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诗禅词100首经典》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观兰室禅老山阴道中之作次韵二首 其二(元代-梁寅)
诸峰翠拥兰亭胜,稧饮尝闻晋永和。羽客喜邀仙子鹤,野翁仍爱右军鹅。
粉垣护竹家家似,棕轿穿云处处过。最好昼眠松下石,若耶溪上听渔歌。
第2首、奉答新仲铭禅师(元代-张翥)
吴枫初冷雁连天,梦在江南野水边。词客欲归嗟老大,美人不嫁惜婵娟。
豺狼正尔当官道,龙象于今护法筵。我识新公老禅衲,一灯蒲室是真传。
第3首、拾诸公馀韵赠辉禅师兼奉答勾龙伯秋谒广利辉(宋代-王灼)
旧饰莲花座,新繙贝叶科。
朝餐荤味少,夜诵篆烟多。
不执铁如意,睛偷金叵罗。
犹堪试绵力,法海激颓波。
第4首、褒禅斋后独出三门步深山久之(宋代-李之仪)
两脚都忘力不胜,穿云度堑信腾腾。林深鸟兽知无迹,时见游山一两僧。
第5首、赠清隐持正禅师(宋代-黄庭坚)
清隐开山有胜缘,南山松竹上参天。
擗开华岳三峰手,参得浮山九带禅。
水鸟风林成佛事,粥鱼斋鼓到江船。
异时折脚铛安稳,更种平湖十顷莲。
第6首、赠灵澈禅师(唐代-灵一)
禅师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到剡山。
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第7首、讽死心禅师(宋代-释法忠)
莫怪狂僧骂死心,死心结夏破丛林。丛林明眼如相委,此话须教播古今。
第8首、程氏息园三咏 其一 绣佛斋(明代-胡应麟)
萧然丈室中,焚香自朝暮。乍夜文殊过,窗前遍甘露。
第9首、与老禅诸上人同游鼓山灵源洞(宋代-李弥逊)
茶瓯唤起清昼眠,涧松岩竹谈幽禅。
秋曦忽随壮士臂,暮景已入诗人肩。
尘缘咄咄鱼吞饵,胜呈堂堂驹着鞭。
屐齿欲回还小立,隔溪明灭见江船。
第10首、礼佛照禅师塔(宋代-释梵琮)
忆得寻流日,重来走一遭。
跨门相见处,全不犯波涛。
第11首、育王老禅屡惠佳茗比又携日铸为饷因言久则味(宋代-郑清之)
曾读茶经如读律,一物不备茶不出。
未论煮瀹应节度,第一收藏在坚密。
摘鲜封裹须焙芳,湿蒸为寇防侵疆。
朝屯暮蒙要微火,九转温养如丹房。
育王老慧老茶事,新授秘诀乃如此。
几番惠我先春芽,朅来细问茶何似。
我初谓师茶绝奇,十日之后如饮糜。
颇疑缁俗果异撰,良苦辄为居所移。
吾言未终师绝叫,为茶传法恨不早。
绮疏应合有司存,料理如前毋草草。
对师大笑面欲靴,三年宰相食无鲑。
长须赤脚供井臼,荒寒政类山人家。
扊扅炊尽瓶笙吼,何曾敲雪春云走。
不如时扣赵州门,侍者可人长摸首。
第12首、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 其一(唐代-李隆基)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龙盘梵质层峰峭,凤展翔仪乙卷收。
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交秘绝踪由。儒门弟子应难识,碧眼胡僧笑点头。
第13首、魏佛狸歌(宋代-苏辙)
魏佛狸,饮泗水,黄金甲身铁马箠。
睥睨山川俯画地,画作西方佛名字。
卷舒三军如使指,奔驰万夫凿山觜。
云中孤月妙无比,青莲湛然俯下视。
击钲卷箠抽行营,北徐府中军吏喜。
度僧筑室依云烟,俯窥城郭众山底。
兴亡一瞬五百年,细草荒榛没孤垒。
第14首、二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韵得三字佛龛多题名韦独(宋代-李薰)
野寺依绝壁,化身满诸龛。
后前莽难测,千亿纷相参。
妙斩谢斤斧,高楼轶烟岚。
旁行栗危栈,俯{左日右敢}惊深潭。
岁月浸荒老,苔藓争对函。
亦有好事者,增饬施朱蓝。
经营定自图,谍雅奚未暗。
款识或可辨,上下试与探。
远徵固寂寞,近取才二三。
开元韦庶子,剖符剑之南。
咄嗟檀施开,至今为美谈。
墨卿少羁窭,节旄晚毵毵。
乐和盛家法,图垢犹包含。
郑氏虽世儒,蛮祸竟莫戡。
