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古诗词推荐 > 

梅花诗十首三年级

栏目:古诗词推荐
时间:2023-03-18 20:41:05
文章: 分享

《梅花诗十首三年级》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梅花百咏 其四 隔帘梅(元代-冯子振)

玉堂咫尺有神仙,翠箔笼春信不传。日暮相思云树杳,一泓秋水月娟娟。

第2首、应教题梅(元代-王冕)

猎猎西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生尘。胡儿冻死长城下,始信江南别有春。

第3首、素梅五十八首 其三十四(元代-王冕)

铁石心肠冰雪颜,逢时亦有好花看。玉堂可有青毡旧?不畏风霜入骨寒。

第4首、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宋代-王之道)

谁似樊侯哲且明,解将勋业佐中兴。

自怜汩没毛锥子,空对东风咏使能。

第5首、和张功父梅诗十绝句(宋代-杨万里)

道是梅兄不解琴,南枝风雪自成音。

玉绳低後金盆落,独与此君谈此心。

第6首、百字令 几上凝尘戏画梅一枝(宋代-胡惠斋)

小斋幽僻,久无人到此,满地狼藉。几案尘生多少憾,把玉指亲传踪迹。

画出南枝,正开侧面,花蕊俱端的。可怜风韵,故人难寄消息。

非共雪月交光,这般造化,岂费东君力。只欠清香来扑鼻,亦有天然标格。

不上寒窗,不随流水,应不钿宫额。不愁三弄,祗愁罗袖轻拂。

第7首、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 载酒寻梅(宋代-魏了翁)

松竹贯寒暑,而梅时往来。不知姤复意,随人谩徨徊。

第8首、谒梅都官墓(宋代-滕珂)

百年诗老卧空山,犹忆当时语带酸。

赢得儿童唤夫子,可怜名位只都官。

手编新史唐文备,骨立残碑汉籀漫。

落日牛羊上丘陇,草埋翁仲独蛾冠。

第9首、金缕曲 壬戌二月十九日,题碧梧姊癸丑岁画梅(清代-谈印梅)

重检东风笔。记当年、晴窗呵冻,木香书室。三载羁人罗浮梦,谁问南枝消息。

但泪眼、酸心频拭。悔把江城三弄引,竟匆匆、吹入阳关笛。

回首处,今非昔。

故园又近黄梅节。料愁多、画盆慵理,粉痕狼籍。客舍脆圆还荐酒,却忆晓寒妆额。

怕憔悴、旧时颜色。若向孤山还放艇,念天涯、展卷遥相忆。

思折取,寄离别。

第10首、一翦梅(赠友人)(宋代-吴文英)

远目伤心楼上山。愁里长眉,别后峨鬟。暮云低压小阑干。教问孤鸿,因甚先还。

瘦倚溪桥梅夜寒。雪欲消时,泪不禁弹。翦成钗胜待归看。春在西窗,灯火更阑。

第11首、摸鱼儿(别处梅)(宋代-张炎)

