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老师的古诗100首五年级》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季梁谏追楚师(先秦-左丘明)
楚武王侵随,使薳(wěi)章求成焉,军于瑕(xiá)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léi)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
季梁止之曰:“天方授(shòu)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yín)。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něi)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jì),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shēng)牷(quán)肥腯(tú),粢(zī)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fān)滋也,谓其不疾瘯(cù)蠡(lǐ)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zī)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lǐ)以告曰:‘嘉栗(lì)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xīn)香,无谗慝(tè)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yīn)祀(sì)。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shù)免于难。”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第2首、宝云庵戒师(宋代-洪咨夔)
锺山好住苦弗住,驮岭难居真欲居。
出地入天须任我,来今去古不关渠。
万由旬上起肤寸,一刹那间弥太虚。
识得鬘华云体段,妙高高处坐如如。
第3首、醉中戏次师言韵兼简少逸 其二(宋代-李彭)
笔下疾雷惊四邻,勒兵小试颂声新。司空城旦馀波尔,六籍纷纶井大春。
第4首、题洪驹父徐师川诗后(宋代-李彭)
籍甚洪崖孙,高寒欲无敌。徐郎聘君后,挺挺百夫特。
堂堂无双公,户外满屦迹。虎豹雄牙须,侪流甘辟易。
徐诗到平澹,反自穷艰极。周鼎无款识,赏音略岑寂。
阴何不支梧,少陵颇前席。洪语自奇崄,馀子伤剽贼。
大似樊绍述,文字各识职。二子辨饤饾,鄙夫与下客。
粢食荐铏羹,熊蹯杂象白。殿最付公议,吾言可以默。
第5首、以仁者寿为韵寿侍读节使郑少师(宋代-陈起)
一气妙磅礴,万汇屈者伸。
方寸函太极,宇宙皆吾仁。
端平改化弦,真儒手洪钧。
厥今扶公道,皆昔夹袋人。
第6首、颂古二十九首 其二十八(宋代-释师体)
昨夜发新雷,毒蛇离窟穴。居常口不开,蹋著迸鲜血。
第7首、颂古十八首(宋代-释师一)
玉麟带角离霄汉,金凤衔花下彩楼。
野老不嫌公子醉,相将携手御街游。
第8首、送顺师赴积庆院寂照庵结夏 其二(宋代-文彦博)
西堂旧有牧牛图,七祖真容列座隅。虽是宗门粗浅法,从粗入细到无馀。
第9首、满江红(怀韩子师尚书)(宋代-陈亮)
曾洗乾坤,问何事、雄图顿屈。试著眼、阶除当下,又添英物。北向争衡幽愤在,南来遗恨狂酋失。算凄凉部曲几人存,三之一。
诸老尽,郎君出。恩未报,家何恤。念横飞直上,有时还戢。笑我只知存饱暖,感君元不论阶级。休更上百尺旧家楼,尘侵帙。
第10首、次韵何师与梅花二绝示刘凝远 其一(宋代-周紫芝)
月姊宫前玉树春,杏花菖叶不同村。多情谁道天无意,先与梅花雨露恩。
第11首、宿汤泉示真师二首 其一(宋代-李之仪)
睡美不觉晓,蜕然犹恋床。未能忘夜旦,已自懒衣裳。
