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七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三年级下册第七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讲的是鹿一心赞美自己的角精美别致,而抱怨自己的腿太细配不上两只美丽的鹿角,最后却因鹿角差点送命,而因鹿腿狮口逃生的故事。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写鹿很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腿太难看。
第二部分(5、6):讲述了鹿狮口逃生的经过。
第三部分(7):借鹿之口点明了本文的寓意。
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鹿角和鹿腿生字组词
本文讲的是鹿一心赞美自己的角精美别致,而抱怨自己的腿太细配不上两只美丽的鹿角,最后却因鹿角差点送命,而因鹿腿狮口逃生的故事。
狮 狮子 狮舞
鹿 麋鹿 鹿茸 驯鹿
塘 苇塘 泥塘 池塘
映 倒映 映照 掩映
欣 欣喜 欢欣 欣慰
赏 赏赐 赞赏 游赏
匀 均匀 匀称 匀净
致 兴致 景致 致力 大致
配 配合 许配 配料
哎 哎呀 哎哟
叹 叹气 叹息 感叹
3、第七课鹿角和鹿腿近义词反义词及多音字
本文讲的是鹿一心赞美自己的角精美别致,而抱怨自己的腿太细配不上两只美丽的鹿角,最后却因鹿角差点送命,而因鹿腿狮口逃生的故事。
多音字:
称 chn 匀称 对称 禁 jīn 禁不得 弱不禁风
chēng 称呼 称作 jn 监禁 严禁
撒 sā 撒谎 撒野 挣 zhēng 挣扎 垂死挣扎
sǎ 播撒 撒花 zhnɡ 挣脱 挣钱
传 chun 传话 传奇 传达
zhun 水浒传
近义词:
精美精致 抱怨埋怨 欣赏观赏
逼近靠近 挣脱摆脱
没精打采垂头丧气
反义词:
丑陋美丽 抱怨理解 机灵迟钝
犹豫果断 没精打采精神抖擞
4、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讲的是昆虫的复眼和四种昆虫:蜻蜓、独角仙、瓢虫和蚂蚱,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语言生动、有趣,很诙谐。描述生动,特点突出,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②段落大纲:
本文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了我对复眼产生的疑问和由复眼产生的联想。
第二部分:写了花大姐的种类及特点。
第三部分:写了独角仙独特的外形和力气大的特点。
第四部分:写了蚂蚱在画画时形态好掌握的特点。
5、三年级下册第二课燕子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写燕子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2):写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平添了许多生机。
第三部分(3、4):写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
第四部分(5):写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
6、三下语文第七课鹿角和鹿腿课堂词句赏析
1.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这句话交代了鹿生活在丛林中,为下文鹿逃跑时被树枝挂住作铺垫。
2.池水清请的,像一面镜子。
这是比喻句,把池水比作一面镜子,突出了池水的清。
3.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这句话是对鹿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鹿的惊喜与兴奋。
4.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是比喻句,这是鹿对自己的角的赞美。两个多么表现出鹿自豪的心理。把角比作珊瑚,形象地表现出鹿角的美丽。
5.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就是抱怨的样子,鹿的意思是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感叹号的使用更加突出了鹿对腿的不满和抱怨。
6.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没精打采说明鹿对自己的腿太不满意了,这使他有点灰心。忽然、猛一回头、哎呀、逼近表明形势十分危急。
7.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有力、蹦来跳去、远远、甩写出了鹿腿的有力,突出了鹿腿的作用。甩字用得好,表现出了鹿和狮子之间的距离大,突出了鹿跑得快。
8.他叹了叹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鹿终于明白了,虽然角很美丽,但是角也有短处容易被树枝挂住;虽然腿细长难看,但是它很有力,能帮助自已逃生。可见事物各有所长,不能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到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7、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写我验证蜜蜂有无辨认方向能力的经过,验证了蜜蜂特有的本能,表现了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告诉了我们凡事要多动脑筋、勤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我想试一试蜜蜂辨认方向能力。
第二部分(26):写介绍了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第三部分(7):写实验的结论。
8、三下鹿角和鹿腿上课笔记划重点
三下鹿角和鹿腿上课笔记划重点
4.词语解释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没精打采:形容没有精神、情绪低落的样子。
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5.词语搭配
(美丽)的珊瑚 (有力)的长腿
(凶猛)的狮子 (悄悄)地通近
(痛痛快快)地喝 (没精打采)地离开
6.词语拓展
描写神态的词语:没精打采 垂头丧气 兴高采烈 不知所措 漫不经心 心不在焉
AABB式的词语:浩浩荡荡 平平安安 秀秀气气 斯斯文文 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风风光光 安安稳稳
二、句子解析
1.池水清请的,像一面镜子。
这是比喻句,把池水比作一面镜子,突出了池水的清。
2.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子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是比喻句,这是鹿对自己的角的赞美。两个多么表现出鹿自豪的心理。把角比作珊瑚,形象地表现出鹿角的美丽。
