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古诗词100首名句》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唐代-柳宗元)
芳丛翳(yì)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duō)灵芽。
蒸烟俯石濑(lài),咫(zhĭ)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guī)璧无纤瑕(xiá)。
呼儿爨(cuàn)金鼎,馀馥(fù)延幽遐。
涤(dí)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pí)耶。
咄(duō)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第2首、养竹记(唐代-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dǐ)砺(lì)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lǚ)及于亭之东南隅(yú),见丛竹于斯,枝叶殄(tiǎn)瘁(cuì),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fěi)者斩焉,彗(huì)帚(zhǒu)者刈(yì)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běng)茸荟(huì)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shān)蘙(yì)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第3首、答何竹牖中秋见怀(明代-周讷)
野兴偏宜月色秋,开轩待月小迟留。肯教美景成虚度,正拟良朋共唱酬。
举盏但为文字饮,新诗都付锦囊收。坐深细听残更报,祇隔芙蓉水外楼。
第4首、题王黄鹤墨竹(元代-德祥)
辋川竹里旧题诗,画里如今似见之。满耳秋声人不到,弹琴长啸月来时。
第5首、求叶仲舆写墨竹扇面(元代-岑安卿)
此君一日不可无,子猷笃爱心欢愉。延平官舍斩伐馀,稽山倦客心烦纡。
先生抛官南海来,胸中丘壑争崔嵬。笔端造化夺天巧,箨龙一夜惊春雷。
素绢团团剪秋月,愿染玄霜写幽绝。萧然便觉风雨生,顷刻清寒屏炎热。
昔时与可称绝伦,息斋近世尤逼真。我持此扇出门去,要使袜材咸萃君。
第6首、过净慈傅无文竹院退居(宋代-顾逢)
李涉题诗处,轩窗一室明。
游人闲半日,老子乐余生。
碧落云无影,清风竹有声。
自言身后事,龛塔已圆成。
第7首、黄嗣深尚书自临川省其兄嗣文户部于宜春用元明鲁直唱题李生墨竹梅(宋代-曾几)
纷纷画手调红绿,好以桃花配丛竹。岂无短纸作江梅,雪里溪边太幽独。
李侯胸中有佳处,研滴松煤聊寓目。与梅择对无可人,分付此君真不俗。
淡烟小雨空濛地,何得月明疏影足。始知璀璨出斜枝,诗画古来真一族。
第8首、庚戌九日还自上都饮酒于西嵓以野水竹间清秋岩酒中绿为韵十首 其二(宋代-蔡松年)
骨相乃封侯,铜腥能使鬼。文章亦可怜,不直一杯水。
第9首、题黄居寀雀竹图二首 其二(宋代-范成大)
蔓花露下凝碧,丛竹秋来老苍。噪雀群争何事,么禽自啭清篁。
第10首、修竹百竿才欣种植佳篇五首旋辱咏歌若无还答(宋代-李昉)
谩栽花卉满朱栏,争似疏篁种百竿。
长爱枕前闻淅沥,乍欣窗外见檀乐,
春来莫重和烟翠,岁晚应须带雪看。
我得此君添一友,时时相对列杯盘。
第11首、竹里梅(唐代-刘言史)
竹里梅花相并枝,梅花正发竹枝垂。
