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诗禅词100首必背》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南禅师圆寂日偈二首 其二(宋代-释祖心)
昔人去时是今日,今日依前人不来。今既不来昔不往,白云流水空悠哉。
谁云秤尺平,直中还有曲。谁云物理齐,种麻还得粟。
可怜驰逐天下人,六六元来三十六。
第2首、思佛亭晓望(宋代-范成大)
栗烈刚风刮病眸,登临何啻缓千忧。
界天暑雪青城外,涌地晴云瓦屋头。
浩荡他年夸北客,苍茫何处认西州?
千岩万壑须寻偏,身是江湖不系舟。
第3首、示慧开禅师颂二首(宋代-吴潜)
手中拍板袖中槌,赢得逢场弄一回。
寄语无门开道者,挑包便好出山来。
第4首、云居佑禅师烧香颂(宋代-黄庭坚)
一身入定千身出,云居不打这鼓笛。
虎驮太华入高丽,波斯鼻孔撑白日。
第5首、荆门送兴禅师(唐代-齐己)
洒落南宗子,游方迹似云。青山寻处处,赤叶路纷纷。
虎共松岩宿,猿和石溜闻。何峰一回首,忆我在人群。
第6首、陪天童觉禅师如(宋代-张良臣)
风勒江云雪未匀,梦寒不到碧梅春。
破帆又指鞠城近,漠漠平沙落雁频。
第7首、牛首祖堂寻雪浪禅师不遇(明代-徐熥)
云气掩禅栖,山空鸟自啼。塔阴依日转,铃语坠风低。
白社虚牛首,青山费马蹄。无由问真偈,归路夕阳西。
第8首、简航禅师(宋代-吴则礼)
纵横古帙散绳床,卧对疏帘卷夕阳。
春去残花已无踪,娟娟新绿上筼筜。
第9首、赠禅月大师(唐代-王锴)
长爱吾师性自然,天心白月水中莲。神通力遍恒沙外,
诗句名高八米前。寻访不闻朝振锡,修行唯说夜安禅。
太平时节俱无事,莫惜时来话草玄。
第10首、游山观佛堂和李尚文少府题(元代-郭钰)
细雨凉生树,归云暝入楼。灯悬金粟并,香蓊翠烟流。
秀老诗多好,川明醉肯留。濯缨吾欲往,春浦水如油。
第11首、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唐代-刘长卿)
般若公,般若公,负钵何时下祝融。归路却看飞鸟外,
禅房空掩白云中。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第12首、喜鲍禅师自龙山至(唐代-刘长卿)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第13首、哭宗密禅师(唐代-贾岛)
鸟道雪岑巅,师亡谁去禅。几尘增灭后,树色改生前。
层塔当松吹,残踪傍野泉。唯嗟听经虎,时到坏庵边。
第14首、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唐代-刘禹锡)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
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第15首、神照禅师同宿(唐代-白居易)
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
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第16首、幽岩禅师真赞(宋代-释慧空)
一字不著划,古锦写回文。寒山指拾得,斗柄插雷门。
第17首、示禅人 其二(宋代-释慧远)
一句全提绝类伦,万机不到始通津。道人别有遮天眼,四海无家总是亲。
第18首、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宋代-袁燮)
去岁寒云久积阴,四郊雪片腊中深。
今年一稔民安业,老守区区慰此心。
第19首、题绣佛斋诗 其二(明代-陈恭尹)
玉洁因成色,金坚遂有声。古人言不朽,皆自性情生。
寡鹤夜中唳,哀猿申旦鸣。何须立文字,闻者尽沾缨。
第20首、觅竹栽芭蕉简祥符古芳禅师 其二(明代-郑真)
越客南来梦转添,移床听雨近虚檐。绿蕉分得祇园树,晓露承来似蜜甜。
第21首、禅月台 其二(宋代-韩淲)
僧清知野逸,禅月有高台。自是登山去,谁非入寺来。
孤花明密叶,落絮起荒苔。香篆茶瓯久,昏钟我未回。
第22首、篙师编修近忽佞佛至诚且笃贻六绝句以谐之想发一轩渠也 其五(清代-全祖望)
勾甬禅枝遍四方,密公香火尚堂堂。明年可整东游屐,牙笏宫袍拜育王。
第23首、冬夜与修睦上人宿远公亭,寄南岳玄泰禅师(唐代-李咸用)
