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点点和多咪的信反思

栏目: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时间:2022-11-29 17:48:03
文章:昙花 分享

《中班教案点点和多咪的信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中班教案点点和多咪的信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分析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间的情感。

  2.产生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写信的兴趣,并初步进行尝试。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电脑、电视机、课件、信封两个、信纸三张、幼儿每人一张信纸、一支记号笔。

活动过程:

  1.观察分析封面,激发阅读兴趣。

  (1)今天,张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看看,故事里有谁?它们怎么了?

  (2)小狗点点和小猫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可是回到家,都很想念对方。你们有好朋友吗?你想念好朋友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3)看看故事里的两个好朋友是怎么做的。

  【评析:联系自己感受,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观察分析第一封信。

  (1)出示第一个信封。你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写给谁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多咪给点点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第一封信。

  (3)多咪对点点说,说什么呢?谁知道?

  (4)逐一分析每幅图画的意思及冒号和箭头的意思。注意归纳出时间、地点和事情。

  (5)到底多咪是这个意思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6)好朋友在一起玩,真开心啊,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回到家后,他们又会怎么做呢?

  【评析: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给予幼儿想象、表达的机会。】

  3.观察分析第二封信。

  (1)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信上说了些什么?

  (2)点点对多咪说些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看看故事里是这个意思吗?

  (4)两个好朋友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真快乐啊。

  4.观察分析第三封信。

  (1)一天早上,多咪收到点点的一封信,看看信上点点要告诉多咪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多咪看了信,也以为点点病了。它急急忙忙赶到点点家,奇怪,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床上也是空空的。多咪紧张地到处找,边找边喊:“点点,你在哪里?我来了!”你们猜,点点在哪里?

  (3)一起看课件。原来点点在干什么?

  (4)多咪问点点:“你到哪儿去了?不是病了吗?”点点说:“我去钓鱼了。”多咪又问:“你信上画了你躺在床上,不是病了吗?”点点恍然大悟地说:“我是说我睡觉的时候梦到你了。”两个好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笑了起来。

  【在情节的收放张弛中感受故事的幽默风趣,活动气氛活跃,幼儿学习积极性高。】 (5)点点的这封信多咪没有看明白,闹了这么大个误会,白担心了一场,为什么会这样呢?

  (6)我们来把这两封信比一比,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7)一般我们写信的时候,要说清楚时间、地点和要做的事情,这样别人就容易明白,否则就要闹出误会。等你们以后会写字了,就能把信写得更明白了。

  5.完整欣赏故事。

  (1)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

  (2)你们喜欢故事里的两个好朋友吗?为什么?

  6.给好朋友写信。

  (1)故事里的两个好朋友真让人羡慕。你们有没有好朋友?想不想给你的好朋友写信。写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幼儿分散自由给好朋友写信,提醒注意信的格式。

  【最后一个环节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迁移和拓展,体现了一定的延伸性。】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的结束部分,可以考虑增添一个律动环节,让整个活动更轻松愉悦。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再日常生活中或区域活动中渗透相关内容,帮助孩子丰富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发展孩子的思维。

2、大班主题活动点点和多咪的信教案反思

  本活动先来引出图画书中两个好朋友的信,然后逐步增强对书面符号、文字的解读能力,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书信的格式,激发幼儿前书写的兴趣。最后,“班级邮箱”,让写信成为孩子们日常交往的一种方式,使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活动一:点点和多咪的信(一)

  目标:

  1.初步了解信的格式,理解图画书信件里的图画与符号的含义。

  2.对读信产生兴趣,乐意与同伴交流信件内容。

  准备:

  1.教学大书、自制信封、背景音乐。

  2.图画书PPT(演示文稿)。

  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提问:你收到过信吗?收到过什么信?(幼儿自由交流。)

  2.小结:信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通讯方式,用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就是把想说的话、想做的事通过书信表达出来。

  二、阅读图画书第一部分

  1.认识故事主人公点点和多咪。

  2.播放PPT,师幼共同阅读。

  (1)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第一页。

  (2)提问:点点和多咪是好朋友,他们互相想念,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吗?(打电话、用手机发信息、写信……)

  3.师幼共同解读信件内容。

  (1)用PPT展示自制信封,提问:这是谁寄来的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文字“寄”“收”的意思,知道寄信人和收信人是不同的。)

  (2)他们在信里说了些什么?你能看懂他们的信吗?

  (3)引导幼儿重点解读冒号(表示“我想对你说”的意思)、箭头(表示阅读的顺序)、多幅图画(想表达的意思或事情)。

  4.完整读信,初步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1)请你完整地读一读点点写给多咪的信吧。(提醒幼儿从收信人开始读到落款处。)

  (2)小结:写信要按格式才能清楚有序,也才能让别人看懂。

  三、完整阅读第一段故事

  1.播放PPT,师幼共同边看边讲述故事。

  2.小结:点点和多咪想到了写信这个好办法,他们用图画、符号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相约在一起共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活动二:点点和多咪的信(二)

  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信件中图画、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2.感受故事主人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准备:图画书PPT(演示文稿)、自制回信两封、自制邮箱一个、自制小问号图卡若干。

  过程:

  一、回忆故事,产生读信的兴趣

  1.提问:前几天我们认识了两个好朋友。可爱的斑点狗叫什么?(点点)漂亮的猫咪叫什么?(多咪)故事里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讲讲吧!

  2.播放PPT,师幼共同讲述故事第一段(开头至“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二、分组阅读回信,互动交流

  1.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两个好朋友又想念对方了,于是他们继续写信。你们猜猜,信箱里会有谁寄来的信呢?

  2.教师打开自制邮箱,出示两封回信,并贴在两块白板上。

  提问:这回两个好朋友又会在信里说些什么呢?你们一起试着读读看。

  3.幼儿自由结伴读信,在看不懂的地方贴上小问号图卡。

  4.幼儿交流分享。

  (1)针对第二封信提问: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说了什么?

  (2)针对第三封信提问:多咪收到这封信,她是怎么想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3)提问:这两封信一样吗?为什么这一封一看就懂,而另一封多咪看了产生误会了呢?

  5.小结:写信和画画不一样。有时侯画画不一定能讲清楚事情,所以可以同时用符号、图画、文字来表达,或用多幅有顺序的画来表达。只有写清楚时间、地点、要干什么事,别人才看得懂。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播放PPT,师幼共同观看。

  2.提问:你觉得点点和多咪用写信的方式好吗?为什么?你想给谁写信吗?

  3.小结:写信真是个好方法,下次我们也来试试给好朋友写封信,告诉他你想说的话,好吗?

  活动三:给朋友写信

  目标:

  1.产生写信的兴趣,尝试给朋友写信。

  2.体验给朋友写信的乐趣。

  准备:信纸、信封人手一份,自制邮筒一个,背景音乐,实物投影仪。

  过程:

  一、说说想写的信

  1.师幼共同回忆故事:点点和多咪写了几封信,分别说了什么?

