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集体舞蹈多愉快教案反思

栏目:幼儿园大班其他活动
时间:2022-11-02 09:31:11
文章:天玉 分享

《大班集体舞蹈多愉快教案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其他活动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大班集体舞蹈多愉快教案反思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音乐

  2.手腕花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随音乐的节奏合拍地做动作。

  2.学跳集体舞,在手腕花的帮助下尝试交换舞伴。

  3.提高交往能力,让幼儿在集体舞中体验交往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l、随音乐和幼儿玩‘小鱼游”的游戏

  2、教师讲c‘/J、鱼游”的故事,引起幼儿对集体舞的兴趣。

  3、学习基本动作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

  (2)教师哼唱旋律,幼儿连贯地做动作。(由慢至快,便于幼儿跟上节拍)

  (3)幼儿随音乐练习动作。

  4、幼儿两两合作

  (1)授课教师和配课教师两人相对随音乐舞蹈。

  (2)请幼儿观察并练习两人配合舞蹈。

  (3)随音乐两人合作表演。

  5、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l)授课教师和配课教师示范交换舞伴的方法。

  (2)请幼儿观察,练习交换舞伴。

  (3)感受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1

  6、幼儿随音乐完整尽情地跳集体舞。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教师在课前准备、实际教学中都存在着失误,特别是在制作的“队形图谱”以及指导幼儿交换舞伴的环节中欠考虑、想当然,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课前准备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各个方面都需要切实地想清楚,这是本次活动体会最深的一点。最后请各位老师就此活动提出高贵的建议,谢谢!

2、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合作真愉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有一定的集体意识。

  2、在游戏过程中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

  3、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自制小蚂蚁儿歌的图片。

  2、布条(红黄两色)若干、绳子一条、钻圈两个、小椅子六把。

  教学过程:

  一、出示关于蚂蚁的教学图片,引导幼儿看图学习儿歌小蚂蚁,理解儿歌内容。

  二、通过学习使幼儿明白蚂蚁个子虽小,但是它们很团结,非常喜欢合作,激发起孩子们合作的兴趣。

  三、教师进行示范谈话。

  1、师:今天我们的老朋友布偶红红和玲玲来我们班做客,它们有好多话想对小朋友们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小朋友们好,我是红红,李老师领我们做游戏时,侯老师会帮助打扫教室,清洗玩具,她们都在帮我们小朋友做事,我看她们合作得很愉快。

  (2)、我是玲玲,我搭积木时,盖楼房怎么也盖不好楼顶,红红帮我把楼房建得最高,老师和小朋友都称赞我们能干,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3)、让幼儿谈谈自己平时的感受。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合作。

  通过引导幼儿谈话、讨论,使幼儿知道合作是愉快的,唤起幼儿合作时的愉快情感体验。

  师:我们应该怎样合作?(幼儿讨论)

  通过讨论,引导幼儿掌握合作需要互相之间的帮助,合作需要互相理解,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四、今天老师带你们做游戏,这个游戏就需要你们一起互相配合,互相合作。

  1、我们玩的这个游戏非常精彩。它的名字叫闯关。这个游戏怎么做呢?先要两个好朋友把靠近的两条腿用布条绑在一起,跨过小河,钻过山洞,走过小桥,然后再一起走回来。

  2、请幼儿一起合作布置场地。

  3、(尝试合作游戏,掌握合作要领,体验合作的快乐)把幼儿分成红黄两队,请红队的小朋友帮助黄队的小朋友先来做游戏,等黄队的小朋友做完后,帮助红队的小朋友做游戏。

  4、闯关游戏正式开始,教师进行及时的观察指导,提醒小朋友们要步调一致互相合作配合,才能顺利闯关,闯关胜利的一组还可以得到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神秘礼物。

  五、谈话结束。

  今天和小朋友们合作玩的这个游戏,你们玩的开心吗?(开心)以后你们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可以主动找朋友合作,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样大家都会很开心的,我们通过合作也可以学到更多的本领。

  教学反思:

  活动方法能针对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通过奖励让幼儿目标性更强,同时让幼儿更好的体会到合作的愉快。游戏采取的材料都是我们平时常见的,老师不用浪费太多的精力去做,并且幼儿玩的特别开心,学到了合作的方法。活动环节层层深入,由静到动,在孩子们意犹未尽中结束,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3、大班舞蹈小篱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学习小篱笆舞蹈的基本动作。

  2,通过新的学习,能够跟随老师完成基本动作。

  3,乐意跟随音乐跳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钢琴伴奏《小篱笆》,热身舞蹈《暖和和的太阳》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上的是什么课吗?舞蹈课。那么在上舞蹈课之前,我们应该做什么?热身!"

  二,播放音乐,做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吧。"

  三,钢琴《小篱笆》,让幼儿熟悉音乐。

  师:"老师接下来要教给小朋友一个舞蹈,现在,请小朋友听听这首舞蹈的旋律。"钢琴弹奏《小篱笆》。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觉得这音乐很熟悉啊?它叫什么名字?《小篱笆》。我们之前有学习过小篱笆的歌曲,小朋友们还会唱吗?那么,老师表演一遍小篱笆的舞蹈,小朋友们可以跟着钢琴唱小篱笆,为老师伴奏。"

  四,教师剖析动作,幼儿学习动作。

  1,教学重点:

  锻炼幼儿手脚的协调性,幼儿能跟随音乐跳出大部分的舞蹈。

  2,幼儿回忆动作。

  师:"老师表演完了,那现在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刚刚跳舞用了哪些动作?"

  请幼儿回答。师:"哦,我刚才做了这个动作,那么,老师刚才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小朋友们在唱小篱笆的哪句歌词?是'青青的草儿发嫩芽'这句歌词对不对。那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的这个动作像不像小草在发芽啊?那我们都来学习一下小草发芽这个动作好吗?首先,小草还没有发芽之前的动作是什么样的?两只手掌和在一起,放在身体的前面,放低一点。然后,小草开始长大,我们的两只手慢慢的向上,在长大的时候,小草很高兴,于是它就边摇边长,我们的手,也要左右摇,来试一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好,现在小草露出地面了,它要发芽了,小草发芽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是不是,好,那么我们把它连起来做一遍。"教师边唱歌词边做动作。

  师:"那么,你们还记得老师做了其他什么动作吗?"

