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首古诗全集》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唐代-李贺)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póu)白草,何日蓦(mò)青山?
第2首、九月十日即事(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shāng)。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第3首、送任五之桂林(唐代-王昌龄)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zhào)。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jī)谴(qiǎn)同缯(zēng)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第4首、送人游吴(唐代-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zhěn)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一作:水巷)
夜市卖菱(líng)藕(ǒu),春船载绮(qǐ)罗。
遥知未眠(mián)月,乡思在渔歌。
第5首、送韦整尉长沙(唐代-张祜)
远远长沙去,怜君利一官。
风帆彭蠡疾,云水洞庭宽。
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
莫言卑湿地,未必乏新欢。
第6首、侍从游宿温泉宫作(唐代-李白)
羽林十二将,罗列应星文。
霜仗悬秋月,霓旌卷夜云。
严更千户肃,清乐九天闻。
日出瞻佳气,葱葱绕圣君。
第7首、苦昼短(唐代-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xián)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zǐ)棺费鲍(bào)鱼。
第8首、新年(唐代-贾岛)
嗟(jiē)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第9首、代秋情(唐代-李白)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穞(lǔ)葵。
寒蝉聒(guō)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yíng)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mèi),长啼无尽时。
第10首、大堤曲(唐代-李贺)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wǎn)头上髻(jì),明月与作耳边珰(dāng)。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lǐ)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chāng)蒲(pú)花,明朝枫树老。
第11首、移家别湖上亭(唐代-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yīng)久住浑相识,欲别频(pín)啼四五声。
第12首、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唐代-高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dèng)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zhēng)嵘(róng)如鬼工。
四角碍(ài)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kuī)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huái)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sù)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第13首、赠升州王使君忠臣(唐代-李白)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jiā)丽城。
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hóu)嬴。
第14首、伤大宅(唐代-白居易)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
丰屋中栉(zhì)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一堂费百万,郁(yù)郁起青烟。
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
高堂虚且迥(jiǒng),坐卧见南山。
绕廊紫藤架,夹砌(qì)红药栏。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xiǔ)钱。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
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第15首、何九于客舍集(唐代-王昌龄)
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
罍(léi)觞(shāng)且终宴,功业会未了。
山月空霁(jì)时,江明高楼晓。
门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
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袅(niǎo)袅。
第16首、听张立本女吟(唐代-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chāi)敲砌(qì)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第17首、江楼曲(唐代-李贺)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lǐ)鱼风起芙蓉老。
晓钗催鬓(bìn)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
鼍(tuó)吟浦口飞梅雨,竿头酒旗换青苎(zhù)。
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
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líng)花白。
眼前便有千里愁,小玉开屏见山色。
第18首、春残(唐代-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wéi)?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yù)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sà)暮蝉辉。
第19首、夜渡江(唐代-姚崇)
夜渚(zhǔ)带浮烟,苍茫晦(huì)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第20首、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唐代-杜甫)
东藩驻皂(zào)盖,北渚(zhǔ)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xìng),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qiè)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第21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代-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suì)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wēi)。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huái)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zhào),未几拂荆扉(fēi)。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huī)。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第22首、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代-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xié)及田家,童稚(zhì)开荆(jīng)扉(fēi)。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qì),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第23首、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唐代-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piāo)泊(bó)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jié)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yǔ)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第24首、感遇·江南有丹橘(唐代-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jú),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jiàn)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第25首、丽人行(唐代-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nì)骨肉匀。
绣罗衣裳(shang)照暮春,蹙(cù)金孔雀银麒(qí)麟(lín)。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bìn)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jié)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guó)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fǔ),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xī)箸(zhù)厌饫(yù)久未下,鸾(luán)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kòng)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tà)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qūn)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chēn)!