供佛添新水,持经续旧香。不知门外路,何事有归艎。
第12首、洛江行送业师(明代-蔡清)
我有先生学行独不群,籍籍声华动八闽。我窃绪馀尚一荐,嗟吾先生兮始自贡途充国宾。
先生不见伊吕当年无科第,自有功名万古新。困龙若际风云便,方潭勺水可腾身。
虽然先生早了环中趣,否泰由来都是春。此行如遇成都卜,只问忠与孝,不问屈与伸。
第13首、侍何子贞师登黔灵山绝顶(清代-傅寿彤)
西南天畔万山秋,壑秘岩扃太古幽。绝境至今谁载酒,先生到此我从游。
俯看云气来齐鲁,坐拥星轺拜斗牛。乡郡料应添近事,许君门有尹荆州。
第14首、舟抵胥江值王师东下(明代-黎民表)
北来风雨满长途,浊酒他乡客思孤。铜柱烽烟连日夜,楼船戈甲下江湖。
朝廷石画谁今得,诸将金貂莫浪图。白首看山重引兴,故园三径任荒芜。
第15首、香山寺僧方荷能诗出其师护松号册索次(明代-徐渭)
坛畔苍松缀紫苔,远公曾记昔年栽。不教秀色流华屋,只放疏阴覆讲台。
愁为石化将鳞去,喜作涛鸣杂梵来。却忆吴山五千树,寸秧尽是老龙材。
第16首、龙湖师 其一(明代-袁宏道)
卜日轻为别,重来未有期。出门馀泪眼,终不是男儿。
第17首、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五 庐山(元代-黄镇成)
庐阜山阳几胜游,朅来重为虎溪留。千寻瀑布云霞冷,九派江流日月浮。
白鹿盘盘高洞晓,黄花采采故园秋。东南更有名蓝在,莫道诸方讯已周。
第18首、书香严屋壁呈寺主隆师(宋代-强至)
庄严模净域,金碧照晴霓。
土木有时竭,楼台无日低。
林泉藏好处,巾屦得安栖。
我愧陶彭泽,烦师数过溪。
第19首、曾涤生师奉命督师江南 其二(清代-赵树吉)
痛哭祁连冢,春芜渍泪痕。长城千里坏,荒郡几家存。
有地徵输急,无功将吏尊。楼船早下濑,旦夕缚孙恩。
第20首、寄璨师(唐代-韦应物)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第21首、焙师(明代-杨守阯)
年来折节出岩阿,灭裂抽思作用多。千眼法王空相在,九还仙子内丹多。
亲闱不待身温被,斋室宁容汗浥罗。雪夜梅天尤藉汝,袪除寒湿养天和。
第22首、田家留客图为四明刘师向先生赋(元代-乃贤)
客来田家当六月,主人相留树边歇。呼儿牵马饮清泉,厨里新浆解君热。
郎君出城几日前,城中米价今几钱。昨夜南村三尺雨,不知还到城濠边。
勿厌侬家茅屋小,棘门新编土墙绕。明朝早饭莫匆匆,鸡鸣送君出官道。
第23首、送吕道师还天台山(宋代-王铚)
结宇孤峰藓径危,身閒鸥鸟信忘机。
水声山色何今古,物态人情果是非。
子踏白云来问道,我垂华发自生辉。
赤城归去松门晚,万里秋风上客衣。
第24首、王熙甫见寄其师叔白哀词,单菱浦为之序,感酬短句,及示菱浦及东斋诸同学(清代-李宪噩)
谐情自有偶,不属钗与裙。继志自有后,不必儿与孙。
丈夫奋一世,要使百世闻。生或应其声,死或传其神。
斯人谁不死?死身不死人。妻子相环哭,但思返其魂。
魂返宁有术?道在灵不泯。孰能重斯道?千载生如新。
煌煌古圣训,朋友列五伦。
第25首、奉赠汤益阳师 其四(清代-刘伯埙)
夫子爱狂简,春风及草莱。自惭樗栎质,亦属药笼材。
郊岛称何敢,班倕幸见裁。行当驰九辨,一继楚骚哀。
第26首、哭师荔扉 其二(清代-袁文揆)
云水渺万里,寸心曾不隔。老至恋友生,况期善互责。
迩来谈经地,近君五亩宅。若使果归来,应得数晨夕。
分袂又七年,关山渺无极。回首别雷池,永诀已在昔。
而我痴复痴,寤寐情脉脉。
第27首、除夕和本师辛卯韵(明代-释今无)
怀师又在大关东,朔气山光一夜中。残梦不离三峡寺,閒情偏逐五更风。
年来善病心如死,日抱寒愁道未穷。幸喜烧冰依佛眼,灯花还与几人同。
第28首、谢文莹师携琴见访(宋代-石扬休)
郑卫湮俗耳,正声追不回。
谁传广陵操,老尽峄阳材。
古意为师复,清风寻我来。
幽阴竹轩下,重约月明开。
第29首、促拍满路花(信丰黄师尹跳珠亭)(宋代-赵师侠)
栽花春烂熳,叠石翠巑岏。小亭相对倚,数峰寒。主人寻胜,接竹引清泉。凿破苍苔地,一掬泓澄,六花疑是深渊。山前六花小池。
向闲中、百虑_然。情事寄鸣弦。炉香陪茗碗,可忘言。喷珠溅雪,历历听潺_。尘世知何计,不老朱颜,静看日月跳丸。
