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课文中与浪淘沙(其七)诗内容相关的句子》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找出课文中与浪淘沙(其七)诗内容相关的句子
找出课文中与浪淘沙(其七)诗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其七)
[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11.(1)小红的信应放在()号信箱。(2)填出其他几个小朋友家的信箱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七》练习题及答案
11.(1)小红的信应放在()号信箱。
(2)填出其他几个小朋友家的信箱号。
3、10.(1)一共有()只。(2)把左边4只圈起来。从右边数,把第7只圈起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七》练习题及答案
10.
(1)一共有(15)只。
(2)把左边4只圈起来。从右边数,把第7只圈起来。
4、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长60( )长1( )长28(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参考答案
做一做
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课桌宽60厘米
小鸟的脚印长1厘米。
篮球场长28米。
5、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过河》 1.三(1)班有男生和女生各18人参加队列和团体操表演。 (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 队列表演中,平均每行站几个人? (3)团体操表演中,36人能组成多少个图案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过河》
1.三(1)班有男生和女生各18人参加队列和团体操表演。
(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队列表演时,同学们站成4行。
团体操表演时,3个男生和3个女生组成一个图案。
(2) 队列表演中,平均每行站几个人?
(18+18)4=9 (人)
(3)团体操表演中,36人能组成多少个图案?
36(3+3)=6 (个)
6、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二) 1.乐乐家的电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 (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画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 (2)分别算出乐乐家7,8,9,10,11,12各月的用电数量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二)
1.乐乐家的电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
(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画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
这个月的读数一上个月的读数=这个月的用电量
(2)分别算出乐乐家7,8,9,10,11,12各月的用电数量。
7月用电量:545-430=115(千瓦时)
8月用电量:640-545=95(千瓦时)
9月用电量:730-640=90(千瓦时)
10月用电量:825-730=95(千瓦时)
11月用电量:920-825=95(千瓦时)
12月用电量:998-920=78(千瓦时)
(3)乐乐家下半年(7月份至12月份)总的用电数量是多少?
998-430=568(千瓦时)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9月到11月用电量是多少?
920-640=280(千瓦时)
7、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一) (1)填一埴。 (2)博物馆到电影院一共990米,公园到电影院有多少米? (3)学校到博物馆和学校到电影院哪段路程长?长多少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一)
(1)填一填。
371+215=586(米)
586+230=816(米)
(2)博物馆到电影院一共990米,公园到电影院有多少米?
990-816=174(米)
答:公园到电影院有174米。
(3)学校到博物馆和学校到电影院哪段路程长?长多少米?
学校到博物馆:586米
学校到电影院:230+174=404(米)
586-404=182(米)
答:学校到博物馆长,长182米。
8、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8.(1)求出大正方形的周长。 (2)把这个大正方形分成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画一画,并求出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 (3)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与大正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8.(1)求出大正方形的周长。
12X4=48 (米)
(2)把这个大正方形分成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画一画,并求出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
122=6(米)
6X4=24(米)
(3)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与大正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24X4=96(米)
周长是大正方形的2倍。
9、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能通过吗》 3.数一数,写一写。 (1)5个1角,就是5个()元,是()元。 10个1角,就是10个()元,是()元。 (2)6个1分米,就是6个()米,是()米。 10个1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能通过吗》
3.数一数,写一写。
(1)5个1角,就是5个()元,是()元。
10个1角,就是10个()元,是()元。
(2)6个1分米,就是6个()米,是()米。
10个1分米,就是10个()米,是()米。
答案:
(1)5个1角,就是5个(0.1)元,是(0.5)元。
10个1角,就是10个(0.1)元,是(1)元。
(2)6个1分米,就是6个(0.1)米,是(0.6)米。
10个1分米,就是10个(0.1)米,是(1)米。
10、1.(1)桃的个数是香蕉的()倍。 (2)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练习题及答案
1.(1)桃的个数是香蕉的(2)倍。
(2)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
11、2.一块正方形桌布(如右图),要在它的四周缝上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分米?
2.一块正方形桌布(如右图),要在它的四周缝上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分米?
