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3-11-04 10:31:07
文章: 分享

《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宋人为什么没有再次得到兔子?

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宋人再也没有得到兔子。

2.宋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做事急于求成,对意外心存侥幸。

2、二年级上册第18课刘胡兰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18课刘胡兰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说说敌人用了哪些手段对付刘胡兰?

敌人用了收买、威胁、毒打、杀害的手段对付刘胡兰。

2.从哪几个地方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

面对敌人的收买,刘胡兰大声地回答说:我不知道;

面对敌人的威胁,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面对敌人的毒打,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面对敌人的杀害,刘胡兰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英勇就义了。

3.你如何理解生的伟大、死得光荣?

刘胡兰为革命奋斗的一生是伟大的,为党和人民而死是光荣的。

3、二年级上册第13课寒号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13课寒号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寒号鸟两次都不听喜鹊的劝告,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得过且过 带来了什么后果?

第一次不听劝告: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次不听劝告: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然后,在夜里冻死了。

2.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喜鹊很勤奋,看得远。冬天快到的时候,它就已经给自己做窝。寒号鸟懒惰,不听劝告,得过且过,所以被冻死了。

3.看到故事的结局时,你有什么感受?结合课文说一说。

我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美好生活需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4、四年级上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拿取火种?可见他是个怎样的神?

(1)因为人类没有火,只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漫长的黑夜,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同情人类,决定到太阳神那里拿取火种。(2)可见普罗米修斯是个为民造福、心地善良的神。

2.普罗米修斯是怎样拿取火种的?他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变化?

(1)普罗米修斯看到太阳神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天空中驶过,就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2)人类有了火,可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用火驱赶猛兽。

3.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后遭受了哪些惩罚?他是如何面对的?体现了他什么精神?

(1)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遭受了残酷惩罚: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让他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不屈服;宙斯又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日食夜长,痛苦没有尽头,普罗米修斯被折磨了许多年,依然没有屈服,直到被大力神所救。(2)这体现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坚持正义、为造福人类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

4.课文是怎样表现普罗米修斯这个英雄形象的?

课文主要通过描写普罗米修斯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普罗米修斯这个英雄形象。比如:他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这里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的勇敢。又如: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这里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精神。

5、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精卫是个什么样的人?

意志坚定、不屈不挠、锲而不舍、人定胜天、自强不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2.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希望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将大海填平,不让它再夺取别人的生命。

3.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满吗?

不能,虽然精卫填海的精神可嘉,但神话反映的是上古先民美好的愿望,因为他们无法战胜自然、解释自然,所以将愿望付诸神话中,这是神话的本质。精卫填海的最后结局只是精卫鸟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没有点明它填平了大海。

4.学完这篇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卫鸟形象,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6、四年级上册第20课陀螺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20课陀螺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作者为什么要介绍陀螺的别称?

绍陀螺在故乡的别称是冰尜儿,一方面给读者做更多介绍,另一方面使文章用词更具生活乐趣,让读者倍感亲切,从而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2.我的陀螺遭到同伴们嘲笑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

3.仔细阅读第9、10自然段,说说在描写斗陀螺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陀螺以人的动作和情感,把陀螺写活了,好像陀螺也有了思想和意识,将小陀螺和大陀螺交战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4.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

虽然胜利小如微尘,但对于作者这样好胜心强的孩子来说也是足以陶醉许久的一件事情。

5.作者从斗陀螺这件事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作者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的道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才能、品质、行为等是不可能单单从外貌上就能看出来的,海水也是不可能用斗就可以测量出来的。这警示我们在生活中看待事物或问题不能从表面出发,而要看其内在本质。

6.为什么说我取得赛陀螺的胜利是辉煌的时刻?

一是我喜欢赛陀螺,到处找木头做陀螺,但是没有成功,我对赛陀螺充满着期待。二是叔叔送我的陀螺不那么帅气,我对它取胜不抱希望,但它最终战胜了大陀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我非常激动,认为这是辉煌的时刻。

7、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

是因为廉颇认为自己立过大功却位于蔺相如之下,所以不服.廉颇知道了蔺相如顾全大局,为国家利益着想,所以负荆请罪,两人和好。

2.你从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

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心胸宽广、热爱国家。廉颇:英勇善战、坦率直爽、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必改。

3.蔺相如在哪两件事上立了功?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4.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后,廉颇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廉颇认为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而蔺相如却只凭一张嘴,官职就在他之上,很是不服气,就说碰见蔺相如会给他个下不了台。

5.蔺相如是怎样对待廉颇的不服气的?

处处回避廉颇,躲着廉颇,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

6.结果如何?