第30首、颂古十八首(宋代-释师一)
举手攀南半,移身倚北辰。
出头天外看,须是个般人。
第31首、寄王鍊师(明代-胡奎)
安期入东海,采药三蓬莱。东窗绿玉树,岁岁见花开。
弭节昆丘圃,吹笙阆风台。翱翔綵云里,挥手招我来。
安期双黄鹄,相从凌九垓。
第32首、读散师诗稿【宋代:单人耘】
拳拳我爱散公赐,墨迹酣沉两卷留。刻意苏黄兼熨贴,铸镕韩杜自雄遒。
江南烟水汀洲月,原上寒村桑柘秋。对此一灯吟不足,枯肠奇字忽能搜。
第33首、送王鍊师赴王屋洞【唐代:权德舆】
稔岁在芝田,归程入洞天。白云辞上国,青鸟会群仙。
自以棋销日,宁资药驻年。相看话离合,风驭忽泠然。
第34首、听谭师弹琴【唐代:王质】
君不能百步洪中裂横竹,一声吹入秋天绿。巨鱼鼓舞碎明珠,白浪轩昂动浮玉。
又不能多景楼上吹飞鸿,哀弦欲断沧浪风。徘徊舟子驻不进,江妃出听烟溟濛。
不知何处得此薰风琴,元龙六尺含苍云。恐是峄山孤峰绝顶上,万岁不老之寒根。
道人两手提天机,中有妙法无人知。风颠雨急倏来往,雨收风定游丝飞。
欲下不下窥鱼鸥,忽前忽后回波舟。恍惚浮云捲天宇,错落万点飞星流。
世间万法总非真,况此假合非天成。匣琴不出手无声,袖手不弹琴不鸣。
此琴此手两无与,问君广陵贺若从何去。王子有琴谁复传,无徽无轸亦无弦。
若人解得非耳听,为君试作无手弹。
第35首、改祭修斋决疑颂 第五疑:祭祀之家,及彼师巫,得何罪报耶?颂曰:【宋代:释遵式】
杀他还自杀,影响逐形声。鬼饱都无福,空招堕火坑。
第36首、雨师五首 其五 送神用《欣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牲俎告彻,嘉乐休成。卒事有严,燕虞高灵。蕃我民人,育我稷黍。
万有千祀,承神之祜。
第37首、送愿来上人还谷旸祝其本师生日即□赴范总戎之约【宋代:何绛】
去去三春道,莺花绕衲衣。谷旸揩背罢,琼岛论心微。
当道谁相识,知音如此稀。空嗟无雁处,书札不常归。
第38首、题玄和师仙药室【唐代:杨衡】
山边萧寂室,石掩浮云扃。绕室微有路,松烟深冥冥。
入松汲寒水,对鹤问仙经。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
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却顾宦游子,眇如霜中萤。
第39首、旋师之什【唐代:陈元光】
雪尽青山昏,师旋赤眉至。皇天监有光,边帅却非义。
六月张貔貅,万弓发羊豕。海岳皆效灵,苗民悉循纪。
卷舒如祥云,进止若时雨。薄暮天为阴,衔枚肃我旅。
一火空巢窝,群凶相籍死。《采芑》歌言旋,记此非黩武。
第40首、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唐代:鲍溶】
君逐元侯静虏归,虎旗龙节驻春晖。欲求岱岳燔柴礼,
已锡鲁人缝掖衣。长剑一时天外倚,五云多绕日边飞。
心期共贺太平世,去去故乡亲食薇。
第41首、和任师见寄之韵【宋代:辛弃疾】
几年魂梦隔高门,叹息潭间阙异闻。
剩喜风情筋力在,尚能诗似鲍参军。
第42首、访诸葛练师不遇【宋代:高翥】
青铜留着布囊中,去谒人间小卧龙。
久欲共君谋一醉,有钱却又不相逢。
第43首、和陆宗鲁韵赠夏师鲁【元代:谢应芳】
日斛葡萄剩有馀,一官不换只閒居。窗含烟气虞山近,门掩秋声栗树疏。
鸿雁去来知几度,鸡虫得失竟何如!丈夫高盖非无日,聊遣閒情赋《子虚》。
第44首、寿元相赵濲师 其二【明代:张萱】
延禧昭代领诸侯,剑履风云最上头。观洛有图来瑞鸟,中天望气拥青牛。
化调大匕归商鼎,祉锡元圭敛禹畴。鱼水君臣原万历,功成何必赤松游。
第45首、卢侍御师邵来谒予于山中时酷暑与约为山寺之游未明舟乃潜发有诗来次其韵【明代:王鏊】
炎蒸一室困尘编,坐忆山房滴暗泉。古寺晨游聊复尔,清溪夜发岂其然。
一天凉雨怀逋客,半壁残灯对老禅。清旦坐谣还至夕,空馀陇月向人圆。
第46首、同微师至面壁洞【明代:徐熥】
竹径云阴乱,松门夜色虚。佛多同客礼,洞半借僧居。
幡动风来后,钟残月上初。何须别栖隐,此地即吾庐。
第47首、题倪云林画赠因师【明代:高启】
含晖峰下路,树石尽垂藤。
欲认莓苔迹,相寻行道僧。
第48首、寄罗浮李鍊师【明代:王渐逵】
