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第九课:繁星(一五九)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四年级下第九课:繁星(一五九)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四年级下第九课:繁星(一五九)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个风雨是大自然中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是诗人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答:第一个风雨指的是大自然中的风雨,天上的风雨来了;第二个风雨则指的是诗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心中的风雨来了。所以这首短诗中的两个风雨不一样。
2、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巩固应用 12.下面是李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收车时汽车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1)从表格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画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 (2)算一算李叔叔每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巩固应用
12.下面是李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收车时汽车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1)从表格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画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
(2)算一算李叔叔每天行驶的里程数,哪一天最多?哪一天最少?
周一:360-187=173(千米)
周二:525-360=165(干米)
周三:640-525=115(千米)
周四:730-640=90(干米)
周五:905-730=175(干米)
90km115km165km173km175km
答: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星期四最少。
3、11.(1)上午第一节课用多长时间?(2)上午10:02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练习题及答案
11.(1)上午第一节课用多长时间?
60-20=40(分钟)
(2)上午10:02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做眼保健操。
(3)如果你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你最晚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说说你的理由。
最晚7:30从家里出发,因为40-10=30。
(4)你能发现上课时间的规律吗?请你填出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
每节课上课时间都为40分钟,休息时间为10分钟。
4、四年级下册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组词和拼音
四年级下册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组词和拼音
jn 晋 十画 秦晋之好、晋级、后晋
kng 炕 八画 热炕头、火炕、热炕
qiān 铅 十画 铅笔、铅华、洗净铅华
mi 迈 六画 迈步、迈开、豪迈
wū 呜 七画 一命呜呼、呜嚎、呜呼哀哉
shuān 栓 十画 拴住、拴马、门栓
gē 胳 十画 胳膊、胳膊肘子、胳窝
b 膊 十四画 胳膊、赤膊、臂膊
ji 劫 七画 打劫、抢劫、劫持
chu 绸 十一画 丝绸、丝绸之路、绸缎
bā 扒 五画 扒开、扒拉、扒皮
d 敌 十画 敌人、宿敌、死敌
shī 尸 三画 尸体、僵尸、曝尸荒野
chn 趁 十二画 趁火打劫、趁机、趁早
huāng 慌 十二画 慌张、惊慌、慌忙
5、五年级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多音字近反义词
五年级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多音字近反义词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
多音字:
少:shǎo (多少)sho (少年)
似:s(似乎)sh(似的)
6、五年级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读后感有何感想
五年级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读后感有何感想
例文一:
聪明善良、心灵手巧的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从情理上讲,做长辈的哪能不疼爱自己的孩子。活活拆散了这亲亲密密、美满幸福的一家人,有些让人费解。
我揣测王母娘娘这么做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天上需要织女这样的织锦能手;二是织女乃帝王子孙、上天仙女,而牛郎只是凡夫俗子、一介平民,两人间的等级关系相差太大。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从文中可看出我国的等级观念分布广、历史长,由等级观念支配下建立起来的等级制度则祸害更深更广。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一直到现在,它的种子还绵绵不绝。
我们都是在谈王母娘娘的坏,可王母娘娘也有好心,如果纯属坏意就不会只是将织女带回天宫了。其实,在漫漫人生路途上,父母不也总是会处处扶持着孩子,生怕他们没有父母的牵引便要跌得头破血流。孩子的第一次迈步、第一次生病、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考试,甚至第一次远行、第一次工作,第一次恋爱,无不牵动了父母乃至全家人的心。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孩子上下学,学校门口的道路便被堵得水泄不通,父母或长辈一手帮孩子拎着书包,一手拽紧孩子小手;孩子即便是一场普通的伤风感冒,全家也如临大敌;孩子原本纯粹想学游泳,却在父母的高压下接受着吉他培训
即便到孩子已长大成人,父母的双手也不会放下找学校、寻工作、相对象、结婚、买房、看孩子,父母渐渐佝偻的身躯还要继续为孩子们负起重担,还要继续为子女们操劳忧心:学校饭堂能否吃上可口饭菜;出门在外是否会照顾自己;单位加班能否休息好;下班路上是否安全;房贷还了几成等等,总之,父母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孩子。
说到底,对于王母娘娘这个角色,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来评判,就像王老师经常跟我们讲的,看待世间万物,永远不能只片面地看一面,多角度去评价,我们的思维才不会被禁锢,我们的胸怀才不会狭隘。
例文二:
中国老百姓没有几个不明白牛郎织女的故事。相传织女乃天地的孙女,或说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她和六姐妹在天宫给天织彩衣。地上有个牛郎,哥嫂对他不好牛郎分家另过只给他一头老牛牛郎依靠自己的力量,老牛的帮忙,披荆斩棘,耕田种地,日子渐渐过得好起来。
