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读书体会

栏目: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
时间:2016-04-01 09:04:53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读书体会》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前几天向教研组长借了《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厚厚的一本书读起来却没有一点枯燥,很多教育理念和环境创设的创意,让人茅塞顿开。不禁感叹做一名优秀的幼教工作者,必须要有足够的用心和思考的才智。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是由美国教育家朱莉.布拉德编写,全书共十九章,对室内、户外环境创设的类型、重要性、创设建议和指导策略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园这个学期新创设了户外区域,因此我对户外区域如何创设和指导更为关注。

书中对材料的重要性,给予了深刻的解读。教师在材料的投放中一定要关注材料符合儿童的发展水平。既要有挑战性、又不能太难,否则会使儿童无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如果材料太简单,儿童容易厌烦。如果太难,他们会焦虑。当材料稍稍难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时。教师可以搭鹰架,帮助他们达到更高一层的发展水平。通过战胜挑战,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信心。

儿童需要种类丰富的材料和精心创设的区域。材料种类太少回事儿童感到无聊,但是,如果环境太复杂,也会导致儿童认知疲劳,以及学习能力的下降。环境设计专家马克斯韦尔认为,儿童需要通过无须专著的活动,从认真疲劳中恢复过来。为提高挑战性,教师可以使用开放式材料。开放式材料能满足儿童的不同发展需求,长期保持他们的兴趣,并能推动儿童创造力和深度思维的发展。有时,儿童和教师开可以进行材料展,以此强调某个独特的学习概念。但是,大部门的呈现和材料需要包含互动的元素。

虞永平老师曾指出“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有别于中小学环境,幼儿园主要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因此,环境中越丰富多彩,幼儿的活动就越多样,幼儿获得的经验就越丰富。”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平整、整洁的要求衡量幼儿园。幼儿园场地要避免过于硬化,水泥地、石板地、地砖地不应是幼儿园场地的主要部分,要多使用自然软质地。幼儿园要尽可能少用和不用塑胶地,没有不挥发异味的塑胶地,而且塑胶地的挥发带(挥发浓度最大的空间)就是幼儿身高的部分,幼儿很容易吸入有害化学物质。所谓自然软质材料,主要指草地、木粒地地,甚至还可以保留部分泥土地。场地除了要对儿童有益,场地本身就有课程的价值,就有学习的意义。当前,尤其应关注幼儿的草地,草地上多样化的生命就是幼儿观察的对象,草地是幼儿观察、探索和发现的场所。甚至可以说,场院建设,就是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一个幼儿园、一个地区的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一定可以从场院里折射出来,人们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也可以从场院里折射出来。

幼儿园不只是要绿化,种下去的植物就是幼儿需要观察、探究的物种。幼儿园不一定要什么特殊的名贵树木,一切日常的、能否显现树木多样化的、能否呈现生命成长的明显过程。分园的百余棵树木足可以做到将原本课程放到场院中。对每棵树要规划好,使用好,使用足,让树木给幼儿带来丰富的经验。课程就在树林里,课程就在树木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幼儿做好观察、比较、记录、试验、分析。鲜活的课程就在身边。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用《3~6岁幼儿发展指南》解读幼教名师精品课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用《3~6岁幼儿发展指南》解读幼教名师精品课

    3月17日,我参加了第二十四届苏浙沪幼教名师精品课活动,并观摩了苏州市教研员、上海幼教学科带头人、特级园长等人组织的教学活动和讲座。通过观摩名师的活动,倾听名师设计活动的理念、意图,感觉自己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⒈社会活动关注情感、问题的解决。 情感教育是我们在开展社会活动时会关注的一个点,通过怎样的方式在活动中自然的渗透情感教育呢。看了戈柔老师执教的大班的社会活动《雨中的蘑菇》,让我有一些启发。这个故事的内容就是下雨啦,小动物要在蘑菇下躲雨,分别有几个动物躲在里面,老师把关键定位在了“选择”,是选择让小动

    07-22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的生日》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的生日》教学反思

    在孩子的生活中,知道自己的生日最会很热闹而且会有很多的礼物。这节课中,孩子无比的兴奋,大家都能回忆自己过生日时的快乐。回忆的都是礼物和开心的情景。在课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天,同时跟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生日的某些活动。但是我们最后的延伸活动里也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生日就是母亲痛苦的日子。我们也要好好的报答母亲。让孩子在回去为伟大的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有人说,生日是为了纪念那天受了苦难的母亲,从我们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孝为先这一点来看,也是很成立的.不过如果从人的成长这一点来看,生日