廉颇上门负荆请罪,俩人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8、一年级下册第19课棉花姑娘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第19课棉花姑娘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棉花姑娘治病?

因为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2.比较二、三、四自然段,说说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句式一样。

不同点:医生不一样,捉的虫子也不一样,第四自然段还多了高兴一次。

9、一年级下册第16课一分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第16课一分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题中的一分钟指的是什么?

课题中的一分钟指的是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既珍贵的时间。

2.最开始,元元对待一分钟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最开始,元元认为一分钟很短,早一分钟晚一分钟没有什么关系。

3.元元为什么非常后悔?

因为元元没想到自己只是睡了短短的一分钟,却迟到了二十分钟,他很后悔自己没有珍惜那一分钟。

10、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课文重难点探究:

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

 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2.从我要给爸爸浇田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从我这一美好的想象中可以看出我关心爸爸,希望为爸爸减轻负担。可以看出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处处为家人着想。

3.我真的能走到桥上去吗?

不能。因为这是彩虹,不是真的桥,没办法走上去。说彩虹是桥是我的想象。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彩云是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彩云指的是我的花裙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裙子比喻成彩云,既写出了花裙子在空中飘的感觉,又突出了花裙子的美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11、五年级下册第7课猴王出世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7课猴王出世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石猴的日常生活情形是怎样的?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2、结合全文,说一说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石猴是一个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首先他来历不凡,是一个感受日月精华的石猴,出世充满神奇色彩。其次,他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文中描写他出世后的生活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点。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以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连群猴都懂得这个做人的起码道理,如果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反而不讲诚信,这不是说连群猴都不如了吗?所以作为一个人,就应该讲究诚信。

12、五年级下册第6课景阳冈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6课景阳冈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酒家为何给店取名为三碗不过冈?武松知道真的有虎,他为什么还执意上冈?

因为酒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凡是客人到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

的山冈,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武松之所以执意上冈,一是怕店家耻笑自己,二是对自己战胜老虎有很大的信心,表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英勇无畏。

2.老虎是怎样进攻武松的?这样详细写老虎的目是什么?

老虎的进攻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详细写虎是为了写人,以虎的凶猛衬托出人的勇猛。

3.文中多次用了闪这个动词,你觉得能不能换成躲?为什么?

面对老虎的凶猛进攻,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不能换成躲字,因为闪字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武松在遭遇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二是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三是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4.从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动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这段话具体详细地描绘了武松赤手空拳勇斗老虎的经过。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动词,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5.在打虎事件中,作者是怎样塑造武松这一人物的?

作者通过武松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塑造的。

6.除了打虎,作者在开始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打虎有什么关系?

1-4自然段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这些内容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对武松的语言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打虎作了铺垫。

7.武松打虎是为民除害吗?为什么?

是。因为这只吊睛白额大虫一到天晚就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二三十条大汉性命。武松打死它,可以说是为民除掉了一害。

8.第9自然段写老虎扑人,武松沉着应对,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出了什么?

答: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扑掀剪是老虎进攻的三招,这些动作把老虎的凶猛、让人生畏的气势显露无遗。武松用三闪沉着应对,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体现了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9.通过全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通过全文,我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武功高强、豪爽倔强、无所畏惧的武松。

13、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第一自然段第二句。

2.五根手指分别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大拇指:(长处)最肯吃苦、默默奉献;(短处)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食指:(长处)勤奋、敢于探险、不怕牺牲、机敏;(短处)不窈窕,曲线强硬。中指:(长处)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短处)沽名钓誉、华而不实。无名指和小指:(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短处)能力薄弱。

3.文章是按什么结构写的?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文章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通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加上恰当的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主题鲜明,结构清晰严谨,语言风趣幽默。

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明五根手指的作用是不同的。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和样子上的差别他们的力气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这让我们懂得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二是让我们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集合在一起,就根根有用。人也是这样,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做好。

14、五年级下册第17课跳水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17课跳水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2.课文开头两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为全文作了必要的铺垫:(1)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条件。正因为风平浪静,水手们才会轻松悠闲起来,才有兴趣拿猴子取乐。(2)暗示了事情的结局。正因风平浪静,孩子跳进水里才能被水手迅速救起,转危为安。

3.船长真会对儿子开枪吗?你可以看出船长有怎样的品质?

船长不会真的开枪。他只是拿开枪来吓唬自己的儿子,让儿子尽快跳入海中。在这种情况下,唯有跳海才有得救的可能。而假装开枪,是逼迫儿子跳海的最有效的办法。船长有机智、勇敢、沉着、果断的优良素质。

4.从船长的表现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遇事要沉着冷静,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15、五年级下册第11课军神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11课军神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沃克医生为什么认定病人是军人?