3.他叹了叹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鹿终于明白了,虽然角很美丽,但是角也有短处一一容易被树枝挂住;虽然腿细长难看,但是它很有力,能帮助自已逃生。可见事物各有所长,不能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到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三、课文分析
《狮子和鹿》是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组课文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细长的腿。当遇险时,鹿的四条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差点让它丢了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四、课后习题
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鹿的角很美丽,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角;鹿对自己细长的腿却满是抱怨,认为腿太难看,配不上美丽的角。后来鹿遇上了狮子,但美丽的角却挂在了树枝上,差点儿让他送命,而细长的腿却帮他狮口逃生。
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赞成第一种观点:鹿角虽然美丽,但在逃生的紧要关头却起了反作用,让鹿差点儿命丧狮口;而难看的鹿腿让鹿逃脱了狮子的追捕,救了鹿的命,从实际作用来说,鹿腿更重要。
赞成第二种观点:鹿角很美丽,可以让鹿愉悦,更有自信;虽然鹿腿难看,但它可以在狮子逼近时,让鹿逃命。鹿角和鹿腿各有长处,都很重要。
9、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生字组词字词解释
鹿角 梅花鹿
塘 池塘 水塘
映 倒映 映照
欣 欣赏 欣喜
赏 观赏 赏月
匀 均匀 匀称
致 导致 致敬
配 配合 相配
传 传播 传送
哎 哎呀 哎呦
狮 狮子 雄狮
叹 叹气 赞叹
字词解释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精美:精致美好。
别致:新奇,跟寻常不同。 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逼近:靠近;接近。 凶猛:凶恶有力。
挣脱:奋力摆脱。 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10、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生字组词与笔画
鹿角 梅花鹿
塘 13画 池塘 水塘
映 9画 倒映 映照
欣 8画 欣赏 欣喜
赏 12画 观赏 赏月
匀 4画 均匀 匀称
致 10画 导致 致敬
配 10画 配合 相配
传 6画 传播 传送
哎 8画 哎呀 哎呦
狮 9画 狮子 雄狮
叹 5画 叹气 赞叹
11、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生字组词带拼音
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生字组词带拼音
鹿角和鹿腿本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鹿角美丽,但让鹿陷入危险,鹿腿不美,但救了鹿的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只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鹿 (l) 麋鹿 鹿茸 驯鹿
塘 (tng)苇塘 泥塘 池塘
映 (yng)倒映 映照 掩映
欣(xīn) 欣喜 欢欣 欣慰
赏 (shǎng)赏赐 赞赏 游赏
匀 (yn)均匀 匀称 匀净
致 (zh)兴致 景致 致力 大致
配 (pi) 配合 许配 配料
传(chun) 传话 传奇 传达 流传
(zhun)水浒传
哎( āi) 哎呀 哎哟
狮 (shī) 狮 子 狮 舞
叹 (tn) 叹 气 叹 息 感 叹
12、三年级下册第七课鹿角和鹿腿笔记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第七课鹿角和鹿腿笔记知识点
4.词语解释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没精打采:形容没有精神、情绪低落的样子。
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5.词语搭配
(美丽)的珊瑚 (有力)的长腿
(凶猛)的狮子 (悄悄)地通近
(痛痛快快)地喝 (没精打采)地离开
6.词语拓展
描写神态的词语:没精打采 垂头丧气 兴高采烈 不知所措 漫不经心 心不在焉
AABB式的词语:浩浩荡荡 平平安安 秀秀气气 斯斯文文 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风风光光 安安稳稳
二、句子解析
1.池水清请的,像一面镜子。
这是比喻句,把池水比作一面镜子,突出了池水的清。
2.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子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是比喻句,这是鹿对自己的角的赞美。两个多么表现出鹿自豪的心理。把角比作珊瑚,形象地表现出鹿角的美丽。
3.他叹了叹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鹿终于明白了,虽然角很美丽,但是角也有短处一一容易被树枝挂住;虽然腿细长难看,但是它很有力,能帮助自已逃生。可见事物各有所长,不能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到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三、课文分析
《狮子和鹿》是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组课文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细长的腿。当遇险时,鹿的四条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差点让它丢了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四、课后习题
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鹿的角很美丽,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角;鹿对自己细长的腿却满是抱怨,认为腿太难看,配不上美丽的角。后来鹿遇上了狮子,但美丽的角却挂在了树枝上,差点儿让他送命,而细长的腿却帮他狮口逃生。
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赞成第一种观点:鹿角虽然美丽,但在逃生的紧要关头却起了反作用,让鹿差点儿命丧狮口;而难看的鹿腿让鹿逃脱了狮子的追捕,救了鹿的命,从实际作用来说,鹿腿更重要。
