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初一升初二,家长都关心哪些问题?》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面临初一升初二,家长都关心哪些问题?
面临初一升初二,家长都关心哪些问题?
很多家长都有发现,自己的孩子小学。初一的时候学习成绩都是挺不错的,但是到了初二之后就发现,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了,特别到了初三以后更加的明显,这其实我们可以称作是初二现象这种时候家长应该要关心的问题有四个方面。
1、上网
初中阶段我们也有发现很多男同学就开始沉迷于上网,甚至有的直接逃课去上网打游戏。
2、逆反心理严重
上了初中,很多孩子开始慢慢的长大,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特点就是不服从老师和家长的管教,对于批评也不会虚心的介绍,甚至于开始反驳。
3、学习成绩的下降
初二是一个分水岭,有的同学进步很快,有的同学成绩下滑,对学习失去兴趣,这样的同学在初三其实是比较难以突破的。
4、早恋
早恋的现象其实也是很容易存在的,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孩子们对于性别这方面也是好奇阶段,早恋很多都是集中在初二,同学们肆无忌惮的开玩笑,男女生的过分亲密,都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到了初一升初二阶段,这四点都是家长朋友们应该要关心的问题。
2、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搭积木 练一练 5.说一说,你能得到哪些结果?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搭积木 练一练
5.说一说,你能得到哪些结果?
图1:相碰的加法
12+6=18 6+4=10
12+4=16 6+3=9
12+3=15 4+3=7
图2:相碰的做减法
18-3=15 5-3=2
18-5=13 5-2=3
18-2=16 3-2=1
3、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都画了些什么?
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都画了些什么?
答:雪地里来的小画家有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①小鸡,画了竹叶;②小狗,画了梅花;③小鸭,画了枫叶;④小马,画了月牙。
4、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谁的得分高
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淘气:24+30+41=95
笑笑:23+44+29=96
淘气95分,笑笑96分,笑笑获胜。
5、《动物聚会》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动物聚会
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兔子:
4x3=12(个)
3x4=12(个)
鸟:
3x3=9(只)
6、9.我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练习及答案
9.我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44=6(页)
答:平均每天看6页。
我每天看8页,几天就能看完?
248=3(天)
答:3天就能看完。
7、下面的词语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试着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是写狐狸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是写老虎的。(表演故事略)
8、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它们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向同学介绍一下
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它们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向同学介绍一下
年轮:年轮比较密的一边是北方,因为它和阳光有密切的关系,有阳光的方向长的比较快,被阴面的年轮长的会比较的慢,所以可以说南面的年轮长的比较疏而松,北面则密而坚。
竹子:竹子身体颜色比较青的这方面朝南,青黄的朝北,在没有风的情况下,竹子的尖端一般都是倒向南方的。
9、课文中给大家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习俗?
课文中给大家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习俗?
答:春节: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清明节:扫墓;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蒿;七月七:乞巧;中秋节:吃月饼、赏月;重阳节:敬老、踏秋、赏菊、登高。
10、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6.装车轮。每辆车需要4个轮子。 一共有24个轮子。 (1)如果装5辆车,还剩下多少个轮子? (2)如果装8辆车,还缺多少个轮子?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
6.装车轮。每辆车需要4个轮子。 一共有24个轮子。
(1)如果装5辆车,还剩下多少个轮子?
24-5x4=4(个)
(2)如果装8辆车,还缺多少个轮子?
8x4-24=8(个)
11、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8.关于年、月、日,你学过哪些知识?整理一下,与同伴说一说。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8.关于年、月、日,你学过哪些知识?整理一下,与同伴说一说。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一日。
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叫一月。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叫一年。
一年有12个月
7个大月(31天)1、3、5、7、8、10、12
4个小月(30天)4、6、9、11
(特殊)二月28天(平年)
29天(闰年)
平年有365天,是52个星期余1天;
闰年有366天,是52个星期余2天。
一年有四个季度,
1月、2月、3月为第一季度;
4月、5月、6月为第二季度;
7月、8月、9月为第三季度;
10月、11月、12月为第四季度。
平年上半年有181天,
闰年上半年有182天,
每年的下半年有184天。
1年=12个月
一天=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 四百年又闰
记住几年闰年年份:
1992年,1996年, 2000年,2004年,
2008年,2012年,2016年,2020年。
12、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让你明白了什么?