  3.教师有顺序的教导幼儿学习动作。

  师:"我们刚才学了几个动作,现在,老师要把整个舞蹈的动作交给你们。"

  1x8 前奏:身体左右摇晃,往右摇的同时踮起左脚,反之亦然,身体左摇右脚踮起。两只手在身体的两边微微摊开,当脚踮起来的时候,手微微张开。同时压腕。

  师:"身体左右摇晃,往右手摇的时候,左脚要踮起来,往左手要的时候,右脚也要踮起来。两只手在身体的两边微微摊开,当脚踮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手,也要张得稍微开一点。同时,我们的手掌往下压,指尖是往下的,就像老师这样。压完,回来。好,我们来试一下。"

  1x8 双手举上头顶,身体左右摇晃,脚随身体踮起来,向右摇踮左脚。两只手是随身体的摇晃而左右大幅度的摇摆。方向与身体一致。

  师:"现在我们来学第一句歌词的动作,小朋友们还记得第一句歌词吗?'微风吹进小篱笆',那么,我们是怎样用动作来表示微风的呢?双手左右摇。老师也是用这个动作来表示微风的。不过,老师的手是伸的高高的,在左右摇的时候啊,身体也在左右摇晃,你们还记得刚刚学的前奏的动作吗?身体是怎么摇的?我们这个身体的动作和刚刚的动作时一样的,只有手的动作改变了,身体往左边摇的时候,手也往左边摇。我们来试一下。跟着歌词再来一遍。"

  1x8 双手高举,一手高一手与身体成九十度角,脚尖踮起来,往高举的手的那一边转一圈。眼睛看向低的手。接着双手在头顶前指尖相碰,手臂保持平行,并微微下蹲。然后放下。

  师:"那么,第二句歌词是什么?'把春天送到我的家'。那小朋友都是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家的?老师是这样表示的,把我们的手伸到头的前面,然后两只手的指尖碰在一起,注意,我们的手臂不可以张得太开,太开就不像一个家了。稍微的开一点点就可以了。同时,我们还要蹲下一点,不要蹲的太多。这是家的表示,那前面还有一个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们把手伸起来,右手伸的高一点,左手伸的低一点,同时开始转圈,从举得高的那只手那边开始转,但是,要脚尖踮起来转,这样会转的更好看,在转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要看着我们举得比较矮的那只手。来我们转一下试试。跟着歌词再跳一遍。"

  1x8 前四拍双手高举,呈120度角,同时抬头向上看。后四拍,双手交叉放在胳膊上,头向右倒两拍,再向左倒两拍。

  师:"下一句歌词'太阳出来天气暖',好,我们来表示太阳出来了,让我们把双手高高的举起来,举得开一点,同时头也要向上看,看太阳出来了。接着,我们把手收回来,在身体前交叉,要两只手都能碰到另一只手的手臂,同时,头向右边倒,然后向左边到。我们把这两个动作做一遍,再跟着歌词做一遍。"

  1x8 双手和在一起,由下往上手腕左右摇动,身体同时一起左右摇摆,身体与手摇摆的方向一致。最后一拍,合并的双手张开手腕内侧部分贴在一起同时停止身体和手的摇晃。

  教学反思:

  一个较完整的音乐活动应该欣赏在前,学习在后,从而挖深价值,促进幼儿发展。而如何使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导入则很重要。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我们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这样才能驾驭一个音乐活动,从而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

4、大班艺术舞蹈模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2、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本次舞蹈模拟教学授课时间约为26分钟,符合大班年龄段上课时间。舞蹈题材选择较好,舞蹈歌曲欢快活泼、浅显易懂,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征。本堂课采用教师演示、示范,图谱教学、对比教学等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比较充分。

  导入部分直接以歌曲作为热身运动的背景音乐,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中多以提问题方式引导幼儿学习舞蹈,显得比较单一、枯燥。所以,再引导幼儿学习舞蹈时可以看图片学动作,幼儿自己讨论创编动作等。

  在示范时动作较标准,有镜面示范,但个别动作衔接时,节奏抓得不够准,比如:间奏动作--冲水到洗胳肢窝时,会忘动作,衔接得不够好。老师预备动作口令声音还要再大声,节奏要掐准。在和音乐时,都喊节拍,课堂就不够动感了,可以哼歌词或歌曲旋律。

  当初为了使课能较顺利完成,没有根据歌词改编,而是从生活经验入手按头、身子、腿的顺序,虽然课好上了,当失去题材的特色。所以不根据歌词创编舞蹈动作时,教师可以哼歌词或旋律。《我爱洗澡》舞蹈动作可以根据歌词改编,增加舞蹈趣味性,活泼性。

  整体把握还不错,但缺少队形变换,使课堂活跃度不够,显得枯燥乏味。比如可以由4行横队变成2列纵队,或变成半圆。

  结束动作依然根据《我爱洗澡》前奏拍手,走路出场,也就是自然结束。运用地比较恰当。

  教学反思:

  我开始带领幼儿重点学习秧歌十字步。我先做示范,让幼儿跟着我一步一步地跳。背对幼儿认真地示范了好一会儿,我发现他们还 不知道怎么出脚,处于一种忙乱状态。于是,我再次分步示 范,想让他们看得更清楚。结果,尽管我说得口干舌燥,累 得满身是汗,他们还是不会跳。时间就这样在我焦虑地反复 示范中悄悄流逝,孩子们越学越没兴趣活动失败了,全班40 名幼儿只有8 名能跳起秧歌十字步。由于花了大量的时间学 习步伐,其他目标均没有达成。带着疲惫、失败、难过,我 陷入了困惑:我教得这么累,可是孩子们为什么学不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教学的失败促使我苦苦地寻找解决的 策略。而孩子们已经将刚才不快的学习经历抛在了脑后,依 然是那样的快乐。我问他们:你们觉得今天学的动作难吗? 他们说:蛮难的,学不会。老师不是在前面一步一步地教了 吗?一个幼儿说:可是我们一会儿就忘了。还有的说:我们 看不清楚,要是你能让我们看得见先出哪只脚,再出哪只脚 就好了我豁然开朗,仔细回想整个活动,尽管我手舞足蹈、 口若悬河地做示范和讲解,可孩子们对步伐的先后顺序仍不 明了。我想如果能把步伐标示出来就好了。

5、大班舞蹈主题欢乐颂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能自如地随音乐舞蹈,表达出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体验欢乐的气氛。

  2.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交往能力及自学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图谱两张,歌曲《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2. 五个小组的标记(白、红、黄、蓝、绿五种颜色的花形标记,幼儿各有一枚,活动室地面贴上相应花形标记)

  3.舞蹈用小道具(腕花),幼儿人手一副。

  三.活动过程:

  1. 随《母鸭带小鸭》律动音乐幼儿愉快地进活动室。(要求幼儿能随音乐形象而有节奏地表演小鸭走路,游水的动作)

  2. 练生曲《你好,你早》(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能与同伴自然地面对面表演唱,声音整齐动听)

  3.复习歌曲〈欢乐颂〉

  请外圈的小朋友站起来唱歌词,里圈的小朋友哼唱“啦”,合唱的时候声音要整齐和谐。

  4.创编舞蹈〈欢乐颂〉

  (1)幼儿听音乐想动作(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初步设想舞蹈动作)

  教师:“刚才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编〈欢乐颂〉的舞蹈动作,首先请大家仔细地听音乐想动作。”

  (2) 幼儿分组商量讨论,设计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在小组协商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

  教师:“接下来要请每队小朋友站到标记上,互相商量,为这首乐曲配上合适的舞蹈动作,开始。”

