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100首全集》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蜀葵花歌(唐代-岑参)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第2首、离思五首(唐代-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zān)绿丝丛。
须臾(yú)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yōng)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liǎo)花纱嫩麴(qū)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pī)缦(màn)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第3首、新安吏(唐代-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tiě)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líng)俜(pīng)。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lěi),练卒依旧京。
掘壕(háo)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第4首、乞巧(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xiāo),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第5首、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唐代-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rú)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zǎo),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6首、送别(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chuí)。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第7首、赠闾丘处士(唐代-李白)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bēi)。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zhì)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kuí)。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cí)。
第8首、渡河到清河作(唐代-王维)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jùn)邑(yì)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渺(miǎo)漫连云霞。
第9首、南歌子·转眄如波眼(唐代-温庭筠)
转盼如波眼,娉(pīng)婷(tíng)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xiāo)。
第10首、寄荆州张丞相(唐代-王维)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jīng)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pǔ),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第11首、赠巩畴(唐代-郑薰)
密雪松桂寒,书窗导馀清。风撼冰玉碎,阶前琴磬声。
榻静几砚洁,帙散缣缃明。高论展僧肇,精言资巩生。
立意加玄虚,析理分纵横。万化悉在我,一物安能惊。
江海何所动,丘山常自平。迟速不相阂,后先徒起争。
镜照分妍丑,秤称分重轻。颜容宁入鉴,铢两岂关衡。
蕴微道超忽,剖镫音泠泠。纸上掣牢键,舌端摇利兵。
圆澈保直性,客尘排妄情。有住即非住,无行即是行。
疏越舍朱弦,哇淫鄙秦筝。淡薄贵无味,羊斟惭大羹。
洪远包乾坤,幽窅潜沈冥。罔烦跬步举,顿达万里程。
庐远尚莫晓,隐留曾误听。直须持妙说,共诣毗耶城。
第12首、荷柳松竹赠答 其三 柳逊竹(唐代-王质)
