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诗十首精选》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梅子 其二(清代-丘逢甲)
微糁晶盐味更多,儒酸也备席珍罗。调羹至竟无他术,鼎鼐功成一味和。
第2首、月下梅(元代-谢宗可)
月到梅花分外明,暗香孤影斗双清。吟随野鹤依璚树,卧听飞鸾载玉笙。
酒醉不知霜满阜,书声常共漏三更。此中意味无人识,谩说仙家白玉京。
第3首、杨梅(宋代-苏泂)
孙梅过尽官梅在,下番杨梅独擅场。
唤作荔枝元不是,是渠犹着小红裳。
第4首、病中闻梅二南归(宋代-欧阳修)
闻君解舟去,秋水正沄沄。
野岸旷归思,都门辞世纷。
稍逐商帆伴,初随征鴈群。
山多淮甸出,柳尽汴河分。
楚色芜尚绿,江烟日半曛。
客意浩已远,离怀宁复云。
宣城好风月,归信几时闻。
第5首、鹧鸪天(次韵宝溪探梅未放)(宋代-杨冠卿)
岁月如驰乌免飞。情怀著酒强支持。经年不见宫妆面,秾碧谁斟悲翠卮。
江路晚,夕阳低。奚奴空负锦囊归。欲凭驿使传芳信,未放东风第一枝。
第6首、【双调】水仙子_访梅孤山苍【元代:张可久】
访梅孤山
苍苔封了岁寒枝,翠袖闲来日暮时,黄昏说尽平生事。西湖林处士,想当年鹤骨松姿。花下孤山寺,水边新月儿,慰我相思。
湖上晚归二首
桃花马上石榴裙,竹叶樽前玉树春,荔枝香里江梅韵。风流比太真,索新词缠住诗人。醉眼中银汉,歌声度锦云,凉月黄昏。
佳人微醉脱金钗,恶客佯狂饮绣鞋,小鬟催去褰罗带。花寒月满街,荡湖光影转楼台。未了鸳鸯债,枉教鸥鹭猜,明日重来。
清明小集
红香缭绕柳围花,翠柏殷勤酒当茶,游春三月清明假。香尘随去马,小帘栊绿水人家。弹仙百六幺遍,笑女童双髻丫,纤手琵琶。
苏堤晚兴
翠帘堤上小肩舆,乌帽风前醉老夫,浸冰壶云锦高低树。笑王维作画图,步凌波红粉相扶。罗裙酒污,兰舟棹举,月上西湖。
湖上小隐二首
自由湖上水云身,烂漫花前莺燕春,箫疏命里功名分。乐琴七桑苎村,掩柴门长日无人。蕉叶权歌扇,榴花当舞裙,一笑对樽。
梦随流水过的滩,卖地闲云山故山,倚筇和靖坟前看。把梅花多处拣,志深深茅屋三间。歌白石烂,赋行路难,紧闭柴关。
春行即事
绿笺香露洒蕉花,翠线晴风绽柳芽,游人三月湖山下。大桥边争系马,江南第一所繁华。金碧王维画,管弦苏小家,酒船回落日归鸦。
孤山宴集
长桥卧柳枕苍烟,远水揉蓝洗暮天,画图千古西施面。相逢越少年,问孤山何处通仙?否与二三子,来游六一泉,载酒梅边。
【双调】折桂令
湖上寒食
雨霏霏店舍无烟,榆荚飞钱,柳线搓绵。绿水人家,残花院落,美女秋千。沽酒春衣自典,思家客子谁怜?第一桥边,恋住流莺,不信啼鹃。
湖上道院
鹤飞来一缕青霞,笑富贵飞蚊,名利争蜗。古砚玄香,名琴绿绮,土釜黄芽。双井先春采茶,孤山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西湖,懒诵南华。
酒边即事
莺莺燕燕相亲,幸有名园,著我闲身。竹点诗痕,花消酒困,柳拂歌尘。锦帐里团香弄粉,画楼前访雨寻云。不负青春,谁共佳人,相约黄昏?
避暑醉题
俯沧波楼观烟霞,胜览方舆,独占繁华。彩舰轻帘,银鞍骏马,翠袖娇娃。十里香风酒家,一川凉雨荷花。醉墨涂鸦,题遍红楼,倒裹乌纱。
第7首、题梅寄萧雅容布政 其二【明代:杨士奇】
回首分携四越春,江云海树梦频频。过鸿聊寄相思字,定对梅花忆故人。
第8首、和梅花百咏诗 其七十二 棋墅梅【明代:王夫之】
未了寻香又拂枰,冰绡遥映碧纱明。春前开亦随春落,先手何心百转争。
第9首、大还谷花朝梅开次记汝禅师韵【明代:杨晋】
石畔何人见最初,四更山月对吾庐。书来好解怀如结,咏罢方思笑始舒。
林密此时风待落,涧凉今日影非虚。括香休讶群芳妒,天遣横斜特地疏。
第10首、归国谣 为俞廙仙题彭雪琴画梅【清代:王闿运】
姑射貌。旧日酒边曾索笑。春风吹醒人年少。花开花落情多少。
明蟾照。人间只有西湖好。
第11首、生查子·落梅庭榭香【宋代:晏几道】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第12首、定风波·进贤道上见梅赠王伯寿【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_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
安得身闲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_恨两相催。
第13首、题杨达可梅楼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萧立之】
先生豪气元龙似,眉骨凛凛闽山秋。
从渠俗子卧地下,不是梅花不上楼。
第14首、梅时往来郊外十绝 其七【朝代:宋代|作者:张侃】
剪蜡匀脂别样妆,吐芳先与探春光。
为缘骨相天然好,所欠江头细细香。
第15首、次韵阎刑部才元杨梅【朝代:宋代|作者:周必大】
炎官伞照涛江红,五月献果明光宫。
越人一枝古所重,蜀无他杨谱则同。
玄珠更将赤水浴,流火呈祥复王屋。
不伴长安黑弹丸,杀吏惊人寒起粟。
新诗字字含芳鲜,大书遗我敦同年。
请君速访天竺老,食白追继仇池仙。
第16首、蔡天逸以诗寄梅诗至梅不至【朝代:宋代|作者:毛滂】
应念萧寒槁木身,殷勤分寄岭头春。
冰肌玉骨终安在,赖有清诗为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