旧相粤冀级,经从各停骖。
翰林宠则多,御史德岂惭。
数公方盛壮,厥声实訏覃。
纷华竟安在,人寿无彭聃。
彼石尚云朽,吾生谅何堪。
华前一笑粲,现此优波昙。
稽首识归处,径欲投佩簪。
蠢蠢谁汝缚,窃食如春蚕。
祓除偶辰巳,风景清且酣。
相引着胜地,佛日况可贪。
敢夸一醉富,庶解忧心惔。
因歌以记之,放笔书僧庵。
第15首、禅坐四首 其二(明代-郭之奇)
声闻依夜息,缘觉意中生。滞雨粘檐滴,飘风杂漏鸣。
心孤难独梦,思远易添情。未发真如用,安能不劫成。
第16首、题王霁宇绣佛斋图二首 其一(明代-董其昌)
剪得吴淞水半江,灵山突兀走閒窗。铙歌即是广长舌,大纛岂非精进幢。
第17首、答惠海首座五首海乃圆照禅师小师 其三(宋代-饶节)
莫叹宗师久屈沉,赵州八十尚丛林。脚跟点地便无事,鼻孔撩天非有心。
落笔满堂嗟敏妙,谈玄终日见精深。丁宁佛法无多子,三角泥牛演梵音。
第18首、云泉禅师哀词(宋代-释行海)
一片禅心无用处,苹花溪上看垂纶。
也知白璧黄金贵,何似青鞋布袜贫。
吟畔山川生哭泣,笔头兰竹露精神。
如今云散泉流去,淡日凄风杂野尘。
第19首、题闰师禅庭双竹(宋代-魏野)
离丛并长对禅扃,乍见翻疑是一茎。
我恨兴师居隔郭,他生愿似此君生。
第20首、重游圭峰宗密禅师精庐(一作哭卢处士)(唐代-温庭筠)
百尺青崖三尺坟,微言已绝杳难闻。戴颙今日称居士,
支遁他年识领军。暂对杉松如结社,偶同麋鹿自成群。
故山弟子空回首,葱岭唯应见宋云。
第21首、登禅罔寺望和虞记室诗(南北朝-何逊)
南望南郭门。
拱树稍云密。
北窗北溱道。
重楼雾中出。
接树隐高蝉。
交枝承落日。
光阴不可舍。
怀抱何由悉。
第22首、天目禅师自仙岩枉过旅馆(清代-周茂源)
绣佛清斋久,微尘拂镜台。拟参龙井去,翻度虎溪来。
月色诸天净,潮音五夜回。片言闻了义,花雨落莓苔。
第23首、题坐禅蝦蟆(宋代-释绍昙)
一从识得性分明,懒作春池鼓吹声。
闲把六门深锁断,白莲香散水风清。
第24首、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十三(宋代-释慧远)
幸自十分,画出一半。我便是渠,略无思算。无思算处妙难传,忿怒那吒吃痛拳。
道不是道,禅不是禅。星驰电掣,汉语胡言。蓦地揭起脑盖,依前舌拄梵天。
咄,是甚么面目,可怜只有些儿栗棘金圈,尽底分付常山林泉。
第25首、送楠上人归定水并简见心禅师(元代-至仁)
阿师说法双峰下,白昼天花作雪飞。烽火隔江音问绝,秋风海上片帆归。
第26首、逃禅室卧病简诸禅侣(元代-丁鹤年)
高秋多病客,古寺寄黄昏。野迥常疑虎,天寒早闭门。
离愁灯下影,乡泪枕边痕。赖有诸禅侣,情亲似弟昆。
第27首、真净禅师举石霜虔侍者话问之契悟偈(宋代-释普鉴)
枯木无华几度秋,断云犹挂树梢头。自从斗折泥牛角,直至如今水倒流。
第28首、谢香山禅师惠水岩新茗二首(宋代-刘应时)
雨暗水岩春意浓,尚思采采隔珍丛。
睡魔正压眉楞重,珍重南屏信息通。
第29首、赠老禅(宋代-沈与求)
霜根刺刺猬圆颅,犹倚禅床听木鱼。底事世缘能老我,到头尘事不关渠。
磨砖几日能成鉴,闭户何人欲造车。若有小参重问讯,试寻消息向真如。
第30首、送禅师宗极归玉峰(唐代-栖白)
背郭去归宿,头陀意颇浓。鹤争栖远树,猿斗上孤峰。
夜戍经霜月,秋城过雨钟。由来无定止,何处访高踪。
第31首、题树下禅师(唐代-于鹄)
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
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
第32首、之青原访药地禅师留别诸子 其二(明代-陈子升)
一岭分江乱石欹,半空飞霰下流澌。名山兀兀看僧在,心地悬悬不自知。
手札到如经字读,头巾行即戒香披。舟程一发欣相见,云际松寮月上时。
第33首、陆浑佛髻山【金朝:李俊民】
十步都无一步平,往来人似画图行。可怜一派温泉水,不与荒山洗恶名。
第34首、赠源寂禅师【唐代:薛能】
瓶钵镇随腰,怡然处寂寥。门禅从北祖,僧格似南朝。
性近徒相许,缘多愧未销。何传能法慧,此岸要津桥。
第35首、题觉禅和【唐代:杜荀鹤】