风吹总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时。
第12首、题画竹 其一(清代-丘逢甲)
西风入幽篁,寒声何策策?空山寂无人,落日秋痕碧。
第13首、邹平王画竹为罗子文赋(明代-顾璘)
写竹贵神不贵色,画师俗笔难为力。古来能事自天成,萧郎文老何由得。
国朝作者夏奉常,祇今仅见邹平王。金殿昼閒一挥洒,遂令缣素移潇湘。
兖州太守得真迹,草堂白日寒云积。风叶当轩簌簌鸣,霜柯倚座森森碧。
清泉怪石映带成,即恐春笋惊雷生。炎天对坐毛骨爽,便欲掉臂林中行。
呜呼绝艺不可遇,千金竞买珊瑚树。君不见寒士潇条土木形,遮道时逢贵人怒。
第14首、附画风竹于箑送子甘题此(明代-徐渭)
送君不可俗,为君写风竹。君听竹稍声,是风还是哭。
若个能描风竹哭,古云画虎难画骨。
第15首、斑竹帘(元代-华幼武)
湘妃泪洒碧琅玕,剪织疏帘拭未乾。细缕引风宜隔暑,湿痕含雨欲生寒。
灯前照耀琉璃洁,月下斓斑玳瑁看。直干尽输兵革用,高堂舒卷莫摧残。
第16首、题竹下美人(明代-胡奎)
天寒翠袖立盈盈,中有贞心玉琢成。明月满天骑白凤,有人传是许飞琼。
第17首、竹林寺别友人(一作与德玄别,一作李玄)(唐代-许浑)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花满谢城伤共别,
蝉鸣萧寺喜同游。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第18首、移竹次以贞韵兼怀湘中士友(明代-童冀)
泮水秋风吹鹤发,江湖夜雨忆鱼竿。客乡赖有书声好,官舍新添竹色寒。
粉节飘香浮绿蚁,锦笺题字寄青鸾。美人远隔潇湘浦,日暮碧云天外看。
第19首、题竹寄一夔(明代-杨士奇)
夔翁又是三年别,白发论交重比金。万里停云频在望,一枝聊寄岁寒心。
第20首、题竹寄本清良友 其一(明代-杨士奇)
往岁金陵城里住,竹阴相对话同乡。蓟门此日看图书,却望金陵别思长。
第21首、尹之先画竹(明代-康海)
虚堂挂翠筠,玉涛满壁起。知君彻骨清,志意特欣此。
兴剧须我题,予好亦若尔。回视桃李姿,秾芳胡足齿。
第22首、游竹林深处因赠拙归居士(明代-王恭)
深林霁初霭,氤氲逗萝径。烦熇遍朱火,爱此山中静。
拂石云共眠,横琴鸟皆听。神閒境自玄,物澹心逾迥。
超然维摩居,水月初见性。行苦人未归,岩栖独清净。
第23首、正月廿三日借竹洲访顾藏六于司马庙(元代-吕诚)
一番行春始出村,韶华无赖已平分。野鸟乱啼司马庙,石麟犹卧汲家坟。
烧痕新绿浑禁雨,柳色半黄都染云。荡泾桥头有酒卖,醉把梨花日又曛。
第24首、竹里(唐代-李涉)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第25首、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四 寺前放蝠(清代-许传霈)
非虫亦非鸟,蝙蝠状独奇。又有可奇者,孤眠寺榻西。
谈笑群客至,若不与闻知。岂病身小弱,我为袖携归。
昏黄出山外,超然忽高飞。飞鸣出意外,此类犹知时。
第26首、真性海竹茶炉(明代-莫士安)
一炉周绕护琅玕,圆上方中量自宽。水火相煎僧事少,枪旗无扰睡魔安。
煖红炙汗枯霜节,沸白浇花逗月团。留共梅窗清啜罢,雪楼谁道酒杯寒。
第27首、鹪鹩园十七绝为黄与东赋 其八 竹径(明代-李孙宸)
种竹密成丛,三径失长夏。俗客应不来,清阴在吾把。
第28首、题竹梅图(宋代-汤炳龙)
岁晚江空见此图,竹梅相伴占全湖。如何不与松为友,应怪人间作大夫。
第29首、赠俞竹心(宋代-林泳)
避雨君平肆,相亲一笑边。
我歌大司命,君说小行年。
倾盖多豪贵,掀帘半醉眠。
自言谋竹隐,聊觅印山钱。
第30首、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三(明代-区大相)
