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游潘安湖公园随想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1-11-18 16:46:09

《游潘安湖公园随想》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看过好多篇有关描写潘安湖公园的美文,《游潘安湖》、《夜幕下的潘安湖》、《潘安湖的喷泉》等等,都把中牟的潘安湖风景描绘淋漓尽致。今天我故地重游,感受又有些不同。

秋雨绵绵,几乎弄了一个星期,心情有点憋闷。星期六天气可真好,我们就商量去潘安湖公园走一走。骑着小三轮,不足10分钟就到达了北门。一下车,儿子就飞一般的向湖边跑去,我们走到他跟前时,他就忍不住的卖弄起来:“妈妈,我想用一个词描写此时的湖水,波光粼粼!”我和老公都笑了。老公说:“能不能再来一个?”“温暖透明”儿子又答来。这是儿子今天第一眼看到白天的湖水有感而发,不管恰当与否,小孩子的眼睛是不揉沙子的,那到底还是美了。

沿着宽敞的道路行进到大桥上,飒飒秋风带来丝丝清凉,不知不觉已是秋意正浓。虽然现在刚过2点,今天的太阳有点热辣辣的照耀着这里,可到此休闲、散步、健身的居民不断增多。孩童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在这里交织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在一篇文中看到这样的报道,潘安湖公园以潘安文化塑“魂”,将潘安文化与中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基础设施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城市景观与自然生态完美融合,文化浮雕、文化广场等设施以文字简介、诗词歌赋、石刻雕塑等表达形式,让游客在游憩之中感受潘安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感受文化中牟的深厚积淀。

你如果白天到此一游,更能体现出其中的味道和内涵。

目前,潘安湖公园渐渐的成为展现中牟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有机载体,一个打造中牟文化的新品牌。

潘安湖公园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园,有西、北两个大门可以进入,交通非常便利。我们现在可以底气十足的告诉你们,该园是中牟县将森林和湖泊搬进城市的创新之举,是市民“宜游、易赏、四季常绿、鸟语花香”的好去处,让广大市民不出城区就能亲近自然,“玩转”湖泊、“看嗨”日落晚霞。大人,孩子都很喜欢,这也是中牟最大最美的公园,是我们日常休闲游玩的好地方!”

当我们走到交错纵横的红木桥上时,低头看看下面水里游来游去的大鱼,儿子停下脚步,非要逗一逗这里的鱼儿。只见他捡来一把小石子,向这大鱼瞄准、投,鱼儿受到惊吓,仓皇的摇着尾巴跑开了。逗得爷俩哈哈大笑,开心的好像第一次见到鱼儿逃跑一样。继续往前走,又到了这里人最多的地方------沙滩。

沙滩上当然小孩还是最多的,到沙滩上来的一般都是带小孩来玩,这里是哄小孩的最佳之处。你看那大人们把小孩往沙滩上一撒,孩子们就像从羊圈里放出来的小羊似的,忘乎所以的跳跃在沙滩上,挖沙子,玩游戏,可大人就可以无所顾忌的坐在台阶上玩起手机来。一些心细的还会陪着孩子到湖边抓抓小鱼,戏戏水,这里每天都是别有一番情趣。

一看人太多,我们就没有在这里驻足,儿子不高兴了,不理我们,径直向西南边的儿童乐园,健身器处跑去,我俩只好屁颠屁颠的跟去了。

这里的人也不少,还偶遇了同事带着孩子来,只见孩子们上蹿下跳的嗨的是不亦乐乎,不一会都是大汗淋漓。坐在健身器上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疯着,闹着,再抬头看那不远处文博路小学的大钟楼,好一个威风,像是时刻都在提醒这里的人们要注意掌握时间了。我不禁感慨些许,想这如今的潘安湖公园,已经成为了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幸福乐园了。

夜晚这里的景色像个披着面纱的神秘女郎,让你看不够,猜不透,不想走。可白天的这里你又会充分感受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看,这里囊括了中牟县从古至今的重大历史文化,还运用文字简介、诗词歌赋等方式,集中展示了中牟县深厚的文化积淀。

可以这样说,潘安湖公园不仅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游、赏的好去处,更多的是改善了中牟的生态环境,让人们不用去海边就可以近距离的与水亲近,让市民充分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提升了中牟人的生活品位。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静待花开——《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静待花开——《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第一次听同事推荐这本书时,我感觉是:在今天,这个什么都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的孩子再慢慢来,似乎有些与社会脱节了。于是,在好奇心引导和同事的多次催促下我开始阅读这本书。当看到《蝴蝶结》中的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时,我有种莫名的感动,为作者的爱、沉着和耐心所折服,母亲用一种安静的等待,让小孩子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那是一种对幼小生命尊重的爱,她用自己的耐心和爱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操作能

