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评课稿》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求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年级数学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4,相应的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九中的题目。
【课程标准描述】能够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能够理解与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联系能够把分数问题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迁移类推到百分数。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2、能够正确解决各类百分数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结合生活学校图书馆图书数量的变化实例的学习能够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与分数的相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完成评价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复习铺垫
1.找出下面各题的单位1的量.(口答)
三好学生占全班同学的13% 。
六(1)班40名学生参加大扫除,其中37.5%的同学打扫教室。
2.出示题目:学校图书馆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3/25,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要求:(1)找出单位1的量,
(2)写出数量关系式。
(3)独立列式计算后,和同伴交流解题思路。
2、提出问题:把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3/25更改为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你还会吗?引出课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完成评价目标1)。
1.课件出示例4: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①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是什么含义。
②把谁看作单位1。
③画出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式。
④列式计算
⑤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做法。
2.让学生大胆进行尝试分析解答。
3.完成后,让学生讲解,要求说出解题思路。
(1)方法一:原有册数+增加的册数=现在有册数
列式:1400+140012%
=1400+168
=1568(册)
(2)方法二:原有册数(1+12%)=现有册数
列式:1400(1+12%)
=1400112%
=1568(册)
4.学生说感受,使学生知道: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相同。
5.小结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完成评价目标1)
(1)抓住题目中的关键条件(分率句)分析。
(2)弄清楚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根据多(或少)百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百分率。
(3)再用乘法进行计算。
三、闯关练习,深化新知 (完成评价目标2)。
1.教科书第91页做一做第1题。
2.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九的第9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1.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百分数应用题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 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联系。
2.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五、知识拓展
总经理向员工承诺:2013年我公司的月工资是3000元,我计划每年使大家月收入递增20%,到2015年大家月收入将达到4500元。总经理的承诺对吗?
【学习目标检测】第92页练习十九 第7题和第8题。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例4: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方法一: 方法二:
2、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 练一练 1.(1)一共有几个丝瓜?(2)一共有多少人?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 练一练 1.
(1)一共有几个丝瓜?
2+3+4=9(2+3=5 5+4=9)
(2)一共有多少人?
3+3+3=9(3+3=6 6+3=9)
3、观察物体(一)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一)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
1.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具准备:
玩具恐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猜图游戏好吗?
出示情境图:请猜一猜这张图片是什么?
生:一只小猫。
出示第二幅:看看它的另背面。
生:原来是只斑马。
出示第三幅图。
生:原来是喜羊羊。
出示第四幅图。
生:是飞机的侧面。
2.师:有什么感受?
生: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全面观察。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并介绍玩具恐龙。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恐龙(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恐龙是什么样子(藏起恐龙)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恐龙。
2.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恐龙,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恐龙)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
3.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恐龙的前面(这时把恐龙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4.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恐龙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恐龙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5.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6.师:把恐龙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恐龙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7.观察数学书。
(1)请组上同学把数学书立着拼在一起,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书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4、观察数学书和笔盒。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笔盒,放在书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
(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三、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做一做
2.说一说下面物体各部分名称及形状是什么?
3.观察物体并画一画。
4.连一连。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4、2.(1)9个皮球多少元? (2)9个网球多少元?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买球》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2.(1)9个皮球多少元?
98=72
答:9个皮球72元。
(2)9个网球多少元?
99=81
答:9个网球81元。
(3)30元买4个网球,够吗?
94=36
答:够了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5、(1)小明比小华少拍多少个?(2)小芳和小强一共拍了多少个?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参考答案
(1)小明比小华少拍多少个?
41-34=7(个)
答:小明比小华少拍7个。
(2)小芳和小强一共拍了多少个?
45+39=84(个)
答:小芳和小强一共拍了84个。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选择两个列式算一算。
6、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一) (1)填一埴。 (2)博物馆到电影院一共990米,公园到电影院有多少米? (3)学校到博物馆和学校到电影院哪段路程长?长多少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一)
(1)填一填。
371+215=586(米)
586+230=816(米)
(2)博物馆到电影院一共990米,公园到电影院有多少米?
990-816=174(米)
答:公园到电影院有174米。
(3)学校到博物馆和学校到电影院哪段路程长?长多少米?
