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3-11-28 09:30:02
文章: 分享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

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牛郎织女婚后过上了美满的生活,但是王母娘娘勃然大怒,抓回织女,拆散了他们的家庭,使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化为牵牛星和织女星,每年只能相会一次。赞美了牛郎、织女真挚的感情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脉络梳理: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男耕女织,幸福美满;老牛体衰,临终嘱托。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王母震怒,抓回织女;牛郎追赶,隔河相望。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织女受罚,不改痴心;七月七日,鹊桥相望。

词句赏析:

1.她喜欢人间的生活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这一组排比句表现了织女对人间生活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织女人间生活的幸福美满。

2.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都是难以到达的地方,这句话表现出了王母娘娘对织女做法的气愤和要惩罚织女的决心。

3.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

就算受了很厉害的惩罚,织女依然不死心,表现了织女对牛郎的感情非常真挚。

4.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亲亲密密地说话呢。

以牛郎织女相会结尾,照应开头,表达了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

课文重难点探究:

1.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怎么样?主要表现在哪里?(用文中语句回答)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有时候,织女也帮助牛郎干些地里的活。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

2.写老牛说的话中,两个省略号分别表示什么?

第一个省略号表示老牛很衰弱,很伤心,说话断断续续;第二个省略号表示老牛话还没有说完。

3.文中的王母娘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王母娘娘对待织女以及织女的儿女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专横、毒辣的人。

4.这篇课文和第10课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在内容上,上一课和本课连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两段故事却各有侧重。上一课以牛郎的成长经历(童年成人成家)为主展开故事,以织女在天宫的生活情况作为插叙。本课以织女的经历(婚后生活被王母抓走奋力抗争)为主线展开,王母娘娘酒醒后的情况作为插叙。

2、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课堂笔记

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课堂笔记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学短文,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并告诉我们只有合理地利用,水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

课文重难点探究:

1.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分别指的是什么?

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分别指的是白云乌云和晚霞。

2.我在空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会变成了无数雨、冰雹、雪。

3.我对人类做了些什么?

我对人类既作出了贡献,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害。

4.我在温和和暴躁的时候分别做了什么?

我在温和的时候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在暴躁的时候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3、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文中句子解析

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文中句子解析

课文选《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炎帝的小女儿溺水于东海化作精卫鸟,衔西山木石填东海。故事展示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它与本单元的《盘古开天地》一起,既为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提供了范本,又为快乐读书吧阅读《很久很久以前》做了铺垫。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4、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大意

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大意

课文选《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炎帝的小女儿溺水于东海化作精卫鸟,衔西山木石填东海。故事展示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它与本单元的《盘古开天地》一起,既为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提供了范本,又为快乐读书吧阅读《很久很久以前》做了铺垫。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在海里溺水而未能回来,因此变为精卫鸟,(它)常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

5、四年级上册繁星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词语扩展

四年级上册繁星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词语扩展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展现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

词语扩展

AABB式:密密麻麻 郁郁葱葱 花花绿绿 弯弯曲曲 稀稀落落 昏昏沉沉 迷迷糊糊

AABC式:摇摇欲坠 念念不忘 欣欣向荣 历历在目 默默无闻 津津乐道 恋恋不舍

6、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课堂笔记之课后习题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课堂笔记之课后习题

本文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2.作者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 。

快看,潮来了!人们不约而同向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天水相接的地方,拱起了一条白线,浮在宽阔的海面上,向葫芦把儿这边促来,越来越近,清晰地看见白线伸出的地方巨浪翻滚,伴着闷雷般的轰鸣,大地仿佛也在颤抖。游客们屏息凝神,惊恐好奇的眼睛注视着神使鬼差的奇景

7、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白鹭的?

外形(颜色、身段)生活习性(觅食、栖息)

3.白鹭给作者怎样的印象?

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4.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颜色非常和谐;流线型结构的身段大小非常匀称,这一切都很适宜,它的外形就像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在清水田里静静地钓鱼、在枝头孤独地站立、在黄昏的空中低低地飞行,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充满了含蓄美,就像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因此,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5.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8、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概括写颜色和身段的精巧。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那那那那连用四个那字,从簑毛、结构、喙、脚(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

3.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不安稳与悠然对比,写出了白鹭的栖息特点。

4.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加了对白鹭栖息特点的神秘感,产生无限的遐想。

5.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用(破折号)给出了作者自己的答案,让人感到白鹭无处不美。

9、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问题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

2.为什么要着重描写老牛的临终嘱托?

