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19课剃头大师课堂笔记听课记录》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三年级下19课剃头大师课堂笔记听课记录
三年级下19课剃头大师课堂笔记听课记录
1.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这一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开门见山,写出了表弟小沙天生胆小,有四怕,为后文写他去理发店里剃头埋下了伏笔。
2.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夺门而逃:表现出小沙一进理发店就小沙十分慌张的样子,甚至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逃跑。作者通过对姑父的押执监督动作描写,衬托出小沙害怕剃头的程度。
3.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害人精是一个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也是日常口语,这类词语具有很强的生动性,而且生命力强,在文中是小沙对理发店的剃头师傅的称呼。害人精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可以看出小沙对剃头师傅的反感甚至仇视。
4.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由老头儿摆布。
这段话写了小沙任由一个老剃头师傅摆布的原因:一是老师傅耳朵不好,小沙的抗议不会有什么效果;二是老师傅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小沙怕老师傅会不小心伤到自己。规规矩矩生动地展现了小孩子的特性。
2、一年级语文下册19课棉花姑娘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不同种类害虫的科学常识。
②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1部分(1):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棉花姑娘生病,盼望着有医生来给她治病。
第2部分(25):写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和七星瓢虫吃掉蚜虫的经过。
第3部分(6):写了故事的结果:棉花姑娘的病好了。
3、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近义词反义词
剃头大师讲描述了小沙怕去理发店剃头而央求我为他剪头发,结果剪成梯田样,最后被迫剃成光头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快乐的怀念,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抗议抗争 锃亮闪亮 摆布操纵
折磨煎熬 央求恳求 处置处理
天分天资 清除消除
规规矩矩老老实实
反义词
胆小勇敢 抗议遵守 痛苦快乐
折磨享受 倒霉幸运 被迫自愿
坑坑洼洼平平坦坦
4、三年级下第19课《剃头大师》生字组词加造句
剃头大师讲描述了小沙怕去理发店剃头而央求我为他剪头发,结果剪成梯田样,最后被迫剃成光头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快乐的怀念,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年级下第19课《剃头大师》生字组词加造句
剃 t 剃头 老师叫小明去理发店剃头。
执 zh 执著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否 fǒu 否则 小学生不要偏食,否则就可能营养不良。
骂 m 咒骂 他在咒骂恶劣的天气。
仇 chu 仇恨 这次事故对他的影响太大了,他心中充满了仇恨。
惯 gun 习惯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刑 xng 判刑 由于触犯了法律,他被判刑3年。
替 t 代替 小红没来上学,你去代替她做值周生吧!
厘 l 厘米 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
摸 mō 抚摸 温柔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们。
5、19课剃头大师好词好句详细课堂笔记
19课剃头大师好词好句详细课堂笔记
1.最痛苦的是,老剃头师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让小沙吃尽苦头。
老掉牙的推剪咬住不放,表现了小沙由人摆布的痛苦样子,生动、形象,用词准确。
2.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受刑一样。
这里把剃头的过程比作受刑,可见小沙非常讨厌剃头,同时也说明小沙非常难受。
3.这次,小沙的头发很长了,他知道姑父绝不肯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元钱。
折磨指的是一绺头发被咬住不放、碎头发掉在脖子里,让小沙遭受痛苦。央求形象地表现出小沙对去理发店的惧怕,对我能替她剪头发的渴望。
4.小沙坐在凳子上,看我找出剪刀,才有些慌,说: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
有些慌写出了小沙紧张和矛盾的心理,虽然我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但小沙对我还是有一些害怕和不信任。
6、三年级剃头大师课堂主题思想与段落大纲笔记
三年级剃头大师课堂主题思想与段落大纲笔记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记述了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
段落大纲:
全文共1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小沙天生有四怕。
第二部分(26):写老师傅给小沙理发的经过。
第三部分(718):写我给小沙理发,因为手艺太糟糕,最后小沙只能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
7、三年级下册13课花钟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写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及其原因,表现了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3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一天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第2自然段:写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第3自然段:写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花钟。
8、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一文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雄伟和图案美观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赵州桥世界闻名,历史悠久。
第二部分(2、3):写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第三部分(4):总结赵州桥的历史价值。
9、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写我验证蜜蜂有无辨认方向能力的经过,验证了蜜蜂特有的本能,表现了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告诉了我们凡事要多动脑筋、勤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我想试一试蜜蜂辨认方向能力。
第二部分(26):写介绍了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第三部分(7):写实验的结论。
10、三年级语文下册19课剃头大师生字注音考前训练答案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dǎn f xnɡ ɡuǐ du lǐ zh fǒu t l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表 biǎo 表弟 表姐 摸 mō 抚摸 摸头
骂 m 骂人 打骂 差 ch 差生 差劲
仇 chu 仇人 仇恨 倍 bi 加倍 双倍
虽 suī 虽然 虽说 件 jin 物件 条件
惯 ɡun 习惯 惯性 替 t 代替 替换
三、比一比,再组词
胆 胆小 大胆 付 付钱 支付
担 担心 担忧 村 村子 村庄
刑 刑法 用刑 鬼 魔鬼 鬼怪
形 形状 形式 龟 乌龟 龟壳
夺 争夺 抢夺 理 理由 理会
夸 夸奖 夸耀 埋 填埋 埋没
执 执着 执行 否 否认 否定
热 热情 炎热 杏 杏花 杏子
剃 剃头 剃度 厘 厘米 毫厘
梯 电梯 楼梯 里 里面 屋里
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倒 dǎo 倒下 do 倒立 差 chā 差别 ch 差劲 chāi 出差
11、三年级上册第25课灰雀课堂笔记句子解析
三年级上册第25课灰雀课堂笔记句子解析
1.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这句话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引导男孩认识错误。
2.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自言自语看似是列宁自己和自己说话,其实是说给小男孩听的。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列宁的喜出望外进一步感染了男孩,令男孩坚定改正错误的决心。可以看出小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也看出男孩也很喜欢灰雀。
4.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列宁不问男孩,而是去问一只不会说话的鸟,一方面表现出列宁见到灰雀后的惊喜;另一方面表现了列宁对男孩的爱护。
5.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列宁从男孩的语言和神态中知道男孩是诚实的,男孩也用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所以他没有问男孩,体现了他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
12、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课文讲了怎样的小故事?
