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的古诗各10首原文》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清代-龚自珍)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luán)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yǎo),莽关山、一派秋声里。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hán)侠子。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木叶怨(yuàn),罢论起。
第2首、到秋(唐代-李商隐)
扇风淅(xī)沥(lì)簟(diàn)流离,万里南云滞(zhì)所思。
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
第3首、伤春(宋代-陈与义)
庙堂无计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fēng)。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shuāng)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gé),疲兵敢犯犬羊锋。
第4首、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唐代-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yàn)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第5首、点绛唇·春愁(宋代-赵鼎)
香冷金炉(lú),梦回鸳(yuān)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第6首、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chǎng)。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中宵一作:终)
第7首、塞垣春(大石)(宋代-周邦彦)
暮色分平野。傍苇岸、征帆卸。烟村极浦,树藏孤馆,秋景如画。渐别离气味难禁也。更物象、供潇洒。念多材浑衰减,一怀幽恨难写。
追念绮窗人,天然自、风韵娴雅。竟夕起相思,谩嗟怨遥夜。又还将、两袖珠泪,沈吟向寂寥寒灯下。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
第8首、初秋(明代-周伦)
秋来山雨过,顿觉生微凉。绮户蟾流彩,瑶空雁作行。
霜前岩菊紫,风外井梧黄。露冕抛纨扇,清樽引兴长。
第9首、宿荻秋庵水阁 其二(明代-魏学洢)
斜枕残书秋水边,数椽如欲傍青天。黎明惊唤斜塘去,隔浦渔家尽放船。
第10首、秋兴四首 其一(明代-于谦)
一夜西风动远林,满襟凉意觉萧森。莲愁野渚消红晕,树老閒庭减绿阴。
镜里霜华添客鬓,阶前雨点碎乡心。楼头思妇关情切,半壁残镫几杵砧。
第11首、春阴感怀(明代-于谦)
连日轻阴雨未成,万株烟柳暗春城。野花偏向愁边发,池草多从梦里生。
越水吴山频引领,沈腰潘鬓不胜情。何时归去西湖路,载酒携柑听早莺。
第12首、秋日渡泾渭河(元代-李裕)
茫茫芦雁起汀洲,落木萧森一片秋。客思满怀无处着,渭泾朝暮为谁流。
第13首、浪淘沙 冬景(元代-梁寅)
锦树分明上苑花。晴花宜日又宜霞。碧烟横处有人家。绿似鸭头松下水,白于鱼腹柳边沙。一溪云影雁飞斜。
第14首、谢秋巘杭笔之惠公乃故赵忠靖(元代-陈泰)