尽堪供啸咏,不假报平安。莫谓龙身小,风云终日寒。
第31首、宝界寺东廊有东坡画竹壁间年久剥落过半其存者笔气如生立玩移时(明代-区大相)
画竹僧廊在,尘埃年代深。捎檐随笔爽,穿石竞毫森。
古壁烟云湿,晴天风雨吟。山灵亦爱惜,劲直到如今。
第32首、种竹一首(明代-黄省曾)
绿竹何年植,萧森翳碧林。琴边嵇宅满,酒畔习池深。
月与澄秋影,云来助夕阴。长歌吾一倚,忽起凤凰心。
第33首、次韵沈陶庵题有竹庄(明代-张渊)
爱汝石田茅屋好,依然风物似斜川。
白蘋洲渚沧江外,红树园林夕照边。
艇子打鱼偏趁月,山童洗药每临泉。
老夫欲问东家住,分取瓜畴数亩烟。
第34首、题画竹 其二(宋代-仇远)
净洗碧娟娟,颜色如少年。窗前风收雨,阶下笋行鞭。
第35首、蜗庐有隙地三两席稍种树竹已有可观戏作七篇 其一 菊(宋代-程俱)
吾闻郦侯国,产菊千丈潭。采华食其叶,垂根渍芳甘。
遂令郦川氓,难老如彭聃。庭前有古井,秋霖发清涵。
慇勤东篱绿,覆此白玉奁。时能嚼新蕊,汲月散馀酣。
第36首、题竹(宋代-韩淲)
有酒不妨醉倚,有诗不妨自题。声以清风何远,影于残月都迷。
第37首、和昌甫竹句 其六(宋代-韩淲)
山囿遥遥合世官,事嗟成往尚何观。新知益比故知少,纵有竹林无复欢。
第38首、自玉山归竹隐投宿广平院(宋代-赵蕃)
久客倦城市,薄言归田庐。
秣马待日斂,颠风忽来俱。
横策径成去,扑扑埃满须。
晴雷隐虚空,数雨如投珠。
渴甚念茗饮,迟回寻梵居。
少焉复前迈,行行过烟墟。
但惊田畴间,有似杭复苏。
及经道余冲,余流尚通渠。
乃悟适来雨,咫尺或有无。
天公本何心,分龙信非诬。
自兹到吾栖,岗岭更复迂。
山穷偶逢寺,可以休仆痡。
投鞍鞍议食事,仅具粥一盂。
道人吾故人,问我来崎岖。
既能设瓜果,村酒亦复沽。
我愧非渊明,僧诚远远公徒。
停杯竟高枕,梦境知何如。
明当带星起,草露徒侵裾。
还家一何忙,视竹齐架书。
优哉且自过,休问瓶无储。
第39首、竹林(宋代-杨万里)
珍重人家爱竹林,织篱辛苦护寒青。
那知竹性元薄相,须要穿来篱外生。
第40首、竹间亭(宋代-欧阳修)
啾啾竹间鸟,日夕相嘤鸣。
悠悠水中鱼,出入藻与萍。
水竹鱼鸟家,伊谁作斯亭。
翁来无车马,非与弹戈并。
潜者入深渊,飞者散纵横。
奈何翁屡来,浪使飞走惊。
忘尔荣与利,脱尔冠与缨。
还来寻鱼鸟,傍此水竹行。
鸟语弄苍翠,鱼游翫清澄。
而翁乃何为,独醉还自醒。
三者各自适,要归亦同情。
翁乎知此乐,无厌日来登。
第41首、归宜兴留题竹西寺(宋代-苏轼)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罂粟汤。
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第42首、金缕曲 梁药亭解元属赋紫竹夫人,因有所订【清代:顾贞观】
心共香苞卷。卸啼妆、却施檀晕,湘娥恨遣。直拂芸辉绡账薄,云母簟纹波泫。
新粉扑、罗浮蝶茧。说与桐花羞待凤,雪衣寒、水月毫光浅。
窗影在,个人展。
兔园傍柳名偷显。刻琅玕、词填玉茗,箫圆钗扁。搔背何须春笋样,一笑麻姑鞭犬。
换翠袖、昭容不免。占住夜郎才几节,让扶南、暂作扶馀典。
偎满愿,火龙剪。
第43首、闻先生竹亭【明代:顾清】
种竹人何在,閒亭故俨然。名因王子传,兴入武公篇。
夜雨凉生坐,晴云绿满川。人来问孙子,玉立遍阶前。
第44首、题归高士书竹画庄【明代:顾景星】
太常墨竹名天下,归老文休亦潇洒。元躬别得彭城法,醉后解衣方一写。
一枝赠我挂草堂,是时绕屋插新篁。始知笔理侔造化,洋州胸次吞筼筜。
元躬取神兼取肖,雨至如啼风若笑。即今折取一枝来,正看旁观无此妙。
夫夫老大尤清狂,垂肩白发双耳长。所南画兰不画地,千秋志士同感伤。
附禺帝丘三百里,放勋葬处留遗址。双梢愁惹苍梧云,乱痕泪点潇湘水。
