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计算教学中太重视计算的结果,忽视了对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8-11-12 15:17:58

《计算教学中太重视计算的结果,忽视了对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姚闯,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每一册书都有计算教学的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到乘除法,再到四则运算,再延展到小数加减乘除、分数加减乘除。中国基础教育对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力度,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中国学生的“运算能力”也是世界一流的。

从新中国成立之后颁发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到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再到2011年的《新课标》,运算能力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不倒翁”。新课标中的十个关键词,把“计算能力”改为“运算能力”,强调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而现在小学生的整体计算能力偏弱,也是老师们比较头疼的事情,一张试卷中计算题的考核,起码要占到总分的三分之一。我们分析试卷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学生计算出错较多,还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我曾经做过简单的统计,一个班级整张试卷中完全没有出现计算错误的学生,不到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在计算中失分。而学生在分析错题时,对于计算出现的问题,当他改正时,反而是能够改对的,学生总会说自己计算马虎粗心,没有认真检查计算。而我们是否真的对学生计算出错的问题和成因进行过认真的分析。

学生现在的口算能力仍需加强,学生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比较熟练的口算十以内的加减法,到小学一年级乘法口诀表也是背得滚瓜烂熟,在口算中依然出现问题很多。我们现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口算练习偏少,一些时候为了追求口算的结果正确,我们会引导孩子用笔算来做口算,降低了口算的效率。

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内容太多,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偏高,学生对于计算缺少兴趣,机械的计算训练,让孩子索然无味,孩子们就像是计算的机器。我们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缺少方式方法,更多的是重在练习,反反复复去练,但结果却不理想。

关于简便计算,学习了运算律之后,学生开始接触简便计算,这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一些计算学生完全可以笔算出结果,也并不是很慢。但我们还是逼着孩子利用简便方法,试卷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要求“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一些时候,学生无法判断这道题是否可以简便,或者他们习惯了笔算的方法,就顺势算出了结果,结果正确,但是我们认为方法不简便,这道题就是错误的。我们这样的批改方式,这样机械的固化学生的思维,也是不可取的。

特别是在混合运算中,一道题出现三个运算符号,还有小括号、中括号,多么复杂的计算,我们要孩子们用心计算,要注意运算的顺序。在六年级时,混合运算中有夹杂着分数、小数,这样的题目学生一看就头疼,一看就没有一点想做下去的兴趣。但是为了分数,还得硬着头皮算下去,这样的情况下,计算的准确率怎么会高。

还一个问题,就是估算,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估算,但是孩子们在经历了强压式的笔算教学之后,把估算也当成了笔算,一些时候会先计算出结果,然后再根据结果估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培养孩子的估算能力,是想减少计算的压力,在一些场合,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大致的结果,而孩子似乎更喜欢在纸上列竖式笔算。

确实我们在计算教学中存着很多的问题,太重视计算的结果,而忽视了计算过程的多样化,忽视了对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以及运算能力的运用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脱离。看似简单的计算教学,其实需要我们去下功夫实践摸索,从现实情境入手,加强操作,明确算理,激发兴趣,着眼要点,夯实基础。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训练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训练

    应用题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 一、审题训练 审题就是了解题目中的意思,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认真审题是学生正确解题的重要前提,但它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差错。根据应用题的特征,迅速、准确地确定思维方向,深刻理解数量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强调认真审题,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应用题的叙述是一个整体,它包括情节、条件和问题三个要素。审题时,必须

    07-22
  • 深入研读教材,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深入研读教材,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意义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正确解读教材,把握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学生创设一条认识分数的最佳途径。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形结合,无疑应成为突破本课难点的最佳途径。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 数形结合是

    07-22
  •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如何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如何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数学,是从具体的物体开始认数,很多知识都是从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1000以内数的学习也以具体的事物或图形为依据,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表象中抽象出数。 我用小正方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开始借助小正方体数数,经历数数,感受到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不同的数数方法,同时直观感受一十,一百,一千的表象,知道一十是1列,一百拼成1片,一千成了1个大正方体,为进一步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打下基

    07-22
  • 在低年级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学的有益尝试
    在低年级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学的有益尝试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与《万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第四册数的认识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两节课执教者注重从数与生活的联系入手,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逐步学会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课堂上教师亲和睿智,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体现了在低年级进行自主探索教学的积极而大胆的尝试。 一、关注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的认识教学要注意让学生体会到,一方

    07-22
  • 三年级学生数学稿件
    三年级学生数学稿件

    巧算年龄 今天是我9岁的生日,家里来了好多好多客人。妈妈想考考我,就说你今年9岁,妈妈今年39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正好是你的3倍?算出来了,你就能得到丰厚的生日礼物。 我硬着头皮算起来,一个一个套。 几年以后 女儿年龄 母亲年龄 倍数 1 10 40 4010不等于3 2 11 41 4111不等于3 3 12 42 4212不等于3 4 13 43 4313不等于3 5 14 44 4414不等于3 6 15 45 4515等于3 最后我高兴的对妈妈说,我算出来了,是6年以后。妈妈和客人都竖起拇指表

    07-22
  • 关于数学共同体培训的几点想法
    关于数学共同体培训的几点想法

    1.数学基本功培训。培训内容:考虑我校数学教师比较熟悉数奥起跑线和冲刺这两套教材,故本学期的练习内容主要参考《奥数》(总主编:单墫和熊斌)。这套教材相对较难,所以由我根据每讲的主要思想做一定的筛选,以一周一练的方式给老师们训练。练习以自学为主,每个备课组以组长为核心(如果组长年纪偏大,已不在下次考试范围之内的,可另择他人),每周交流答案,要注意方法的选择,以真正实现结题能力的提高。学期期末,将以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为范围,组织校内的竞赛。此项活动应列为每学期的常规训练项目。 培训时间:贯穿整个学期 2.课

    07-22
  • 负数意义的一步步深入
    负数意义的一步步深入

    负数对学生来说不陌生,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也会遇到不够减,总有学生会提醒:老师,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学生也已经学会了看温度计上温度,会用负数表示温度,对负号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负数对学生来说并不生疏。本周三上午我们学校进行开学典礼和始业教育,没有上数学课。于是,我布置了前置性回家作业,完成书本上的练习。虽大部分学生知道负数,会读负数,会做书上的练习。但对负数概念的理解还是模糊的。本节课在学生交流生活中的负数引入,把重点定为理解负数的意义,同时利用温度、生活中的负数、数轴来加深学生对负数意

    07-22
  • 加强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加强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各位小学数学老师:大家好!关于加强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这个话题,我们于去年以课题形式申报了浙江省教研课题,被专家们广泛认同,被成功立项为20122013年度浙江省教研课题。这说明,我们确立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所以我们今天就以此为主题开展研讨活动。 以下我代表课题组对该研究主题谈一些思考和意见建议,供全县小学数学老师们学习和参考。欢迎大家提供宝贵意见和研究建议。 一、研究背景与依据: 【背景一】据一份 五年级师生数学阅读情况调研结果资料显示: (一)对学生调研所获信息: 1.学生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