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上册三年级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诗句理解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3-05-22 13:34:04
文章: 分享

《上册三年级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诗句理解》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上册三年级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诗句理解

上册三年级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诗句理解

《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宋】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字词解释:

【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是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

【擎】举,向上托。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正】最

【橙黄橘绿】表面意思橙子将黄,橘子犹绿,指秋季景物。

2、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及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及组词

《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捉蟋蟀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

  寒(hn) 寒冷 寒冬 心寒

  径(jng)小径 捷径 曲径

  斜(xi) 斜坡 倾斜 斜视

  霜(shuāng)霜冻 霜降 冰霜

  赠(zng) 赠送 赠品 赠言

  刘(li)刘海

  盖(gai) 瓶盖 井盖 盖子

  菊(j) 菊花 雏菊 菊坛

  残(cn)残疾 摧残 残阳

  君(jūn)君王 君主 君子

  橙(chng)橙子 橙黄 橙汁

  送(sng)送别 送礼 送行

  挑(tiāo)挑担 挑水 挑刺

3、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多音字及近反义词

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多音字及近反义词

《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多音字

抹mǒ(涂抹)mā(抹布)磨m(磨难)m(磨盘)

4、上册三年级第17课古诗三首望洞庭诗句理解

上册三年级第17课古诗三首望洞庭诗句理解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望洞庭》: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洞庭湖的水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的像一面未经磨平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月光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湖显得更加清澈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山行课堂笔记之理解诗意

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山行课堂笔记之理解诗意

山 行

【唐】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词大意:

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6、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堂笔记之精彩赏析

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堂笔记之精彩赏析

《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尽了深秋的凄清。 萧萧两字反衬出秋夜的寂静, 接着用一送字引出寒声。梧叶摇落、江上秋风又进一步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7、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堂笔记之精彩赏析

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堂笔记之精彩赏析

《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前两句写景,荷尽菊残描绘出秋天的景象。诗人面对荷尽已无擎雨盖时,并无伤秋悲秋之感,笔锋一转,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在已无与犹有的强烈对比中跃然纸上。后两句议景,揭示了赠诗的目的。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诗人一反常情,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8、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9、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山行课堂笔记之精彩赏析

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山行课堂笔记之精彩赏析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生机盎然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有人家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驱寒山清冷之意,又照应了上一句的石径,将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这枫林晚景使他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10、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1.《望天门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望的?

《望天门山》描写了:楚江、青山、碧水、白帆和红花日,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的。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

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的。他正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此时他看到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情景。

3.《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西湖上的几处画面,各是什么样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时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雨天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

4.《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

《望洞庭》作者站在远处看到了:湖光、秋月、洞庭湖、君山岛,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看的。

5.《望洞庭》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望洞庭的?

与《望天门山》不同,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望洞庭的。先近望,看到了水月交融、湖平如镜的景象;接着遥望,看到了山水青翠、君山如青螺的景象。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11、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诗句翻译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诗句翻译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12、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诗句翻译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诗句翻译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你一定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1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之望洞庭读后感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之望洞庭读后感

读后感一:

远望洞庭湖,不知是湖光还是秋月。在无风的情况下,湖面象一面没有被打磨过而又硕大的大镜子,在湖的四周有好多的树木,它们既像守卫着洞庭湖的士兵,又像一个个力量巨大

  我眺望着洞庭湖,它是多么美丽。

  湖光和夜晚皎洁的月光,融合在一起,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多么融恰。

  平静无风的谭水,从远处看多么平,平得看不出一丝水波;又是多么静,静得感觉不出水在动,湖里的小舟划过,不留一点痕迹,更是为洞庭湖添加了一处美景。

  三更,可爱的小动物已睡,只有青蛙在湖边叫,划破了寂静的洞庭湖。月光发出不太亮的光笼罩整个洞庭湖。望着洞庭湖看着苍翠的君山,静静的水,鸟瞰洞庭湖就像在白银盘里放着一枚青螺。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3(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三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读后感二:

今天是语文课,我们学习了《望洞庭》,讲的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游玩了洞庭湖所写下的,那时,洞庭湖的湖水很清澈,与明月的光相连,十分宁静美丽。那天晚上,满面湖面一点风,迷迷蒙蒙的,像一面末擦的铜镜。

在明亮的月光之下,洞庭湖中那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这时的洞庭湖宛如一个白银做成的大银盘,青翠的君山,就如同是在大银盘中的一颗小巧的青螺,十分的讨人喜爱。

大诗人刘禹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诗---《望洞庭》。

14、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我会写:

赠zng(赠言、赠送、回赠)

刘li(姓刘、刘海儿)

盖gi(盖楼、盖章、掩盖)

菊j(菊花、赏菊、春兰秋菊)

残cn(残缺、残害、残酷)

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

橙chng(橙红、橙色、鲜橙)