  (3) 引导幼儿集体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及时记录动作——画在图谱上。(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引导幼儿编出与众不同的优美的动作,并着重表扬动作富有创意及在创编时能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幼儿)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编得很认真,现在哪一队先来试试,把你们设计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4)回忆创编动作,为连贯舞蹈作准备。(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图谱,想象动作)

  教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的舞蹈动作已经全部编好了,先请大家看着图谱来回想一下动作。(播放音乐)

  (5)看图谱学跳舞蹈。(能在参照图谱的基础上,初步随音乐完整练习)

  教师:“现在请大家找好舞伴一起来跳。”(特别提醒幼儿在需要合作舞蹈时两人能互相配合好)

  音乐连续播放两遍。

  (6)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带上腕花来跳,你可以学图谱上的动作 ,也可以自己想动作。(幼儿集体戴上腕花练习,能在音乐的伴奏下投入地表演)

  5.结束。

  小朋友的舞跳得真美,以后我们再到小舞台上去表演,好吗?现在我们一起跟客人老师说再见!(幼儿随《母鸭带小鸭》音乐愉快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孩子们对于歌曲的重难点掌握的比较好。在形象的图谱的提示下,合着音乐的美妙的旋律,幼儿较快的学习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6、大班舞蹈欣赏活动雨中曲教案反思

  一、作品(略)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雨中曲》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体验踢踏舞带来的乐趣。

  2、尝试用脚尖、脚、脚掌等部位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

  3、初步了解踢踏舞轻松活泼、节奏感十足的基本特点,感受《雨中曲》音乐与舞蹈的配合。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雨中曲》,剪辑视频。

  2、经验准备:幼儿有在雨中玩耍的经验。

  【活动过程】

  1、玩游戏"脚的律动",感受用脚舞蹈的趣味性。

  2、欣赏"雨中曲"视频,初步感受踢踏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

  3、再次完整欣赏《雨中曲》视频,了解新的舞蹈形式。

  4、分段欣赏《雨中曲》片段,尝试模仿几个典型的动作。

  5、尝试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进一步了解踢踏舞的特点。

  (1)玩"带头人"游戏,在集体舞蹈中自由探索、创造快乐。

  (2)合作表演踢踏舞。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7、大班舞蹈达坂城的姑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垫步、踏点步、进退步,学习一步一点组合的舞蹈动作。

  2.尝试创编舞蹈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

  3.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自制新疆帽若干(幼儿人手一顶)、电脑录制音乐《达板城的姑娘》。

  活动过程:

  1.律动入室,带动孩子的积极性。

  2.学习新疆舞,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

  (1)教师跳起新疆舞,引起孩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刚刚我们进场时做的动作是哪个舞蹈里的?今天我还想为小朋友表演一个新疆舞,名字叫《达板城的姑娘》,想看吗?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老师都用了哪些小朋友学过的基本步伐。在我跳舞的时候,请小朋友为我拍手伴奏好吗?

  (2)进一步巩固垫步、踏点步、进退步。

  师:喜欢老师跳的舞吗?刚刚老师跳的舞蹈里哪些是小朋友学过的动作。

  (个别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全体小朋友练习巩固)

  (3)学习一步一点组合的舞蹈动作。

  师:还有哪些动作是我们没学过的?

  教师示范一步一点组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幼儿。

  a)我们先来学学脚的动作,先一脚往前踏步,然后另外一只脚在旁边点地,好我们一起来一步一点。(孩子练习动作)

  b)做得真好,我们再来学学手的动作。(孩子练习动作,教师指导不正确的动作。)

  c)"做得太美了,我们一起把手和脚的动作连起来做,看看哪一个小朋友跳得最美。"(孩子练习整体动作)

  d)听音乐完整地练习。

  3.尝试创编舞蹈动作。

  (1)再次观看教师表演,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师:这次和上次跳的哪里不一样?还可以替换一些更好看的动作,你想到了什么动作请你试一试。(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示范,并让其他孩子跟着学习。)

  (2)请全体孩子跟着音乐把自己想的动作跳一次。

  4.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跳舞。

  (1)"好,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跳舞。看哪一个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编的动作和新学的动作连起来一起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2)戴上新疆帽听音乐再跳一次舞蹈。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要送给你们,现在请你们去把小礼物带上吧,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孩子跳舞)

  5.离场。

  "孩子们,今天我们玩得可真高兴,我们把这份喜悦带给其他的小朋友好吗?"(教师与幼儿一起离场)

8、大班音乐活动小小舞蹈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舞蹈的美,有表现和创编舞蹈动作的兴趣。

  2、进一步巩固“秧歌十字步”,学习用手部动作比较协调地与“秧歌十字步”相配合,能与同伴合作创编、表现歌曲“小拜年”。

  3、初步了解中国人的过年习俗,体验中国年的欢快、热闹的气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1、已学会歌曲 《小拜年》;丰富有关的汉族民间舞蹈语汇

  2、扇子、手帕、红绸、腰鼓、大鼓、龙、庆新年录象、小拜年磁带、小礼物、彩带若干。

  3、迎新年舞台创设

  活动过程:

  一、欢天喜地迎新年。播放鞭炮声、观看教师、幼儿舞龙表演,让幼儿感知新年的热闹气氛。

  “听!大厅里好热闹呀!我们去看看!”

  师幼谈话:

  1、“你们听到什么?看到了什么?什么节日快到了?”

  2、“除了放鞭炮、舞龙,我们中国人还会怎样庆祝新年?”

  3、“刚才小朋友说的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庆祝新年的方式,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里的人们是怎样庆祝新年的。”

  (评:利用情景激趣法,引发幼儿的兴趣。)

  二、喜气洋洋舞新年。引导幼儿欣赏、创编。

  1、幼儿欣赏庆新年录像。

  教师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心里感觉怎么样?”

  (2)“新的一年是一个新的开始,你们又长大了一岁,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许多美好的愿望,所以我们要用一种欢快、喜悦的心情来迎接新年。

  (评:用录象中欢快的新年气氛感染幼儿,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2、师生同唱“小拜年”2遍。

  师:“带着这份欢快和喜悦,我们一起演唱一首庆新年的歌曲‘小拜年’”。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边唱边自由地表演。”

  (评:让幼儿进一步熟悉节奏、旋律。)

  3、老师表演舞蹈,幼儿欣赏。

  师:“新年快到了,老师心里也特别高兴,我想跳一个舞蹈来迎接新年。仔细瞧,你看到了什么动作?”

