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老师的古诗100首简单》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题赠秋洞周鍊师 其二(金朝-李龏)
沆瀣坛边月影寒,朝元多戴藓花冠。俗人或问长生事,教看西风一灶丹。
第2首、题会稽溪口躬师上人房(宋代-施昌言)
溪口佳山水,高人住此中。
生台下沙鸟,疏磐逐江风。
倚槛千岩寂,焚香万法空。
如何凭小笔,一为写衰翁。
第3首、颂古十四首(宋代-释师体)
早期心闷三杯酒,午后头昏一碗茶。
入夜脱衣伸脚睡,五更走起眼瞇{左目右麻}。
第4首、四圣赞(宋代-释师体)
稽首普贤,不可思议。
出头露面,开言吐气。
拍盲担板,忘恩断义。
事无寸长,熏天炙地。
第5首、偈颂十八首(宋代-释师体)
天际云翻墨,江头浪辊花。
胡僧无鉴识,特地渡流沙。
赤骨历穷担片板,颠痴{左孛右攵}癞竖双眉。
蓦生做处难名状,佛祖当头听指挥。
第6首、呈陆农师 其四(宋代-孔平仲)
用舍随时未是穷,躬耕何必返耕农。辰惟去速须行乐,木为非材尚见容。
口诵雅言披坠简,閒闻新语继华宗。小棠幽鸟依蕃府,付与花洲作附庸。
第7首、宗演师金书妙法莲经(宋代-周紫芝)
稽首无上尊,为世大慈父。为悯一切众,流浪诸苦海。
滋无碍辨才,广为众生说。譬如大火宅,随念得清凉。
又令诸穷子,获此大宝珠。是真秘密藏,故名妙法华。
非思量分别,而以得解悟。虽诸大菩萨,有所不能知。
况于声闻众,岂复闻妙义。如来广开示,一一令悟入。
众生悉皆晓,而况于声闻。我佛出现世,了此一大缘。
当如佛所说,是最为第一。今此大比邱,舍所甚爱者。
百炼真黄金,销铄为书写。具诸大宝贝,更以为庄严。
偷儿甚魁侩,如飞天药叉。诸所经过处,悉为尸陁林。
大火所藏灭,毫发无遗馀。龙天诸善神,悉力来加护。
究竟不得坏,我今同赞叹。普告诸佛子,凡所见闻者。
信心自坚固,各各普授持。
第8首、吴师鲁挽词(宋代-周紫芝)
少日词华豹一斑,暮年白发老青山。谁知笔下三都赋,不及人间五两纶。
麟阁未输前日恨,鹿门长享百年安。他时隐逸书佳传,名在宗元季孟间。
第9首、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宋代-范成大)
灵泉杖屦浙江头,经济长怀尚典州。
堂上读书朝气爽,台前呼月海光浮。
交情及素勤双鲤,笔力枯松挽乃牛。
已把三章翻乐府,为君击节变蛮讴。
第10首、送景玄师东归(唐代-刘禹锡)
东林寺里一沙弥,心爱当时才子诗。山下偶随流水出,
秋来却赴白云期。滩头蹑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读古碑。
想到旧房抛锡杖,小松应有过檐枝。
第11首、为王师宣子寿(宋代-释宝昙)
风入床琴帝梦阑,蓬莱为辍老仙官。
袖曾有缚於菟手,头不须簪獬豸冠。
桃李无言民自乐,冰霜折指吏应寒。
西京人物如南渡,更躐三王一等看。
第12首、寿章儆庵师五十初度和韵四首 其三(清代-何彦升)
居近蓉城满县花,三春渐见拂桐芭。缁帷问字风生座,碧幔传经月映纱。
峒麓遗言用断简,浦城馀泽属名家。双仙别有延年术,冰谷休寻汉武瓜。
第13首、寄怀维卿师桂林七首 其二(清代-丘逢甲)
鼍愤龙愁战气昏,东来应有未招魂。平安梅峤迟双鲤,变幻桑田痛七鲲。
珠薏馀生安下泽,金瓯全局哭中原。不曾竟落权奸手,归养林泉是国恩。
第14首、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八(清代-李鸿章)
一角江城恨未消,长怀楚泽佩芳椒。中原旗鼓声先震,半壁金汤土竟焦。
蜀郡祠堂村社祭,赵州人士酒杯浇。当时愧乏蚍蜉救,投阁何须解客嘲。
第15首、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 其七(明代-谢元汴)