赞成第二种观点:鹿角很美丽,可以让鹿愉悦,更有自信;虽然鹿腿难看,但它可以在狮子逼近时,让鹿逃命。鹿角和鹿腿各有长处,都很重要。
13、三年级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这样的生活?
因为池子觉得河流的生活太累,负重太多。时时都要背着沉重的货船、木筏、小船、小艇、大船,不能享受平静安逸的生活。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才是舒服,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看起来很辛苦的生活。
2.池水认为的哲理是什么?
不求出名,不要忙碌,只要生活安逸、悠闲就是好命运。
3.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
水要流动了才能够保持清洁。也就是说流水不腐激荡变化充满挑战的生活才能让生命力更加顽强!
4.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
5.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首诗歌想要告诉我们:人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14、三年级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这是怎么回事?/池子对她的邻居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
以问句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总是表示经常,滚滚滔滔写出了河流奔流不息的状态,反问句从侧面反映了河流的忙碌,也写出了在河流眼里,河流这样的状态是非常疲劳的。
2.我总是看见,/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简直数也数不完。/
总是一会儿一会儿说明河流经常这样,突出了河流的忙碌。数也数不完写出了河面上的船只很多。
3.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比起来,你我相差竟这么大!/
这样的生涯是指河流整日忙忙碌碌,不知疲倦地流着,身上负载着船只、竹筏。因为池子觉得河流的生活的太累,负重太多,所有他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多好差这么大表现出了池子对自己生活的自豪。
4.可是,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在我的胸膛上轻轻摇荡。/
池子将自己躺在柔软的泥土里比作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写出了池子生活的安逸。不用至多进一步表现了池子的无所事事及对自己生活的满意。
5.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
反问句强调了自己的生活无可代替,表现了池子对这样生活的满意。大家在忙忙碌碌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时候,池子却什么也不做,只在睡梦中空想。
6.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说道,//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河流用有力的语气反击池子的说法,告诉池子不要忘记自然规律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7.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用源源不断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是河流的行动,与池子的生活形成对比。河流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告诫池子要遵循这条自然规律,才能收到人们的尊敬,生活才有意义,否则就会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8.河流的话果然应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遮掩,/到头来完全枯干。
这段话揭示了不同生活观带来了不同的结局。
15、三年级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6):池子将自己与河流对比,认为自己的命运很好,河流拥有的一切都是空的。
第二部分(7、8):河流反驳池水,阐述真正的哲理。
第三部分(9):指出池水和河流的不同结果。
第四部分(10):点明主题,揭示寓意。
16、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这句话交代了鹿生活在丛林中,为下文鹿逃跑时被树枝挂住作铺垫。
2.池水清请的,像一面镜子。
这是比喻句,把池水比作一面镜子,突出了池水的清。
3.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这句话是对鹿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鹿的惊喜与兴奋。
4.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是比喻句,这是鹿对自己的角的赞美。两个多么表现出鹿自豪的心理。把角比作珊瑚,形象地表现出鹿角的美丽。
5.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就是抱怨的样子,鹿的意思是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感叹号的使用更加突出了鹿对腿的不满和抱怨。
6.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没精打采说明鹿对自己的腿太不满意了,这使他有点灰心。忽然、猛一回头、哎呀、逼近表明形势十分危急。
7.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有力、蹦来跳去、远远、甩写出了鹿腿的有力,突出了鹿腿的作用。甩字用得好,表现出了鹿和狮子之间的距离大,突出了鹿跑得快。
8.他叹了叹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鹿终于明白了,虽然角很美丽,但是角也有短处容易被树枝挂住;虽然腿细长难看,但是它很有力,能帮助自已逃生。可见事物各有所长,不能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到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17、三年级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铁罐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
2.课文第一部分,铁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陶罐呢?
