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100首有哪些》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马诗二十三首·其四(唐代-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第2首、送杨子(唐代-岑参)
斗酒渭城边,垆(lú)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第3首、前出塞九首·其六(唐代-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qín)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gǒu)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第4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唐代-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suǒ),百啭(zhuàn)流莺满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chí)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zhāo)朝染翰(hàn)侍君王。
第5首、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唐代-李白)
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
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
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第6首、送别(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fēi)。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
第7首、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zhú)怜光满,披衣觉露滋(zī)。
不堪盈(yíng)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8首、鹭鸶(唐代-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xī)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第9首、牡丹(唐代-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zhāo)霞。
第10首、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唐代-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pí)琶(pá)。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xiāo)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第11首、听郑五愔弹琴(唐代-孟浩然)
阮(ruǎn)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hān)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sù)心。
第12首、赋得自君之出矣(唐代-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yǐ),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第13首、次虞枢密九日登高韵(唐代-王质)
风动旗千干,霜明甲万联。愁边悲有泪,幽燧冷无烟。
杀气藏金钺,台光照玉船。元丰韩相国,故事讲军前。
第14首、戏题画(唐代-李旦)
唤出眼,何用苦深藏。缩却鼻,何畏不闻香。
第15首、蒙泉(唐代-沈传师)
京路马骎骎,尘劳日向深。蒙泉聊息驾,可以洗君心。
第16首、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唐代-张谔)
花源药屿凤城西,翠幕纱窗莺乱啼。昨夜蒲萄初上架,
今朝杨柳半垂堤。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
请语东风催后骑,并将歌舞向前谿.
第17首、桂江逢王使君旅榇归(唐代-刘言史)
故人丹旐出南威,少妇随丧哭渐归。
遥想北原新垄上,日寒光浅水松稀。
第18首、竹(唐代-徐夤)
翠染琅玕粉渐开,东南移得会稽栽。游丝挂处渔竿去,
绿水夹时龙影来。风触有声含六律,露沾如洗绝浮埃。
王猷旧宅无人到,抱却清阴盖绿苔。
第19首、送越州辛法曹之任(唐代-李嘉祐)
但能一官适,莫羡五侯尊。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
缘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王谢登临处,依依今尚存。
第20首、茅斋读书(唐代-宋之问)
清轩临夕池,微径入寒树。暝还探旧史,颇知古人趣。
明一诱道心,吹万成世务。猎精自补阙,安能守章句?
第21首、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唐代-陈子昂)
輶轩凤皇使,林薮鹖鸡冠。江湖一相许,云雾坐交欢。
兴尽崔亭伯,言忘释道安。林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古树苍烟断,虚亭白露寒。瑶琴山水曲,今日为君弹。
第22首、献王大夫(唐代-方干)
高情不与俗人知,耻学诸生取桂枝。荀宋五言行世早,
巢由三诏出溪迟。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笔皆成典诰词。
一鹗难成燕雀伍,非熊本是帝王师。贤臣虽蕴经邦术,
明主终无谏猎时。莫道百僚忧礼绝,兼闻七郡怕天移。
直缘材力头头赡,专被文星步步随。不信重言通造化,
须臾便可变荣衰。
第23首、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唐代-韩愈)
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岂似满朝承雨露,
共看传赐出青冥。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
食罢自知无所报,空然惭汗仰皇扃。
第24首、酬乐天见寄(唐代-刘禹锡)
元君后辈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华屋坐来能几日,
夜台归去便千秋。背时犹自居三品,得老终须卜一丘。
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箫鼓入松楸。
第25首、牛相公见示新什,谨依本韵次用以抒下情(唐代-刘禹锡)
剧韵新篇至,因难始见能。雨天龙变化,晴日凤鶱腾。
游海惊何极,闻韶素不曾。惬心时拊髀,击节日麾肱。
符彩添隃墨,波澜起剡藤。拣金光熠熠,累璧势层层。
珠媚多藏贾,花撩欲定僧。封来真宝物,寄与愧交朋。
已老无时疾,长贫望岁登。雀罗秋寂寂,虫翅晓薨薨。
羸骥方辞绊,虚舟已绝縆.荣华甘死别,健羡亦生憎。
玉柱琤瑽韵,金觥雹凸棱。何时良宴会,促膝对华灯。
