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古诗词100首抄写》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题姜舜民竹深处次苏雪溪韵(元代-陈颢)
结茅竹里似岩栖,面面窗开翠色迷。
长听雨来虚榻外,不知日转曲阑西。
奚奴扫地收新箨,吟客敲门看旧题。
几欲相寻无路入,鹧鸪何处隔烟啼。
第2首、题花竹翎毛二首 其一(元代-陈高)
梨花沐雨带娇羞,独立枝间一鸟幽。若遣美人初睡起,定应无处著春愁。
第3首、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八(宋代-孔平仲)
古墙犹竹色,真作野人居。青云羞叶密,空翠扑肌肤。
寒日外惨淡,泠泠风有馀。高斋坐林杪,兴远一萧疏。
第4首、南斋竹三绝(宋代-苏辙)
旧山修竹半尘埃,谁种南林待我来。
新笋出墙秋雨足,闭门长与护苍苔。
第5首、竹 其二(宋代-朱淑真)
百竿直节拂云霁,千亩谁人羡渭溪。燕雀谩教来唧噪,虚心终待凤凰栖。
第6首、题子瞻墨竹(宋代-黄庭坚)
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斲轮。
第7首、喜到竹斋书事呈无位居士(宋代-林敏修)
岭上小梅初破萼,同云作寒雪花落。千里南还喜见君,一杯相属宁辞数。
楚狂小子笑孔丘,杖屦谩学名山游。二年胜景览欲尽,赢得颜发先惊秋。
却归竹下寻诗句,追讲前欢秃千兔。竹间已有嗣宗狂,吟醉何妨陪杖屦。
第8首、同余方叔龚南才纳凉于筠谷竹间题五十六字(宋代-陈文蔚)
蹑险扪萝策短藜,翠微深处有幽棲。
风常拂面炎凉变,事不关心得丧齐。
白酒携来云外饮,新诗留向竹间题。
相陪尽日馀清兴,犹自徜徉玩碧溪。
第9首、上元后十日竹坪叔招集豫顺堂出观姜西溟书上元宴集诗卷即次其韵敬和(清代-金鼎燮)
东风吹十日,万户春酣酣。晴红融雪岫,暖绿蒸烟潭。
辛盘味乍饱,花胜头犹簪。玉壶好春色,不醉心奚甘。
折柬招近局,开筵资深谈。论文到千古,日落还停骖。
惜哉玉梅骨,枯枝撑书龛。思与重写照,丹青非我谙。
一尊酹疏影,诗盟差可燖。对酒本当歌,各抒性所耽。
况诸坐中客,博物夸世南。文辞复书翰,五绝兼其三。
昔者昌谷家,愈浉偕来探。心胸罗列宿,赋笔天工惭。
喜招高轩过,酒滴真珠坛。诗成再拜进,双髻垂鬖鬖。
嗟余近弱冠,隅坐心如惔。词华有根柢,经术非扯挦。
幸蒙大匠手,雕镂蛤与蚶。终虑径寸质,席珍其何堪。
春华冀努力,汲古勤开函。直须识三箧,莫便携双柑。
不见培风翼,不见食叶蚕。持此寿臣叔,食报青云贪。
门前新柳色,染衣都成蓝。何当祀九烈,同醉酒一甔。
第10首、百字令 题竹垞归耕图和原韵(清代-李良年)
彼何为者,敷过江门第,恨人奇士。朔塞南枝来往惯,筋力可知倦矣。
弱不胜衣,狂思摇笔,陇上应无此。展图一笑,十郎聊写愁耳。
曾记细雨青芜,双挐小艇,问桃花流水。本欲逃名名不去,行遍山林城市。
子定归与,吾将作伴,摒挡西畴事。算来长策,为农今日良是。
第11首、南湖耕雨 其五 竹湾雪艇(明代-王立道)
风雪渡头紧,孤城欲暮天。去来总自得,知是子猷船。
第12首、竹鹤老人画(明代-张宁)
水烟山霭树冥冥,船在丹青画里行。如是苕溪二三月,南边雨落北边晴。
