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时间顺序。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曹操和大臣们看到的大象什么样?官员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2.曹冲是如何称象的?
我有一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3.从称象这件事上,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从称象这件事上,我觉得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大胆的孩子。
4.称象的事对你有何启示?
我认为曹冲很聪明,我也要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2(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二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时间顺序。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五粒小豌豆分别有怎样的愿望?
答:第一粒: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
第二粒:直接飞进太阳里去。
其余两粒: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
最后一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2.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答:因为小豌豆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它随遇而安、从容乐观,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困难而丧失生活的勇气,而是努力地不停地生长。
3.生病的女孩为什么说我也会好起来的?
答:因为生病的女孩从豌豆的生长中获得了战胜病魔的力量和信心。
4.从五粒小豌豆不同的愿望中,你能看出它们什么样的性格?
答:第一粒:独立性强。第二粒:骄傲自大。其余两粒:满足现状。最后一粒:积极乐观。
5.母亲虽然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豌豆苗支起来,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这体现了什么?
母亲一个细小的动作寄托了对女儿获得重生的渴望,虽然她不相信一株小小的豌豆苗会创造奇迹,但她更愿意让这株豌豆苗陪伴着病中的女儿,给她带来获得重生的力量。
6.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7.在五粒豆子中,你觉得最值得称赞的是哪一粒?说说你的理解。
那粒飞进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去的豌豆,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自大,不灰心,不抱怨环境的艰苦,努力发芽长叶、开出最美的花朵,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它虽然平凡,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生命的奇迹。
8.说小豆子像一个囚犯是什么样子的?像一个小花园又是什么样子?前后描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
说小豆子像一个囚犯是因为青苔缝隙小,不能动弹,被裹得严实;说像一个小花园是因为小女孩每天躺在病床上只能看到豌豆苗,现在豌豆苗要开花了,小女孩就拥有一个一粒豌豆形成的花园。
9.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很了不起吗?
一粒妄自尊大、自高自傲的豌豆没什么了不起。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5、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静寂安静 梦幻梦境 微小细小
反义词
模糊一清楚 静寂嘈杂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
摇摇欲坠一稳稳当当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6、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时间顺序。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7、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昧 mi 暧昧 愚昧 拾金不昧
坠 zhu 坠落 吊坠 坠地
怀 hui 怀疑 胸怀 释怀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觉ju(觉得)jio(睡觉)
数sh(无数)shǔ(数不清)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9、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课文主题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繁星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0、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之花牛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之花牛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花牛歌》这首诗表面上写花牛,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自由的生活,珍惜时间,不辜负青春。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题西林壁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题西林壁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就是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题西林壁》先描写了看到的庐山景色,然后阐述了道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雪梅》在末句点明了雪和梅的特点,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进步。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3.说说本课三首古诗的异同点。
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描绘景物的。其中,《暮江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题西林壁》和《雪梅》则在描写景物之余寄寓了一定的道理。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第3自然段中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再次用了问句的形式,直接抒发了作者在多次猜想过后毫无所获的万分着急之情,与前文相互照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忧与关爱。
2.第4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种反复手法的运用把作者急切的心情表达得更加强烈,能够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3.文中多次反复出现我真为蝴蝶着急,你怎么理解?
因为作者关心蝴蝶、爱惜蝴蝶、疼惜蝴蝶、怜爱蝴蝶,为蝴蝶的住处而担心、发愁。
4.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以问题和思索为线索来表达。本文以作者的思绪为线索展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后再进行否定,再想,再否定,可见作者对蝴蝶非常关心,是在用心思考它的去处。
5.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会躲在哪里呢?
答:可能会躲在冒着炊烟的屋檐下。
6.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答:(1)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2)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3)身上的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
(4)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7.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蝴蝶的担心、关爱之情?
答:第1自然段中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刻画,第2自然段中对蝴蝶的弱小形象的刻画,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蝴蝶的担心。第3、4自然段,作者的猜想与追寻也表现出对蝴蝶的担心与关爱。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20世纪这么多成就,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发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发明: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2.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科学技术空前发展,这些新的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古代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一一变成了现实。如今,人们上天入地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里安全飞行的奥秘,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安装在飞机上,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的过程。
2.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科学家从蝙蝠在黑夜飞行能巧妙避开障碍物这一现象开始思考,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最后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雷达。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此处问句起什么作用?
由蝙蝠夜间飞行,联想到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进而产生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的疑问,引出下文科学家对蝙蝠进行的试验。
4.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
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紧承上文,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引起下文。
5.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jiē)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从反复终于,你体会到什么?