第26首、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唐代-杜甫)
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江鹳巧当幽径浴,
邻鸡还过短墙来。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
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
第27首、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唐代-杜甫)
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
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
第28首、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唐代-杜甫)
云里不闻双雁过,掌中贪见一珠新。
秋风袅袅吹江汉,只在他乡何处人。
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第29首、句(唐代-李白)
借问单楼与同穴,可能银汉胜重泉。
第30首、岁日作(一作口号)(唐代-包佶)
更劳今日春风至,枯树无枝可寄花。
览镜唯看飘乱发,临风谁为驻浮槎。
第31首、游烂柯山 其三(唐代-薛戎)
二仙行自适,日月徒迁徙。不语寄手谈,无心引樵子。
蒙分一丸药,相偶穷年祀。
第32首、友人山亭(唐代-殷遥)
故人虽薄宦,往往涉清溪。凿牖对山月,褰裳拂涧霓。
游鱼逆水上,宿鸟向风栖。一见桃花发,能令秦汉迷。
第33首、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其一(唐代-羊士谔)
汤沐成陈迹,山林遂寂寥。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
玉殿中参罢,云軿上汉遥。皇情非不极,空辍未央朝。
第34首、玄武门侍射(唐代-张说)
射观通玄阙,兵栏辟御筵。雕弧月半上,画的晕重圆。
羿后神幽赞,灵王法暗传。贯心精四返,饮羽妙三联。
雪鹤来衔箭,星麟下集弦。一逢军宴洽,万庆武功宣。
第35首、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唐代-张说)
葱郁兴王郡,殷忧启圣图。周成会西土,汉武幸南都。
岁卜銮舆迈,农祠雁政敷。武威棱外域,文教靡中区。
警跸干戈捧,朝宗万玉趋。旧藩人事革,新化国容殊。
壁有真龙画,庭馀鸣凤梧。丛觞祝尧寿,合鼎献汤厨。
阳乐寒初变,春恩蛰更苏。三耆颁命服,五稔复田输。
君赋大风起,人歌湛露濡。从臣观玉叶,方愿纪灵符。
第36首、宗人作尉唐昌官署幽胜而又博学精富得以言谈…留书屋壁(唐代-郑谷)
公堂潇洒有林泉,只隔苔墙是渚田。宗党相亲离乱世,
春秋闲论战争年。远江惊鹭来池口,绝顶归云过竹边。
风雨夜长同一宿,旧游多共忆樊川。
第37首、祭张公洞二首(唐代-皇甫冉)
尧心知稼穑,精意绕山川。风雨神祇应,笙镛诏命传。
沐兰秪扫地,酌桂伫灵仙。拂雾陈金策,焚香拜玉筵。
第38首、茶中杂咏。茶笋(唐代-皮日休)
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
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第39首、横塘(唐代-韩偓)
秋寒洒背入帘霜,凤胫灯清照洞房。蜀纸麝煤沾笔兴,
越瓯犀液发茶香。风飘乱点更筹转,拍送繁弦曲破长。
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
第40首、大还丹口诀(唐代-罗公远)
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毒必害人。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
女娲鍊得五常气,变化成形补天地。三十六算世间知,七十二石列具位。
天得一而能长,地得一而方久。金得火而转精,木成炭而不朽。
故知唯鍊唯精,大还如何不有?凝我神,定我心,志精可以成黄金。
河车本向铅中取,姹女还须汞里寻。傍思之物谩周彰,太一出水入公量。
淮南调鼎彭祖尝,得道同归不死乡。固济精研须缄密,一文一武莫疏失。
釜下唯铺渌海盐,炉中少用榑桑日。紫烟碧焰喷人香,赫奕鱼鳞透日光。
须同魏伯云中去,莫学姮娥月里藏。酆都落名天府记,地下阴官大怖畏。
兵刃水火不能忤,何但虫蛇兼虎兕。亭亭金骨皆坚牢,郁郁绿身遍绿毛。
曾观东海几回变,数度曾偷王母桃。乘龙驾鹤倾城市,驱策雷公使神鬼。
七日应归缑氏山,千年少别辽东水。道是易,亦大难,青龙白虎自相盘。
阴车湿,阳车乾,夫妻相对卦中安。四方未住沾颜色,五个王侯尽罢官。
第41首、送张五员外东归楚州(唐代-钱起)
缨珮不为美,人群宁免辞。杳然黄鹄去,未负白云期。
此别清兴尽,高秋临水时。好山枉帆僻,浪迹到家迟。
他日诏书下,梁鸿安可追。
第42首、赠洪誓师(唐代-王建)
老僧真古画,闲坐语中听。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
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
第43首、调笑令·团扇(唐代-王建)
团扇,团扇,
美人并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
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
春草昭阳路断。
第44首、太真香囊子(唐代-张祜)
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
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第45首、别墅怀归(唐代-陆龟蒙)
水国初冬和暖天,南荣方好背阳眠。题诗朝忆复暮忆,
见月上弦还下弦。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
何人授我黄金百,买取苏君负郭田。
第46首、寄紫阁隐者(唐代-贯休)
积翠藏一叟,常思未得游。不知在岩下,为复在峰头。
苔上枯藤笐,泉淋破石楼。伊余更何事,不学此翁休。
第47首、南亭与首公宴集(一作与群公宴南亭)(唐代-许浑)
秋来水上亭,几处似岩扃。戏鸟翻江叶,游龟带绿萍。
管弦心戚戚,罗绮鬓星星。行乐非吾事,西斋尚有萤。
第48首、姑蔑城(唐代-孟郊)
劲越既成土,强吴亦为墟。皇风一已被,兹邑信平居。
抚俗观旧迹,行春布新书。兴亡意何在,绵叹空踌蹰。
第49首、寄白二十二舍人(唐代-张籍)
早知内诏过先辈,蹭蹬江南百事疏。湓浦城中为上佐,
炉峰寺后著幽居。偏依仙法多求药,长共僧游不读书。
三省比来名望重,肯容君去乐樵渔。
第50首、夜(唐代-徐寅)
日堕虞渊烛影开,
沉沉烟雾压浮埃。
剡溪雪满子猷去,
汉殿月生玉母来。
檐挂蛛丝应渐织,
风吹萤火不成灰。
愁人莫道何时旦,
自有钟呜漏滴催。
第51首、句(唐代-李平)
至人无梦梦不到,天道恶盈盈有馀。龙髯已断嫔嫱老,豹尾不来岐路长。
第52首、赠欧阳詹(唐代-牟融)
为客囊无季子金,半生踪迹任浮沉。服勤因念劬劳重,
思养徒怀感慨深。岛外断云凝远日,天涯芳草动愁心。
家林千里遥相忆,几度停车一怅吟。
第53首、腊月中与韦户曹游发生洞裴回之际见双白蝙蝠…口号(唐代-任要)
山翠幂灵洞,洞深玄想微。一双白蝙蝠,三度向明飞。
虽然有两翅,了自无毛衣。若非饱石髓,那得凌□□。
偶见归堪说,殊胜不见归。
第54首、九日登青山(唐代-朱湾)
昔人惆怅处,系马又登临。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