204=200
答:花边的长是200分米。
12、(1)小刚和小佳一共写出多少个成语? (2)小刚和小红一共写出多少个成语?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三》练习题及答案
6.三个小朋友比赛,看谁写出带春字的成语多。小刚写出了15个,小佳写出了8个,小红写出了10个。小佳写出的8个成语小刚都写出来了,小红写出的成语中有5个小刚也写出来了。
(1)小刚和小佳一共写出多少个成语?
答:小刚和小佳一共写出15个成语。
(2)小刚和小红一共写出多少个成语?
答:小刚和小红一共写出15个成语。
13、(1)笔袋的价钱是三角板的几倍?(2)彩笔的价钱是三角板的9倍。一金彩笔多少钱?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四》练习题及答案
(1)笔袋的价钱是三角板的几倍?
164=4
答:笔袋的价钱是三角板的4倍。
(2)彩笔的价钱是三角板的9倍。一金彩笔多少钱?
49=36(元)
答:一盒彩笔36元钱。
(3)笔袋的价钱是钢笔的2倍。一支钢笔多少钱?
162=8(元)
答:一支钢笔8元钱。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个笔袋和一副三角尺一共多少钱?
16+4=20(元)
答:一个笔袋和一副三角尺一共20元钱。
14、7.找一找,说一说。 (1)在图中分別找出一条线段、直线、射线。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练习题及答案
7.找一找,说一说。
(1)在图中分別找出一条线段、直线、射线。
(2)在图中分別找出一组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线。
(3)在图中分別找出两个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1)线段AB、射线BF、直线AC
(2)AF与BE互相平行
BE与AC互相垂直
(3)锐角有:ABF、FBE
直角有:ABE、FBD
钝角有:ABD、FBD
平角有:ABC
15、1.找一找,填一填 (1)红色车在第( )列、第( )行,用数对表示为( , )。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1.找一找,填一填
(1)红色车在第(2)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为(2,4)。
(2)黄色车在第(3)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为(3,1)。
(3)奇思家的车在(4,3)的位置,妙想家的车在(2,2)的位置,在图中将它们标出来。
16、(2)55230里有(5)个十万,(5)个万,(2)个千和(3)个百。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练习参考答案
(1)读一读普査结果中的各项人口数据。
(2)55230里有(5)个十万,(5)个万,(2)个千和(3)个百。
(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约为(67714)万人
(4)比一比,填一填
性别构成:(686852572)>(652872280)
17、4.(1)画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2)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参考答案
4.(1)画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2)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参考答案:
18、(1)460700043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位,7在()位上,表示7个()。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一参考答案
14.填空。
(1)4607000430是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十亿)位,7在(百万)位上,表示7个(百万)。
(2)40200<42000 70万>690000 43030=43300
(3)一个乘法算式的积是50,一个因数乘1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600。
(4)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以4,要使商不变,除数要除以4。
19、(1)631020500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3在( )位上,十万位上是(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练习题及答案
1.填空。
(1)631020500是(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亿)位。3在(千万)位上,十万位上是(0)。
(2)5个千万、7个十万和8个千是(50708000)。
(3)38204000000有(382)个亿和(400)个万。
(4)930701000=900000000+30000000+(700000)+(1000)。
20、13课猫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句子)
13课猫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句子)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本来是脏脚印,却说成小梅花,可见作者是多么喜欢猫。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可见作者已经把小猫当成小孩了,特别疼爱它们。
2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仿写句子(写动物)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仿写句子(写动物)
爷爷家里养的母鸡真的很令人难以捉摸,说它慈爱吧!有的时候时常带着自己一群小鸡仔在草地上觅食,就算小鸡爬到脊背上也是心甘情愿的。可是当有一次小猫用爪子抓伤了小鸡,它却一直伸着脖子,张开翅膀,想要跟小猫打架一样,把小猫给吓跑了。
22、找出课文中与浪淘沙(其七)诗内容相关的句子
找出课文中与浪淘沙(其七)诗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其七)
[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3、五年级英语:句型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Thats a horse in English.(就画线部分提问)
Whats_ that _ in English?
2. Whats on the desk? (回答问题)
___There_____ ___is_____ a pen.
3. Whats this in Chinese? (同意句)
Whats ___the _____ _Chinese_______ __for______this?