向天涯、水流云散,依依往事非旧。西湖见说鸥飞去,知有海翁来否。风雨后。甚客里逢春,尚记花间酒。空嗟皓首。对茂苑残红,携歌占地,相趁小垂手。

归时候。花径青红尚有。好游何事诗瘦。龟蒙未肯寻幽兴,曾恋志和渔叟。吟啸久。爱如此清奇,岁晚忘年友。呼船渡口。叹西出阳关,故人何处,愁在渭城柳。

第12首、观梅【宋代:邓林】

百卉封寒未敢开,南枝昨夜占□魁。暗香疏影□□□,留待孤山处士来。

第13首、林知录和余梅百咏【宋代:刘克庄】

一已为多况百哉,得君诗卷久惊猜。

乍疑姑射山头比,谁唤勾芒雪里回。

委壤可怜渠有命,倾城岂是子无媒。

直须著意描香影,和靖宗人合咏梅。

第14首、次韵洪庆善同饮道祖家赏梅 其二【宋代:葛立方】

麝脐飘馥来疏蕊,霜女将寒堕瘦枝。数朵腊前舒冷艳,催花羯鼓未应知。

第15首、题郭之信梅 其一【明代:杨士奇】

家住冠朝里,官为真定师。梅花当讲席,相对认南枝。

第16首、题补之梅【宋代:陆文圭】

含章殿裹雪中开,曾共君王索笑业。

着在荒蹊枯竹畔,可知谥敕号村海。

第17首、为黄仲尹题梅四绝 其三【元代:梁寅】

蜿蟺双苍龙,石潭下无底。时时戏明珠,夜光照寒水。

第18首、春日熊雪堂少宰以和黄山谷梅花韵见投同梅君作【清代:朱中楣】

几年偕隐同归洛,纷纷世态春冰薄。今古长安似弈棋,惟有投閒是先著。

每思登眺帝子楼,风雨靡靡滞城郭。荒园颓倚杏花村,社鼓频传慰恬漠。

时吟佳句响琳琅,满纸烟霞真骇愕。续貂髡颖韵难成,欲附青云为寄托。

绿波隐隐泛兰舟,红蓼森森羡华萼。隋堤旧院冷秋千,谯国新旗缀珠珞。

海棠无力怯春寒,梦破春愁愁满橐。融和天气正芳菲,芸窗课子差足乐。

无燕翻飞堕碧空,流莺宛转惊铃索。屈指韶光又一年,閒看花开渐花落。

不关春色苦相催,但恨封姨还肆虐。澹宕轻阴润杂弦,良宵煮茗奴称酪。

却为听诗减夜眠,举案呼尊共微酌。寄语猿鹤莫漫猜,而今始践山林约。

第19首、虞美人·寄人觅梅【朝代:宋代|作者:范成大】

霜余好探梅消息。日日溪桥侧。不如君有似梅人。歌里工颦妍笑、两眉春。

疏枝冷蕊风情少。却称衰翁老。从教来作静中邻。冷淡无言无笑、也无颦。

第20首、墙角梅【朝代:宋代|作者:方蒙仲】

整整复欹欹,微微褪玉肌。

娇羞说不尽,露下月低时。

第21首、瀑上见梅有怀老溪上人【朝代:宋代|作者:蒲寿宬】

野水横斜最老枝,一生心事雪霜知。

世人重眼不重鼻,只爱花光与补之。

第22首、对梅有作六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四十飞腾暮景斜,更云学易数年加。

勿谓衰催便欺我,尚能高兴属梅花。

第23首、约特进河东相公元枢河南相公游菁山观梅用前韵重赋五绝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葛胜仲】

独抱幽真岁月长,不甘取次为人芳。

紫枢黄闼垂青眼,宿蕊横枝特地香。

第24首、和张功父梅诗十绝句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不是春光不早回,却缘春雪勒疎梅。

诗人纵有催花手,有雪堪推花只推。

第25首、和十九兄梅韵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杜范】

语别星霜久,怀人道里长。

江山高着眼,文字饱撑肠。

穷壑生新态,寒梅带旧香。

它年当记忆,有雁过衡阳。

第26首、醉蓬莱·看梅梢初动,池面冰澌,小春时候【朝代:宋代|作者:晁端礼】

看梅梢初动,池面冰澌,小春时候。

当日生贤,庆黄家忠厚。

龙种殊常,照人眉宇,似汝阳端秀。

世取贤科,胪传圣语,增光华胃。

天汉灵源,最为亲近,茅土真封,旧相传授。

开府新恩,拜除书非久。

第27首、镜中人/相思引·柳烟浓,梅雨润【朝代:宋代|作者:无名氏】

柳烟浓,梅雨润。

芳草绵绵离恨。

花坞风来几阵。

罗袖沾春粉。

独上小楼迷远近。

不见浣溪人信。

相关内容
  • 十首最美的古诗词大全
    十首最美的古诗词大全

    第1首、眼儿媚 书唐伯虎所画美人(明代-徐渭) 吴人惯是画吴娥。轻薄不胜罗。偏临此种,粉肥雪重,赵燕秦娥。可是华清春昼永,睡起海棠么。只将秾质,欺梅压柳,雨罢云拖。 第2首、和袭美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唐代-陆龟蒙