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第55首、题柳(唐代-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第56首、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唐代-李晔)
登楼遥望秦宫殿,
茫茫只见双飞燕。
渭水一条流,
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
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
迎归大内中。
第57首、古挽歌(唐代-孟云卿)
草草闾巷喧,涂车俨成位。冥冥何所须,尽我生人意。
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
尔形未衰老,尔息才童稚。骨肉安可离,皇天若容易。
房帷即灵帐,庭宇为哀次。薤露歌若斯,人生尽如寄。
第58首、春别(唐代-章碣)
掷下离觞指乱山,趋程不待凤笙残。花边马嚼金衔去,
楼上人垂玉箸看。柳陌虽然风袅袅,葱河犹自雪漫漫。
殷勤莫厌貂裘重,恐犯三边五月寒。
第59首、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唐代-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第60首、赋得临池竹应制(唐代-虞世南)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第61首、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唐代-刘长卿)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
且将穷妙理,兼欲寻胜概。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
放舟驰楚郭,负杖辞秦塞。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
遥思旧游处,仿佛疑相对。夜火金陵城,春烟石头濑。
沧波极天末,万里明如带。一片孤客帆,飘然向青霭。
楚天合江气,云色常霮zw.隐见湖中山,相连数州内。
君行意可得,全与时人背。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
顾予尚羁束,何幸承眄睐。素愿徒自勤,清机本难逮。
累幸忝宾荐,末路逢沙汰。濩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
逢时虽贵达,守道甘易退。逆旅乡梦频,春风客心碎。
别君日已远,离念无明晦。予亦返柴荆,山田事耕耒。
第62首、答宾(唐代-韦应物)
斜月才鉴帷,凝霜偏冷枕。持情须耿耿,故作单床寝。
第63首、寄王振拾遗(戊辰岁)(唐代-齐己)
折槛意何如,平安信不虚。近来焚谏草,深去觅山居。
□□□□□,□□□□馀。分明知在处,难寄乱离书。
第64首、晚夏金江寓居答友生(唐代-齐己)
日日冲残热,相寻入乱蒿。闲中滋味远,诗里是非高。
碧耸新生竹,红垂半熟桃。时难未可出,且欲淬豪曹。
第65首、寄河中杨少尹(唐代-贾岛)
非惟咎曩时,投刺诣门迟。怅望三秋后,参差万里期。
禹留疏凿迹,舜在寂寥祠。此到杳难共,回风逐所思。
第66首、送敡法师(唐代-贾岛)
度岁不相见,严冬始出关。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
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南朝遗迹在,此去几时还。
第67首、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唐代-韩愈)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滇王扫宫避使者,
跪进再拜语嗢咿。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共传滇神出水献,
赤龙拔须血淋漓。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归来捧赠同舍子,
浮光照手欲把疑。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妍辞丽句不可继,
见寄聊且慰分司。
第68首、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荷池(唐代-韩愈)
风雨秋池上,高荷盖水繁。未谙鸣摵摵,那似卷翻翻。
第69首、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唐代-韩愈)
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翻翻走驿马,春尽是归期。
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
第70首、高荷(唐代-元稹)
种藕百馀根,高荷才四叶。飐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擫.不学著水荃,一生长怗怗.
第71首、故洛城古墙(唐代-刘禹锡)
粉落椒飞知几春,风吹雨洒旋成尘。
莫言一片危基在,犹过无穷来往人。
第72首、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唐代-杜甫)
星坼台衡地,曾为人所怜。公侯终必复,经术昔相传。
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
赤壁浮春暮,姑苏落海边。客间头最白,惆怅此离筵。
第73首、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唐代-杜甫)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
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
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历职匪父任,嫉邪常力争。
汉仪尚整肃,胡骑忽纵横。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
不知万乘出,雪涕风悲鸣。受词剑阁道,谒帝萧关城。
寂寞云台仗,飘飖沙塞旌。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壮士血相视,忠臣气不平。密论贞观体,挥发岐阳征。
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原庙丹青明。
匡汲俄宠辱,卫霍竟哀荣。四登会府地,三掌华阳兵。
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记室得何逊,韬钤延子荆。四郊失壁垒,虚馆开逢迎。
堂上指图画,军中吹玉笙。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
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并。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
以兹报主愿,庶或裨世程。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飞旐出江汉,孤舟轻荆衡。
虚无马融笛,怅望龙骧茔。空馀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第74首、去矣行(唐代-杜甫)
