,狃捷不知退。
锱铢扬芬馨,寻尺招瑕颣.淹留郢南都,摧颓羽翰碎。
安能咎往事,且欲去沉痗.吾师得真如,寄在人寰内。
哀我堕名网,有如翾飞辈。曈曈揭智烛,照使出昏昧。
静见玄关启,歆然初心会。夙尚一何微,今得信可大。
觉路明证入,便门通忏悔。悟理言自忘,处屯道犹泰。
色身岂吾宝,慧性非形碍。思此灵山期,未卜何年载。
第46首、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朝代:唐代|作者:李白】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第47首、茔禅师房观山海图【朝代:唐代|作者:李白】
真僧闭精宇,灭迹含达观。列嶂图云山,攒峰入霄汉。
丹崖森在目,清昼疑卷幔。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
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征帆飘空中,瀑水洒天半。
峥嵘若可陟,想像徒盈叹。杳与真心冥,遂谐静者玩。
如登赤城里,揭步沧洲畔。即事能娱人,从兹得消散。
第48首、宿诚禅师山房题赠【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不出孤峰上,人间四十秋。视身如传舍,阅世任东流。
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
第49首、故白岩禅师院【朝代:唐代|作者:王鲁复】
能师还世名还在,空闭禅堂满院苔。
花树不随人寂寞,数枝犹自出墙来。
第50首、吊草堂禅师【朝代:唐代|作者:刘得仁】
杖履疑师在,房关四壁蛩。贮瓶经腊水,响塔隔山钟。
乳鸽沿苔井,斋猿散雪峰。如何不相见,倚遍寺前松。
第51首、问遥山禅老【朝代:唐代|作者:皎然】
天与松子寿,独饮日月精。复令颜子贤,胡为夭其生。
吾将寻河源,上天问天何不平?吾将诘仙老,
大道无私谁强名?仙老难逢天不近,世人何人解应尽。
明朝欲向翅头山,问取禅公此义还。
第52首、禅思【朝代:唐代|作者:皎然】
真我性无主,谁为尘识昏。奈何求其本,若拔大木根。
妄以一念动,势如千波翻。伤哉子桑扈,虫臂徒虚言。
神威兴外论,宗邪生异源。空何妨色在,妙岂废身存。
寂灭本非寂,喧哗曾未喧。嗟嗟世上禅,不共智者论。
第53首、挽张佛子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王柏】
嘉庆图传世所稀,夫何佛子遽西归。
平生施予心无为,时事艰难众有依。
德谊百年犹积累,诗书五世渐光辉。
儿童父老倾山谷,洒泪追随丹旐飞。
第54首、孟子 禅继【朝代:宋代|作者:陈普】
处变安常两不同,圣心天地与为公。
要知授受精微处,不问亲疎共一中。
第55首、镜智禅师赞【朝代:宋代|作者:释慧开】
弥天罪犯无门忏,红烂通身世莫医。
已是四棱俱塌地,尽教后代乱针锥。
第56首、宏智禅师赞【朝代:宋代|作者:释智愚】
金凤初鸣,玉人启户。
露冷风高,子归就父。
第57首、古禅人乞语【朝代:宋代|作者:释亮】
底事完全亘古今,何劳特地遍参寻。
草鞋蹋破知端的,悔涉山川恨转深。
第58首、禅人请赞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释原妙】
不识岩头密启处,刚言悟得仰山禅。
遮场败露难遮盖,留与儿孙万世传。
第59首、太古元西堂过万寿谒住山肇淮海禅师并简【朝代:宋代|作者:薛嵎】
老子旧知己,江湖独尔思。
此行逢作者,送别若为辞。
风雨过春半,诗书滞海涯。
心心傥相印,亦足慰衰迟。
第60首、日本国光禅人旋乡求语【朝代:宋代|作者:释绍昙】
大唐国,日本国,临风放出辽天鹘。
不隔重溟见得亲,依然却被重溟隔。
光禅拚不顾浑身,咬定牙关力访寻。
白浪堆头航一苇,普通年远只如今。
焚香扣我西来旨,三十乌藤敲出髓。
非佛非物亦非心,拟议白云千万里。
结成不共戴天冤,怒气蒸云走出门。
这回必要讨分晓,归问阿爷隆长老。
第61首、还自伊山过金城宿觉慧寺赠始宁禅师【朝代:宋代|作者:王洋】
家山三百里,处处逐流水。
舟行鉴影中,尘埃不须洗。
人言田间苦,我言田舍好。
浊醪三两杯,沈忧积如扫。
昨与田父言,别白皆有证。