铁罐的态度由傲慢变成轻蔑,后来又变成恼怒;陶罐的态度一直没变,始终是那样谦虚而平和。
3.人们为什么没有找到铁罐?
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当它遇到溶解在水中的氧时就会发生反应,随着时间流逝,铁就会被层层氧化直到最后完全被氧化,变成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连影子也没见到的原因。
18、三年级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词句赏析:
1.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这里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及起因,下面的内容是围绕奚落展开,重点描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奚落反映了铁罐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的特点。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铁罐发现陶罐懦弱,因此说话更加尖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什么也不怕。
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或评说,课文中指铁罐自认为比陶罐强,不能把它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较,它听了陶罐的话后非常生气,并开始威胁陶罐。
因为陶罐的话句句在理,铁罐无以反驳,所以它恼羞成怒。恼怒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铁罐的理屈词穷。通过描写铁罐生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它的蛮不讲理的形象。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这几句话是陶罐受到傲慢的铁罐奚落之后的据理力争。对于铁罐的无理取闹,陶罐表现出谦虚克制的态度,不和质地坚硬的铁罐去碰撞,然后用但字一转,说这并不是懦弱,因为罐子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这是罐子的职责。至于盛东西,陶罐说:我不见得比你差,这是从履行职责能力上讲的。再论后面的省略号,略去了一些别的理由,从下文许多年代以后陶罐光洁如新、铁罐消失得无踪无影可以看得出来。
4.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这样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没有什么可吵的。从中可以看出陶罐心态平和,不愿意和铁罐一争高下,表现出陶罐谦和、友善、克制的特点。
6.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两个罐子都被尘土覆盖,此时它们的命运是一样的。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7.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这句话表现了陶罐宽广的胸怀。铁罐曾经经常嘲笑、奚落它,可是陶罐出土后,却首先想到让人们挖出铁罐。
8.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这几句话讲铁罐的下场及消失得无踪无影的原因。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说明找的时间长,找得很仔细,但仍不见铁罐的影子。最后一句,交代铁罐消失的原因。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说明铁罐经不起氧化,早就无踪无影了。
19、三年级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共1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9):写讲铁罐奚落陶罐,陶罐据理力争。
第二部分(1017):写讲许多年代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20、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宋人/有/耕者。
第一句话交代了主人公是宋国人,耕字点明了他的身份农民。
2.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这两句话交代了事件的起因:田里有树桩,兔子跑得快,撞在树桩上,死了。同时也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细心,不慌张,不莽撞。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个因字不仅说出了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还把一二两句很自然地连接起来了。释其耒而守株是宋人所做,冀复得兔是宋人所想,写出了宋人的喜悦之情。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他等来的不是兔子,反而是一无所获,是为宋国笑。
21、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中的这份备忘录记录了哪几种昆虫?
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
2.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拟写小标题的?
