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50首二年级》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悼凯南仲(元代-岑安卿)
蟠龙老僧凯南仲,平生信实无嫌猜。袒肩不倚薝卜树,结跏应坐莲花台。
我来问信默无语,纸幡漠漠飞尘埃。不如彻此方解脱,菩提明镜何为哉。
第2首、悼翠姬(清代-方荫华)
堪叹弥留近百朝,严霜一夕折柔条。方期渐渐沈疴愈,岂料茫茫泉路遥。
官舍孤镫凄欲绝,旅窗冷月泪难消。伤心最是怜征客,谁共尊前慰寂寥。
第3首、游惠山泉上悼怀顾泾阳先生(清代-彭士望)
阡陌桃源似后身,误将花片示秦人。情招好树枝空引,心恻寒泉汲太频。
歌舞旧堂留燕子,溪山老眼送遗民。行行《麦秀》空流涕,一个云亡国竟贫。
第4首、满庭芳 晚步悼王千明(清代-李良年)
野鸟惊心,江花恨别,不堪重对春光。向来行处,巾屧此难忘。
痛矣西州人去,到如今、空负林塘。闲寻罢,羊昙清泪,凄断不成行。
漫看斜照外,南鸿归尽,水远川长。正谁家横笛,吹遍山阳。
况是清明时节,纸钱风、零乱垂杨。愁难说,歌残挽曲,蒿里是他乡。
第5首、自悼(清代-张经畬)
虚度浮生五十馀,寒窗空自惜居诸。也思云路争驰骤,竟困风檐未展舒。
声闻过情滋愧我,命途多舛敢怜余。萧斋景况仍如旧,犹忆三更月照庐。
第6首、许殿卿左史有悼内之戚请告归里赋此寄赠(明代-王世贞)
休沐周原可惮劳,悼亡潘鬓转萧骚。烟霞不逐长裾老,霜月还依拥传高。
暂去临邛无卓女,将归梁苑有枚皋。君看醴酒缘谁设,莫向春风恋浊醪。
第7首、悼袁公安(明代-童冀)
漕粟三韩万里城,回帆中夜飏风惊。身捐鱼腹孤忠苦,命落鲸涛一羽轻。
报国己酬平日志,事亲不尽百年情。承家喜有连枝在,荆树春来又发荣。
第8首、悼李宫詹龄(明代-陈献章)
丙戌冬在孟,谒公洪城居。公称外司徒,公年良倍予。
予时上酬公,不以贱自疏。乃心重民教,兴言辄踌躇。
紫阳不可作,白鹿有遗墟。顾瞻感茂草,岁月成精庐。
鸣铎思所托,拳拳徇虚誉。四方名利尘,欲以一袂袪。
我行匡庐野,引望情纡如。借问公来不,东南巳悬车。
悬车夫何为,庶以返厥初。既云返厥初,世情亮奚馀。
大块胡不仁,夺此一老且。伤哉勿复道,天地有盈虚。
第9首、悼薛君载(宋代-薛嵎)
衣被唯綀褐,长闲未觉贫。
将何折君寿,不尽百年身。
竹树多於屋,禽鱼近得人。
生无世情恋,宁复怨著旻。
第10首、悼阿升(宋代-刘克庄)
宝惜吾儿如拱璧,那知变灭只须臾。
畏啼尚宿通宵火,涂囟犹残隔日朱。
坐客相宽云梦幻,故人来吊讶清癯。
荒山岁晚无行迹,心折原头树影孤。
第11首、代友人悼姬(唐代-刘沧)
罗帐香微冷锦裀,歌声永绝想梁尘。萧郎独宿落花夜,
谢女不归明月春。青鸟罢传相寄字,碧江无复采莲人。
满庭芳草坐成恨,迢递蓬莱入梦频。
第12首、僧惠炬有悼黄溍太史偈,次韵(元代-张昱)
日鼓西沉逝水东,他生还有此生同。莲花社岂知元亮,茅屋诗曾咏巳公。
梦幻已空身外蝶,文章犹镂蠹间虫。闲情最是山前塔,日夜风铃语未穷。
第13首、悼小婢素梅 其一(清代-无垢)
年只十龄馀,幽花色亦如。怜伊明慧甚,独遣理琴书。
第14首、悼砚友二首 其二(近现代-陈忠平)
凭棺无可语,细雨滴残春。此别期多梦,井华同砚分。
第15首、悼夫子(清代-王绮)
挑镫独写奠夫文,绣阁沈沈闇闭门。一字一珠一点泪,九原君定有知闻。
第16首、画屏秋色 悼白海棠(清代-袁寒篁)
绿纱窗侧。有一枝、玉润珠圆标格。素质娟娟,冰姿袅袅,天然国色。
拟折供银瓶,又嘱咐、双鬟休摘。露湿粉光欲滴。好从他雅淡。
随地清妍,伴我临书刺绣,两情脉脉。堪惜。西风狼藉。
向苔阶藓砌堆积。试问花魂,断肠遗恨,何时消得。
寂寂对、空庭蟾光,逗处偏馀白,梦去雪衣还识。休道易飘零,如伊皎洁,离尘离垢,深人思忆。
第17首、悼星上人(明代-王醇)
乍逢伤永别,交惜在逢前。