柳逊竹,弱植短奇节。戛玉仍铿金,难攀子清绝。主睡酣,毋惊醒,迟主江湖归,相与献清影。
第13首、题郑处士隐居(唐代-唐求)
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
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尊酒,病夫颜亦红。
第14首、题青城山范贤观(唐代-唐求)
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仙桥滑,
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撚新丹。
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茅花月满坛。
第15首、三月尽日(唐代-李昌符)
江头从此管弦稀,散尽游人独未归。
落日已将春色去,残花应逐夜风飞。
第16首、火炉前坐(唐代-李群玉)
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
第17首、则天挽歌(唐代-宋之问)
还应鼎湖剑,千载忽同归。
第18首、寄上兄长(唐代-韩偓)
两地支离路八千,襟怀凄怆鬓苍然。
乱来未必长团会,其奈而今更长年。
第19首、酬杨司业十二兄早秋述情见寄(唐代-元稹)
白发故人少,相逢意弥远。往事共销沉,前期各衰晚。
昨来遇弥苦,已复云离巘.秋草古胶庠,寒沙废宫苑。
知心岂忘鲍,咏怀难和阮。壮志日萧条,那能竞朝幰。
第20首、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其二(唐代-杜甫)
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第21首、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唐代-白居易)
洛阳陌上少交亲,履道城边欲暮春。
崔在吴兴元在越,出门骑马觅何人。
第22首、三谣。朱藤谣(唐代-白居易)
朱藤朱藤,温如红玉,直如朱绳。自我得尔以为杖,
大有裨于股肱。前年左选,东南万里。交游别我于国门,
亲友送我于浐水。登高山兮车倒轮摧,渡汉水兮马跙蹄开。
中途不进,部曲多回。唯此朱藤,实随我来。瘴疠之乡,
无人之地。扶卫衰病,驱诃魑魅。吾独一身,赖尔为二。
或水或陆,自北徂南。泥黏雪滑,足力不堪。吾本两足,
得尔为三。紫霄峰头,黄石岩下。松门石磴,不通舆马。
吾与尔披云拨水,环山绕野。二年蹋遍匡庐间,
未尝一步而相舍。虽有佳子弟、良友朋,扶危助蹇,
不如朱藤。嗟乎,穷既若是,通复何如,吾不以常杖待尔,
尔勿以常人望吾。朱藤朱藤,吾虽青云之上、黄泥之下,
誓不弃尔于斯须。
第23首、哭微之二首 其一(唐代-白居易)
八月凉风吹白幕,寝门廊下哭微之。妻孥朋友来相吊,唯道皇天无所知。
第24首、送从叔(唐代-马戴)
洞庭秋色起,哀狖更难闻。身往海边郡,帆悬天际云。
炎州罗翠鸟,瘴岭控蛮军。信息来非易,堪悲此路分。
第25首、送友人(一作送友人南游)(唐代-李端)
闻说湘川路,年年古木多。猿啼巫峡夜,月照洞庭波。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与过。青山不同赏,来往自蹉跎。
第26首、诗品二十四则。清奇(唐代-司空图)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
可人如玉,步屟寻幽。载行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第27首、新雁(唐代-吴融)
湘浦波春始北归,玉关摇落又南飞。数声飘去和秋色,
一字横来背晚晖。紫阁高翻云幂幂,灞川低渡雨微微。
莫从思妇台边过,未得征人万里衣。
第28首、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唐代-张说)
十五红妆侍绮楼,朝承握槊夜藏钩。君臣一意金门宠,
兄弟双飞玉殿游。宁知宿昔恩华乐,变作潇湘离别愁。
地湿莓苔生舞袖,江声怨叹入箜篌。自怜京兆双眉妩,
会待南来五马留。
第29首、赦归在道中作(唐代-张说)
陈焦心息尽,死意不期生。何幸光华旦,流人归上京。
愁将网共解,服与代俱明。复是三阶正,还逢四海平。
谁能定礼乐,为国著功成。
第30首、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唐代-皇甫冉)
一官知所傲,本意在云泉。濡翰生新兴,群峰忽眼前。
黛中分远近,笔下起风烟。岩翠深樵路,湖光出钓船。
寒侵赤城顶,日照武陵川。若览名山志,仍闻招隐篇。
遂令江海客,惆怅忆闲田。
第31首、长安路(一作韩翃诗)(唐代-皇甫冉)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
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第32首、送郑秀才贡举(唐代-权德舆)