复眼是根据蜻蜓和苍蝇的特点拟写的,花大姐是根据瓢虫的外形拟写的,独角仙和蚂蚱是根据它们的名字拟写的。
22、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本文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了我对复眼产生的疑问和由复眼产生的联想。
第二部分:写了花大姐的种类及特点。
第三部分:写了独角仙独特的外形和力气大的特点。
第四部分:写了蚂蚱在画画时形态好掌握的特点。
23、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这句话从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三方面来描写了它的外形。一个凑字使燕子的整体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赞美。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句话以拟人化的手法,说花草叶等,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构成了一幅繁花似锦、万木争荣、春意盎然的景色。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写出了春风的温柔,千条万条写出了柔柳写出了柔柳枝条的多。柔写出了柔柳的姿态。红的白的黄的写出了花儿的色彩和鲜艳,聚拢一词不仅写出了春天的多姿多彩,而且充满了动感,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3.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光彩夺目形象地概括了春天的特点,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燕子也从南方飞来,更加富有感情色彩,给春天增添了活力。
4.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这句话写了燕子飞行的情景,是动态描写。斜字写出了燕子飞行的特点,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旷亮无比的天空是小燕子的活动背景。叽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
5.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横掠既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动作,又突出了它们飞行时的轻快灵活。沾指轻轻点一下水面,可见燕子飞行时离湖面很近。
6.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这句话是静态描写,写了燕子落在电线杆上休息的样子。闲散写出了小燕子停落的随意,给人悠闲之感。
7.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课文结尾用一句简单的话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是一幅非常有趣的图画。
24、三年级下册第28课枣核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28课枣核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古时候,在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里有一户人家。
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没想到说了这个话不久,果然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夫妻俩欢喜得很,给孩子起了个名叫枣核。
这句话介绍了枣核名字的来历。果然表示与料想的一样,欢喜得很写出了夫妻俩高兴的样子。尽管孩子只有枣核那么大,但是他们有孩子的愿望满足了,所以同样欢喜得很。
3.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不见长写出了枣核的身体状况一直只有枣核大小,这也是父母担心的原因。枣核的话是一个过渡句,表现了枣核的自信,同时引出下文。
4.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这两句话写出了枣核的勤快和学到很多本领,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铺垫。
5.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这句话是个过渡句,前半句枣核不光勤快是对上文的总结;下半句还很聪明是对下文的概括。所以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全文中至关重要。
6.牵走了牛、驴,大伙愁得很。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你们就等着看。
大家觉得枣核那么小,面对强大的县官和衙役们,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从枣核的话可以看出他很勇敢,不畏强权,不争辩写出了枣核早有办法,表现了枣核的聪明。
7.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
一阵又刚刚还是写出了枣核不断地骚扰衙役,一刻也不让他们休息。衙役的话体现了他们的不耐烦和困乏,这也是枣核想到达到的效果。
8.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衙役们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运用对比的手法,反衬了枣核的神奇,增添了故事的讽刺效果。
9.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运用对比的手法,恶有恶报,而枣核呢,神气十足地走了。
25、三年级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开篇以问句的形式出现,以引起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关注,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深思起突出 、强调的作用。全篇课文都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2.
2.当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波涛澎湃和宁静看出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反衬出海底的宁静,说明了海很深。
3.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达的更准确、真实地写出了大海的深度。
4.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
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是为了激发兴趣,更是为了衬托出海底的宁静。
5.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动物发出的声音说成窃窃私语,形象地写出了海底动物多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6.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排比的句式说明海底动物发出多种多样的声音。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其他的声音。
7.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这是本文的中心句,起统领全段的作用。
8.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用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的方法说明这种鱼的速度很快。
9.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里把贝类巴在轮船底下跟着轮船前行说成作免费的长途旅行,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巴字指贝类紧紧地巴住船底生怕自己被落下,形象地写出了贝类聪明、怡然自得的运动状态。
10.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排比句式写出了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也说明了种类也多种多样。
11.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最长的生物。
这两句通过比较海藻的大小,写出了海底植物的差异之大。
12.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与开头相照应,是对文章开头所提问题的回答。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26、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写开门见山,写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
第二部分(35):细致地描述了吹肥皂泡时的情景,以及从中体验到的无限快乐。
27、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1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小沙天生有四怕。
第二部分(26):写老师傅给小沙理发的经过。
第三部分(718):写我给小沙理发,因为手艺太糟糕,最后小沙只能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
28、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我家院子里有一口缸闲着,我和邻居捉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
第二部分(3):写小虾受惊扰后的样子及打架时的情况。
第二部分(46):写我对小虾的照顾以及发现小虾的数量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