反复写出了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终于可见科学家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费了很大功夫。这句话说明这项结论不是轻而易举得出来的,而是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得出来的。、
6.蝙蝠和雷达有着怎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告诉人们什么?
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科学家就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种联系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示。
7.为了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做了几次 试验?结果如何?得出了什么结论?
为了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进行了三次试验。第一次将蝙蝠的眼睛蒙上,它在屋子里飞行没有碰着铃铛;第二、三次分别塞上蝙蝠的耳朵,封住蝙蝠的嘴,它在屋子里飞行将铃铛撞得响个不停。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安全飞行靠的不是眼睛,是靠嘴巴和耳朵利用超声波配合起来探路的。
8.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科学家从蝙蝠在黑夜飞行能巧妙避开障碍物这一现象开始思考,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最后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雷达。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5、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句子解析
1.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开篇写人类没有火的生活,此处环境描写点明了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的原因,表明普罗米修斯的行为是正义的,衬托了普罗米修斯的善良。
2.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冒着生命危险说明在拿取火种之前普罗米修斯已经预见到了危险,但他仍然要去做,体现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的坚定决心。
3.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sh)你。因为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是为人类造福,是正义之举,也是极大胆的行为,所以火神敬佩他。
4.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决不会更不会说明普罗米修斯只要认为是对的,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此处语言描写反映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坚持正义、为人类造福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
5.狠(hěn)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ji)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gān)脏(zng)。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两句话写宙斯派鹫鹰将普罗米修斯折磨得生不如死,表现了宙斯的凶残与恶毒,以此衬托了普罗米修斯坚持正义、不怕牺牲、不向强权屈服的英雄形象。
6.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这句话强调普罗米修斯这位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暗示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6、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词语注释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词语注释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少女:小女儿。溺:溺水,淹没。故:因此。湮:填塞。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7、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精卫是个什么样的人?意志坚定、不屈不挠、锲而不舍、人定胜天、自强不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2.精卫为什么要填海?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希望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将大海填平,不让它再夺取别人的生命。
3.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满吗?不能,虽然精卫填海的精神可嘉,但神话反映的是上古先民美好的愿望,因为他们无法战胜自然、解释自然,所以将愿望付诸神话中,这是神话的本质。精卫填海的最后结局只是精卫鸟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没有点明它填平了大海。
4.学完这篇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卫鸟形象,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相关资料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课文大意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在海里溺水而未能回来,因此变为精卫鸟,(它)常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9、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盘古创造宇宙前是什么样子的?天地未分、混沌一片、盘古沉睡。
2.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把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天和地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写出了盘古不辞辛苦的开天地的无私与伟大。
3.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他的头发变成了粗壮的大树。他的牙齿变成了雄伟的长城。
4.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不是真实的。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很多现象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如天、地是怎样形成的,月亮、太阳、星辰是怎样来的,花鸟鱼虫是怎样出现.......于是,人们展开想象,创作了盘古开天地、创造宇宙万物的故事。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0、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墙。
2.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3.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不只写脚,而要先写叶子呢?原因有两个:一是爬山虎的叶子靠脚才能够爬满墙,这满墙的叶子,正是脚的功劳,进一步突出了脚的作用之大;二是我们通常先看到的是爬山虎的叶子,仔细观察才能看清爬山虎的脚,所以先写了叶子。
4.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是怎样变化的?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巴住墙就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细丝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它在墙上才贴得很紧。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牛,害怕鹅。接着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最后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态度。
2.讨论: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公鹅?这是一只神气活现、胆大妄为、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耀武扬威、趾高气扬的鹅。
3.作者仅仅是对鹅的态度转变了吗?不,对牛的态度也转变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实在比它弱啊!
4.我为什么怕鹅,而金奎叔为什么不怕鹅?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之所以怕鹅,是因为我很相信大家的话,即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我没有去思考;金奎叔不相信大家的话,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我们应该从事实出发,正确地看待问题。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2.女娲为受难的人们做了哪几件事?其中哪件事写得最详细?求雨灭火、造船救人和炼五色石补天(最详细)
3.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答:起因:天塌地裂,人类被困于水火之中。经过:女娲求雨神来灭天火,又造船救出洪水中的人们,然后决定把天补上。她历经千辛万苦找来五彩石用神火冶炼成液体,朝天空的大黑窟窿一泼。结果:大窟窿被补好了。
4.不周山被撞断后,对人类造成了什么影响?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5.你能说出女娲是怎样的人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勇敢善良、无私奉献的女神。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悲惨一一悲伤 驱赶一一驱逐 立即一一即刻
严厉一一严格 违抗一一违背 敬佩一一佩服
坚决一一坚定 饶恕一一宽恕 忍受一一忍耐
屈服一一服从
反义词
悲惨一一幸福 痛苦一一快乐 屈服一一反抗
危险一一安全 惩罚一一奖励 错误一一正确
坚定一一动摇 痛苦一一快乐 屈服一一抗争
违抗一一顺从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么?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如果我喝醉了,倒在战场上,你不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来?这句话揭露了战争频繁,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表现了诗人对连年战争的不满。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5、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作者小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一次演出机会,扮演一只大老虎,但却因为太紧张而演砸锅的一次难忘而有趣的经历。
2.这一部分没有写我怎样排练,只写了老师怎样临场指导。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因为我是在老师的一步步提示、催促下进行排练的,所以才有我台上笨拙的表演。
3.演出已经定好由作者参加了,那么此时的作者心情是怎样的?
