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二年级12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说课笔记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3-12-22 15:36:03
文章: 分享

《二年级12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说课笔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二年级12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说课笔记

二年级12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说课笔记

揠苗助长

一、说教材

《揠苗助长》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本则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鲜明有趣,但寓意深刻。

教学目标:

(1)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能结合上下文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由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

1.会认寓揠焦等5个生字,会写焦费算望4个字,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是本课的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进行课堂说话练习,培养表达能力。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集中识字,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品味。本课教学的难点是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情的正确了解有助于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理解这则寓言所蕴含的寓意,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里特点,能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这也是借助创设情境理解这则寓言所蕴含的寓意的有力因素。

三、说教法方法

在教法上,总的概括就是方法引领,阅读品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借助插图、做动作来理解人物心理活动来读懂课文。再通过以读代讲法品味课文,再现当时的场景,理解人物特点。让学生在对情节的感悟中,读出理解,读出个性。

2、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不明真相还自以为是。

段落大纲:

全文共7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故事的背景,引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第二部分(第2、3段):小鸟告诉青蛙他来自很远的地方。

第三部分(第4、5段):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第四部分(第6、7段):青蛙不相信天很大,小鸟让青蛙跳出井看一看。

3、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课后题答案

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亡羊补牢:羊丢失了,才修理圈。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

揠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第一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赶紧一词,说明养羊人知道了修羊圈的重要性,急忙去堵窟窿。

第二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焦急地这个词语,写出了那个人希望禾苗快点儿长大的急切心情。

选做: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如有的同学在考试之后知道

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好,就发奋学习,把不会的问题弄懂,争取在下次考试中

取得好成绩,这就是亡羊补牢;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两三岁就让

孩子练习体操,有的孩子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影响了身体的发育,这就是揠

苗助长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 diyuan1902 (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小学二年级下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4、阅读二年级下册12课《寓言二则》说说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的意思

阅读二年级下册12课《寓言二则》说说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的意思

亡羊补牢 羊丢失了以后修补羊圈,比喻出现了问题及时的补救,防止再出现什么损失。

揠苗助长违背事物生长的规律,一味其速度反而会坏事。

5、二下语文12课寓言二则之亡羊补牢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二、说教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三、说教学设计:

一、题目切入,引发期待:

(设计理念:以题目切入,紧扣题眼亡牢,既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又使学生意识到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会发生变化。)

二、学习字词,了解大意。

1.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认读,集体纠正。重点指导:多音字:圈

(设计理念:字词疏通为课文的理解扫清了障碍。)

三、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 朗读课文,掌握故事主要内容。

2. 指导重点句式,把握人物形象。

(1)养羊人和街坊的对话。(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出示句子: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2)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转换句式)

★出示投影: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句式的指导,使学生明白了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这些特殊句式在表达中的独特作用;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为揭示故事寓意做好了铺垫。)

四、创设交流情景,揭示故事寓意。

在特意创设的情境里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容易进入角色。在修与不修的后果对比中,寓意的揭示自然是水到渠成。试用亡羊补牢的道理处理问题,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亡羊补牢的重要性,深化了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说板书设计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次板书。

在整个板书内容的设计中,我充分遵循生成的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故事的起因、经过到结果,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从而揭示小故事,大道理。力求通过板书让孩子们能根据板书的内容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双边互动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紧扣教学创设一系列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自主地思考、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教学寓言故事,重在让学生理解寓意。而寓意的理解,又必须通过具体的语言感悟和故事情节的解读去落实。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意了两个重视:重视故事情节的理解,重视重点词句的感悟。

本课主要分为两大板块:识记生字和朗读品味。又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谈话导入,让小朋友们说说都看过哪些故事后揭题,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寓言、寓意。从而引出课题,课题质疑。通过出示标注禾苗不同部位的图片帮助学生分清揠和拔的区别。

环节二、学习字词,奠定基础。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去拼音认读词语,男女生赛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要求我会认的四个字提出识记方法和说说在书写的时候你觉得有什么要注意的,进一步强化学生记忆。最后我运用字理重点帮助学生再次记忆焦字,并在田字格范写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课文中的田字格练习写一写。至此,教学目标一达成。