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让你明白了什么?
答:生活中人无完人,不同的人都是存在长处和短处的,所以不能拿着自己的长处去跟别人的短处比较,对人要学会宽容,还有一定要做到尊重。从课文中我们也能看出来,铁罐用自己的长处瞧不起陶罐的短处,但是多年以后,埋在土里的陶罐变成了文物,铁罐却成为了一堆锈土。
13、花钟这篇课文用不同的词写花开放,很喜欢,你喜欢哪些花?
花钟这篇课文用不同的词写花开放,很喜欢,你喜欢哪些花?
鲜花朵朵,芬芳迷人。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一年之内,不同的话开放时间都有不同。春天,迎春花慢慢的张开眼睛,迎接春天,栀子花也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夏天,睡莲慢慢的苏醒起来,向日葵也在迷糊中向着太阳展开笑脸;秋天,蝴蝶兰张开自己五颜六色的花瓣,紫茉莉也伸展自己的懒腰;冬天,腊梅在寒冷的天气独自开放。
14、为什么把贼比作粘胶,把老虎比作旋风呢?
为什么把贼比作粘胶,把老虎比作旋风呢?
因为此时老虎和贼都把对方当做漏,心里特别害怕。老虎想摆脱贼觉得贼粘在自己身上甩不掉,而贼一心想着老虎要把它驮回家再吃,觉得老虎跑得很快就像旋风一样。这样的比喻很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
15、列宁很喜欢灰雀,可以从哪些语言看出?
列宁很喜欢灰雀,可以从哪些语言看出?
1、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每次都要经常体现了列宁对三只灰雀却喜爱的程度很深。列宁不仅欣赏灰雀的歌唱,还给它们带来食物,进一步写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2、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找遍一词表现出列宁对灰雀的担心。)
3、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 ,它怕冷。 (它怕冷更流露出列宁对灰雀的关心之情。)
16、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上玻璃,这就叫天窗。因为木板窗关闭后屋子里漆黑,开天窗主要作用就是采光,使屋子变得散亮。
17、8.有60元,买3份,有几种买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参考答案
8.有60元,买3份,有几种买法?
(1)买3份A餐:183=54(元)
(2)买2份A餐,1份B餐:182+21=57(元)
(3)买1份A餐,2份B餐:18+212=60(元)
答:有60元,买3份,有3种买法。
18、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什么转变?
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什么转变?
花园的变化:
巨人外出时,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颗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孩子们欢快地在那里玩耍。
巨人回来后,把孩子们赶出花园。春天来了,可是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桃树也忘了开花,花儿缩回地里。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
巨人醒悟后,桃树再次开花,小鸟再次歌唱,花儿再次探出头来,花园又变成孩子们的乐园,春天跟着一起回来了。
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的对比:
巨人回来后,对孩子们凶狠,大声叱责,并把孩子们赶出花园,并砌起围墙,挂起布告牌,禁止孩子们入内,让人们感受到他的自私自利。
巨人看到奇特景象醒悟后,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他懂得了分享,对待孩子们亲切、和蔼,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19、4.要保持天平平衡,右边应该添加什么物品?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四》练习题及答案
4.要保持天平平衡,右边应该添加什么物品?
第一张图:添加一个圆柱。
第二张图:添加两个球或两个长方体或一个球和一个长方体。
20、2.用24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有几种摆法?填一填,想一想,24的因数有哪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2.用24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有几种摆法?填一填,想一想,24的因数有哪些?
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21、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落花生》课后练习及答案
小练笔。
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 梅子 蜜蜂 路灯
参考答案
我选择蜜蜂,蜜蜂具有勤劳、不求回报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想到了每天为学生辛苦付出的老师们。老师虽然不像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为我们呕心沥血,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耕耘着这片土地,用自己的行动和耐心播撒了爱的种子,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多少个静静的深夜呵,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那作业本上的那一条条批语,那一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心血吗?他们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您爱我们,我们也爱您!竹子具有奋发向上、虚心谦逊、坚贞不屈的精神。由竹子我想到了红军战士。梅花具有梅坚忍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2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那么高兴?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那么高兴?