君不见韝上鹰,一饱则飞掣。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腼颜,岂可久在王侯间。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第75首、西阁雨望(唐代-杜甫)
楼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径添沙面出,湍减石棱生。
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滂沱朱槛湿,万虑傍檐楹。
第76首、北亭(唐代-白居易)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宅北倚高冈,迢迢数千尺。
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茅亭居上头,豁达门四辟。
前楹卷帘箔,北牖施床席。江风万里来,吹我凉淅淅。
日高公府归,巾笏随手掷。脱衣恣搔首,坐卧任所适。
时倾一杯酒,旷望湖天夕。口咏独酌谣,目送归飞翮。
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偶获此闲居,谬似高人迹。
第77首、答杨使君登楼见忆(唐代-白居易)
忠万楼中南北望,南州烟水北州云。
两州何事偏相忆,各是笼禽作使君。
第78首、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上笛(唐代-白居易)
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
此时闻者堪头白,况是多愁少睡人。
第79首、早过漆林渡,寄万巨(唐代-李白)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
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
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
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
第80首、咏史诗 西园(唐代-胡曾)
月满西园夜未央,金风不动邺天凉。高情公子多秋兴,更领诗人入醉乡。
第81首、九日(唐代-耿湋)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步蹇强登游藻井,
发稀那更插茱萸。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第82首、酬耿拾遗题赠(唐代-严维)
掩扉常自静,驿吏忽传呼。水巷惊驯鸟,藜床起病躯。
顾身悲欲老,戒子力为儒。明日公西去,烟霞复作徒。
第83首、章和二年中(唐代-李贺)
云萧索,田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如粟。关中父老百领襦,
关东吏人乏诟租。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殷勤为我下田租,百钱携偿丝桐客。游春漫光坞花白,
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第84首、越州观察使差人问师以禅住持依律住持师以偈答(唐代-灵默)
寂寂不持律,滔滔不坐禅。酽茶两三椀,意在钁头边。
第85首、句(唐代-梁锽)
堂高凭上望,宅广乘车行。(《咏郭令公宅》。
见《封氏闻见记》)
第86首、诗偈 其一三一(唐代-庞蕴)
识若不受尘,心亦不颠狂。妙智作心师,名为破有王。
须臾證六度,动用五种香。此即真极乐,亦是真西方。
释迦无量寿,同居此道场。
第87首、唐乐府十首 其二 轮者讴(唐代-刘驾)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力尽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宁,归者唱歌行。相逢古城下,立语天未明。
一身远出塞,十口无税征。
第88首、并州路(一作杨达诗,题云塞下作)(唐代-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第89首、和荐福寺英公新构禅堂(唐代-丁仙芝)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
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
咒中洒甘露,指处流香泉。禅远目无事,体清宵不眠。
枳闻庐山法,松入汉阳禅。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第90首、句(唐代-可止)
不知谁会喃喃语,必向王前报太平。(中山节度王处直座
咏白鹊,时诸侯兼并,王欲继好息民,故云。《高僧传》)
第91首、酬窦大闲居见寄(唐代-房孺复)
来自三湘到五溪,青枫无树不猿啼。名惭竹使宦情少,
路隔桃源归思迷。鵩鸟赋成知性命,鲤鱼书至恨暌携。
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
第92首、恩义操 其二(唐代-陈元光)
岭海物产知君臣,黑鲤朝北葵向曛。岭海物产知慈仁,寒獭祭鱼乌哺亲。
吴起学曾斯学荀,欺君害民丧不奔。禄养生成忘义恩,不如鸡犬司门晨。
第93首、下第后寄高山人(唐代-顾非熊)
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潭静鸟声异,地寒松色鲜。
人眠瓮牖月,鹿饮竹门泉。多愧邻高隐,无成又一年。
第94首、兴庆池侍宴应制(唐代-苏颋)
降鹤池前回步辇,栖鸾树杪出行宫。山光积翠遥疑逼,
水态含青近若空。直视天河垂象外,俯窥京室画图中。
皇欢未使恩波极,日暮楼船更起风。
第95首、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虐(唐代-元结)
(古有虐王,昏毒狂忍,无恶不及,故为《至虐》之诗
二章四韵十八句)
夫为君上兮,慈顺明恕,可以化人。忍行昏恣,
独乐其身;一徇所欲,万方悲哀。于斯而喜,当云何哉?
夫为君上兮,兢慎俭约,可以保身,忍行荒惑,虐暴于人;
前世失国,如王者多。于斯不寤,当如之何。
第96首、金缕曲·哭悼吉权1999.2【唐代:萧萐父】
忍泪呼权子。怎匆匆、骑鲸入海,翛然长逝。虹影跫音银桂月,听雁追萤往事。
忆别后、涉江兰芷。蒿目时艰重聚首,感秋词、意蕴深如此。
宋徐我,赓相拟。
迎来新国齐更始。纵征途、几多曲折,几番朱紫。白眼鸡虫诗骨硬,浩荡风骚微旨。
记寒夜、凤歌难继。海内知交独再和,唤迅翁、慷慨同心史。
魂归欤,泪难止。
第97首、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唐代:李白】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第98首、牵牛花【唐代:陈景沂】
牵牛易斯药,固特取其义。
安用柔软蔓,曲为萦绊地。
汝若不巧沿,何能可旁致。
始者无附托,头脑极细殢。
一得风动摇,四畔乱拈缀。
搭著纖毫末,走上墙壁际。
傥得梯此身,恋缠松竹外。
吐花白而青,敷叶光且腻。
裛露作娇态,舞风示豪气。
便忘抑郁时,剩有夸逞意。
诳言松如竹,如我兄与弟。
下盼兰菊群,反欲眇其视。
如此无忌惮,不过是瞒昧。
教知早晚霜风高,杪表何曾见牛翠。
第99首、裴给事宅白牡丹【唐代: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第100首、前出塞九首【唐代: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第101首、喻夫阻客【唐代:王韫秀】
楚竹燕歌动画梁,更阑重换舞衣裳。