元躬画此人少知,日暮易米空筐归。只今披发飘然去,莫道前身是画师。
第45首、新栽竹【唐代:杜荀鹤】
劚破苍苔色,因栽十数茎。窗风从此冷,诗思当时清。
酒入杯中影,棋添局上声。不同桃与李,潇洒伴书生。
第46首、和欧阳广明竹间桃花【宋代:王庭圭】
雨罢新花明晓日,竹阴琐碎错黄金。墙头过尽双飞蝶,叶底巧啼何处禽。
玉女洗妆匀浅淡,老龙脱箨著青深。柔姿敢并高标立,直节时容粉面侵。
爱客分明莫来折,坐舆径造不妨寻。桃花落后春事已,唯有清风满竹林。
第47首、竹【宋代:张咏】
卷帘阴薄漏山色,欹枕韵疑寒雨声。
春晚不知桃李谢,岁寒非避雪霜深。
第48首、王修竹馆舍即事【元代:黄庚】
池馆翠凉处,宽閒称客居。未仙犹阆苑,不梦亦华胥。
竹净堪居鹤,荷香欲醉鱼。心清无个事,长日一编书。
第49首、送芳上人游兴国清凉寺并柬竹间禅伯【元代:刘崧】
又飞云锡度林关,好去清凉第一山。宝气定随楼阁见,禅心长共水云閒。
幡幢说法千华里,瓶钵看经万竹间。从此岩栖相见少,肯将诗句落尘寰。
第50首、画竹二首 其一【明代:徐渭】
青鸾五尺尾,一半入青霄。老眼摩挲认,方知是竹梢。
第51首、竹下赏花戏作花竹吟效连珠体 其二【明代:李之世】
花坛竹屿细评章,竹有君兮花有王。花似含香供竹笑,竹宜输粉助花妆。
不缘竹泪溅花落,刚睹花神对竹狂。携得花茵和竹榻,看花看竹醉馀觞。
第52首、病中李傅竹见过走谢兼以送别【明代:邱云霄】
一春长卧独柴扉,门外深苔印屐肥。花径未劳题凤去,竹窗空自听莺啼。
帆依返照江鸥下,秋薄寒云塞雁归。九曲风烟如有问,紫阳楼外草庵稀。
第53首、王孟端竹为吴德明作【明代:徐庸】
薇省仙郎写翠筠,墨花香煖凤池春。庙堂元老留题咏,珠玉琅玕世共珍。
第54首、题竹送族孙继赴温县教谕 其一【明代:杨士奇】
吾家前代三登仕,今喜孙枝有凤毛。但保岁寒冰雪操,会看青步綵云高。
第55首、题竹寄本清良友 其一【明代:杨士奇】
往岁金陵城里住,竹阴相对话同乡。蓟门此日看图书,却望金陵别思长。
第56首、题竹送杨仰谟同知 其一【明代:杨士奇】
万里为官可惮赊,从来山水说三巴。巴西二守清贞操,肯愧庐陵忠节家。
第57首、阶前竹【明代:朱诚泳】
个个筼筜手自栽,绿阴密密护苍苔。小轩不独添佳致,还有丹山彩凤来。
第58首、岁除前一日过竹堂寺【明代:皇甫汸】
尘世徂年易,空门驻日閒。看铭支遁座,味品释龙关。
淑气诸天外,流芳双树间。未能除累劫,回首愧春还。
第59首、书柯丹丘墨竹并古木幽篁 其二【明代:王恭】
孤根曾是老风烟,直节从教雨露偏。忆得乐游原上路,汉陵千树也萧然。
第60首、竹【明代:符锡】
谁家竹子满江浔,排槛穿沙饶十寻。我欲裁之双玉笛,风生万壑尽龙吟。
第61首、顾定之墨竹二首 其二【明代:董纪】
种竹何必多,无则令人俗。萧萧一两竿,清风自然足。
第62首、娄原善竹庄小酌二绝 其一【明代:张吉】
别来心事故无穷,坐落悬车语未终。更辟柴门开小酌,千竿瘦竹两衰翁。
第63首、题竹赠沈山人【明代:王世贞】
小径初抽碧玉枝,澹烟零雨揔相宜。知君欲写江湖色,懒向梁王赋夹池。
第64首、题夏仲昭竹寄陶良伯【明代:杨慎】
大常胸次潇湘宽,少年爱写生琅玕。白头蓺苑更入妙,笔法远追王孟端。
两家名藻雄吴下,品题未觉风流亚。一纸能令百世传,两竿不啻双金价。
人言画竹非画工,草书结构将无同。谁家高堂名宝绘,徐熙花鸟迷青红。
玉人佳兴松江东,寄图索赋随长风。遥知把玩清香里,正是相思明月中。
第65首、题竹庵画 其二【清代:范当世】
未有雄谈对文畅,聊将心迹语高闲。江流绕遍黄泥麓,万石崎嵚无片顽。
第66首、题画竹 其四【清代:丘逢甲】
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第67首、代弟茝咏梅画十景·依竹【宋代:陈著】
香在溪头古晋林,潇潇风雨惯曾禁。
休寻白玉堂前梦,自有此君知此心。