作者写了司马光的表现,还写了其他孩子的表现,为什么这样写?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司马光的不慌张,沉着冷静。
13、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堂笔记之诗意翻译
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堂笔记之诗意翻译
一天,一群小孩 在庭院里嬉戏。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 一个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家都丢弃他失足者离开了。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14、三年级上册第19课海滨小城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第19课海滨小城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2.作者是抓住大海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作者抓住了大海以及海上船只、军舰、海鸥的颜色来描写的。
3.作者是如何写沙滩美的?
贝壳的寂寞写出了沙滩的静态美,而船队的喧闹则写出了沙滩的动态美。动静结合,形成对比,写出了沙滩的美。
4.为什么说小城笼罩在红云中呢?
因为小城开满了凤凰花,远远看去一片红色,就像红云,作者用这个比喻句说明了花多、花美、花艳。
5.作者在每个地方都抓住什么来写的?
如何写的?作者描写海滨美丽景色时抓住了颜色的变化来写,写沙滩时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它的喧闹。庭院和公园写了作者看到的景物。写街道时不光写了看到的、听到的还写了感觉到的。
6.课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安排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最后进行总结,是按照先分写后总结的结构来写的。这样写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详略得当,把小城的美丽体现得淋滴尽致。
15、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课堂笔记之课文解读
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课堂笔记之课文解读
主要内容:
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个人不能回答。不能被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6、一年级下册第19课棉花姑娘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第19课棉花姑娘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棉花姑娘治病?
因为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2.比较二、三、四自然段,说说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句式一样。
不同点:医生不一样,捉的虫子也不一样,第四自然段还多了高兴一次。
17、四年级下册第14课母鸡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14课母鸡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我一向讨厌母鸡。
这句话开门见山,点明作者对母鸡的一贯态度讨厌,统领前三个自然段,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它永远不反抗公鸡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作者通过不反抗欺侮下毒手这几个词写出了母鸡对待鸭子、其他母鸡和公鸡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刻画出母鸡欺软怕硬的形象。
3.不论是在院里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警戒指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立刻警戒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母鸡的负责写得活灵活现。从挺着警戒歪着看看警告等动作描写,我们看到了一只勇敢、负责的母鸡。
4.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这句话把鸡雏的肚子比作汤圆,说明鸡雏吃得很饱,与母鸡却消瘦了进行对比,说明母鸡宁可自己挨饿,也要让鸡雏吃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5.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6.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这句话与开头我一向讨厌母鸡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句中不敢一词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神圣的母爱的尊敬与赞颂。
18、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宋人/有/耕者。
第一句话交代了主人公是宋国人,耕字点明了他的身份农民。
2.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这两句话交代了事件的起因:田里有树桩,兔子跑得快,撞在树桩上,死了。同时也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细心,不慌张,不莽撞。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个因字不仅说出了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还把一二两句很自然地连接起来了。释其耒而守株是宋人所做,冀复得兔是宋人所想,写出了宋人的喜悦之情。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他等来的不是兔子,反而是一无所获,是为宋国笑。
19、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我去公园看荷花。
第二部分(2、3):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
第三部分(4、5):写我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20、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本文的题目是《燕子》,为什么要写美丽的春景?