  2.你想给谁写信?想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

  3.幼儿互动讨论。

  4.请1~2名幼儿口述信的内容。

  二、谈谈信怎么写

  1.提问:写信时要注意些什么?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用自编儿歌小结:收信人姓名写上面,点好冒号把话讲,寄信人姓名写下面,时间地点干什么,写满一行换一行。

  三、试试独立写信

  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尝试写信。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适宜的图画和符号表达信的内容,并注意信的格式。

  3.幼儿写完信后把它投入自制邮箱里。

  四、读读朋友的信

  1.打开自制邮箱。哇!里面好多信!会有谁的信呢?谁会写信给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将信分发给收信人。

  (1)提问:你收到的信里讲了什么读了这封信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2)请幼儿自由阅读收到的信,并鼓励他们与同伴分享。

  (3)运用实物投影仪,邀请3~4名幼儿集体分享信的内容。

  五、理解写信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信有信的格式,可以用符号、图画或简单文字写信。我们班里有个邮箱,你有什么想对好朋友说的话可以通过信告诉他,每周五开一次邮箱。回家读读好朋友的信,真开心啊!

  延伸活动:幼儿每天向班级邮箱自由投信,教师则每周五开邮箱,让幼儿继续尝试写信和寄信,并体验寄信与收信的乐趣,为下一个活动“到邮局寄信去”做好铺垫。

  活动四:到邮局寄信去

  目标:

  1.认识邮票,初步了解寄信的基本步骤,尝试寄出自己写的信。

  2.体验信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方面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准备:

  1.幼儿已写好寄给好朋友或家人的信。

  2.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填写地址、邮编。

  3.联系好附近的邮局。

  过程:

  一、参观邮局

  1.引导观察邮局的外观、设施及邮箱颜色,提醒幼儿安静参观,小声与工作人员打招呼。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寄信人在做些什么,邮局的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

  3.邀请工作人员介绍自己的工作,如盖邮戳、分拣信件、出售邮票等。

  二、集体寄信

  1.幼儿分组选举代表去购买邮票。

  2.引导幼儿认识邮票:邮票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用?

  3.告诉幼儿寄信必须贴邮票,贴了邮票就表示已付寄信费,邮票有多种面值。

  4.引导幼儿到操作台封信口,并将邮票贴在信封的右上角。

  5.引导幼儿将信投到邮箱里。

  三、师幼共同小结

  1.提问:写信、寄信方便吗?为什么?

  2.小结:写信、寄信真方便,邮递员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信送给收信人,让他们及时看到我们写的信。

  附:点点和多咪的信小狗点点和小猫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点点住在山的这一头,多咪住在山的那一头。他们常常一起玩,一起聊天。可是,每当回到各自的家,他们总是很想念对方。

  多咪决定写信给点点,她的信是这样写的。多咪请小白鸽把信送给点点。点点看了信说:“我知道多咪在说什么。”

  第二天中午,太阳站在山顶上,多咪和点点在大树下见面了。他们一块儿放风筝、打羽毛球、吃冰淇淋,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点点回到家后,也写了一封信给多咪,他的信是这样写的(图,略)。点点请小白鸽把信送给多咪。多咪接到点点的信,高兴地说:“我知道点点在说什么。”

  第二天太阳下山时,月亮和星星静悄悄地升上了天空。多咪敲敲点点的门,说:“点点,我来了!”于是,多咪和点点就坐下来吃饼干、喝果汁,然后在月光下跳舞。他们跳啊跳啊,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有一天早晨,多咪收到点点的信。多咪看完信,说:“点点生病了,我得赶紧去看他。”多咪急急忙忙赶到点点家去。奇怪?点点家一个人都没有,床上也空空的。多咪紧张地到处找,边找边叫:“点点,点点,你在哪里?我来了!”点点满头大汗地从远处跑来。多咪问:“你去哪里了?你不是生病了吗?”点点说:“我去钓鱼呀!”多咪说:“你的信上画了你躺在床上,不是生病了吗?”点点恍然大悟说:“我是说我睡觉的时候梦见你了!”两个好朋友你看看我,我看你,忍不住笑了起来。点点说:“谢谢你这么关心我,我请你吃烤鱼!”

  活动反思:

  在解读第一封信时,可以再大胆一点让幼儿猜测,不要马上限制他们的思维,等他们将感兴趣的东西说完以后,再研究“箭头”的含义,从而将整封信连起来解读。在这部分,要分析得详细,将信的时间、地点、事情都分析清楚,让幼儿知道信上的图画表示的含义,以及写信格式,收信人的头像画在左上方,写信人的头像画在右下方。接着,第二第三封信,可以让幼儿来解读,而且不需要再一幅幅小图片详细地观察了,在第一封信的基础上,幼儿已经掌握了这个规律。在完整欣赏完故事以后,老师的提问可以再具体、详细一点,让幼儿掌握故事的情节,其中重要的词语可以和幼儿讲解一下。在第二次完整欣赏完故事以后,让幼儿复述完整的故事难度性太高了,可以老师边讲幼儿边补充的方法进行,重复的话语可以让幼儿来说,降低一点难度,这样的话,幼儿的参与性更强。最后,由于第一封信解读得不够清晰,所以以至于让幼儿来说说自己想写的信的内容时,幼儿回答得没有逻辑,没有按照时间、地点、内容来讲,而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所以,整个活动的重点就应该放在解读第一封信上,只有这个步骤到位了,下面的环节才会走得顺利,思路才会正确。

3、中班语言活动点点和多咪的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猜测信的内容。

  2、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体验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ppt《点点和多咪的信》。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请小朋友说说好朋友是谁?你们之间会做些什么事情?

  二、阅读点点和多咪写的信。

  1、师:小狗点点和小猫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点点住在山的这一头,多咪住在山的那一头。他们常常一起玩,一起聊天。可是每当回到各自的家,他们总是很想念对方,于是他们互相写信了。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信上都写了什么?

  2、A、出示信一。请幼儿猜猜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现在请你们猜猜,多咪要告诉点点什么事情呢?

  请小朋友把多咪要告诉点点的事情完整地说出来。

  B、依次出示信二,先请幼儿说说没一幅小图片的含义,然后说出完整的时间、地点和事情。

  C、再出示第三封信,猜猜点点要告诉多咪什么?

  三、讨论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1、师:小朋友都能猜了点点和多咪写的信的内容,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完整的故事,看大家有没有猜对。师边演示ppt,边完整地讲述故事。

  提问:点点看了第一封信后,点点知道了多咪告诉他什么?他们在一起玩了什么?多咪看了第二封信后,他知道了什么?他们又干什么了?多咪收到第三封信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多咪以为点点怎么了?可原来点点去干什么了?最后,点点和多咪干什么了?

  2、师:大家想不想再听一遍故事?听完后,请你看着课件,也来讲讲这个故事,好吗?

  3、老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

  4、师:故事中一共有三封信,讲了三件事情。老师请三个小朋友来共同讲这个故事,每个小朋友讲一件事情,请大家将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事情讲清楚。

  四、体验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1、师:为什么说点点和多咪是好朋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师总结:如果有了好朋友,那我们可以一起做游戏,一起搭积木,一起玩玩具。有开心的事情可以和好朋友分享,如果碰到了困难,可以请好朋友来帮帮忙,有朋友真好!

  3、请幼儿说说如果你给你的好朋友写一封信,你想写些什么?

  请小朋友来给你的好朋友写一封信吧!