第13首、为牛文振题墨梅飞白竹二首 其一(明代-张宁)
林谷无媒草蔓缠,岁寒心事只依然。长因远道逢人寄,忆得空山独夜眠。
随处月明容野梦,几分春色上吟肩。别来风雨频摇落,犹自幽閒是往年。
第14首、画竹行(明代-李梦阳)
鄢陵王孙称竹溪,手自栽竹堂东西。巳诧白昼雷雨入,遽使六月秋云低。
王孙拈笔传竹神,不得乃忆能传人。黄筌异世与可灭,本朝颇数东吴真。
一幅千金掷不惜,有时客来挂之壁。壁上阶前翠相射,风行琳琅戛摩仄,四座慄慄生寒色。
陂陀沙屿意势远,洞庭木落潇湘晚。白云悠悠去不返,丛篁寂寞双妃怨。
于乎画形难画心,黄陵鹧鸪啼至今。月不常盈日中昃,人生何必长悲吟。
堂有佳宾膝有琴,美酒一酌还一斟。竹溪子,斟竹叶,歌竹枝,醉据玉案吹参差。
左杯酹竹右画师,李乎孔乎吾则谁。更须名手画六逸,并画王孙逸为七。
第15首、与唐须竹夜话二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
鼎鼎千秋意,劳劳夜语传。六经谁楚汉,一击试鹰鹯。
偶觉空群马,人疑泛月船。名心消已尽,无望古今怜。
第16首、得须竹鄂渚信知李雨苍长逝遥望鱼山哭之五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
一期生死有千秋,欲语逢人剪舌休。刚遣西风吹片叶,黑云栖断洞庭舟。
第17首、寒甚下山访病儿存没道中逢夏仲力下小竹舁慄不能语哀我无衣授之以絮归山有咏志感也 其二(明代-王夫之)
得絮不云暖,此情君合知。主忧臣但尔,心死身何为。
绿草华山带,高楼燕子枝。讵言身未嫁,可任东风吹。
第18首、和种竹(金朝-赵秉文)
君家种竹五七个,我亦近栽三数竿。两地平分风月破,大家留待雪霜看。
土膏生色叶犹卷,客枕梦魂声已寒。见此又思君子面,何时相对倚栏干。
第19首、题竹西(宋代-丘葵)
独行不愧影,独卧不愧衾。乐哉抱吾独,守此一片心。
此心寂不动,众欲无由侵。孔昭在潜伏,所贵惟一钦。
第20首、秋日众哲馆对竹(一作题渚塘馆竹)(唐代-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第21首、次韵林都宪待用见寄行台种竹诗(明代-张吉)
曾见丹崖凤尾飘,锦苞今映镜波遥。低昂百态心虚见,起灭千端影彻消。
哲匠西山捐槚梓,美人南浦委蘅萧。秋风许我延清赏,预报扶衰度小桥。
第22首、题曾学士竹(明代-杨士奇)
石田筼筜不百个,满池羃羃春云阴。神仙疑来旌节降,风雨欲动蛟龙吟。
江南种竹家家好,北来见竹如见宝。何人胸中富淇澳,醉墨淋漓为公扫。
六月萧萧不知夏,白日长空翠如泻。九龙山人不可作,对此阴森亦萧洒。
马头红尘千丈深,朝驰暮走积满襟。兴来拂衣何所适,梦忆山阴脩竹林。
爱君城西卷雨轩,萧爽可以舒郁烦。朝回借坐共永日,不须砍鲙倾金尊。
第23首、题赵琬司业竹 其二(明代-杨士奇)
贤关一扫榛荆净,满目清风翠玉枝。成阴结实当自此,早晚云霄观凤仪。
第24首、题竹与镛孙(明代-杨士奇)
我家贤弟珠林下,逝者宁知生者悲。四十七年长在梦,眼前慰意见孙枝。
第25首、题竹送任敬让参议 其一(明代-杨士奇)
万里之官欲别难,朔风吹送潞河干。近河榆柳凋零尽,惟有琅玕见岁寒。