4. Is it a horse? (肯定句)
___It _____ ___is_____ a ___horse_____.
5. This is a horse. (变复数形式)
__These ________ ___are_______ __horses________
24、(2)数对(4,2)和(2,4)分别表示哪个汉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练习题及答案
(2)数对(4,2)和(2,4)分别表示哪个汉字?
数对(4,2)表示汉字冬
数对(2,4)表示汉字月
25、9.在右图中:(1)哪一部分的面积是ac?(2)哪一部分的面积是bc?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练习题及答案
9.在右图中:
(1)哪一部分的面积是ac?
(2)哪一部分的面积是bc?
(3)整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整个图形的面积是ac+bc
26、10.(1)张大爷有一块长方形小菜园(如上图),他想用篱笆围起来,需要篱笆多少米? (2)如果两个公司所售的篱笆质量相同,你能帮张大爷推荐一下,选用哪家公司的比较合算?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
10.(1)张大爷有一块长方形小菜园(如上图),他想用篱笆围起来,需要篱笆多少米?
想:求篱笆的长度就是求出长方形菜园的周长,再减去门的宽度。
长方形周长=(长+宽)x2
(26.4+20.1)x2-1=92(米)
答:需要篱笆92米。
(2)如果两个公司所售的篱笆质量相同,你能帮张大爷推荐一下,选用哪家公司的比较合算?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①甲公司总价:1.9x92=119.6(元)
119.6128.8
②乙公司单价:128.892=1.4(元)
1.41.3
答:选甲公司比较合算。
27、 3.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
3.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1)是3的倍数。
30 45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0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30 45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30
28、8.(1)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2)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增加1cm、底减少1cm,得到的新平行四边形和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3)如果梯形的高增加2cm,下底减少2cm呢?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8.(1)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4X4=16(cm)
(2)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增加1cm、底减少1cm,得到的新平行四边形和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4-1)X(4+1)=15(cm) 面积减少。
(3)如果梯形的高增加2cm,下底减少2cm呢?
(4--2)X(4+2)=12(cm) 面积减少。
(4)你发现了什么?举例验证你的发现。
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样时,随着高增加、底减少相同的数量,面积会逐渐减少。
29、7.(1)如图,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2)如果把这个梯形的上底增加1cm、下底减少1cm,得到的新梯形和原梯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3)如果梯形的上底增加2cm,下底减少2cm呢? (4)你发现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7.(1)如图,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4+10)X52=35(cm)
(2)如果把这个梯形的上底增加1cm、下底减少1cm,得到的新梯形和原梯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5+9)X52=35(cm)面积不变。
(3)如果梯形的上底增加2cm,下底减少2cm呢?
(6+8)X52=35(cm) 面积不变。
(4)你发现了什么?尝试说明理由。
梯形的面积不变。因为梯形上底、下底的和没变,梯形的高也没变。
30、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与同伴交流。 5/8=20/( ) 24/42=( )/7 4/( )=48/60 8/12=( )/(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与同伴交流。
5/8=20/( ) 24/42=( )/7
4/( )=48/60 8/12=( )/( )
答案:
5/8=20/32 24/42=4/7
4/5=48/60 8/12=2/3
31、6. (1)( )个1/7是5/7;1/2/5是( )个1/5。 (2)12/18=2/( )=2÷( ) 5÷4=10/( )=( )/20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6(1)5个1/7是5/7;1/2/5是7个1/5。
(2)12/18=2/3=23
54=10/8=25/20
32、1.(1)写出15,36的全部因数,并找出15和36的最大公因数。 (2)写出50以内3和8的全部倍数,并找出3和8的最小公倍数。
1、
(1)写出15、36的全部因数,并找出15和36的最大公因数。
15的因数:1、3、5、15。
36的因数:1、2、3、4、6、9、12、18、36。
15和36的最大公因数:3。
(2)写出50以内3和8的全部倍数,并找出3和8的最小公倍数。
3的倍数: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48。
8的倍数:8、16、24、32、40、48
3和8的最小公倍数:24
3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后练习及答案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朗读这篇课文要把握语言特点,课文语言高度凝练,多为四字句,朗读时要把握节奏和语气。朗读时还要体会作者的爱国激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情感。
背诵指导:背诵这篇课文,要把握课文的层次:课文第一层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二层用排比句讴歌少年中国,第三层总结全文。对课文分层次理解,这样有利于背诵。
34、(1)说一说出勤率是什么意思。(2)在表中填出各年级的出勤率。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百分数《合格率》练一练练习题及答案