害怕吗?为什么?充满了自信,不害怕,因为他觉得扮演老虎很简单。
4.演出的结果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结果台下哄堂大笑,演出失败了;因为作者很紧张,这个时候的作者已经十分狼狈了。
5.我一一直觉得自己演砸锅了而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
我认真表演,赢得了哄堂大笑,说明表演是有趣的、生动的。所以说我不是一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而是一一只有趣的大老虎。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6、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之扁鹊治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之扁鹊治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两件什么事情?
第一件事是扁鹊四次请求给蔡桓侯治病,蔡桓侯不听,后来,蔡桓侯病死了。
第二件事是纪昌学射箭的故事。
2.扁鹊既然是名医,可蔡桓侯为什么会死了呢?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蔡桓侯不相信自己有病,不相信扁鹊说的话,所以他拒绝医治,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拖成了大病,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侯的悲惨结局警示人们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7、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桂花雨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桂花雨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我小时候爱桂花、摇桂花、收桂花和读中学时赏桂花、带桂花等事。
难道杭州一山的桂花真的香不过家乡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吗?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
2.什么叫桂花雨?作者为什么要以《桂花雨》为文章标题?
所谓桂花雨,就是在桂花盛开的时节,人们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那桂花纷纷落下就像下雨一样。因为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以及童年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以《桂花雨》为文章标题,借描写桂花雨表达了对故乡和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8、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落花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落花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人从种花生到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
2.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课文围绕落花生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四部分内容。
3.为什么在父亲眼里,花生不好看但很有用?
这句话中的不好看 很有用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谦逊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4.最后一段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写出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以及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的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议花生是详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写。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读者揭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不是为了谈怎样种花生、收花生以及花生的味道如何,因此详写议花生部分。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9、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太阳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太阳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2.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地球大的特点?
拿地球跟太阳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太阳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遥远的看似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的太阳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的?
作者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和人的生活三个方面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4.课文说明了太阳的哪些特点?都是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的?
课文说明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
①远: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两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
②大: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地说明了太阳很大这一特点
③热: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太阳热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0、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围绕父亲送我上学、带我报考学校这一重点,介绍了家境困难、父亲挣钱的艰辛等情况,写了父亲想为我换房间、给我做万花筒、雨雪天背我上学、给我凑学费、摇船送我考学、为我缝补棉被等小事。
2.姑爹的小渔船在作者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几次提到小渔船?
我每次考取高一级学府时,父亲都是摇着小渔船送我去上学的。这条小渔船承载着父亲的无尽期望,父亲摇着小渔船把我带到一个个人生的驿站。文中四次提到姑爹的小渔船,在叙述中层层深化主题,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
3.从父亲为我换房间这件小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父亲用钱虽极为节省,但在旅馆投宿时,他看到我身上被臭虫咬的大红疙瘩,却心疼得同意加钱换房间。从这件小事上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4.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你觉得作者能画出这只小船吗?为什么?
作者能画出这只小船。因为是父亲摇着船把作者带到一个个人生的驿站,这条船承载了父亲无尽的期望,作者对这只小船太熟悉,印象太深刻了。
5.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意在强化作者对父母和亲人的深切怀念、感激、愧疚等复杂的情绪。结尾照应文章开头的我刚刚梦醒,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
6.本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往事潜入梦中,说明往事难忘,更深刻地表现出父爱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记难以磨灭。文中四次写到姑爹的小船,以此贯穿全文,把种种往事连为一体,父爱与小舟不可分割,船来船往,我的感受也在变化,主题在叙述中得到了层层深化。最后一次提到小船时,作者明确地写道: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至此点明题目,文章的主旨也得以揭示。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美丽的草原以及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2.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草原的美?
课文从草原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远迎款待汉族同胞的人情美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美。
3.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大牛。
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羊群多而自由,骏马、大牛有时静立不动,像陶醉在这美景中一样。
4.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把迎接的人群比作彩虹呢?