西笑意如何,知随贡举科。吟诗向月露,驱马出烟萝。
晚色平芜远,秋声候雁多。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
第33首、山中言事·欹枕亦吟行亦醉(唐代-方干)
欹枕亦吟行亦醉,卧吟行醉更何营。
贫来犹有故琴在,老去不过新发生。
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
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
第34首、洪州客舍寄柳博士芳(唐代-薛业)
去年燕巢主人屋,今年花发路傍枝。年年为客不到舍,
旧国存亡那得知。胡尘一起乱天下,何处春风无别离。
第35首、杂曲歌辞。车遥遥(唐代-张祜)
东方曨曨车轧轧,地色不分新去辙。闺门半掩床半空,
斑斑枕花残泪红。君心若车千万转,妾身如辙遗渐远。
碧川迢迢山宛宛,马蹄在耳轮在眼。桑间女儿情不浅,
莫道野蚕能作茧。
第36首、乐府杂咏六首。金吾子(唐代-陆龟蒙)
嫁得金吾子,常闻轻薄名。君心如不重,妾腰徒自轻。
第37首、奉和袭美茶具十咏 茶瓯(唐代-陆龟蒙)
昔人谢塸堤,徒为妍词饰。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
第38首、黄莺(唐代-贯休)
一种为春禽,花中开羽翼。如何此鸟身,便是黄金色。
黄金色,若逢竹实终不食。
第39首、三峡闻猿(唐代-贯休)
历历数声猿,寥寥渡白烟。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
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第40首、咸阳怀古(唐代-韦庄)
城边人倚夕阳楼,城上云凝万古愁。山色不知秦苑废,
水声空傍汉宫流。李斯不向仓中悟,徐福应无物外游。
莫怪楚吟偏断骨,野烟踪迹似东周。
第41首、北邙山(唐代-罗隐)
一种山前路入秦,嵩山堪爱此伤神。魏明未死虚留意,
庄叟虽生酌满巾。何必更寻无主骨,也知曾有弄权人。
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
第42首、贻李汤(唐代-皎然)
茅氏常论七真记,壶公爱说三山事。宁知梅福在人间,
独为苍生作仙吏。日服丹砂骨自清,肤如冰雪心更明。
山中玉笋是仙药,袖里素书题养生。愿随黄鹤一轻举,
仰望青霄独延伫。平生好骏君已知,何必山阴访王许。
第43首、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唐代-张籍)
皎皎仙家鹤,远留闲宅中。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
丞相西园好,池塘野水通。欲将来放此,赏望与宾同。
第44首、寄虔州韩使君(唐代-张籍)
南康太守负才豪,五十如今未拥旄。早得一人知姓字,
常闻三事说功劳。月明渡口漳江静,云散城头赣石高。
郡政已成秋思远,闲吟应不问官曹。
第45首、寄韩愈(唐代-张籍)
野馆非我室,新居未能安。读书避尘杂,方觉此地闲。
过郭多园墟,桑果相接连。独游竟寂寞,如寄空云山。
夏景常昼毒,密林无鸣蝉。临溪一盥濯,清去肢体烦。
出林望曾城,君子在其间。戎府草章记,阻我此游盘。
忆昔西潭时,并持钓鱼竿。共忻得鲂鲤,烹鲙于我前。
几朝还复来,叹息时独言。
第46首、落第(唐代-李廓)
榜前潜制泪,众里自嫌身。气味如中酒,情怀似别人。
暖风张乐席,晴日看花尘。尽是添愁处,深居乞过春。
第47首、高安公主挽歌二首(唐代-李乂)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银炉称贵幸,玉辇盛过逢。
嫔则留中馈,娥辉没下舂。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
宾卫俨相依,横门启曙扉。灵阴蟾兔缺,仙影凤凰飞。
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况临青女节,瑶草更前哀。
第48首、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唐代-李乂)
牵牛南渡象昭回,学凤楼成帝女来。
平旦鹓鸾歌舞席,方宵鹦鹉献酬杯。
第49首、正月十五夜呈幕中诸公(唐代-徐凝)
宵游二万七千人,独坐重城圈一身。
步月游山俱不得,可怜辜负白头春。
第50首、登慈恩寺塔(唐代-杨玢)
紫云楼下曲江平,鸦噪残阳麦陇青。
莫上慈恩最高处,不堪看又不堪听。
第51首、秋月乘兴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长桥夜泊南岸旦游(唐代-朱长文)
彩衣几度醉江滨,今日重来泪满巾。
惟有旧诗存屋壁,岂知投老负垂纶。
第52首、秦门。赵高(唐代-周昙)
赵高胡亥速天诛,率土兴兵怨毒痡.丰沛见机群小吏,功成儿戏亦何殊。
