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诗禅词100首合集》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一叶竹为竹叟禅师作(元代-吴镇)
谁云古多福,三茎四茎曲。一叶砚池秋,清风满淇澳。
第2首、送潜老赴东禅 其一(宋代-王十朋)
驻锡清源十五年,月明台静忽飘然。禅心莫为东禅起,南北东西总是禅。
第3首、三句颂·随波逐浪(宋代-道禅师)
辩口利舌间,高低总不亏。
还知应病药,诊候在临时。
第4首、汲水禅静琳老寄诗因次韵奉寄(宋代-毛滂)
云脚涛头气自寒,了无閒梦到蒲团。
翠庵只在东堂里,底下扬眉直下看。
第5首、送秀石芝上人请龙门禅老住奉圣寺(元代-郭翼)
芝草生秀石,野树含翠姿。青山为屏幛,白云为籓篱。
菩提山中之人胡不归,乃言要与龙门期。龙门吾友僧者奇,尔毋恃力夺去之。
龙门山高开翠微,两厓峡束雷龙垂。六月阴阴看雪飞,不肯走热触且驰。
南涧送尔来乞诗,尔速行矣无迟迟。交游暮年星乱稀,微斯人兮吾将畴依?
微斯人兮吾将畴依?
第6首、题东坡与佛印帖(金朝-赵秉文)
鲁公食粥已数月,苏子探囊无一钱。身后胡椒八百斛,尔曹堪笑亦堪怜。
第7首、景泰禅阁(宋代-孙载)
二山环合壁相重,禅阁攲危杳霭中。云塔孤标淩绝巘,石楼双峙耸晴空。
灵泉冷透千岩翠,古木阴生万壑风。自笑尘劳促归思,懒将身世问禅翁。
第8首、南台禅师云得蔚宗书报老夫入山(宋代-沈辽)
支持病骨上南台,一眺云林眼暂开。不道云长更绕舌,已将名姓入山来。
第9首、游开平书贻佛智长老(宋代-黄裳)
访我京华岁已深,化龙潭畔却相寻。是空是色休排色,非佛非心且洗心。
南望自生江上月,西归谁了水中金。洞霄人去宁无梦,多在莲池与竹林。
第10首、佛舍见胡子有嘲(一作嘲胡子小男)(唐代-姚合)
明明复夜夜,胡子即成翁。唯是真知性,不来生灭中。
第11首、别性空禅师(唐代-贯休)
积翠迸一瀑,红霞碧雾开。方寻此境去,莫问几时回。
荡桨入檐石,思诗闻早雷。唯师心似我,欲近不然灰。
第12首、秋夜怀寂居禅友(清代-张芬)
楼空愁思迥,凭眺独萧森。月镜开灵觉,霜钟警道心。
可怜黄叶落,无奈白云深。想得安禅处,天花正满林。
第13首、腊月八日送尘禅者往长芦(宋代-饶节)
当年达磨度芦处,今日如来成道时。此处此时聊赠别,不求佛祖是男儿。
第14首、答惠海首座五首海乃圆照禅师小师 其五(宋代-饶节)
流辈推高不独今,当年成笋便平林。白云纵有为霖意,流水曾无恋影心。
问道故人归雨后,供香童子立更深。青山不免露头角,短幅斜封更嗣音。
第15首、题越人王脩竹所藏雪窦禅师真迹(宋代-米芾)
一幅昏昏半已空,何人重出自为工。从兹万偈并千颂,扰乱春风卒未穷。
第16首、礼佛回向偈(宋代-释遵式)
见闻获安隐,莫不信向心。
是故我归依,愿普如世尊。
甚深净戒聚,功德难思议。
受者获安隐,福慧日夜生。
诸佛常护念,万地渐满盈。
六度四等意,普度诸群盲。
手足初莫犯,节言慎所行。
常乐在定意,是真优婆塞。
质直离谄曲,常与贤圣俱。
爱众犹养己,是名真苦萨。
第17首、禅句二首(宋代-黄庭坚)
予自钓鱼船上客,偶除须鬓著袈裟。
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第18首、谒真谛寺禅师(唐代-杜甫)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第19首、送哲禅人杖锡访师兼简仲默和尚(元代-梵琦)
杖锡老师七十八,眼如点漆眉如雪。分明画出须菩提,坐听孤猿吟落月。
深山古寺天正寒,叶深一尺堆床前。地炉烧火帘不卷,袈娑黑似垆中烟。
客来只恐放烟出,争奈山林藏未密。喧喧道价满江湖,负笈挑囊固非一。
千里东归频寄声,乃翁终似有乡情。目连鹙子神通妙,何必区区圆相成。