闻道青霞扫石眠,曲肱犹枕蕊珠篇。即看篆竹惊蛇虎,遥见星松出洞天。
共忆庚申曾守日,只今甲子又经年。书来问我无多事,嬴得闲游似迹仙。
第49首、寄石潭刘先生并李鍊师 其二【明代:李昌祺】
久不班荆话夙心,远劳封茗寄云林。殷勤谏议情偏厚,憔悴文园渴正深。
十载乡音怜断绝,几人交谊笃升沈。看云倍切怀君意,离恨悠悠可自禁。
第50首、和师邵春日登慈恩寺镜光阁及归途即事 其一【明代:顾清】
春入慈恩寺,云楼面水轩。佛光悬日月,空界了名言。
兜率吟边近,沧溟坐里翻。更须花满地,车马便应繁。
第51首、秋日侍蔡师宴汤二子重【明代:王宠】
我师发林屋,五夜翔天帆。衣裳动云气,犹自桃花岩。
争迎白鹿车,冠盖道相衔。李邕倾后辈,魁岸识虬髯。
汤也寔同社,登堂袂交把。惊座得文翁,琴瑟调大雅。
昔别春复秋,心事一披写。麒麟已翔空,吾道犹在野。
圣人奏云门,江湖自萧洒。商飙薄炎赫,亭午雷破壁。
崩奔三峡流,危耸四座客。宾跪请间觞,玉馔转狼籍。
平生狂奴态,醉舞拓金戟。回头指葛强,何似铜鞮陌。
第52首、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 其九 王师伐江南江南主李煜䧏时彗出柳历舆儿为彗出柳第九【明代:宋濂】
维彗出柳,六合布新。矧此弹丸,何敢不臣。彫弓宛转,铁骑参潭。
天堑未度,已无江堧。帝诏将臣,俟其来宾。慎毋疾击,以病吾民。
长蛇成围,不异祥麟。孱王既䧏,市无惊尘。大宣皇化,覃于至仁。
第53首、奉赠汤益阳师 其二【清代:刘伯埙】
赤手拟为霖,伤时一哭深。峥嵘留劲骨,蹭蹬损雄心。
不尽长沙泪,难回泽畔吟。沅湘香草在,遮莫恋抽簪。
第54首、奉赠汤益阳师 其三【清代:刘伯埙】
一卷灵均赋,轮囷郁古香。雅音关坠续,余事托微茫。
坛坫千秋在,光芒万丈强。蚍蜉竟何益,大树总苍苍。
第55首、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十六【清代:李鸿章】
方召桓桓轶盛周,壮游抵掌遍诸侯。南飞乌鹊争依树,东去蛟龙欲顺流。
谋国裴公勤远略,庇人白传展长裘。投戈喜见升平日,虾菜烟波一舸收。
第56首、答并安江师送米【宋代:洪迈】
不见道人久,天涯岁云除。
朝来食指动,忽接送米书。
念师折脚铛,五合未省余。
中野外覆餗祸,尚有乞食逋。
云何怜孤客,日受饥火驱。
未曾贷监河。矧肯索胡奴。
谁言斗升意,矫矫超万夫。
嗟予事笔耕。轻弃南亩锄。
慁烦方外客,此计良已疎。
何时事粗了,归葺五亩居。
生涯寄绵竹,岂即非良图。
不为泉壤蚓,愿学江湖鱼。
第57首、羽客熊叶二师言归铁柱以五十六言饯之【宋代:史浩】
喜见洪都二散人,直疑吴许是前身。看梅始识林和靖,载酒还寻贺季真。
铁柱擎天龙已蛰,星坛近斗月为邻。思归却有他年约,来庆吾登九十春。
第58首、馀干黄师求北窗诗【宋代:韩淲】
陶令一北窗,今古自无对。折腰岂为米,归来本非退。
平生羲皇心,肯与时向背。当年五柳传,谁云闭关辈。
子能知其然,此意要常在。渊明不吾欺,是中诚可爱。
第59首、安福宗子师共兄弟五人作慈顺堂养母求诗【宋代:周必大】
五窦曾誇擢桂枝,从今天族更光辉。会看鼓吹喧龟洛,何止三人从伏妃。
第60首、送李宪颧江陵师双辘轳格【宋代:项安世】
表铒计已决,艰难人尽非。
犹烦使者斧,往载师臣旂。
万事本无事,一移无不移。
因书汉三府,鸟尽木为迟。
第61首、田家留客图为四明刘师向先生赋【元代:乃贤】
客来田家当六月,主人相留树边歇。呼儿牵马饮清泉,厨里新浆解君热。
郎君出城几日前,城中米价今几钱。昨夜南村三尺雨,不知还到城濠边。
勿厌侬家茅屋小,棘门新编土墙绕。明朝早饭莫匆匆,鸡鸣送君出官道。
第62首、送少微师西行(一作送僧自吴游蜀)【唐代:钱起】
随缘忽西去,何日返东林。世路宁嗟别,空门久息心。
人烟一饭少,山雪独行深。天外猿啼处,谁闻清梵音。
第63首、河东赠别炼师【朝代:唐代|作者:武元衡】
多累有行役,相逢秋节分。游人甘失路,野鹤亦离群。
戎马犯边垒,天兵屯塞云。孔璋才素健,羽檄定纷纷。
第64首、送闲师归江南【朝代:唐代|作者:张籍】
遍住江南寺,随缘到上京。多生修律业,外学得诗名。
讲殿偏追入,斋家别请行。青枫乡路远,几日尽归程。