  “老师表演的舞蹈里有哪些舞步?你们做做看。”

  (评:教师运用第一次示范,帮助幼儿整体感知音乐及舞蹈动作的风格、结构、并通过示范前后的提问,明确了幼儿观察的指向性。)

  4、引导幼儿学习“秧歌十字步”与手的配合。

  (1)配合儿歌引导幼儿练习秧歌步十字步。“你往右,我往左,交叉十字走一走。”

  (2)教师重点示范一个与秧歌十字步配合的手部动作,幼儿学习。(儿歌与口令相结合,然后跟钢琴伴奏)

  (3)“走秧歌步的时候,你们的手除了可以做这个动作,还可以怎么样做?我们一起试一试。”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和其余幼儿分享学习。   (评:从形象化的语言到口令再到听钢琴伴奏跳舞,教师的指导逐步退出。)

  5、幼儿分组探索、创编。教师分组指导。

  师:“你们想不想象老师这样拿上道具跳舞?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红绸、扇子、腰鼓、手巾花,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道具跟着“小拜年”的音乐,编一个欢快的舞蹈。”(第1遍)

  “新年到,我们的心里感觉怎么样?表情怎么样?”“请你用优美的秧歌步、丰富的表情、有节奏地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跳舞”。(第2遍)

  “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出好看的造型!”(第3遍)

  (评:引导幼儿从节奏、动作、表情、造型这几个要素创编舞蹈,使幼儿的表演从自我即兴逐步过渡到合作有型。)

  三、兴高采烈闹新年。幼儿展示、相互欣赏、分享经验。

  1、幼儿分组上舞台表演,请幼儿评价。

  逐一请上扇子组、手帕组、红绸腰鼓组。每组表演完后请幼儿评价。“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对秧歌十字步的观察评价。)颁发奖品。

  教师小结:“每一组的小朋友都表演得很精彩。不光动作优美,表情丰富,还有好看的造型。看你们跳得那么高兴、龙也想来和你们一起跳舞了。小小舞蹈家们,我们一起用欢快的舞蹈迎接新年吧!。”

  请出舞龙队,所有幼儿一起表演。

  (评:分组表演后的评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舞龙的又一次出现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推向了高潮。)

  2、和客人老师互动表演。

  “小舞蹈家们,邀请客人老师拿上彩带和我们一起跳起来!我们大家一起过一个欢乐的中国年!”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过“中国年”作为贯穿整个活动的线索,把民间迎新习俗中富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融入进来。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参与活动,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设计中,我力求打破传统的舞蹈教育中“老师教、幼儿学”的方式。结合新《纲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尝试以多通道途径丰富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引导他们自由表现和创造,体现合作学习、分享学习,让幼儿在“过新年”的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学习了民间舞蹈,在快乐中得到了发展。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自创了较多好的舞蹈动作和造型。

9、大班舞蹈活动欢乐邀请舞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二、活动准备1、不同颜色的彩纸4张、记号笔2、舞蹈音乐三、活动过程(一)熟悉音乐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师:今天我们初次见面,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需要用你的耳朵去听。(幼儿欣赏音乐)师:喜欢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句首处拍一下手。

  师:我们在乐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找找有几个乐句。(教师边拍手边有语言轻轻提示)师:拍了几下手?也就是有几个乐句?

  师: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二)创编动作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现在请你们在这里找个空的地方,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跟着音乐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播放前半部分音乐,教师记录幼儿的动作)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舞蹈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像在做什么?(教师哼唱谱子)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准备。(手背后面,点头)(第一遍:他走的特别神气,我们再来试一试;第二遍教师语言提示)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需要给你们一点时间去记一记吗?)(幼儿转身记忆动作)(三)跳邀请舞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坐在椅子上讨论)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我们今天就先用这个宝贝的邀请动作!(教师示范,作提升:动作到位,一乐句做一次邀请)师:邀请朋友应该有礼貌,眼睛应该看谁?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关注眼神的交流)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师:现在有几个邀请者啦?1个变2个,2个变成几个啦?猜猜4个会变成多少个呢?8个呢?邀请者越来越多,到最后就全被邀请完了,这样的邀请舞喜欢吗?(如果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老师离开至旁边用语言提示,3个开始邀请)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果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3--6--12--24)5.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师:今天学的开心吗?原来大家一起跳舞是件这么快乐的事情,让我们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好吗

  教学反思

  难度较低幼儿能随音乐很快学会动作。邀请同伴共舞的时候,有的幼儿不善表达,所以没有积极跳起来。活动环节较薄弱幼儿情绪不够高涨。如果能在课堂上让幼儿急性创编动作幼儿积极性会更高。

10、大班语言活动树叶的舞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想象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2、通过拓印和身体动作再现树叶舞蹈的场景,体验快乐的情绪,萌发乐意帮助他人的愿望。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设计思路:

  本园的区级课题为《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绿色教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树叶随处可见、随地可取,本次活动我选择树叶作为素材,不仅是因为它够绿色,而是此素材中寓含着一定的教育价值,树叶碰到困难了,怎么办?我们的幼儿会想到去关心、去帮助,尽自己的努力让平凡甚至有点丑陋的树叶去完成他们的心愿。同时这也与我们幼儿园所提倡的教育绿色宝宝--学会关爱、友好不谋而合。

  初冬,各种各样的树叶还是在不断挣脱大树妈妈的怀抱,飘飘扬扬的飞落下来!作为绿色花园单位的我们,在孩子们来园与离园或者在幼儿园里最长见到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树叶,那么,满地飘落的树叶会想什么,会干什么呢?这些问题似乎常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回旋。《树叶的舞蹈》正是以孩子的视角与想象出发,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一天,树叶们要去参加一场欢乐的舞会,可是,就当树叶们要出发的时候,它们发现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准备好……怎么办?有一个本领强大的魔术师帮助了小树叶,让它们如愿以偿地参加了这场盛会。树叶们有什么困难,魔术师又是怎样帮助它们的?这些悬念会一个个从孩子们的脑海里跳出来,从而吸引他们一直仔细的聆听下去,最终找到想要的答案。而当听到舞会的音乐响起、当看到树叶翩翩起舞的时候,大家一定会露出欣喜的微笑,并情不自禁地和小树叶们一起舞动。而这,便是《树叶的舞蹈》的魅力所在。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树叶。

  2、PPT课件。

  3、炫彩棒、小毛巾、背景图等。

  活动流程:

  PPT导入,引出主题--欣赏故事,分段理解--树叶的舞蹈--延伸活动流程:

  一、 PPT导入,引出主题(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孩子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迁移经验,大胆想象,结合自己对落叶的认识来进行描述。)画面一:

  1、看一看树上还有叶子吗?其他的树叶去哪儿了?

  2、猜一猜这些掉落在地上的树叶会去干什么呢?

  画面二:

  树叶们聚在一起,在说些什么呢?

  二、 欣赏故事,分段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分段欣赏,引发孩子对画面的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能关心树叶的变化,同时通过大胆想象乐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画面一:

  1、这里有几片树叶?

  2、这4片树叶是一家人,你能分得出它们是谁吗?(打招呼)3、猜一猜,这一家人聚在一起会说些什么呀?

  总结:哦,原来,树叶爸爸和妈妈在一起说:宝宝,让我们一起去参加舞会吧!

  过渡提问:刚才大树叶和小树叶们去参加舞会了,树叶宝宝一家也去了,还有谁也会去参加舞会呢?

  画面二:

  这些树叶也准备去参加舞会呢,可是你觉得它们准备好了吗?能去参加舞会吗?小树叶没有漂亮的衣服,心里越想越难过,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树叶吗?