清晨学作小楷书,忽有两生来坐隅。怀中出赠使君句,岳麓秀气连西湖。
西湖制笔天下无,我欲往至道路迂。使君蓄缩庙堂手,吏退聊以诗为娱。
临池念我笔久秃,传教遣与朝夕俱。陈元藁面略不省,偶见拂拭还惊吁。
松云漠漠弄幽态,妙处欲写旋已逋。遥知湖面好秋色,绿水一带明菰蒲。
安得从公幅巾去,小艇荡月轻如凫。吴儿短歌我长啸,看君数笔杭州图。
第15首、春日写怀(元代-陈颢)
东风吹雨著轻尘,芳草茸茸湿翠茵。寒食过来犹自冷,海棠开后不多春。
山中谩忆陶弘景,谷口谁寻郑子真。圣代只今同化育,沧溟不信有穷鳞。
第16首、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四(元代-马臻)
问谁偏解占风光,飞盖金鞍白面郎。山北山南游欲遍,画船教舣集贤堂。
第17首、氐州第一 丙申初冬,次钱素庵韵(元代-邵亨贞)
江国初寒,云外雁过,怀人烟浪千顷。短策行吟,荒台延伫,斜日依然照影。
鸥鸟桥边,几负了、扁舟清兴。旧约蹉跎,新诗冷落,怎堪提省。
故里年来欢事迥。算何似、向时风景。倚马朱扉,调筝翠袖,一向新盟冷。
但沈思、游宴处,红楼外、柳条相映。不见君来,待重寻、山阴夜艇。
第18首、秋吟(元代-黄庚)
渝落天涯已白头,西风吹帽冷飕飕。
悲秋未了悲身世,一样情怀两样愁。
第19首、寄沈秋渊四绝句(元代-杨维桢)
大将军诰入酒市,贵公主镜落田家。
不知有客琅玕所,独自吹笙醉碧霞。
句曲已无张外史,道士今有沈东阳。
裁云剪月三千首,独虎仙官不取将。
鹿皮之冠鹤氅裙,军前不肯带铜鱼。
花猫望鹿拜履下,知有枕中黄石书。
鹦鹉水深莲叶航,书来约过百花庄。
醉披锦袍上船去,倩得小姬连笛床。
第20首、扬州(明月、皆春,楼名)(元代-舒頔)
仙人已骑白鹤去,倦客漫逐红尘来。
人间又见梧叶落,观里无复琼花开。
明月皆春罢歌舞,王宫相府俱尘埃。
江山如此豪华歇,千古岂不令人哀。
第21首、次韵王子钦秋怀二首 其二(宋代-孙觌)
愁边种种关心事,客里纷纷见俗情。雁拆西风离思乱,鸟啼残夜旅魂惊。
江河风景悲南渡,家室仓皇问北征。沧海横流安税驾,一桴从我任平生。
第22首、效陶四首用葛秋岩韵(宋代-释文珦)
我居本山林,茅茨荫嘉树。
肮脏尘网间,归心自西鹜。
吾驾今已返,终然守贞素。
每思夜气清,起坐天未曙。
第23首、春恨(宋代-严粲)
马上东风吹酒醒,空将春恨到江亭。飞香寂寞无寻处,烟映晚山深浅青。
第24首、秋兴 其一(宋代-吕本中)
平畴一望黍禾稀,远树峰峦天外微。水国虾留当鲙鲊,乡园桑尽典秋衣。
连翩羽檄荒林下,绎络徵书塞上飞。可是三分才溢额,那知鸿雁野号归。
第25首、秋望(宋代-文彦博)
远目仍秋望,依依江上风。烟涛寒飐白,霜叶乱翻红。
列岫晴霞外,遵鸿晚照中。羁怀同屈宋,倚立恨无穷。
第26首、东坡载酒堂二诗盖用渊明始春怀古田舍韵遂不见于后集予至儋始得真本因追和其韵 其二(宋代-李光)
嗟彼海南郡,土瘠士常贫。藷芋饷昼耕,松明照夜勤。
当年两黎老,能邀玉堂人。一往五十年,遗迹宛若新。
邦君时举酒,父老举欣欣。贤多隐农圃,耦耕可问津。
鲁叟欲乘桴,东坡愿卜邻。他年青衿子,凛凛多秀民。
第27首、奉伯秋(宋代-王灼)
要凭稽古力,尚阴列仙科。
宝贵终愁逼,才名已患多。
庙堂遵故事,经学到新罗。
拭眼看收拾,天池濯素波。
第28首、早秋偶笔(宋代-朱淑真)
肃肃凉风至,凄然景骤清。雨馀残暑退,日落晚凉生。
鹰隼双睛转,梧桐一叶惊。试听松竹里,万籁起秋声。
第29首、春日杂书十首 其八(宋代-朱淑真)
一年妙处清明近,已觉春光大半休。
点检芳菲多少在?翠深红浅已关愁。
第30首、春尽日送闻人伯卿次家君韵(宋代-张孝祥)
早年翰墨场,未见心已亲。笔底三峡流,胸次万卷春。
相从未淹时,欲别故恼人。敢赓老仙诗,索去不用频。
第31首、次韵早秋(宋代-李之仪)
冲冲时序一邮亭,睡美从今气不蒸。便好心期金叶酒,乍惊梦在玉壶冰。
