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古诗10首简单》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忆秦娥·三月时(宋代-翁元龙)
三月时。杨花飞尽无花飞。无花飞。不教春去,争得春归。高楼望断黄金羁。绿窗眉黛伤新离。伤新离。好将别後,长做归时。
第2首、山园小梅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十四诗 其四(宋代-赵时韶)
一枝倚竹偏宜雪,半树歌檐转怕风。客意不平花又拗,和愁挂在夕阳中。
第3首、登高回乘月寻僧(唐代-戴叔伦)
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
高缁寂寂不相问,醉客无端入定来。
第4首、春宵览月(唐代-阎宽)
月生东荒外,天云收夕阴。爱见澄清景,象吾虚白心。
耳目静无哗,神超道性深。乘兴得至乐,寓言因永吟。
第5首、九月桃梨花(明代-何景明)
九月桃梨树,花开满故枝。寄言车马客,不是艳阳时。
第6首、七月十六夜对月有感(宋代-徐瑞)
神游赤壁水光浮,想见元丰壬戌秋。甲子四周月长好,更无人续宋风流。
第7首、临江仙 八月一日,同高仁甫李靖伯史涧之饯(元代-王恽)
,后三日舟载西还,夕次淇门东刘家渡而没,得年五十有五。韩予出就外昨日举杯亲饯别,六人吟啸呵呵。今朝丹**城阿。一棺零落恨,都付逝川波。万事转头真是梦,两轮来往如梭。人生百岁合如何。放开眉上锁,得酒且高歌。
第8首、浪淘沙 一九六一年七月二十七日秦皇岛夜起望海,时报载长江流域各省普得甘霖(近现代-王季思)
渤海早安澜。皓月临关。何来白浪打苍岩。应是玉龙行雨罢,卷甲东还。
暗想十年前。雨雪连天。艨艟衔尾向幽燕。残霸西风何处也,潮水无言。
第9首、柳梢青 中秋西湖泛月(清代-葛秀英)
湖上清秋。南屏钟递,岚翠烟浮。衣怯新凉,月扶残醉,人倚兰舟。
月明正好勾留。且放棹、湖心上头。镜净浮光,潭空泻影,人在瀛洲。
第10首、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三月(唐代-李贺)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几人。复宫深殿竹风起,
新翠舞襟静如水。光风转蕙百馀里,暖雾驱云扑天地。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曲水飘香去不归,
梨花落尽成秋苑。
第11首、中秋待月不见(宋代-仇远)
期修翫事在杭州,月夕那知常滞留。
纵有侯芭常载酒,惜无李白共登楼。
蛩催纤妇贫非懒,云掩霜娥老似羞。
应笑山翁痴守待,满身风露冷貂裘。
第12首、五月十六夜病中无聊起来步月五首 其五(宋代-杨万里)
道是月明星便稀,阿瞒此句未为奇。今宵斗柄也不见,一镜孤光天四垂。
第13首、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 其二(清代-宋茂初)
楼观何连翩,得桥为结束。过桥一骋望,晴波浸凉绿。
杨柳临风流,蒹葭傍水矗。披襟对夕阳,泠然秋意足。
山水多清音,岂在丝与竹。无心凫鹭群,上下自相逐。
第14首、程德望祠部于书室前凿池作亭秋望落成而正之内翰适至因名其亭曰登月室曰聚奎要予同赋 其二【明代:顾清】
文星近东壁,煌煌照图书。千秋五纬聚,煜煜联明珠。
岂徒兆文运,皇步跻亨衢。美哉君子堂,春风迓簪裾。
高会既有以,嘉名谅非虚。君看庭下人,星斗罗襟襦。
高朗自今始,太史徵明符。
第15首、满江红(二月廿四夜海棠花下作)【宋代:刘克庄】
老子年来,颇自许、心肠铁石。尚一点、消磨未尽,爱花成癖。懊恼每嫌寒勒住,丁宁莫被晴烘坼。柰暄风烈日太无情,如何得。
张画烛,频频惜。凭素手,轻轻摘。更几番雨过,彩云无迹。今夕不来花下饮,明朝空向枝头觅。对残红满院杜鹃啼,添愁寂。
第16首、七月望夜亭上【明代:朱曰藩】
城外重湖已合围,双流分月泻青辉。
积阴遂见秋风起,行潦休惊海水飞。
袅袅银河低案户,涂涂玉露稍沾衣。
季鹰元不营当世,岂为鲈鱼始忆归。
第17首、戊午七月六日书事 其二【元代:凌云翰】
伏日殊无兴可秉,欲谈儒墨重寻僧。茶瓜不解留佳客,笑杀成都杜少陵。
第18首、宣和五年二月初九日偶书呈如公妙空禅师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朱济道】
东州山水亦堪游,及至灵岩分外幽。
会有定师能指示,直须行到宝峰头。
第19首、壬子七月十六日夜月蚀五首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程俱】
怪发玻璃塌死灰,食余明镜挂高台。
撒沙星出争光大,不易青莲火里开。
第20首、李成德画理发搔背刺喷{耳月}耳为四畅图乞诗作此四首 其四【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耳痒欲拈去,猛省须用{耳月}。
注目深探之,疏快满须发。
第21首、石峰(原注: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朝代:唐代|作者:崔致远】
巉岩绝顶欲摩天,海日初开一朵莲。
势削不容凡树木,格高唯惹好云烟。
点苏寒影妆新雪,戛玉清音喷细泉。
静想蓬莱只如此,应当月夜会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