  画面三:

  1、魔术师来了,"树叶魔术师,变出新衣服,本领真正大"。

  2、他是谁?他来干什么?魔术师的本领真大,我们也来学学他的样子(边说边做动作"变、变、变")3、变了吗?你喜欢哪件新衣服,为什么?

  三、 树叶的舞蹈1、老师好像听到有谁在哭,哎,是谁呢?它们为什么哭呀?

  2、它们也想参加舞会,可是没有漂亮的衣服,魔术师又忙,这可怎么办?

  3、示范:小树叶,请你躺在桌子上,我和我的伙伴--炫彩棒一起来变衣服,变呀变,变呀变。(涂了一半)变好了,你们看,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呢?)那老师就把剩下的一起完成吧,大家一起来说:变呀变,变呀变(涂好),好了好了,都好了!

  4、小树叶急急忙忙地赶到舞会,跳起了欢乐的舞蹈。你们想请其他小树叶去吗,那就快去请你们的小树叶吧。

  5、幼儿操作。

  四、 延伸我们一起和树叶宝宝跳欢快的舞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我想优美的FLASH是一个原因,同时,对于树叶孩子们也都不陌生,所以孩子们有话可说。本次活动的价值取向是想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体验快乐的情绪,萌发乐意帮助他人的愿望。从孩子们的热情参与中,我感受到他们乐于帮助的情感。

  当然活动总是有很多不足的:

  1、难度不够。原先我想对于我们新中班的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还是较弱的,所以只是让他们简单的打扮树叶,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都能顺利完成,所以领导反馈也感觉是否可以增加一点难度,帮助树叶添上动态的手和脚等,这样就更能体现出活动的"主题"--树叶的舞蹈。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11、大班音乐欣赏小精灵的舞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旋律优美的意境,愿意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更倾向于幼儿的动作和感受音乐中节奏的快慢)

  2、模仿小精灵的动作,尝试有节奏的舞蹈(“模仿”更多倾向于小班幼儿,并且对于大班幼儿和整堂活动的设计,教师关注的幼儿根据画面做动作,并进行表述)

  变为:

  1、聆听《森林狂想曲》乐曲,感受节奏和动作的快慢

  2、观察图谱,尝试根据画面做动作,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森林狂想曲》片段、多媒体课件、小精灵图片

  活动过程:

  一、倾听乐曲,表达感受

  1、在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幼:小鸟的叫声师回应:小鸟是怎样唱的?

  幼:小鸡师回应:同样是叫声,但你们听到的叫声的动物是不一样的!

  播放第二遍:师:这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幼:森林

  幼:小河流旁

  师:为什么是小河流幼:我听到了河流的声音

  2、借助游戏‘神奇的魔法棒’,试着在音乐旋律中,有节奏的摆动身体

  播放第三遍音乐,师:现在我们跟着魔法棒一起来摆动我们的身体吧,再次感受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3、说说乐曲带给自己的感受

  幼:很开心师:摆动身体时,你把自己想象成了什么?

  幼:像小河流师追问:你觉得你像一条怎样的小河流

  小结:原来这一首好听的音乐,让我们想到小鸟在天空叽叽喳喳的叫着,小河潺潺的流动着,让我们听的人感觉到美妙。

  4、介绍歌名

  在第一环节中,教师的机智巧妙从容的回应幼儿的回答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幼儿聆听音乐,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妙及听后用身体做个简单的舞动,但是教师在这环节中给自己及幼儿兜了一个圈才回到用身体舞动,其实可以简单的设为:

  改变后:

  1、播放第一遍:带来一首乐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好听吗?

  2、第二遍:听了乐曲后,你想做什么

  3、第三遍:听了这首乐曲后,我们用我们的身体也随着音乐跟着跳舞吧,引导幼儿用身体进行简单的舞动

  4、介绍歌名

  二、观察图谱,尝试表演

  1.播放音乐,美妙的音乐把精灵也吸引过来了,在看看他在干嘛?

  幼:她在舞蹈

  师回应:你怎么看出来他在舞蹈?教师“小步递进”的给予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仔细观察图谱中的动作

  2、他们是怎样跳舞的?(鼓励幼儿学一学)

  师:看看小精灵做了哪些动作?(让幼儿进行动作表演)

  幼儿表演时,教师细化动作(在教师细化动作同时,教师并不是作为主导,而是一而三的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谱,来总结动作的优美,这是我喜欢的一点,教师并没有高控,而是多次请幼儿进行上了表演,让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相互比较,作为总结出动作的优美化)

  师:有些人动作是这样的,有些人动作是那样的!——引导幼儿动作统一

  师:你们觉得图谱上哪个更像?

  幼儿再次观察图谱

  师:除了手臂不一样,还与刚才图谱上的哪里不一样?(让幼儿观察到小精灵的眼睛方向不一样,我无不感叹,教师在动作上尽然能细化到一个眼神的变化,更加培养了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

  3、播放音乐,幼儿再次感受动作的变化

  师:除了不同动作的变化,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后来慢慢的动作快了

  追问:哪里变快了?你觉得哪个动作开始快了?引导幼儿知道动作快慢的节奏和倾听第一套动作过后的节奏开始逐渐变快

  师回应:原来一样的动作能变成不一样的节奏提升:不同的动作加上有节奏的变化,就会让舞蹈变得更加好看

  三、延伸,引发创造

  1.如果你也有个小精灵,你想让他跳出怎样的舞蹈?(自由创编)

  教师在最后这个活动中,并没有开展,首先这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观察图谱,并将重难点放在了细化动作,将动作做的更加优美,如再次进行此环节,就觉得刚才的活动就显得毫无意思,因为创编是幼儿自由想象,并非要求幼儿将动作做的细化优美,而是进行种想象的创编,对上个环节来说没有实在的意义!教师在现场活动中改变了一定的策略,而是提供图谱,让幼儿在区角中操作,进行动作的设计

  2.提供图片,鼓励幼儿在区角图片进行探索和尝试

  整堂教学活动教师在第二个环节上笔墨下的非常多,更加的关注了幼儿的动作,用四张简单的图谱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在4张图谱中的细微变化,培养了幼儿的细微观察能力,把舞曲的节奏变化和四个简单动作相互结合,更好的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中,用了许多策略:一是出示图谱,养成他们细致观察的习惯,二是用语言进行引导及提升:原来我们这些美丽的动作通过我们越仔细的观察出来的动作越好看!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首先是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但是整节活动下来感觉孩子们有点蒙,不是我预期想到的。首先在出示魔法棒和魔法棒做游戏时就呆呆的,跟不上。其次,就是在第二环节中幼儿感受乐曲得快慢这是重点反复听了几遍跟不上节奏。在第三环节中幼儿可以慢慢的初步跟着音乐的变换做出不同的动作了。在幼儿还不很熟练的情况下第四环节时装秀表演以失败告终原先我是想再提高一个难度但没想到音乐快幼儿变换不办动作都是匆匆地就过去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2、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舞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新创编的舞蹈表演得更加熟练。

  2 应用原有的动作、队形知识和教师新提供的动作语汇,分小组进一步完善自己创编的B段舞蹈。

  3 在小组活动中体验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舞谱比较熟练地表演A段舞蹈。

  2 三个小组各自创编了不同的B段舞蹈和舞谱,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表演各自的舞蹈。

  活动过程

  1 幼儿表演已经学会的舞蹈。

  2 欣赏和模仿教师示范的新动作。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欢快的太平鼓舞,请你们欣赏。看一看,老师都做了哪些优美的动作?