毅魄犹堪雄鬼降,修能差与屈平双。不迁橘柚生南国,为采芙蓉涉大江。
俯视群儿临广武,兼形伯气汎吴艭。俊民凋落今如此,石濑飞龙泣夜凉。
第16首、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冰壶井(明代-高启)
圆甃夏生冰,光涵数星冷。
窗有定中僧,休牵辘轳绠。
第17首、圆明师为余鼓琴作昭君操因感其意辞以赠之(宋代-沈辽)
王昭君,汉宫女。生如桃李花,皖皖托朝露。不向春风荣,摧折在泥土。
耻将黄金市颜色,空得君王一回顾。黄门扶我上车去,遥望汉宫隔烟雾。
十年帘下学画眉,不知还被蛾眉误。中间悲怨或易忘,如今羁愁那可谕。
梦中时复作歌舞,满目异类谁与语。胡风日夜惊吹沙,不知春来复秋去。
一生此恨终难言,独自援琴传作谱。传作谱,一曲未终泪如雨。
我来都城下,黄尘厌羁旅。道人为我试一弹,使我超然为怀古。
第18首、奉赠芝师参总禅师(宋代-沈辽)
欲识东林路,匡庐第一山。昔人开胜地,大士启禅关。
鹫岭不遗法,虎溪谁敢攀。因师访消息,为寄九峰间。
第19首、奉赠行师参慎禅师(宋代-沈辽)
观音二十五圆通,止在禅师一指中。金钵直随流水去,不须芒屩更西东。
第20首、长老凤师新作四照亭以其环顾洞彻无纤翳碍目(宋代-强至)
大士安禅外,孤亭旷望中。
物无形可遁,心与境俱通。
日月光应倍,江山气更雄。
宁须面壁坐,到此即观空。
第21首、送映师归本寺(唐代-权德舆)
还归柳市去,远远出人群。苔甃桐花落,山窗桂树薰。
引泉通绝涧,放鹤入孤云。幸许宗雷到,清谈不易闻。
第22首、送闻义师谒池阳郡守(宋代-林逋)
渺渺大江流,沿洄过几州。
登舻忽此别,振锡未尝游。
九子寻真界,千兵见假侯。
松枝谈妙字,铃阁想迟留。
第23首、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唐代-皎然)
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古偈穿花线,春装卷叶衣。
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第24首、送胜云小师(唐代-皎然)
昨日雪山记尔名,吾今坐石已三生。
少年道性易流动,莫遣秋风入别情。
第25首、和憨山师菩提庵八咏 其三(明代-李流芳)
累累千万颗,颗颗说阿弥。何烦更采撷,百八手中持。
第26首、九日送师御史之浙中(明代-何景明)
燕台九日送行旌,欲行不行骢马鸣。祖席正逢黄菊兴,亲闱先动白云情。
霜飘斧钺江边驻,日出楼船海上行。磊落此身真报主,岂徒壮观说平生。
第27首、张师哲求袜样(宋代-饶节)
赠子倚松真袜样,不须裁减不须增。青山自有白云衬,莫向红尘取次行。
第28首、比过石壁访王元渤舍人欲观棋战闻同鱼轩出游独与戎琳二师对语久之明日元渤有诗见贻次韵奉酬(宋代-刘一止)
缓缓游春且莫催,而今挥麈短辕回。一百五日天气近,二十四番花信来。
赌墅未容窥谢傅,即心聊复探黄梅。归来索共梅花笑,老眼如何得暂开。
第29首、故襄师陈端明挽诗(宋代-刘克庄)
公昔加黄钺,堂堂国势尊。
边人开此户,索虏祭南门。
军册甲寅报,炊烟戊己屯。
吴儿勿轻议,公论在襄樊。
部曲吞声惜,朝廷拊髀思。
谁知钓璜叟,堪将渡辽师。
无复湟中谷,空馀岘首碑。
韩门翱湜在,行状与铭诗。
第30首、送惠师(愈在连州与释景常、元惠游。惠师即元惠也)(唐代-韩愈)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
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
光芒相照烛,南北争罗陈。兹地绝翔走,自然严且神。
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
鱼龙惊踊跃,叫啸成悲辛。怪气或紫赤,敲磨共轮囷。
金鸦既腾翥,六合俄清新。常闻禹穴奇,东去窥瓯闽。