    07-22
  • 大班的创意制作——吸管贴画观后感
    大班的创意制作——吸管贴画观后感

    虽然没有参与过艺术坊的教学活动,但通过周三、周四的艺术坊调研活动,让自己深有感触。首先看的是大班的创意制作吸管贴画,一走进活动室孩子们都已经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作品的制作中了,他们在上一次活动中自己绘画好的底稿上进行吸管贴画,教师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幼儿选择一人自主完成或两人合作完成,看着孩子们一个个低头努力贴画的样子,他们一定是很享受这创作的时光。大班的孩子和小班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整个活动中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独特见解,而教师也并没有干预,充分给予了孩子创作的空间。在孩子吸管贴画完成后教师还在另一张桌子上方有K

    04-22
  • 孩子们在抽象区中发现看不懂的作品
    孩子们在抽象区中发现看不懂的作品

    情况记录:利用户外时间,大家搜集了很多树叶,小宇提议:我们可以做树叶贴画。于是,我请小宇上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制作树叶贴画的方法,在小宇的介绍下,孩子们对制作树叶贴画产生了很强的兴趣,纷纷表示想要自己动手做做。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各显神通,一幅幅精美作品陆续出炉。 每次树叶贴画活动结束之后,我们都会有个交流活动。第一次活动结束后,涵涵拿起了璁璁对洋洋的作品说道:我觉得这两张不太一样?我追问到:这两幅哪里不一样?璁璁说:一张用的树叶多,另一张用的树叶少。我接着说道:洋洋能把他想表现的主要东西画出来,这

    04-28
  • 观察记录:娃娃家风波
    观察记录:娃娃家风波

    娃娃家里有了新的烧饭工具,刚进入游戏区,孩子们就为了谁来烧饭开始争吵,大家都想要玩那套新的工作,馨怡说:烧饭是妈妈,谁做妈妈就烧饭。于是,他们开始争吵谁做妈妈,航航说:我家里是爸爸烧饭的,所以爸爸也可以玩。接下来又开始争吵谁做爸爸,一共三个孩子 ,剩下一个欣欣就不愿意了,和馨怡争吵谁做妈妈,欣欣说:我今天做,你明天做。馨怡说:我也要玩。最后,欣欣说:那我们一起玩吧。后来来了小客人,他们热情地招待客人,馨怡在包饺子,欣欣就下饺子,航航则是切菜,三个人分好了任务,玩得很开心,做好后给客人端过去,招呼他们吃。

    05-18
  • 观察情况记录与分析——帮助孩子安静午睡
    观察情况记录与分析——帮助孩子安静午睡

    观察目的:在午睡时引导鱼儿安静睡觉,不影响其他小朋友午睡。观察情况记录与分析:片段:午睡时间又到了,今天我把鱼儿的床调到了靠墙的单独别的床位上,并跟她都进行了谈话,承诺到今天老师会一直在旁边陪着你睡觉,如果你能安静闭眼睡觉,那么待会会奖励一个漂亮的粘粘纸。鱼儿努力的点点头。躺在床上,她的眼睛又睁着东张西望,我走过去,请她轻轻的闭上眼睛。 她闭了一会,不自觉地睁开眼睛瞄瞄我,发现我正在看着她,她就马上闭起眼睛,又过了一会,她的眼睛又睁开来,看到我对我说手指头又痒了,要求我帮她挠,并保证,给她挠了她就会乖乖睡

    05-25
  • 摸箱,魔箱,变变变小科学家们认真地探索着
    摸箱,魔箱,变变变小科学家们认真地探索着

    作者: 嘉定菊园幼儿园 徐珺 每周,我们都会如约来到聪明屋里寻找科学的奥秘,孩子们就像小科学家们认真地探索着。经过上个学期的探索,孩子们都已经了解了聪明屋中有哪些神奇的东西,所以,为了培养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意识,作为他们的引导者老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几次,我发现孩子们对摸箱渐渐失去了兴趣,因为他们已经熟知其中的材料。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对原先的材料作了一番调整,再次吸引他们的注意,让孩子用手去触摸,感觉物体所具有的一些物理性质,如感知它的质地是软是硬,表面是滑还是粗。我所挑选的操作材料是孩子们娃

    06-21
  • 大班区域游戏科学区分析与思考:蜗牛观察记
    大班区域游戏科学区分析与思考:蜗牛观察记

    情景实录:(区域游戏科学区5月5日)博文和欢欢趴在自然角的架子上讨论着。博文:你看,蜗牛不动了。欢欢:是的哎,它死了吧!(博文轻轻地晃动鱼缸,蜗牛从鱼缸壁上脱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还是一动不动。) 博文喊道:真的,蜗牛真的死了。你看,它一动不动。两人同时跑向我喊道:董老师,不好啦!蜗牛死了。两只蜗牛都死了。 老师:真的吗?你们拿出来看过吗?(两个人对看了一下,转身回去,轻轻打开盖子,一人拿了一只。) 欢欢:它们都缩在里面,是不动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