学校到博物馆:586米
学校到电影院:230+174=404(米)
586-404=182(米)
答:学校到博物馆长,长182米。
7、1.下面是武汉到南京的长江航线示意图。 (1)九江到芜湖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2) 733 - 637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航程?画一画,说一说。 (3)一艘客轮从武汉出发,沿航线已经航行了
1.下面是武汉到南京的长江航线示意图。
(1)九江到芜湖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637-269=368 (千米)
答:九江到芜湖有368千米。
(2) 733 - 637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航程?画一画,说一说。
733-637=96 (千米)答: 芜湖到南京,有96千米。
(3)一艘客轮从武汉出发,沿航线已经航行了约600千米,在图中标出客轮的大概位置。
8、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二) 4.赵叔叔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他这一周每天行驶的里程如下。 (1) 赵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星期一早上出发时里程表的读数是632千米,算一算,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二)
4.赵叔叔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他这一周每天行驶的里程如下。
(1) 赵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8+27+31+29+28=143(千米)
(2)星期一早上出发时里程表的读数是632千米,算一算,赵叔叔星期五晚上到家时里程表的读数是多少?
632+143=775(千米)
9、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丰收了》 (1)奇思用6天看完这本书,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笑笑已经看了80页,剩下的要在5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3)再想一个生活中用(180-80)+5解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丰收了》
(1)奇思用6天看完这本书,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1806=30(页)
(2)笑笑已经看了80页,剩下的要在5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180-80)5=20(页)
(3)再想一个生活中用(180-80)+5解决的数学问题,与同伴说-说。
小红带了180元,买书包用去了80元,剩下的钱正好买5支钢笔,一支钢笔多少元?
10、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数与代数》 13.下面是“郑州一上海”沿线主要车站的火车里程表。 (1)南京到上海的里程是多少千米? (2)郑州到南京的里程是697千米,徐州到南京有多远?在上图中画一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数与代数》
13.下面是郑州一上海沿线主要车站的火车里程表。
(1)南京到上海的里程是多少千米?
175+126=301(千米)
答:南京到上海的里程是(301)千米。
(2)郑州到南京的里程是697千米,徐州到南京有多远?在上图中画一画,算一算。
697-349=348(千米)
答:徐州到南京(348)千米。
(3)一列火车从郑州出发,每时行驶95千米,7时后能到南京吗?
95x7=665(千米)
答:7小时后(不能)到南京。
11、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数与代数》 12. (1)一瓶墨水多少元? (2)平均每只小松鼠分到多少个?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数与代数》
12.
(1)一瓶墨水多少元?
29-3x6=11(元)
答:一瓶墨水11元。
(2)平均每只小松鼠分到多少个?
(95-7)8=11(个)
答:平均每只小松鼠分到11个。
12、1.(1)桃的个数是香蕉的()倍。 (2)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练习题及答案
1.(1)桃的个数是香蕉的(2)倍。
(2)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
13、(1)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的有( )人? (2)会唱歌或会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三》练习题及答案
2.学校歌舞小组中会唱歌的有魏东、马晓军、孙晓明、黄阳、崔美兰、王哲、罗红、宋玲玲、沈欢,会跳舞的有高新、郑虹、马晓军、胡霞、黄阳、万大林、宋玲玲、姜旭、罗红、徐丽娟。
(1)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的有(4)人
(2)会唱歌或会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9+10-4=15(人)或5+4+6=15(人)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会唱歌比会跳舞的少多少人?
10-9=1(人)
答:会唱歌或会跳舞的一共有15人,会唱歌比会跳舞的少1人。
14、1.找一找,填一填 (1)红色车在第( )列、第( )行,用数对表示为( , )。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1.找一找,填一填
(1)红色车在第(2)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为(2,4)。
(2)黄色车在第(3)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为(3,1)。
(3)奇思家的车在(4,3)的位置,妙想家的车在(2,2)的位置,在图中将它们标出来。
15、(1)460700043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位,7在()位上,表示7个()。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一参考答案
14.填空。
(1)4607000430是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十亿)位,7在(百万)位上,表示7个(百万)。
(2)40200<42000 70万>690000 43030=43300
(3)一个乘法算式的积是50,一个因数乘1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600。
(4)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以4,要使商不变,除数要除以4。
16、(1)每种蔬菜卖了多少元?(2)一共收入多少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练习题及答案
10.张叔叔种植了品种繁多的观赏蔬菜。其中一部分蔬菜的价格和卖出的盆数如下表:
(1)每种蔬菜卖了多少元?
辣椒:30512=3624(元)
西红柿:13514=1890(元)
油珍南瓜:14015=2100(元)
(2)一共收入多少元?