4.根据下表求出当天各年级的出勤率。
(1)说一说出勤率是什么意思。
(2)在表中填出各年级的出勤率。
一年级:98.3%;
二年级:96.2%;
三年级:98.1%;
四年级:98%;
五年级:100%;
六年级:99%。
(3)在表中(五)年级的出勤率最高,(二)年级的出勤率最低。
35、(1)航海模型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比值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参考答案
1.我们航海模型小组男生有14人,女生有8人。我们航空模型小组共有26人,其中男生有16人。我们汽车模型小组共有12人,共做了18个汽车模型。
(1)航海模型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14):(8),比值是(7/4)。
(2)航空模型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16):(10),比值是(8/5)。
女生人数与小组总人数的比是(10):(26),比值是(5/13)。
(3)汽车模型做的模型总数与人数的比是(18):(12),比值是(3/2)。
36、7.看图填空(单位:cm)。(1)正方形的周长是()cm,圆的周长是()cm。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四参考答案
7.看图填空(单位:cm)。
(1)正方形的周长是(16)cm,圆的周长是(12.56)cm。
(2)其中一个圆的周长是(9.42)cm,长方形的周长是(21)cm。
37、(1)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比是(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三参考答案
15.写出下面各题的最简单的整数比。
(1)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比是1:2。
(2)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cm和3cm,他们的直径的比是2:3,周长的比是2:3,面积的比是4:9。
38、行路难(其一)评课稿
九年级语文上册行路难(其一)听课稿,分享行路难(其一)听课感受和记录
行路难(其一)评课稿第一篇: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行路难(其一)》,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极其作用
《行路难(其一)》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是诗人李白离开长安时的心情抒怀。诗人借乐府古题《行路难》抒发了自己的苦闷、悲愤以及仍执着追求理想的强烈自信。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义重大。
2.学情分析
《行路难》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感情波澜起伏,跌宕变化,诗人的情感时而失落苦闷,时而充满希望,其中适当运用长短句、感叹句,使诗歌的感染力倍增!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因此在体会诗歌感情之后,让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的人生经历,并谈谈收获,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诗作用极大!
3.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置为:
第一、抒情诵读。 ?新课标? 提出:7-9年级的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 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
第二、品味形象、富于变化的语言。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第三、体会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
4.教学重难点
三分文章七分读,所以我将诵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体会诗人的情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情境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诵读品味法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三、说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1.批注法勤动笔墨,写下感悟
2.讨论法合作探究,交流思想
3.自主探究法自主学习,积极参与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就用翰林院学士李白醉酒给杨贵妃赋诗时,让总管太监高力士为其脱靴,国舅杨国忠为其研磨导致自己官路受阻,唐玄宗赐金还乡的故事导入。这样做不仅仅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并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2.出示目标,明确目的地
3.倾听文本,进入情境
播放《行路难(其一)》的配乐朗诵带,让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进入情境,而后出示金樽、珍羞、投箸、济沧海、歧路这几个字检测学生听读效果。设计本环节的意图在于酝酿一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与情绪。因为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4.反复诵读,走进文本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个别学生范读,其他同学纠读、评读;然后集体朗读;最后小组内有感情的朗读,由小组派优秀代表配乐朗读的形式进行。设计本环节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在反复松动中感悟,初步把握诗歌的语气语调,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奠定良好基础。
5.文本对话,赏析诗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话或哪几句话?为什么?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运用以前提过的赏析诗词的方法:修辞、动词、情感、描绘的画面等方法,运用作批注的方法,写下自己的感悟,并做了示范: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诗人前途的坎坷、艰难,同时写出了诗人的彷徨、茫然之感。学生自己批注完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最后展示!