第68首、比部文承制移竹赠初秀才尧民有诗因次其韵 其二【宋代:李之仪】
增筑贵坚厚,抨绳避攲侧。朝灌暮复压,深虞枯易得。
劲节既能主,百蠹遂为客。风微吟疏簧,日永齿客屐。
此况倘可期,吾甘事潜默。晋人知自完,皎皎良未息。
不材谢纷纭,斯言愧安国。
第69首、画竹【宋代:韩淲】
万叶扶疏落画檐,清风吹影上疏帘。人间翰墨閒游戏,一笔挥成不用添。
第70首、游淡竹岩【宋代:胡寅】
岩好城还近,山南路却西。
淡交同鲁卫,新酿到青齐。
桑密家家繭,身稠处处犂。
朱陵更清绝,何必此幽栖。
第71首、寄题僧院庭竹【宋代:林逋】
岑寂宝坊清夜月,几移疏影上跏跌。
更怜斋罢闲看处,一日还应不可无。
第72首、吴江华严寺西轩洗竹因赋诗一首【元代:成廷圭】
华严寺里断云师,许我来题洗竹诗。未论竿头能进步,且教节外莫生枝。
定回独夜秋声减,经罢西轩暝色迟。从此一尘无染著,岁寒唯有此君知。
第73首、月湖竹枝词四首题四明俞及之竹屿卷 其三【元代:乃贤】
水仙庙前秋水清,芙蓉洲上新雨晴。画船撑著莫近岸,一夜唱歌看月明。
第74首、李息斋平章画著色竹御屏【元代:张昱】
此君有逸韵,翠佩而长裾。遭彼列仙人,授以鸿爪书。
把玩犹未解,倏焉淩空虚。化为九凤雏,其声杂笙竽。
煌煌蓟丘公,描写登画图。丹青照屏帷,如对古丈夫。
乃知庙堂上,一日不可无。至今伶伦氏,见之为踟蹰。
第75首、清平乐·赏梅观竹【元代:许有壬】
赏梅观竹。不暇才黄独。白玉吹香连碧玉。富杀山人林谷。几年行路艰难。眼明今日重看。便结岁寒心友,休教梦到槐安。
第76首、画竹十二首 其九【元代:吴镇】
短梢尘不染,密叶影低垂。忽起推篷看,潇湘过雨时。
第77首、题竹二十一首 其十五【元代:吴镇】
缅惟潇湘江,千里遥相忆。何当守一枝,与子期深密。
第78首、丹霞十二咏 其五 竹坡烟雨【清代:成鹫】
旧竹低垂新竹高,淡烟疏雨两萧骚。笋根童子窥泉脉,林下閒人罢桔槔。
绿玉倚檐摇翠幌,冷云和梦湿缁袍。何堪更忆潇湘夜,剔尽寒灯闻百劳。
第79首、赋得竹如意送详师赴讲(青字)【唐代:皎然】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
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
第80首、池上竹【朝代:唐代|作者:杨巨源】
一丛婵娟色,四面清冷波。气润晚烟重,光闲秋露多。
翠筠入疏柳,清影拂圆荷。岁晏琅玕实,心期有凤过。
第81首、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第82首、竹节亭【朝代:宋代|作者:张璹】
结构华亭岁月深,形如竹节俯山阴。
规模自壮中山色,基业犹存万古心。
窗外岂无猿鹤唳,檐前时有凤凰吟。
夜深神鬼惊闻处,月下谁弹一曲琴。
第83首、去非尉曹于廨舍之侧凿池种竹为亭其上名曰有竹取文公诗云也【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旧日南州于去非,一官黄绶不嫌卑。
要为宾主壶觞地,因着胸中水竹期。
怪底不同东野耄,政由深得退之奇。
过君池草生春日,忆我丛篁长夏时。
第84首、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朝代:五代|作者:顾夐】
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砌花含露两三枝。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
香烬暗消金鸭冷,可堪辜负前期。绣襦不整鬓鬟欹。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