第26首、古从军行(唐代-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yìn)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第27首、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唐代-陈子昂)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yáo)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mí)敦(dūn)。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jīn)智道逾昏。
第28首、农家(唐代-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léi)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第29首、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唐代-杜荀鹤)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
徧(biàn)收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
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zhòu)城砖。
郡侯逐出浑闲事,正是銮(luán)舆(yú)幸蜀年。
第30首、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唐代-岑参)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shù)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bì)裘(qiú)。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第31首、冬柳(唐代-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第32首、木兰柴(唐代-王维)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第33首、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唐代-和凝)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纹簟冷画屏凉。玉腕重因金扼臂,淡梳妆。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jiàng)唇光。佯(yáng)弄红丝蝇拂子,打檀(tán)郎。
第34首、(唐代-全祖望)
殿上更无胡侍讲,天边遍唱李龟年。娄江江水应贻秽,犹喜双清挽逝川。
第35首、赠老将(唐代-皇甫曾)
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辘轳剑折虬髯白,转战功多独不侯。
第36首、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请神(唐代-许孟容)
觞牢具品,管磬有节。祝道夤恭,神仪昭晰。
桐圭早贵,象辂追设。声达乐成,降歆丰洁。
第37首、送东光吕少府之官连帅奏授(唐代-窦牟)
远爱东光县,平临若木津。一城先见日,百里早惊春。
德礼邀才重,恩辉拜命新。几时裁尺素,沧海有枯鳞。
第38首、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唐代-刘宪)
公主林亭地,清晨降玉舆。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
晴新看蛱蝶,夏早摘芙蕖。文酒娱游盛,忻叨侍从馀。
第39首、江行夜泊(唐代-李中)
扁舟倦行役,寂寂宿江干。半夜风雷过,一天星斗寒。
潮平沙觜没,霜苦雁声残。渔父何疏逸,扣舷歌未阑。
第40首、江城子·柳梢无雪受风吹(唐代-王质)
柳梢无雪受风吹。绿垂垂。乳鸦啼。直下蒲萄,春水未平堤。却似今年春气早,白团扇,已相宜。红巾当日鸟衔飞。曲江湄。暮春时。孔雀麒麟,交蹙绣罗衣。何似野堂陪胜客,花影外,竹影移。
第41首、赠陈长史妓(本内宫人)(唐代-刘言史)
宝钿云和玉禁仙,深含媚靥袅朱弦。
春风不怕君王恨,引出幽花落外边。
第42首、送司空曙之苏州(唐代-苗发)
盘门吴旧地,蝉尽草秋时。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
广陵经水宿,建邺有僧期。若到西霞寺,应看江总碑。
第43首、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唐代-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第44首、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唐代-吕温)
高眠日出始开门,竹径旁通到后园。陶亮横琴空有意,
任棠置水竟无言。松窗宿翠含风薄,槿援朝花带露繁。
山郡本来车马少,更容相访莫辞喧。
第45首、送苏尚书赴益州(唐代-宋璟)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第46首、后魏行(唐代-王毂)
力微皇帝谤天嗣,太武凶残人所畏。
一朝羖qj飞上天,子孙尽作河鱼饵。
第47首、望江南(唐代-黄公绍)