老牛临终嘱托牛郎留下自己的皮,至死都不忘报恩,忠心耿耿。同时,老牛的这张皮在后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处留下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3.郎织女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王母娘娘抓回织女想永远的将牛郎织女分开,牛郎携孩子追到天上,最后王母允许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4.讨论:王母娘娘、天河和牛郎织女有什么象征意义。

王母娘娘是封建统治者、封建势力的代表。

天河是封建统治者用来迫害、压制劳动人民的工具和手段。

牛郎勤劳能干、织女善良贤惠,他们两人是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

10、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讲了牛郎织女婚后自由、幸福的生活,同时交代了老牛的死和临终嘱托,为下文牛郎披牛皮飞上天空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3-5):讲述了王母娘娘无情地把织女抓走,并划一道天河将两人隔开。

第三部分(6-8):讲由于织女的极力抗争,终于得到王母娘娘的允许,每年七月七日与牛郎在鹊桥相会。

11、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句子解析

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句子解析

1.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说话了,眼眶里满是眼泪:我快不行了,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没说完就死了。

老牛会说话,而且最后说留下牛皮,遇到紧急的事披上,这些为后来的牛郎飞起来追织女做了铺垫。

3.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糟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

王母一划出现天河,牛郎飞不过去,说明王母的实力很强,分开牛郎织女的决心很大。

4.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跟牛郎会一次面。

拗看出织女斗争的决心和敢于追求幸福的勇气。

12、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之课文理解

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之课文理解

1、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

《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

2、《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3、牛郎织女,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老牛临终的嘱托,为下文做好了铺垫,因为下文写牛郎追赶王母娘娘就是凭借了牛皮的帮助。

5、《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牵牛星属于天鹰座,在银河的两岸,当牛郎隔河相望,有一颗特别亮的大星星,即就是织女星,织女星属于天琴座。

6、中国的七月初七,又被称为七夕节和七巧节(乞巧节),这天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

7、人物素描:

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于追求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朴实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无情无义,不讲骨肉亲情。

13、五年级上册11课牛郎织女二评课稿听课记录

五年级上册11课牛郎织女二评课稿听课记录

一、简要回顾

上节课的故事中,讲到了哪些内容?

牛郎身世可怜;牛郎和老牛(照顾周到、相处亲密)

二、初读故事,概括情节

1、默读:第一个故事的后面部分内容和第二个故事。

2、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织女遭受惩罚;织女和牛郎的幸福生活。

引导补充:在第一个故事中,还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个小标题,试一试。

牛郎与织女相见。

1、板书:

身世可怜

与织女相见

遭受惩罚

牛郎和老牛

幸福的生活

2、小结:很长的故事,我们通过归纳小标题,梳理出主要的情节,就是这五个阶段。读故事,不能单单读情节,我们还要读人物形象,感受牛郎、织女、王母娘娘等是怎样的人。

3、织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勤劳、追求自由

王母娘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自私、恶毒

三、想象与表达

1、结合课文内容,自己组织语言,自选一个小标题,来讲讲一个片段。

提供坡度:

①想一想,选择哪一个小标题?

②五个小标题,如果变成五幅画,每一幅画会画些什么?

③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自己的话和想象的画面,说一说。

学生分享,相机指导。

如:加上开头牛郎是一个可怜的孩子,父母早亡,兄嫂待他不好。;讲故事的语气要有变化;故事内容不要太长,有侧重,有省略;讲故事时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

2、用简单的话,把故事的大致内容讲出来。(这是本单元的习作内容)。

(在第一个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朱老师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小标题,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在第二课时中,学生已经能在默读后,较好地概括小标题,并且想象更加丰富了,思维更开阔了。

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内容时,朱老师让学生想象画面上会画些什么,一下子把故事内容具象化,学生更能清楚地意识到故事中需要呈现的人物、情节等,更加细致而全面。)

14、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l.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答:文章主要讲述了牛郎从小生活孤苦,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后来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结婚的故事。

2.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

答:牛郎每天放牛,和老牛很亲密,他把老牛照看得很细致、周到,还会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老牛也好像全了解牛郎的话。牛郎被哥嫂赶出家后,就和老牛相依为命。

3.牛郎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答:牛郎和织女是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的。织女与其他仙女偷偷下凡,来到湖里洗澡。牛郎按老牛的指示来到湖边,拿走了织女的衣服,等织女上岸,借机认识了织女。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反义词:

节俭铺张 自由拘束

活泼呆板

衰老一一年轻

勤劳节俭一一好吃懒做

近义词:

紧急危急 损害损伤

尊严威严 惩罚处罚

察访调查 活泼活跃

美满一一幸福 败坏一一破坏

尊严一一威严 厉害一一严厉

富丽堂皇一一金碧辉煌 亲亲密密一一亲亲热热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6、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挑:tiāo挑选tiǎo挑战

和:h和好h一唱一和

背:bi(背后) bēi(背着)

划:hu(划船) hu(计划)

得:de (高兴得)d (得到)děi (得亏)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7、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之课后习题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之课后习题

《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本课节选了故事的前半部分,以牛郎的成长经历童年成人成家展开情节,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到哥嫂的虐待,与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并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的故事。

1、默读课文,说说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牛郞和老牛相处: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虽然不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牛郎也就满意了。

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

他和织女认识:

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一片树林,树林前边一个湖,那时候有几个仙女会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去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牛郎按照老牛说的去做,果然认识了织女。

2、课文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再和同学演一演。

A、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如:老牛啊,我看到山下有户人家娶媳妇啦。

老牛啊,我看山那边有家人生孩子啦。

老牛啊,我这辈子是娶不上媳妇啦!

B、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例:天上的生活真是一点自由也没有,现在王母娘娘睡着了,我们一起下界看看人间是什么样的吧。

18、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本课节选了故事的前半部分,以牛郎的成长经历童年成人成家展开情节,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到哥嫂的虐待,与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并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的故事。

第一部分(1-4自然段):介绍牛郎身世。

第二部分(5-8自然段):分家,得到老牛和破车。

第三部分(9-13自然段):老牛说话,指点机会。

第四部分(14--21自然段):认识织女,结为夫妻。

添加王老师微信dyqywx05 免费送五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与生字组词课后上课资料

19、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猎人海力布》讲的是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的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本文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充满想象力,且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海力布身上,展现的大爱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传承此类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20、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重难点分析

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重难点分析

《猎人海力布》讲的是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的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本文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充满想象力,且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海力布身上,展现的大爱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传承此类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

2.文章的开头就说这是一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认为该个故事的哪些地方最动人?

我认为最动人的地方是海力布为了说服乡亲们搬家,自已说出真相,变成石头。他知道自己告诉别人鸟的话后,就会变成石头,可是为了救乡亲们,他选择牺牲自己。他的行为太伟大了,非常动人。

3.从海力布得知可怕的消息后的表现,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从得知可怕消息后白海力布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助人,心里有别人的人。

4.海力布明明知道,如果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要说?

因为海力布不仅平时热心地帮助别人,遇到困难替他人着想,更令人钦佩的是,在乡亲们遇到灾难的时候,他只有把事情说清楚,大家才会相信,只有牺牲自己,才能换来乡亲们的平安,所以他尽管知道说出来会变成石头还是说了,表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

21、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猎人海力布》讲的是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的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本文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充满想象力,且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海力布身上,展现的大爱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传承此类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流传的地点。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感谢他,把嘴里含着的宝石送给了海力布。

第三段(第7-10自然段):写海力布利用宝石知道了灾难要来的消息。并为了拯救乡亲们牺牲了自己。

第四段(第11自然段):写人们永远纪念海力布。

22、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之课后习题

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之课后习题

《圆明园的毁灭》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慨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之情。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课文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的过去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艺术的园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反应出被毁前后的不同,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圆明园昔日何等的好看,越是被写得完美,世人对被毁的圆明园就越是痛心。不但用对比写出了差距,更反应出了破坏者对我们国家历史宝物的残忍破坏,反应出当时的残忍,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懦弱无能反抗。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表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23、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重难点分析

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重难点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慨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昔日的圆明园?

答:(1)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2)圆明园的种种景点,突出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3)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2.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之情。

3.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答:课文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的过去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艺术的园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反应出被毁前后的不同,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圆明园昔日何等的好看,越是被写得完美,世人对被毁的圆明园就越是痛心。不但用对比写出了差距,更反应出了破坏者对我们国家历史宝物的残忍破坏,反应出当时的残忍,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懦弱无能反抗。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表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5.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经过。

6.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它收藏的文物珍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

7.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圆明园汇集了各地名园的精华,所以称做万园之园。

8.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课文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了它的宏伟壮观、美不胜收以及巨大的价值。而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能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化为灰烬。这种反衬的手法更能表达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以及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也更能激起读者同样的感情,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4、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本文主要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扬、感激和热爱。