    06-22
  • 读幼儿绘本《小老鼠,分果果》有感
    读幼儿绘本《小老鼠,分果果》有感

    每天晚上,女儿总是缠着我给她讲故事,而我也是不厌其烦的顺应她的要求,什么格林啦,安徒生啦、101个经典童话啦,只要是故事我都会讲给她听,而女儿也是非常的爱听,从故事中她学到了很多东西。最近,她迷上了幼儿绘本,漂亮的图画,鲜艳的色彩,很快吸引了她的目光,而昨晚给她讲的故事《小老鼠,分果果》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故事讲的是:蓝天、白云、绿草、鲜花、大红果树,多么惬意的天气啊,小老鼠坐在树下沉思,昸一个大红果掉下来了,她惊喜万分,想一个人独自美美的饱餐一顿!不过小老鼠在运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很多的麻烦,大红果不是掉到

    06-22
  • 寻找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点,深化有效教学——读《融音乐于
    寻找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点,深化有效教学——读《融音乐于

    数学比较抽象、枯燥、严谨,而音乐则比较丰富、有趣、充满着情感及幻想。但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虽然旋律多变,但都由七个音符组成,数字1~7在音乐中是神奇的数字;音乐中的节奏、强弱等都存在着数学中量的差异。因此,在组织数学活动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音乐的魅力,为数学活动注入新的生命力。 西尔威斯特说过:难道不可以把音乐描述为感觉的数学,把数学描述为理智的音乐吗?无锡市惠山区实验幼儿园针对音乐与数学领域的互补作了研究,从三个视角反映多个镜头: 一、化静为动,以动激趣。 镜

    06-22
  • 我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读后感
    我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读后感

    [成书背景]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的书名构想来自于一个由罗里斯.马拉古齐及他亲近的同僚所构思的重要展览,此展览以视觉的方式记录他们着手进行中的一项计划及这项计划对儿童的影响。 马拉古齐于1994年1月辞世,本书是为了纪念他而出版的。这本书由卡洛琳.爱德华兹等人编著,就像瑞吉欧.艾蜜莉亚教育系统本身,是汇集众人智慧合作而成的。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书,2006年12月,由罗雅芬等翻译、朱家雄审定、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 [内容摘要] 霍华德.加德纳与大卫.霍金斯这两位著名的教育家,在本书的前言和短评中引

    06-22
  • 读学前教育《让“听不见”都听得见》小议
    读学前教育《让“听不见”都听得见》小议

    读学前教育《让听不见都听得见》小议---阿荣旗王杰幼儿园 作者 史金凤 最近我读了学前教育每月话题栏目红的聊城大学幼教中心 阮淑贞写的让听不见的听得见这篇文章,我很有同感,在我从教29年里遇到过不少听不见的孩子,无论是上课还是活动,总是有一些听不见的孩子,特别幼儿园孩子更为明显,就像人们所说的按下葫芦起来瓢,说一个那个好像跟他没关系,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一点没听见,看了这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原因有二,1、一日常规要求不到位,不统一,2、教师的指令有时过于繁琐,不分主次,要求过多,反思自己确实如此,作为幼

    06-22
  • 让智慧在幽默中开花——《 做幽默型幼儿教师》读后感
    让智慧在幽默中开花——《 做幽默型幼儿教师》读后感

    一直觉得自己在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是比较薄弱的,所以也曾一度因为自己不善言语而害怕在众人面前大胆的展现自己。寻找原因,还是自己阅读的太少,缺少文化底蕴。在幼教工作的这几年,自己由初出茅庐的老师姐姐,转眼变成了为人母的老师妈妈。在每天与孩子们的共同生活中,让我不断的了解到了孩子,了解了自己,了解了我们工作的意义。在今年的一档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节目中,让我看到了那么多生活在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他们不畏生活的贫瘠,毅然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的付出着自己的青春,面对付出与回报的不等价,他们始终如一,是什么

    06-22
  • 我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
    我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

    [成书背景] 闫学,特级教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是著者自《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之后的又一力作。著者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已经几十年,因为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实在博大丰厚,因为著者常想起苏霍姆林斯基描述的那个童话般的教育之梦,所以,当吴法源君希望作者从一个教师的立场,结合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理解,紧密联系当下中国教育的现实作一些思考时,著者陷入了一件浩繁而又美好的事情! 用了一个夏天的时间,著者完成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的写作,断断续续的修改持续了整个秋天,用著者的话说:时间的缝隙中,填满了琐细的寂

    06-22
  • 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读后感
    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读后感

    提起写论文,有很多老师都会像我这样搜刮肚肠、抓耳挠腮、不知所云。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两个原因,第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则是即使有了米也不知道如何去做饭。没有素材、没有积累,必然写不出论文,所以我们必须从平时的教学、生活、阅读中获取各种知识、素材,只有积累储备了丰富的素材和知识,才有可能写出好的论文。但也有很多老师有一大缸子米却不知道怎么办,该放哪个锅子,该煮多久,因此素材积累很多也并不代表就能写好论文了,我们还要学会对论文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学会运用已有的素材。 一、积累论文素材 我们总是会在写论文前挣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