思晴好,小驻岂无因。花上半旬春社雨,松间三宿暮山云。转住是愁人。
第48首、梅花落(唐代-刘方平)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第49首、送兖州杜别驾之任(唐代-李嘉祐)
停车邀别乘,促轸奏胡笳。若见楚山暮,因愁浙水赊。
河堤经浅草,村径历繁花。更有堪悲处,梁城春日斜。
第50首、九日登瑶台和李俨夫韵(唐代-王翰)
九日携朋上峻台,拟将笑口酒边开。天长落日摇林麓,野旷孤烟起草莱。
身世飘零容易老,江山如此不常来。今朝幸忝龙山会,醉卧黄花绣作堆。
第51首、与张文秀教谕(唐代-王翰)
广文标致不可及,皎皎浑如出水莲。才器直为金马客,文章真是玉堂仙。
年年士子登甲第,日日衣冠肃讲筵。官俸虽清能爱客,客来未便坐无毡。
第52首、辛法司(唐代-卢照邻)
南国佳人至,北棠罗荐开。长裙随凤管,促柱送鸾杯。
云光身后落,雪态掌中回。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
第53首、横吹曲辞。长安道(唐代-沈佺期)
秦地平如掌,层城出云汉。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
绿柳开复合,红尘聚还散。日晚斗鸡回,经过狭斜看。
第54首、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唐代-李益)
三考西岳下,官曹少休沐。
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
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
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平明矫轻策,扪石入空曲。
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阳桂凌烟紫,阴萝冒水绿。
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
前惊羽人会,白日天居肃。
问我将致辞,笑之自相目。
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
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
视之了不识,三返又三复。
归来问方士,举世莫解读。
何必若蜉蝣,然后为局促。
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再往不及期,劳歌叩山木。
第55首、阌乡寓居十首。山禽(唐代-吴融)
碧嶂为家烟外栖,衔红啄翠入芳蹊。
可能知我心无定,频袅花枝拂面啼。
第56首、敷水驿(唐代-权德舆)
空见水名敷,秦楼昔事无。临风驻征骑,聊复捋髭须。
第57首、贻高谠(唐代-方干)
都缘相府有宗兄,却恐妨君正路行。
石上长松自森秀,雪中孤玉更凝明。
西陵晓月中秋色,北固军鼙半夜声。
幸有清才与洪笔,何愁高节不公卿。
第58首、寄京城亲友二首 其一(唐代-韩偓)
苦吟看坠叶,寥落共天涯。壮岁空为客,初寒更忆家。
雨墙经月藓,山菊向阳花。因味碧云句,伤哉后会赊。
第59首、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唐代-高适)
飘泊怀书客,迟回此路隅。问津惊弃置,投刺忽踟蹰。
方伯恩弥重,苍生咏已苏。郡称廉叔度,朝议管夷吾。
乃继三台侧,仍将四岳俱。江山澄气象,崖谷倚冰壶。
诏宠金门策,官荣叶县凫。擢才登粉署,飞步蹑云衢。
起草征调墨,焚香即宴娱。光华扬盛矣,霄汉在兹乎。
隐轸推公望,逶迤协帝俞。轩车辞魏阙,旌节副幽都。
始佩仙郎印,俄兼太守符。尤多蜀郡理,更得颍川谟。
城邑推雄镇,山川列简图。旧燕当绝漠,全赵对平芜。
旷野何弥漫,长亭复郁纡。始泉遗俗近,活水战场无。
月换思乡陌,星回记斗枢。岁容归万象,和气发鸿炉。
沦落而谁遇,栖遑有是夫。不才羞拥肿,干禄谢侏儒。
契阔惭行迈,羁离忆友于。田园同季子,储蓄异陶朱。
方欲呈高义,吹嘘揖大巫。永怀吐肝胆,犹惮阻荣枯。
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从来贵缝掖,应是念穷途。
第60首、经李蒙颍阳旧居(唐代-钱起)
同心而早世,天道亦何论。独有山阳宅,平生永不谖。
青溪引白鸟,流涕吊芳荪。蔓草入空室,丛篁深毁垣。
旧游还在眼,神理更忘言。唯见东山月,人亡不去门。
第61首、送宁国夏侯丞(唐代-卢纶)
楚国青芜上,秋云似白波。五湖长路少,九派乱山多。
谢守通诗宴,陶公许醉过。怃然饯离阻,年鬓两蹉跎。
第62首、赠卢沙弥小师(唐代-姚合)
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
天与出家肠,一食斋不饥。麻履踏雪路,与马不肯骑。
嫌我身腥膻,似我见戎夷。彼此见会异,对面成别离。
我师文宣王,立教垂书诗。但全仁义心,自然便慈悲。
两教大体同,无处辨是非。莫以衣服别,到头不相知。
第63首、江湖散人歌(唐代-陆龟蒙)
江湖散人天骨奇,短发搔来蓬半垂。手提孤篁曳寒茧,
口诵太古沧浪词。词云太古万万古,民性甚野无风期。
夜栖止与禽兽杂,独自构架纵横枝。因而称曰有巢氏,
民共敬贵如君师。当时只效乌鹊辈,岂是有意陈尊卑。
无端后圣穿凿破,一派前导千流随。多方恼乱元气死,
日使文字生奸欺。圣人事业转销耗,尚有渔者存熙熙。
风波不独困一士,凡百器具皆能施。罛疏沪腐鲈鳜脱,
止失检驭无谗疵。人间所谓好男子,我见妇女留须眉。
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所以头欲散,
不散弁峨巍。所以腰欲散,不散珮陆离。行散任之适,
坐散从倾欹;语散空谷应,笑散春云披;衣散单复便,