少见修行得似师,茅堂佛像亦随时。禅衣衲后云藏线,
夏腊高来雪印眉。耕地诫侵连冢土。伐薪教护带巢枝。
有时问着经中事,却道山僧总不知。
第36首、送乞雨禅师临遇南游【唐代:曹松】
活得枯樵耕者知,巡方又欲向天涯。珠穿闽国菩提子,
杖把灵峰榔栗枝。春藓任封降虎石,夜雷从傍养龙池。
生缘在地南浮去,自此孤云不可期。
第37首、正月十五日夜东林寺学禅偶怀蓝田杨主簿因呈智禅师【唐代:白居易】
新年三五东林夕,星汉迢迢钟梵迟。花县当君行乐夜,
松房是我坐禅时。忽看月满还相忆,始叹春来自不知。
不觉定中微念起,明朝更问雁门师。
第38首、禅人之梅阳【宋代:释昙华】
此行不惮三千里,况是江天欲雪时。
问道身心如不昧,梅阳老子已先知。
第39首、赵表之创葺禅寂之室以名求诗 其二 范围【宋代:李正民】
遍覆包容等太空,乾坤都在范围中。须知一点灵台地,妙湛圆明未易穷。
第40首、翠云分韵得禅字【宋代:谢薖】
杖履信所适,溪流忽溅溅。行入武陵村,偶入桃花源。
划然见华屋,佛界开青莲。匆匆伊蒲馔,一饷腹果然。
同游得吾党,旷达真能贤。董何韵俱胜,欲拍诸阮肩。
两王亦豪举,一掷常万钱。周郎秀眉宇,要是佳少年。
众中兀老子,少味亦寡言。困眠借僧榻,自嘲边腹便。
平时所怀人,磊落星辰悬。会合不易得,兹游岂非天。
重来恐寡伴,独访祖师禅。
第41首、奉寄恕中韫禅师【元代:丁鹤年】
曾向名山识异人,心如木石气如春。
坐禅霜叶秋埋膝,行道天花日绕身。
有钵相传元是幻,无锥可着本非贫。
惟余潭底中秋月,对写龙峰面目真。
第42首、游丝曲四首禅藻社作【明代:黎遂球】
雨歇花乾舞绿杨,游丝天外更飞扬。无端撇断无丝续,绕树千回自短长。
第43首、游禅峰【明代:吴与弼】
孟春时物泰,条风应新律。良辰岂重来,嘉会那可忽。
膏车饬谢屐,小子伊畴匹。幽赏历岖嵚,胜览穷崷崒。
慕陶得自然,鄙殷怪空咄。咏归欢未央,重游更何日。
第44首、潇湘舟中别某禅人【明代:袁宏道】
山深影独翔,湍月似冰凉。石入分泉玺,莓生滤药囊。
树头悬笠子,经背写花方。若过湘君去,琅玕截许长。
第45首、上方山次南辉禅师韵【清代:李茹旻】
磴道攀缘到上方,岧峣鹫岭气昂藏。红楼拔地千寻起,绀壁悬梯百丈长。
望海盘陀先见日,凌云竹树饱经霜。诸峰罗列儿孙似,信有天龙绕道场。
第46首、送印禅师赴雪窦二首 其二【宋代:周孚】
师子峰高压白云,当时此老最尖新。百年旧事谁昭洗,今日南来又蜀人。
第47首、戏呈珉禅师【宋代:周麟之】
我来何幸识支郎,百丈峰头宝月光。
质薄自怜非燕颔,途穷谁信是龟肠。
渐看鬓底千丝白,敢说眉间一点黄。
坐见锦溪秋水阔,不知何日理归艎。
第48首、晓贤师续佛寿颂【宋代:黄庭坚】
养子续佛寿,非为养色身。
捧打石师子,只要实头人。
出家无正因,不得正命食。
是真出家儿,不费秋毫力。
讲得天雨花,说得石点头。
人人是檀越,负命者上钩。
第49首、和育王十二题 其二 佛迹峰【宋代:李觏】
佛迹空在兹,佛心无处所。寻迹以求之,似学邯郸步。
第50首、题净众院赠蒙禅伯【宋代:郭祥正】
南州三百寺,此寺最辉焕。石开千丈渠,泉飞日华乱。
供僧无定员,连床接云汉。经营始十载,物物悉已换。
上人固多才,不独悟禅观。其师老黄蘖,简肃众所惮。
承音既亲切,妙顶醍醐灌。登门已清凉,定步济彼岸。
融融接软语,群疑自消泮。每游即忘还,微风洒尘汗。
第51首、题路左佛堂【唐代:吴武陵】
雀儿来逐飏风高,下视鹰鹯意气豪。
自谓能生千里翼,黄昏依旧委蓬蒿。
第52首、甲辰六月十六日登天童山访寄禅长老不遇留赠二首【清代:俞明震】
我到深山公入世,人天哀感未分明。中年万事不挂眼,静夜一灯微有情。
碧海沉沉那有岸,秋虫唧唧徒闻声。玲岩星暗诸天寂,待汝归来看月生。
第53首、送愿来禅友之海南【清代:成鹫】
世间不遣有名利,陌上应知无别离。斯言脍炙今人口,聪明汨没同愚痴。
梯山航海争走险,涂穷日暮相追随。谁能掀翻窠与臼,曰有丹霞狮子儿。
君不见南溟之水名天池,大鹏奋翼摩天飞。鸴鸠斥鴳不敢渡,仰首大笑称希奇。
借问图南何所取,舍名与利将焉之。翱翔蓬蒿亦已足,飞抢榆枋聊待时。
大鹏一往不回顾,抟风直上高高处。名闻利养两不知,海阔天空随去住。
无可舍,无可取,临行记得向上句。六月一息便归来,大知小知相对语。
第54首、怀惠明禅师【朝代:唐代|作者:鲍溶】