第26首、谢王世赏移竹次韵(明代-李东阳)
俗居无计避尘氛,西郭浓阴远见分。幸有竹看休问主,苦无邻乞竟烦君。
天应不爱城头雨,地许长留石上云。十日肩舆犹未过,晓风帘箔又斜曛。
第27首、题墨竹三首 其二(明代-王绅)
子猷宅畔寻常见,蒋诩门前次第栽。山馆日斜无俗客,清阴忽过短墙来。
第28首、圆福院竹甚茂盛幽都一郡所未有起上人云原有桃树百本余悉去之始植此君因为之赋(元代-耶律铸)
忍教仪凤箨龙孙,纵酒刘郎道与存。应说碧桃花解语,可无桃叶代桃根。
第29首、忆吉竹山房兼怀金氏诸旧好(清代-郭肇)
岩卉林箊望不分,四山并作翠氤氲。临溪尽日常疑雨,闭户一身犹带云。
新笋香时惟纵酒,好莺啼后又离群。年来频作还家梦,更为还家苦忆君。
第30首、题竹为一槎作(明代-梁兰)
此君老节已苍苍,犹解飘翩引凤凰。若个龙孙能似玉,他年会见拂云长。
第31首、墨竹(元代-凌云翰)
山童偶敲茶臼,野老闲歌竹枯。明月不离襟袖,好风都在蒲葵。
第32首、题王虚斋所藏镇南王墨竹(元代-乃贤)
帝子乘鸾谒紫清,满天风露翠衣轻。閒将十二参差玉,吹向云间作凤鸣。
第33首、种竹(清代-吴正治)
退食少尘事,疏篁惬远心。门无俗客到,时有暮蝉吟。
密叶侵阶绿,幽香入阁深。那知炎暑厉,移榻就清阴。
第34首、竹间(近现代-林庚白)
竹间离落杂农夫,官舍参差一瓦无。过雨频看风日斗,沿坡惯负地山趋。
海空战舰宁能国,寇限长江尚可图。百里车声千仞雾,他时留取话陪都。
第35首、点绛唇 宿竹林寺,有怀钱仲联,酬其赠别词也(清代-杨玉衔)
虫咽僧窗,前番离绪今宵絮。蠡园鼋渚。都是寻诗处。
梧柳楼头,商略黄昏雨。今何许。嵩云秦树。一例相思句。
第36首、竹亭(明代-陈圭)
簇簇琅玕翼翼亭,江山千载重斯名。岁寒有节凌霄汉,昼静无尘到几屏。
摘寔尚堪供凤食,开窗时复听莺鸣。主人若欲添风月,快剑还须斩数茎。
第37首、题竹渠山居(明代-邱云霄)
为访山中客,真登淇上园。临流弦自奏,种玉翠成村。
乘醉跨鸾尾,寻幽到水源。濯缨聊石坐,无俗自柴门。
第38首、制幕孙君即益昌舍馆叠石栽竹于盆池索赋(宋代-程公许)
好山意度如高人,偃蹇那肯来朱门。青油幕中盛快士,爱山惟恐不能致。
昭亭东望天一涯,武担亦复归迟迟。开窗延得竹君瘦,借竹为媒来石友。
烟云吐吞一席间,瓦盆取月湖海宽。羽书撤警文书省,一炷水沉销日永。
不嗔邻客唤门频,支颐对玩玉嶙峋。平生我亦烟霞痼,强拟为君援笔赋。
破除几许白云腴,肠枯搜搅一句无。昨宵梦怕大刀折,诗债未偿宁许别。
从君差乐休念归,剩借前箸裨筹帷。主公威声劘敌垒,旆旌行拂终南翠。
若携诸吏上峥嵘,容我后乘陪载赓。
第39首、李夫人偃竹歌(宋代-洪朋)
袖中欻忽生丝竹,眼底鲜飙起寒绿。把笔谁能写此真,偃蹇一枝生气足。
夫人故有林下风,岁寒落落此君同。映窗得意偶挥洒,写出筼筜谷里千秋之卧龙。
夜来风雨吹倒屋,但恐踊跃变化入水渺无踪。
第40首、竹(宋代-谢枋得)
新篁娟娟如绿玉,潇然出尘澹无欲。
清风明月谁主张,留得此群在空谷。
第41首、题文与可墨竹(并叙)(宋代-苏轼)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
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