  活动反思:

  《点点和多咪的信》活动从一个美好的故事开始,故事讲述小狗点点和小猫多咪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独特的写信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深深的被这个美好的故事所吸引,积极地和老师互动,在活动中,我把重点设置在用绘画和符号的方式写信上,因为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是请孩子们也向点点和多咪一样尝试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但在幼儿尝试绘画中发现困难较大。我事后进行了认真地反思,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活动环节的安排应该更合理

  为了更好的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符号的方式写信,我运用分段讲述故事的方法,边讲述边请幼儿回答相应问题,并重笔墨的在信的内容的介绍上,希望幼儿能学会这种写信的方式。但是实践证明孩子们即失去了完整感受故事的机会,又没有真正学会运用绘画、符号写信的方式。因此,在环节安排上应该首先让幼儿跟着图片完整欣赏故事,然后把三封信提出来,逐一的带领幼儿分析学习,最后,请幼儿先说说“如果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你想说些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去写。”这样的环节,即清晰又明了。

  二、孩子缺少相应的经验

  在引导孩子了解故事内容中,我对点点和多咪“信”进行了重点讲解,引导孩子逐一了解“信”上每一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孩子们逐渐知道了“信”的内容以及点点和多咪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尽管对这一难点进行了重点突破,但孩子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只有个别孩子能模仿点点和多咪的“信”进行绘画,大多数孩子不知道从何下笔,或者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根本不合题意。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孩子缺少相关的经验造成的,在以往的绘画活动中,孩子们都是临摹画作,或者根据主题添画,在此次的活动中让幼儿把自己想说的一段话用绘画符号表现,这样的形式第一次接触到,使孩子们无从下笔。因此应该加入教师示范的环节,请幼儿说一说想说的话,教师示范画一画。

  三、孩子受绘画技巧的限制

  有很多的孩子绘画基础薄弱,但是幼儿能够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四、孩子思维的限制

  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写信对孩子思维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孩子首先必须知道自己写的信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然后要了解每一个内容都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出来,以及内容之间的联结等等,只有孩子做到了心中有数,才可能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绘画。对于上中班的孩子来讲,对他们的要求有点高,况且他们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自然就更有困难了。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区域活动中渗透相关内容,帮助孩子丰富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发展孩子的思维,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一次让孩子尝试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写信,相信到时候会有很大改观。

4、大班语言活动点点和多咪的信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通讯设备不断更新,人们很少使用"写信"的方式进行交际,更多的是运用手机、电话来进行交流。为了使孩子们对"信"有更深的理解,于是我设计了这节课。《纲要》大班目标中指出"关注、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标识、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尝试用图像、符号等形式进行表达并创意。"《点点和多咪的信》是一个绘本故事。大班的孩子,开始主动注意和亲近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喜欢观察阅读画面精美的图书,能随作品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并产生愉悦的情绪。这一活动,故事中的"绘画信"对幼儿来说较为新奇,而教材本身简单、有趣味的内容,又给了幼儿很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点以及教材的特点,在活动中让孩子自主观察图画的故事情节,读懂绘画信,并尝试创造。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可以把幼儿带入故事情节中,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让幼儿感受点点与多咪之间温馨、有好的朋友情谊,懂得有朋友的快乐,学会交往。

  活动目标:

  1、能够看懂故事中点点和多咪的信,初步了解"图画式"的写信方式。

  2、能用绘画和符号的形式写信,并完整地讲述信的内容。

  3、体验朋友之间的情感。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活动重难点:

  重点:看懂故事中点点和多咪的信,理解和体验它们之间的情感。

  难点:能够用绘画和符号的形式写信,并能较完整地讲述信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出示课件, 观察分析封面:点点和多咪是好朋友,一不见面就会想念对方,想念好朋友了该怎么办?你们有好朋友吗?你想念好朋友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看看故事里的两个好朋友是怎么做的。

  【评析:联系自己感受,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分析点点和多咪的信的内容,了解写信的基本格式。

  1.观察分析第一封信。

  (1)出示第一个信封。你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写给谁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多咪给点点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第一封信。

  (3)多咪对点点说,说什么呢?谁知道?

  (4)逐一分析每幅图画的意思及冒号和箭头的意思。注意归纳出时间、地点和事情。

  (5)到底多咪是这个意思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6)好朋友在一起玩,真开心啊,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回到家后,他们又会怎么做呢?

  【评析: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给予幼儿想象、表达的机会。】

  2.观察分析第二封信。

  (1)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信上说了些什么?

  (2)点点对多咪说些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看看故事里是这个意思吗?

  (4)两个好朋友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真快乐啊。

  3.观察分析第三封信。

  (1)一天早上,多咪收到点点的一封信,看看信上点点要告诉多咪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多咪看了信,也以为点点病了。它急急忙忙赶到点点家,奇怪,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床上也是空空的。多咪紧张地到处找,边找边喊:"点点,你在哪里?我来了!"你们猜,点点在哪里?

  (3)一起看课件。原来点点在干什么?

  (4)多咪问点点:"你到哪儿去了?不是病了吗?"点点说:"我去钓鱼了。"多咪又问:"你信上画了你躺在床上,不是病了吗?"点点恍然大悟地说:"我是说我睡觉的时候梦到你了。"两个好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笑了起来。

  【在情节的收放张弛中感受故事的幽默风趣,活动气氛活跃,幼儿学习积极性高。】

  (5)点点的这封信多咪没有看明白,闹了这么大个误会,白担心了一场,为什么会这样呢?

  (6)我们来把这两封信比一比,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7)一般我们写信的时候,收信人写在上面,写信人写在下面,中间是信的内容,要说清楚时间、地点和要做的事情,这样别人就容易明白,否则就要闹出误会。等你们以后会写字了,就能把信写得更明白了。

  (8)完整欣赏故事。

  三、请幼儿用绘画的方法写信1.故事里的两个好朋友真让人羡慕。你们有没有好朋友?想不想给你的好朋友写信。写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幼儿写信,教师巡回指导。

  ①从内容、画面和写信程序上进行观察指导。

  ②鼓励幼儿富有创意的进行构想。

  四、幼儿相互分享读信,体验写信的快乐1.请个别幼儿读信,并说说写信、收信的感觉,体验写信的快乐。

  2.针对个别信的内容,和幼儿一起进行简单的评价。

  【活动延伸】

  和客人老师分享自己写的信,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把写好的信送出去!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的结束部分,可以考虑增添一个律动环节,让整个活动更轻松愉悦。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再日常生活中或区域活动中渗透相关内容,帮助孩子丰富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发展孩子的思维。

5、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斑斑点点的树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试用点彩画方式,表现树叶的色彩变化。

  2、耐心作画,体验用不同绘画方式表现树林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树的图片2张(枝干、茂盛的),完整范例点彩画一张,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入,引导幼儿感受树的美

  1、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课老师讲的树真好的诗歌吗?

  2、树真好,树有很多很多的用处,可以让我们在夏天很热的时候乘凉,对不对?那如果树变成这样——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啊?(出示只有枝干的树)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

  3、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这棵树是不是都没有叶子啊?所以看起看来就不好看,森林的小动物都很伤心,想着树要是像他想的绿绿的就好了。所以他们许了个愿望让树变得很好看,我们来看一下啊。(出示茂盛的阳光下的树)

  二、教师示范点彩画,强调注意点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幅绿绿的树的画上,树叶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啊?