我设计本环节的依据是新课标提出让教师抛出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对全篇进行质疑、分析、探讨,而不是用一些琐碎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并且新课程还提倡教师要找到这样一种方法,让教师少教,让学生多学,因此教学方法的引导是必要地。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同学们就了解了诗歌的艺术特征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
6.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让学生谈谈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失落苦闷的人生经历,并谈谈自己学习本文的收获
2.你都知道哪些李白的诗歌或者故事呢。小组赛一赛,看谁知道的更多!
第一个问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诗歌结合起来,能够好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情绪。而第二个问题主要考察的是同学们自己的阅读积累,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且将自己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好的知人论世。
7.教学小结
通过对本诗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李白感情的波荡起伏,同时也学习了李白那种积极乐观、昂扬向上,执着追求人生理想的优秀品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人生中遇到了挫折,能够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态度去对待!
8.兴趣作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刚才的李白诗文大比拼活动,你一定觉得迫不及待的想要读书了吧,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李白的作品以及资料,让自己更加博学吧!
五、说板书设计
行路难(其一)
李白
失落苦闷充满希望(积极乐观,执着追求,倔强自信)
行路难(其一)评课稿第二篇:
《行路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自主研讨,理解诗人苦闷、迷惘的心情。
3.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在诵读中体会诗人复杂变化的情感、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教学难点:诗中的用典。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情景导入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奉诏入京,但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风光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真正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只让他写写诗。过了一段时间,给了他一点钱,让他离开长安。李白于是写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快乐。这首《行路难》是在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时,为了表达了他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而作。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乐府诗
屏显(1)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屏显(2)
2. 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1)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准备全班朗读。
学生活动(一)
学生自由读
学生试读(以第一、二句为例) 划分节奏
学生试读(一到四句) 判断抑扬
学生齐读全诗
再读全诗(注意节奏和抑扬) (板书:四三节奏 抑扬交替)
(2) 说说你感受的诗中的美句
方法:拿起笔批注你认为的美句,然后准备在班上交流。
学生活动(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还要深入分析, 第一句和第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以美好的场景来烘托他心 情的不愉快,而且,第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来写饭菜的丰盛、场面的豪华,更能 突出作者内心抑郁和急切寻求出路的心情。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烦闷。
前几位同学都没扣住题干来回答,我强调的是我感受到。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句话和标题紧紧呼应, 最能说明当时的处境艰难。 是不是李白真的要渡黄河, 登太行山呢?不是,这里是运用比喻是实在的表达自己无路可走的心情 多么艰难啊!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典故,写出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对从政仍有期待。(姜太公 80岁 还充满希望,我难道不应该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先用反复之词抒深长之叹。歧路: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这里承接姜尚、伊尹的典故,偏在易的一面。意为那么仕途捷径,如今在哪里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很赞同你的看法,诗人在很沉郁的时候,眼前展现的海阔天宽的图景, 他用这种美好的场景来表达自己的理想、 愿望, 这里也是用比喻的的修辞, 生动 形象地写出诗人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
这首诗中,每一个句子都是美句,他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美诗!但是,它一定有一句是全诗的感情升华,是全诗的中心,那就是最后这两句。
这个句子的原句是:
乘风破浪 , 沧海扬帆。
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乘风破浪 , 沧海扬帆 , 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它表现出海阔天空的意境 , 是作者壮思飞扬的理想境界的描述。因此 , 人们这样评价 , 说它是千古雄句 , 激荡人心。这样的句子已经单独流传下来 , 流传在我们现在的书面语中 , 流传在口语中 , 流传在广告中 , 流传在我们写文章的引用 中。这样的句子叫做警句。
屏显(3)
课中微型讲座 (一 )
警句让诗文生辉
警句 , 就是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语句。
作品中的警句 , 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有些警句,我们不知道它的出处,但是我们能记忆深刻,这就是警句的力量
《行路难》因作者锤炼了这样一个警句,情韵飞扬。
下面我们来再感受一首诗 , 请大家读出这首诗中你们熟悉的警句。