环节三:初读,整体感知课文,这环节让学生带着课文讲了什么故事的疑问,自由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环节四:品读课文,品词析句。学习第一自然段究因,理解农夫的急,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明确农夫焦急的心态,为下文的理解打下铺垫。同时,抓住农夫急这一主线,带动巴望、天天焦急地转来转去等词语的教学,然后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里这么多地方都体现了这个人很焦急,用焦急的语气读读第一自然段。

在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品析一棵一棵筋疲力尽 体会农夫的累,再角色朗读农夫一边喘气一边说的话,农夫这么累,可他心情怎样?(快乐)从哪里可以看出?(总算、没白费)有感情朗读:你是农夫,你怎么说这句话?体会农夫的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但累并快乐的心情。

环节五、创设情境,揭示寓意。小学生对蕴含于课文情境中的深刻蕴含往往难以理解,就事论事地引导理解,学生则难以接受。因此,我在最后创设情境再现: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这个农夫说的?同桌想像练说,师生共演。导出四人小组讨论:农夫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为什么禾苗反而都枯死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悟寓意。教学中我多次让学生读课文,初读理解故事内容,理解自然段前熟读文段,理解自然段后有感情、分角色读,体会人物情感。至此,教学目标2和3达成。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寓言梗概和深刻寓意,既重点突出,又便于学生复述。本课的板书我设计为线索式的板书,分别是原因急、经过累、结果死。将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有条理的呈现出来。相机板书学生抓住的体现关键词急、累、死的课文重点词句,例如巴望、天天、焦急、一棵一棵、筋疲力尽等词语。板书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对故事情节一目了然。

6、二年级12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说课笔记

二年级12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说课笔记

揠苗助长

一、说教材

《揠苗助长》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本则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鲜明有趣,但寓意深刻。

教学目标:

(1)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能结合上下文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由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

1.会认寓揠焦等5个生字,会写焦费算望4个字,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是本课的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进行课堂说话练习,培养表达能力。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集中识字,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品味。本课教学的难点是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情的正确了解有助于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理解这则寓言所蕴含的寓意,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里特点,能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这也是借助创设情境理解这则寓言所蕴含的寓意的有力因素。

三、说教法方法

在教法上,总的概括就是方法引领,阅读品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借助插图、做动作来理解人物心理活动来读懂课文。再通过以读代讲法品味课文,再现当时的场景,理解人物特点。让学生在对情节的感悟中,读出理解,读出个性。

7、二年级语文下册12课寓言二则注音组词

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人丢了羊,没有及时修补羊圈,等羊又被叼走后才意识到错误,修好羊圈。告诉人们:受到损失之后要及时补救,这样才能防止继续遭受损失。拔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为了使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用拔苗的办法帮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告诉人们做事情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亡wnɡ(亡羊补牢)(死亡)(灭亡)(伤亡)

牢lo (牢记)(坐牢)(牢房)(牢笼)

钻zuān(钻出)(刁钻)(钻研)(钻探)

劝qun(劝告)(劝说)(劝阻)(劝学)

丢diū(丢失)(丢掉)(丢人)(丢脸)

告ɡo(告诉)(告别)(报告)(告状)

筋jīn(脑筋)(抽筋)(面筋)(牛筋)

疲p (筋疲力尽)(疲劳)(疲倦)(疲软)

8、二年级下12课寓言二则生字组词及造句

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人丢了羊,没有及时修补羊圈,等羊又被叼走后才意识到错误,修好羊圈。告诉人们:受到损失之后要及时补救,这样才能防止继续遭受损失。拔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为了使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用拔苗的办法帮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告诉人们做事情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亡 wnɡ 死亡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是寓言故事。

牢 lo 牢记 牢固 这个绳结打得真牢固。

钻 zuān 钻研 钻洞 他一直在钻研科学难题。

劝 qun 劝告 劝说 他后悔没有听从大家的劝告。

丢 diū丢失 丢人 小华在寻找丢失的钢笔。

告 ɡo 告诉 告别 请把事实的真相告诉我。

筋 jīn脑筋 钢筋 答题时要多动动脑筋。

疲 p疲劳 筋疲力尽 适当休息可以消除疲劳。

9、二下12课寓言二则词语解释

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人丢了羊,没有及时修补羊圈,等羊又被叼走后才意识到错误,修好羊圈。告诉人们:受到损失之后要及时补救,这样才能防止继续遭受损失。拔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为了使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用拔苗的办法帮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告诉人们做事情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巴望:盼望。

街坊:邻居。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寓言: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亡羊补牢: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

揠苗助长:拔禾苗来帮助它们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10、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之拔苗助长课文重难点复习笔记

1.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长高?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2.禾苗为什么枯死?