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
谁云死生隔,相见如龚隗。
第42首、谢王粹中惠白鹤山麟川观斑竹杖并竹舆(宋代 楼钥)
麟川仙馆翠琅玕,荷子携来白鹤山。
未效葛陂龙种化,绝胜湘浦泪痕斑。
裁为拄杖一寻许,巧作轻舆四尺悭。
儿子门生俱努力,病夫欲过虎谿还。
第43首、竹瘿冠为李道人赋【金朝:麻九畴】
东方有物字丰隆,以鸣为职驱群聋。万头濈濈囚冻窟,欲出不出愁天公。
回寒作暖出一噫,黑帝不敢藏昆虫。所以独为六子长,挥斥元气周神功。
车轰鼓震顷万里,六甲云风随唤起。四阴用事合收声,犹奋狂阳鸣不已。
号令非时遭物玩,草木不凋花再蕾。恼得司秋诉帝阍,漏泄机缄法当死。
天公大怪下桎梏,推落车中堕岩谷。非程非马亦非人,化作苍筤一枝竹。
劲气刚风难遽销,夜闻风雨犹萧萧。耸身直上三千尺,天公又怪干云霄。
鬼压神缚不听出,只见白云锁三日。云散惟馀青屈盘,颐隐于脐变仙质。
道人真是万物盗,斫取为冠就天巧。秋霜争敢上头颅,常与春风同醉倒。
此冠固奇惜未大,有冠独在方之外。日月为藤织四时,烟霞为桦绵千载。
天潢绝汉梁虚碧,北斗旋衡簪沆瀣。不随脂粉侣狻猊,不逐风霜陪獬豸。
一任旋乾复转坤,头上峨峨终古在。欲作檀那施此冠,不识先生若为戴。
第44首、题金州西园九首。垣竹【唐代:姚合】
种竹爱庭际,亦以资玩赏。穷秋雨萧条,但见墙垣长。
宣尼高数仞,固应非土壤。
第45首、陪晏相游楚家园赋四题 其二 竹【宋代:韩维】
繁根傍水生先合,翠色通门望更深。待得墙东春笋长,好来乘暑坐清阴。
第46首、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六 竹斋【宋代:孔平仲】
淅淅风敲韵,亭亭日转阴。公应喜来此,相得岁寒心。
第47首、对竹思鹤【宋代:钱惟演】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骥旁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
第48首、墨竹【元代:欧阳玄】
两枝淡淡与浓浓,垂叶应无靃靡容。玉立满身都是雨,何人能识葛陂龙?
第49首、竹箘【元代:周砥】
竹径拾朝箘,中林露瀼瀼。宛转童竖歌,顷刻易满筐。
粲然丹砂质,携下白云乡。眄睐意忻喜,执爨属初尝。
溉鬵沃灵液,登俎达馨香。腊毒惧厚味,餐霞秘仙方。
得此与蔬笋,萧然侑一觞。含和适胜韵,茹美贵清凉。
孰谓可乐饥,庶亦洁中肠。非但紫芝曲,愿继《采薇》章。
第50首、题花竹翎毛二首 其二【元代:陈高】
乾坤寥落岁将阑,竹叶梅花独好看。可惜幽禽栖不稳,霜风日暮羽毛寒。
第51首、题东坡墨竹 其一【明代:郑真】
湘水遥怜帝子,彭城恍遇坡翁。看画不求形似,笔端自有清风。
第52首、竹林书屋为周宗秀作【明代:刘泰】
满林高竹荫苍苔,竹里藏修户半开。翠叶团光凝晓露,玉芽含味待春雷。
地偏似与三湘接,诗好多邀二仲裁。闻道枝头有嘉实,九苞丹凤几时来。
第53首、牛山异竹【明代:王新】
竹产名山性自灵,风稍扫地不时停。伶伦若得裁成管,律吕清音叶帝庭。
第54首、为萧迪中题扇竹【明代:金幼孜】
高节凌云不可攀,风前时听佩珊珊。閒将玉管吹明月,人在潇湘犹未还。