第65首、赠萧炼师公弼【朝代:宋代|作者:董嗣杲】
吾家阿京爱公弼,吾家泽兄敬公弼。
半生梦与公弼游,岂意相逢在今日。
春风和气见眉宇,玉壶冰鉴藏胸臆。
人间万事君自知,未必君材人尽识。
苏门水木无纤埃,闻君家近公和台。
仙家近日多官府,黄帽青鞋归去来。
第66首、少师丞相国公西磵先生挽歌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舒岳祥】
咸淳无正史,德祐少完人。
他日修公传,终身作宋臣。
渊明还死晋,商皓本逃秦。
壮士元无泪,西风自湿巾。
第67首、偈颂七十六首 其一七【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我有一转语,历劫常如此。
迥绝无人处,聚头相共举。
第68首、偈颂七十六首 其六三【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
当处发生,随处灭尽。
阿呵呵,见不见,秋风一阵来,落叶两三片。
第69首、偈四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释师体】
年年浴佛在今朝,目击迦维路不遥。
果是当时曾示现,宜乎恶水蓦头浇。
第70首、达磨祖师赞【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手提金锡,银山铁壁。
对朕者谁,还云不识。
透过玄关,青天白日。
第71首、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六【朝代:宋代|作者:释慧远】
大地一浑身,虚空绝四邻。
不识柏树子,唤作麻三斤。
好时十分潇洒,恶时一味藞苴。
等闲牵犁上佛殿,乘兴钵盂里走马。
平地撒屎撒尿,知佗是真是假。
禅人描邈将来,大虫头上火把。
第72首、次韵黎师侯登王叔武文昌阁看雪【朝代:宋代|作者:许及之】
春雪如过客,所止留莫住。
但见空中驰,机心逐鸥鹭。
度腊凛余寒,同云忽朝聚。
乍看鲛泣珠,渐觉柳飘絮。
少焉有矜色,琼枝鬭玉树。
登临须胜流,着我觉形污。
北山鲜明姿,爱客急修具。
坐间两荆州,翛然隐风度。
更着老弥明,清谈屋瓴注。
客醉主亦欢,主醉客即去。
剥啄凤沼来,忽得石鼎句。
便可当画图,却将醒眼觑。
第73首、送石师正【朝代:宋代|作者:强至】
马蹄南出都门路,行客少年春色暮。
花片空随别盏飞,柳条难系征鞍住。
第74首、再和答师复五首 其四【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有味新诗名不得,正如仙爪为爬身。
此时风味无人会,想见麻姑擗脯麟。
第75首、云师无着自金陵来见予广陵且遗予支遁鹰马图将归以诗送之且还其画【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
玉骨犹寒富贵余,漆瞳已照人天上。
去年相见古长干,众中矫矫如翔鸾。
今年过我竹西寺,病瘦已作霜松寒。
朱颜不办供岁月,风中蒿火汤中雪。
好问君家黄面翁,乞得摩尼照生灭。
莫学王郎与支遁,臂鹰走马怜神骏。
还君画图君自收,不如木人骑土牛。
第76首、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孝庙乘干日,光宗宅震宫。
夔龙池集凤,黄绮翼高鸿。
初政扶皇极,三朝抗大忠。
期年坐黄阁,万古一清风。
第77首、游李少师园十题 松岛【朝代:宋代|作者:范祖禹】
孤屿何亭亭,苍松郁相对。
池中蛟龙起,天际风雨会。
第78首、送定师南游【朝代:宋代|作者:穆修】
营营学佛徒,皆喜訾吾道。
怜师独异群,儒艺知探讨。
诵诗三四章,往往见词藻。
玉璞在琢磨,不难成至宝。
知予本好古,身服仁义老。
勤请送行诗,安足慰枯槁。
别时汝颍路,凉叶经秋早。
南游何当还,江潭无限好。
第79首、师袭卿来权摄峨眉县禄东之来乃去送以诗乃元日也【朝代:宋代|作者:晁公溯】
白水诸山翠作堆,岂令飞舄着尘埃。
勿嫌屈子峨眉县,正得同吾婪尾杯。
淑日升堂迎昼永,和风排闼送春来。
还家尚可为亲寿,柏叶清尊手自开。