第53首、北邙山(唐代-吴商浩)
北邙山草又青青,今日销魂事可明。绿酒醉来春未歇,
白杨风起柳初晴。冈原旋葬松新长,年代无人阙半平。
堪取金炉九还药,不能随梦向浮生。
第54首、游上方石窟寺(唐代-刘沧)
苔径萦回景渐分,翛然空界静埃氛。一声疏磬过寒水,
半壁危楼隐白云。雪下石龛僧在定,日西山木鸟成群。
几来吟啸立朱槛,风起天香处处闻。
第55首、左掖梨花(同王维、皇甫冉赋)(唐代-丘为)
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第56首、道意寄崔侍郎(唐代-李冶)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
愁鬓行看白,童颜学未成。无过天竺国,依止古先生。
第57首、奉和颍川公秋夜(唐代-上官仪)
泬寥空色远,芸黄凄序变。涸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
第58首、少年行(唐代-郑愔)
颍川豪横客,咸阳轻薄儿。田窦方贵幸,赵李新相知。
轩盖终朝集,笙竽此夜吹。黄金盈箧笥,白日忽西驰。
第59首、江上山(唐代-雍裕之)
绮霞明赤岸,锦缆绕丹枝。楚客正愁绝,西风且莫吹。
第60首、句(唐代-李百药)
今日持团扇,非是为秋风。(赋得班去赵姬升见《诗式》)
第61首、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唐代-曹邺)
当春人尽归,我独无归计。送君自多感,不是缘下第。
君看山上草,尽有干云势。结根既不然,何必更掩袂。
澧水鲈鱼贱,荆门杨柳细。勿为阳艳留,此处有月桂。
言毕尊未干,十二门欲闭。伫立望不见,登高更流涕。
吟君别我诗,怅望水烟际。
第62首、杂曲歌辞。竹枝(唐代-李涉)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渡头年少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
下牢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规啼。
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春风忆建溪。
第63首、张公子行(唐代-常建)
一作古意
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
涉淇傍荷花,骢马闲金鞍。
侠客(使君)白云中,腰间悬辘轳。
出门事嫖姚,为君西击胡。
胡兵汉骑相驰逐,转战孤军西海(海西)北(曲)。
百尺旌竿沉黑云,边笳落日不堪闻。
第64首、秋夜忆兴善院寄苗发(唐代-司空曙)
右军多住寺,此夜后池秋。自与山僧伴,那因洛客愁。
卷帘霜霭霭,满目水悠悠。若有诗相赠,期君忆惠休。
第65首、过梅里七首家…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忆放鹤(唐代-李绅)
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闲整素仪三岛近,
回飘清唳九霄闻。好风顺举应摩日,逸翮将成莫恋群。
凌励坐看空碧外,更怜凫鹭老江濆。
第66首、送刘郎将归河东(同用边字)(唐代-岑参)
借问虎贲将,从军凡几年。杀人宝刀缺,走马貂裘穿。
山雨醒别酒,关云迎渡船。谢君贤主将,岂忘轮台边。
第67首、送席大(唐代-孟浩然)
惜尔怀其宝,迷邦倦客游。江山历全楚,河洛越成周。
道路疲千里,乡园老一丘。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
第68首、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唐代-刘禹锡)
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朮苗。
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
第69首、吕八见寄郡内书怀因而戏和(唐代-刘禹锡)
文苑振金声,循良冠百城。不知今史氏,何处列君名。
第70首、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唐代-刘禹锡)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树上因依见寒鸟,
坐中收拾尽闲官。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
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旂竿。
第71首、铜瓶(唐代-杜甫)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侧想美人意,应非寒甃沉。蛟龙半缺落,犹得折黄金。
