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4-07-22 08:52:42
文章:墨染 分享

《《挑山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欣赏生疑(1)学生欣赏风景,幻灯出示。(2)能谈一谈你现在的感受吗?(3)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从泰山回来,你会画什么?这幅画是作者上泰山写生,回来后画的,谁能描述一下这幅画?1、出示课文插图。2、作者是怎样介绍这幅画的内容的?出示: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一步一步在向上登攀。(指生读)3、教师介绍故事背景:(作者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这幅画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被毁。之后,他又重新画了一幅。这幅佳作曾多次在画展上亮相,很多收藏家都想得到它,更有人出十万元高价要买它,但他始终不肯出手。) 4、讨论:看着这幅画,听了老师的介绍,读着作者对这幅画语言文字的描述,你有什么要问的?5、谈话:我发现,你们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到一个人物,就是画中的人物——挑山工。要解决这些问题,咱们首先认识挑山工,好吗?找一找作者是怎样认识他的?二、学习挑山工的话1、 出示句子:(1)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枝,遇到一个挑山工,……我们很快就越过了他。(2)到了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茵上抽烟。(3)随后,我们跟他差不多同时起程,很快就把他甩在后边了,直到看不见他。(4)我们爬上半山的五松亭,看见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儿的正是他……(5)在前边的山道上,我们又几次超过了他;但是总在我们流连山色的时候,他又悄悄地超过了我们。(6)在极顶的小卖部门前,我们又碰见了他,他已经在那里交货了。讨论:A 自己读 这几次相遇都有什么共同之处?B 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情?C 指导读 2、谈话:这么多次把挑山工甩在身后很远,但每次遇见他总是又赶到前面,莫非他真会腾云驾雾?让我们听听挑山工是怎样回答的?3、幻灯出示。听:(“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是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1) 指生读 (2) 听挑山工这么一说,作者心悦诚服地点着头,同时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出示理解句子: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A 、说说哲理、似乎的含义

B 、你们自由读,细细体会一下挑山工的话,挑一句令你印象最深刻的,多读几遍,好好品一品,帮挑山工概括出含义深刻的哲理并写下来。

C、交流:挑山工的哪句话令你印象深刻?

三、学习理解作者画《挑山工》的本义

1、交流作者品味到的哲理。

2、出示理解: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一步一步在向上登攀。(它是这幅画,它是挑山工的身上投射的一股力量,它是一种精神,是作者的精神支柱。)

3、作者的写作经历:作者正是把自己看作画中的挑山工,以"挑山工"的精神,在文学这座"泰山"上,不畏艰辛地攀登,经过九曲"十八盘",才登上了中国文学的"南天门"。

4、引导齐读:(如:这是一段激人奋进的力量,饱满激情的读;这是一段催人奋进的精神,再读等)

5、教师赠送心得:(出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四、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

板书: 极顶

坚持不懈

五松亭 坚韧不拔

回马岭 脚踏实地

山下 折尺形 勇于攀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