  幼儿饶有兴致地观赏老师表演的太平鼓舞。教师表演之后,组织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老师表演的什么动作?为什么喜欢?

  幼儿1:我发现袁老师做了一个在后背打鼓的动作。

  教师:噢,后背打鼓的动作像什么?

  幼儿2:像人们在搓澡,很有意思。

  幼儿3:我看到老师打鼓时,头先往后绕一下,再转到前面来打鼓,像照镜子一样!

  教师:请你来学一学这个照镜子的动作好吗?(幼儿3模仿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4:我喜欢腿下打鼓的动作,像满族人骑马的样子,很勇敢、很神气!

  教师:咱们一起来表演腿下打鼓的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5: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幼儿4边说边表演)

  幼儿6:袁老师“向上跳打”的动作,好像要摸白云!

  教师:“向上跳打”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表现出满族人豪放的性格,请小朋友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全体幼儿跟随着幼儿6表演这一动作)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是,由身体时不同部位敲打鼓面的动作。还有哪位小朋友有不同的发现?

  幼儿7:我喜欢老师敲鼓沿的动作,感觉像跑步一样。(幼儿7边说边表演)

  幼儿8:我觉得老师扭腰铃的动作特别好看,铃声也好听。

  教师:你们知道扭腰铃的动作,为什么又好看又好听吗?

  幼儿9:老师前后扭腰铃,扭得很用力。

  教师:小朋友说对了,因为满族的腰铃特别长,所以要前后扭动,才能使腰铃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咱们一起来扭一扭吧!(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扭腰铃的动作)

  (本环节。教师舞蹈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舞蹈语汇,激起了幼儿发现学习的欲望。教师适时将新的舞蹈动作学习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新动作,联想丰富的动作,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动作,以加深幼儿对新步法和舞法的理解、学习和掌握。)

  3 分段创编。表演展示。

  (1)根据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创编。

  教师:上节课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满童乐》这首乐曲设计了节奏鼓谱。请小朋友看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出示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鼓谱中四分音符的节奏是用“大鼓的图形”标志出来,为什么这样设计?

  幼儿1:用四分音符打鼓,能发出又响、又有力的声音。

  幼儿2:能表现出满族人民的勇敢。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作适合打大鼓?

  幼儿1:一只手把鼓高举在头上,用另一只手来打鼓。

  幼儿2:两边打鼓。

  幼儿3:上跳打鼓。

  幼儿4:在腿下打鼓。

  幼儿5:下腰打鼓。

  教师:八分音符的节奏,我们用“小鼓的图形”标志出来,打起鼓来比较俏皮、有趣。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些动作适合敲小鼓?

  幼儿1:跪着敲小鼓,要用快的动作敲。

  幼儿2:敲鼓沿。

  幼儿3:转圈打小鼓。

  教师:四分休止符的节奏,我们用“腰铃的图形”标志出来。扭腰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原地站着扭腰铃,还可以有什么变化?

  幼儿1:蹲下扭腰铃。

  幼儿2:半蹲扭腰铃。

  幼儿3:跪下扭腰铃。

  (教师出示直观形象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通过分辨“大鼓、小鼓和腰铃”的图形标记,复习和巩固了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并通过有序的提问,引导幼儿将其拥有的丰富经验应用到新舞蹈的创编中去。)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自己喜欢的动作编到A段乐曲的鼓谱中去,要注意给大鼓、小鼓和腰铃选择合适的动作,过一会儿,老师邀请小朋友来表演。

  (幼儿根据图谱中的节奏型展井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幼儿自主创编、有的幼儿与同伴合作创编。教师鼓励幼儿把已掌握的舞汇、发现的新动作和自己创意独特的动作,融入到A段乐曲的创编中。)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编出了非常好看的动作。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来表演。

  全体幼儿安静地坐在地上,观看个别幼儿的表演。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他们表演的什么动作?

  幼儿1: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因为两边打鼓很漂亮。

  教师:这个动作我也喜欢,因为两边打鼓,像满族的小女孩在行礼,真好看!

  幼儿2:我喜欢上跳打的动作,胳膊伸得很直、很好看!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表演的太平鼓舞很精彩!在表演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创编的动作和鼓谱节奏配合在一起,非常好!(教师指着活动室的场地对幼儿说)现在,这里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请小朋友用你们优美的舞姿,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吧!

  教师示意幼儿安静地听前奏音乐,然后,全体幼儿自主、激情地表演创编的A段太平鼓舞。

  (本环节的创编活动,突出了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意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把创编的动作与A段乐曲的节奏建立联系,体现了动作与节奏的和谐统一,表现了舞蹈的创意美,为B段进行合作创编、合作表演奠定了基础。)

  (2)根据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创编。

  教师:太平鼓舞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适合个人表演的,也有许多人在一起合作表演的。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录像。看看人们是怎样合作打太平鼓的。

  幼儿1:在外面围个圆圈打鼓,里面有一个人在中间跳舞。

  幼儿2:大家一起跑个大圆圈打太平鼓。

  幼儿3:两个人对脸打鼓。

  幼儿4:有串排的动作,两排人换位置打鼓。

  (本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看录像片,自主地发现太平鼓舞队形的变化和伙伴间配合表演的形式,为小组合作创编太平鼓舞做好铺垫。)   教师:(出示带有“红、黄、蓝”标记的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三组:第一组是红队,第二组是黄队。第三组是蓝队,请各组小朋友按照你们预先设计好的节奏图谱创编太平鼓舞。

  教师提示:各组在编舞的时候,能根据鼓谱中的节奏变化,注意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要体现出舞蹈队形的变化,可以把满族人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编进舞蹈中。

  (3)幼儿按照“红、黄、蓝”的标记开始分组,并进行自由讨论,商量动作的编排。

  (4)各组按照编排的动作,进行变换队形的练习。

  (B段乐曲的节奏鼓谱,是各组小朋友在上节课中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讨论,目的是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尊重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感受相互配合的默契,体会共同创编的快乐。)

  (5)大组交流。

  教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创编的?

  第一组幼儿:我们小组编的是,草原上小朋友们在玩翘翘板。一个小朋友站起来打鼓,另一个小朋友蹲下打鼓。

  教师:让我们来欣赏红队小朋友的表演吧!看看他们合作表演了哪些好看的动作?(第一组红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幼儿1:有的小朋友先站着向上跳打。有的先蹲下来扭腰铃,然后再交换动作,很好看!