答:周瑜之所以这么高兴是因为他认为,三天造出来十万支箭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所以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来名正言顺的治诸葛亮的罪名。同时也是因为他对于诸葛亮存在敌意,所以他很高兴。
23、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体现了小艇什么特点?
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体现了小艇什么特点?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可以从加点的部分看出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很好的抓住了小艇的特点,突出了威尼斯小艇外形的特殊、美观实用等特点。
24、课文反复出现立刻这个词,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
课文反复出现立刻这个词,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用反复的手法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而且加深了读者对母亲的印象,为后文做好了铺垫。
25、草虫的部落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曹操的部落”看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曹操的部落看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答:我们和作者一起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和建筑工程师。
我印象最深的是甲虫音乐家们和搬运食物的村民们。作者对甲虫音乐家们演奏的描写,让我也想去听一听这种音乐;而搬运食物的村民们则令我产生了对它们的敬畏之情。
2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句都是画,你看到怎样的画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句都是画,你看到怎样的画面?
黑云翻墨未遮山:夏天,天空中变化不定,霎时间乌云滚滚,像泼翻的墨水一样扩散开来,开始时,并未遮遍青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黑云继续扩展,不多会儿,倾盆大雨就下起来。白色的雨点打在船面上,像一颗颗跳跃的珍珠往船里乱滚。
卷地风来忽吹散:忽然,一阵卷地大风吹过,把黑云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雨过天晴,从望湖楼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朗的天空一样清澈明净。
27、面临初一升初二,家长主要关心
面临初一升初二,家长主要关心
初一升到初二面临的问题其实有很多,这里我们也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做介绍,希望会对您孩子初一升初二有帮助的作用!
用一句话概括初中:初一就是希望,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初二是分化,孩子的差距会在那时候明显;初三是拼搏,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人生理想拼搏。
面对初二的最大问题就是孩子们的分化:简单概括为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初二学生的分化问题,我们需要的做的事情就是:进一步优化习惯,防止分化,实现孩子自我的突破。
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1.提前和孩子一起规划初二,让孩子有目标,而且目标越清晰越好。假期的目标应该是全面温习初一基本知识点,重点开始提前学习数学和物理。
可以先开始学习的科目是数学和物理。物理是基于实验和数学的科目,孩子刚开始不适应,喜欢用数学的方法学习物理,造成会说,不会做(不会做题,不会做实验)。我想孩子引导学生在假期做一些物理上的实验,引导孩子去关注物理和生活的关系,会更快的适应物理。物理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概念要清,对于马虎大意,似是而非的孩子们来说说清楚概念有时候还就得死记硬背,不可仅仅了解。
还有就是数学难度在加大,但是数学的基本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并没有较大的难度,只是学习的内容多了,要求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内容多了很多,这对于刚度过初一的学生来讲就是挑战。所以,我建议初一内容要认真过过一遍,做到概念清、思路活。另外对于理解能力偏弱的孩子提前把概念和例题弄懂应该是今后学好的不错的准备。请让孩子在假期注意概念、定理的来源、推理的过程,例题需要自己脱离书本自己演练出来,这对于今后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2.请家长务必在假期做足功课充分认识或者学习初二孩子的特点,以便有的放矢。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建议家长读一读如下书:
《培养男孩的100个细节》,建议男孩子家长认真读一读,对了解您的孩子应该帮助很大。
《好孩子 好习惯》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老师的大作,帮助我们全面认识现阶段的孩子。
《做有出息的孩子》适合和孩子一起阅读,帮助孩子早立志,早成才。
3.请家长在假期和孩子一起为初三提前准备,初二时分化期,也是转变期。家长和孩子需要做的是抓住机遇。因为初二还是正常的学习,并没有大规模的复习和考试,对于孩子们来讲在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下,还是可以挤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自我修炼的,初三紧张了很多,孩子自我修炼的时间和机会都很少。因此本假期和初二一年都是机会多多,关键在于抓住。
4.顺应规律,不走极端。假期需要放松,可以规划好外出游玩,其余的时间需要充分利用,因为只有早准备才能早有优势。但不可放纵,让孩子天天自己在家或单独找同学,这样孩子最容易脱离轨道(上网和男女生问题)。
5.做个理智的、沉住气的家长。作为家长记住一个原则:我永远不会放纵你!永远认为孩子可以!我想这种心态会帮助我们增强管理孩子的信心。避免简单粗暴、更多的走向科学管理。
6.家长做到三知道。三知道就是:知道孩子学习状况(及时观察和询问)、知道孩子的心理变化(谈心、沟通才能做到)、知道孩子的困惑(一定告诉孩子我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
总之,初二是一个困难的阶段,一个分化的阶段,一个危险的阶段。作为老师,我们积极准备,认真面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希望看到孩子顺利过渡。我想作为家长,我们也需要谨慎的面对,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危险期,为初三拼搏圆梦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8、面对初一升初二,您主要关心什么
面对初一升初二,您主要关心什么
初一升到初二面临的问题其实有很多,这里我们也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做介绍,希望会对您孩子初一升初二有帮助的作用!