第20首、赴官晋陵别端禅师(宋代-陆蒙老)
枕上浮生过半百,短发毵毵霜样白。
西溪溪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
船头渐这古松门,云是吴均读书宅。
烟云半岭见层楼,峥嵘鳌顶蓬宫窄。
有人挂衲归盘陀,棱棱瘦骨真维摩。
几年面壁舌不动,忽然拍手演渔歌。
秋来满船载明月,直钩不钓闲鼋鼍。
一雨笠,一烟蓑,五湖深处任风波。
黄梅渡口水流急,救护心谁如老婆。
第21首、金缕曲 寄悼夏瞿禅先生(近现代-王季思)
一夜倾盆雨。梦回时、天惊石破,恍闻天语。炼狱沉沉妖焰息,火凤腾霄飞去,看双翼抟风搅雾。
彩练横空霞散绮,是呕心吐出回天句。长爪辈,何须数。
谢池草色曾同赋。问当年雷湾雪浪,联吟记否?出塞哀歌删不尽,又听山阳哀曲,空怀想浣溪花树。
闻道锦江春色好,想吟魂长绕巴东路,孤山鹤,休回顾。
第22首、送鉴禅人自天童之江心(宋代-释绍昙)
东谷生涯彻骨贫,烦君说与了师兄。
一从凤宿龙巢后,宝殿无人步月明。
第23首、栖贤石鉴禅师过访却赠 其二(明代-杨晋)
廿年风急鹡鸰原,避世何如出世尊。火宅自怜衣毳恋,冰天谁愧咽毡存。
夜凉月上泉初熟,花发风和露亦温。早晚舂粮寻五岳,肯容一榻话朝昏。
第24首、禅月台(宋代-韩淲)
山路难嫌脚力登,尽高高处又凭陵。岂无道院烧仙药,定有僧龛供佛灯。
一任荐绅多习熟,都缘书册易因仍。屋头巷尾谁连壁,凉冷秋来老莫胜。
第25首、和赠和龙妙空禅师(唐代-夏鸿)
翰林遗迹镜潭前,孤峭高僧此处禅。出为信门兴化日,
坐当吾国太平年。身同莹澈尼珠净,语并锋铓慧剑坚。
道果已圆名已遂,即看千匝绕香筵。
第26首、赠禅师(唐代-薛能)
嗜欲本无性,此生长在禅。九州空有路,一室独多年。
鸣磬微尘落,移瓶湿地圆。相寻偶同宿,星月坐忘眠。
第27首、有释子以禅会图贶余者此图即今驸马都尉李公(宋代-宋庠)
法集超初地,工毫構妙缘。
星占世外聚,月写相中圆。
指指谁标谕,心心自默传。
惟应阿堵处,俱是到忘筌。
第28首、送钦禅人游岳(宋代-释月涧)
雪峰不登岳,辛苦事参访。虚空开笑口,猿鹤增悲怅。
我昔乘天风,绝顶倚藤杖。群山如子来,万境供一望。
至今清夜梦,吟啸烟云上。道人胆气粗,一叶吞湘浪。
欲识活祖师,告君语非妄。绿苔裹断砖,便是南岳让。
第29首、答宜禅颂见谒【宋代:释慧空】
宜禅谒老空,先自著便宜。分明金弹子,博得粪球儿。
把得急抛下,堂堂空手归。前路逢人问,如何举似伊。
第30首、大中祥符封禅十首 其八 皇地祇坐酌献用《禅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坤德直方,博厚无疆。秉阴得一,静而有常。宝藏以发,乃育百昌。
肃祗禅祭,锡祉穰穰。
第31首、禅颂三首 其一【宋代:王彧】
昧已全抛大事忧,为渠刚揽等閒愁。桑榆晚景无多子,针芥人身岂易投。
第32首、送顿修真佛行乞兼怀岭南九江诸子【明代:释函是】
金井桥边风习习,玉渊潭上月娟娟。十年残梦无寻处,一夕离歌尽惘然。
已许白云成我友,又随流水作人缘。因君忽动无穷思,岭海豫江霜叶前。
第33首、建封滩寻灵树禅师旧址【明代:释函是】
青松高出建封寺,信棹滩头问古津。旧址久成豪族冢,原田半入俗居人。
坡斜漫灭无行径,竹出参差多著尘。五百方袍何处去,清溪水涸石磷磷。
第34首、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唐代:孟浩然】
欣逢柏台旧,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第35首、送略禅者归南岳【唐代:齐己】
林下钟残又拂衣,锡声还独向南飞。千峰冷截冥鸿处,
一径险通禅客归。青石上行苔片片,古杉边宿雨霏霏。