丈夫幸听之,物物保性命。
归来过山僧,僧始见客喜。
试与语囏难,不贪亦不止。
我徐觉言烦,乃静观厥理。
僧言祸与福,皆其自取尔。
吾师有明言,报应有彼是。
所作既不同,所遭亦如此。
君言君自忆,我初不到耳。
及君受报时,何用乏吾事。
去年梁宋灾,载尸满城市。
今年江淮南,囷窌有余米。
善恶无两岐,末流见殊致。
君后起念时,觉此而已矣。
再拜谢高僧,师言诚有味。
解榻借僧裯,不觉已鼾鼻。
展转未厌眠,鸡鸣唤客起。
第62首、方外诗友机空二禅娄诧莲峰五月梅雨深林丛薄中娑罗花特异每以未见为恨夏初过此而桥东是花豫开岂应真大士出此以相劳耶【朝代:宋代|作者:徐大受】
九葩一萼鹤翎红,开落梅黄烟雨中。
千叶青莲无路到,不知春在石桥东。
第63首、示禅人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释慧远】
一句全提绝类伦,万机不到始通津。
道人别有遮天眼,四海无家总是亲。
第64首、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八【朝代:宋代|作者:释慧远】
把定放开全在你,和泥合水更由谁。
大地簇成三事衲,虚空迸出两条眉。
绝忌讳,猛提撕。
惊回春梦破,倒跨铁牛归。
第65首、余居吴兴泛金溪上暇日率同志拏小舟载鱼鳖虾蟹命五比丘诵宝胜佛名若十二因缘法作梵呗舍之溪中坐间有请作诗以纪一时事者余辄为书云【朝代:宋代|作者:葛立方】
渔师竟日渔,水族作斤卖。
小捐使鬼兄,大载获鳞介。
鲲鲸未易罗,所得亦殊态。
青蛙尽公私,朱鲔兼小大。
霜鲈尚贯针,土负或黏块。
轮囷积文螺,郭索走苍蟹。
湿沫相煦濡,自分煮姜芥。
岂知恻隐人,规作江湖贷。
因呼小青翰,放留舞澎湃。
趺坐延黑衣,号佛指清濑。
经翻流水篇,梵起鱼山呗。
倾盆带寒藻,圉圉看于迈。
惊疑或依蒲,喜跃或生喝。
快若鹰辞韝,欢如囚破械。
定非校人池,恐是余不派。
愿汝藉佛力,永脱钩网债。
口腹聊尔耳,香饵莫渠爱。
第66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九【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识浪沥干,肚皮束宽。
口翻澜而海阔,发垂雪而山寒。
妙传家法髑髅眼,巧幻神通赤肉团。
相随来也,捶凿无瘢。
第67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四【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兀兀心传,了了忘缘。
叶零白露,云散青天。
玉毂兔推而洗开夜色,银笼鹤出而飞度寒烟。
借功明位,借伴入廛。
应无爽而理之平等,用不勤而道之自然。
相逢识者,便与开拳。
第68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五三【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身兮芭蕉,口兮葛藤。
雪乞人天饭,光传佛祖灯。
机活作春像,念冷摩风棱。
金针玉线兮,谁我绳绳。
第69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七○【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无像而像,有许模样。
不真而真,只个形神。
豁清也千岩万壑而秋,光丽也诸尘百草而春。
恁么来兮,处处相亲。
第70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八一【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孤身云闲,老发雪白。
丛林眼孔清,河汉口门窄。
应时谁外诸缘,转处自消一色。
峥嵘万像森罗,向道与他平出。
第71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四【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教示无辙迹,赞之绝涯岸。
才发名言,便成形段。