越俗不好古,流传失其真。幽踪邈难得,圣路嗟长堙。
回临浙江涛,屹起高峨岷。壮志死不息,千年如隔晨。
是非竟何有,弃去非吾伦。凌江诣庐岳,浩荡极游巡。
崔崒没云表,陂陀浸湖沦。是时雨初霁,悬瀑垂天绅。
前年往罗浮,步戛南海漘.大哉阳德盛,荣茂恒留春。
鹏鶱堕长翮,鲸戏侧修鳞。自来连州寺,曾未造城闉。
日携青云客,探胜穷崖滨。太守邀不去,群官请徒频。
囊无一金资,翻谓富者贫。昨日忽不见,我令访其邻。
奔波自追及,把手问所因。顾我却兴叹,君宁异于民。
离合自古然,辞别安足珍。吾闻九疑好,夙志今欲伸。
斑竹啼舜妇,清湘沈楚臣。衡山与洞庭,此固道所循。
寻崧方抵洛,历华遂之秦。浮游靡定处,偶往即通津。
吾言子当去,子道非吾遵。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
吾非西方教,怜子狂且醇。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
去矣各异趣,何为浪沾巾。
第31首、松涧诗赠丁师善(元代-赵孟頫)
青松上参天,下有幽涧泉。高人居其閒,万虑不至前。
读书得妙趣,视世等浮烟。胡为舍此去,杖策走日边。
要当陈忠益,民瘼会有痊。却归弄泉石,静听松风眠。
第32首、江苏师院谒梦苕师(近现代-严古津)
问字过金阊,芸编有故香。佐时愧房杜,余事数同光。
灯焰看无尽,江湖道未忘。固应门弟子,双鬓欲苍苍。
第33首、买陂塘 戊社六六雅集于厚师斋中,奉命填此(近现代-王理孚)
倚朝霞、龙门天半,九凰山色如染。鸥盟不背江南北,又见文章坛坫。
星点点。怪白发尊前,未许风怀减。酒波潋滟。记日与年长,思如潮涌,绮语夺花艳。
此间乐,不受形骸拘捡。堆盘争取瓜芡。是谁错记花生日,惆怅晚风菡萏。
吾岂敢。当夜禁森严,醉把金吾犯。星稀汉淡。绕白水东城,青灯小阁,风味荔支啖。
第34首、丁酉九日南还别剩师叔(明代-释今无)
雁碛寒沙白,云峰野烧红。风声皆向北,人意未离东。
锡振边尘落,书缄血泪空。依依看寸晷,愁听暮天钟。
第35首、贱辰承吕维师徐献和李宗诚曾舜徵袁季友诸省丈及罗布衣汝存携酒见过集杜(明代-唐伯元)
隐几萧条戴鹖冠,兴来今日尽君欢。尊前柏叶休随酒,竹里行厨洗玉盘。
拳引滥骑沙苑马,衰颜欲付紫金丹。可怜宾客尽倾盖,百遍相过意未阑。
第36首、送永嘉支师中分教入京 其一(明代-郑真)
千里长淮共驿船,碧空如水水如天。即今又送还京去,五色龙光近御前。
第37首、送聪师往蜀中乞钱(宋代-韩驹)
早学汤休句,中参鲁祖禅。举花曾有省,持钵尚随缘。
雪满商山屦,风号灞水船。谁怜功行苦,乞与一囊钱。
第38首、陪师川纳凉大宁寺得绿字(宋代-洪朋)
六月维长夏,炎热不可触。车马断经过,卧痾适所欲。
欻作城北游,佛界映空谷。方塘荷气清,层轩竹阴绿。
徐侯辨食事,意豁忘羁束。鸣蜩韵高寒,凉飔荡烦促。
坐隐者谁子,飞雹下棋局。胜负吾不知,静啸荫乔木。
徙倚失日车,旋归想雨足。可令夜气清,更使年谷熟。
第39首、阮师旦希圣彻垣开轩而东湖仙亭射的诸山如在掌上予为之名曰新轩盖取景物变态新新无穷之义赋十绝句 其九(宋代-郭祥正)
谁知城郭有山林,选胜营居遣壮心。一片远烟添暮色,数声归鸟变春音。
第40首、师山书楼成唐长孺先生赋诗见寄次韵(元代-郑玉)
居山日夕见山容,环堵萧然一亩宫。我喜烟云来几上,人看楼阁出空中。
夜深月色偏明朗,晓起岚光更郁葱。若比羊裘轩上景,临江惟欠一丝风。
第41首、南普陀长至夜望月呈石遗师【清代:龚乾义】
穷日盲风可小休,穹楼寥夕暂舒眸。清光无改顽山丑,暗汐如将枉渚浮。
试遣微吟回夙尚,漫凭节物逭乡愁。人间鹏鴳真何限,乞示心源学至游。
第42首、奉寄郭仲益鍊师【宋代:耶律铸】
瑶草祇堪尘外种,凤箫当就月中闻。应怜汉女临溪水,閒洗榴花染白云。
第43首、张拱垣南师山庄【清代:魏一鳌】
一水下园蔬,千山环敝庐。晓云填断岭,暮鸟唤归锄。
树荫天疑雨,沙明虫著书。无劳知魏晋,午梦正蘧蘧。