但他一个人总感到寂寞。有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说七姐妹要下到温泉洗澡,牛郎可趁机把织女的衣服藏起来了,让他答应做牛郎的妻子。牛郎照老牛的说法办了,在温泉旁说服织女,二人结成了夫妻。婚后,二人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十分美满,还生下了一儿一女。但他们的婚事被天地明白了,派天神把织女捉回天庭问罪。牛郎追不上织女,抱着一双儿女痛哭。老牛此时说话了:我快死了,然后把我的皮剥下来,你穿在身上,能够上天,与织女相见。
老牛死后,牛郎披着牛皮,挑着孩子,上天到天界寻妻。正当牛郎与织女要相见时,被王母娘娘拔下了头上的金簪,沿着银河一划,清澈的银河一下子变成了波涛翻滚的天河,迫使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之后,天地和王母娘娘受到了感动,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会。在这则神话故事中,老牛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媒人和神仆主角,每提起牛郎织女之事,人们都对他倍加崇敬。
我被牛郎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因为哥嫂对他不好,把他赶出了家门,可他并没有绝望,而是和老牛一齐相依为命,我觉得牛郎对生活和生命都十分热爱,并且拥有一颗乐观用心的心灵。
牛郎和织女本就应在一起,可王母娘娘却硬是把他俩活生生的分开了,但最后王母娘娘还是被感动了,同意牛郎和织女的见面日为每年的七月七日,看起来真情和执着也能让神仙感动。
7、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生字
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生字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产物。牛郎织女故事雏形最早见于《古诗十九首》,后经历代流传和加工,最终形成了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该故事的大意是牛郎与织女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后王母娘娘允许牛郎织女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俭:(节俭、勤俭、省吃俭用)
皇:(皇帝、皇宫、富丽堂皇)
偎:(偎依、偎傍、人急偎亲)
衰:(衰老、早衰、衰弱)
泰:(泰山、泰安、国泰民安)
珊:(珊瑚)
瑚:(珊瑚)
礁:(礁石、暗礁、珊瑚礁)
筐:(竹筐、箩筐、筐子)
拗:(执拗、拗不过、强嘴拗舌)
8、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与除法》 练一练 4. △的个数是○的()/() ○的个数是△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与除法》
练一练 4.
△的个数是○的()/()
○的个数是△的()/()
答案:
△的个数是○的(4)/(7)
○的个数是△的(7)/(4)
9、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七》 11. 杨树:○○○○○○ 松树:○○○○○○○○○○○○ 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倍。 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 )/(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七》
11.
杨树:○○○○○○
松树:○○○○○○○○○○○○
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倍。
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 )/( )。
答案:
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2倍。
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2。
10、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之课文理解
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之课文理解
1、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
《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
2、《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3、牛郎织女,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老牛临终的嘱托,为下文做好了铺垫,因为下文写牛郎追赶王母娘娘就是凭借了牛皮的帮助。
5、《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牵牛星属于天鹰座,在银河的两岸,当牛郎隔河相望,有一颗特别亮的大星星,即就是织女星,织女星属于天琴座。
6、中国的七月初七,又被称为七夕节和七巧节(乞巧节),这天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
7、人物素描:
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于追求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朴实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无情无义,不讲骨肉亲情。
11、五年级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本文是一个民间故事,讲述了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结识了仙女织女,并与其结为夫妻的故事。赞美了牛郎、织女善良、勤劳的品格,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2、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默读课文,说说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牛郞和老牛相处: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虽然不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牛郎也就满意了。
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
他和织女认识:
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一片树林,树林前边一个湖,那时候有几个仙女会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去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牛郎按照老牛说的去做,果然认识了织女。
2、课文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再和同学演一演。
A、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如:老牛啊,我看到山下有户人家娶媳妇啦。
老牛啊,我看山那边有家人生孩子啦。
老牛啊,我这辈子是娶不上媳妇啦!