丈室掩孤灯,更深霰雹增。相看云梦客,共忆祝融僧。
语合茶忘味,吟欹卷有棱。楚南山水秀,行止岂无凭。
第24首、赠圆明上人(圆公,佛顶之最)(唐代-李德裕)
远公说易长松下,龙树双经海藏中。
今日导师闻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第25首、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唐代-李颀)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
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
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
第26首、和百拙禅师韵(元代-耶律楚材)
十方世界是全身,气宇如王绝比伦。与夺机中明主客,正偏位里辨君臣。
眠云卧月辞三岛,鼓腹讴歌预四民。了了了时谁可晓,闲人元不是闲人。
第27首、游天龙寺和同庵简禅师壁间韵【宋代:邓林】
天龙寺里谒如来,绀殿重扃逶迤开。白傅顿成香火社,东坡犹记妙高台。
宝山愿力随缘结,尘世清心到此灰。吟罢倚阑閒纵目,长江东去鹤飞回。
第28首、哭开先山鸣禅师【明代:释函是】
双髻真风在及门,十年铃铎报师恩。名山我遂失良友,先席谁堪托后昆。
林白鸟哀深院寂,香残云暗几僧存。洪波自古撼冥壑,入水长人岂易论。
第29首、东坡书院与允山禅丈夜坐【清代:严遂成】
爱与名僧对,廊阴浸碧池。竹非因月瘦,山不压云痴。
暮气鹤飞杳,秋容枫落迟。一声清磬寂,正上佛灯时。
第30首、赠禅师【唐代:张祜】
坐见三生事,宗传一衲来。已知无法说,心向定中灰。
第31首、答禅者【唐代:齐己】
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南宗北祖皆如此,
天上人间更问谁。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
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
第32首、雪窦禅师【唐代:崔道融】
雪窦峰前一派悬,雪窦五月无炎天。
客尘半日洗欲尽,师到白头林下禅。
第33首、寄韬光禅师【唐代: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
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第34首、赠善欢禅师【宋代:刘弇】
劫尘吹冥冥,人乃万物一。流浪苦趣中,奚啻燋豕虱。
爰有勇猛子,间以捷胫出。一念得西證,兹谓能事毕。
谁其秀开士,欢也早奇崛。亲更药病师,熟寐惊孤叱。
祖关决重键,法肆躏通术。颜颜空王臣,排嶂方山屹。
又如富儿曹,百宝烂私室。况有清整姿,宛是青田匹。
忆昨螺水曲,冁然契微密。眉宇殊津津,襟期洞无窒。
诗成泣神奸,濉涣涌新帙。长驱笔阵闲,坐讽秋蛩唧。
萧条昼公后,微子吾几失。方期汗漫游,怅别念兹日。
孤云尔锡驻,过鸟吾帆疾。聊作鱼相忘,无多嗤蚌鹬。
第35首、云岩竹源二禅俱与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饭于竹【宋代:刘子翚】
云岩市声中,竹源山色处。
平生几两屐,惟乐取意去。
晨光霁老春,飞盖双溪路。
沙平水漫流,云散天全露。
逶迤经浅坂,窈窕穿崇树。
绿登方怒舒,红竟忽繁雨。
斯焉得小休,境熟来已屡。
徵君常主盟,呼吸名胜聚。
子休心铁石,太叔语韶濩。
鼎鼎吴刘陈,俱有不凡度。
余衰气不华,清遨惭辄与。
未渠推远之,政以枵然故。
九宾既云集,一士乃鸿翥。
毋多溷幽人,蔬茗烦草具。
丛谈杂庄谑,泛阅披黄素。
丰镌辨活笔,始画穷真数。
解衣半日许,万古回胸膆。
西窗引虚明,汛洒延晚步。
懒身厌依随,静若超羁驭。
博山真起予,浮烟一枝鹜。
第36首、赠鹿苑信公诗禅 其一【宋代:张孝祥】
诗卷随身四十年,忙时参得竹箄禅。而今投老湘西寺,卧看湘江水拍天。
第37首、丹霞第二代无学禅师【宋代:释子淳】
皎月流辉,景澄寒水。万有齐彰,太虚廓尔。禅版曾酬上上机,当锋未荐西来旨。
第38首、禅人写师真求赞 其二【宋代:释子淳】
真非真,伪非伪,圆眼横眉,丑唇平鼻,图画自难。同思量,何处是月笼松顶兮鹤梦初醒,雪覆芦花兮鹭寒不睡。