第80首、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赵抃】
云涛朝暮湖山胜,曾伴仙翁烂漫游。
别后瞻思闲屈指,岁华如箭已三秋。
第81首、次韵宫师相公南游还旧山及阙下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宋祁】
丙御萧萧上翠微,故林泉石共光辉。
晓猿夜鹤知无怨,得见山中宰相归。
第82首、不见如师【朝代:宋代|作者:石象之】
洗除尘垢访名蓝,不得相逢益自惭。
松桂阴森香火冷,乱云空锁白莲庵。
第83首、超果亮师假还山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陈瓘】
路左浆先馈,门前屦几重。
勇归尘事掷,恬处道心浓。
弄水知幽谷,观云想妙峰。
深夜孤鹤唳,清露滴高松。
第84首、辞三师颂 三【朝代:唐代|作者:杜光庭】
岧岧玉京山,玄者何巍巍。
真人科虚步,朗朗长夜开。
大道由人弘,心至神自归。
修斋行道毕,稽首辞三师。
(同前。
)。
第85首、和江十雨中与持国师直饮【朝代:宋代|作者:刘敞】
旦上天禄阁,暮直承明庐。
避喧虽足慰,取适固已疏。
佳雨及我暇,兹晨殊晏如。
紾絺委冠带,高枕睨庭除。
熏风散微凉,润气浮郊墟。
沸声涌江濑,暝色晦绮疏。
惊电时烁目,疾雷不废书。
商歌勤金石,尘谷盈鼃鱼。
此乐不可改,古人良起予。
惜无同音赏,幽独成离居。
闻君达亹亹,樽酒会朋裾。
高贤卧家巷,固多长者车。
宁无寂寞者,闭关讲玄虚。
第86首、和居简师韵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高似孙】
恨不相从早,分渠月半寮。
墨飞春涧石,茶衮夕铛潮。
诗到如今瘦,情从此处消。
为君料理极,参透碧寥寥。
第87首、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朝代:宋代|作者:邵雍】
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
始祖有遗烈,托君访其存。
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
石柱之始立,于古无所根。
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
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
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
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
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
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
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
二者兼取之,于义似或尊。
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
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
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
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
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
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
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