屏显(4)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你看,这首诗一落入我们的眼帘,我们就感受到这样一个句子能给我们心 灵以滋润,给我们的灵魂以启迪。
学生齐读
这个学习环节就进行到这里。下面 , 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 :理解诗中的难句。
3、说读理解诗中的句意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 :集中力量解决诗中的难句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个句子在课下注释里很详细了,但只是表层含义, 我们在理解时, 既要阐释它的表层, 还要阐释它的内在作用。 请自选一句阐释它的含义和作用。好 , 开始思考
学生活动(三)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 :这句是用吕尚垂钓碧溪时遇周文王的故事来表达 自己的希望;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 :这句是用商朝伊尹乘舟梦日的故事 来表达自己的憧憬。
你看 , 从表面上看 , 都看不出来其真正的含义。 真正的含义是希望有机会得到 赏识 , 希望委以重任。
课中微型讲座 (二 )
屏显(5)
用典 , 以传情达意
典故 :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 :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 :精炼语言 , 避直就曲 , 生动典雅。
学生活动(四)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全部串一下。齐读。
(屏显 6)
金樽斟满清酒 , 一杯要十千钱 , 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 , 价值万钱。 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 , 停下筷子 , 不能下咽。 我拔出剑来 , 四处看着 , 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 , 却被坚冰阻塞 , 想登上太行 , 却被满山的大雪阻拦。 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 , 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艰难 , 行路艰难 , 岔路这么多 , 我如今身在何处 ? 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 , 我将挂起高高的船帆渡过茫茫大海。
(学生齐读 )
两个难句都是婉曲地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两个句子读懂了 , 这首诗就基本读懂了。
再来看另外一首诗 , 它既有典故又有警句。
学生活动(四)
(屏显 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学生齐声朗读)
用典的句子是哪两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旧空吟闻笛赋说的是物是人非,到乡翻似烂柯人说的是岁月流逝。
警句是哪两句?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作者在诗里写的是他的想法,其实这两句诗的意义早已离开文本原意,被人们广泛运用,它的寓意是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而生的。
最后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各自读,大声读。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书。
要求:读出四三的节奏,读出抑、扬的表达要求,读出情感。
三、背诵感受诗中的魅力
个别学生配乐背诵
全班配乐背诵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课堂小结
(屏显8)
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
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对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渴望建功,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翰林遭贬,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未停下脚步,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吧!同学们,最后老师送大家用两句,在学习上,要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在困境中,要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
39、短诗三首繁星(七一)课堂笔记知识点
短诗三首繁星(七一)课堂笔记知识点
教材分析:
《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诗集里。总的来说,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艺术上,冰心以童心关照一切,诗歌美在清纯,美在朦胧,美在含蓄。
作者介绍: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主要作品:诗集《繁星》《春水》,小说集《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我会写:
繁:繁星 繁密 繁多 繁杂 删繁就简
漫:漫谈 漫长 漫道 漫不经心 漫山遍野
灭:消灭 灭亡 磨灭 熄灭 自生自灭
藤:紫藤 白藤 葡萄藤 顺藤摸瓜
萝:藤萝 绿萝 女萝 萝卜 菠萝
膝:膝盖 护膝 盘膝 卑躬屈膝 促膝长谈
涛:波涛 浪涛 林涛 惊涛骇浪 波涛汹涌
躲:躲闪 躲让 躲避 躲藏 东躲西藏
形近字:
漫(漫长)慢(慢慢) 灭(熄灭)火(火柴)
藤(藤蔓)腾(奔腾) 萝(萝卜)箩(箩筐)
膝(膝盖)漆(漆黑) 涛(波涛)铸(铸造)
近义词:
漫灭磨灭 回忆 回想
理解词语: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紫藤的通称。
【思潮】(1)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2)某一时期内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
【回忆】想过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清响】清脆的响声。
课文主题:
《繁星(七一)》:通过回忆小时候的事,歌颂了童真和母爱。
《繁星(一三一)》:用排比、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波澜壮阔的大海的赞颂。
《繁星(一五九)》:运用类比、联想和比喻,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这三首短诗通过对母亲和大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问题归纳:
1、第1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花园,花园中的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感觉,我 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牵挂。
2、第3首诗中巢和母亲的怀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会像安全的巢一样庇护我。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3、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