  2、是不是像一个个点一样的啊?那这幅画(枝干)光秃秃的没叶子是不是不好看,那小朋友们一起来许个愿望让他长出叶子好不好?

  3、请闭上眼睛,等老师说睁开在睁开眼睛哦(出示完整点彩画范例)!看,这幅画现在是不是长出叶子来了。

  4、教师演示点画斑斑点点树的方法。

  三、幼儿描绘春天的树林

  1、要求每个幼儿用点彩画方式绘制一棵树。

  2、教师提醒幼儿点画时要用力均匀,不能太稀疏,但也不能很密集。

  3、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通过局部示范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

  4、教师把幼儿的作品拼贴在一起,将其汇聚成一片春天的树林,带领幼儿一同欣赏,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中班孩子对色彩很感兴趣,用色彩表达意愿非常强烈,针对中班孩子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的特点,我设计了美术活动《斑斑点点的树》。色彩是构成点彩画的重要因素,让孩子们把各种单纯的色彩一点点地以小圆点形式排列在画面上。以此了解点彩画的绘画原理、亲身体验点彩画色彩的对比与分割所产生的光色效果。整个活动我以“树林真美——-点彩画真神奇——-春天的树林”来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界的树林之美。

  一、对比赏析、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课一开始,我出示两棵不同涂色方法表现的树,让幼儿观察:“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幼儿在对比中找出,一棵是平涂法,一棵是点彩画。接下来我再出示彩点点画(蓝点+黄点)的树,“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能从树叶中找到蓝色、黄色,还能看到它们的间色——绿色。在只有用到蓝点、黄点的树叶中能看到绿色这一奇妙的现象,让幼儿初步感受树木的变化,让幼儿对点彩画的学习探究的有了兴趣,我此时揭示课题。

  二、初步尝试练习、感受美、体验成功。

  幼儿的美术教学,要重视孩子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让幼儿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使孩子们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在导入环节中了解了蓝色与黄色产生间色绿色这一规律后,我接下来安排了幼儿进行混色游戏,让孩子们在尝试游戏中认识蓝与红、红与黄的间色紫色、橙色。在尝试练习中,我鼓励孩子们在画中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然后我再把孩子们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向孩子们讲授点的疏密、主次与树叶色彩的关系。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对比欣赏、探究,感受色彩重叠的奇妙变化,让幼儿自主尝试运用重叠点彩画法绘画彩色的树林。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在教学指导中,我就有意识地让孩子从色彩上进行观察,让幼儿感受色彩的变化,感受到了艺术的美,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欲望。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作品各有不同。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部分孩子的树点的彩点不够多,给人的视觉冲击力也不强。我与孩子们商量,孩子们主动要求在课后继续丰富。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我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平时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要与幼儿平等交流对话、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性和主动探索的机会,相信他们会更加的乐意主动去探索周围的事物,还会与教师交流自己的发现,从而有更多的创新。

6、中班美术斑斑点点的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试用点彩画方式,表现树叶的色彩变化。

  2、耐心作画,体验用不同绘画方式表现树林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树的图片2张(枝干、茂盛的),完整范例点彩画一张,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入,引导幼儿感受树的美

  1、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课老师讲的树真好的诗歌吗?

  2、树真好,树有很多很多的用处,可以让我们在夏天很热的时候乘凉,对不对?那如果树变成这样——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啊?(出示只有枝干的树)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

  3、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这棵树是不是都没有叶子啊?所以看起看来就不好看,森林的小动物都很伤心,想着树要是像他想的绿绿的就好了。所以他们许了个愿望让树变得很好看,我们来看一下啊。(出示茂盛的阳光下的树)

  二、教师示范点彩画,强调注意点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幅绿绿的树的画上,树叶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啊?

  2、是不是像一个个点一样的啊?那这幅画(枝干)光秃秃的没叶子是不是不好看,那小朋友们一起来许个愿望让他长出叶子好不好?

  3、请闭上眼睛,等老师说睁开在睁开眼睛哦(出示完整点彩画范例)!看,这幅画现在是不是长出叶子来了。

  4、教师演示点画斑斑点点树的方法。

  三、幼儿描绘春天的树林

  1、要求每个幼儿用点彩画方式绘制一棵树。

  2、教师提醒幼儿点画时要用力均匀,不能太稀疏,但也不能很密集。

  3、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通过局部示范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

  4、教师把幼儿的作品拼贴在一起,将其汇聚成一片春天的树林,带领幼儿一同欣赏,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中班孩子对色彩很感兴趣,用色彩表达意愿非常强烈,针对中班孩子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的特点,我设计了美术活动《斑斑点点的树》。色彩是构成点彩画的重要因素,让孩子们把各种单纯的色彩一点点地以小圆点形式排列在画面上。以此了解点彩画的绘画原理、亲身体验点彩画色彩的对比与分割所产生的光色效果。整个活动我以“树林真美——-点彩画真神奇——-春天的树林”来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界的树林之美。

  一、对比赏析、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课一开始,我出示两棵不同涂色方法表现的树,让幼儿观察:“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幼儿在对比中找出,一棵是平涂法,一棵是点彩画。接下来我再出示彩点点画(蓝点+黄点)的树,“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能从树叶中找到蓝色、黄色,还能看到它们的间色——绿色。在只有用到蓝点、黄点的树叶中能看到绿色这一奇妙的现象,让幼儿初步感受树木的变化,让幼儿对点彩画的学习探究的有了兴趣,我此时揭示课题。

  二、初步尝试练习、感受美、体验成功。

  幼儿的美术教学,要重视孩子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让幼儿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使孩子们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在导入环节中了解了蓝色与黄色产生间色绿色这一规律后,我接下来安排了幼儿进行混色游戏,让孩子们在尝试游戏中认识蓝与红、红与黄的间色紫色、橙色。在尝试练习中,我鼓励孩子们在画中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然后我再把孩子们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向孩子们讲授点的疏密、主次与树叶色彩的关系。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对比欣赏、探究,感受色彩重叠的奇妙变化,让幼儿自主尝试运用重叠点彩画法绘画彩色的树林。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在教学指导中,我就有意识地让孩子从色彩上进行观察,让幼儿感受色彩的变化,感受到了艺术的美,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欲望。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作品各有不同。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部分孩子的树点的彩点不够多,给人的视觉冲击力也不强。我与孩子们商量,孩子们主动要求在课后继续丰富。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我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平时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要与幼儿平等交流对话、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性和主动探索的机会,相信他们会更加的乐意主动去探索周围的事物,还会与教师交流自己的发现,从而有更多的创新。

7、大班语言点点和哆咪的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根据信的内容大胆地猜测故事情节。

  2、了解信的基本格式,知道写信需要(时间、地点、事情)三要素,并尝试读信。

  3、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体验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点点和哆咪的信》

  重点难点:

  读懂点点和多咪的信,能大胆地猜测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观察分析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封面)从这张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2、师:我来介绍一下。小狗叫点点,小猫叫多咪。(课件图片)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

  3、点点和哆咪是一对好朋友。(播放视频)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在想念好朋友时会怎么做?