第39首、次韵天启戏为禅句之作【宋代:余干】
一片木柴投向釜,不是知音色如土。道途谩用运三车,根性终然资一雨。
相逢倘获个中人,涓滴何辞北驴乳。善才童子天质奇,抛官远遁修行苦。
果向北山曾遇人,便解捐书寻一语。而今脱却七斤衫,相见山山惟作舞。
秋闱何幸相握手,未厌夜深来叩户。莫愁客至将何待,困有眠床饥有俎。
第40首、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 其四【宋代:释居简】
童真出家,死于童真。出没卷舒,一坚密身。嗟多欲人,曲为欲说。
于其根中,出火自焫。猗欤哲人,哂乃覆辙。以古为鉴,以身代舌。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石付百粉,玉兮温温。
第41首、佛郎国进天马歌【元代:杨维桢】
龙德中,元气昌,天王一统开八荒。
十又一叶治久长,前年白雉来越裳。
中国圣明日重光,仁声极沓动嘉祥。
乌桓部族号佛郎,实生天马龙文章。
玉台启,阊阖张,愿为苍龙驾东皇。
瑶池八骏有若亡,白云谣曲成荒唐。
有元皇帝不下堂,瑶母万寿来称觞。
属车九九和鸾锵,大驾或驻和林乡。
后车猎俟非陈仓,帝乘白马抚八方。
调风雨,和阴阳。
泰阶砥平玉烛明,太平有典郊乐扬。
尚见荣河出图像,麒麟凤鸟纷来翔。
第42首、晋康八景 其三 佛岭樵归【明代:张澜】
山门钟磬起禅扉,催送樵夫古道归。蓑笠荷身披淡霭,薪蒸随担领斜晖。
手招后伴过青石,步逐前徒出翠微。临水偶逢渔父问,笑谈同答濑边矶。
第43首、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一【明代:杨巍】
真僧亦在市,大道不归山。为问敏和尚,如何学闭关。
第44首、寄龙泉长老岱宗兼简白云禅师【明代:谢肃】
招提城里俯崔嵬,金策争看步绿苔。龙影晓随崖雨过,鲸音夜送海潮来。
茶烟飏鬓欹禅榻,莲社违盟把酒杯。早晚相寻白云老,雄文奇句与同裁。
第45首、入如来禅【明代:朱元璋】
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
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
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说法近市廛,骅骝杂□拥粉钿。
飘飘飞度五台巅,红尘富贵心无牵。
松下趺坐自忘缘,人间甲子不知年。
第46首、竺上人六月闭关禅诵精进书此勉之 其二【明代:王世贞】
维摩丈室外,苔藓自经旬。岂以薰脩业,能坚忍辱身。
觅心不可得,缚汝竟何人。好去门前路,清溪涨色新。
第47首、再次韵前篇属印禅师后篇属选上人二首 其二【宋代:周孚】
阿师曾入丹渊室,买马今年得锯牙。树倒藤枯渠解写,老夫真欲笑桃花。
第48首、示禅者二首 其二【宋代:释德洪】
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道人行立处,尘世有谁争。
无间功不立,渠侬尊贵生。强酬颠倒欲,火里铁牛耕。
第49首、喜智者华藏二禅老到宝惠【宋代:范端臣】
云窗共盥石潭冷,雪屋对吟山叶红。我欲径寻莲社去,莫将归目挂飞鸿。
第50首、题诗禅方丈【宋代:牟巘】
切忌犯正位,须教截众流。闻钟应已悟,缚律未为遒。
室小才容膝,诗成自点头。出门忽大笑,明月一天秋。
第51首、赠礼佛名者【唐代:韦庄】
何用辛勤礼佛名,我从无得到真庭。
寻思六祖传心印,可是从来读藏经。
第52首、和蒲庵禅师查峰夜坐二首 其一【元代:方行】
在昔多宿愿,志藏岩壑间。朝看飞鸟出,暮逐浮云还。
微雨南涧来,凉飙满空山。振衣千仞外,逸驾谁能攀。
第53首、为大严禅人母比丘尼六十寿【清代:陈恭尹】
四十年前识若翁,闻歌桃叶比花红。而今老作城东母,亲见如来十指中。
第54首、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朝代:唐代|作者:刘长卿】
山僧候谷口,石路拂莓苔。深入泉源去,遥从树杪回。
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野雪空斋掩,山风古殿开。
桂寒知自发,松老问谁栽。惆怅湘江水,何人更渡杯。
第55首、怀政禅师院【朝代:唐代|作者:许浑】
山斋路几层,败衲学真乘。寒暑移双树,光阴尽一灯。