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第36首、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唐代:裴迪】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第37首、燕子龛禅师【唐代:王维】
〔一本有咏字〕
山中燕子龛。
路剧羊肠恶。
裂地竞盘屈。
插天多峭[谔,“山”代“讠”]。
瀑泉吼而喷。
怪石看欲落。
伯禹访未知。
五丁愁不凿。
上人无生缘。
生长居紫阁。
六时自捶磬。
一饮常带索。
种田烧白云。
斫漆响丹壑。
行随拾栗猿。
归对巢松鹤。
时许山神请。
偶逢洞仙博。
救世多慈悲。
即心无行作。
周商倦积阻。
蜀物多淹泊。
岩腹乍旁穿。
涧唇时外拓。
桥因倒树架。
栅值垂藤缚。
鸟道悉已平。
龙宫为之涸。
跳波谁揭厉。
绝壁免扪摸。
山木日阴阴。
结跏归旧林。
一向石门里。
任君春草深。
第38首、和李参政颂示鉴禅者【宋代:释昙华】
清源居士顶门著,从本已来自寥廓。更透吾家向上关,活鱍鱍地难收捉。
风尘草动鉴来端,临机八面初无作。才起分毫取与心,即被邪师笼罩却。
第39首、送哲公禅老二首【宋代:刘弇】
我闻豫章境,势胜所至生。山皆撞空活,水有照骨清。
其间佛老宫,往往联飞甍。人王邑一隅,古屋才数楹。
尘点自不到,日饱松风声。十丈挂溪影,虹桥插峥嵘。
揶揄下
第40首、游沅陵刘道人庵中唯一禅椅不置卧榻云不睡四十年矣戏作二绝 其二【宋代:王庭圭】
九曲江边云欲净,三更海上月华孤。金刀直入沧溟底,夺得骊龙颔下珠。
第41首、捧赐佛照禅师号敕黄示众【宋代:释德光】
天书亲自日边平,一道神光遍九垓。
为瑞为祥恩力大,直教枯木解花开。
第42首、逃禅便面【宋代:刘克庄】
姑射吸风仍饮露,洛妃习礼更明诗。
梅花浑不施朱粉,直以天香与雪肌。
第43首、匡云上人制斑竹龛奉佛归庐山偈以送之 其二【明代:李之世】
琉璃净滑露珠匀,中见如来妙净身。为问空明谁点缀,菩提无树镜无尘。
第44首、送恩禅师弟子勤归开元寺【明代:高启】
山衲经寒补杂缯,白云高寺遍寻登。
法身已见浮来佛,宗旨曾传化去僧。
归过江城谁施饭,定依旧院自悬灯。
明朝应恨千峰阻,欲问楞伽已不能。
第45首、哭静闻禅侣 其二【明代:徐宏祖】
崎岖千水复千山,戒染清流忍垢颜。鱼腹卧舟宁众谪,龙华寄榻转孤潸。
可怜濒死人先别,未必浮生我独还。含泪痛君仍自痛,存亡分影不分关。
第46首、女冠子•咏美人坐禅【清代:彭孙遹】
香寮静也,片缕沉檀烟透。五云幢下,五丝褥上,小结跏趺,玉弓清瘦。
见展春衫袖。袖底分明红露,鞋尖一绺。颤巍巍缃钩双叠,几幅湘波压皱。
似承密印灵山后。问天然姝丽,可是人间有。妙容谁偶,恰意蕊心灯,孤明时候。
巾瓶净无垢。正好衣纹不动,花阴当昼。倩罔明弹指,声中唤取,那人知否。
第47首、申伯见和佛迹岩诗再次前韵【宋代:李纲】
平生嗜读书,每效锥刺股。晚窥羲文心,射石遂饮羽。
子云方草玄,白凤梦中吐。区区不自量,造化欲笔补。
当其得意时,如渴味湩乳。谁为摩天手,愿借修月斧。
故人适我愿,邂逅遇南土。试将一隅授,笑喜屡作舞。
嗟予值时危,孱懦愧不武。援世多掣肘,放足已折拇。
片云空往来,岂解作霖雨。逝将归碧山,不复打这鼓。
一气中夜存,天光发灵府。参同有真契,神鼎转龙虎。
丹成赫朝霞,魔事敢余侮。世间成坏法,张弛犹弓弩。
乾坤如许大,方以一枰赌。肉食谋自深,苋腹何足取。
既非公家用,且作猿鹤主。相期岩穴中,蓻此方寸圃。
第48首、依韵和仲灵禅师喜贾丞相赵翰林见称辅教编之【宋代:强至】
浩荡藤州老,雄文鼓大编。
声名元自重,述作许谁传。
成诵惭空久,相逢偶未缘。
承明内外相,交口誉师贤。
第49首、送禅雅归姑苏【宋代:郑獬】
秋风江上白云飞,江气飘萧欲洒衣。
正是荷花满吴国,诗人灵彻故山归。
第50首、卜算子(中秋欲雨还晴,惠力寺江月亭用东坡先生韵示诸禅老寄徐师川枢密)【宋代:向子諲】