肢弱易为病,心灵翻损年。
缘随一念了,诗到几乡传。
孤塔寒花外,莺声愁暝烟。
第18首、悼室人诗十首 其六【南北朝:江淹】
窗尘岁时阻,闺芜日夜深。流黄夕不织,宁闻梭杼音。
凉霭漂虚座,清香荡空琴。蜻引知寂寥,蛾飞测幽阴。
乃抱生死悼,岂伊离别心。
第19首、悼具三【明代:释函是】
早年避乱投泉石,因病辞家渡海云。白社尚存居士笔,青山添作苾刍坟。
泪泠松埠新霜露,梦绕萝龛旧见闻。借汝再来吾已老,不堪孤雁唳斜曛。
第20首、悼张道古【唐代:贯休】
清河逝水大悤悤,东观无人失至公。天上君恩三载隔,鉴中鸾影一时空。
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
第21首、和元九悼往(感旧蚊帱作)【唐代:白居易】
美人别君去,自去无处寻。旧物零落尽,此情安可任。
唯有襭纱幌,尘埃日夜侵。馨香与颜色,不似旧时深。
透影灯耿耿,笼光月沈沈。中有孤眠客,秋凉生夜衾。
旧宅牡丹院,新坟松柏林。梦中咸阳泪,觉后江陵心。
含此隔年恨,发为中夜吟。无论君自感,闻者欲沾襟。
第22首、悼周晋仙【宋代:释永颐】
诗救元和失,先生学最精。
律严方苦硬,才大始纵横。
贞曜何须谥,魏闲相继生。
他年诗集著,风雅被家声。
第23首、悼遁庵【宋代:释亮】
无端拗曲作直,平白换人眼睛。而今双履归去,且喜天下太平。
第24首、悼赵紫芝【宋代:释居简】
不解俯华簪,峨峨独苦心。反骚嫌少作,番袜动新吟。
折玉兰风急,摧金菊雨霪。中年儿女泪,消得几沾衿。
第25首、悼止斋王先生【元代:王冕】
三月燕山听子规,追思令我泪垂垂。虽然事业能经世,可惜衣冠在此时。
霜惨晴窗琴独冷,月明秋水剑双悲。山河万里人情别,回首春风说向谁。
第26首、踏莎行 寒食悼女【明代:沈宜修】
梅萼惊风,梨花谢雨,疏香点点犹如故。莺啼燕语一番新,无言桃李朝还暮。
春色三分,二分已过,算来总是愁难数。回肠催尽泪空流,芳魂渺渺知何处。
第27首、次韵自悼【明代:张天赋】
落落浮生恨不晨,浪看风景几番新。日边红杏皆增色,江上芙蓉未识春。
季子惭无田负郭,范丹甘受甑飞尘。白头老吏浏阳马,鞭向当年汉辙循。
第28首、悼室人苏氏五首 其五【明代:黄省曾】
一梦一悲凉,千思千怆伤。期言百年好,翻逐九春长。
楼寂珠沈绿,台空玉谢香。卿卿沟水意,今日更难忘。
第29首、许解元悼妾 其二【明代:王世贞】
天上仙期迫,人间别恨深。吹箫不同去,步幄杳难寻。
入梦惊纤玉,闻香剩郁金。都将可怜意,留作断肠吟。
第30首、游灵泉寺此地有席司谏读书处感怀兴悼一首【明代:杨慎】
司谏幽栖地,空门岁月深。泉台埋玉树,灵境閟仙音。
逝水兴三叹,游山废九吟。风徽何寂寞,松柏自萧森。
第31首、悼陈伯修殿院 其二【宋代:黄裳】
喜从杨子过江湄,惹起浮生一段悲。不见武林吟笑侣,却来京口看铭诗。
第32首、悼王子开五首【宋代:秦观】
卓尔金闺彦,颀然玉昏班。
周旋三友益,零落十年间。
轣辘灵輀动,悠扬素旐还。
暮年还抱爱,应复辨追攀。
第33首、癸丑寒食曹山饭僧荐章淑人不胜悼往之怀书二诗于方丈屋壁 其一【宋代:孙觌】
川逝日已远,蓬漂久未归。异乡惊岁换,宿草变春晖。
魂梦差参是,音容想像非。遥怜小儿女,恸哭纸钱飞。
第34首、悼鹦鹉【清代:周星薇】
羽毛才就惨青霜,敲断银环恨渺茫。连日诵经知有意,昨宵说梦已非祥。
绿衣原拟藏金屋,丹诏何年下玉皇。应伴飞琼充鸟使,彩云深处任回翔。
第35首、悼幼子【朝代:唐代|作者:孟郊】
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
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
第36首、和皮日休悼鹤【朝代:唐代|作者:李縠】
才子襟期本上清,陆云家鹤伴闲情。犹怜反顾五六里,
何意忽归十二城。露滴谁闻高叶坠,月沉休藉半阶明。