用一句话概括初中:初一就是希望,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初二是分化,孩子的差距会在那时候明显;初三是拼搏,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人生理想拼搏。
面对初二的最大问题就是孩子们的分化:简单概括为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初二学生的分化问题,我们需要的做的事情就是:进一步优化习惯,防止分化,实现孩子自我的突破。
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1.提前和孩子一起规划初二,让孩子有目标,而且目标越清晰越好。假期的目标应该是全面温习初一基本知识点,重点开始提前学习数学和物理。
可以先开始学习的科目是数学和物理。物理是基于实验和数学的科目,孩子刚开始不适应,喜欢用数学的方法学习物理,造成会说,不会做(不会做题,不会做实验)。我想孩子引导学生在假期做一些物理上的实验,引导孩子去关注物理和生活的关系,会更快的适应物理。物理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概念要清,对于马虎大意,似是而非的孩子们来说说清楚概念有时候还就得死记硬背,不可仅仅了解。
还有就是数学难度在加大,但是数学的基本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并没有较大的难度,只是学习的内容多了,要求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内容多了很多,这对于刚度过初一的学生来讲就是挑战。所以,我建议初一内容要认真过过一遍,做到概念清、思路活。另外对于理解能力偏弱的孩子提前把概念和例题弄懂应该是今后学好的不错的准备。请让孩子在假期注意概念、定理的来源、推理的过程,例题需要自己脱离书本自己演练出来,这对于今后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2.请家长务必在假期做足功课充分认识或者学习初二孩子的特点,以便有的放矢。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建议家长读一读如下书:
《培养男孩的100个细节》,建议男孩子家长认真读一读,对了解您的孩子应该帮助很大。
《好孩子 好习惯》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老师的大作,帮助我们全面认识现阶段的孩子。
《做有出息的孩子》适合和孩子一起阅读,帮助孩子早立志,早成才。
3.请家长在假期和孩子一起为初三提前准备,初二时分化期,也是转变期。家长和孩子需要做的是抓住机遇。因为初二还是正常的学习,并没有大规模的复习和考试,对于孩子们来讲在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下,还是可以挤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自我修炼的,初三紧张了很多,孩子自我修炼的时间和机会都很少。因此本假期和初二一年都是机会多多,关键在于抓住。
4.顺应规律,不走极端。假期需要放松,可以规划好外出游玩,其余的时间需要充分利用,因为只有早准备才能早有优势。但不可放纵,让孩子天天自己在家或单独找同学,这样孩子最容易脱离轨道(上网和男女生问题)。
5.做个理智的、沉住气的家长。作为家长记住一个原则:我永远不会放纵你!永远认为孩子可以!我想这种心态会帮助我们增强管理孩子的信心。避免简单粗暴、更多的走向科学管理。
6.家长做到三知道。三知道就是:知道孩子学习状况(及时观察和询问)、知道孩子的心理变化(谈心、沟通才能做到)、知道孩子的困惑(一定告诉孩子我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
总之,初二是一个困难的阶段,一个分化的阶段,一个危险的阶段。作为老师,我们积极准备,认真面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希望看到孩子顺利过渡。我想作为家长,我们也需要谨慎的面对,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危险期,为初三拼搏圆梦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9、面临初一升初二,您主要关心什么
面临初一升初二,您主要关心什么
初一升到初二面临的问题其实有很多,这里我们也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做介绍,希望会对您孩子初一升初二有帮助的作用!