雨意挟风回,月色兼天静。心与秋空一样清,万象森如影。
何处一声钟,令我发深省。独立沧浪忘却归,不觉霜华冷。
第51首、赠利安禅伯【宋代:郭祥正】
名山多隐者,五峰遇僧安。屹然高世姿,眉目冰雪寒。
极谈了无迹,卷舌回惊湍。令我愧道心,龌龊滞小官。
不能与斯人,物外振羽翰。惜为山下别,落月在林端。
第52首、寄虔州慈云惠禅师【宋代:郭祥正】
惟昔庐山旧,舜师称老禅。惠也乃上足,解空无比肩。
我尝叩其说,活活如涌泉。况复能吟哦,俯视唐皎然。
一别二十载,相望修途邅。音信谁谓隔,月华长自圆。
嗟予困俗累,久负香火缘。适为幕府客,远泛潇湘船。
还过庐山下,庐山安足怜。既无故人语,顽碧徒参天。
多谢子规鸟,数声空谷传。准拟趁汝飞,飞落赣水边。
第53首、题布袋和尚丰干禅师寒山拾得画卷【元代:方回】
丰干禅师降猛虎,布袋和尚愚小儿。老夫见画未亲见,唯喜寒山拾得诗。
第54首、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郎中【朝代:唐代|作者:独孤及】
障深闻道晚,根钝出尘难。浊劫相从惯,迷途自谓安。
得知身垢妄,始喜额珠完。欲识真如理,君尝法味看。
第55首、哭宗密禅师【朝代:唐代|作者:贾岛】
鸟道雪岑巅,师亡谁去禅。几尘增灭后,树色改生前。
层塔当松吹,残踪傍野泉。唯嗟听经虎,时到坏庵边。
第56首、哭造微禅师【朝代:唐代|作者:林宽】
神迁不火葬,新塔露疏柽。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
虚堂散钓叟,怪木哭山精。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
第57首、赠无了禅师【朝代:唐代|作者:周朴】
不学世所惜,是何无了公。灵匡虚院外,虎迹乱山中。
昼夜必连去,古今争敢同。禅情岂堪问,问答更无穷。
第58首、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朝代:唐代|作者:杜荀鹤】
一教谁云辟二途,律禅禅律智归愚。
念珠在手隳禅衲,禅衲披肩坏念珠。
象外空分空外象,无中有作有中无。
有无无有师穷取,山到平来海亦枯。
第59首、送德光禅师(重礼石霜长者)【朝代:唐代|作者:曹松】
天涯缘事了,又造石霜微。不以千峰险,唯将独影归。
有为嫌假佛,无境是真机。到后流沙锡,何时更有飞。
第60首、避地冬夜与二三禅侣吟集茅斋【朝代:唐代|作者:李洞】
四海通禅客,搜吟会草亭。撚髭孤烛白,闭目众山青。
松挂敲冰杖,垆温注月瓶。独愁悬旧旆,笏冷立残星。
第61首、秋宿青龙禅阁【朝代:唐代|作者:李洞】
前山不可望,暮色渐沉规。日转须弥北,蟾来渤海西。
风铃乱僧语,霜枿欠猿啼。阁外千家月,分明见里迷。
第62首、赠造微禅师院【朝代:唐代|作者:贯休】
薝卜气雍雍,门深圣泽重。七丝奔小蟹,五字逼雕龙。
药转红金鼎,茶开紫阁封。圭峰争去得,卿相日憧憧。
第63首、正禅者归庵【朝代:宋代|作者:释智愚】
方广灵踪为绝槩,到者纷纷殊不会。
乱云深处着禅庵,狐猿啼在萝窗外。
第64首、声声慢·逃禅作菊、桂、秋荷,目之曰三逸【朝代:宋代|作者:周密】
妆额黄轻,舞衣红浅,西风又到人间。小雨新霜,萍池藓径生寒。输它汉宫姊妹,粲星钿、霞佩珊珊。凉意早,正金盘露洁,翠盖香残。
三十六宫秋好,看扶疏仙影,伴月长闲。宝络风流,何如细蕊堪餐。幽香未应便减,傲清霜、正自宜看。吟思远,负东篱、还赋小山。
第65首、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朝代:宋代|作者:李曾伯】
自得湘南一派奇,禅舂元熟不须师。
几千亿化如来相,五百年将再出时。
翠壁云连秋树老,宝坊香静午斋迟。
我来欲和因缘事,众衲丛中有解知。