秋天欲霜夜无风,我意不在天地中。
雪山世界此凉夜,宝月独照琉璃宫。
解空长老莲花手,曾以佛书亲指授。
雪岭无人又问来,十年夏腊平安否。
第55首、寄无相禅师【朝代:唐代|作者:罗隐】
老住西峰第几层,为师回首忆南能。
有缘有相应非佛,无我无人始是僧。
烂椹作袍名复利,铄金为讲爱兼憎。
何如一衲尘埃外,日日香烟夜夜灯。
第56首、寄青城山颢禅师【朝代:唐代|作者:崔涂】
怀师不可攀,师往杳冥间。林下谁闻法,尘中只见山。
终年人不到,尽日鸟空还。曾听无生说,应怜独未还。
第57首、春送禅师归闽中【朝代:唐代|作者:贯休】
春色满三湘,送师还故乡。穿霞逢黑yU,乞食得红姜。
大化宗门辟,孤禅海树凉。傥为新句偈,寄我亦何妨。
第58首、招义铭育王见佛照【朝代:宋代|作者:刘过】
豪杰书生懒散仙,小庵藏迹得安闲。
禅曾勘破诸公去,诗在推敲一字间。
夜雨滴残梧叶老,夕阳行处水花悭。
买舟便欲乘风去,孤绝同游海岛山。
第59首、圭禅者号石翁【朝代:宋代|作者:释智愚】
逃空劫外已苍然,玩水观山得几年。
闻说听经曾肯首,老来无力补青天。
第60首、题诗禅方丈【朝代:宋代|作者:牟巘】
切忌犯正位,须教截众流。
闻钟应已悟,缚律未为遒。
室小才容膝,诗成自点头。
出门忽大笑,明月一天秋。
第61首、佛照禅师真赞【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名动三朝,话行四海。
撒手归来,云山不改。
人言大觉同龛,师云老僧掩彩。
第62首、次程岳州廷迈春行昨访天梯佛龛今约乌奴【朝代:宋代|作者:洪咨夔】
汗血嘶风草正青,眼中万马敛春坰。
檄书纵不烦师鲁,荐藁犹当出古灵。
杜若扶疏明远渚,荼{艹縻}猗靡馥中庭。
天梯行遍乌奴去,到手深杯莫暂停。
第63首、禅月台【朝代:宋代|作者:韩淲】
此台已芜没,禅月彼一时。
得句僧窗下,空留洗墨池。
第64首、禅人画师像请赞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释如珙】
一喝从马师起,临济承虚接响。
病叟本无气力,不能学这般承。
第65首、寄中竺妙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释慧远】
湖山添得老魔王,舌卷风雷眼放光。
背却法堂重勘破,不知谁与我分赃。
第66首、寄骥禅人【朝代:宋代|作者:释慧远】
姑苏台畔恶相从,海涌峰前事亦同。
故国梦回春已走,水云相望一帆风。
第67首、虚禅人发心丐田【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虚廓襟怀作丐游,机缘处处定相投。
开田大义聊舒手,得意忘言暗点头。
白牯耕回山月晓,金刀剪断野云秋。
长连趺坐通身饭,一饱分明百不忧。
第68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八【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一相无相,虚空等量。
一身多身,物像俱春。
动也出岫之云,静也居谷之神。
现形说法也,刹刹尘尘。
第69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一【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山寒带雪痕,春信入华根。
造化岂无柄,区分自有门。
出出没没也,俱承此恩。
第70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六九【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癯山早寒,老木先槁。
心潜三界空,念动一尘眇。
太虚谁与增添,万像何曾欠少。
止犹谷神唯自知,肯把闲身相搅扰。
第71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九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眉目十分,精神一段。