第72首、巴水(唐代-白居易)
城下巴江水,春来似麹尘。软沙如渭曲,斜岸忆天津。
影蘸新黄柳,香浮小白蘋.临流搔首坐,惆怅为何人。
第73首、病中宴坐(唐代-白居易)
有酒病不饮,有诗慵不吟。头眩罢垂钩,手痹休援琴。
竟日悄无事,所居闲且深。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窗户纳秋景,竹木澄夕阴。宴坐小池畔,清风时动襟。
第74首、答梦得秋庭独坐见赠(唐代-白居易)
林梢隐映夕阳残,庭际萧疏夜气寒。霜草欲枯虫思急,
风枝未定鸟栖难。容衰见镜同惆怅,身健逢杯且喜欢。
应是天教相暖热,一时垂老与闲官。
第75首、贺裴廷裕蜀中登第诗(唐代-李搏)
铜梁千里曙云开,仙箓新从紫府来。天上已张新羽翼,
世间无复旧尘埃。嘉祯果中君平卜,贺喜须斟卓氏杯。
应笑戎藩刀笔吏,至今泥滓曝鱼鳃。
第76首、答赠(唐代-李贺)
本是张公子,曾名萼绿华。沉香熏小像,杨柳伴啼鸦。
露重金泥冷,杯阑玉树斜。琴堂沽酒客,新买后园花。
第77首、秦宫诗(唐代-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鞋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曾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第78首、诗(唐代-捧剑仆)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第79首、阳羡杂咏十九首。李径(唐代-陆希声)
一径秾芳万蕊攒,风吹雨打未摧残。
怜君尽向高枝发,应为行人要整冠。
第80首、蝶(唐代-李建勋)
粉蝶翩翩若有期,南园长是到春归。闲依柳带参差起,
困傍桃花独自飞。潜被燕惊还散乱,偶因人逐入帘帏。
晚来欲雨东风急,回看池塘影渐稀。
第81首、登兴元城观烽火(唐代-唐彦谦)
汉川城上角三呼,扈跸防边列万夫。
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
第82首、邓艾庙(唐代-唐彦谦)
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
第83首、送崔学士赴东川(唐代-薛能)
羽人仙籍冠浮丘,欲作酂侯且蜀侯,导骑已多行剑阁,
亲军全到近绵州。文翁劝学人应恋,魏绛和戎戍自休。
唯有夜樽欢莫厌,庙堂他日少闲游。
第84首、吴门再逢方干处士(唐代-罗邺)
天上高名世上身,垂纶何不驾蒲轮。一朝卿相俱前席,
千古篇章冠后人。稽岭不归空挂梦,吴宫相值欲沾巾。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独成周只渭滨。
第85首、蜡烛(唐代-罗邺)
暖香红焰一时燃,缇幕初垂月落天。
堪恨兰堂别离夜,如珠似泪滴樽前。
第86首、早春旬假独直寄江舍人(唐代-徐铉)
省署皆归沐,西垣公事稀。咏诗前砌立,听漏向申归。
远思风醒酒,馀寒雨湿衣。春光已堪探,芝盖共谁飞。
第87首、寄和州韩舍人(唐代-徐铉)
急景骎骎度,遥怀处处生。
风头乍寒暖,天色半阴晴。
久别魂空断,终年道不行。
殷勤云上雁,为过历阳城。
第88首、句(唐代-上官昭容)
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
第89首、菱荇沼(唐代-薛涛)
水荇斜牵绿藻浮,柳丝和叶卧清流。
何时得向溪头赏,旋摘菱花旋泛舟。
第90首、邵州陪王郎中宴(唐代-杨巨源)
西塞无尘多玉筵,貔貅鸳鹭俨相连。红茵照水开樽俎,
翠幕当云发管弦。歌态晓临团扇静,舞容春映薄衫妍。
鲁儒纵使他时有,不似欢娱及少年。
第91首、题璿公山池(唐代-李颀)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片石孤峰窥色相,
清池皓月照禅心。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第92首、洞庭遇秋(唐代-李群玉)
尘愁老来颜,久与江山隔。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
凉波弄轻棹,湖月生远碧。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
第93首、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唐代-徐铉)
满卷文章为世重,出尘心迹少人同。
腾腾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觉梦中。
第94首、御箭连中双兔【唐代:苏颋】
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狡兔初迷窟,纤骊讵着鞭。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第95首、送陈尚书洽同英国公出镇安南【唐代:王英】
