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语文园地五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照例子在括号中加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3-11-27 20:41:07
文章: 分享

《语文园地五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照例子在括号中加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语文园地五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照例子在括号中加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照例子在括号中加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 蓝蓝的/广阔的 )天空飘着( 五颜六色的/五彩缤纷的 )气球。

( 清澈的/小小的 )池塘开满( 粉嫩的/亭亭玉立的 )荷花。

点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都是形容事物形状、颜色的词语,添加这样的词语,可以让事物变得更加具体生动。

2、语文园地三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老师一边说,一边拿着笔在纸上写。

点拨:一边一边表示同一时间做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没有主次之分。

答:姐姐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爷爷一边喝茶,一边看报纸。

3、植物妈妈有办法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 。

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 。

乘着风 纷纷出发 蹦着跳着 炸开

答:柳树妈妈准备了小翅膀,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纷纷出发。(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松树靠小鸟或其他动物传播,椰子靠水传播等,可以自己试着写一写)

4、语文园地四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看一张留言条。

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看一张留言条。

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去小芳家里,通知她明天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5、葡萄沟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有跳绳的,有踢毽子的,有做游戏的 ),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6、黄山奇石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在选一张图片写下来。

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在选一张图片写下来。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答:一:它好像守门一只的大狗,趴在山顶的平地上。

二:那一处石头真像一位老人从山间走来,带着草帽,背着竹筐,采药归来。

三:迎面山上的石头真像一面精美的玉屏立在半山腰,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7、语文园地八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再选择合适的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再选择合适的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啪 唰 吱呀 叮当

嘟嘟嘟 咚咚咚 哗啦哗啦 叽叽喳喳

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 咚咚咚 )的敲门声。

( 哗啦哗啦 ),雨不停地下着。

8、语文园地七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云开雾散 微风习习 冰天雪地 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 寒风刺骨 鹅毛大雪 电闪雷鸣

答:云开雾散:乌云散开了,大雾褪去了,太阳出来了。

微风习习:微风轻轻地吹来,很温暖,很舒服。

冰天雪地:冬天下雪了,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雪,有些都已经结冰了,非常寒冷。

风雨交加:又刮风又下雨。

云雾缭绕:云和雾把山遮住,并一圈圈向上飘起。

寒风刺骨:寒冷的风吹来,仿佛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让人觉得疼。

鹅毛大雪:雪下得很大很大,像鹅毛一样飘落下来。

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

9、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参考答案: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在雨中抱着孩子,一步一滑地行走。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青着年迈的大娘行走着。汗水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下来,但他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10、3、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后练习题答案

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

①柳树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柳絮娃娃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②风仙花妈妈更有办法,她让果实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果实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③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来传播。樱桃、野葡萄、野山参等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类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

11、第五课 玲玲的画 读下面的句子,再联系生活说说你的体会。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情,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变的;二是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要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

12、15大禹治水 朗读课文。你知道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吗?先猜一猜,再查查字典。

挡水 疏导 驱赶

朗读略。挡在词语中的意思是拦住,抵挡;疏在词语中的意思是清除阻塞使通畅,硫通;驱在词语中的意思是赶,赶走。

13、《搭船的鸟》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答:加点词描写了翠鸟捕鱼的动作,通过这几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翠鸟捕鱼时动作敏捷、迅速,是个捕鱼能手。

14、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燕子》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燕子》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剪刀似的尾巴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光彩夺目的图画 旷亮无比的天空

描写兔子:长长的耳朵 绒球似的尾巴

描写冬天:寒风呼啸的夜晚 刺骨的寒风

描写秋天:湛蓝的天空

15、火烧云 读读下面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

读读下面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

绿油油 苹果红 半红半黄

黑乎乎 西瓜红 半绿半白

白花花 橘子黄 半灰半白

16、【小练笔】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的美。你也来找一找。写一写吧。

【小练笔】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的美。你也来找一找。写一写吧。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挂在雨后的天空。

美妙的小雪花就像一只只玉蝴蝶,扇动着薄翼,飘落人间。

雨后的草原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布,连露珠都是五颜六色的。

17、第15课《搭船的鸟》 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又起来了,红色的长嘴里着一条小鱼。它在船头,一口把小鱼了下去。