  二、理解故事内容,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1、理解第一封信(1)师:你们猜猜点点和哆咪在想念对方时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视频)它们是用写信这个好办法。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总结:我们在写信时,开头要跟收信人打个招呼(看着信的开头一起打个招呼),把信写完后还要写上写信人的名字,你的朋友哆咪。

  (3)解释冒号的意思(提起下文)(4)多咪想对点点说些什么呢?(请一名幼儿起来说,然后规范读信的格式)(5)让我们一边看看信,一边听听故事,看看你们猜对没有。(播放视频)(6)我们猜对了吗?(强调信上第一幅图和第二图是代表时间和地点,以及箭头代表顺序。)(7)教师总结:写信时一定要写上时间、地点和事情,这样你的好朋友才能看懂。

  (8)一起来念念这封信。

  2、理解第二封信(1)点点也写了封信给多咪,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视频)(2)我们一起来找找时间、地点、事情。谁来念念这封信?

  (3)用多种形式念信,如男女生分开念,分组念等。

  (4)我们猜对了吗?一起去看看。(播放视频)(5)师:点点在信里说先吃东西然后跳舞,到了那天晚上它们决定先跳舞再吃东西了。我们在读信时一定要按照箭头的顺序念下去。

  3、理解第三封信(1)又过了几天,点点又写了封信给多咪,这次它又写了什么呢?(播放视频)(2)请你来念念这封信。

  (3)多咪看了信,认为点点生病了。如果你的好朋友生病了,你会怎么做?点点又是怎么做的呢?(播放视频)(4)多咪去点点家看它,发现它不在家。你觉得它的心情怎么样?会怎么做?(先猜,再看视频)(5)多咪很着急的出去找,我们一起学学它是怎么找的。

  (6)点点到底干嘛去了呀?(播放视频)(7)原来点点没有生病,它是做梦梦见了多咪。这封信为什么会闹个误会呢?我们来对比一下点点写的这两封信(课件)第2封信上缺了什么?

  (8)再次强调三要素:时间、地点、事情。

  4、点点和多咪这一对好朋友真让人羡慕,它们互相关心,有朋友真好!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遍,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跟着录音一起讲一讲。

  三、延伸师:回家以后我们也可以学着点点和哆咪的样子,写封信给你们的好朋友,不要忘记写上时间、地点和事情。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的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符号的方式写信,我运用分段讲述故事的方法,边讲述边请幼儿回答相应问题,并重笔墨的在信的内容的介绍上,希望幼儿能学会这种写信的方式。但是实践证明孩子们即失去了完整感受故事的机会,又没有真正学会运用绘画、符号写信的方式。因此,在环节安排上应该首先让幼儿跟着图片完整欣赏故事,然后把三封信提出来,逐一的带领幼儿分析学习,最后,请幼儿先说说“如果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你想说些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去写。”并帮助幼儿明确信笺上的表述要有清晰的时间地点的表达,观察绘本中信件里我们是怎样知道时间、地点的,通过故事的引领,我发现在幼儿接下来的书信互动中他们也积极模仿点点邀请多米游戏这一故事中的情节,有的幼儿会在信中写到邀请伙伴放学后到中山门公园去玩,或是周末相约一起下围棋等事件的描述。

  在引导孩子了解故事内容中,我对点点和多咪“信”进行了重点讲解,引导孩子逐一了解“信”上每一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孩子们逐渐知道了“信”的内容以及点点和多咪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尽管对这一难点进行了重点突破,但幼儿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只有个别幼儿能模仿点点和多咪的“信”进行绘画,大多数幼儿不知道从何下笔,或者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根本不合题意。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幼儿缺少相关的经验造成的,在以往的绘画活动中,幼儿都是临摹画作,或者根据主题添画,在此次的活动中样让幼儿把自己想说的一段话用绘画符号表现,这样的形式第一次接触到,使孩子们无从下笔。因此应该加入教师示范的环节,请幼儿说一说想说的话,教师示范画一画。

  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写信对幼儿思维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幼儿首先必须知道自己写的信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然后要了解每一个内容都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出来,以及内容之间的联结等等,只有孩子做到了心中有数,才可能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绘画。对于刚刚接触信件来代替口头语言这种表达方式的幼儿来说,他们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自然就更有困难了。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区域活动中渗透相关内容,帮助孩子丰富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发展孩子的思维,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一次让孩子尝试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写信,相信到时候会有很大改观。

8、中班数学奇怪的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基本特征。能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相同的特征。

  2、进一步认识、熟悉多种梯形,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

  3、能用语言清楚的介绍图形的相同特征。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对xx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1、教具:画有蛤蟆和青蛙的信封一个、图形一张(上面画有两组图形,一组有有红圆和红的梯形)、彩色笔一支。

  2、学具:幼儿用书29页、蜡笔每人一份、正方形纸若干、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1、找图形的相同点⑴教师:蛤蟆收到一封信,上面都是图形。幼儿观察并说说有哪些图形,讲述它们的颜色和大小。

  ⑵教师:原来是一道智力题,青蛙让蛤蟆找一找每排中的两个图形,有几个地方是相同的,就用几条线来表示,蛤蟆觉得有点难,请小朋友来帮忙。

  ⑶引导幼儿观察红的小圆形和红的小梯形,找出它们的相同引导幼儿画一条线把它们连起来,表示它们有一个相同特征。

  2、幼儿操作活动⑴找相同: 请幼儿观察每个方框里的图形,说说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特征,比较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然后画几条线表示。

  ⑵变梯形: 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把正方形变成不同的梯形。

  ⑶按要求涂色: 请幼儿看看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图形并很具标记提示,给梯形涂成绿色,个长方形涂成蓝色。

  3、活动评价展示幼儿找相同的操作情况,请幼儿教师每条线表示那哪个特征相同。

  活动反思:

  考虑孩子的差异性。在材料的投放上注重了生活化、多样化、层次化,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材料,并且让幼儿自选材料进行游戏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保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幼儿玩“分信”、 “扑克数量归类”游戏效果较好。

9、中班主题猪妈妈的信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猪妈妈的信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并用计点来表示分类的结果。

  2、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及结果。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有标记的信作业纸三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根据标记找图形

  老师:三只小猪盖了新房都搬走了,猪妈妈好想他们啊,就写了封信给他们。看看这些信都是寄给谁的?我们一起来给猪妈妈送信吧。

  2、学习“根据图形的数量计点”

  提问:

  (1)图中有什么?

  (2)图中用了哪些形状?

  (3)图中有几个这样的形状?

  (二)小组活动

  活动一 根据图形的数量计点

  活动二 看图形画标记

  活动三 数物连线

  (三)活动评价

  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重点评价根据图形的数量计点。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10、中班数学活动小熊的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判断画面上每种图形的数量,并用相应的数字表示。

  2.能分辨图形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的不同,给相同形状的图形用数字表示图形的数量。

  3.能仔细地观察并进行操作,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认识多种图形、图形画一张、各种图形标记一张、1-9的数、幼儿操作纸、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熊的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收到了一样东西,你们想不想看?(出示信)这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吧!这是小熊寄来的信,我们来看看里面有什么?