25、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重难点分析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重难点分析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答:本文主要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故事。

2、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答:文中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集中体现了慈母情深,同时反映了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爱。

(1)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瘦弱的母亲

(2)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辛劳的母亲

(4)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复出现的部分,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课文中还一些这样的句子,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一连三个我的母亲,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动作写得很具体,母亲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使作者内心内心产生了巨大的触动。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用反复的手法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而且加深了读者对母亲的印象,为后文做好了铺垫。

26、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第一部分(1-4):写我渴望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

第二部分(5-37):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的经过,彰显出伟大的母爱。

第三部分(38):如愿以偿,我终于拥有了这本想买书。

27、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生字组词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生字组词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产物。

俭:jiǎn(节俭、勤俭、省吃俭用)

皇:hung(皇帝、皇宫、富丽堂皇)

偎:wēi(偎依、偎傍、人急偎亲)

衰:shuāi(衰老、早衰、衰弱)

泰:ti(泰山、泰安、国泰民安)

珊:shān(珊瑚)

瑚:h(珊瑚)

礁:jiāo(礁石、暗礁、珊瑚礁)

筐:kuāng(竹筐、箩筐、筐子)

拗:ni(执拗、拗不过、强嘴拗舌)

28、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生字组词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生字组词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产物。

生字组词

郎:货郎 新郎 令郎 儿郎 郎才女貌

爹:爹娘 爹妈 爹爹 老爹

嫂:嫂子 大嫂 表嫂 军嫂 月嫂

辆:车辆 一辆车

歹:歹人 歹徒 歹意 不知好歹 为非作歹

罕:稀罕 罕见 罕闻 纳罕 人迹罕至

纱:纱衣 纺纱 纱布 纱巾 棉纱 纱裙

妻:夫妻 妻子 妻儿 娶妻 妻离子散

趟:赶趟 走一趟 两趟桌子

托:茶托 托付 托管 衬托 寄托

泳:游泳 泳坛 泳池 仰泳 蛙泳 泳装

婚:结婚 订婚 婚约 婚礼 婚姻 求婚

辈:长辈 前辈 辈分 一辈子 人才辈出

挨:挨近 挨边 挨着 挨家挨户

29、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分段段意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分段段意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产物。

脉络梳理: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男耕女织,幸福美满;老牛体衰,临终嘱托。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王母震怒,抓回织女;牛郎追赶,隔河相望。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织女受罚,不改痴心;七月七日,鹊桥相望。

添加王老师微信dyqywx05 免费送五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与生字组词课后上课资料

30、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

主要内容:

本文叙述了勤劳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和织女相识并结成夫妻的故事。赞扬了牛郎的诚实、勤劳。以及织女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

脉络梳理:

全文共21段,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牛郎的身世。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牛郎和牛相依为命。

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写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牛郎和老牛在山里安顿下来。

第四部分(第913自然段):写老牛告诉牛郎去找一位仙女。

第五部分(第1421自然段):写牛郎找到了织女,织女同意和牛郎结婚,两人一起回到了草房。

词句赏析:

1.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他就睡在干草上。

这两句话从吃、穿、住几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哥哥嫂子对牛郎的虐待。

2.哥哥嫂子想独占爹娘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

眼中钉一般用来比喻心目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哥哥嫂子的贪财和恶毒。

3.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

成天成夜一会儿也不许老在等词写出了织女天上生活的辛苦,

把天上的生活比喻成关在监狱里说明了织女天上生活的无聊,这是织女愿意嫁给牛郎,留在人间的重要原因。

课文重难点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具体描写牛郎和牛相处的事呢?

写牛郎和牛的亲密关系,既反衬了牛郎的孤苦无依,突出牛郎命运的不幸,又表现了牛郎善良、勤劳的品质,为下文牛郎和织女的结合得到牛的帮助埋下伏笔。

2.织女为什么会留下来做牛郎的妻子?

一是因为织女厌倦了天上的生活,她很想到人间来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二是因为牛郎的话打动了她。牛郎勤快、善良,织女希望能和这样的人一起生活。

31、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

主要内容:

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脉络梳理:

全文共11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流传的地点。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感谢他,把嘴里含着的宝石送给了海力布。

第三部分(第710自然段):写海力布利用宝石知道了灾难要来的消息,并为了拯救乡亲们牺牲了自己。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写人们永远纪念海力布。

词句赏析:

1.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每次总是两个词写出了海力布一直都是把猎物分给别人,自己留很少的一份,表现出了他热心助人的优秀品质。

2.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实在是太好了。

这是对海力布的心理描写,可以看出他不贪财,但是对这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很感兴趣。

3.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这几句话是对海力布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将海力布在危难关头决心牺牲自己保护乡亲们的品质表现了出来。

课文重难点探究:

1.海力布为什么想要那颗宝石呢?