第66首、寄灭翁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释梵琮】
老去隐如虎,难瞒在一班。
入林最容易,上树极艰难。
舌底千溪水,眉间万叠山。
年深拽不动,草种转痴顽。
第67首、磻溪禅子请赞【朝代:宋代|作者:释智愚】
怒气噀人,殊不可犯。
虽有盖胆毛,且无验人眼。
是亦刬,非亦刬。
咬定牙关,一生担板。
第68首、以竹院逢僧为韵集杜工部句赠鹤林老别流禅师四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俞德邻】
松门耿疎影,天黑闭春院。
长风中怒号,白日递隐见。
惠远德过人,秀发吾所羡。
晤语契深心,风床展书卷。
第69首、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袁燮】
祈祷精诚觊上通,嘉祥未与去年同。
老怀日夜忧无奈,安得寒花屡舞风。
第70首、禅房十事 禅板【朝代:宋代|作者:释绍昙】
要成片段工夫,须是全身倚靠。
虽然只见一边,未许睦州担荷。
第71首、昔杯渡禅师自西域开山隐静止携五叶松来岁月既远余求此山中之松已化为乌有矣护国远老知余此意遍搜之天台山中得于玉霄峰下移以见饷遂为林下之光因诗以谢之【朝代:宋代|作者:吴芾】
杯渡移从西域来,一枝五叶翠成堆。
谢师致此为吾寿,使向湖山深处栽。
第72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口阔鼻隆,神静心空。
雪芦岸棱远,水天秋色同。
夜寒北斗垂金柄,月落西山藏玉弓。
真机宛转,幻住圆融。
古佛自然交露柱,翻手覆手看变通。
第73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七九【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兀兀之姿,拙钝之师。
静而亡像,动不知时。
有口要挂壁,无机不度丝。
秋气清而星河淡淡,天宇阔而夜斗垂垂。
是个面目兮,与你相随。
第74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二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山向岳奔,川趋海吞。
船浮水柔有力,雁没烟冷无痕。
二三四七,传持之句。
百千万亿,变化之门。
招手授手,知恩报恩。
第75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七六【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发际点白,眼眶含青。
情枯历历,智照灵灵。
形骸如槁木,踪迹肖流萍。
月明四海犀通晕,春在百华蜂采馨。
第76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一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心空自灵,性了非情。
玉马寒泉饮,泥牛夜月耕。
尘尘智起,物物幻成。
二仪万像纵横说,相与今时作证明。
第77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四【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像取模画,人成幻化。
得失一阄,是非一马。
建立摐摐,权行且且。
平贴而安,放荡而野。
科臼弗存,轨仪何暇。
饥则餐,饱则罢。
硬而枕,软而藉。
出世间于世间,藏天下于天下。
更问如何,之乎者也。