因为种田人违背禾苗生长的规律,他的办法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11、二下12课寓言二则之拔苗助长文中词句赏析笔记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巴望说明了种田人急切想让禾苗长高的心情。

2.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一天,两天,三天、一点儿说明种田人由于太着急,嫌禾苗长得慢。好像一词用得很准确,说明禾苗并不是没有长高,而是因为长得慢,这个人没有看出来。

3.他在天天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这句话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这个人巴望禾苗快点长高的焦急心理。天天焦急地转来转去等词句突显了焦急的程度。

4.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终于一词说明这个人想办法想了很长时间。

5.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筋疲力尽写出这个人拔禾苗累得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6.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长高了一大截。

从这个人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做法很满意。

12、二下12课寓言二则之亡羊补牢文中词句赏析笔记

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这句话点明了羊丢失的原因,说明这个人已经知道羊是怎么丢的了。

2.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说明养羊人认为羊已经丢了,修补羊圈于事无补,可见他目光短浅,这为下文再次丢羊埋下了伏笔。

3.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又少了一只证明 街坊说的话是正确的,正因为养羊人没有及时修补羊圈,导致羊再一次被狼叼走。

13、二年级下第12课寓言二则生字注音专项训练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亡牢钻劝丢告此疲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寓( )( )( ) 则( )( )( )

叼( )( )( ) 坊( )( )( )

悔( )( )( ) 喘( )( )( )

焦( )( )( ) 筋( )( )( )

截( )( )( ) 圈(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亡( )( ) 牢( )( )

忙( )( ) 军( )( )

钻( )( ) 劝( )( )

站( )( ) 对( )( )

丢( )( ) 告( )( )

去( )( ) 吉( )( )

此( )( ) 疲( )( )

些( )( ) 破( )( )

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quān( ) zuān( )

圈 钻

jun( ) zun( )

fāng( ) jǐn( )

坊 尽

fng( ) jn( )

14、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

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3.《望庐山瀑布》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

采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联想、想象的方法来写瀑布的磅礴气势。

15、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梧桐树的叶子比作手掌,生动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形状。

2.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写出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环境:木棉生长在南方,桦树生长在北疆。

3.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这是对偶句。把银杏水杉比作活化石,金桂开花后,满院都是花香。

16、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课堂笔记之古诗大意

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课堂笔记之古诗大意

1.《夜宿山寺》: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2.《刺勒歌》: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顶的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蓝蓝的天底下,原野一眼望不到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现出了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

17、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这是反问句,指前文小鸟说的话,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看吧。

小鸟在劝告青蛙。如果青蛙跳到井外来,看到的天就不是井口那么大了。

18、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我会写

杨yng(白杨、杨柳、杨树)

壮zhung(壮士、强壮、壮丽)

桐tng(油桐、桐华、梧桐)

枫fēng(枫叶、枫树、枫木)

松sōng(松树、松柏、松子)

柏bǎi(柏树、柏油、柏木)

棉min(棉花、棉被、棉衣)

杉shān(杉木、油杉、云杉)

化hu(变化、化石、化学)

桂gu(金桂、桂花、桂林)

我会认

梧w(梧桐、梧叶、魁梧)

掌zhǎng(手掌、掌心、掌握)

装zhuāng(装扮、服装、春装)

桦hu(白桦、桦树、黑桦)

耐ni(耐心、耐寒、忍耐)

守shǒu(守门、守护、守卫)

疆jiāng (新疆、北疆、疆土)

银yn(银杏、银白、银行)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2(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二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9、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课堂笔记之课后习题及答案

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课堂笔记之课后习题及答案

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儿?画出有关句子并读一读。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2(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二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0、二年级上册刘胡兰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二年级上册刘胡兰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写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坚强不屈,最后牺牲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赞扬了她从容不迫、为国捐躯的高尚品质。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2(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二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之扁鹊治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之扁鹊治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两件什么事情?