第44首、送灵师【唐代:韩愈】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
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鋋.饮酒尽百盏,嘲谐思逾鲜。
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瞿塘五六月,惊电让归船。
怒水忽中裂,千寻堕幽泉。环回势益急,仰见团团天。
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浪沫蹙翻涌,漂浮再生全。
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失职不把笔,珠玑为君编。
强留费日月,密席罗婵娟。昨者至林邑,使君数开筵。
逐客三四公,盈怀赠兰荃。湖游泛漭沆,溪宴驻潺湲。
别语不许出,行裾动遭牵。邻州竞招请,书札何翩翩。
十月下桂岭,乘寒恣窥缘。落落王员外,争迎获其先。
自从入宾馆,占吝久能专。吾徒颇携被,接宿穷欢妍。
听说两京事,分明皆眼前。纵横杂谣俗,琐屑咸罗穿。
材调真可惜,朱丹在磨研。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
韶阳李太守,高步凌云烟。得客辄忘食,开囊乞缯钱。
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镌。古气参彖系,高标摧太玄。
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还如旧相识,倾壶畅幽悁。
以此复留滞,归骖几时鞭。
第45首、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唐代:陈元光】
戍楼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岭海赊。殿阁凉生梅浦雨,葵柳红映锦江霞。
侮凌烽火心如水,变幻风云眼未花。犀照湖花消魍{鬼象},龙呈剑气射虚邪。
赤鸟黑马流红汗,绿柳金莺冒翠华。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
蕙兰纫佩生香满,荷芰缝衫御暑嘉。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
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夜析重门防暴客,三更三点尚排衙。
第46首、谢师厚挽词三首 其一【宋代:韩维】
落笔无尘语,垂髫有俊声。人咨汉故事,坐屈鲁诸生。
道不缘贫病,心能处困亨。它年文苑传,不愧著公明。
第47首、示师文 其二【元代:王冕】
怅望倚门久,月光清满天。
念家情切切,为客鬓娟娟。
细草荒山径,游云过石田。
安能携尔辈?饱饭老林泉。
第48首、送曾苍岩座师出都门 其一【明代:韩上桂】
道大时难合,德高愿却违。情随湖雁远,兴逐海云飞。
白雪和应寡,朱弦知者希。问奇惟弟子,寂寞正相依。
第49首、奉送姚瀛翁座师应召还朝得三十韵【明代:李之世】
会稽日月秘,掞采发东南。似淬耶溪秀,如从石匮探。
伞峰疑有笥,踌岭却无函。剑气光常越,藤笺灿若贪。
产移丹穴种,瑞吐朱砂龛。九万期抟运,三千细讨覃。
登□出众选,试理慎平勘。正气乔嵩峙,抡才水镜涵。
鳄驯知化暴,虎渡似驱婪。载道欢声洽,行春化日酣。
绩成看奏最,泽润想流甘。当宁频嘘借,诸艰久练谙。
鸾栖宁恋棘,鹓序喜陪参。补衮麒麟绣,触邪獬豸簪。
还朝听曳履,问俗且停骖。父老攀辕切,门生仰面惭。
食恩宁望报,镂骨只中衔。向日滋桃李,干霄托楩楠。
不言小自喻,交让美谁堪。抱拙技穷五,怀珍刖至三。
莪应知是蔚,青岂出于蓝。广庇万间厦,常温半挟毵。
台歌赓万寿,华祝颂多男。愿附扶鹏翼,欣同贺燕諵。