公孙开阁招嘉客,知道浮云不久长。
第102首、偶然作二首 其一【唐代:吕温】
栖栖复汲汲,忽觉年四十。今朝满衣泪,不是伤春泣。
第103首、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唐代:杜甫】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闻道洪何坼,遥连沧海高。
职思忧悄悄,郡国诉嗷嗷。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
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白屋留孤树,清天矢万艘。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倚赖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第104首、送韩司直路出延陵【唐代:郎士元】
游吴还适越,来往任风波。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季子留遗庙,停舟试一过。
第105首、送贺秘监归会稽诗【唐代:张绰】
北阙皇恩重,东门紫气飞。为看宾客去,何似买臣归。
迎绶旋江国,题舆入侍闱。千年旧迹在,七日故人非。
别涕沾霓服,离筵著锦衣。无因伴仙羽,空此羡光辉。
第106首、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其九【唐代:张籍】
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更撰居山记,唯寻相鹤经。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第107首、诗偈 其一四一【唐代:庞蕴】
有人道不得,是伊心王黑。不能自了事,埋藏一群贼。
群贼多贪痴,缘事说是非。心王被贼使,劫劫无出期。
见花不识树,果熟始应知。
第108首、诗 其八【唐代:拾得】
嗟见世间人,永劫在迷津。不省这个意,修行徒苦辛。
第109首、读冯瀛王长乐叙【唐代:王翰】
五朝荣宠正堪羞,忍更为文耀士流。节义却交王妇立,安危徒羡聂生忧。
兔园文鄙谁堪读,乡国台高谩久留。闭口安身窃师保,不知谁起告嘉猷。
第110首、一室【唐代:杜甫】
一室他乡远,空林暮景悬。正愁闻塞笛,独立见江船。
巴蜀来多病,荆蛮去几年。应同王粲宅,留井岘山前。
第111首、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唐代:杜甫】
湖水林风相与清,残尊下马复同倾。
久判野鹤如霜鬓,遮莫邻鸡下五更。
第112首、路逢襄扬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四员外绾【唐代:杜甫】
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冥。
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
第113首、峡中即事【唐代:廉氏】
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一道水声多乱石,
四时天色少晴云。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第114首、池上双鸟【唐代:薛涛】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第115首、双槠亭【唐代:朱景玄】
连檐对双树,冬翠夏无尘。未肯惭桃李,成阴不待春。
第116首、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唐代:吴融】
平门桥下水东驰,万里从军一望时。乡思旋生芳草见,
客愁何限夕阳知。秦陵无树烟犹锁,汉苑空墙浪欲吹。
不是伤春爱回首,杏坛恩重马迟迟。
第117首、笔【唐代:杨收】
虽匪囊中物,何坚不可钻。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第118首、前汉门。毛延寿【唐代:周昙】
不拔金钗赂汉臣,徒嗟玉艳委胡尘。
能知货贿移妍丑,岂独丹青画美人。
第119首、吴。顾雍【唐代:孙元晏】
赞国经纶更有谁,蔡公相叹亦相师。
贵为丞相封侯了,归后家人总不知。
第120首、济源寒食【唐代:孟郊】
风巢袅袅春鸦鸦,无子老人仰面嗟。
柳弓苇箭觑不见,高红远绿劳相遮。
女婵童子黄短短,耳中闻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
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
饥童饿马扫花喂,向晚饮溪三两杯。
莓苔井上空相忆,辘轳索断无消息。
酒人皆倚春发绿,病叟独藏秋发白。
长安落花飞上天,南风引至三殿前。
可怜春物亦朝谒,唯我孤吟渭水边。
枋口花间掣手归,嵩阳为我留红晖。
可怜踯躅千万尺,柱地柱天疑欲飞。
蜜蜂为主各磨牙,咬尽村中万木花。
君家瓮瓮今应满,五色冬笼甚可夸。
第121首、奉和岳州山城(一作张均诗)【唐代:张垍】
郡馆临清赏,开扃坐白云。讼虚棠户曙,观静竹檐曛。
悬榻迎宾下,趋庭学礼闻。风传琴上意,遥向日华纷。
第122首、菩萨蛮·舞裙香暖金泥凤【唐代:牛峤】
舞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
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何处是辽阳?锦屏春昼长。
第123首、饯唐永昌(一作饯唐郎中洛阳令)【唐代:沈佺期】
洛阳旧有神明宰,辇毂由来天地中。
馀邑政成何足贵,因君取则四方同。
第124首、步虚词(太清宫作)【唐代:顾况】
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飞符超羽翼,焚火醮星辰。
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第125首、送妻【唐代:杨志坚】
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
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
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别画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
第126首、题凤翔府天庆观【唐代:吕岩】
得道年来八百秋,不曾飞剑取人头。
玉皇未有天符至,且货乌金混世流。
第127首、远烟【唐代:处默】
霭霭前山上,凝光满薜萝。高风吹不尽,远树得偏多。
翠与晴云合,轻将淑气和。正堪流野目,朱阁意如何。
第128首、赋得临池竹应制【唐代:虞世南】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第129首、苦雨【唐代:林宽】
霪霖翳日月,穷巷变沟坑。骤洒纤枝折,奔倾坏堵平。
蒙簦来客绝,跃甃噪蛙狞。败屐阴苔积,摧檐湿菌生。
斜飞穿裂瓦,迸落打空铛。叶底迟归蝶,林中滞出莺。
润侵书缝黑,冷浸鬓丝明。牖暗参差影,阶寒断续声。
尺薪功比桂,寸粒价高琼。遥想管弦里,无因识此情。
第130首、秋霁【唐代:张祜】
垂老归休意,栖栖陋巷中。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
滴幂侵檐露,虚疏入槛风。何妨一蝉嘒,自抱木兰丛。
第131首、宿沣曲僧舍【唐代:温庭筠】
东郊和气新,芳霭远如尘。客舍停疲马,僧墙画故人。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更想严家濑,微风荡白蘋.
