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读后感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8-11-17 13:52:11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徐州市云兴小学  黄洁, 每天晚上,读高中的孩子埋头学习,我手捧一本书,静静地品读,抛开一天工作的疲倦,忘掉时间的流逝,感受书带给我的安静与美好。最近我读的是涂荣豹、季素月编著的《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这本《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对数学教学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其内容涉及数学教学论研究的广泛问题,诸如学校数学教育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国内外数学课程改革、一般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原则、数学教学模式、数学教学设计以及数学教学语言等。对于我这样在教学一线二十四年的数学教师来说,读起来并没有那种特别艰涩深奥的感觉,我重点选择《数学教学评价》、《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能力及其培养》三个与我的日常教学紧密联系的章节深入学习,同时把书中的理论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体会更加深刻。
    在《数学教学评价》一章中,作者强调:“要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结合徐州市的“学讲计划”,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和改进的尝试与作者的观点不谋而合。
    一、 反思和改进贯彻在教学的始终
以往的教学,很多数学课的结尾总是: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泛泛地“总结”一下,总有一种“走过场”的形式感,伴随着下课铃声的想起,一节课“圆满”结束。这种形式主义的总结没有任何的思维含量,取而代之的应是在整节课的关键节点上的反思与改进: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是对的,错又错在哪里?如何改进?改进的方法有几种,哪种方法你最易于理解和运用?一系列的回顾反思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中发生,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层次思维能力。
    二、 把反思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书中强调:“教师要注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将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效果作为数学教学评价的一项基本指标。”是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自己经历学习的反思与回顾,才能寻找改进的方法,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不能取代孩子的思维。每堂课的教学中,我总会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留心每一位同学的反应,每当遇到学生举手、皱眉、欲言又止的情况,我都会问问学生有什么问题,错误有没有得到解决,想到了什么?每堂课的结尾,我总会加上一句:你还有什么疑问?还想知道什么?同时,不止是总结知识点,更多的是总结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遇到过哪些挫折,那些地方容易出错,原因何在,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等,开放性的问题带来了开放性的答案,渐渐地,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开阔了,课堂变的活跃了,灵动了, 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被点燃,学习的效率自然而然地提高。
    三、 关注“沉默的大多数”。
到了小学高年级,很多学生受到年龄、心理、生理和成绩差异的影响,变得沉默寡言,数学课成了少数“学优生”的舞台,不敢说——不会说——更不敢说,这种“恶性循环”的后果是可怕的,对待这些“沉默的大多数”,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出来是关键。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只要表达清楚,教师一定及时点赞,久而久之,少数带动多数,从量变到质变,努力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人人做课堂的主人。
     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尤其是对错误的反思与改进,通过反思、自省的数学活动过程,可以将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升华为高效率的过程知识,再进一步发展为自觉、敏锐的调控能力,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的到成功的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让学生在自主研讨中掌握分类思想《四边形》反思
    让学生在自主研讨中掌握分类思想《四边形》反思

    李 老师的教学片段: 出示七个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不规则四边形、等腰梯形和一般梯形。 师:同学们,这些图形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个图形?或者说你从小最早认识的是谁呢? (学生的答案不一,教师无法从长方形和正方形开始研究。) 师:你最喜欢哪个图形?找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研究一下他的特点。 (学生不明确,有的在自己的本子上画起了图形) 反馈2个图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4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如果让你给这7个图形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学生思考几秒钟,教师让一生

    07-22
  • 教学方法:20以内加减法
    教学方法:20以内加减法

    计算题是比较枯燥的,但是计算题又是数学中最基础的题目,是学生必须牢牢掌握的知识技能。因此我在课堂上尽量将枯燥,难懂的计算用游戏或是比赛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计算方法时,我鼓励他们用多种计算方法,如凑十法,竖式法,记大数的方法等等,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只要学生能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就要给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同时我还认为改错也是一种好的训练方法,在教学中出示一些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让学生去分析错在那里,多做这样的练习,学生就会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感知上的理解,少犯类似错

    07-22
  • 教学策略之——浅议课堂提问
    教学策略之——浅议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一策略适合任何教材,任何学段的学生,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常用教学技能。20世纪初期,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是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就必须抓好教师课堂提问的效率。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角度来看,我们的提问应尽量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产生顿悟和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 比如

    07-22
  • 探究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探究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圆柱和圆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立体图形,且学生在低年级时就已经初步知道了什么样的形状是圆柱、圆锥,因此我认为引导学生结合圆柱、圆锥的实物模型和直观图来认识其各部分的名称和基本特征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课堂上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将原有的对于圆柱、圆锥感性的、零散的认识与现在的一些新发现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整理、抽象和加工,使之成为理性的、完整的概念,并建构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 在达成以上知识目标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希望学生通过这次研究圆柱、圆锥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的特征时还可

    07-22
  • 总复习该复习什么?怎么复习?
    总复习该复习什么?怎么复习?

    我们固然知道,学生头脑中有的东西我们是不需要再强调的,我们要复习学生遗忘的或是学得本身就不够好的内容。那么,如何复习才有好的效果呢? 我想,要知道该怎么复习,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然后才知道学生缺的是什么。于是,我在复习之前决定让学生先来个简单的预测。 比如:第二天要复习倍数、因数、素数、合数、奇数、偶数等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我前一天给学生做了一个预测。内容如下 1. 举例说明: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 写出4的倍数,18的因数, 3. 写出3和5的公倍数,18和20的公因数。 4. 写出[2,4

    07-22
  • 观看《圆的认识》反思:探究性课堂的精彩
    观看《圆的认识》反思:探究性课堂的精彩

    暑假在网上观看了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一课,让我感受到了真实而富有探究性课堂的魅力。张老师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的积极性和孩子们脸上激动的神情,与自己课堂上学生的默不作声、无精打采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思教学的过程,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两个片段案例得到一些启发。 片段一:在活动中整体感知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所以,一会儿老师要把这个圆片放进信封了,让同学们把他摸出来,有没有信心? 生齐:有 师:我不会轻易的给你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的,这里面不仅仅有着一个圆,还有其他的图形,想看看吗? 利用课

    07-22
  • 论文:关于“计数单位”的教学思考
    论文:关于“计数单位”的教学思考

    摘要:计数单位的认识在数与代数领域的地位基本属于起始课。看似简单却不好教;且由于相关知识时间跨度大,容易造成学生认识上的片面、孤立,不利于整体、科学的建构。对计数单位的正确认识首先是培养数感的前提,其次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而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当前课堂,计数单位的教学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力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对这一领域的教学提出自己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计数单位;数感培养;模型建构 最近在组织学生进行毕业总复习的时候,有关计数单位的题感觉学生掌握得不理想,引发了我对小学阶段所涉及的计数单

    07-22
  • 上半年三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调研分析
    上半年三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调研分析

    一、基本情况:本次三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调研试卷是由嘉兴市教育研究院统一提供,8K双面印制。卷面共有五大试题,其中第五大题为发展题。总分为105分,发展题占5分。测试时间为70分钟。 参加本次检测的学生有4673人,其中中心校有3896人,村校有777人。从全县总体情况看,全县平均分为90.75,最高为94.5,最低为86.96,有10所小学在县平均以上;全县均量值为3.08,最高为3.67,最低为2.54,有9所小学在县平均以上。从中心校的情况看,全县中心校平均分为90.75,最高为94.5,最低为86.9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