点拨:我们可以先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意思,接着采用换词的方法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最后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加深理解。

参考答案:写出了翠鸟飞行的动作快。衔人写出了捕鱼技术的高超。

18、读读下面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白紫半黄”的词语

读读下面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白紫半黄的词语

类似于白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的词语有:半红半紫、半绿半蓝、半绿半黑、半紫半红、半蓝半黄

19、呼风唤雨的世纪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的句子,认真体会加点词句的意思,再把这些句子抄下来。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的句子,认真体会加点词句的意思,再把这些句子抄下来。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答:呼风唤雨:指具有非凡的本领,能够支配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答:千里眼:形容看的非常远。 顺风耳:形容听的非常远。

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这三个词在课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20、长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的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的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答: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答: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2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小组交流,仿照下面的问题清单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后习题答案

小组交流,仿照下面的问题清单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出的,有的问题是针对全文提出的。

22、圆明园的毁灭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和有关资料,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和有关资料,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答: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写出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甚至世界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

(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答:凡是统统说明侵略者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任意写出侵略者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野蛮、残暴。

23、22、四季之美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1)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2)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3)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这三句话都是动态描写。第一句话描写了萤火虫在夜晚的细雨中飞行的情景,用迷人一词进行修饰,展现出萤火虫飞行的情态之美。第二句话描写乌鸦归窠,乌鸦数量不多,且分布散乱,所以用点点,这是视觉描写,突出动人。第三句话描写大雁南飞,成群结队,比较真实可感,点出其让人感动。这些动态的景物描绘,赋予景物以运动感、活力感、变化感,使景物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4、18、慈母情深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复出现的部分,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课文中还一些这样的句子,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一连三个我的母亲,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动作写得很具体,母亲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使作者内心内心产生了巨大的触动。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用反复的手法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而且加深了读者对母亲的印象,为后文做好了铺垫。

25、14、圆明园的毁灭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从时间上推算是十天左右,可以看出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破坏的时间之长;凡是统统破坏毁掉销毁放火等词语,描写了英法联军在圆明园肆意掠夺破坏的野蛮行径。读了这段话,我感受到侵略者的贪婪无耻、野蛮残暴。

26、14.根据65×39=253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几种填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练习题及答案

14.根据6539=253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几种填法?(答案不唯一)

25.35=(65)(3.9)

(0.65)(39)

2.535=(0.65)(3.9)

(6.5)(0.39)

27、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复出现的部分,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课后练习及答案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复出现的部分,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课文中还一些这样的句子,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参考答案: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一连三个我的母亲,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动作写得很具体,母亲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使作者内心内心产生了巨大的触动。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用反复的手法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而且加深了读者对母亲的印象,为后文做好了铺垫。

28、阅读下面的句子,注意时间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阅读下面的句子,注意时间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背景,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29、只有一个地球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1)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答: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这句话写出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答: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干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30、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一读。

脱了它的红外套围了锅边成一圈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再现了熬腊八粥时花生、锅巴样子的变化。

类似的句子还有: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这句话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熬制腊八粥的过程。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6下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1、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在课文中画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后练习答案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在课文中画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答:①斩钉截铁:比喻说话、办事果断坚决,明快利落。文中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了班长的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们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②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更加突出了班长的态度十分坚定。热血沸腾:情绪高涨。这里说明战士们的想法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表现了战士们不畏牺牲的精神。

③抢前一步夺过猛地举起砸,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情景和对敌人的仇恨,表现了他机智英勇、顽强不屈的精神。

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个句子形象地表现出了战士们的顽强不屈及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3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后练习答案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这句话写了作者的感受。

这样写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其好处就是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浓烈。

3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答: 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2、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答: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覆盖了整个森林。用上浸字来形容雾中的森林,使人感到 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画,画面有一种朦胧美,非常生动。

34、猜词语读音,再选择合适的放句子里

猜词语读音,再选择合适的放句子里

叭 唰 吱呀

叮当

嘟嘟嘟 哗啦哗啦 叽叽喳喳

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__________的电话声.