因为写马群,突出一个快。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些都说明迎接着心情的急迫和愉悦,体现出了蒙汉情深。
5.蒙古族人民是怎样迎接、款待、送别客人的?
从蒙古族人民跑几十里去迎接客人、盛情款待远客、敬酒联欢、深情话别等可以看出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一种人情美。
6.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理解: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体会: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2、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
(1)规模宏大壮丽
(2)建筑精美
(3)布局统一
3.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分说时,又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4.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1)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
(2)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
(3)位置和功用(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5.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分清主次,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课文以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作为重点,详细介绍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用,使读者既对故宫的心脏──太和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又能由点到面,对故宫的整体特点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
6.本文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不难看出作者对故宫倾注了很深的感情,那就是爱和赞颂。学完本课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示例: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皇权的至尊威严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我们要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文明游览。
7.第6段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中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因为约写出了两米是朱漆方台的大致高度,符合实际,去掉就不准确了。
8.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怎么会想起这件往事的?
答:课文主要写了这样一件事: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天安门广场的夜晚,华灯齐放,衬托出祖国首都的雄伟壮丽。看到这种情景,作者感到光明,感到温暖。这种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勾起他对往日艰苦环境的回忆。由天安门的灯光想起了一个有关灯光的真实事情。
2、本文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灯光,与开头照应。这样写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含义深刻。
3、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引起了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正是因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促使郝副营长在战斗中不顾自身安危,点燃了那本书,用微弱的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4、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些什么?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是在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千万盏灯引起的。作者看到灯光,勾起对往事的回忆。第二次出现,是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由书中的插图──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读书,发出的自言自语。他当时可能会想在灯下读书多好哇,多明亮啊!第三次出现,是在郝副营长憧憬未来,所说的充满深情的话语中。郝副营长看着书上的插图,可能会想到:等革命胜利了,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有明亮的教室,孩子们可以专心地认真地去学习。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4、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京剧趣谈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京剧趣谈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几个艺术特色。
2.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几个方面的特色?
课文介绍了中国京剧在两个方面独有的艺术特色,一是道具:有实在道具如马鞭,还有一些虚拟道具;二是动作:亮相。
3.读马鞭这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用马鞭代替真马,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
(2)京剧中运用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舞台表演中,举出几个事例,揭示京剧中道具的独到之处。
4.读亮相部分,思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静态亮相,这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2)动态亮相,突显人物英雄气概。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5、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月光曲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月光曲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 的传奇故事。
2.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姑娘的话,用了两个感叹号,有什么表达效果?
姑娘所说的话用了两个感叹号,一是为自己弹不好这首曲子而着急,二是表达自己对弹好这首曲子的渴望,从中可以看出姑娘对音乐的痴迷。
3.姑娘为什么说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是盲姑娘对哥哥的劝慰,由此可见姑娘家境贫穷,她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
4.盲姑娘为什么这么激动?她是怎么知道弹奏曲子的人是贝多芬的?
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懂音乐。纯熟的琴技,再联系到贝多芬在附近演出,这让懂音乐的盲姑娘断定这个人就是贝多芬。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盲姑娘的激动之情自然溢于言表。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盲姑娘眼睛瞎了,是看不见的,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她听得入神了,能联想到月光下的大海,所以说她仿佛也看到了。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少年闰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少年闰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出一个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
2.课文围绕闰土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写了记忆中的闰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
3.我与闰土有哪些不同之处?
①生活环境不同: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里。
②阶层不同: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我是一个少爷。
③见闻不同:闰土见多识广,我却孤陋寡闻。
虽然生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但我们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是多么难得啊!
4.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闰土怎样的特点?
①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②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③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
5.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7、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繁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繁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认识本课2 个生字,会写8 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3.掌握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问题归纳
1.繁 星(七一)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
这些事应该指儿时与母亲相处的旧事。
2.繁 星(七一)这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花园,花园中的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感觉,我 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牵挂。
3.繁星(一五九)这首诗中巢和母亲的怀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会像安全的巢一样庇护我。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38、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课文重难点探究:
1.诗中的绿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景象和诗人的感觉(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2.诗中呈现了哪些绿色,有什么特点?
列举了六种绿色: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3.想象所有的绿色集中起来是怎样的情景?
满眼的绿是那么浓密,那么厚实,那么充盈,大自然充满了绿色,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4.第2至4自然段,诗人从哪几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程度、空间、形态这三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5.为什么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因为诗人心中充满了绿,感觉所有的绿(绿色的草叶、枝条)在春风吹拂下起起伏伏,富有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