第一件事是扁鹊四次请求给蔡桓侯治病,蔡桓侯不听,后来,蔡桓侯病死了。

第二件事是纪昌学射箭的故事。

2.扁鹊既然是名医,可蔡桓侯为什么会死了呢?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蔡桓侯不相信自己有病,不相信扁鹊说的话,所以他拒绝医治,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拖成了大病,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侯的悲惨结局警示人们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2、五年级上册12课古诗三首之示儿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12课古诗三首之示儿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古今部分词义的不同。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3、分工合作,自学自悟。

4、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5、读、想、写结合,寻找情感共鸣。

教学重难点:

时代久远,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诗,这首诗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堪称千古绝唱。它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示儿)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调]

2、了解作者及背景

①[资料出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他的诗有九千多首留存下来,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古诗深刻的内涵,感受诗人人格精神打下基础]

3、揭示诗题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有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关注书后注解,借助注解尝试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4、过渡。陆游的诗有不少是专门写给儿孙辈的。在诗中,他告诫儿孙如何读书,如何做人,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等。今天,他要告诉儿子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诗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设计意图: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习过程,降低难度,给所有的学生学习的和参与的机会]

三、疏通诗意,理解内容

1、理解古诗的内容

①有人说这首诗是一份遗嘱。你同意吗?(理解家祭无忘告乃翁祭是什么意思)祭,就是祭祀、祭奠逝去的先人,寄托自己的哀思。说明这首诗正是他临终的绝笔。在这首诗中,你是向儿孙交代身后之事啊)

②既然是遗嘱,85岁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了,他肯定有许多话要叮嘱儿孙,肯定有许多事让他牵肠挂肚,有许多美好事物让他恋恋不舍,是这样的吗?(只牵挂一件事,只叮嘱一件事,理解:王师北定中原日)

③伤别离,作者满心的悲伤缘何而生?(理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能力,老师的点播,引导,是为了引领学生透过文字,探索诗中深刻的内涵]

④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出示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8岁)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放一段背景音乐)师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这是怎样的泪呀,这是老人失去孩子的泪,是妻子失去丈夫的泪生灵涂炭,妻离子散,家不成家,国不成国,这是人民的血泪,陆游也在望也在盼.10年过去了.南望王师又一年,又一个10年过去了,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已68岁了,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85岁己到垂暮。还在南望王师!他盼来了自己的军队吗?没有(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啊,从中原沦陷起,人们在苦苦等着,盼着,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可是,多少个日子过去了,中原沦陷,九州破碎,陆游等不到祖国统一这一天了。同心是如何的悲痛。

2、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孩子们,请你们再读诗句,你能读出一个什么字?(悲!)为什么悲?(为国土沦丧而悲,为苦难百姓而悲)

[设计意图:把两首诗进行整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遣民的痛,诗人的悲,拉近孩子们与诗人的距离,体验感悟诗人的情感,把学生的感悟,体验引向深入]

3、出示《题临安邸》,追求:王师的军队到底在哪?寻些权贵、皇帝在哪?他们究竟在干什么?(读)你们此时有什么感受?(气愤)北方已沦陷,南方还歌舞不休,权贵们已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遣民的痛苦之上。你能体会到陆游一颗怎样的心?(焦急、祈盼、同情、悲愤)陆游52岁那处竭力主张抗金,结果被罢官,他忧愤成疾,大病数十日,他曾写下位卑未敢忘忧国。而令,生命垂危的他是临终未敢忘忧国。再有感情地读诗。

[设计意图:引出两首古诗,与《示儿》互文解诗,使学生从对诗意的理解走向对诗人情怀的感受,通过对比,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

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家祭无忘告翁,虽然痛彻心扉,虽然死不瞑目,虽然万念俱灰,但是诗人还渴望有一天祖国统一。希望有一天,儿孙能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想象一下,在病榻上,他如何地嘱咐自己的儿孙啊?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情景?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说些什么?试着写下来。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想象情境,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去体验,把握诗歌情感的脉搏,让他们与诗人的心灵作一次近距离的对话,把读、想写相结合起来,加深感悟,使这首诗,这位伟人的诗人,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23、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只有百余字。