第55首、题高教授写竹 其一【明代:杨士奇】
钱塘好易悟精微,讲说图书众所推。尘掩韦编今寂寞,惟因写竹见丰仪。
第56首、题龙泉陈知县竹 其二【明代:杨士奇】
筼筜百尺翠亭亭,凤翥鸾骞拂汉清。应共龙泉陈令尹,冰霜同结岁寒盟。
第57首、坡翁雪月二竹 其二【明代:张宁】
明月照幽篁,天空夜气凉。繁阴连密地,清影乱疏行。
雨雪伤迟暮,风烟怯老苍。何如今夜景,潇洒胜浮湘。
第58首、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三【明代:区大相】
尽堪供啸咏,不假报平安。莫谓龙身小,风云终日寒。
第59首、舟行怀竹浪师弟【明代:雪溪映】
远水明于练,前舟如凿空。
白云鸿爪外,红树雨丝中。
禅咏知兼胜,行藏孰与同。
去年留此月,常共泛溪东。
第60首、庚辰除夕西斋独坐阅壁间王孟端画竹自题洪武丁丒岁除夜作抵今一百二十四除夕矣感而有作【明代:文徵明】
醉墨淋漓玉两株,澹痕依约两行书。不知丁丒人何在,忽把屠苏岁又除。
凉影拂墙烧烛短,清声入夜听窗虚。不辞霜鬓萧疏甚,已有春风绕敝庐。
第61首、番阳察院课种竹【明代:陆深】
偶来种竹当公事,此去成林知好看。春雨龙孙过墙起,月明凤羽满溪寒。
恍疑台殿临淇水,旋着阑干护石坛。欲报所思频怅望,自将颜色比琅玕。
第62首、题姚雪谷墨竹 其三【明代:唐桂芳】
肯虑人间寒暑侵,风霜饱受碧沈沈。仙家描得枯梢影,曾听鸾凰月下吟。
第63首、题澄上人所藏竹【明代:史鉴】
渭川千亩影萧萧,苦旱年来叶半凋。见画忽然兴远思,行人应在灞陵桥。
第64首、勾勒竹【明代:徐渭】
自缘勾勒减松煤,非关白雪压枝低。梢似东坡碑上笔,路人才掘出深泥。
第65首、偶得桃花坞而竹逾胜遂成一律【明代:王世贞】
不知何氏坞,花竹事仍偏。半岭绿于染,千村红欲然。
任呼司马醉,翻得长官怜。咫尺渔人地,毋妨与世传。
第66首、汉延熹华山碑拓本次朱竹君先生韵为梁茝林中丞题【清代:张岳崧】
华碣巍巍并岳峙,赤文绿字难可磨。坤维一震石夜走,楮本犹得供摩挲。
四明完帧幸披览,椒华吟舫频相过。长垣一纸入王邸,如鼎峙足传无讹。
书者蔡郭颇聚讼,徐记洪释互切劘。集灵望仙此所纪,监掾市石何殊科。
遗文祀志考礿祭,古物石鼓尊臼窠。当时建武礼从省,侯维安图铭可哦。
二千石主是秩望,坛场共肃陈舞歌。歆芳禳札民所悦,吉祥揫敛仍骈罗。
丰碑特纪延熹岁,京兆钦若爰磨蹉。此碑焜赫照岩麓,樵牧或被灵之诃。
宜峙万古通沆瀣,金天神宅居同那。夫何陵谷秘奇迹,变迁岁月如流波。
仅传毡蜡自赵宋,奚翅古乐聆云和。曾闻郭髯逮山史,佐史装制文无颇。
笥河主人号精博,什袭宝笈森嵯峨。羽人古异出仙骨,毛女婉嫕回霜娥。
莲华十丈开玉井,影落纸墨香痕多。中丞嗜古富搜讨,对此据案欣研摩。
千金市骏有奇癖,传观众口咸呵呵。古色斑驳压万碣,墨痕光泽烦千螺。
名花供养俪彝鼎,秘文璀璨同斗蝌。有明迄今盛款识,国初诸老观婆娑。
宝兰堂增希世宝,恍忆登华披烟萝。观碑何须匹马驻,移石奚用千牛驮。
点画上追峄山石,波磔卑视虞家戈。此本示我得古法,如导星宿探黄河。
公携此册历桂筦,精气远耀光自他。愿公巨笔摹百本,南云寄我情如何。
第67首、夜泊高陂其地多竹【清代:黄遵宪】
一篷凉月冷于秋,万竹潇潇俯碧流。欲拟勾留留不得,明年何处梦黄州?
