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自主设计问题是一种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求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5-06-11 16:10:21

《自主设计问题是一种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在情景导入中激发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好的情景导入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起来,让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课堂导入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以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教学就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使数学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在自主设计中提高能力。
自主设计问题是一种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求。题目自己设计,结论自己确定。新世纪的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随着自己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总希望有较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特有的能力。由他们设计学习,这就满足了他们的心理要求。以前总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只有应付的份,而现在自己设计问题,同学解答,并且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激发了他们的进取精神,久而久之,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
三、在合作教学中减轻负担。
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答案往往都不是唯一的。由于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过于单一,往往想不出更多的答案,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小组合作中多向拓展,受到全方位的启发,从而能减轻部分学生学习负担、心理负担。合作学习只要运用恰当,只要从形式转入实质,只要能提高教学效率,就能做到华而有实。
四、在探究问题中享受喜悦。
探究教学突出体现为是以“问题”作为驱动教学过程的因素。教学过程的进展往往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核心问题进行,是以“问题”的驱动力为课堂教学动态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问题必须要有驱动力,引发学生思索,有一定的成果再现,而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尝到解决问题的喜悦。课堂问题应有层次和持续不断,足以让学生借助问题提升对问题的认识,并可能产生新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当然,并不是问题越多越好,我们所探究的问题应具有思考价值,并且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水平。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为了提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我校教研组组织了教师磨课活动,每位教师一课上两到三次,期间整个教研组一起参与设计,评课等进行指导。《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上了二次,第二节改进了一些,教学环节比上一次清晰了,顺淌了,重点突出了,目标也基本落实了,教学效果好多了。通过这样的活动我自己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 在设计此教案之前,我简单的做了学情估测,学生对小数的读写法能比较容易的掌握,有个别学生已经会认小数,读小数。所以我把这一环节尽量设计的简单,把时间花在含元角分的价格,含米分米厘米等数量写成小数。 但是第一节课的

    07-22
  • 全国“学成导航·活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
    全国“学成导航·活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

    2011年5月,我来到了美丽的江海门户海门,参加《全国学成导航活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和潘小明的课,参加了专家学者们主题讲座,让我感受非常的深刻。我想谈谈这两天来我的收获。 首先,对学程导航的理解。在去海门之前,我对学程导航已经有所了解,但对其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却不甚了解。在活动的开始,许新海博士在开幕式中就为我们深入简出的讲解了学程导航核心价值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学程导航直接指向于学生围

    07-22
  • “数学作业我优秀”――形成性评价的一点做法
    “数学作业我优秀”――形成性评价的一点做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觉得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管是作业还是测试成绩,两极分化较明显。这固然与学生大脑反应的快慢,接受能力的高低有关,但是我觉得与学生学习习惯不良有着更大的关系。有的学生平时作业拖拉,细心、认真不够,上课不专心听讲等,是导致成绩跟不上的主要原因。我尝试开展了以数学作业我优秀数学作业我优秀了为主题的比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改变部分学生学习被动局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班级分四个小组,指定一个学习主动,习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但当负责人,

    07-22
  • 给数学课添点色彩———“建设理想课堂”教学反思
    给数学课添点色彩———“建设理想课堂”教学反思

    若让孩子用颜色来形容一门课,那数学课是什么颜色的?很多学生会用黑白来形容,学生的这一回答绝不是对于数学本身缺乏兴趣,他们为什么感觉数学课不是五彩缤纷的呢?这引起了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反思。 很多时候,数学课堂受到考试的引力,不得不转入题海的轨道之中,而在这一偏离素质教育和远离新课程理念的怪圈中,教师往往只追求对与不对、会于不会、懂与不懂这样的课堂就像一道判断题,只有对错。也难怪学生会用黑白这两个完全相反的颜色来形容数学课了。 之前,我执教一节数学课,尽力让学生去感受一堂充满色彩的数学课。内容是三年级的《

    07-22
  • 学生为主导的自我诊断、相互诊断的教学方法
    学生为主导的自我诊断、相互诊断的教学方法

    求小数的近似数课堂教学片段: 师: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甲:1.496亿千米1.50亿千米 乙:1.496亿千米1.5亿千米 丙: 1.496亿千米2.00亿千米 丁:1.496亿千米1.49亿千米 师: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做心理分析师,今天让你们来做一回心理分析师,你们愿意吗?谁来猜一猜刚才四位学生的实际想法?看谁猜得对? 生1:甲的做法是正确的,完全符合题意。乙的1.496亿千米1.5亿千米是错误的,可能他想利用小数的基本性质把末尾的0去掉。 师:

    07-22
  •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

    解决问题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开展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行为科学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内在力量,它是由人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当学生内部产生学习需要后,它就能有效的影响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去学。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呢?前后知识对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对比学生就能产生认知冲突,而生发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动机,打开学生自主探究策略的思维大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能触发学生学习需要的例题。案例:在教学解决问题策略替换一课时,先出示了一个准备题:小明把

    07-22
  • 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分析和建议
    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分析和建议

    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两类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经常要用到,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又因为这两类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因此它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一、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分析 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集中反映在含有倍比关系的那个条件中。倍比关系所表示的意义可分为两种: 一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其表述形式有: (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如红花朵数是黄花的;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它的)几分之几,

    07-22
  • 听张老师的《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听张老师的《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脱离了实际。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教学常给人一种脱离生活、枯燥无味的感觉。为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张老师能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全面、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而张老师给学生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