第132首、题东林白莲【唐代:齐己】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第133首、七十作【唐代:齐己】
七十去百岁,都来三十春。纵饶生得到,终免死无因。
密理方通理,栖真始见真。沃洲匡阜客,几劫不迷人。
第134首、寄怀江西栖公【唐代:齐己】
龙沙为别日,庐阜得书年。不见来香社,相思绕白莲。
江僧归海寺,楚路接吴烟。老病何堪说,扶羸寄此篇。
第135首、村中闲步【唐代:刘得仁】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
不知尘里无穷事,白鸟双飞入翠微。
第136首、送李山人往湘中【唐代:黄滔】
汉渚往湘川,乘流入远天。新秋无岸水,明月有琴船。
露坐应通晓,萍居恐隔年。岳峰千万仞,知上啸猿巅。
第137首、翁文尧员外捧金紫还乡之命雅发篇章将原交情…以质奖私【唐代:黄滔】
抟将盛事更无馀,还向桥边看旧书。东越独推生竹箭,
北溟喜足贮鲲鱼。两回谁解归华表,午夜兼能荐子虚。
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
第138首、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诗有柳色春藏苏小家…寄浙东元相公【唐代:刘禹锡】
钱塘山水有奇声,暂谪仙官领百城。女妓还闻名小小,
使君谁许唤卿卿。鳌惊震海风雷起,蜃斗嘘天楼阁成。
莫道骚人在三楚,文星今向斗牛明。
第139首、送僧归破山寺【唐代:吴融】
万里指吴山,高秋杖锡还。别来双阙老,归去片云闲。
师在有无外,我婴尘土间。居然本相别,不要惨离颜。
第140首、雨霁登北岸寄友人【唐代:卢殷】
稻黄扑扑黍油油,野树连山涧自流。
忆得年时冯翊部,谢郎相引上楼头。
第141首、田氏南楼对月【唐代:马戴】
主人同露坐,明月在高台。咽咽阴虫叫,萧萧寒雁来。
影摇疏木落,魄转曙钟开。幸免丹霞映,清光溢酒杯。
第142首、百岁令【唐代:朱涣】
瑞芳楼下,有花中君子,群然相聚。笑把筒露浥,来庆黄堂初度。净植无尘,清香近远,人与花名伍。六郎那得,这般潇洒襟宇。运了多少兵筹,依红泛绿,向俭池容与。歌裤方腾持节去,未许制衣湘楚。紫禁荷囊,玉堂莲炬,遍历清华处。归寻太乙,轻舟一叶江渚。
第143首、龙门阁【唐代:杜甫】
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拄。
目眩陨杂花,头风吹过雨。百年不敢料,一坠那得取。
饱闻经瞿塘,足见度大庾。终身历艰险,恐惧从此数。
第144首、奉赠卢五丈参谋(琚)【唐代:杜甫】
恭惟同自出,妙选异高标。入幕知孙楚,披襟得郑侨。
丈人藉才地,门阀冠云霄。老矣逢迎拙,相于契托饶。
赐钱倾府待,争米驻船遥。邻好艰难薄,氓心杼轴焦。
客星空伴使,寒水不成潮。素发干垂领,银章破在腰。
说诗能累夜,醉酒或连朝。藻翰惟牵率,湖山合动摇。
时清非造次,兴尽却萧条。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
休传鹿是马,莫信鵩如鸮.未解依依袂,还斟泛泛瓢。
流年疲蟋蟀,体物幸鹪鹩。辜负沧洲愿,谁云晚见招。
第145首、幽人【唐代:李商隐】
丹灶三年火,苍崖万岁藤。樵归说逢虎,棋罢正留僧。
星斗同秦分,人烟接汉陵。东流清渭苦,不尽照衰兴。
第146首、隋宫【唐代: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第147首、春郊【唐代:钱起】
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第148首、送僧【唐代:朱庆馀】
客行皆有为,师去是闲游。野望携金策,禅栖寄石楼。
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几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
第149首、送晊师【唐代:张籍】
九星台下煎茶别,五老峰头觅寺居。
作得新诗旋相寄,人来请莫达空书。
第150首、岁晚喜远兄弟至书情【唐代:窦巩】
几年沧海别,相见竟多违。鬓发缘愁白,音书为懒稀。
新诗徒有赠,故国未同归。人事那堪问,无言是与非。
第151首、南溪书院【唐代:杨发】
茅屋住来久,山深不置门。草生垂井口,花发接篱根。
入院将雏鸟,攀萝抱子猿。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第152首、九日郡斋有感【唐代:薛逢】
白日贪长夜更长,百般无意更思量。三冬不见秦中雪,
九日惟添鬓畔霜。霞泛水文沈暮色,树凌金气发秋光。
楼前野菊无多少,一雨重开一番黄。
第153首、送西川杜司空赴镇【唐代:薛逢】
黑眉玄发尚依然,紫绶金章五十年。三入凤池操国柄,
八分龙节付兵权。东周城阙中天外,西蜀楼台落日边。
莫遣洪垆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第154首、题《李将军传》【唐代:崔道融】
猿臂将军去似飞,弯弓百步虏无遗。
汉文自与封侯得,何必伤嗟不遇时。
第155首、寄鉴上人【唐代:左偃】
一从携手阻戈鋋,屈指如今已十年。
长记二林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
第156首、题商山庙【唐代:陆畅】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
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第157首、偶逢姚校书凭附书达河南郄推官因以戏赠【唐代:卢纶】
寄书常切到常迟,今日凭君君莫辞。