人间华表堪留语,剩向秋风寄一声。
道林曾放雪翎飞,应悔庭除闭羽衣。
料得王恭披鹤氅,倚吟犹待月中归。
第37首、悼杨氏妓琴弦【朝代:唐代|作者:朱褒】
魂归寥廓魄归泉,只住人间十五年。
昨日施僧裙带上,断肠犹系琵琶弦。
第38首、悼止斋陈先生【朝代:宋代|作者:吕声之】
万里长江发自岷,作兴一代有斯人。
六经疑难言前解,千古兴亡笔下陈。
爱向田间看耜耒,肯留天上掌丝纶。
如公到处镌佳句,今日池塘草自春。
第39首、悼虎丘枯桩和尚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释了惠】
佛心之子毒蛇心,欢喜无端变作嗔。
五处住山开毒口,不知喷杀几多人。
第40首、悼俞仁则【朝代:宋代|作者:俞德邻】
藕花汀畔柳丝垂,杯酒殷勤话别离。
风雨对床空有约,池塘梦草竟无诗。
荒坟日落谁人吊,古屋苔深独我悲。
毕竟功名大槐国,排云书在即丰碑。
第41首、悼刘仲远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不念乃兄老,忍遗诸子才。
结交予最晚,闻讣亦深哀。
铭志谁为作,松杉何地栽。
堂堂那复有,皎日竟浮埃。
第42首、和无在悼惠书记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释慧空】
忆昨同渠离汝水,而今先我至天台。
后生乍转通身句,悔不当初与道来。
第43首、悼觉庵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释慧空】
鸟道玄关方打脱,刀山剑树又跻攀。
老来别得安身法,八面朱门夜不关。
第44首、诗悼德舆通判寺丞【朝代:宋代|作者:李光】
扁舟访我海边村,笑语俄惊隔九原。
萧寺新题云有态,故乡清誉玉无痕。
伤心姹女能传业,衔痛慈亲尚倚门。
纼绋情乖临穴送,一尊聊酹若敖魂。
第45首、悼僧德芬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王十朋】
身着方袍十一年,缁林头角稍轩轩。
参禅早悟前三旨,学道思归不二门。
花落絮飞浮世尽,风清月白片心存。
异时我作高僧传,为记严公有此孙。
第46首、悼吕居仁舍人【朝代:宋代|作者:张九成】
精识高标不世才,泉台一掩怅难回。
词源断是诗书力,句法端从践履来。
西掖北门聊尔耳,春风秋月亦悠哉。
问君身后遗何物,只有窗间水一杯。
第47首、悼东阳许诚之父【朝代:宋代|作者:郑刚中】
昔同令子业胶庠,知有德行厥后昌。
开廓襟怀虽善富,坚持气节亦刚肠。
掩棺往事成千古,刻石高文冠一乡。
梅岘速培松柏茂,便看褒宠贲幽光。
第48首、悼孟昭图(题拟)【朝代:唐代|作者:狄常侍】
-1241-一何罪死一何名,独向湘江吊屈平。
从此蜀川春夜月,杜鹃啼作两般声。
(周校本《诗话总龟》卷四五引卢瓌《抒情》)(按:卢瓌《抒情》云:‘僖宗幸蜀,拾遗孟昭门上疏切直,蹈于非罪。
时狄常侍归蜀,以诗悼之曰〖诗略〗。
’《全唐诗》卷六○○据《南部新书》卷己、《唐诗纪事》卷六八等书所引,收归裴澈名下。
《抒情诗》成书较早,诗句差异较大,故两存之。
狄常侍,疑即狄归昌。
昭门,显为昭图之误。
《全唐诗》作‘孟昌图’,亦未谛。
)。
第49首、骊宫悼往【朝代:宋代|作者:陈襄】
凤辇情伤别,骊宫信不还。
雨铃悲蜀道,金钿杳蓬山。
玉笛凉州怨,梨园法部闲。
西厢人未至,楼阁五云间。
第50首、悼致政楼少师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范浚】
雅望题舆早已贤,高风晚岁更超然。
笑收剑佩遗荣路,独往山林事引年。
行马正看光梓里,卧麟忽叹掩松阡。
乡州耆旧今垂尽,忍见山颓重涕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