描写春景是为了交代燕子活动的背景。春天有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这已经是烂漫无比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就是在美丽的春光中活动的,进一步突出了燕子给春天带来的无限生机。
2.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把这样美丽的景象比作图画,流露出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赞美了象征生机、活力的春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21、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这句话从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三方面来描写了它的外形。一个凑字使燕子的整体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赞美。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句话以拟人化的手法,说花草叶等,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构成了一幅繁花似锦、万木争荣、春意盎然的景色。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写出了春风的温柔,千条万条写出了柔柳写出了柔柳枝条的多。柔写出了柔柳的姿态。红的白的黄的写出了花儿的色彩和鲜艳,聚拢一词不仅写出了春天的多姿多彩,而且充满了动感,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3.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光彩夺目形象地概括了春天的特点,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燕子也从南方飞来,更加富有感情色彩,给春天增添了活力。
4.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这句话写了燕子飞行的情景,是动态描写。斜字写出了燕子飞行的特点,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旷亮无比的天空是小燕子的活动背景。叽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
5.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横掠既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动作,又突出了它们飞行时的轻快灵活。沾指轻轻点一下水面,可见燕子飞行时离湖面很近。
6.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这句话是静态描写,写了燕子落在电线杆上休息的样子。闲散写出了小燕子停落的随意,给人悠闲之感。
7.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课文结尾用一句简单的话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是一幅非常有趣的图画。
22、三年级下册第27课漏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27课漏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漏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怕漏雨;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怪物、可怕的动物等,所以用引号引起来。
2.贼和老虎遇见了几次漏?结果怎样?
贼和老虎遇见了两次漏对方,第一次把对方吓跑了,第二次把对方吓昏了。
3.为什么把贼比作粘胶,把老虎比作旋风呢?
因为此时老虎和贼都把对方当做漏,心里特别害怕。老虎想摆脱贼觉得贼粘在自己身上甩不掉,而贼一心想着老虎要把它驮回家再吃,觉得老虎跑得很快就像旋风一样。这样的比喻很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
4.老虎和贼为什么那么害怕漏?
因为他们都误会漏是可怕的怪物;做贼心虚。
23、三年级下册第24课火烧云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24课火烧云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地上的奇异色彩和光泽。
第二部分(26):描述了火烧云烧起来时的壮观景象,以及瞬息万变的颜色和形状。
第三部分(7):写火烧云下去的情景。
24、三年级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开篇以问句的形式出现,以引起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关注,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深思起突出 、强调的作用。全篇课文都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2.
2.当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波涛澎湃和宁静看出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反衬出海底的宁静,说明了海很深。
3.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达的更准确、真实地写出了大海的深度。
4.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
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是为了激发兴趣,更是为了衬托出海底的宁静。
5.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动物发出的声音说成窃窃私语,形象地写出了海底动物多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6.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排比的句式说明海底动物发出多种多样的声音。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其他的声音。
7.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这是本文的中心句,起统领全段的作用。
8.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用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的方法说明这种鱼的速度很快。
9.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里把贝类巴在轮船底下跟着轮船前行说成作免费的长途旅行,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巴字指贝类紧紧地巴住船底生怕自己被落下,形象地写出了贝类聪明、怡然自得的运动状态。
10.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排比句式写出了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也说明了种类也多种多样。
11.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最长的生物。
这两句通过比较海藻的大小,写出了海底植物的差异之大。
12.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与开头相照应,是对文章开头所提问题的回答。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25、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围绕肥皂泡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梦幻泡泡
2.作者围绕吹肥皂泡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围绕玩吹肥皂泡写了做肥皂水、吹泡泡、欣赏泡泡和产生的联想四个方面的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肥皂泡的美丽?
作者从肥皂泡的形态多姿、颜色多彩、变化多样等方面描写了肥皂泡的美丽。
26、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我家院子里有一口缸闲着,我和邻居捉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
第二部分(3):写小虾受惊扰后的样子及打架时的情况。
第二部分(46):写我对小虾的照顾以及发现小虾的数量变多了。
27、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我做事严谨的品质?
法布尔捉自家花园的蜜蜂的用意:是为了便于观察;做上记号,是为了方便与其他蜜蜂区分开来,试验的真实性;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捉二十只蜜蜂是为了比较分析,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走两里多路,使试验结果有说服力。这一系列实验措施,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
2.两只蜜蜂飞回来能不能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为什么?
从小女儿的动作、神态及语言的描写中,只能初步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不能据此就得出结论,毕竟二十只蜜蜂中只有两只飞回来了。
3.这个试验告诉了我们什么?从作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这个试验告诉了我们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作者无法解释的本能。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遇到事情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轻信、不盲从,要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8、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中运用了哪些技法描写九种花的开放?作用是什么?
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多样的句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各种花开放的动态画面生动具体;多样的句式使课文的语言生动有趣,不单调。
2.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第一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列举了九种花开放的时间,充分说明了作者的发现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花开放时的动态画面,多样的句式使课文显得生动有趣,不单调。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3.读了第二自然段,想想昙花为什么会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自然段以昙花为例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受温度、湿度、光照限制。昙花的花瓣娇嫩,白天光照太强,深夜气温过低,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它在温度、湿度、光照的限制下只能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段话还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昙花的美丽。
4.本文的题目是《花钟》,为什么没有直接写花钟,而是先写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和原因?
因为花钟是根据花开放的时间顺序而制作的。作者先介绍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和原因,是为最后写花钟的修建提供依据。
29、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
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这样的设计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这些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30、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赵州桥世界闻名,历史悠久。
第二部分(2、3):写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第三部分(4):总结赵州桥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