食散酸咸宜;书散浑真草,酒散甘醇醨;屋散势斜直,
树散行参差;客散忘簪屦,禽散虚笼池。物外一以散,
中心散何疑?不共诸侯分邑里,不与天子专隍陴。
静则守桑柘,乱则逃妻儿。金镳贝带未尝识,
白刃杀我穷生为。或闻蕃将负恩泽,号令铁马如风驰。
大君年小丞相少,当轴自请都旌旗。神锋悉出羽林仗,
缋画日月蟠龙螭。太宗基业甚牢固,小丑背叛当歼夷。
禁军近自肃宗置,抑遏辅国争雄雌。必然大段剪凶逆,
须召劲勇持军麾。四方贼垒犹占地,死者暴骨生寒饥。
归来辄拟荷锄笠,诟吏已责租钱迟。兴师十万一日费,
不啻千金何以支。只今利口且箕敛,何暇俯首哀惸嫠。
均荒补败岂无术,布在方册撑颓隵.冰霜襦袴易反掌。
白面诸郎殊不知。江湖散人悲古道,悠悠幸寄羲皇傲。
官家未议活苍生,拜赐江湖散人号。
第64首、自和次前韵(唐代-陆龟蒙)
命既时相背,才非世所容。著书粮易绝,多病药难供。
梦为怀山数,愁因戒酒浓。鸟媒呈不一,鱼寨下仍重。
晚桁蓑兼褐,晴檐织带舂。著签分水味,标石认田封。
此地家三户,何人禄万钟。草堂聊当贵,金穴任轻农。
把钓竿初冷,题诗笔未慵。莫忧寒事晚,江上少严冬。
第65首、闻友人驾前及第(唐代-贯休)
见心知命好,一别隔烟波。世乱无全士,君方掇大科。
早随銮辂转,莫恋蜀山多。必贡安时策,忠言奈尔何。
第66首、晚春寄吴融、于竞二侍郎(唐代-贯休)
白头为远客,常忆白云间。只觉老转老,不知闲是闲。
花含宜细雨,室冷是深山。唯有霜台客,依依是往还。
第67首、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唐代-罗隐)
欲询往事奈无言,六十年来托此根。香暖几飘袁虎扇,
格高长对孔融樽。曾忧世乱阴难合,且喜春残色上存。
莫背阑干便相笑,与君俱受主人恩。
第68首、叹命(唐代-孟郊)
三十年来命,唯藏一卦中。题诗还问易,问易蒙复蒙。
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影孤别离月,衣破道路风。
归去不自息,耕耘成楚农。
第69首、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唐代-孟郊)
隐咏不誇俗,问禅徒净居。翻将白云字,寄向青莲书。
拟古投松坐,就明开纸疏。昭昭南山景,独与心相如。
第70首、三原李氏园宴集(唐代-张籍)
暮春天早热,邑居苦嚣烦。言从君子乐,乐彼李氏园。
园中有草堂,池引泾水泉。开户西北望,远见嵯峨山。
借问主人翁,北州佐戎轩。仆夫守旧宅,为客侍华筵。
高怀有馀兴,竹树芳且鲜。倾我所持觞,尽日共留连。
疏拙不偶俗,常喜形体闲。况来幽栖地,能不重叹言。
第71首、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唐代-王昌龄)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第72首、月下听砧(唐代-刘长卿)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第73首、题郑拾遗草堂(唐代-韦应物)
借地结茅栋,横竹挂朝衣。秋园雨中绿,幽居尘事违。
阴井夕虫乱,高林霜果稀。子有白云意,构此想岩扉。
第74首、游道林寺四绝亭,观宋杜诗版(唐代-齐己)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第75首、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唐代-岑参)
池上日相待,知君殊未回。徒教柳叶长,漫使梨花开。
驷马去不见,双鱼空往来。思想不解说,孤负舟中杯。
第76首、思归乐(唐代-元稹)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
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
浮生居大块,寻丈可寄形。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
君看赵工部,八十支体轻。交州二十载,一到长安城。
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
归朝新天子,济济为上卿。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长安一昼夜,死者如陨星。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
况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亭。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
红餐日充腹,碧涧朝析酲。开门待宾客,寄书安弟兄。
闲穷四声韵,闷阅九部经。身外皆委顺,眼前随所营。
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荣。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
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灵。
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
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此诚患不至,诚至道亦亨。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第77首、仁风李著作园醉后寄李十(唐代-元稹)
胧明春月照花枝,花下音声是管儿。
却笑西京李员外,五更骑马趁朝时。
