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如何才能让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语言,引导学生用心去朗读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20-04-19 20:12:04

《如何才能让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语言,引导学生用心去朗读》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很多次听课,总能听见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对学生说:“读出感情来!把感情读出来!认真点!”可依然是平淡的语气,依然是漠然的表情,书也依然读得无情也无趣。看着老师那着急的面容,学生那一脸无能为力的样子,我想,这确实不是学生不认真,他们没有感悟、没有体会,心中没情没趣,又如何能读出情趣来呢?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和颜面表情。”由此可见,朗读不是简单地将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要用心去体验,用感情去朗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那如何才能让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语言,文本的言语再将学生的心灵点燃,即如何引导学生用心去朗读呢?

一、赏析课题,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篇篇优美的课文,教师要引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教学的情境中,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对学习教材本身内在的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再加上低年级课文图文并茂、全文注音的优势,教学开始,可在解题的基础上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朗读课文。

二、创设情景 ,引导“用心”朗读

“语文教学,除了重视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之外,还要重视语言环境的创造,要重视情感教育。不能只讲知识,不讲情感的潜移默化。语文课对学生情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尤其重要。”(柳武语)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的意识活动都是整体地发生的,学习也是一个认识、情感、意志等因素有机结合的整体心理活动。情感、意志、性格等虽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由这些因素形成的动机和态度,自始至终推动、维持、调节着认知活动的进行。激活朗读训练,绝不能不照顾学生情感流程的连续和贯通。那种架空了情感的朗读,肯定是有悖于语文实践规律的。那么,情感熏陶何以塑之?课文作者在刻画人物、描摹情景时,总是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字里行间。教师教学时用多种途径创设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起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学生头脑中的相似模块,激活学生情绪,引发学生自主朗读,从而读出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达到培养学生语感之目的。在低年级阅读教学课堂上创设情景,我认为有如下几种方式:

1、教师范读  走进情景

我认为小学阶段各个年级都应重视教师的范读,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范读,本身就是对字词理解的一种隐性指导,对朗读感悟的一种潜在训练。它能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随着教师的吟诵,学生会将音调的变化和词句的理解逐渐统一起来。这种理解其实就包蕴着语言的意思、条理、意境、情趣的,教师的范读是在开放的语境中将语文实践与情感熏陶有机地融会在一起,如徐徐春风扑面而去,铺垫了理解的指导、朗读的感悟。如《蚂蚁和蝈蝈》一文的教学,课始,我先进行全文的范读,通过讲故事的腔韵、抑扬的语气,富有变化的神情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了过来,学生个个,瞪着眼睛,张着嘴巴,神情随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入了神。范读完毕我随即提问“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像老师一样把这个故事美美的讲给你的朋友听?”“想!”愉快的声音从四下里响起,朗读的积极性高涨,而且正因为有了范读的铺垫,所以在后面的朗读训练中,学生的朗读迅速而准确,感悟灵敏而深刻,这就是教师精美的范读所带来的效果。

2、电教手段  再现情景

有声可视的内容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体味意境。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寒冷的冬天对我们海南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而感悟不到冬天的冷就不能较好地感悟蝈蝈的又冷又饿,悲惨的处境。于是,我利用课件再现冬天的情景,当大雪纷飞的场面出现在他们眼前,北风在他们耳边响起时,学生们不断发出“哇!哇!”的感叹声,有的同学还不由自主地缩起了脖子、抱紧了胳膊。在我让他们说说看后的感受后出示“冬天,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这句话时,几乎每个学生都站了起来,自觉地加上动作、表情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可见,随着对对象观察欣赏的深入,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读出了冬天的寒冷,将感知知感情交融在一起,把自己的体验推向高潮,理解达到了,文字所蕴涵的情境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了。

3、引导想象,激活情景

文学创作讲究“空筐”在流动的人物情节的描述中,留下若干空隙,让读者去驰骋想象,以自己的意念作创造性的填补空白。细细品读教材,也有这样的“空白”。教学中,利用教材的“空白”发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扩散求异,帮助感悟课文内容,同时使学生自觉地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的经验、认知模块联系起来,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有了情感体验,学生的朗读就能有情有境,富有情趣。例如《放小鸟》一课中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我想一定是小鸟的妈妈找孩子来了。”这两句话留有“白”,于是,我让学生先说说要是你和妈妈走散了,妈妈会怎样,你又会怎样?再结合自己的经验想象练说窗外的鸟妈妈会说什么,笼子里的小鸟会怎么说?它们又会怎么做呢?通过想象激活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体会鸟儿的焦急之情后再感情朗读,学生读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会产生母子分离时的场面,自然地将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了。