私心徒耿耿,下视每眈眈。弱质嗟驽钝,高援起滞淹。
临分怀倍剧,伫望郁如惔。棠芾遗浓荫,炎埃驱毒岚。
鼓薰终解愠,燮鼎定调泔。召对劳清问,从容借箸谈。
第50首、上郡伯陆师台十四韵【明代:区宇瞻】
圣世需良仕,书屏属俊人。名家龙种异,惊代凤毛振。
槜李标灵气,文章见席珍。三千击瀚海,九万出风尘。
法座推经笥,朱轓拜玉鳞。一麾湘峡镇,五马沥湖春。
河润沾闾井,磨砻遍海滨。仁流称泽国,化浃蔼兰薰。
共喜玄英令,欣瞻紫气辰。岁星光甸宇,玉树起苍旻。
奕叶隆三锡,箕裘集八荀。华封勤颂祝,贤相重臣邻。
簪绂年方盛,勋猷日与新。伫看调燮任,徵赐宠皇恩。
第51首、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大石屋【明代:高启】
浑沌复轮囷,全无斧凿纹。
门临五湖水,坐纳四山云。
第52首、和西吾师山居 其二 编篱【明代:徐时进】
石径盘回尽,参差见竹篱。短惟堪限足,高亦正当眉。
野蝶飞无碍,遥山坐可窥。幽芳谁更好,丛菊晚开时。
第53首、喜李鍊师禁足【明代:释函可】
人间亦何极,隐几即仙源。尽扫青牛迹,深藏金马门。
閒应探药笈,静可叩天根。咫尺三山近,行看一鹤鶱。
第54首、肖甫兄治浙师功成召拜御史大夫行左司马事道过吴门轻舟入访弇中赋此赠别得二章 其二【明代:王世贞】
君王不爱彻侯章,大将仍分副相床。攀卧万人阗槜李,参差两地满甘棠。
家家尸祝烦巫史,字字讴谣上太常。今日表公文士用,顿令毫翰有辉光。
第55首、赠女冠畅师【宋代:秦观】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
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
雾阁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
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第56首、谢洛师蔡尹【宋代:葛胜仲】
叩门赤县尹,来饷青州酒。底贡上天阍,馀沥到衰朽。
开尝正及卯,醇旨异失酉。公不数瑶泉,家还卑玉友。
我时苦无悰,愁绪不论斗。纷纷方寸乱,飞絮起风柳。
呼儿共一尊,盎盎纯气守。岂惟诗胆大,更觉魔军走。
寄谢魏阳元,频望扫愁帚。
第57首、四时佳与师徐景阳园堂五首【宋代:陆文圭】
半奁玉镜照发眉,长笑东坡与水嬉。
直下琤然投小石,一波先动万波随。
第58首、少师自南都见访为诗以谢【宋代:赵抃】
中怀和气祗如春,对酒赓歌莫厌频。半载昔同参国论,十年今长类天伦。
不辞命驾踰千里,应念同心有二人。珍重宗盟恩意厚,岁寒终始见松筠。
第59首、送聪师往蜀中乞钱【宋代:韩驹】
早学汤休句,中参鲁祖禅。举花曾有省,持钵尚随缘。
雪满商山屦,风号灞水船。谁怜功行苦,乞与一囊钱。
第60首、送表侄达师归鄱阳【宋代:徐铉】
故乡禾黍世亲稀,中表相寻只有师。
惆怅离怀向何许,鄱阳湖上叶飞时。
第61首、壬午再过西禅超师化去一年追感遂赋庭字【宋代:黎廷瑞】
昔诣超师院,听雨眠疏棂。
微吟得深警,小瀹开孤醒。
四极何浮浮,织乌飞不停。
重来未三年,杯度已西溟。
巾屦空挂壁,芳草绿满庭。
嘉树亦剪伐,霜干无留青。
人生意何常,孤月行秋冥。
适来偶流辉,倏去还韬灵。
旦暮不足计,惜尔犹典型。
感慨谁与共,晴檐语风铃。
第62首、赠清隐杨鍊师【元代:卞思义】
野鹤昂藏自不群,往来瀛海绝嚣氛。碧瞳老去照秋水,石室晓来生白云。
采药每于松下见,步虚时向月中闻。《太玄》亲授神仙秘,霜茧淋漓旧墨纹。
第63首、志坚师【朝代:唐代|作者:元稹】
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
灵武朝天辽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