沃克医生曾经当过军医,根据伤口就能判断出来;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如此镇定从容,这是一名军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由此,也可以判断出来。

2.沃克医生为什么称病人为军神?

军神是沃克医生对病人在做手术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病人在手术中能忍受一切痛苦,具有不怕一切的大无畏的精神。他所表现出来的意志跟钢板一样坚强,是一般军人做不到的。

3.刘伯承刚开始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最后又为什么要说出来?

刘伯承在战斗中受伤,深知自己是敌人捉拿的要犯,加上对沃克医生的为人不了解,所以不敢轻易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最后说出来,是因为他看到沃克医生医德高尚,值得信赖。

4.本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来写沃克医生?

用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来衬托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质。

16、四年级下册第21课芦花鞋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21课芦花鞋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青铜一家是怎么做芦花鞋的?

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

2.青铜一家人空闲时编芦花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青铜一家生活艰难,做鞋卖可以挣点钱,补贴家用。

3.青铜坚持雪天一定要去镇上卖鞋,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青铜坚持雪天一定要去镇上卖鞋,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倔强、坚持不懈、为家庭着想的孩子。

4.你怎么样看待家人提出的同意青铜冒雪卖鞋子的条件?

知道青铜卖鞋子是下定了决心,家人只好让他先挑选一双芦花鞋穿上,体现了家人对青铜的关爱。青铜穿上满满关爱的暖和和的芦花鞋去镇上卖鞋子,也为结尾赤脚回家前后对应,形成对比。

5.文中为什么两次写青铜的目光落在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

青铜第一次将目光落在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是因为看到追上来想买芦花鞋的那个人因没买到鞋很失望,产生了卖掉自己穿的芦花鞋的想法。第二次将目光落在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是因为看看天空,看看雪地,想着天晴了,雪地也许不会那么冷吧,于是坚定了卖掉自已穿的芦花鞋的想法。

6.文中有哪些地方使你感动?又是什么感动了你?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青铜以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会买鞋的理由说服家人,执意去镇上卖芦花鞋;在雪越下越大的街上,青铜一直顶着风雪守着芦花鞋,直到卖完芦花鞋;为了不让一个特别想买芦花鞋的人失望,也为了家里多赚一点钱,青铜脱下了自己穿的鞋卖给对方。这些都使我感动。

青铜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以及为家人分担,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心灵感动了我。

17、四年级下册第14课母鸡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14课母鸡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文章第3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

2.文章第7段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母鸡关照鸡雏的?表现了母鸡的什么特点?

从母鸡教鸡雏们本领、给鸡雏们取暖、身体供鸡雏们游戏这三方面介绍母鸡关照鸡雏的,表现了母鸡慈爱、不辞辛苦的特点。

18、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白桦的?

这首诗是按总分的顺序来描写白桦的。

2.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白桦的美?

写白桦在雪中的美、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在朝霞中的美。

3.文章以白桦为描写对象,表现了白桦怎样的形象?

本文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之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挺拔之美。

4.白桦外在形象是怎样的?内在气质是什么?

白桦外在形象是挺拔、秀美、洁白;白桦内在气质是含蓄、高洁。

19、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诗中的绿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景象和诗人的感觉(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2.诗中呈现了哪些绿色,有什么特点?

列举了六种绿色: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3.想象所有的绿色集中起来是怎样的情景?

满眼的绿是那么浓密,那么厚实,那么充盈,大自然充满了绿色,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4.第2至4自然段,诗人从哪几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程度、空间、形态这三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5.为什么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因为诗人心中充满了绿,感觉所有的绿(绿色的草叶、枝条)在春风吹拂下起起伏伏,富有节奏。

20、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鹿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角的?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鹿非常欣赏自己的角,认为自己的角精美别致,像珊瑚那样美丽。看着自己的角,鹿的心情也是很美丽的。

2.鹿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腿的?

鹿认为自己的腿太细了,和美丽的角不般配,对腿很不满意。(此时他还没发现自己的腿的长处)

3.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也要看到事物的短处。

21、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宋人为什么没有再次得到兔子?

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宋人再也没有得到兔子。

2.宋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做事急于求成,对意外心存侥幸。

22、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中的这份备忘录记录了哪几种昆虫?

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

2.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拟写小标题的?

复眼是根据蜻蜓和苍蝇的特点拟写的,花大姐是根据瓢虫的外形拟写的,独角仙和蚂蚱是根据它们的名字拟写的。

23、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作者看荷花的时候,为什么会把自己也想象成荷花?