月芦混处鸣鸥,天水连时没雁。
而今对现十成,向道只得一半。
第72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三六【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寒雪一颠,秋云半肩。
渊默曲木,月行霁天。
转功能就位,借伴还入廛。
机用也离虚坎实,变通也坤断干连。
第73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四六【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如圭如璧,雕文丧德。
如云如石,坚润是式。
苍竹无心岁寒色,老松有傲霜雪力。
照破诸缘兮,两眼如漆。
第74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五九【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云水孤藤,丛林老僧。
澜翻口角,雪点眉棱。
长春时节相联蕊,破夜光明自照灯。
内无丝而系螘,外无糁而聚蝇。
不起灭定,能应繁兴。
第75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二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发皑皑而雪山,目湛湛而秋潭。
杖拂老伴,丛林饱参。
万全非一有,二破却成三。
门门虚而正受,物物各自禅谈。
春亭不要闲狼藉,华乌而今罢了衔。
第76首、和叔夏十绝一宿云峰寺二到韩公庄三饭草衣岩四泊东禅刹五六七八游碧玉泉九访杨秀才十叔夏思归 其九【朝代:宋代|作者:胡寅】
莫笑田翁不任真,好贤留客意殊亲。
海棠半拆山丹重,京洛何曾远客身。
第77首、南安岩恭谒定光圆应禅师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李纲】
白衣隐去碧岩空,塔庙岿然海峤东。
分化何殊遽如许,赠诗多写以之中。
青山绿水年年好,明月清风处处同。
好住一方为庇荫,不须追逐泗滨翁。
第78首、诸禅人散灰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怀深】
严兄严兄,善为道路。
从今换骨洗肠,更莫和泥合土。
熟处放教生,生处不要住。
扬子江头浪拍天,莫教湿却娘生裤。
第79首、香城瑛禅师赞【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黄龙三关,初岂拒人。
见者伫思,剩却法身。
祐公掉臂直去,悦公追之绝尘。
维瑛实两公之后,观其满腹精神。
木床足折,续之以薪。
则三十年后,当令天下闻之甚富,见之甚贫也。
第80首、五月八日游北禅师川登塔尽七级仆能三级而已晚过公晦偶作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韩驹】
铁锁铜镮一一开,肩舆不问主人来。
已登白塔吾休矣,更上红亭子壮哉。
世外清欢须邂逅,城头落日共徘徊。
云楼五月沧洲趣,羞杀初无八斗才。
第81首、外道问佛【朝代:宋代|作者:释守卓】
外道粗心惯崄夷,老胡鞭影露针锥。
行人拾得东门兔,谁管韩獹精力疲。
第82首、送觉先大师觉先参佛照圆通二老【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浮玉道人雷电舌,法云老师冰雪颜。
后来事听诸方外,先数君游二老间。
只把黑甜酬世味,从教螺鬓有诗斑。
乘秋曳杖归何处,万叠匡庐是故山。
第83首、勤禅人求赞【朝代:宋代|作者:释清远】
沧溟一滴碱无际,厚地纤尘广有余。
何事陋容人写得,只缘踪迹在龙舒。
第84首、花药英禅师生日其子通慧设斋作此【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甲辰腊旦底时节,太虚完全无一缺。
陷虎机参陕右禅,骂人觜是新罗铁。
云居老子最精锐,长笑师兄难控制。
龙象蹴踏非驴堪,鹅王择乳非鸭类。
睡快庵中知见香,试焚一铢熏十方。
不在鼻端空与木,毕竟此香何处藏。