岩高雪释迟,木老春来缓。
古涧明月宾,青山白云伴。
借光何处不分身,刹刹尘尘谁解唤。
第72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一八【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神定气平,心空智明。
其机静而自应,其用虚而不盈。
寒潭月落,霁夜河横。
绍了亡祖位,借功成佛名。
建立因缘皆尔尔,刹尘世界与众生。
第73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一八【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何须魁斗之名高,不在山川之气豪。
有口挂壁,亡牛奏刀。
纵横佛用,分付儿曹。
第74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六九【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头上有骨,眼底无肉。
分影月随流,闲心云出谷。
万缘圆应兮廓周大千,一点灵虚兮默照幽独。
第75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八四【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老身且懒,居然从简。
白雪覆颠,乌华乱眼。
心光传祖灯,手段破家产。
到不到赵州吃茶,回不回睦州担板。
借问诸人识也无,青山骨秀闲云散。
第76首、常禅师塔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楼钥】
当时道价极光华,鸷兽相随共一家。
象去虎亡师亦老,不须百鸟更衔花。
第77首、送六人禅者随宏长老住大智【朝代:宋代|作者:释昙华】
大智荒凉久,中兴六上人。
机前施远略,句下要通津。
事理无兼带,偏圆有主宾。
风云今际会,弹指一番新。
第78首、赵表之创葺禅寂之室以名求诗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李正民】
遍覆包容等太空,乾坤都在范围中。
须知一点灵台地,妙湛圆明未易穷。
第79首、宿信州景德寺禅月堂【朝代:宋代|作者:李纲】
野寺虚堂倚翠微,云山极目望中疑。
溪寒连舰栏干直,日暮高楼鼓角悲。
倒景星河光破碎,乱萤灯火影参差。
贯休仿彿英灵在,应笑登临强赋诗。
第80首、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之 其四【朝代:宋代|作者:朱松】
山河我四大,物我同一体。
谁为苦疾痒,搔按不容拟。
多生抱此念,耿耿未云已。
那知知鱼乐,更有濠梁子。
第81首、西禅此庵净老真赞【朝代:宋代|作者:林之奇】
眼碧眉厖,足趺肩亸。
此庵样子,元来恁么。
当年唱个无生曲,火冷云深从寡和。
如今口作挂壁闲,独说宗乘闹浩浩。
第82首、渊禅人出丐求颂【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渊源彻底碧涵秋,谁道寒光凝不流。
转盼芦华与明月,更无一物碍船头。
去来得妙,纵横自由。
巨鳌犯饵快须掣,便是仙山坠也休。
第83首、予同彦老自四明之永嘉中道留宿岳林会法照海印二禅伯夜话投晓登车乃行留题于寺三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卢襄】
叹息老禅伯,萧闲心自如。
买松栽别坞,引水过新渠。
草色经行外,禽声宴坐余。
自惭双客鬓,垂老尚征车。
第84首、夏散辄病既病且恼因书山偈示一一禅者【朝代:宋代|作者:释清远】
万劫一瞬视,尘沙不动移。
若为论过未,并总入无时。
海阔波仍匝,心通佛可齐。
床头木枕子,推出恐人迷。
第85首、五月望日会食普满院夜归作诗二首呈文中县丞玉老禅师江敩王彧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葛胜仲】