初因怏怏薙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塔。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见淮西阵云合。
第64首、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
一纸展看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
蕤宾掩抑娇多怨,散水玲珑峭更清。
珠颗泪沾金捍拨,红妆弟子不胜情。
第65首、送供奉喻炼师归天目山【朝代:唐代|作者:李频】
承恩虽内殿,得道本深山。举世相看老,孤峰独自还。
溪来青壁里,路在白云间。绝顶无人住,双峰是旧关。
第66首、北固亭东望寄默师【朝代:唐代|作者:罗隐】
高亭暮色中,往事更谁同。水谩矜天阔,山应到此穷。
病怜京口酒,老怯海门风。唯有言堪解,何由见远公。
第67首、寄抚州钟郎中(时王师败绩于闽中,谟在建州)【朝代:唐代|作者:徐铉】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封疆正多事,尊俎若为欢。
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第68首、虞师晋师灭夏阳【朝代:先秦|作者:谷梁赤】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第69首、别玉笥何炼师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陈元晋】
诚斋已古人,文字上无古。
云龙渺相从,传家有文武。
异闻蕲一面,渴予心独苦。
龙门快先登,羡子赏音遇。
廖师抱长材,弥明吐奇语。
牵联千载名,政以韩子序。
君从萧滩来,我向赣水去。
饥驱我漫出,可耐尘土污。
云山固招君,底事闯城府。
秋凄君且归,我行方出户。
稻粱亦何味,茯苓自堪煮。
何时扣白云,借我一坐具。
第70首、颂古三十三首 其二六【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堕落眉须不得塔,三文使尽见分疎。
无端大岭重饶舌,数丈龟毛举世无。
第71首、偈颂七十六首 其一四【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去去实不去,来来实不来。
去来如梦幻,虚空绝点埃。
第72首、偈颂七十六首 其二六【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年去年来年年事,日来日往日日新。
木人抚掌呵呵笑,一段风光画不成。
见便见,莫沈吟。
楼上已吹新岁角,堂前犹点旧年灯。
第73首、偈四首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释师体】
道生一,无角铁牛眠少室。
一生二,祖父开田说大义。
二生三,梁间紫燕语呢喃。
三生万物,男儿活计离窠窟。
多处添,少处减,大虫怕吃生人胆。
有若无,实若虚,争掩骊龙明月珠。
肚无偏僻病,不怕冷油虀。
第74首、董君藻之子时修随其师戴时可来见八句勉之【朝代:宋代|作者:陈着】
分明眉目绿双丫,意气融融十岁华。
若要终身行路正,须防小学入门差。
人心不古皆流俗,师范如今独当家。
八十老翁无长语,九经中有好生涯。
第75首、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释慧远】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放箸忘恩,停杯断义。
参得些儿小玉禅,几回卖弄帝王前。
圆悟室中遭毒手,为人挥起迸心拳。
第76首、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其八【朝代:宋代|作者:释印肃】