  幼儿2:打大鼓时,他们做了好几个不一样的动作,有上跳打,有腿下打,有后背打。

  幼儿3:晃腰铃时,有站着摇,有跪着摇。

  教师总结:第一组小朋友表演的动作很新颖,特别是两个小朋友蹲、起的动作配合得非常好!咱们来看看第二组黄队的小朋友是怎么编的?

  第二组幼儿:我们编的是,草原上赛马比赛。前后串排的动作像赛马一样,比赛结束了大家很高兴,一起跳了起来,做后背打鼓的动作。

  教师:原来你们是草原上的小骑手在赛马呢,表演给我们看看吧!(第二组黄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教师总结:黄队的小朋友表演出了太平鼓舞的队形变化,在表演“前后串排”的动作时,小朋友眼睛相互看着,就更好了!最后,我们来看看第三组小朋友是怎样编的?

  第三组蓝队的幼儿:我们编的动作是,一个小朋友当大树,另一个小朋友当小动物,围着我转,就像在森林里捉迷藏一样。

  教师:噢,你们的创意真好!请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吧?(第三组蓝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教师总结:第三组小朋友创编的“围着一个小朋友转圈跑,然后把鼓放在头上扭腰铃”的动作很有趣,很好看!

  教师:现在,我请三组的小朋友共同合作,随着B段乐曲的节奏,表演你们创编的太平鼓舞!(播放B段乐曲,三个组的幼儿进行合作表演。)

  (从本环节我们不难看出:没有先前积累的丰富的太平鼓舞知识技能和先前逐渐培养起来的想象、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水平的创编、合作和交流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完整表演

  教师:《满童乐》是一首欢快的乐曲,小朋友在表演时,要用好看的表情把我们喜悦的心情表现出来。现在,请小朋友随着这首欢快的乐曲完整地表演吧!

  教师语言提示:A段乐曲,小朋友们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B段乐曲,用小组合作创编动作的表演:c段乐曲和A段乐曲一样,还用小朋友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当音乐停止时。每个小朋友要非常高兴地做出一个喊起来的动作,看谁的动作造型最优美、最独特。

  (本环节,是完整的乐曲与完整的表演融合再现的过程,是把幼儿个人创编的舞蹈与小组合作创编的舞蹈进行完整展示的过程。表演中,幼儿根据乐段的变化调整着自己的情绪,表达着对太平鼓舞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喜爱,此时孩子们的激情表演把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达到了“艺术整合”的教学效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发现学习、舞蹈创编、合作能力培养等几方面,并在教学活动中着重体现了以下四方面的教学策略:

  1 运用了启发联想,激发情感的教学策略。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说出“你创编的动作像什么”“你能学一学这个像照镜子的动作吗”“咱们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的姿势”等,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和记忆新动作,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和丰富的词汇去描述他们的动作,使幼儿在此过程中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动作学习的要领,又有效地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2 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策略。教师经常通过适时的提问,如“你喜欢老师的哪个动作”“你觉得哪个动作更适合大鼓?适合小鼓”等,支持鼓励幼儿自由地表达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使幼儿通过语言的表达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3 运用了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后播放了两次录像片、一次由教师个人示范表演了舞蹈。通过观看纪录片,使幼儿了解了满族文化与民俗风情特点,发现了太平鼓舞各种队列的变化和多人合作表演的方式,为幼儿进行创编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高级榜样”。通过欣赏教师的表演,让幼儿从中发现了许多新动作,这也为幼儿自主创意性表演提供了更丰富的可用舞蹈语汇。

  4 运用了节奏图谱的教学策略。《满童乐》是一首在曲调上富于变化的乐曲,为了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设计了鼓谱,把鼓谱中的4分音符、8分音符、4分休止符分别用大鼓、小鼓、腰铃等图形标志出来,按照乐曲的结构组织排列。在小组合作创编活动中,还分别用“红、黄、蓝”帮助各组区分各自原先创编好的鼓谱。直观形象的鼓谱较有效地降低了幼儿理解和记忆的负担,为幼儿的创编、语言交流和合作表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我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是幼儿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音乐、舞蹈、语言、创造、合作等方面获得的综合发展。这样的高质量的发展,是教师精心培养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这次活动中该班级的幼儿才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13、大班舞蹈活动五人新疆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和节奏。

  2、初步学习进退步、垫步等基本动作。

  活动重点:熟悉音乐旋律和节奏。

  活动难点:初步学习进退步、垫步等基本动作。

  活动准备:磁带、钢琴、曲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卖报歌》、《十二生肖歌》。

  2、律动:《苹果丰收》、《淘米洗菜》、《小孔雀告诉你》。

  二、通过藏舞《金瓶似的小山》,引出活动。

  1、教师和幼儿一起跳《金瓶似的小山》。

  师:这是我们学习过的舞蹈,是哪个民族的呢?

  2、教师出示新疆娃娃图片。

  师:你认识这个娃娃吗?她是哪个民族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我们中国一共有56个名族,我们知道了藏族,那么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娃娃呢是新疆娃娃。这也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人,是新疆维吾尔族。

  3、教师播放音乐。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听一段新疆舞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五人新疆舞》。

  师:我们听一听,这个新疆舞和我们学习的藏舞音乐,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三、欣赏乐曲。

  1、播放乐曲录音。

  师:乐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了乐曲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乐曲,请小朋友边听边拍打节奏,两拍一次。

  师:这是一首几拍子的音乐?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打节奏吧!

  四、学习基本舞步:退步和垫步。

  1、教师完整示范跳一次。

  师:你喜欢这段舞蹈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2、学习基本舞步:退步和垫步。

  师:这个舞蹈动作要做得连贯才会很漂亮噢!那这节课先跟着朱老师来学习两个基本舞步吧!

  ①垫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左脚向前踏一步,第二拍左膝微屈,右脚尖在左脚跟后垫地,右脚开始,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②进退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向前一步,前脚掌着地,重心移到右脚,左脚稍微抬起,后半拍,右脚踏地,重心移至左脚,右脚梢抬起,第二拍前半拍,右脚后退一步,前脚掌着地,重心移到右脚,左脚稍抬起,后半拍左脚踏地,重心移到左脚。

  3、听音乐,练习舞蹈动作。

  师:我们听着乐曲,把动作和乐曲合在一起,感觉是不是更棒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五、结束环节。

  1、听音乐,练习退步和垫步。

  2、复习表演《小孔雀告诉你》。

  活动反思:

  1、对于授课,要事先精心设计。有些问题,应让幼儿体验后在做回答,如:跳新疆舞和其它舞有什么不同?此外,应让幼儿主动提问。

  2、在舞蹈时,要放心放手让幼儿自主实践。如让幼儿看图示学跳,让幼儿男女组合跳,或让幼儿自编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也要恰当、充分。

  3、淡化舞蹈技能学习,重视体验式学习。纲要要求我们轻技能重情感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倾听音乐,学习舞蹈更能取得良好效益。舞蹈是情感的升华,要把这种情感真切的表达出来,就须让幼儿进入角色,因此,教师要通过言语、体态传情达意,需要幼儿体验乐曲特点,感受舞蹈的风格,这样,幼儿才能在舞蹈时赋以感人的魅力。

14、大班美术活动灯光下的舞蹈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玩色活动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不同的玩色方法总是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旨在突破单一的色彩工具,提供多种材料,尝试将水粉颜料与拼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多种技法使用,让幼儿感受由此带来的奇特的画面效果,在富有想象的画面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活动以游戏为载体,以幼儿生活为源,用“和颜色宝宝做游戏”的形式串联起了各活动环节及作画步骤,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自由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作品,幼儿在玩中出新,在玩中学。

  活动目标:

  1.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感受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

  2.感受不同动态的姿势变化,能运用图形进行拼贴,会弯折一下表现肢体的弯曲。

  活动准备:

  黄色、紫色、蓝色、红色等颜料分别灌在眼药水瓶子里,钢丝刷,大小不同的黑色圆形、长方形,抹布,8开的白纸,塑料封膜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手拉手儿走走》,导入活动。

  二、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师:小朋友玩得开心吗?