  • 梅花诗十首超短
    梅花诗十首超短

    第1首、雪后梅边(宋代-方岳) 半身苍藓雪槎枒,直到顶头才数花。看尺玉林山上下,还须渠是当行家。 第2首、助甫宅见盆梅同子藩赋之得东愁二字(明代-宗臣) 斗室梅花玉笛愁,相逢疑在赤城头。何当掷尔潇湘去,处处鲛人惊

  • 十首最美的古诗词推荐
    十首最美的古诗词推荐

    第1首、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唐代-李白)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鲸鲵未翦灭,豺狼屡翻履。悲作楚地囚,何日秦庭哭。遭逢二明主,前后两迁逐。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半道

  • 三年级《燕子》的第二课听课记录
    三年级《燕子》的第二课听课记录

    第二节听的是三1班黄小媚老师的课。 黄老师很年轻,过去是我的学生,还能记得她小时候那可爱的脸蛋,有时还喜欢撒撒娇。 黄老师上的是第一课《燕子》的第二课时。 匆匆记录如下: 燕子 市二小三1班 黄小媚 2012/2/10 一、复习回顾:学了课文,你觉得燕子是怎样的动物?*活泼 机灵 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外形特点:活泼机灵 * 说的对吗?*不对 那是什么特点呢? *飞行特点:轻快灵巧 燕子休息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停在电线上像五线谱 二、揭示任务

  • 三年级教材分析会
    三年级教材分析会

    九月二十五日,我们在黄河路第一小学参加了金水区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分析以及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新编教材教法培训会,为我们培训的是单华瑞老师,通过这个培训使我收获了很多。 在教学质量分析会上,我们了解了当前金水区科学命题原则,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阅读和表达能力。通过分析上一年四年级测试情况,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探究能力还存在欠缺,特别是科学探究方面,很多学生对于科学

  • 十首最美的古诗词有哪些
    十首最美的古诗词有哪些

    第1首、和袭美寄毗陵魏处士朴(唐代-陆龟蒙) 经苑初成墨沼开,何人林下肯寻来。若非宗测图山后,即是韩康卖药回。溪籁自吟朱鹭曲,沙云还作白鸥媒。唯应地主公田熟,时送君家麹糵材。 第2首、水龙吟 有赠并索美人画幅(清

  • 梅花诗十首经典
    梅花诗十首经典

    第1首、催梅(宋代-林景熙) 参横月落几相思,第一春风向此期。乘兴竹筇霜后路,寄声篱落水边枝。禁中鼓绝花奴老,海上宫深鸟使迟。独抱素心谁是伴,罗浮仙梦隔天涯。 第2首、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十首(宋代-邵雍) 春早梅

  • 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总结优秀范文
    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总结优秀范文

    1、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总结优秀范文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则需要班主任做超多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一个良好的班群众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一.创设平

  • 梅花诗十首抄写
    梅花诗十首抄写

    第1首、摸鱼儿 别处梅(宋代-张炎) 向天涯、水流云散,依依往事非旧。西湖见说鸥飞去,知有海翁来否。风雨后。甚客里逢春,尚记花间酒。空嗟皓首。对茂苑残红,携歌占地,相趁小垂手。归时候。花径青红尚有。好游何事诗瘦。龟

  •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屠等7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能正确读写旧等12个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4.结合注释,了解诗歌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以及写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屠等7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能正确读写旧等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3. 结合注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