  2.出示信纸,教师念信的内容。小熊和妈妈出去旅游,看到许多有趣的事,它把看到的东西都画了下来,寄给了我们。我们来看看画的是什么?是哪些图形组成的?

  3.小熊真棒,用许多图形画出了他看到的东西,我们来数一数,这张图画上有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圆形、几个梯形等。

  4.出示图形标记,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图形,找出每种图形,并数一数有几个,找出数字贴在对应的图形旁边。

  二、幼儿操作活动

  贴图形

  哇,信封里面还有一张纸,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原来是小熊想考考我们小朋友了,看一看小熊想考我们什么呢?(出示操作纸)请小朋友先认读数字和图形,然后添上相应数量的图形,让图形和数字一样多。

  三、操作检查

  展示"图形的朋友"的操作纸,师幼一起检查操作是否正确。

  四、游戏:找朋友

  1.小朋友们真棒,帮图形宝宝找到了好朋友,这些是小熊奖励给你们的图形。(贴在衣服上)

  2.小朋友你们衣服上贴的是什么形状?你有没有好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

  3.请你找一个和你一样的形状一样的小朋友去抱一抱。

  活动反思:

  考虑孩子的差异性。在材料的投放上注重了生活化、多样化、层次化,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材料,并且让幼儿自选材料进行游戏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保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幼儿玩“分信”、 “扑克数量归类”游戏效果较好。

11、中班数学给春天的信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中班数学活动《给春天的信》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会按数量将圆点卡归类摆放。

  2.巩固对数字9的认识,能理解数的意义。

  3.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并积极与材料互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1.春天背景图,实物卡、小燕子图片,大信封两个,9个信箱,音乐磁带。

  2.小信封幼儿人手一个、勾线笔、操作纸。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会按数量将圆点卡归类摆放。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演示法、图片辅助、情境以及操作体验教学。

  六、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纲要》中指出:数学活动应当生活化、游戏化、趣味化,帮助孩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此次活动我自制精美的春天景物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情景图与游戏相结合,并渗透数学教育,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直观教学法,幼儿兴趣很浓。

  2、编号游戏让幼儿在玩当中学到知识,如: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台说:“我是1,我排第一,我是2,我排第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体现了愉快教学法。

  3、利用分组合作和动手操作来突破重难点,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合作探究能力。

  4、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能一边数数一边用手指点数。

  不足之处:

  1、语言不够简练,表扬语言不够艺术。

  2、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是用的时间过长。

  3、提问的方式缺乏启发性,如: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提问没能提高教学效果。

  解决策略:

  1、 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积累经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课堂语言艺术修养。

  2、 设计的提问的方式要多样化并带有启发性,及时点拨,规范孩子的数学语言。

  3、 善于发现课堂中的个别差异,及时引导,处理好细节教育。

12、中班主题给妈妈的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倾听故事,感受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爱。

  ·愿意为妈妈制作一份爱心邮件,祝愿妈妈节日愉快。

  活动准备:

  ·挂图第5号、故事磁带、一封较大的画满爱心的信。

  活动过程:

  ·信

  ——猜猜这是谁的信

  “今天呀,我收到一样非常特别的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幼儿猜想,出示信)

  “原来是一封信。这封信和你们平时见到的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幼儿猜想;平时看到的信都是用文字书写的)

  “这封这么特别的,上面画满了爱心的信,到底是谁寄来的?又是准备寄给谁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听完了故事你们就能知道了。”

  ·动物给妈妈的信

  ——乌龟给妈妈的信(故事从头至…我也很爱他。)

  “搂是一个什么样的动作呢?为什么不用抱呢?”(搂是轻轻的,温柔的;抱是要用力的。妈妈的动作总是轻轻的,温柔的,搂能表现妈妈的爱。)

  “乌龟妈妈为什么要亲热的搂住小蜗牛呢?”

  “你们来猜一猜,小乌龟为什么要给妈妈写信呢?”

  (可能因为长大了离开妈妈,现在很想念妈妈,所以要写信;有一些话不好意思从嘴里直接说出来,用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过渡:小蜗牛看见乌龟妈妈这么的高兴,它也想给自己的妈妈写信,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小蜗牛给妈妈的信(故事从小蜗牛心想至…结尾)

  “小蜗牛写给妈妈的信上说了些什么?”(信上的小蜗牛趴在妈妈的耳朵说妈妈,我爱你;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心,代表了小蜗牛对妈妈的爱数也数不清。)

  “你看了小蜗牛的这封信,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泛谈)

  小结:原来,简简单单的一封信也可以让妈妈这么的开心。小乌龟会写字,所以他把想说的话写了下来。不会写字的小蜗牛选择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情感,这封信真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呀!

  ——完整欣赏故事磁带

  “接下来,我们带着二个问题完整的听听故事。”

  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教师出示信:这封信是谁寄来的,又准备寄给谁呢?(小蜗牛写给中一班孩子的信)

  ·我给妈妈的信

  ——制作爱心邮件

  “在过几天是‘三八妇女节’,是妈妈们的节日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妈妈亲手做的礼物呢?我们就学着小蜗牛的方法给妈妈写封信吧。”

  “写信要准备什么呢?”(幼儿泛谈;纸、笔、蜡笔、信封、邮票等)

  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制作爱心邮件(信纸的左上角要写上对方名字,当中可以写上你想妈妈说的话,或者画一幅画,右下角要写上写信人的名字。如果不会写字可以用图画来表示。)

  “明天早上啊,我们就在区角里为妈妈制作一封爱心邮件,今晚回家每个人都想一想你准备写上什么?画上什么?”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给妈妈的信》是中班主题活动《我有多爱你》中的一个活动,它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讲述了小乌龟给妈妈写了一封信,让小蜗牛送去,当小蜗牛把信送到乌龟妈妈手里,乌龟妈妈看了信之后非常开心。所以小蜗牛决定回来后也要给妈妈写封信,可它不会写字,它就想了个办法,画了一副画。写完了后,自己给妈妈送去,当妈妈看了信之后,也非常开心,它们相互搂着,相亲相爱。在这个活动刚开始时,我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一封信,并问到:“这是谁的信?”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这是老师的信。”“这是邮递员叔叔的信。”“这是小朋友的信。”……孩子们的想法还真的很多。后来在讲述故事时,当我问道小蜗牛也想给妈妈写封信,可是它不会写字怎么办时,有的.孩子说到:“可以请乌龟帮忙写。”也有的孩子说:“请乌龟教小蜗牛写字。”可能是我的思绪停留在故事里,所以当小朋友们讲到这些时,我有一点点的惊讶。

  不过后来想想,这正是孩子的心理。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们都会引导他们去寻找别人的帮助,同时也教育他们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热情得去帮助他们,朋友之间应互相帮助。所以此时此刻,让小蜗牛去寻找乌龟的帮助是最可行的办法,也正体现了朋友之间的友情。而此时的教师,可以及时地抓住这一点进行教育,但回想当时的我,在引导方面还有所欠佳,我可以说:“是的,好朋友之间应互相帮助,就想我们一样,可是小乌龟想此时亲自给妈妈送去一封信。它虽然不会写字,但是我们可以帮它想个别的办法。”也许教师这样的回应会好一点。

  教育是随机的,教师应抓住机遇,及时给予孩子恰当的回应,提升孩子的知识点。

13、中班数学公开课给春天的信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影响,正确感知5~10的数。

  2.能理解数的意义,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并积极与材料互动。

  3.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数卡、实物卡若干,信封若干(其中的大信封上贴有动物头像和数字5一10)。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活动师:春天到了,花儿开了,公园里的小动物想请我们去玩,你们高兴不高兴?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带什么礼物给它们呢?