二、我会认:

犹y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

傲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

橘j(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3(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三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5、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雪梅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雪梅课堂笔记

雪梅翻译: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雪梅主题:

《雪梅》这首诗写法新颖别致,诗人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雪梅鉴赏

1、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诗人难以评判高下。首句运用拟人手法,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早春梅花与雪花之美。

2、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概括写出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这两句妙趣橫生,而且富有理趣,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才是正理。

16、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课堂笔记

暮江吟翻译:

《暮江吟》: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暮江吟主题:

《暮江吟》这首诗描绘了从傍晚到夜幕降临后江面上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热爱,对大好秋色的无限喜爱之情。

暮江吟鉴赏:

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傍晚所见到的红日西沉的江景: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夜幕降临时所见到的新月初升的夜景。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把地上天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出秋夜和谐宁静的氛围。

17、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堂课外拓展积累

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堂课外拓展积累

描写战争惨烈的四字词语:枪林弹雨 马革裹尸血流成河 尸横遍野

体现爱国精神的四字词语:精忠报国 救亡图存 舍身为国 匹夫有责

描写爱国情怀的句子: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1.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4.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18、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之枫桥夜泊诗意理解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之枫桥夜泊诗意理解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面对着江边的枫树与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19、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生字组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生字组词

生字组词

德:品德 美德

鹊:喜鹊 鹊桥

蝉:蝉联 噤若寒蝉

20、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江南春诗意理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江南春诗意理解

江南春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村寨城郭,酒旗迎风招展。南朝遗留下来的,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地矗立在风烟云雨中,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

21、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生字

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生字

《出塞》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凉州词》这首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写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还有视死如归的勇气。

《夏日绝句》这首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典故来讽刺南宋朝廷投降逃跑的行径,表达了诗人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感情。

我会读组词

塞:si(塞外、塞北、关塞)

秦:qn(秦腔、秦岭、秦国)

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

词:c(歌词、词语、单词)

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

醉:zu(陶醉、沉醉、醉生梦死)

杰:ji(杰出、英杰、英雄豪杰)

亦:y(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

雄:xing(雄鸡、雄风、雄壮)

项:xing(项链、颈项、强项)

我会认组词

将:jing(将领、将士、将官)

22、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绝句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绝句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23、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①一个咬字将竹拟人化,一个定字写出竹目标之明确,不放松写出意志之坚定。

②千磨万击写竹遭受的打击之大。一个任字,表现出诗人无惧无畏、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相关内容
  • 三年级第4课生字组词怎么组
    三年级第4课生字组词怎么组

    1、一年级第11课的生字组词怎么组 一年级第11课的生字组词怎么组《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

  • 古诗三百首一年级
    古诗三百首一年级

    第1篇、送浑将军出塞(唐代-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yé)王。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yān)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银鞍玉勒绣蝥(máo)弧,每逐嫖(piáo)姚(yáo)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卫

  • 古诗300首大全
    古诗300首大全

    第1首、送友人南归(唐代-王维)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连天汉水广,孤客郢(yǐng)城归。郧(yún)国稻苗秀,楚人菰(gū)米肥。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lái)衣。 第2首、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唐代-薛昭蕴) 秋到长门秋

  • 古诗词大全600首短篇
    古诗词大全600首短篇

    第1首、咏桂(唐代-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第2首、闺怨(唐代-鱼玄机) 靡(mí)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别

  • 古诗100首经典
    古诗100首经典

    第1首、苦雪四首·其二(唐代-高适) 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余故非斯人,为性兼懒(lǎn)惰(duò)。赖(lài)兹尊中酒,终日聊自过。 第2首、送人(唐代-杜牧)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

  • 古诗词80首优选
    古诗词80首优选

    第1首、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唐代-李白)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第2首、买花(唐代-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xuān)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

  • 古诗朗诵大全100首精选
    古诗朗诵大全100首精选

    第1首、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xíng)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yì)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dí)的(dí),我心悬旆(pèi)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

  • 古诗词300首合集
    古诗词300首合集

    第1首、河渎神(唐代-张泌)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门外往来祈(qí)赛客,翩(piān)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第2首、望岳三首·其二(唐代-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

  • 古诗词300首经典
    古诗词300首经典

    第1首、凉州词(唐代-薛逢) 昨夜蕃(bō)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第2首、古剑篇(唐代-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hè)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zhù)得宝剑名龙泉。龙

  • 古诗词100首原文
    古诗词100首原文

    第1首、郭处士击瓯歌(唐代-温庭筠) 佶傈金虬石潭古,勺陂潋滟幽修语。湘君宝马上神云,碎佩丛铃满烟雨。吾闻三十六宫花离离,软风吹春星斗稀。玉晨冷磬破昏梦,天露未干香着衣。云钗委坠垂云发,小响丁当逐回雪。晴碧烟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