用一句话概括初中:初一就是希望,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初二是分化,孩子的差距会在那时候明显;初三是拼搏,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人生理想拼搏。
面对初二的最大问题就是孩子们的分化:简单概括为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初二学生的分化问题,我们需要的做的事情就是:进一步优化习惯,防止分化,实现孩子自我的突破。
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1.提前和孩子一起规划初二,让孩子有目标,而且目标越清晰越好。假期的目标应该是全面温习初一基本知识点,重点开始提前学习数学和物理。
可以先开始学习的科目是数学和物理。物理是基于实验和数学的科目,孩子刚开始不适应,喜欢用数学的方法学习物理,造成会说,不会做(不会做题,不会做实验)。我想孩子引导学生在假期做一些物理上的实验,引导孩子去关注物理和生活的关系,会更快的适应物理。物理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概念要清,对于马虎大意,似是而非的孩子们来说说清楚概念有时候还就得死记硬背,不可仅仅了解。
还有就是数学难度在加大,但是数学的基本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并没有较大的难度,只是学习的内容多了,要求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内容多了很多,这对于刚度过初一的学生来讲就是挑战。所以,我建议初一内容要认真过过一遍,做到概念清、思路活。另外对于理解能力偏弱的孩子提前把概念和例题弄懂应该是今后学好的不错的准备。请让孩子在假期注意概念、定理的来源、推理的过程,例题需要自己脱离书本自己演练出来,这对于今后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2.请家长务必在假期做足功课充分认识或者学习初二孩子的特点,以便有的放矢。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建议家长读一读如下书:
《培养男孩的100个细节》,建议男孩子家长认真读一读,对了解您的孩子应该帮助很大。
《好孩子 好习惯》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老师的大作,帮助我们全面认识现阶段的孩子。
《做有出息的孩子》适合和孩子一起阅读,帮助孩子早立志,早成才。
3.请家长在假期和孩子一起为初三提前准备,初二时分化期,也是转变期。家长和孩子需要做的是抓住机遇。因为初二还是正常的学习,并没有大规模的复习和考试,对于孩子们来讲在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下,还是可以挤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自我修炼的,初三紧张了很多,孩子自我修炼的时间和机会都很少。因此本假期和初二一年都是机会多多,关键在于抓住。
4.顺应规律,不走极端。假期需要放松,可以规划好外出游玩,其余的时间需要充分利用,因为只有早准备才能早有优势。但不可放纵,让孩子天天自己在家或单独找同学,这样孩子最容易脱离轨道(上网和男女生问题)。
5.做个理智的、沉住气的家长。作为家长记住一个原则:我永远不会放纵你!永远认为孩子可以!我想这种心态会帮助我们增强管理孩子的信心。避免简单粗暴、更多的走向科学管理。
6.家长做到三知道。三知道就是:知道孩子学习状况(及时观察和询问)、知道孩子的心理变化(谈心、沟通才能做到)、知道孩子的困惑(一定告诉孩子我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
总之,初二是一个困难的阶段,一个分化的阶段,一个危险的阶段。作为老师,我们积极准备,认真面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希望看到孩子顺利过渡。我想作为家长,我们也需要谨慎的面对,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危险期,为初三拼搏圆梦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0、面临初一升初二,你主要关心
面临初一升初二,你主要关心
初一升到初二面临的问题其实有很多,这里我们也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做介绍,希望会对您孩子初一升初二有帮助的作用!