  春姐姐手捧信封来到活动室:小朋友.前天我在动物园听动物们说,它们最想看你们把数与实物配对的本领,瞧,我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准备的是什么礼物(信封)。

  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数与实物的配对1.这个信封上有几个三角形?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信封上是几个三角形就放数卡几)请一幼儿到前面来操作。

  2.我们再来看这个信封,上面是数字.里面放了许多实物,它要我们做什么呢?请小朋友动脑想一想,幼儿相互讨论。(数字是几就放几个实物)3.哟.这个信封上有数字,里面放了笔和纸,要我们做什么呢?(要我们看数在纸上画上相应数量的自己喜欢的东西)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操作。

  三、幼儿分组操作1.介绍做法及要求:幼儿每人拿一封信,先看清信封上是几个图形就放几的数卡,是数字几就放几个实物卡。

  2.教师个别辅导。(教师可用抽卡片形式帮助幼儿将数与实物配对)3.幼儿互相交流、检查。(说说信封上是数字几或是几个实物卡,里面就放几个实物卡片或数字几。)4.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测。(请几个幼儿到前面来讲讲为什么这样放,其他幼儿帮助检测操作得对不对,如不对帮助纠正。)5.奖励每人一颗五角星。

  四、游戏:送信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及要求:全体幼儿带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坐“火车”去动物园。

  2.幼儿根据要求送信(小朋友送的信要和动物身上的数一样多)。

  3.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信送得是否正确。

  4.全体幼儿随音乐《逛公园》,和小动物一起做游戏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期的孩子年龄较小,因此对周围的一切环境和物品都充满着好奇,都想去探索研究一下。尤其是小班的幼儿,喜欢一些零碎的小东西,比如一张彩色的小纸片,掉在桌子上的橡皮泥屑,就连一根短短毛线头也会成为他们喜欢玩的物品。总喜欢拿在手中捏捏,在嘴巴旁吹吹,甚至还要与同伴分享一下。有的小朋友羡慕,也想玩,拿不到,他就会跑到老师的跟前告状:某某小朋友他有什么?小班小朋友告状是经常性的行为,他们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反复几次的来到老师的面前,直到老师出面解决,没收小朋友的东西为止。

  在操场上活动或者是课上,他们会将看到的东西,如整理时丢落的小积木,玩具,纽扣,小朋友家中带来的东西等物品捡起来交到老师手里。作为老师,把小朋友拿过来的东西不理睬,幼儿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来跟老师说,马上处理的话就防碍活动的开展,直接扔在垃圾筒让幼儿觉得老师太不当回事,那只能课后或者活动接束时再做处理。而我平常最多的做法就是把小朋友捡回的物品放在口袋中,等到了教室或者活动完后再进一步的处理。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不会把口袋里的东西全扔掉,而是和小朋友一起将他们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找出有价值的东西,处理没有用的物品,这样既让小朋友感受到老师对其的重视又不会打扰到正常教学活动。

  我的口袋就成为了专装幼儿小东西的场所,如果哪天不穿有口袋的衣服就觉得特不顺,好象缺了什么。

  当然我的口袋也不是专门装小朋友捡到的物品,里面也会放一些有用的物品。例如在幼儿感冒的多发季节,孩子们的鼻涕不断,我就会从口袋中拿出柔软的纸巾,让孩子们把鼻涕擦干净;做数学练习时当一组上橡皮正好有人在使用,有其他孩子需要时,我就会递上橡皮,让小朋友及时改正错误;教学活动中,为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我把一些小的操作卡片或者小玩偶放在口袋中,操作时突然的跳出来,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在利用自己口袋的同时,我也经常关注孩子们口袋中的物品。有的宝宝会将家中的物品带到幼儿园,有的从家中带了食品,乘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就偷偷的拿出来品尝,带得多的会给好朋友分享。口袋中还有好多。有的会带一些危险的物品,如弹珠、夹针等,我们发现立即处理。还有的会带钱,曾在小皓小朋友的口袋中发现一块带硬币等,一经发现我们都会没收,暂时由老师保管,来接送的时候给他们的父母,提醒家长来幼儿园的时候检查孩子的口袋,不要让危险物品带来幼儿园。有的小朋友会把幼儿园中自己喜欢的物品带回家,碰到此类事情,我们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并告诉小朋友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玩的,如果拿回家后就会越来越少了到没有,大家以后就没有玩具可玩了。

  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事事处处做个有心人,注重观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注每一个细节。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幼儿间的个性和品质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儿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就应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从细微处关注孩子的成长,细微处才能见真情,更多地要看到幼儿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幼儿的不足。在教师宽容、欣赏、微笑里,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发展。

14、中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的信(感知5-10的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影响,正确感知5-10的数。

  2.能理解数的意义,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并积极与材料互动。

  3.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数卡、实物卡若干,信封若干(其中的大信封上贴有动物头像和数字5-10)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师:春天到了,花儿开了,公园里的小动物想请我们去玩,你们高兴不高兴?那请小朋友 想一想带什么礼物给它们呢?

  春姐姐手捧信封来到活动室:小朋友,前天我在动物园听动物们说,它们最想看你们把数与实物配对的本领,瞧,我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准备的是什么礼物(信封)

  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数与实物的配对

  这个信封上有几个三角形?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信封上是几个三角形就放数卡几)

  请一幼儿到前面来操作。

  2.我们再来看这个信封,上面是数字,里面放了许多实物,它要我们做什么呢?请小朋友动脑想一想,幼儿相互讨论。(数字是几就放几个实物)

  3.吆,这个信封上有数字,里面放了笔和纸,要我们做什么呢?(要我们看数在纸上画上相应数量的自己喜欢的东西)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操作。

  三、幼儿分组操作

  1.介绍做法及要求:幼儿每人拿一信封,先看清信封上是几个图形就放几的数卡,是数字几就放几个实物卡。

  2.教师个别辅导。(教师可用抽卡片形式帮助幼儿将数与实物配对)

  3.幼儿互相交流、检查。(说说信封上是是数字几或是几个实物卡,里面就放几个实物卡片或数字几)

  4.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测。(请几个幼儿到前面来讲讲为什么这样放,其他幼儿帮助检测操作的对不对,若不对则帮助纠正)

  5.奖励每人一颗五角星。

  四、游戏:送信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及要求:全体幼儿到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坐“火车”去动物园。

  2.幼儿根据要求送信(小朋友送的信要和动物身上的数一样多)。

  3.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信送的是否正确

  4.全体幼儿随音乐《逛公园》,和小动物一起做游戏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在巧手区、操作区放一些信封、卡片、实物图片,鼓励幼儿积极去探索。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15、中班数学活动给朋友送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9以内的数量。

  2.知道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大1,前面一个数比后面一数小1)。

  3.能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自制5只瓢虫,用毛线绷出的5座房子,相匹配的数字。

  2.幼儿人手1份;幼儿用书第20页、第21页、第22页《连一连、圈一圈》的操作材料,黑色水笔。

  活动过程:

  (一)正确判断9以内的数量。

  1.教师出示教具瓢虫。

  教师:春天到了,小瓢虫都跑出来玩了。这些瓢虫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瓢虫背上的点子,并要求其准确说出点子的数目。

  3.教师出示教具房子,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这些房子就是瓢虫的家,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教师引导幼儿按瓢虫背上的点数寻找相应的房子。

  4.幼儿阐述自己的理由。

  (二)理解相邻数量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花环。

  教师:今天是小瓢虫的生日,小鸟准备了一个花环送给它。小鸟把花送给了5号家的瓢虫,但5号瓢虫说:“你送错了,今天是比我多一个点子的朋友过生日。”你知道这个花环应该送给几号家的瓢虫吗?