第85首、以竹院逢僧为韵集杜工部句赠鹤林老别流禅师四首 其四【朝代:宋代|作者:俞德邻】
浮生如过隙,世故莽相仍。
略税林下鞅,远访云端僧。
愿闻第一义,将衰栖大乘。
清谈有滋味,小子得无承。
第86首、送赵竹潭【朝代:宋代|作者:许棐】
已强诗仙一夜留,任教侵早放船休。
恨身不似梅花片,飞入寒篷伴远游。
第87首、疏山问竹【朝代:宋代|作者:释道璨】
坐对青青仔细看,别来且喜尚平安。
山中岁晚风霜恶,不易孤标耐得寒。
第88首、兼静黄坛杨君书室也取钱起柴门兼竹静之句名之邑里吟人题咏殆遍矣予为友作反骚不知者便谓子云与屈子异意非也【朝代:宋代|作者:舒岳祥】
本自柴门静,谁令种竹喧。
月来将画写,风过引书翻。
默坐雨偏响,闲眠雪易繁。
动中还有静,此意互为根。
第89首、代弟茝咏梅画十景 依竹【朝代:宋代|作者:陈着】
香在溪头古晋林,潇潇风雨惯曾禁。
休寻白玉堂前梦,自有此君知此心。
第90首、次韵史少庄竹醉日移竹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魏了翁】
艳艳洒妆鬭姚魏,冥冥花影逢石丁。
醉生梦死何如竹,三百五十九日醒。
第91首、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周紫芝】
五十九年蘧伯玉,家无担石居无屋。
喜君马上风前诗,似我南坡月中竹。
第92首、和奇父竹斋小池及游春五绝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胡寅】
绿竹丛边筑小塘,泉来何处已洸洸。
未涵北户星辰影,斗觉南风藻荇香。
第93首、题能仁竹轩竹皆猫头也【朝代:宋代|作者:胡寅】
负崖临壑几千竿,掩映虚堂绕曲栏。
森矗翠幢参玉槊,毰毸绿凤戏青鸾。
三冬已见龙孙起,六月犹便虎啸寒。
置酒会歌狸首节,要令鼠子不相干。
第94首、自舒城南至九并并舒河行水竹甚有佳致马上成五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刘攽】
升曦上南山,千峰云碧明。
晨风激寒水,琴瑟环佩声。
蚕老桑柘空,麦熟黄鹂鸣。
浩然田野兴,遂尔忘都城。
第95首、无兔而用鸡毛无直干而用粗竹坐是二者故封川难得笔近有工以羊毛易鸡以松梢当竹笔既劲利而管尤可喜为赋四绝句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郑刚中】
小镂松梢作管城,肉枯鳞瘦不妨轻。
快随醉客翩翩处,尚带山头风雨声。
第96首、十竹【朝代:宋代|作者:释清顺】
城中寸土如寸金,幽轩种竹只十个。
春风慎勿长儿孙,穿我阶前绿苔破。
第97首、和子瞻西掖种竹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孔平仲】
西垣种竹满庭隅,正值天街小雨初。
渐近凉风侵梦觉,已留清露滴吟余。
卜邻近喜苍苔满,托迹方惊上苑疏。
昨夜青藜光照席,绿阴相对小除书。
第98首、凤凰山笙竹【朝代:宋代|作者:刘敞】
仙山不记凤鸣时,碧篠空含玉润姿。
海外虽传有嶰谷,人间似未悟孙枚。
道家正贵知音少,野处还于静节宜。
千岁重寻乐毅传,悠悠更觉使心悲。
第99首、灵芝观上人房植紫竹一本覆屋其上以庇朝日顾雨露所不及也疑其当憔悴枯槁反蔚然劲秀为作一绝句【朝代:宋代|作者:毛滂】
阶前紫玉似人长,可怪龙孙久未骧。
第放烟梢出檐去,此君初不畏风霜。
第100首、送叶士龙归竹林精舍【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
侍讲开甥馆,三间不至奢。
少曾居北面,老只住东家。
野笋庖尤美,深衣衮未华。
何时寻旧路,去谒玉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