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的纯真友情。本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全文的重点字词理解和全文的翻译,并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二、分析学生特点:

到现在为止,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文言文,他们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虽然有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教师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让他们自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学生未必能深入理解,只要让他们有所体会就可以了。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根据注释和辅助资料理解词句意思,分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3.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四、教学理念: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另外,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以指导为主的教学理念,因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的效果是比较好的。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而不是主导者,因此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了八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同学。

在讲述第七单元文言文的时候,我尝试着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上课。然后为每个小组预设好具体的任务,并把每个任务的要求写在一张纸上,让各个小组抽签。而这些任务就是文言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重点就放在了字词意义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译。任务当中有简单的,有的是课本注解找不到的,这样适当地给他们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会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并让他们举手请求老师的帮忙;第二课时主要是汇报他们学习的成果。

五、教学准备: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高山流水》水墨动画,这个动画只有三分多钟,大致讲述的是伯牙和钟子期两人相遇到相知的过程。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本文的一个辅助资料,又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朗读课文

1.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准课文节奏,读出感情。

2.师范读,学生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重点指导难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三)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我为每个小组设定好了他们要完成的任务,有了明确的题目和要求,学生自学起来就有了目的性。从题解、文章出处的简介,到重点字义的解释,每一句话得翻译,再到涉及本文的相关问题,文章寓意等,都由学生通过合作自主学习。

而在他们汇报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有的字义理解或句子翻译会出现错误,这时让学生自己去判断、讨论、解决,而老师就作为一个助手帮他们做出一些补充说明。

此外,我会适当穿插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和解决。而在本课,由于课文中有一些文言虚词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的,例如哉兮夫这些词语,尤其是语气词,对文章的感情抒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借此可以指导他们的朗读;此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例如形容山高的峨峨兮形容水势盛大的洋洋兮可以换成其他词,再为他们创设伯牙鼓琴的情境,让学生仿造句式完成句子。

最后,把每个小组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共同解决。

(四)学生质疑,共同探讨

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各小组提出问题;并让全班共同解决问题,老师作点拨。

1.伯牙和子期是怎么相遇认识的?

(师适当补充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资料)

2.为什么题目是《伯牙善鼓琴》,而写得更多的是钟子期?

3.何是知音?何是知己?两者是否一样?

有一个小组提到,为什么题目是《伯牙善鼓琴》,而文中多次写钟子期。通过这个题目的解答,可以让学生拓展一些文言知识,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知道有一些篇目是没有题目的,而后人在整理编辑的时候常常用文章的首句作为题目,例如《论语》中的《学而篇》,还有《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等。而还有一个小组提出知音和知己有何不同,虽然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咬文嚼字和钻牛角尖,但是通过补充一些资料对他们进行点拨,会让课文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五)教师总结

总结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六)课外拓展

让学生收集有关知音知己的诗歌。

(七)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24、二年级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生字组词字词解释

牢记 牢固

钻 钻研 钻洞

劝 劝告 劝说

丢 丢失 丢人

告 告诉 告别

筋 脑筋 钢筋

疲 疲劳 筋疲力尽

字词解释

巴望:盼望。

街坊:邻居。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寓言: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亡羊补牢: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

揠苗助长:拔禾苗来帮助它们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25、二年级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常见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二年级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常见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人丢了羊,没有及时修补羊圈,等羊又被叼走后才意识到错误,修好羊圈。告诉人们:受到损失之后要及时补救,这样才能防止继续遭受损失。《拔苗助长》 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为了使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用拔苗的办法帮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告诉人们做事情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圈 quān 圆圈 圈套 坊 fāng 街坊 坊间 钻 zuān 钻入 钻研

jun 羊圈 牛圈 fng 磨坊 染坊 zun 钻石 钻戒

近义词:

街坊邻居 巴望渴望 焦急着急

劝告劝导 急忙连忙 后悔懊悔

赶紧赶快 筋疲力尽疲惫不堪

反义词:

急忙从容 明白糊涂 筋疲力尽精力充沛

26、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7、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揠苗助长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揠苗助长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第1自然段:写古时候有个人,他总是盼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第2自然段:写他终于想出了帮助禾苗长高的办法,并按这个办法去做了。

第3自然段:写他告诉家人自己让禾苗长高了一截。

第4自然段:交代了他揠苗助长的结果。

28、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第二次丢羊之后,养羊人是怎样做的?他明白了什么?