第78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一七【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了了常知,灵灵匪思。
妙空三世,圆包二仪。
针鼻长通线,梭脐细吐丝。
出谷白云风断送,盈科流水月相随。
普应群机兮,自然合宜。
第79首、寄南岩悟禅师【朝代:宋代|作者:王铚】
雪后千峰玉刻成,琼瑶寒照寺楼明。
遥知禅老开窗坐,指点烟村看晚晴。
第80首、送禅雅归姑苏【朝代:宋代|作者:郑獬】
秋风江上白云飞,江气飘萧欲洒衣。
正是荷花满吴国,诗人灵彻故山归。
第81首、次韵叶观文东禅开堂【朝代:宋代|作者:李弥逊】
闽山多胜地,列屋栖高禅。
妙供积香苾,宝华散金莲。
往时入廛手,来见住世缘。
辽辽百年后,慧炬无复然。
我公具正眼,为续旃檀烟。
诸方坐老衲,具足世法船。
少开迷云昬,氛埃遂澄鲜。
我来偶相值,杖履参高軿。
拈花起一笑,归去跨林泉。
从兹竹阴下,饱饭纵横眠。
第82首、重会云叟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气味似前辈,见之长眼明。
闲须研法味,老不减诗情。
草圣因蛇斗,禅枝解虎争。
一堂聊寄傲,疏快饯余生。
第83首、永明禅师真赞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以公风神,为我律度。
交神见之,是真保护。
第84首、题香山汤禅师【朝代:宋代|作者:舒坦】
千古神僧旧石扃,清风如在地还灵。
溪形偃月无穷碧,山气当云不改青。
叶熟猿猱时啸聚,锡飞岩穴尚芳馨。
西来祖意谁人问,老柏森森翠满庭。
第85首、送真歇禅师【朝代:宋代|作者:林季仲】
我与真歇师,同年五十八。
对之意颓然,百事付华发。
买舟系篱傍,一日来告别。
挽之不肯留,径山演法切。
佛法果何如,请师为指诀。
俯首无一言,苦欲相泯灭。
余漫述所闻,此法本无缺。
山河连大地,鸟兽暨鱼鳖。
微至一蠛蠓,中含大千阔。
试即此身求,万象皆森列。
声色臭味等,六根能剖决。
阿谁使之然,未可计巧拙。
盍亦返故乡,子细自披抉。
当有无价珍,终身用不彻。
胡为浪驰走,千里访名刹。
环立广坐下,觑人摇辅颊。
譬如坐海底,巨浸从头没。
反问岸上人,觅水济我渴。
师闻抵掌笑,却道我饶舌。
径山堂未开,居士法先说。
儒生玩韦编,贝叶师所阅。
两家相诟病,久矣互侵伐。
孰如吾二人,一见意轩豁。
纵谈这个事,回出言词末。
古人知造车,不较出门辙。
看谁到长安,宁论胡与粤。
因书问答语,聊以赠真歇。
去去亦何之,千水涵一月。
第86首、送全禅者为普慧胜长老专使下书回【朝代:宋代|作者:释怀深】
独秀峰前一朵春,为传消息岂辞辛。
归祏觅取住山斧,作个丛林向上人。
第87首、送清禅者【朝代:宋代|作者:释重显】
瘦藤春云深,天涯去无侣。
时笑野泉声,似共流莺语。
落落风规今古情,相逢会有知音举。
第88首、僧从事文字禅三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中郎书异为忠孝,右辖诗清付水云。
林下一灯长到晓,此生真复是知闻。
第89首、南岳会禅师往京口省枯木老禅过余湘上夜语及前诗三绝要谒梦蝶老居士不觉有怀其人【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若逢梦蝶庵中老,为道归期压旧年。
肯施独龙冈畔地,大胜小岭买山钱。
第90首、慧林诫禅徒入浴【朝代:宋代|作者:释怀深】
浴时少使一瓢汤,受用浮生日子长。
薪桂未言京国贵,辘轳百尺几夫忙。
第91首、和东禅以李侍郎庵招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释慧空】
敢将不出以为高,朽索其如六马何。
赖有舀溪长柄杓,不妨霜月在松萝。