B、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例:天上的生活真是一点自由也没有,现在王母娘娘睡着了,我们一起下界看看人间是什么样的吧。
13、(1)航海模型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比值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参考答案
1.我们航海模型小组男生有14人,女生有8人。我们航空模型小组共有26人,其中男生有16人。我们汽车模型小组共有12人,共做了18个汽车模型。
(1)航海模型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14):(8),比值是(7/4)。
(2)航空模型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16):(10),比值是(8/5)。
女生人数与小组总人数的比是(10):(26),比值是(5/13)。
(3)汽车模型做的模型总数与人数的比是(18):(12),比值是(3/2)。
14、7.看图填空(单位:cm)。(1)正方形的周长是()cm,圆的周长是()cm。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四参考答案
7.看图填空(单位:cm)。
(1)正方形的周长是(16)cm,圆的周长是(12.56)cm。
(2)其中一个圆的周长是(9.42)cm,长方形的周长是(21)cm。
15、五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课堂笔记一:主题思想
五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课堂笔记一:主题思想
主要内容:
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节选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课文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机智坚强、聪明能干、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16、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生字组词
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节选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课文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机智坚强、聪明能干、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惧 (畏惧) (惧怕)
凄 (凄惨) (凄凉)
寞 (寂寞) (落寞)
宴 (宴会) (赴宴)
霉 (发霉) (倒霉)
籍 (书籍) (户籍)
聊 (聊天) (无聊)
乏 (缺乏) (乏力)
栅 (栅栏)
控 (控制) (操控)
贷 (信贷) (贷款)
剔 (剔除) (剔骨)
袭 (袭击) (突袭)
覆 (覆盖) (颠覆)
17、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生字注音练习答案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j qī j zh di f m kng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宴 yn 宴会 晚宴 聊 lio 无聊 聊天
乏 f 困乏 乏味 霉 mi 倒霉 发霉
剔 tī 剔除 剔牙 毙 b 枪毙 击毙
袭 x 袭击 侵袭
三、比一比,再组词
惧 恐惧 畏惧 凄 凄惨 凄凉
俱 俱全 俱乐部 妻 妻子 夫妻
籍 书籍 籍贯 栅 栅栏 栅门
藉 慰藉 枕藉 删 删除 删改
贷 贷款 借贷 覆 覆盖 倾覆
货 货物 货款 履 履行 履历
寞 寂寞 落寞 控 控制 把控
漠 大漠 沙漠 腔 腔调 口腔
四、咬文嚼字
1.①A ②B 2.①B ②A ③C
18、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生字注音练习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惧凄籍栅贷覆寞控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宴( )( )( ) 聊( )( )( )
乏( )( )( ) 霉( )( )( )
剔( )( )( ) 毙( )( )( )
袭(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惧( )( ) 凄( )( )
具( )( ) 妻( )( )
籍( )( ) 栅( )( )
藉( )( ) 删( )( )
贷( )( ) 覆( )( )
货( )( ) 履( )( )
寞( )( ) 控( )( )
漠( )( ) 腔( )( )
四、咬文嚼字
1.畏:A.怕; B.敬服。
① 他是一个将军,很多人对他望而生畏。( )
② 小时候,父亲对我很严厉,我很敬畏他。( )
2.陋:A.丑的,粗劣,不文明的; B.狭小,简略; C.见识小。
① 鲁滨逊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 )
② 相貌丑陋的人,内心不一定丑陋。( )
③ 可别以为乡下人都是孤陋寡闻,谈到五谷杂粮,他们可见多识广得很。( )
19、六年级下册第五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笔记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第五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笔记知识点
作者介绍:
丹尼尔・笛福(1660-1731),生于英国,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称。《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杰克上校》《罗克萨娜》等。
作品介绍:(点下方链接)
☛《鲁滨逊漂流记》知识清单、阅读测试!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多篇,替孩子收藏!