黄麻宣命出微垣,荣宠新瞻八座尊。
天子再令开幕府,威声先已到辕门。
遥飞羽檄收残寇,却放诸军入旧屯。
应共成功窦车骑,归来麟阁拜深恩。
第96首、绝句漫兴九首·其五【唐代: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春江 一作:江春)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去 一作:舞)
第97首、驺虞画赞【唐代:白居易】
孟山有兽,仁心毛质。不践生刍,不食生物。有道则见,非时不出。
三季巳还,退藏于密。我闻其名,徵之于书。不识其形,得之于图。
白质黑文,猊首虎躯。是耶非耶,孰知之乎。巳矣夫,巳矣夫,前不见往者,后不见来者,吁嗟乎驺虞。
第98首、句【唐代:崔峒】
石梯青嶂下,茅屋白云间。
第99首、游烂柯山 其三【唐代:薛戎】
二仙行自适,日月徒迁徙。不语寄手谈,无心引樵子。
蒙分一丸药,相偶穷年祀。
第100首、诗偈 其十五【唐代:庞蕴】
世人爱假不爱真,世人怜富却憎贫。唯敬三涂八不净,背却如来妙色身。
第101首、云门寺【唐代:灵澈】
湖边归鹤唳寥泬,僧房半倚秦峰缺。云生幽石何逍遥,泉去疏林几呜咽。
天寒猛虎叫岩月,松下无人空有雪。千年像教人不闻,烧香独为鬼神说。
第102首、宫词 其七十六【唐代:王圭】
内库从头赐舞衣,一番时样一番宜。才人特地新装束,生色春衫画折枝。
第103首、艮岳百咏 挥云亭【唐代:李质】
天风吹作海涛声,挥斥浮云日更明。波上石鲸时吼雨,只知楼阁是蓬瀛。
第104首、寿王教谕【唐代:王翰】
杨柳初青莺语娇,祝君五福若春涛。亭前众子皆兰玉,席下诸生列俊髦。
九万鹏程天地阔,八千椿算海山高。花开满眼春无际,尽放诗豪与酒豪。
第105首、瞿长史黄瓜图【唐代:王翰】
车前楚楚初抽穗,桂髓绵绵引嫩条。叶底翠罂真可摘,孰云不可报琼瑶。
第106首、立春【唐代: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
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第107首、上元怀古二首【唐代:李山甫】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是战争收拾得,
却因歌舞破除休。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古城秋。
争帝图王德尽衰,骤兴驰霸亦何为。君臣都是一场笑,
家国共成千载悲。排岸远樯森似槊,落波残照赫如旗。
今朝城上难回首,不见楼船索战时。
第108首、赠惟俨师【唐代:殷尧藩】
焕然文采照青春,一策江湖自在身。云锁木龛聊息影,
雪香纸袄不生尘。谈禅早续灯无尽,护法重编论有神。
拟扫绿阴浮佛寺,桫椤高树结为邻。
第109首、饯许州宋司马赴任【唐代:薛稷】
令弟与名兄,高才振两京。别序闻鸿雁,离章动鶺鴒.
远朋驰翰墨,胜地写丹青。风月相思夜,劳望颍川星。
第110首、赠广利大师歌【唐代:吴融】
化人之心固甚难,自化之心更不易。化人可以程限之,
自化元须有其志。在心为志者何人,今日得之于广利。
三十年前识师初,正见把笔学草书。崩云落日千万状,
随手变化生空虚。海北天南几回别,每见书踪转奇绝。
近来兼解作歌诗,言语明快有气骨。坚如百炼钢,
挺特不可屈。又如千里马,脱缰飞灭没。好是不雕刻,
纵横冲口发。昨来示我十馀篇,咏杀江南风与月。
乃知性是天,习是人。莫轻河边羖fG,飞作天上麒麟。
但日新,又日新,李太白,非通神。
第111首、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唐代:杨巨源】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
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第112首、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唐代:高适】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第113首、晋。七宝鞭【唐代:孙元晏】
天命须知岂偶然,乱臣徒欲用兵权。
圣谟庙略还应别,浑不消他七宝鞭。
第114首、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唐代:孟郊】
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下有名利人,一人千万心。
黄鹄多远势,沧溟无近浔。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
菱唱忽生听,芸书回望深。清风散言笑,馀花缀衣襟。
独恨鱼鸟别,一飞将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