我要警昏迷,迷人愈见痴。
九年面壁坐,不露一毫厘。
法说无可说,机陈不二机。
个中若不会,学取须菩提。
第77首、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释印肃】
自家先已痴,逢迷实不迷。
能令石人舞,解使木哥吹。
寂寂孤云里,逍遥勿我知。
万亿恒沙佛,皆同一性齐。
第78首、闻徐师川自京师还豫章【朝代:宋代|作者:林之奇】
九衢尘里无停舟,君居陋巷不出游。
满城恶少弋凫雁,对面故人风马牛。
别后天寒灯火夜,归来眠冷江湖秋。
冯欢老大食不饱,起视八荒徒蒯缑。
第79首、证师圣可桐虚斋【朝代:宋代|作者:释道潜】
吾闻峄山桐,猗猗排秀干。
栖鸾宿凤信所奇,众木纷纷何足算。
呜呼,天相彼质,复虚彼心。
故其声之隐也无阂,其动也无留。
有叩而鸣,体佚而休。
嘉上人之妙龄兮,无适俗之卑韵。
刚有拟于斯桐兮,廓中虚以受训。
异速成之朝荣兮,培益厚而日敏。
悼像末之寥寥兮,蹇吾道之不振。
续芳尘于祖席兮,他日非桐虚上人者而复谁何哉。
第80首、贼臣刘豫挟虏骑犯两淮天子亲总六师出征贼骑摧衂宵遁銮舆既还效杜拾遗作欢喜口号十二首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刘一止】
天戮齐东老逆臣,弄兵鼠子尚窥人。
乾坤整顿应须早,赋与中原浩荡春。
第81首、再和答师复五首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八琼洞口桃花笑,失却尘寰半世忧。
闻道客亭炊未熟,坐看冻蚁梦中游。
第82首、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遣化何时取众香,法筵斋钵久凄凉。
寒蔬病甲谁能采,落叶空畦半已荒。
老楮忽生黄耳菌,故人兼致白芽姜。
萧然放箸东南去,又入春山笋蕨乡。
第83首、闻兀术将过淮再遣晁公昂觇师【朝代:宋代|作者:叶梦得】
狂酋屡惯骋长驱,未省新军有被庐。
快饮勿辞金凿落,先声须破铁浮图。
{走勾}官尔自疲千里,飞将吾宁较一夫。
试向八公山上望,当关何用守濡须。
第84首、题隆师山水短轴二首六言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程俱】
抱瓮终年五亩,结茅何日三间。
正拟萤飞自照,真成鸟倦知还。
第85首、题法喜院是院一瓦一木皆自能师手而师丈室惟布衾木枕无复长物即之坐庞眉皓顶泊然似不能言者无乃真有道者耶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舒坦】
了无情解作攀缘,一钵三衣只兀然。
坐对青山不知老,学人休问祖师禅。
第86首、送惟凤师归四明【朝代:宋代|作者:释智圆】
未识凤师面,早熟凤师名。
毓灵本岷峨,弱冠游神京。
出处忌非类,交结皆名卿。
高谈骇众听,雅唱归群英。
曩岁来浙阳,相逢水心亭。
论怀道且同,对坐眼弥青。
寻幽泛轻舟,待月步闲庭。
翌日倏分携,南北各如萍。
我寻住孤山,师亦往东明。
人间一为别,天上七周星。
江湖既相望,喣沫安足评。
今年春之暮,草堂花飘零。
睡起乍凭栏,竹外闻人声。
忽报凤师至,屣履出相迎。
借问胡为来,告我以其诚。
度支司外计,夕拜临兹城。
二贤俱我旧,故得寻其盟。
夏来西湖西,为邻乐幽贞。
朝登隐君堂,暮叩中庸扃。
引望云山遥,销暑竹风清。
论诗贵无邪,体道极无形。
倏忽时节移,秋风拂檐楹。
趋装俄告别,鄞江指归程。
适来既无事,适去岂关情。
孤帆侵晓飞,归橹连宵鸣。
风波视世态,水月悟浮荣。
仍知皋鹤性,不为尘网萦。
第87首、示师勤【朝代:宋代|作者:释怀深】
出家毕竟事如何,超越情尘敌死魔。
莫向丛森贪饱暖,百年光境等闲过。
第88首、秋日山林即事次叔父宝印师韵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王十朋】