20、六年级下册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笔记
六年级下册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笔记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创作的一部童话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十四岁小男孩的故事。他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喜欢捉弄小动物,因为对小精灵不恭敬、出尔反尔、受到了惩罚,被小精灵変成了一个只有拇指般大小的小人儿,随后又为了保护自家飞走的雄鹅而被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历时八个月オ返回家乡。在整个旅行中,尼尔斯不仅欣赏到瑞典的美丽自然风光,听到了许多古老的传说故事,长了见闻,还饱尝了风险和苦难。他逐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蜕变成了一个懂事、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教材节选部分描述的是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去牛棚找小狐仙,他先遇到了麻雀,麻雀嘲笑他是拇指大的小人儿;接着是受过他欺负的鸡没完没了地追着他说活该,活该;随后尼尔斯遇到了猫,猫也不愿意告诉他小狐仙的去向,并且当恼怒的尼尔斯又要去揪猫尾巴时,平时温柔和善的猫却将他狠狠扑倒;吃尽苦头的尼尔斯又到了牛棚中,引得牛棚里吼声四起,牛都想好好教训下这个平日捣蛋的小男孩。又后悔又害怕的尼尔斯意识到院子里没人愿意帮他找小狐仙,于是他无奈地爬上围墙,恰逢看到自己家的雄鹅要和大雁一起飞走,为了让家里不受损失,他一跃跳上鹅背,开启了此次旅行。
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采用了形这一艺术手段,使作品具有更大的表现力。尼尔斯的成人之路,就是通过被变形成一个拇指般大小的小人儿开始的。变形后,强弱身份被置换,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飞扬跋扈、调皮捣蛋又爱搞恶作剧的十四岁少年,更像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变形赋予了平常事物不一样的属性,营造出陌生化的效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选文部分的插图共有四幅,第一幅是小人儿尼尔斯站在院子里的台阶上向鸡、鹅询问小狐仙的去处,庞然大物般的鸡、鹅和弱小的尼尔斯形成了明的对比;第二幅是牛棚中的牛正怒气冲冲地町着小人尼尔斯、对尼尔斯之前的做法表示不满;第三幅为小人儿尼尔斯坐在围墙上环顾自己的家,他像蚂蚁般弱小,显得无助而孤独;第四幅为背景图,尼尔斯最终着白鹅飞到空中,开启旅行。
教材分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拉格洛芙为儿童写的唯一一部长篇童话。它 是根据瑞典教育部的要求,作为学校的地理教育读物而写的,不料后来却成为了世界文学艺术中的珍品。因为拉格洛芙的巨大成就,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学会会员。在瑞典,现在有一项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就是用尼尔斯这个名字命名的。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写了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小男孩尼尔斯历险的故事。一天,尼尔斯因为捉弄了一个小精灵而被小精灵用妖法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后来,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一路上,他增长了许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听了许多故事传说,也经历了无数的危险。在漫长的旅途中,尼尔斯逐渐成长起来,懂得了什么是善恶,学会了同情和爱
这部作品生动讲述了尼尔斯旅行中的有趣经历,描绘了作者的祖国瑞典的美丽河山,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大量瑞典的民间传说,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懂得了真诚、勇敢、友爱和爱国,并获得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这部作品获得了巨大成功,为作者赢得谱贝尔文学奖,现在已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还曾被改编为动画片。
、理解词语
头晕目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形容被事情繁琐弄得不知所措。
乌合之众: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乌合,像乌鸦那样聚集。
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恼怒:生气,发怒。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多用于否定式)。
径直:表示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
混乱:没条理,没秩序。
报应:佛教用语,原指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来多指种恶因得恶果。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漫游:随意游览。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帮助。比喻不能解决问题。
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
八、句子解析
1.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无济于事的,一定得想别的办法。他觉得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去找小狐仙讲和。
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站在闭目镜子前怪样子不会消失,引出下文找小狐仙过程中发生的事。
2.院子里的鹅和鸡立即掉过头来盯着男孩,并发出六一阵使人无法忍受的咯咯声。公鸡叫道,他活该,咯咯里咕,他扯过我的鸡冠!