因为面对这满池美丽如画的荷花,作者看得入了迷,如痴如醉,和眼前的景物融为了一体。因此,一阵风吹来,我仿佛与花共舞;风停了,我仿佛与虫、鱼共语。

2.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3.作者观赏荷花时产生了怎样的想象?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

想象: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看得入了迷,如痴如醉,和眼前的景物融为了一体,所以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荷花,快乐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4、三年级下册第26课方帽子店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26课方帽子店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方帽子有诸多弊端,为什么帽子店却一直只做方帽子呢?

因为他们不仅固执,而且没有创新精神,所以他们没有根据人们真正的需要去做合适的帽子,而是固执己见,只做方帽子。

2.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孩子们一样,对周围不合理的事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努力去实践,而不能像方帽子店的主人那样固执己见。如果故步自封,不求发展,最终只能被时代淘汰。

25、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中把虾分为哪几类?

作者根据不同的沿着把虾分为两类: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2.作者是怎样写受到惊扰后的小虾的?

作者先用拟人的手法,写了小虾受到惊扰后的样子;接着通过动作描写,详细地写出了小虾受到惊扰后腿、钳子、胡须、眼珠子的形态,从整体到细节,将收到惊扰后的小虾描写得十分形象。

26、二年级下册第16课雷雨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第16课雷雨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个方面写雷雨的)?

课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顺序写的。

2.雷雨中的景象这部分内容中,雨势是怎样变化的?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雨大雨渐渐变小。

27、二年级下册第14课小马过河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第14课小马过河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老马让小马去做什么事?小马的心情是怎样的?

老马让小马帮她把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的心情是非常高兴的。

2.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小马不知如何是好。他看见一头老牛,于是就向老牛请教。

3.同是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和松鼠对河水深浅的判断会截然不同?

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刚没过它的小腿,它说的河水很浅,是符合自身实际

的;小松鼠个头矮小,河水是可能把它淹没的,所以他说水很深。

4.为什么小马觉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又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因为小马比老牛矮,比松鼠高。虽然河水的深浅没有改变,但小马从水淹没自己的身体的位置,感觉到河水并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相关内容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

    1、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本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

  • 三年级第4课生字组词怎么组
    三年级第4课生字组词怎么组

    1、一年级第11课的生字组词怎么组 一年级第11课的生字组词怎么组《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河北省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目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目参考答案

    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目参考答案 一、读一读,连一连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守 shǒu 守卫 防守 宋 snɡ 宋朝 宋词 耕 ɡēnɡ 耕作 耕田 触 ch 触动 接触 弱 ru 弱者 软弱 欣 xīn 欣赏 欣喜 欣 xīn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多音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多音字组词

    1、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多音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多音字组词本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

  • 三年级下册小虾生字组词带拼音
    三年级下册小虾生字组词带拼音

    1、三年级下册小虾生字组词带拼音 三年级下册小虾生字组词带拼音小虾本文通过描述小虾种类、我观察小虾打架的细节,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缸 ɡānɡ 鱼缸 浴缸 隙 x 空隙 缝

  •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生字组词造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生字组词造句

    1、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生字组词造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生字组词造句①生字组词造句陈(陈列、姓陈、陈旧) 这种陈旧的衣服款式在顾客中极不吃香。联(联系、关联、联合) 这件事情可以和那件事情关联起来!缸(水缸、米缸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目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目

    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目 一、读一读,连一连陶 验 价 妇 逼 配 冀 罐ji bī to gun yn pi f j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守( )( )( ) 宋( )( )( )耕( )( )( ) 触( )( )( )弱( )( )( ) 欣( )( )( )赏( )( )( ) 致( )( )( )狮( )( )( ) 代( )( )( )三、照样子,换部首成新字,再

  •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生字组词造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生字组词造句

    1、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生字组词造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生字组词造句①生字组词造句斗 战斗 争斗 司令员指挥战斗非常老练,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军。 棒 木棒 棒冰 别把 木棍 削成短的棍。恩 报恩 恩人 堂中各有

  • 三年级《燕子》的第二课听课记录
    三年级《燕子》的第二课听课记录

    第二节听的是三1班黄小媚老师的课。 黄老师很年轻,过去是我的学生,还能记得她小时候那可爱的脸蛋,有时还喜欢撒撒娇。 黄老师上的是第一课《燕子》的第二课时。 匆匆记录如下: 燕子 市二小三1班 黄小媚 2012/2/10 一、复习回顾:学了课文,你觉得燕子是怎样的动物?*活泼 机灵 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外形特点:活泼机灵 * 说的对吗?*不对 那是什么特点呢? *飞行特点:轻快灵巧 燕子休息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停在电线上像五线谱 二、揭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