第78首、寄珉笛与宇文舍人(唐代-杜牧)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第79首、洛中二首(唐代-杜牧)
柳动晴风拂路尘,年年宫阙锁浓春。
一从翠辇无巡幸,老却蛾眉几许人。
风吹柳带摇晴绿,蝶绕花枝恋暖香。
多把芳菲泛春酒,直教愁色对愁肠。
第80首、寄远(唐代-杜牧)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碧云空断雁行处,
红叶已凋人未来。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第81首、月(唐代-李商隐)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第82首、送浑大夫赴丰州(唐代-刘禹锡)
凤衔新诏降恩华,又见旌旗出浑家。故吏来辞辛属国,
精兵愿逐李轻车。毡裘君长迎风驭,锦带酋豪踏雪衙。
其奈明年好春日,无人唤看牡丹花。
第83首、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唐代-杜甫)
秋日萧韦逝,淮王报峡中。少年疑柱史,多术怪仙公。
不但时人惜,只应吾道穷。一哀侵疾病,相识自儿童。
处处邻家笛,飘飘客子蓬。强吟怀旧赋,已作白头翁。
第84首、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唐代-杜甫)
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阑干上处远,结构坐来重。
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晚钟。云门青寂寂,此别惜相从。
第85首、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唐代-杜甫)
新亭结搆罢,隐见清湖阴。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第86首、溪中早春(唐代-白居易)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第87首、答苏庶子(唐代-白居易)
偶作关东使,重陪洛下游。病来从断酒,老去可禁愁。
款曲偏青眼,蹉跎各白头。蓬山闲气味,依约似龙楼。
第88首、闲咏(唐代-白居易)
步月怜清景,眠松爱绿阴。早年诗思苦,晚岁道情深。
夜学禅多坐,秋牵兴暂吟。悠然两事外,无处更留心。
第89首、赠晦叔忆梦得(唐代-白居易)
自别崔公四五秋,因何临老转风流。归来不说秦中事,
歇定唯谋洛下游。酒面浮花应是喜,歌眉敛黛不关愁。
得君更有无厌意,犹恨尊前欠老刘。
第90首、罗敷水(唐代-白居易)
野店东头花落处,一条流水号罗敷。
芳魂艳骨知何处,春草茫茫墓亦无。
第91首、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唐代-白居易)
病容衰惨澹,芳景晚蹉砣。
无计留春得,争能奈老何?
篇章慵报答,杯宴喜经过。
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
【沈前后惠诗十余首,春来多醉,竟未酬答,今故
云尔。】
敢辞携绿蚁,只愿见青娥。
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
【沈有讴者善唱西出阳关无故人词。】
第92首、别后寄美人(唐代-白居易)
莫怪红巾遮面笑,春风吹绽牡丹花。
第93首、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诗余答以此诗(唐代-李白)
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惭君锦绣段,赠我慰相思。
鸿鹄复矫翼,凤凰忆故池。荣乐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第94首、古风其五十八(唐代-李白)
我到巫山渚。
寻古登阳台。
天空彩云灭。
地远清风来。
神女去已久。
襄王安在哉。
荒淫竟沦替。
樵牧徒悲哀。
第95首、古风其十七(唐代-李白)
金华牧羊儿。
乃是紫烟客。
我愿从之游。
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
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琼蕊。
可以炼精魄。
第96首、寄远其一(唐代-李白)
三鸟别王母。
衔书来见过。
肠断若剪弦。
其如愁思何。
遥知玉窗里。
纤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
青松交女萝。
写水山井中。
同泉岂殊波。
秦心与楚恨。
皎皎为谁多。
第97首、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唐代-任希古)
丰野光三杰,妫庭赞五臣。绨缃歌美誉,丝竹咏芳尘。
圣历开环象,昌年降甫申。高门非舍筑,华构岂垂纶。
凤邸抟霄翰,龙池跃海鳞。玉鼎升黄阁,金章谒紫宸。
礼闱通政本,文昌总国均。调风振薄俗,清教叙彝伦。
星回应缇管,日御警寅宾。叶上曾槐变,花发小堂春。
思挂五都冕,言访北山巾。赫赫容台上,千祀耀平津。
第98首、句 其二(唐代-郎士元)
上潮吞海日。
第99首、中秋与空上人同宿华严寺(唐代-冷朝阳)
埽榻相逢宿,论诗旧梵宫。磬声迎鼓尽,月色过山穷。
庭簇安禅草,窗飞带火虫。一宵何惜别,回首隔秋风。
第100首、寄杨侍御(一作包何诗)(唐代-包佶)
一官何幸得同时,十载无媒独见遗。
今日不论腰下组,请君看取鬓边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