若问玉人殊易识,莲花府里最清羸。
第158首、送云阳少府(得归字)【唐代:皇甫冉】
渭曲春光无远近,池阳谷口倍芳菲。
官舍村桥来几日,残花寥落待君归。
第159首、归家(一作赵嘏诗)【唐代: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第160首、哭韩绰【唐代:杜牧】
平明送葬上都门,绋翣交横逐去魂。
归来冷笑悲身事,唤妇呼儿索酒盆。
第161首、谒金门(一名花自落、垂杨碧、出塞)【唐代: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
寸心千里目。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饶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
远山眉黛绿。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君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
断肠芳草碧。
第162首、张公子行【唐代:常建】
一作古意
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
涉淇傍荷花,骢马闲金鞍。
侠客(使君)白云中,腰间悬辘轳。
出门事嫖姚,为君西击胡。
胡兵汉骑相驰逐,转战孤军西海(海西)北(曲)。
百尺旌竿沉黑云,边笳落日不堪闻。
第163首、金陵逢张乔【唐代:杨夔】
殊乡会面时,辛苦两情知。有志年空过,无媒命共奇。
吟馀春漏急,语旧酒巡迟。天爵如堪倚,休惊鬓上丝。
第164首、阙题【唐代:陈润】
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第165首、夏日集裴录事北亭避暑【唐代:皎然】
前林夏雨歇,为我生凉风。一室烦暑外,众山清景中。
忘归亲野水,适性许云鸿。萧散都曹吏,还将静者同。
第166首、劳山居寄呈吴处士【唐代:皎然】
官居鼎鼐古今无,名世才臣独一余。
贤阁御题龙墨灿,诏归补衮在须臾。
第167首、都中闲居【唐代:王羡门】
君王巡海内,北阙下明台。云物天中少,烟花岁后来。
河从御苑出,山向国门开。寂寞东京里,空留贾谊才。
第168首、酬愿公雪中见寄【唐代:卢仝】
积雪三十日,车马路不通。贫病交亲绝,想忆唯愿公。
春鸠报春归,苦寒生暗风。檐乳堕悬玉,日脚浮轻红。
梅柳意却活,园圃冰始融。更候四体好,方可到寺中。
第169首、题李少府别业【唐代:唐求】
寻得仙家不姓梅,马嘶人语出尘埃。竹和庭上春烟动,
花带溪头晓露开。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
何年亦作围棋伴,一到松间醉一回。
第170首、诗偈 其一○七【唐代:庞蕴】
达人知是幻,纵损心亦如。诸天不免难,况复此阎浮。
须寻无上理,莫更苦踟蹰。衣食才方足,不用积盈馀。
少欲有涅槃,知足非凡夫。当来无地狱,现在出三涂。
第171首、秋夜对月寄僧特【唐代:鲍溶】
忆见特公赏秋处,凉溪看月清光寒。
今夕深溪又相映,特公何处共团圆。
第172首、横吹曲辞。折杨柳【唐代:韦承庆】
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
征人远乡思,倡妇高楼别。不忍掷年华,含情寄攀折。
第173首、龙蛰二首【唐代:徐夤】
龙蛰蛇蟠却待伸,和光何惜且同尘。伍员岂是吹箫者,
冀缺非同执耒人。神剑触星当变化,良金成器在陶钧。
穰侯休忌关东客,张禄先生竟相秦。
休说雄才间代生,到头难与运相争。时通有诏征枚乘,
世乱无人荐祢衡。逐日莫矜驽马步,司晨谁要牝鸡鸣。
中林且作烟霞侣,尘满关河未可行。
第174首、送李敖湖南书记【唐代:郎士元】
怜君才与阮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入楚岂忘看泪竹,
泊舟应自爱江枫。诚知客梦烟波里,肯厌猿鸣夜雨中。
莫信衡湘书不到,年年秋雁过巴东。
第175首、少室雪晴送王宁【唐代:李颀】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第176首、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唐代:李益】
凉王宫殿尽,芜没陇云西。今日闻君使,雄心逐鼓鼙。
行当收汉垒,直可取蒲泥。旧国无由到,烦君下马题。
第177首、登白楼见白鸟席上命鹧鸪辞【唐代:李益】
一鸟如霜雪,飞向白楼前。问君何以至,天子太平年。
第178首、扬州怀古【唐代:李益】
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
第179首、过函谷关【唐代:宋之问】
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
从成拒秦帝,策决问苏君。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第180首、江宿闻芦管(商船小童善吹)【唐代:郑谷】
塞曲凄清楚水滨,声声吹出落梅春。
须知风月千樯下,亦有葫芦河畔人。
第181首、莲叶【唐代: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风摆 一作:风摇)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第182首、送王总下第归丹阳【唐代:许浑】
秦楼心断楚江湄,系马春风酒一卮。汴水月明东下疾,
练塘花发北来迟。青芜定没安贫处,黄叶应催献赋诗。
凭寄家书为回报,旧乡还有故人知。