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第88首、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狮子岩【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岩形若狻猊,不能千里走。
岂无鸟兽群,当假风雷吼。
寄谢栖息人,想像真妄有。
第89首、陪师厚游百花洲槃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石事因读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十诗 其七【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委径问谣俗,高丘省佃作。
昔游非苟然,今花几开落。
第90首、三豪诗送杜默师雄【朝代:宋代|作者:石介】
曼卿豪于诗,社坛高数层。
永叔豪于辞,举世绝俦朋。
师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称。
曼卿苦汩没,老死殿中丞。
身虽埋黄泉,诗名长如冰。
永叔亦连蹇,病鸾方骞腾。
四海让独步,三馆最后登。
师雄二十二,笔距狞如鹰。
才格自天来,辞华非学能。
回顾李贺辈,粗俗良可憎。
玉川月蚀诗,犹欲相凭陵。
曼卿苟不死,其才堪股肱。
永叔器甚闳,用之王道兴。
师雄子勉旃,勿便生骄矜。
第91首、师鲁推官惠甘蔗戏谢【朝代:宋代|作者:文同】
满节甘滋渗齿寒,醍醐谁与酿琅玕。
不知佳境何时入,试似前人取倒餐。
第92首、送昙秀师归庐山梦斋【朝代:宋代|作者:晁补之】
扁舟又过楚江东,庐阜霜晴翠埽空。
四海五湖皆逆旅,千岩万壑正秋风。
会观沙界无华处,何必茅斋是梦中。
已悟三生旧知识,不因天竺寺前逢。
第93首、送惟凤师之终南【朝代:宋代|作者:释文兆】
终南关内见,寒翠叠空虚。
明代谁招隐,深秋自卜居。
宵晴吟洞月,日晓饭溪蔬。
此后嫌名出,应无入阙书。
第94首、谢师厚挽词三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范纯仁】
天地钟奇秀,公应为世生。
何悭一老遗,遽夺万人英。
千古长赍恨,重泉不掩名。
缪当幽穸志,深愧色丝铭。
第95首、依师小轩独酌【朝代:宋代|作者:刘弇】
东篱粲佳英,依约圆钱帖。
西渚傲霜筼,潇洒狻猊鬣。
居然容膝地,况与蓬丘接。
始余供烦使,浪谓素意惬。
一当骇物机,局缩如跧折。
客尘不制人,脱去苦不捷。
谁谓一日间,堮倚发蹀躞。
椒浆泪玉沥,蠹简披往牒。
兀尔自忘怀,少复进专辄。
流年苦蹉跎,念咎真脱叶。
皤皤彼禅客,趋尚未易蹑。
正应发再驾,万念兹一摄。
第96首、依韵和师直仲春雪中马上【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自倚春风暖,轻袍犯雪来。
过塘迷绿水,拂树杂芳梅。
山蔽峰难辨,樵通径易开。
野行方有味,缓辔不须催。
第97首、偈颂七十六首 其四七【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开眼见明,合眼见暗。
开眼合眼,知而故犯。
一毫头上现乾坤,堪笑云门咦顾鉴。
第98首、题珣师休牧轩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宗泽】
一乘休去已忘机,恰似当初未牧时。
云起云消本无迹,有为全体是无为。
第99首、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滕岑】
中年知学道,所得不造微。
老来衰拙甚,动与世俗违。
诗书束高阁,蓬藋掩坏扉。
自应车马绝,不待门墙挥。
第100首、明日欲对通夕不成寐枕上赋墨梅诗还契师宿逋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许及之】
胸中扫除烟火食,笔端洗涤苍苔痕。
立雪家风真第一,我欲着句今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