第68首、硾越竹学书作诗寄薛绍彭刘泾【宋代:米芾】
越筠万杵如金版,安用杭油与池茧。高压巴郡乌丝栏,平欺泽国清华练。
老无他物适心目,天使残年同笔砚。图书满室翰墨香,刘薛何时眼中见。
第69首、修竹百竿才欣种植佳篇五首旋辱咏歌若无还答【宋代:李昉】
久闻山僧寄书觅,今来□下白云边,
不教凡草生丛畔,长喜清阴在眼前。
忍把翠筠裁作簟,争将迸笋截为鞭。
行吟坐对情无尽,只欠潺潺一道泉。
第70首、和水竹梅烛韵【宋代:李曾伯】
谁将花烛聘东风,与海棠时恨不同。
意已不求真会合,何妨一白对千红。
第71首、自竹岩至杉溪【宋代:刘弇】
晓寻葱茜踏顽云,越俗闽风杂楚民。天窄定藏巫峡雨,溪深疑有武陵春。
驱寒万籁争奔壑,竞秀千峰自逼人。断送残年归马首,却羞头著故纶巾。
第72首、扇面画竹【元代:凌云翰】
故人清风,美人明月。胡为来哉,君子之节。
第73首、画竹自题【元代:吴镇】
图画书之绪,毫素寄所适。垂垂岁月久,残断争宝惜。
始由笔研成,渐次忘笔墨。心手两相忘,融化同造物。
轩窗云霭溶,屏障石突兀。林麓缪槎牙,禽鸟翥翰翮。
可怜俗浇漓,摸摩竟纷出。装禠杂真赝,丹粉誇绚赫。
千金易敝帚,十袭宝燕石。米也百世士,赏会神所识。
伶伦世无有,奇响竟寥寂。良乐难再遇,抱恨长太息。
第74首、和郑枢山竹夫人韵【元代:黄庚】
玉环倾国起胡兵,有色终污后世名,
九夏专房何在貌,一身空洞若为情。
宠名本自无心得,妇节从来澈骨清。
愁见婕妤秋后扇,共怀幽恨几时平。
第75首、沈左臣惠墨竹赋柬五首 其四【清代:陈恭尹】
大笔如椽势莫当,节间一丈末如芒。君家越志分明载,月落空庭影未长。
第76首、桐竹赠张燕公【朝代:唐代|作者:李伯鱼】
北竹青桐北,南桐绿竹南。竹林君早爱,桐树我初贪。
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栖食更如此,馀非凤所堪。
第77首、十离诗·竹离亭【朝代:唐代|作者:薛涛】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第78首、为温仆射嘲竹【朝代:唐代|作者:裴略】
竹,风吹青肃肃。凌冬叶不凋,经春子不熟。
虚心未得待国士,皮上何须生节目。
第79首、吴天游竹庄诸公【朝代:宋代|作者:丘葵】
市尘不碍古招提,笑踏西风暂此栖。
松喜客来如解语,鸟知僧定不曾啼。
问禅爪向维摩合,觅句头因领当低。
恐见黄花归未得,云间何处可攀跻。
第80首、题竹西独宿寮【朝代:宋代|作者:丘葵】
独行不愧影,独卧不愧衾。
乐哉抱吾独,守此一片心。
此心寂不动,众欲无由侵。
孔昭在潜伏,所贵惟一钦。
第81首、题西轩竹上【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昔去无此屋,今兹更添竹。
吾辈固萧闲,道人殊不俗。
第82首、袁尚右座中王屯田出与可竹甚奇归成古调【朝代:宋代|作者:钱时】
郎星聚头金地麓,十月夜堂春昱昱。
屯田博古到名画,座上忽展牛腰束。
我生不识须菩提,薛鹤杨梅姑置之。
寒梢八幅奇更伟,上有巴中与可题。
苍蛟滑走石诘曲,铁钩怒扫联蛇腹。
欹风洒雨清逼人,恍疑身在筼筜谷。
十寻双干剑拔雄,笔力有尽意无穷。
冥冥上与风霆会,拭目变化洪陂龙。
长忆东坡一转语,与可德人非画史。
轮囷写出岁寒心,政要诸公相料理。
第83首、予家窗外种竹逾千个每开窗辄相对终日今岁馆前亦多竹遂赋一首【朝代:宋代|作者:方一夔】
五年惯在家,贫贱自称好。
饥鹰空护巢,疲马长恋藁。
森萷万修竹,自喜结交早。
旦暮从渠游,不恨两枯槁。
今年出山去,败鼓费击考。
此君不我嫌,到处惬怀抱。
翛然书斋下,粉黛间新老。
相看便歌咏,物外恣探讨。
此生一过客,去住何足道。
竹下有石交,归来薙幽草。
第84首、题卷舒堂竹【朝代:宋代|作者:王遂】
月淡星疏子夜清,独骑黄鹤下吹笙。