风飘高竹雪,泉涨小池冰。莫讶频来此,修身欲到僧。
第56首、赠普恭禅师【朝代:唐代|作者:薛能】
一日迢迢每一餐,我心难伏我无难。
南檐十月绳床暖,背卷真经向日看。
第57首、赠无相禅师【朝代:唐代|作者:罗隐】
人人尽道事空王,心里忙于市井忙。
惟有马当山上客,死门生路两相忘。
第58首、送智光禅伯【朝代:唐代|作者:贯休】
万事归一衲,曹溪初去寻。从来相狎辈,尽不是知音。
乞食林花落,穿云翠巘深。终希重一见,示我祖师心。
第59首、送泰禅师归南岳【朝代:唐代|作者:齐己】
石龛闲锁白猿边,归去程途半在船。
林簇晓霜离水寺,路穿新烧入山泉。
已寻岚壁临空尽,却看星辰向地悬。
有兴寄题红叶上,不妨收拾别为编。
第60首、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第61首、次白云端和尚韵礼杨岐会禅师塔【朝代:宋代|作者:释智愚】
来拜东山祖,峰高日未央。
遐瞻心已足,右绕兴何长。
啼鸟惊人去,飞花过水香。
西河牙爪在,曾不愧汾阳。
第62首、育王老禅屡惠佳茗比又携日铸为饷因言久则味失师授以焙藏之法必有以专之笑谓非力所及谩成拙语解嘲录以为谢【朝代:宋代|作者:郑清之】
曾读茶经如读律,一物不备茶不出。
未论煮瀹应节度,第一收藏在坚密。
摘鲜封裹须焙芳,湿蒸为寇防侵疆。
朝屯暮蒙要微火,九转温养如丹房。
育王老慧老茶事,新授秘诀乃如此。
几番惠我先春芽,朅来细问茶何似。
我初谓师茶绝奇,十日之后如饮糜。
颇疑缁俗果异撰,良苦辄为居所移。
吾言未终师绝叫,为茶传法恨不早。
绮疏应合有司存,料理如前毋草草。
对师大笑面欲靴,三年宰相食无鲑。
长须赤脚供井臼,荒寒政类山人家。
扊扅炊尽瓶笙吼,何曾敲雪春云走。
不如时扣赵州门,侍者可人长摸首。
第63首、潄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界增明矣因拉王和叟刘曼卿相与碎建茗瀹之泉上石作观音像通悟禅师手琢亦甚灵异赋三绝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李石】
毒露炎炎海瘴浮,一轩谁与聒清秋。
雨花天上清凉手,挽取银河作玉流。
第64首、廓禅人干田求颂【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廓虚田地绝蓁荆,望断玉壶冰鉴平。
素色依稀云拥耒,练光片段月分耕。
意为衲子延筇履,力丐檀那助饭羹。
将见金牛笑相唤,丛林气像不多争。
第65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云山之姿,水月之像。
大海之容,太虚之量。
受也的的无心,应也头头离相。
随缘有照兮妙而不痕,彻底亡依兮空而不荡。
第66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一【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这样师僧,面目可憎。
名摸还不似,藏覆又何曾。
虚空阔无工夫挂剑,沧海深有伎俩挑灯。
抖擞头陀备,玲珑道者棱。
入闽借问,何如个能。
第67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八【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静掩双皮,喜扬两眉。
秋容清水色,春信闹华枝。
跛跛挈挈,憨憨痴痴,摩触家风兮鼻孔累垂。
第68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六七【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看看,气味历艰难。
百城心胆老,三篾肚皮宽。
秋晚长河淡,霜清北斗寒。
哆哆和和兮休嫌冷语,点点闪闪兮定遭热谩。
第69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七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拙口默默,闲身寥寥。
去住妙提其印,死生谁与同条。
捋须黄檗,夺杖芭蕉。
十方三世兮,一句全超。