3624+1890+2100=7614(元)
17、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精打细算》 (1)星星文具店的钢笔每支多少元?阳光文具店的钢笔每支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用竖式算一算,结合情境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3)说一说,哪个文具店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精打细算》
(1)星星文具店的钢笔每支多少元?阳光文具店的钢笔每支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星星文具店:13.62=6.8(元)
阳光文具店:19.53=6.5(元)
(2)用竖式算一算,结合情境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13.62=6.8(元)
19.53=6.5(元)
(3)说一说,哪个文具店的钢笔便宜?每支钢笔便宜多少元?
6.8元6.5元
6.8-6.5=0.3(元)
答:阳光文具店卖得便宜,每支钢笔便宜0.3元。
18、9.在右图中:(1)哪一部分的面积是ac?(2)哪一部分的面积是bc?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练习题及答案
9.在右图中:
(1)哪一部分的面积是ac?
(2)哪一部分的面积是bc?
(3)整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整个图形的面积是ac+bc
19、1.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是16cm²,边长是整厘米数。(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 (1)有哪几种画法?与同伴说一说。 (2)在下面横线上写出16的全部因数。 16的全部因数:
1.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是16cm,边长是整厘米数。(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
(1)有哪几种画法?与同伴说一说。
4X4=16 2X8=16 1X16=16
(2)在下面横线上写出16的全部因数。
16的全部因数:1,16,2,8,4
20、(1)观察9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 (2)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征?与同伴说说你的想法。 (3)如果左表扩“充到200,并找出99后面是9的倍数的数,它们将在表中的什么位置?做一做,检验你的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
(1)观察9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2)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征?与同伴说说你的想法。
斜对角
(3)如果左表扩充到200,并找出99后面是9的倍数的数,它们将在表中的什么位置?做一做,检验你的答案。
108、117、126 135、144、153、162、171、180、189、198
21、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倍数与因数》 1. (1)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2)根据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倍数与因数》
1.
(1)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2X6=12(个)
(2)根据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22、8.(1)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2)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增加1cm、底减少1cm,得到的新平行四边形和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3)如果梯形的高增加2cm,下底减少2cm呢?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8.(1)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4X4=16(cm)
(2)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增加1cm、底减少1cm,得到的新平行四边形和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4-1)X(4+1)=15(cm) 面积减少。
(3)如果梯形的高增加2cm,下底减少2cm呢?
(4--2)X(4+2)=12(cm) 面积减少。
(4)你发现了什么?举例验证你的发现。
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样时,随着高增加、底减少相同的数量,面积会逐渐减少。
23、13.用100元买奖品。 (1)小猫想用余下的钱买文具盒,能买多少个? (2)小狗最多能买多少支铅笔?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 巩固应用》
13.用100元买奖品。
(1)小猫想用余下的钱买文具盒,能买多少个?
(100-41.5)4.5= 13(个)
答: 能买13个。
(2)小狗最多能买多少支铅笔?
1001.566.7(支)66(支)
答: 最多能买66支铅笔。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24、5. (1)女生的人数占这群学生数的( )/( ) 戴眼镜的人数占这群学生数的( )/( )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 (2)你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 (3)用分数表示你们班学生的情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六》
(1)女生的人数占这群学生数的7/13
戴眼镜的人数占这群学生数的1/13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6/7
(2)你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
男生的人数占这群学生数的6/13
(3)用分数表示你们班学生的情况。
25、5.山娃家一共养了6只羊,8只鸭子,20只兔子。 (1)羊的只数是鸭子的几分之几? (2)羊的只数是兔子的几分之几? 兔子的只数是羊的几分之几?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与除法》
5.山娃家一共养了6只羊,8只鸭子,20只兔子。
(1)羊的只数是鸭子的几分之几?
68=6/8
答:羊的只数是鸭子的6/8。
(2)羊的只数是兔子的几分之几?
620=6/20
答:羊的只数是兔子的6/20
兔子的只数是羊的几分之几?
206=20/6
答:兔子的只数是羊的20/6
26、1.(1)胜的场数、平的场数、输的场数各占总场数的几分之几? (2)用最简分数表示,说一说你是怎样约分的。 (3)请你再举一个例子说明约分的过程,并与同伴交流。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约分》
1.(1)胜的场数、平的场数、输的场数各占总场数的几分之几?
(2)用最简分数表示,说一说你是怎样约分的。
(3)请你再举一个例子说明约分的过程,并与同伴交流。
2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评课稿
去年 今年
480人 540人
500人 520人
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观察统计表,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与百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1:今年自驾游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生2:去年自驾游人数是今年的百分之几?
生3: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人数多百分之几?
生4: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自驾游人数少百分之几?
学生自由的提问题,对学生能口头解决的问题进行随机解决,与本节新内容有关的问题进行板书。
师:第一个问题怎样解答?
生:540480
师:第二个问题呢?