用一句话概括初中:初一就是希望,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初二是分化,孩子的差距会在那时候明显;初三是拼搏,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人生理想拼搏。
面对初二的最大问题就是孩子们的分化:简单概括为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初二学生的分化问题,我们需要的做的事情就是:进一步优化习惯,防止分化,实现孩子自我的突破。
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1.提前和孩子一起规划初二,让孩子有目标,而且目标越清晰越好。假期的目标应该是全面温习初一基本知识点,重点开始提前学习数学和物理。
可以先开始学习的科目是数学和物理。物理是基于实验和数学的科目,孩子刚开始不适应,喜欢用数学的方法学习物理,造成会说,不会做(不会做题,不会做实验)。我想孩子引导学生在假期做一些物理上的实验,引导孩子去关注物理和生活的关系,会更快的适应物理。物理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概念要清,对于马虎大意,似是而非的孩子们来说说清楚概念有时候还就得死记硬背,不可仅仅了解。
还有就是数学难度在加大,但是数学的基本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并没有较大的难度,只是学习的内容多了,要求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内容多了很多,这对于刚度过初一的学生来讲就是挑战。所以,我建议初一内容要认真过过一遍,做到概念清、思路活。另外对于理解能力偏弱的孩子提前把概念和例题弄懂应该是今后学好的不错的准备。请让孩子在假期注意概念、定理的来源、推理的过程,例题需要自己脱离书本自己演练出来,这对于今后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2.请家长务必在假期做足功课充分认识或者学习初二孩子的特点,以便有的放矢。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建议家长读一读如下书:
《培养男孩的100个细节》,建议男孩子家长认真读一读,对了解您的孩子应该帮助很大。
《好孩子 好习惯》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老师的大作,帮助我们全面认识现阶段的孩子。
《做有出息的孩子》适合和孩子一起阅读,帮助孩子早立志,早成才。
3.请家长在假期和孩子一起为初三提前准备,初二时分化期,也是转变期。家长和孩子需要做的是抓住机遇。因为初二还是正常的学习,并没有大规模的复习和考试,对于孩子们来讲在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下,还是可以挤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自我修炼的,初三紧张了很多,孩子自我修炼的时间和机会都很少。因此本假期和初二一年都是机会多多,关键在于抓住。
4.顺应规律,不走极端。假期需要放松,可以规划好外出游玩,其余的时间需要充分利用,因为只有早准备才能早有优势。但不可放纵,让孩子天天自己在家或单独找同学,这样孩子最容易脱离轨道(上网和男女生问题)。
5.做个理智的、沉住气的家长。作为家长记住一个原则:我永远不会放纵你!永远认为孩子可以!我想这种心态会帮助我们增强管理孩子的信心。避免简单粗暴、更多的走向科学管理。
6.家长做到三知道。三知道就是:知道孩子学习状况(及时观察和询问)、知道孩子的心理变化(谈心、沟通才能做到)、知道孩子的困惑(一定告诉孩子我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
总之,初二是一个困难的阶段,一个分化的阶段,一个危险的阶段。作为老师,我们积极准备,认真面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希望看到孩子顺利过渡。我想作为家长,我们也需要谨慎的面对,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危险期,为初三拼搏圆梦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1、面临初一升初二,家长都关心哪些问题?
面临初一升初二,家长都关心哪些问题?
很多家长都有发现,自己的孩子小学。初一的时候学习成绩都是挺不错的,但是到了初二之后就发现,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了,特别到了初三以后更加的明显,这其实我们可以称作是初二现象这种时候家长应该要关心的问题有四个方面。
1、上网
初中阶段我们也有发现很多男同学就开始沉迷于上网,甚至有的直接逃课去上网打游戏。
2、逆反心理严重
上了初中,很多孩子开始慢慢的长大,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特点就是不服从老师和家长的管教,对于批评也不会虚心的介绍,甚至于开始反驳。
3、学习成绩的下降
初二是一个分水岭,有的同学进步很快,有的同学成绩下滑,对学习失去兴趣,这样的同学在初三其实是比较难以突破的。
4、早恋
早恋的现象其实也是很容易存在的,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孩子们对于性别这方面也是好奇阶段,早恋很多都是集中在初二,同学们肆无忌惮的开玩笑,男女生的过分亲密,都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到了初一升初二阶段,这四点都是家长朋友们应该要关心的问题。
3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答:周瑜让诸葛亮造箭其实就是为了刁难诸葛亮好除掉他,诸葛亮自己立下了军令状之后,周瑜料定诸葛亮三天之内玩不成任务必然能杀了他,所以很高兴。
33、清明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节日情景是怎样的?
清明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节日情景是怎样的?
《清明》写的是清明节,写出了清明时节诗人雨中问路、牧童热情指引的情景。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