立即盯着写出了鸡和鹅听到尼尔斯名字时的强烈反应;从公鸡的话语中可看出尼尔斯以前是怎样淘气地捉弄他们,也表现出公鸡此时的幸灾乐祸。
3.男孩感觉到猫的爪子穿过他的背心和衬衣,刺进了他的肉皮,锋利的犬牙触到了他的咽喉上。他拼命地喊着救命。
说明男孩习惯了欺负猫,总是扯它的尾巴。愤怒使男孩早已忘记自己变成拇指大小之后是多么弱小无力。在被猫扑倒在地,前爪按住胸口,大嘴对准咽喉之后,又害怕猫要了他的命,所以大喊救命。说明男孩此时已经被吓坏了。
4.牛棚里只有三头牛。但男孩进去的时候,却是吼声四起,一片混乱,听起来至少是三十头。
听起来至少是三十头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三头牛吼声的巨大,也表现了牛见到尼尔斯时强烈的愤怒之情。
5.五月玫瑰在她们中间年纪最大、最聪明,现在也最生气。你过来,她说,你做的事都应该遭报应了。你曾多次从你母亲腿下抽走她挤奶时坐的小凳,你多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走过时伸脚绊倒她,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
五月玫瑰举出具体的事例,说明她不仅不满尼尔斯昔日欺负自己,也为尼尔斯捉弄妈妈的荒唐行为感到气愤。既表现了五月玫瑰的善良,也表现了尼尔斯的顽劣。
九、问题归纳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尼尔斯变小后的模样的。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男孩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的模样,而是通过间接的对比描写来表现的。如他还够不到锁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豪尔耶松。这样描写可以让读者对尼尔斯的小有着具体直观的感受,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尼尔斯对猫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刚看到猫时,尼尔斯亲切地称呼他亲爱的猫咪,因为他想从猫的嘴里问出小狐仙的住处。当被拒绝以后,尼尔斯对猫的态度十分粗暴,甚至还想去揪猫的尾巴。当他被猫轻松地按到地上教训之后,他对猫感到了恐惧。最后被猫放过时,尼尔斯对待猫的态度是羞愧的。
3.接下来,尼尔斯又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尼尔斯溜进了牛棚,三头牛也都对他不客气,这时男孩意识到过去对他们不好,现在后悔了,但是牛们依然对他非常凶,他担心牛会挣断缰绳,所以赶紧溜了。
4.但是牛都不听他说话。她们吵闹得非常凶,他真担心哪头牛会挣断缰绳,所以他觉得还是趁早溜掉为妙。这句话中的溜改为跑、逃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溜是悄悄溜走的意思,一方面表明尼尔斯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以前行为的错误,并感到羞愧的心理;另一方面写出了现在牛都不理他,他只能灰溜溜离开的狼狈情态。如果将溜改为跑、逃,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5.从尼尔斯和动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尼尔斯没有变小之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尼尔斯和动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尼尔斯曾经扯过公鸡的鸡冠,揪过猫的尾巴,用各种方式捉弄三头牛,把母亲挤奶时坐的小凳藏起来,用脚故意绊倒母亲等顽劣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惹是生非、顽劣自私的孩子。
十、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4):尼尔斯发现自己变小以后想去找小狐仙讲和。
第二部分(529):尼尔斯想寻求动物们帮助找到小狐仙,可是谁都不愿帮他。
第三部分(3048):男孩尼尔斯在墙头上听见家鹅和大雁的对话,为了不让父母伤心,扑上了即将飞走的雄鹅。雄鹅载着尼尔斯飞到了高空,离开了家园。
十一、课文主题
课文主要写了喜欢虐待动物的小男孩尼尔斯被小狐仙变成大拇指般大小后受尽动物们的嘲笑、恐吓和追逐。后来,,后来,尼尔斯被雄鹅带到了天上,开始了骑鹅旅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曾经喜欢虐待动物、喜欢搞恶作剧的男孩的形象。
21、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上课笔记划重点
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上课笔记划重点
教材分析:
《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诗集里。总的来说,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艺术上,冰心以童心关照一切,诗歌美在清纯,美在朦胧,美在含蓄。
作者介绍: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主要作品:诗集《繁星》《春水》,小说集《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我会写:
繁:繁星 繁密 繁多 繁杂 删繁就简
漫:漫谈 漫长 漫道 漫不经心 漫山遍野
灭:消灭 灭亡 磨灭 熄灭 自生自灭
藤:紫藤 白藤 葡萄藤 顺藤摸瓜
萝:藤萝 绿萝 女萝 萝卜 菠萝
膝:膝盖 护膝 盘膝 卑躬屈膝 促膝长谈
涛:波涛 浪涛 林涛 惊涛骇浪 波涛汹涌
躲:躲闪 躲让 躲避 躲藏 东躲西藏
形近字:
漫(漫长)慢(慢慢) 灭(熄灭)火(火柴)
藤(藤蔓)腾(奔腾) 萝(萝卜)箩(箩筐)
膝(膝盖)漆(漆黑) 涛(波涛)铸(铸造)
近义词:
漫灭磨灭 回忆 回想
理解词语: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紫藤的通称。
【思潮】(1)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2)某一时期内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
【回忆】想过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清响】清脆的响声。
课文主题:
《繁星(七一)》:通过回忆小时候的事,歌颂了童真和母爱。
《繁星(一三一)》:用排比、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波澜壮阔的大海的赞颂。
《繁星(一五九)》:运用类比、联想和比喻,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这三首短诗通过对母亲和大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问题归纳:
1、第1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花园,花园中的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感觉,我 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牵挂。
2、第3首诗中巢和母亲的怀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会像安全的巢一样庇护我。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3、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