第85首、读巘禅师录【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白衣微涴輙易觉,软泥硬地俱隐脚。
自家力量那借人,了义心头无处着。
实无一法可相传,直语临机休卜度。
第86首、道林枯木成禅师赞【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扬广山头种性,雷衡洞里根苗。
法云明暗体露,道林知见香飘。
试问春风吹不起,何如黄河冻连底。
十分似九不欲全,一身两号只这是。
大千戏以一尘摄,又譬此尘取空劫。
置于掌间剔突圞,挝鼓升堂普请看。
第87首、答云居佛印禅师【朝代:宋代|作者:彭汝砺】
江湖范蠡扁舟上,巾履维摩丈室中。
每爱师如莲出水,却嗟予作鸟窥笼。
第88首、答惠海首座五首海乃圆照禅师小师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饶节】
流辈推高不独今,当年成笋便平林。
白云纵有为霖意,流水曾无恋影心。
问道故人归雨后,供香童子立更深。
青山不免露头角,短幅斜封更嗣音。
第89首、禅慧寺【朝代:宋代|作者:阮阅】
老僧搘竹面如灰,门闭寒云冷不开。
车马纷纷多少客,端知不是爱山来。
第90首、呈佛鉴禅师偈【朝代:宋代|作者:释心道】
赵州有个柏树话,禅客相传遍天下。
多是摘叶与寻枝,不能直向根源会。
觉公说道无此语,正是恶言当面骂。
禅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第91首、奉赠芝师参总禅师【朝代:宋代|作者:沈辽】
欲识东林路,匡庐第一山。
昔人开胜地,大士启禅关。
鹫岭不遗法,虎溪谁敢攀。
因师访消息,为寄九峰间。
第92首、赋病鹤送奉伦禅者【朝代:宋代|作者:释重显】
欲飞飞未得,冷泊杉松枝。
如何垂天云,远远同一涯。
第93首、寿禅师悟道颂【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朴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第94首、颂古七首 日面佛月面佛【朝代:宋代|作者:释慧勤】
东街柳色拖烟雨,西巷桃华相映红。
左顾右盼看不足,一时分付与春风。
第95首、题慧悟禅师上方【朝代:宋代|作者:余弼】
孤峰牢落几何年,台殿于今插半天。
已是精蓝夸绝徼,更将宝塔在危巓。
烟霞色任阴晴变,钟磬声随上下传。
珍重老僧无别境,一生幽趣只山川。
第96首、戏赠惠南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佛子禅心若苇林,此门无古亦无今。
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
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
第97首、问如满禅师 二【朝代:唐代|作者:顺宗皇帝李诵】
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
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
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景德传灯录》卷六)。
第98首、晓发佛潭桥【朝代:唐代|作者:陈元光】
朝暾催上道,兔魄欲西沈。
去雁长空没,飞花曲径深。
事沿桥树往,诗落海鸥吟。
马鬣嘶风耸,龙旗闪电临。
峰攒仙掌巧,露重将袍阴。
农唤耕春早,僧迎展拜钦。
看看葵日丽,照破艳阳心。
(以上二诗见沈定均《漳州府志·艺文志》)。
第99首、潮阳谒灵山大颠禅师【朝代:宋代|作者:白玉蟾】
天地神只不可诬,小人君子费分疎。
我无其事初何恤,自揆于心或未如。
岂是大颠留乃服,只闻刺史造吾庐。
谁能脱略形骸外,孟简尚书谩寄书。
第100首、题佛刹【朝代:宋代|作者:释宗印】
七十劳生西复东,乡关在念感飘蓬。
大辽半岁九分尽,全晋一年千里空。
周召已亡无善政,蔡童虽死有余风。
华阴乞食商山去,岩谷幽寻四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