萧萧苹末生秋声,登临遐想兰台英。
天高气清水碧色,明月相映光如琼。
脱叶翩翻下深樾,莲社高人诗兴发。
讲外吟余心更闲,白云满袖眠禅窟。
竹径通幽人不来,鸟鸣山静独徘徊。
应笑世间名利客,一生扰扰徒悲哀。
第89首、将游云居中途得佛鉴师到日涉简径归【朝代:宋代|作者:李彭】
呼船凌曙江,江空渺黄雾。
冥冥蜀魄啼,啧啧寒雀哺。
道人大梁来,折简须晤语。
为回缘云策,小缓攀天路。
元因会心期,非关排俗驭。
青灯耿夜窗,高谈杂疏雨。
第90首、故少师张魏公挽词三章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手麾日三舍,身驭月重轮。
始是岷峨秀,前无社稷臣。
向来元破斧,何用更洪钧。
只使江淮草,明年不作春。
第91首、报国寺藏经院小阁同师川驹父作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洪朋】
吾庐通古寺,宝藏此禅房。
薜荔封寒井,檀栾度短墙。
蝉声秋寂寂,山气夜苍苍。
却怪沙边雁,归飞有底忙。
第92首、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其九【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谢公莳兰苕,真意付此物。
惠然风肯来,香为一披拂。
遥知醉吟姿,黾勉向朱绂。
搘筇橘柚黄,僧屋对像佛。
第93首、从光师求花【朝代:宋代|作者:王令】
我有归心不可宽,忆君花好旧常欢。
若令醉眼异乡见,定作故人相笑看。
知有灵根分客易,却忧平地得春难。
只应胡蝶还相识,飞过东风又可叹。
第94首、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余同赋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晁补之】
不学栽桤业种松,未惭履狶笑屠龙。
许君尽得东坡术,已与先生一事同。
第95首、寄金山昙颖师呈永叔内翰【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江中峨峨山,上有道人住。
风涛响殿阁,云雾生席屦。
道人如不闻,道人如不顾。
谁能识此心,来往只鸥鹭。
京洛三十年,尘埃一相遇。
我与信都公,已落衣冠故。
平生守仁义,齿发忽衰暮。
世事不我拘,自有浩然趣。
未由逢故人,坐石语平素。
第96首、涂中书四十言奉寄武陵则师【朝代:宋代|作者:强至】
师有知人术,一言珍万金。
圣门防取貌,吾道素论心。
越树秋声起,武陵归思深。
桃源千载事,此说更难寻。
第97首、重登文兆师水阁【朝代:宋代|作者:释保暹】
重来久凭栏,临水景多闲。
高树下残照,寒潮平远山。
夜吟长负宿,秋病几思闲。
早晚离城里,从兹寄掩关。
第98首、看蜀女转昭君变【朝代:唐代|作者:吉师老】
妖姬未着石榴裙,自道家连锦水濆。
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
翠眉颦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
说尽绮罗当日恨,昭君传意向文君。
第99首、保福萃长老写师像求赞【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少食枣而齿黄,老饱盐而瘿亡。
兔分月魄入犀角,蜂采华滋归蜜房。
源深流长,体明用光。
巍巍堂堂,炜炜煌煌。
檀篆香消默无语,乌藤相伴倚绳床。
第100首、丑奴儿/采桑子·因师传说朝元理,昼夜功勤【朝代:宋代|作者:宋先生】
因师传说朝元理,昼夜功勤。
炼煅成真。
偷得阴阳共半斤。
壶中天地何曾夜,四季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