第70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九一【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情谓之外兮言路那通,形壳之外兮模画那同。
一方明有月,万簌啸而风。
其应而妙,其用而冲。
图星之拱兮周罗而北,流水之向兮曲折而东。
第71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九九【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凄然而秋,眼冷心休。
温然而春,口笑眉伸。
了了无分别智,恢恢不思议仁。
亡机返朴,得用还淳。
图画之巧,那有其神。
第72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一○【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全心之相,全相之心。
写成这个,聊应而今。
天苍苍兮白鸟没,水深深兮红鳞沉。
月钩云饵,玉线金针。
一般料理兮,妙出威音。
第73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九八【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野雪发须,秋山肌肤。
物齐芳蝶梦,情尽露蝉枯。
迹弭水归海,光回星转枢。
言前荐得犹封壳,喝下承当又触途。
天上天下,只个规模。
第74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三【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形声幻为,闻见智随。
自然出碍,平等何疑。
莹明而绝累,圆应而无疵。
而今问你,且道是谁。
第75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三七【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默成用密,智空理得。
历代祖心选同科,三世佛口闲挂壁。
第76首、禅人写真求赞 其二二【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不是恁么形像,刚地起模画样。
从来万法同根,究竟虚空等量。
可中二浙说禅,分外三河口强。
深藏那里也烟蓑卧云,大用现前也风舟驾浪。
第77首、禅人写真求赞 其八一【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禅床默默,无得之得。
寒淡赋心,清贫入骨。
秋彻鲛人之家,霜摩老兔之窟。
万象影中兮自纵自横,百草头上兮随出随没。
第78首、示长芦仁禅师【朝代:宋代|作者:张良臣】
丛丛竹雀闹人家,农事春来渐有涯。
品字柴头煨政暖,不知风雪到梅花。
第79首、文俊禅人求赞【朝代:宋代|作者:释宗杲】
咄这担版汉,从来无所知。
曾经一顿饱,忘却累年饥。
动便触人讳,拍盲不识时。
平生没活计,赤手讨便宜。
第80首、宿禅寂院【朝代:宋代|作者:朱松】
梦中一叶摇江湖,困睡不觉身蓝舆。
眼明佛屋丽丹碧,瓦鸱鴺凤凌空虚。
疲民日者困苛索,半作赪尾相濡鱼。
鹈鹕数罟两不置,肯念竭泽明年无。
道人谁与办此事,斤琢千指开渠渠。
颇疑如幻三昧力,上方手揽归吾庐。
了知舌本法轮转,咄嗟檀施争奔输。
不辞割爱一念善,谁谓岁恶穷民愚。
书生袖手对沟壑,力不能援心烦纡。
事无大小成者少,谈说治乱何区区。
调卑弦急诚龃龉,凿圆枘方尤阔疏。
古今罪岁同一口,抚掌一笑皆愚儒。
第81首、至禅者求偈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释怀深】
玉偈金言一扫休,已灵不重圣何求。
无常煞鬼难吞处,只为渠侬得自由。
第82首、再次韵呈智禅师【朝代:宋代|作者:王庭圭】
花药山中人解语,何必江西寻马祖。
我亦会参铁觜师,如今不打这破鼓。
第83首、愿监寺自长沙游清修依元禅师兴发复入城余口占四首赠之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秋来又入重城,满腹憨腮惊人。
只欠一个布袋,便是弥勒化身。
第84首、永明禅师真赞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三界种性,有万妍丑。