第183首、对酒【唐代:王建】
为病比来浑断绝,缘花不免却知闻。
从来事事关身少,主领春风只在君。
第184首、宿慈恩寺郁公房【唐代:贾岛】
病身来寄宿,自扫一床闲。反照临江磬,新秋过雨山。
竹阴移冷月,荷气带禅关。独住天台意,方从内请还。
第185首、宿悬泉驿【唐代:贾岛】
晓行沥水楼,暮到悬泉驿。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
第186首、送崔升归上都【唐代:刘长卿】
旧寺寻遗绪,归心逐去尘。早莺何处客,古木几家人。
白发经多难,沧洲欲暮春。临期数行泪,为尔一沾巾。
第187首、湘中纪行十首。云母溪【唐代:刘长卿】
云母映溪水,溪流知几春。深藏武陵客,时过洞庭人。
白发惭皎镜,清光媚奫沦。寥寥古松下,岁晚挂头巾。
第188首、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唐代:李白】
五月入五洲,碧山对青楼。故人杨执戟,春赏楚江流。
一见醉漂月,三杯歌棹讴。桂枝攀不尽,他日更相求。
第189首、十二年冬江西温暖,喜元八寄金石棱到,因题此诗【唐代:白居易】
今冬腊候不严凝,暖雾温风气上腾。山脚崦中才有雪,
江流慢处亦无冰。欲将何药防春瘴,只有元家金石棱。
第190首、见小侄龟儿咏灯诗并腊娘制衣,因寄行简【唐代:白居易】
已知腊子能裁服,复报龟儿解咏灯。
巧妇才人常薄命,莫教男女苦多能。
第191首、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唐代:白居易】
促席留欢日未曛,远坊归思已纷纷。无妨按辔行乘月,
何必逃杯走似云。银烛忍抛杨柳曲,金鞍潜送石榴裙。
到时常晚归时早,笑乐三分校一分。
第192首、池边【唐代:白居易】
柳老香丝宛,荷新钿扇圆。残春深树里,斜日小楼前。
醉遣收杯杓,闲听理管弦。池边更无事,看补采莲船。
第193首、宴散【唐代: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第194首、二月二日【唐代: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第195首、济上四贤咏·成文学【唐代:王维】
宝剑千金装,登君白玉堂。身为平原客,家有邯郸娼。
使气公卿坐,论心游侠场。中年不得意,谢病客游梁。
第196首、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唐代:王维】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第197首、甲午七月感事六首 其一【唐代:张鸿】
鸭绿江头掉战舟,祖宗威武奋神谋。虎牢再驾安天下,箕子分封列彻侯。
玉节金符传百代,凤旗鸾辇保千秋。谁知海上征云起,万丈长鲸出十洲。
第198首、寄迁客【唐代:张祜】
万里南迁客,辛勤岭路遥。溪行防水弩,野店避山魈。
瘴海须求药,贪泉莫举瓢。但能坚志义,白日甚昭昭。
第199首、广陵秋日酬进士臧濆见寄【唐代:罗隐】
驿西斜日满窗前,独凭秋栏思渺绵。数尺断蓬惭故国,
一轮清镜泣流年。已知世事真徒尔,纵有心期亦偶然。
空愧荀家好兄弟,雁来鱼去是因缘。
第200首、薛阳陶觱篥歌【唐代:罗隐】
平泉上相东征日,曾为阳陶歌觱篥。乌江太守会稽侯,
相次三篇皆俊逸。桥山殡葬衣冠后,金印苍黄南去疾。
龙楼冷落夏口寒,从此风流为废物。人间至艺难得主,
怀抱差池恨星律。邗沟仆射戎政闲,试渡瓜洲吐伊郁。
西风九月草树秋,万喧沈寂登高楼。左篁揭指徵羽吼,
炀帝起坐淮王愁。高飘咽灭出滞气,下感知己时横流。
穿空激远不可遏,仿佛似向伊水头。伊水林泉今已矣,
因取遗编认前事。武宗皇帝御宇时,四海恬然知所自。
扫除桀黠似提帚,制压群豪若穿鼻。九鼎调和各有门,
谢安空俭真儿戏。功高近代竟谁知,艺小似君犹不弃。
勿惜喑呜更一吹,与君共下难逢泪。
第201首、题山寺僧房【唐代:岑参】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第202首、上清宝鼎诗二首【唐代: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
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
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子善变化,化作梅花妆。
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劝我穿绛缕,系作裙间裆。
挹子以携去,谈笑闻遗香。
第203首、送舍弟【唐代:杜荀鹤】
我受羁栖惯,客情方细知。好看前路事,不比在家时。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旅中无废业,时作一篇诗。
第204首、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给事首春…不果斯诺【唐代:王维】
托身侍云陛,昧旦趋华轩。遂陪鹓鸿侣,霄汉同飞翻。
君子垂惠顾,期我于田园。侧闻景龙际,亲降南面尊。
万乘驻山外,顺风祈一言。高阳多夔龙,荆山积玙璠.
盛德启前烈,大贤钟后昆。侍郎文昌宫,给事东掖垣。
谒帝俱来下,冠盖盈丘樊。闺风首邦族,庭训延乡村。
采地包山河,树井竟川原。岩端回绮槛,谷口开朱门。
阶下群峰首,云中瀑水源。鸣玉满春山,列筵先朝暾。
会舞何飒沓,击钟弥朝昏。是时阳和节,清昼犹未暄。
蔼蔼树色深,嘤嘤鸟声繁。顾己负宿诺,延颈惭芳荪。
蹇步守穷巷,高驾难攀援。素是独往客,脱冠情弥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