第二次丢羊之后,养羊人赶紧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他明白了,如果现在不修羊圈,羊还会丢的,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2.你觉得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

例:我觉得他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一开始他不听劝告丢了羊,后来他及时改正了错误,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29、二年级上册找春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找春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会读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本课冲、寻等10个生字,会写春天、寻找等9个词语。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脉络梳理: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春天来了,孩子们去田野里寻找春天。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写早春景物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我们找到春天时的欣喜之情。

这节课主要选择以读代讲的方式展开教学。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课文。第一课时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提出要求,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句子,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脱掉冲出奔向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描绘出孩子们急着到外面去寻找春天的心情。这时适时引导学生用盼望、高兴的、急切的语气去读。

相关内容
  • 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说一说
    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说一说

    1、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说一说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说一说。披着碧绿的衣裳鼓着大大的眼睛露着雪白的肚皮甩着长长的尾巴示例:我披上衣服就去上学了。弟弟鼓着眼睛,好像很生气。军军衣服没扣好,露

  • 二年级上册识字1:场景歌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识字1:场景歌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二年级上册识字1:场景歌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识字1:场景歌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1.为什么说一队红领巾?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所以说一队红领巾。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2

  •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1、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秀丽秀美神奇奇妙 尤其特别著名有名 中外闻名远近闻名反义词陡峭平坦有趣乏味 升起降落中外闻名不为人

  • 寓言故事100篇欣赏
    寓言故事100篇欣赏

    第1篇、叶猴和树獭寓言故事  有一天中午,叶猴看见树獭在果树上睡觉,便对着树獭高声大叫不已。  树獭被叶猴的叫声惊醒,它对叶猴说道:“朋友,我正在做一个美梦,梦见树上一个成熟的果子掉落到我的嘴巴边,我正想吃这个美好

  •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找春天生字注音组词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找春天生字注音组词

    1、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找春天生字注音组词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找春天生字注音组词我会写冲(冲出 冲动) 寻(寻找 寻问)姑(姑姑 姑娘) 娘(姑娘 大娘) 吐(吞吐 吐出) 柳(柳树 柳枝)荡(荡起 荡秋千) 桃(桃树 桃花)杏(杏花 杏子) 2、一

  • 笔记本电源好评评价483条
    笔记本电源好评评价483条

    1、线挺不错的!回来看见做工挺好用了俩次没有什么问题!2、原装线特别长,并且有时候需要移动笔记本,拆线就成为一件繁琐的事。发现了这款电源线,平头接口尺寸贴合,与原装线无异,磁吸感也完全相同。这样省去了原装线带三头插头

  • 二年级脑筋急转弯210个简单的
    二年级脑筋急转弯210个简单的

    1、问:糖、醋、油、盐谁的工作量最少?——答:盐2、问:什么时候你会希望自己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答:头顶上有鸟屎的时候3、问:针掉到大海怎么办?——答:再买一颗4、问:鸡蛋输了不服气,又去打,又输了 (打一种食品)——答:鸡蛋面5

  • 二年级老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二年级老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1、二年级老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精选范文在这学期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品尝酸甜苦辣,一起体会喜怒哀乐,丰富学生的经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相处,我早上早早到教室,辅导学生晨读,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区,倾

  • 二年级谜语大全及答案大全合集2018个
    二年级谜语大全及答案大全合集2018个

    1、谜面:原地踏步 (打一成语)——谜底:踏步不前2、谜面:吊死鬼戴花 (打一成语)——谜底:死要面子3、谜面:会计(打一成语)——谜底:足智多谋4、谜面:大合唱(打一成语)——谜底:异口同声5、谜面:专说大话 (打成语一)——谜底:微不足道6、谜

  •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分析及反思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分析及反思

    观察物体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认识了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对于方位有一定的概念和认知。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主要是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而且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引导学生从四个方位进行观察,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而教学难点是能判断从左、右两个方位看到的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