当时只许风听得,学与行云佩玉声。
第85首、送李季允侍郎归蜀五绝用禅房花竹幽为韵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刘宰】
淮海身如系,岷峨路去赊。
相思冰雪里,却立嗅梅花。
第86首、清凉寺竹【朝代:宋代|作者:罗必元】
清凉世界竹如云,旧日君王爱此君。
时代改迁龙变化,荒山啼鸟不堪闻。
第87首、付净彻首座竹篦【朝代:宋代|作者:释慧性】
竹篦付了复何为,佛祖当头劈面挥。
尺水便能翻逆浪,尽教人荐截流机。
第88首、次韵道卿竹间桃花盛开【朝代:宋代|作者:周紫芝】
玉立疏疏不满栏,小桃宜向竹闲看。
看花何必三千岁,带雨宁须十万竿。
却怪靓妆情脉脉,不嫌青玉瘦栾栾。
何郎粉面堪怜许,拟学风枝耐岁寒。
第89首、和斯远西轩竹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轩辟因松倒,轩深为竹成。
山灵回俗驾,鸟语助诗鸣。
客子息肩地,诸公携酒行。
白头哀我独,青眼为渠横。
第90首、自舒城南至九并并舒河行水竹甚有佳致马上成五首 其四【朝代:宋代|作者:刘攽】
溪水转山曲,杳如天际流。
浅濑不解衣,浮查曰为舟。
惜无同心子,此地聊淹留。
但爱溪上儿,蓬头坐垂钩。
第91首、种竹报恩院示僧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朱松】
两翁来往亦风流,还拥红炉说旧游。
夜半南枝三转鹊,相看更觉此生浮。
第92首、种竹了题爱山亭【朝代:宋代|作者: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叶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第93首、移竹次林英伯韵四首 其四【朝代:宋代|作者:林季仲】
娟娟犹带露痕新,分得江潭未化身。
岁晚定知堪傲雪,生来不肯强随人。
心如庞老空诸有,节比原思不恨贫。
月淡风清卧寒谷,倡予和女复谁亲。
第94首、省宿题天官厅后竹林【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秋声偷入翠琅玕,叶叶竿竿玉韵寒。
声在树间元未是,秋声只在竹林间。
第95首、乞桃竹于令尹【朝代:宋代|作者:王洋】
小结幽栖事静便,为无花竹不成村。
在君百里鸣弦地,成我一方濯锦园。
按鼓威名知破胆,乞花诗句是招魂。
桃溪竹径如成趣,柳岸梅洲却未论。
第96首、次韵李平叔直舍竹二绝句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韩元吉】
寒梢到地不肯屈,迸笋出檐还作行。
故应余韵占风月,要自劲节含冰霜。
第97首、放竹鸡【朝代:宋代|作者:邹浩】
鼓翅出樊笼,双飞意气同。
便鸣泥滑滑,深应竹丛丛。
善也还天性,时哉属岁丰。
弋人情已得,宁复堕机中。
第98首、琳老所居植竹发笋而草茁其傍作诗见寄为赋一首【朝代:宋代|作者:毛滂】
春风吹琅玕,夏长苍龙孙。
未见拂云梢,已引鞭骥根。
包藏霜雪姿,隐忍苔藓痕。
其傍茁小草,同出东帝恩。
恩深草先高,抱箨殊末掀。
岁寒两何如,一笑凝诗魂。
第99首、和吴龙图韵五首 洗竹【朝代:宋代|作者:文同】
斤斧从来到此稀,为撩疏密绕藩篱。
已繁不用饶新笋,纵碍何妨惜旧枝。
风外清音闻曲阁,月中寒影下方池。
想公日在琅玕径,正是棠阴讼少时。
第100首、履道书斋植竹甚茂用韵寄之十首 其七【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虽住城隍寺,而无迎送烦。
清风如有素,时复到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