怀冰高韵暑天寒,况有波澜在笔端。
可但风流称不坠,故应哺啜亦堪观。
坐曹行赴陈蕃榻,待戍方弹贡禹冠。
戒食每烦临卜瓠,惭无斗酒鹿盈柈。
第86首、送允诚禅者【朝代:宋代|作者:释重显】
飞泉列岫压穷野,冷碧寒青光鬭射。
片云片石何太高,为谁留在长松下。
第87首、示表禅者【朝代:宋代|作者:释怀深】
放下千斤重担子,重归岩谷旧三椽。
不须苦觅扬州鹤,伴我林间骨碖眠。
第88首、寄育王大觉禅师【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
山木悲鸣水怒流,百虫专夜思高秋。
道人方丈应无梦,想复长吟拟慧休。
第89首、怀净照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释怀深】
一别芦江后,千峰雁影沉。
闻回天子诏,方见老师心。
筹室应将满,禅关转见深。
秋来瓯顶夜,时扰梦投针。
第90首、妇人面涂黄而吏告以为瘴疾问云谓佛妆也【朝代:宋代|作者:彭汝砺】
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
华人怪见疑为瘴,墨吏矜夸是佛妆。
第91首、佛日纵步相寻索归甚苦戏成绝句【朝代:宋代|作者:吕本中】
相逢不用苦相催,只到更深月上回。
莫怪室空无侍者,夜窗相对有寒梅。
第92首、佛迹【朝代:宋代|作者:舒坦】
苍崖绝壁印苔痕,陈迹千年尚似新。
杖履纷纷走南北,几人不是刻舟人。
第93首、灯禅师出蜀住此山十年为作南食且约同住作此以赠【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少年出蜀今耆艾,十见襄阳浩荡春。
山近京畿看愈好,食兼虏馔味尤真。
君今避世成深隐,我欲移庵结近邻。
相对无嫌太岑寂,待添明月作三人。
第94首、百丈大智禅师真赞【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以实问答,空可青黄。
以意求道,神落阴阳。
阴阳不测,脱略阴界。
青黄摸画,果因不昧。
我有大机,佛无密语。
如师子王,露地方踞。
称性文字,随分丛林。
如以妙指,发和雅音。
同世之波,寿九十二。
护持心宗,谥曰大智。
第95首、禅人写真求赞 其三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发将雪白,面作茶黄。
触动眼三角,忘言口四方。
明月松头鹤梦,香风莲底龟藏。
净极发光光自照,虚空鸟印不成章。
第96首、麻衣颂【朝代:唐代|作者:麻衣禅师】
勑下如来到翠微,佛前垂泪脱麻衣。
深山有寺不容住,四海无家何处归?(见《舆地纪胜》卷十九《池州》)(按:《补续高僧传》卷二三有释麻衣,五代之际往来泽潞间,发河图之秘授陈抟。
似为另一僧。
又《五灯会元》卷四收智真一偈,与此首仅数字不同,见本书卷三十。
)。
第97首、题胶山寺绣佛【朝代:宋代|作者:蔡载】
妙相夺天真,针针巧入神。
几多瞻佛者,还想用心人。
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七。
第98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八四【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颠发山雪,眶瞳水秋。
月白濯河汉,霁寒摩斗牛。
韶意千华里,光风百草头。
如幻三昧兮,妙得优游。
第99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八六【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额高眼深,该抹丛林。
人惊大胆,我自无心。
默转机梭路,谁投钵水针。
觌面相呈了也,擡头何处相寻。
第100首、渔歌/渔父·宝觉禅河波浩浩【朝代:宋代|作者:李彭】
宝觉禅河波浩浩。
五湖衲子来求宝。
忽坚拳头宜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