第92首、过沩山陪空印禅师夜话【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浓翠湿衣三十里,渡溪知背几重云。
忽惊宝构从空堕,便觉风光与世分。
夜久天香凝错莫,庭闲花雨自缤纷。
他生曾伴安禅地,此夕楼钟复共闻。
第93首、赴太原狱别上蓝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平昔巾盂共空壁,只今楼观碍层霄。
道心针水妙应在,俗眼云泥谩觉遥。
道路为家身是寄,死生如梦意全消。
明年五顶东游遍,来听吴音发海潮。
第94首、答平禅师【朝代:宋代|作者:张商英】
吐舌耳聋师已晓,捶胸只得哭苍天。
盘山会里翻筋斗,到此方知普化颠。
第95首、送显冲禅者【朝代:宋代|作者:释重显】
聚散非常准,古今亦标格。
如何无事人,还似未归客。
秋风生群林,野水资寒色。
谁兮谢寸阴,观彼青山白。
冲禅行复行,五叶待时折。
第96首、赠圆通讷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郭祥正】
禅师古豪英,识之恨已晚。
浩气虽自充,灵标固天产。
琼枝玉府秀,春波镜湖满。
妙趣玄中玄,高谈简复简。
痊予万古病,金刀刮昏眼。
朗如秋月明,不害浮云生。
始知金仙教,六幽同一情。
一情亦何有,纷纷逐妍丑。
遂令世上人,浮沉嗟白首。
我愿卿相知,荐师为国师。
一言了万化,尧舜诚无为。
逢时扬至道,旷劫开群迷。
儒佛实皆圣,胡为相是非。
本亡末愈弱,行伪言空持。
呜呼可奈何,师也予同归。
第97首、自性真佛解脱颂【朝代:唐代|作者:惠能】
真如净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真魔。
邪见之人魔在舍,正见知人魔则过。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忽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化身报身及法身,三身元本是一身。
若向身中觅自见,即-779-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清净因,除淫即无净性身。
性中但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悟顿教门,悟即眼前见世尊。
若欲修行云觅佛,不知何处欲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者是西流,救度世人须自修。
今报世间学道者,不于此见大悠悠。
(同前)。
第98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七九【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丘壑精神,云水陈人。
心灯不夜,道树长春。
珠胎养乎老蚌,龙雷跃于修鳞。
烂烂光辉兮明白之窟,棱棱浪级兮桃华之津。
庄严三昧,游戏诸尘。
第99首、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朝代:宋代|作者:王迈】
人在尘中醉玉蒲,师于瓶里泻醍醐。
传来双径清香远,唤起丛林病骨苏。
炳炳毫光争日月,琅琅舌本有江湖。
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
第100首、山行逢勤禅德【朝代:宋代|作者:释重显】
乳岩秋日无他作,策杖层层止寥廓。
四顾有语分野情,一点彤云起深壑。
藓石迟迟略轻踞,逢个衲僧忽骤步。
频唤回头不肯回,及至回兮眉卓竖。
阿喇喇,千里万里横该抹。
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