生顺死逆,梦夜想昼。
往复无间,声度垣牖。
皆依末那,戏论成就。
而末那体,无作无受。
譬如空花,实无而有。
一念了知,光明通透。
我如是见,无有错谬。
是为心宗,祖佛授手。
孰振颓纲,秀杰奇茂。
稽首永明,月临星斗。
第85首、谒准禅师塔【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同条生不同条死,觌露全机谁后先。
一句鹘仑难劈破,一时乞与子孙传。
第86首、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彭汝砺】
百花众宝细庄严,不是青州旧布衫。
满载天香浮远水,遥分春色下层岩。
第87首、送慧禅人往上江籴麻米 其四【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芦华明月水茫茫,激箭风舟破冷光。
亲到庐陵酬米价,那时开口便相当。
第88首、答天宁长老【朝代:宋代|作者:释禅惠】
文殊驾狮子,普贤跨象王。
新来一个佛,骑马也何妨。
第89首、出山至中涂寄永安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释惟晤】
松行未尽却回头,寒雨霶沱已渐收。
望海阁边云缭绕,行春桥下水奔流。
山庵骤别高谭远,城寺将归满面羞。
须效着书同护法,悠悠人事漫拘囚。
第90首、赤眼禅师画像赞【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森森禅林,公特秀出。
轻世急道,不可跂及。
遗风至今,秋霜烈日。
我初瞻像,再拜稽首。
一室严冷,如虎方吼。
嗟余寡助,乃生公后。
忍视大法,陵夷末运。
奴婢小人,利欲迫窘。
冀公一吒,脑破胆陨。
呜呼公乎,再见无由。
冗攘方炽,何时云休。
愿起公死,从之以游。
第91首、崇因老禅诠公携诗见访【朝代:宋代|作者:郭祥正】
禅定安详元契佛,年华八十尚能诗。
何人断臂来求法,庭柏萧萧度岁时。
第92首、答僧问(题拟) 一【朝代:唐代|作者:约禅师】
宝盖高高挂,其中事若何?谁师言下旨,一句不消多。
(僧问)。
第93首、答忠禅者【朝代:宋代|作者:释重显】
一字七字三五字,万象穷来不为据。
夜深月白下沧溟,搜得骊珠有多许。
第94首、寄纪禅师【朝代:宋代|作者:文同】
自笑尘中游宦客,长输林下坐禅僧。
水田百亩一区宅,归老城南何日能。
第95首、十四科头 佛与众生不二【朝代:唐代|作者:宝志】
众生与佛无殊,大智不异于愚。
何须向外求宝,身田自有明珠。
正道邪道不二,了知凡圣同途。
迷悟本无差别,湼槃生死一如。
究竟攀缘空寂,惟求意想清虚。
无有一法可得,翛然自入无余。
第96首、晓登柏子冈回望金陵怀寄钟山泉禅师【朝代:宋代|作者:贺铸】
晨征念王事,驽驾烦屡叱。
既陟崔嵬高,稍辞丛薄密。
乌牛沾宿露,白鸟明初日。
清川舴艋迟,绿岸浮图出。
缅怀秣陵游,曾缀秦淮繂。
曳舄白下门,供香金粟室。
得闻四句偈,如奉三尺律。
损益非所知,婚嫁行且毕。
庶几追老庞,薄暮徼万一。
誓将迁枳根,待变江南橘。
第97首、三高僧谚(道标,富阳人。姓黎氏,一作秦氏。年七岁,有大沙门过而识之,劝令出家。为灵隐山白云峰海和尚弟子。至德二年诏白衣通佛经七百纸者,命为比丘,标首中选,即日得度居南天竺寺。尝于灵鹫峰之南西岭下,葺茅为堂,号西岭草堂,称西岭和尚。经营之外,尤练诗章。当时吴兴清昼〖皎然〗、会稽灵澈,相与酬唱。谚云〖见【朝代:唐代|作者:无名氏】
霅之昼,能清秀。
越之澈,洞冰雪。
杭之标,摩云霄。
(雍正《浙江通志》一九八《仙释传·杭州府》)(〖1〗见《宋高僧传》卷十五《唐杭州灵隐山道标传》。
首二句又见同书卷二九《唐湖州杼山皎然传》,中二句又见卷十五《唐会稽云门寺灵澈传》。
)-544-。
第98首、郊庙歌辞 禅社首乐章 太和【朝代:唐代|作者:贺知章、源干曜】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序,享神配极。
第99首、访庐山归章禅伯【朝代:唐代|作者:李中】
沈沈石室疎钟后,寂寂莎池片月明。
多少学徒求妙法,要于言下悟无生。
第100首、呈东林道颜禅师颂【朝代:宋代|作者:释彦充】
为人须为彻,杀人不见血。
德山与岩头,万里一条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