  师:是呀,我们一会儿走,一会儿跑,多开心呀,颜色宝宝也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瞧,这是什么颜色宝宝?

  师:它想在白纸上走一走。

  (一)教师示范两种方法1.颜色自然流淌形成线条2.拓印形成色块(二)感受颜色的晕染美,并进行画面想象师:颜色宝宝累了,要休息了,给它们盖上被子,抹一抹,颜色宝宝快快睡,千万别掀开被子噢,会着凉的。

  师:颜色宝宝在纸上走一走,跳一跳后,白纸变得怎样了?

  师:这五彩缤纷的画面像什么呢?

  三、学习粘贴不同动态的人1.欣赏小人的动态师:瞧,有一个小朋友他把这美丽的画面当成了舞台,正在绚丽的灯光干什么?

  师:小朋友正在绚丽的灯光下跳舞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他的动作:手臂上举,一条腿是直的,一条腿是弯的。

  师:除了会跳这个动作,你还会跳什么动作呢?我们一起来摆一摆。

  2.请一幼儿上来摆一摆师:每个小朋友都摆得不同。我请你上来摆给大家看一看。

  3.幼儿学习弯折一下表现肢体的弯曲师:谁愿意上来用图形把他优美的动作摆这个舞台上?

  师:他是用什么方法让这根直直的纸变成弯弯的?

  四、在音乐声中幼儿尽情地操作师:旁边桌上还有许多颜料宝宝呢,请小朋友让颜色宝宝走一走,跳一跳,然后摆一摆贴一贴漂亮的舞蹈动作。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师:赶快把你漂亮的动作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师:你发现几种颜色宝宝在一起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同的颜色在一起会变出各种颜色来。

  师:你觉得哪个舞蹈动作很美,为什么?

  活动反思:

  台湾学者陈武镇曾无不担忧地提出:“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学生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结果,却常见学生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

  本次活动中教师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选择的重点是在纸上进行颜色的自然流淌,次重点是拼贴不同动态的人,运用了游戏化的语言:“让颜色宝宝走一走,跳一跳”和游戏化的形式:颜色自然流淌、钢丝刷拓印。活动中既有相同的要求:在画上摆动作,又有个性的发挥:摆出你认为最美、最酷的动作;既有相同的技能:颜色的流淌和拓印,又有不同的效果想象:像美丽的烟花,像舞台上的灯光,像五彩的花园;既有抽象的画面背景,又有形象的人物动态。体现了以发展幼儿为本,把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团结精神、合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发展。

15、大班音乐活动舞蹈《欢乐秧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秧歌基本步伐。

  2、知道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感受秧歌热闹、喜悦的舞蹈特性。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 、舞蹈录象、录音资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绸带等

  3、十字步图谱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东北秧歌,引出课题

  1、师提问 :有谁能告诉我这个舞蹈的名称?录象中看到了什么?(师小结:秧歌舞最早流行在东北,东北地区的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就会用扭秧歌的形式来庆祝,后来我们江南的人们把秧歌改变成地方秧歌,因此手里的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阿姨们用手绢花,叔叔们呢则用绸带。)

  2、在看一次,提出要求:仔细看,试着学一学。(试试手,脚的动作)

  二、 学习秧歌十字步

  1、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秧歌的基本步伐,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图示,为幼儿讲解图示的看法,并让幼儿试着看图自己先走一走,老师指导 理解图谱意思 )

  2、老师示范秧歌步动作

  秧歌步:第一拍,左脚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脚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脚向后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脚向后交叉方向走。注意,准备的时候,双脚站在小脚印上,走步时,可以根据图谱上的口令提示走。注意脚步和颜色的对应。

  3、幼儿学习秧歌十字

  师:小朋友们别着急,我们随着秧歌十字步图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很快就能学会了!

  幼儿人手一块十字步图谱,幼儿练习老师观察辅导.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练习秧歌十字步,老师个别辅导。

  4、小朋友们快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道具,手巾花、绸带。男小朋友拿绸带,女小朋友拿手绢花,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几位奶奶,她们也是扭秧歌的高手,现在我们请奶奶跟我们一起跳起来。双手自由舞动听音乐练习。

  四、小朋友们跳得真好,让我们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相关内容
  • 大班社会教案我来交朋友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我来交朋友反思

    1、大班社会教案我来交朋友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和同龄人交朋友,学习和新朋友认识、相处的简单方法。  2.体验交到新朋友并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同龄班班教师交流活动目的和内容。  2

  • 大班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秋天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秋天反思

    1、大班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秋天反思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一些农作物或果树。  2.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景,体验金秋是丰收的季节,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爱惜农作物。  4.对科学

  • 大班安全教案反思火的危害
    大班安全教案反思火的危害

    1、大班安全教案反思火的危害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认识火,了解火的用途及危害。  2、通过防火安全知识学习,增强幼儿防火意识。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

  • 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反思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大胆想象各种飞行的方法,掌握画飞行中的人物的技能,激发对想象画的兴趣。  2、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

  •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轮胎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轮胎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轮胎反思  设计意图:  轮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和熟悉的物品,幼儿在积累了一些对轮子的相关经验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感知,轮胎的花纹既有实用作用又有装饰作用,通过创意绘画,从而获得更多的

  • 大班美术教案线―美丽的向日葵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线―美丽的向日葵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线―美丽的向日葵反思一、PPT播放音频,引出主题"向日葵"。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2、请先闭上你的眼睛,(播放PPT及音频)。  师:小朋友们,我们

  • 大班社会教案心情与表情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心情与表情反思

    1、大班社会教案心情与表情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知道人是有喜怒哀乐的,表情是多种多样的,并能用语言表达各种面部表情的不同五官表现。  2、学习从他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并产生帮

  •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字机反思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字机反思

    1、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字机反思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幽默的风格以及ABA结构和特别的"叮"声出现的规律。  2、创编为打字机加油、放松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

  •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

    1、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对手足口病的病症认知。  2、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心理上知道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

  • 大班科学教案绳乐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绳乐反思

    1、大班科学教案绳乐反思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有用的绳子”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探索绳的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4、乐意与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