生:480540
师:为什么两个问题都要用除计算,被除数和除数却不一样呢?
生:第一题是以去年自驾游的人数为标准,第二题是以今年自驾游的人数为标准。
[设计意图]
借助农家乐的数学情境可以更好的调动动学生参与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分析素材提出问题,培养学主和问题意识。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1.解决红点问题: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人数多百分之几?
(1)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理解题意。
你能试着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吗?
师:结合线段图,你能说说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人数多百分之几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吗?
小组内交流,重点让学生借助图说说问题的含义。
生: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人数增加百分之几,就是今年比去年多的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实理解题目的含意为建立模型奠定基础。
(2)自主探究算法
学生尝试解答,组织小组内交流,搜集不同的做法。
(3)全班交流,理解算法。
生1:(540-480)480=12.5%
师:先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80?
生2:540480-100%=12.5%
师:先求的是什么?
师:为什么可以用112.5%-100%?
[设计意图]
给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质疑、追问题,引发维碰撞,促进思维发展,初步形成数学模型。
2.解决绿点问题: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自驾游人数少百分之几?
师: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人数多12.5%,猜想一下,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自驾游人数少百分之几?能不能少12.5%?为什么?
学生独立解决后组织交流思考的过程。
生1:(540-480)54011.1%
生2:100%-48054011.1%
[设计意图]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突出以什么为标准的重要性。
3.对比探究,提升方法。
师:先观察第道题的第一种方法,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主思考后讨论交流。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师:先观察第道题的第二种方法,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观察第二种做法都要用了100%,这两个100%是一回事吗?有什么不同,百分数之间相加减要注意什么?
师:想一想,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有什么办法吗?
提炼: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较,以谁为标准,要问的问题是谁占谁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探究,在比较中找出不同,在不同中找出相同,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10月2日去济南近郊旅游的人数约为1万人,10月3日约为0.8万人。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
学生借助线段图,独立解决。
2.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
小组内,先独立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如:
(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
3.小明在放假前体重为40千克,开学时体重增加了5%,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体重又降低了5%,小明现在比放假前的体重是轻了还是重了?
[设计意图]
突出方法的提炼,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
四、教师小结,交流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本质的理解和深层次思考,从而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又提升学生和梳理和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一个数-另一个数)另一个数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知:
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带领学生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两种常用解法,然后再让学生迁移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上来,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
2.讨论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后,展示不同的答案,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展示,思维火花的碰撞,在争辩中明确算理。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在互助合作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3.画图比较法。画图辅助理解题意,找出解决问题的突跛口。本节课,我在课中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在练习中又出现了不同的线段图,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列式。(同一情境)这样做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对比思维,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本质内涵的理解。
不足之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时,关注纵深不够。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前后相生的。我们不能就题教题,要关注纵深。即研究实际问题本身的发展。如,本课求的是百分数,可以从百分数的意义着手,让学生结合百分数的意义分析思考问题其实就是哪两个量比较,谁是单位1。学生从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展开思维,就会顺水推舟,自主地联系起上节课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决策略,主动迁移类推,得出解题思路,同时,会灵活应用,应对不同的生活问题。
28、7.(1)画图表示三人体重之间的关系。(2)小刚和小明的体重分别是多少千克?算一算。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练习题及答案
7.(1)画图表示三人体重之间的关系。
(2)小刚和小明的体重分别是多少千克?算一算。
小刚
35(1+1/5)
=356/5
=42(kg)
小明
35(1-1/7)
=356/7
=30(kg)
29、(2)运动时间占全天时间的百分之几?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练习题及答案
8.(2)运动时间占全天时间的百分之几?
224=0.083=8.3%
答:运动时间占全天时间的百分之八点三。
30、(1)从食物中获取的水分占每日摄水量的百分之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八参考答案
13.人体大约每天需要摄入2500mL的水分,其中从食物中获得的约为1200mL,饮水获得的约为1300mL。
(1)从食物中获取的水分占每日摄水量的百分之几?
(2)饮水获得的水分占每日摄水量的百分之几?
(1)12002500100%=0.48100%=48%
(2)13002500100%=0.52100%=52%
(或1-48%=52%)
答:从食物中获取的水分占每日摄水量的48%。
饮水获得的水分占每日摄水量的52%。
31、8.下表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大致构成情况。(1)耕地占可利用土地的百分之多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一参考答案
8.下表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大致构成情况。
(1)耕地占可利用土地的百分之多少?
1-21.6%=78.4%
13.5%78.4%17.2%
答:耕地占可利用土地的17.2%。
(2)请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上表中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