海力布要那颗宝石是为了听懂动物的话,这样他就可以打到更多的猎物,分给大家的猎物也就更多了。

2.课文开头就说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认为该个故事的哪些地方最动人?

我认为最动人的地方是海力布为了说服乡亲们搬家,,自已说出真相,变成石头。他知道自己告诉别人鸟的话后,就会变成石头,可是为了救乡亲们,他选择牺牲自己。他的行为太伟大了,非常动人。

3.从海力布得知可怕的消息后的表现,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从得知可怕消息后海力布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助人,心里有别人的人。

4.海力布明明知道,如果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要说?

因为海力布不仅平时热心地帮助别人,遇到困难替他人着想,更令人钦佩的是,在乡亲们遇到灾难的时候,他只有把事情说清楚,大家才会相信,只有牺牲自己,才能换来乡亲们的平安,所以他尽管知道说出来会变成石头还是说了,表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

32、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鸟的天堂》是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记述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动态景象。

脉络梳理:

全文共14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交代了我们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和当时的环境。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赞美了大榕树的美丽和生机。

第三部分(第1013自然段):写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33、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能认识茧栈等14个字,会写蚕考等14个字,联系语境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2. 能梳理出文章的写作线索,通过场景、细节描写品读体会父爱的伟大以及我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并说出文章以父爱之舟为题的理由。

脉络梳理:

全文共10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日常生活中的父爱。

第三部分(第59自然段):写求学路上的父爱。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照应开头。

34、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 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12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2.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3.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4.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脉络梳理:

全文共3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渴望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

第二部分(第537自然段):写我到厂房找母亲要钱,看到母亲的不易,用母亲给的钱给她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数落我一顿,又给了我买书的钱。

第三部分(第38自然段):写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相关内容
  • 五年级下古诗三首从军行诗文重难点复习随堂笔记
    五年级下古诗三首从军行诗文重难点复习随堂笔记

    1、五年级下古诗三首从军行诗文重难点复习随堂笔记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画面,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的前两句在写景的同时又渗透了丰富复杂的感情,将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所担负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

  • 五年级下两茎灯草课文读后感
    五年级下两茎灯草课文读后感

    1、五年级下两茎灯草课文读后感 五年级下两茎灯草课文读后感《两根灯草》,什么是灯草?为什么是两根呢?小说《儒林外史》,是一个经典的讽刺笑话,广为流传,本文就是引用了里面严监生的笑话。说的是严监生躺在床上,睁着眼睛,

  • 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模板
    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模板

    1、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模板一、指导思想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的学期已经来临,我要响应涟源市小学语文的课改精神,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研究新课程标准为重点,以教研为突破点,认真钻

  • 五年级上册课文8冀中的地道战必考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五年级上册课文8冀中的地道战必考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1、五年级上册课文8冀中的地道战必考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五年级上册课文8冀中的地道战必考多音字与近反义词本课分别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地道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和防御敌人的扫荡、地道里的人如何了

  • 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1、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这节课节奏比较快,开门见山引出课题《落花生》,快速让学生理文脉,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刚开始一个女孩用

  • 五年级下册第14课刷子李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下册第14课刷子李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五年级下册第14课刷子李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下册第14课刷子李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1.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刷子李穿上这身黑,与其说是在和一桶白浆较劲,不如说是在与

  • 五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

    1、五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的学期已经来临,我要响应涟源市小学语文的课改精神,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研究新课程标准为重点,以教研为突破点,认真钻

  • 五年级下21课杨氏之子生字组词词语解析
    五年级下21课杨氏之子生字组词词语解析

    1、五年级下21课杨氏之子生字组词词语解析 课文通过讲述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妙答来客的故事,赞扬了孩子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五年级下21课杨氏之子生字组词词语解析理解词语:氏:姓氏,表示

  • 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之从军行课堂笔记
    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之从军行课堂笔记

    1、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之从军行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这首诗通过对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的描写,表现了戍边战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②作者简介:王昌龄,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

  •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1、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反思我的《白鹭》课堂教学,我努力把握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利用教学媒体注重教学情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