三、多种形式  创设朗读气氛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分组读、小组(男女生)赛读、跟好朋友一起读,或者在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给与课文相关的动画配音,当小导游、当播音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调动了学生情感需要,孩子们一定会读得眉飞色舞,有滋有味、生动精彩,朗读也就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了。

总之,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朗读,教师首先要用心,用心创设情景、用心寻找文本与学生心灵的最佳契合点,让朗读成为学生的乐趣,让学生读出自信与自我!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保持语文本色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保持语文本色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甲老师说: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要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声音逼真地再现课文内容。乙老师说:现在不是提倡以生为主体吗?我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室当作一个T形台,每个学生都可以秀出自己的风采。丙老师说:语文课就应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这才是语文的本色。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中,什么是好的语文课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它似乎古老,但却是常议常新。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给出自己心中的好课标准。我

    07-22
  • 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文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是重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司马光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对比的教学手段,效果还不错。 学习第二自然段,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哭 喊 跑展开想象,体会小朋友惊慌害怕的心理。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勇敢、机智。先让学生找找写司马光的句子,找一找句子中哪些词语体现了司马光的勇敢、机智?抓住没有慌(没有慌张)

    07-22
  • 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强调了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这实质上要求我们跳出课堂,把语文还原于生活本身,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个体的需求和发展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工作应当抛开生硬的知识性传授和解析,注重借助引导与评价开启学生观察思考,追求个性发展,探索语言对生活艺术的表达的多方面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落实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

    07-22
  • 第八册语文园地四习作(人教社新课标版)
    第八册语文园地四习作(人教社新课标版)

    【习作提示】本次习作要求同学们依据教材提供的照片写一篇看图作文。 这张照片照的是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站被日本侵略者轰炸后的惨状。我们小学生对70年前的国情、民情知之不多,不了解时代背景成了写这篇文章的障碍。建议同学们认真倾听老师对照片的背景介绍,争取看一些当年日本轰炸我国的新闻记录片或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片、电视剧。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对写作肯定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写看图作文离不开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是写好本篇文章的另一个关键。 了解背景,大胆想象,同学们只要把握住这两点,这篇看图作文一定

    07-22
  • 简笔画帮助解决课文难点
    简笔画帮助解决课文难点

    《詹天佑》这篇课文,这是一篇老教材,课文以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的姓名为题,重点写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之一,即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课文从修筑京张铁路时的背景和艰苦的地理环境,说明了修筑京张铁路经历了许多艰难,詹天佑带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得京张铁路提前峻工。赞扬了詹天佑爱国的思想和杰出的才能,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抓住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个重点,分了杰出和爱国两方面进行研究学习,第一课时中,文中的詹

    07-22
  •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彰显语文教学人本特色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彰显语文教学人本特色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 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 ,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阅读要有独立的见解,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结论不是老师直接给的,也不是拘于教科书中的现成答案,而是经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而得出来的,是学生个体对阅读材料的独立的认识和见解,这种认识和见解凸显语文教学人本特色。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鼓励学生阅读勤于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是语文教师所想和所需要的,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圣人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即能说明:在阅读过程中要鼓励学

    07-22
  • 从语文中考试卷看教学有效性
    从语文中考试卷看教学有效性

    语文中考应能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整个初中语文学习的水平。中考试卷承担着检测师生三年教学成果的重任,其结果能否体现与教学过程的统一,直接影响着下一轮教学的方向。 新课程语文中考卷试题模式有没有体现出教师落实新课程理念,实现对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书的有效教学呢?本文以2006年嘉兴语文中考试卷为例,结合初三教师和中考生的评价,从微观角度做一点探讨。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有七题。 第一题是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此题考的是认读和书写常用字的能力,其背后支撑的知识是学会汉语拼音,

    07-22
  • 快乐在语文课堂
    快乐在语文课堂

    这几天上语文课上得很开心,很多孩子在课堂上能够比较投入的进入课堂,使我上完了课还感觉意犹未尽,乐呵呵的。 今天我们学习了《搭石》这课,重点体会了一行人走搭石的美。和我的预料一样,孩子讲到了从协调有序中感受到很美。于是我们对这个词语重点进行了感悟。我请孩子分别读前面的人怎么做,后面的人怎么做。可是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没有领会到我的意思,并没有和我顺利的完成接读任务,我带点夸张的说道:哎呀,前面的没走,后面的可一个个站立不稳摔下去了。同学们听了都乐得笑了起来,而那个接读的同学也丝毫没有感觉到难堪。当同学能够跟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