__________,雨不停地下着

先认真观察字形,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把每个字拆成偏旁加新字的形式,然后按照拆出来的新字的读音,试着读一读。如唰=口+刷,刷的读音是shuā,唰的读音也是shuā。再用音序查字法查这个字的正确读音。

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__叮当叮当___的电话声.

_哗啦哗啦__,雨不停地下着

相关内容
  • 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
    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

    1、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 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那棵大树上布陷阱,逮野兽?可曾在那片山谷里,看熊睡觉,磨制石器?我想我们的祖

  • 仿照课文写法,说明“有志者事竟成”的具体事例
    仿照课文写法,说明“有志者事竟成”的具体事例

    1、仿照课文写法,说明“有志者事竟成”的具体事例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示例:有志者事竟成  清代小说家蒲松齡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

  • 词语积累,将你积累的形容生字高兴和难过的词写出来
    词语积累,将你积累的形容生字高兴和难过的词写出来

    1、词语积累,将你积累的形容生字高兴和难过的词写出来 词语积累,将你积累的形容生字高兴和难过的词写出来◇形容生气:愤怒◇形容高兴:兴高采烈◇形容难过:悲伤形容生气:恼怒、气愤、怒气冲天、暴跳如雷。形容高兴:愉快、喜

  • 仿照彩色的梦第二小节,写一写你用彩色铅笔画出的内容
    仿照彩色的梦第二小节,写一写你用彩色铅笔画出的内容

    1、仿照彩色的梦第二小节,写一写你用彩色铅笔画出的内容 仿照彩色的梦第二小节,写一写你用彩色铅笔画出的内容示例1:笔尖划过的地方,大片的树林,绿了;大块的田野,黄了;大朵的白云,白了;白-得-纯-洁!示例2:脚尖划过的地方;整片

  • 仿照课文的写法玩也要玩出个名堂
    仿照课文的写法玩也要玩出个名堂

    1、仿照课文的写法玩也要玩出个名堂 仿照课文的写法玩也要玩出个名堂列文虎克是在玩耍之中发现了镜片的秘密,从而发明了显微镜。也是因为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我们才可以观察认识到许多的微生物。简森发明望远镜。简

  • 仿照课文的写法 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如有志者事竟成 玩也能玩出名堂
    仿照课文的写法 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如有志者事竟成 玩也能玩出名堂

    1、仿照课文的写法 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如有志者事竟成 玩也能玩出名堂 仿照课文的写法 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如有志者事竟成 玩也能玩出名堂列文虎克是在玩耍之中发现了镜片的秘密,从而发明了显微镜。也是因

  • 仿照课文的写法“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要玩出个名堂”
    仿照课文的写法“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要玩出个名堂”

    1、仿照课文的写法“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要玩出个名堂” 仿照课文的写法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要玩出个名堂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如何写作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

  • 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单位:cm)
    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单位:cm)

    1、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单位:cm)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身高的变化》练一练习题及答案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单位:cm)按平均身高比甲班平均身高(132+15

  • 再读《于永正经典课例评析——高年级阅读教学卷》
    再读《于永正经典课例评析——高年级阅读教学卷》

    王沟希望小学 王迎花, 再读《于永正经典课例评析高年级阅读教学卷》一书,犹如再一次走进于老师的课堂,让我再一次真切感悟到他那教学艺术的魅力,领略到他那一代名师的风采。那一篇篇精彩的课堂教学实录,颇有见地的教学论述,读来令人折服。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读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重头戏,教学每篇课文都把读作为帮助学生理解词义的重要手段,读在课堂上被于老师发挥到了极致。特别是他的表演读,分角色朗读更是课文情境的再现,使

  • 合适的网名94个
    合适的网名94个

    1、仙女的许愿池2、送舟行3、妄共一生4、余生陪你去浪费5、情深于酒6、半衾梦7、予囚8、释怀谈何容易9、恋完这场爱.10、劫难与你11、余温。12、孤僻似困兽13、友人不叛14、后来15、将过往写成歌16、风韵尚犹存17、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