栽松种竹来三径,效策输龟待十朋。百尺楼高谁与共,倦途初喜接陈登。
第32首、秋日游青山访太白墓二首 其一(宋代-李之仪)
潦倒忘衰日,风流袭垫巾。未能分朽骨,还此挹馀尘。
吊古无千载,伤心为一颦。依稀如到眼,气类信吾人。
第33首、武陵春(宋代-曹勋)
玉露金风寻胜去,一月看三州。红叶黄花满意秋。真是巧装愁。
我在天台山下住,松菊占深幽。归趁梅花映小楼。应问久迟留。
第34首、春残次韵张叔元(宋代-王之道)
乱红狼籍紫苔斑,帘捲东风雨脚残。
蜀酒渐宜消昼永,单衣犹觉怯朝寒。
玲珑有客双摇辔,矍铄何人一据鞍。
芍药酴醿晴更好,劝君休作梦中看。
第35首、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唐代-张九龄)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第36首、春阴独酌寄同年虞部李郎中(在湖南)(唐代-韩偓)
春阴漠漠土脉润,春寒微微风意和。闲嗤入甲奔竞态,
醉唱落调渔樵歌。诗道揣量疑可进,宦情刓缺转无多。
酒酣狂兴依然在,其奈千茎鬓雪何。
第37首、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苔钱(唐代-齐己)
病起见苔钱,规模遍地圆。儿童扫不破,子母自相连。
润屋何曾有,缘墙谩可怜。虚教作铜臭,空使外人传。
第38首、初倒蔡下已有春意(南北朝-王寂)
向辞北阙犹飞雪,及到南州便得春。知有胜游供胜具,况宜閒处著閒身。
江湖且作龟鱼主,天地能容虮虱臣。兀坐静思心语口,此来无愧汝阳人。
第39首、春近(宋代-陆游)
短褐枯筇老病身,龙锺也复喜新春。
已知不解多年住,且作都无一事人。
檐角鸟声呼醉梦,室中花气袭衣巾。
朝来更有欣然处,一箸山蔬胜八珍。
第40首、初夏幽居杂赋(宋代-陆游)
过尽一春雨,园林气少和。
偶然扶楖栗,复尔坐盘陀。
小草数行字,残花一曲歌。
公卿非傲汝,无奈爱闲何!
第41首、初夏杂咏(宋代-陆游)
屐路缘虚壁,棋轩枕小滩。
玄言不媿籍,熟睡却输抟。
咄咄书常嬾,便便腹本宽。
山园时节好,杏子已微丹。
第42首、冬夜对书卷有感(宋代-陆游)
人生如梦终当觉,世事非天孰可凭?万卷虽多当具眼,一言惟恕可铭膺。
所闻要足敌忧患,吾道岂其无废兴?白发萧萧年八十,依然父子短檠灯。
第43首、秋懹(宋代-陆游)
曩得治中俸,湖山偶卜居。
身尝著禾谱,儿解读农书。
遇事绝欣厌,接人均戚疏。
乾坤虽浩浩,等付一蘧庐。
第44首、夏日杂题(宋代-陆游)
眈眈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
第45首、春日登黔灵山(清代-花杰)
拨云攀磴践莓苔,小憩孤亭四望开。白鹿竟随僧老去,青山依旧我归来。
泉流仍绕千层塔,春到新添几树梅。到此风尘机已息,置身高处即蓬莱。
第46首、探春慢 春晓赋春声(清代-杨芸)
漏箭初残,芸窗渐晓,春声百种先应。瑶鼎香消,画楼人倦,睡起峭寒犹凝。
回廊帘尽卷,听穿绿、雏莺声近。草芽青遍芳郊,春晓几番花信。
脉脉闲愁无据,更谁倚玉箫,催递吟兴。阑畔娇莺,梁间憨燕,软语商量不定。
一树香桃艳,乍仿佛、明妆端正。戛触金铃。却愁薄暮风紧。
第47首、为傅沅叔题蓬山话旧图二首 其二(清代-夏孙桐)
文物多随世运更,白头旧史剧关情。麟台故事犹堪续,郑重留题作尾声。
第48首、栖霞道中四首 其二(清代-夏孙桐)
平坡秋草卧牛羊,隐约人家傍石梁。雨细风微凉意满,一峰忽过见斜阳。
第49首、岁暮怀人十四首客广州作寄以代柬 其十三 刘式甫(清代-夏孙桐)
刘晨仙眷寄长安,独喜归期及岁阑。麈柄犊车今不用,尽将半臂禦春寒。
第50首、夏日偕诸弟泛舟(明代-区大枢)
炎云度远空,带雨入■中。急响浮行苇,馀阴挂剌桐。
停舟依浅渚,载酒出深丛。渐觉新凉好,溪棠送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