  2.教师请幼儿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教师:5个点子添上一个点子是6个点子,有6个点子的瓢虫住在6号家,所以花环应该送给6号家的瓢虫。

  3.教师:6号家的瓢虫收到礼物后非常高兴,它觉得自己的快乐应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于是它留下了一朵花,对小鸟说:“请你把这个花环送给我的朋友,它背上的点子比我的要少一个。”小鸟一时不知道应该送给谁才好?你们知道吗?

  4.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师幼共同验证。

  5.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比5多1的是6,比6少1的是5.

  (三)幼儿操作。

  1.第一组、第二组:给瓢虫送信。

  2.第三组、第四组:给数字找朋友。

  3.第五组:哪一条路最近。

  (四)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这个教学活动比较简单,孩子们都能回答出老师的提问,上台操作也没有难度。所以在第二环节——找出5和6是相邻数的基础上,再让孩子们感知9以内的相邻数,进行比较,来理解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操作,很快地都找出了相应相邻数。在操作中,我发现有一半的孩子能够理解并能做对,还有些孩子,有的前后颠倒;有少部分干脆就画错了。

  整个活动孩子们非常积极,兴趣高涨。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这个活动的提升会对孩子们有一个很好的促动,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对数的升华。

16、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谁的花样多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探索在平衡木上的各种游戏方法,提高站、走、跑、避让等身体平衡能力。

  2. 在和同伴一起游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材料准备:

  长凳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情趣,引入课题。

  1.言语导入:我们一起来利用平衡木开展游戏,比一比谁动脑筋,玩的花样多。

  2.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在平衡登上做小动物的游戏。

  二、展示自我,发展能力。

  1.站在平衡凳上原地踏步。

  2.站在平衡凳上蹲下、起立。

  3.站在平衡凳上原地踏步,同时向左转、再向右转。

  4.左脚胯下,右脚在凳子上,听口令。

  5.人在凳上的一边站立,听口令站在另一边。

  6.在平衡凳上迎面走。

  三、拓展练习,树立信心。

  一张平衡凳,两边垫子保护,两组幼儿迎面走动,在一张平衡凳上交换位置。

  教师小结:表扬与鼓励不怕困难,注意力集中做动作的小朋友。

  四、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提高幼儿站、走、跑、避让等身体平衡能力,也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而且在活动中通过比一比谁的花样多,幼儿

  幼儿不断的探索发现新的玩法,尝试出各种各样好玩的玩法,在游戏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17、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哪个月过生日的小朋友最多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共同参加数学活动,知道数字1-12不仅能表示物体的数量,还能表示月份。

  2、学习比较人数的多少。

  3、能按照出生月份进行分类,并统计数量。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向爸爸妈妈询问自己出生的日期。

  2、事先制作12朵向日葵(花心分别贴有1-12的数字)。

  3、叶片形的小纸条、笔。

  活动过程:

  1、讲述自己出生的日期。

  (1)指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你们知道自己是哪月出生的吗?

  (2)幼儿讲述自己的出生日期。

  (3)教师出示12朵向日葵(不排序),引导幼儿观察。

  指导语:这是老师给你们画的向日葵,数一数有几朵?你们看看花心里有什么?在这些数字里有哪些是我们没有学过的?它们怎么读呢?

  (4)引导幼儿认读10、11、12。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把没有学过的数字来认一认。

  (5)知道数字不仅能表示物体的数量,还能表示时间。

  指导语:以前我们这些数字都表示物体的数量,如3朵花,9支笔等。今天,这12个数字就表示12个月份。1表示1月,2表示2月,那5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12呢?

  2、引导幼儿按出生月份的不同统计人数。

  (1)请幼儿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并按照生日的月份将纸条贴在相应的花里。

  指导语:老师的生日呢是在9月份的,现在老师把名字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写有数字9的向日葵上。你的生日是在几月份的?那你应该贴在哪个向日葵上?你们现在也去把自己的学号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向日葵上,记住自己是几月的就贴在写有数字几的向日葵上。

  (2)指导语:请小朋友看一看,每个月有几个小朋友过生日?

  (3)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在叶片上统计每月过生日的人数。

  3、比较人数的多少。

  (1)在1-12的月份里,哪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最多?有几个?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少?有几个?

  (2)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4、策划生日活动。

  指导语:这个月是几月?我们班有没有小朋友要过生日?有几个?你们想怎样度过自己的生日?我们小朋友可以怎样来为他们庆祝呢?

  活动反思:

  乐意与同伴共同参加数学活动,知道数字1-12不仅能表示物体的数量,还能表示月份;

  学习比较人数的多少;能按照出生月份进行分类,并统计数量作为活动的目标我组织了这一堂数学活动,通过这堂活动发现师幼互动的还行,可我还是不太管住幼儿的纪录,,幼儿都喜欢上我的组织的活动,因我是实习生而在活动**部分时就他们静不下来,也不太我的话,就以为我是实习生而幼儿故意这么做的吧。

18、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朋友多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发现并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2.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每人一个玩具,一个玩具框

  知识准备:对数有一定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分清1和许多。

  教学难点:

  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区分1和许多

  1.师:“我们手里有几个玩具呀?那筐子里有多少玩具呀?”

  2.师:“我们手里有1个玩具,玩具框里有许多。”

  幼儿活动:

  1.幼儿能说出自己手里的玩具有1个,说不出框里有许多。

  2.幼儿知道框里的玩具是许多“1个玩具,许多玩具”。

  用幼儿喜欢的玩具,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孩子手拿一个,知道自己手里的就是1个,框里的就是许多从而来感知数量关系。

  二、感知1和许多

  教师活动:

  1.师:“现在我们手里有1个玩具那我们要怎么把它变成许多呢?”

  2.师:“我们把我们手里的玩具送到框里是不是变成了许多玩具呀?”

  3.师:“我往玩具框里送了1个玩具。”

  4.师:“现在框里是不是有很多的玩具呀?”

  5.师:“1个1个玩具合起来就很很多。”

  幼儿活动:

  1.“再拿一些玩具”

  2.幼儿把手里的玩具送到游戏框里。

  3.幼儿一边送玩具一边说我送了1个玩具去玩具框。

  4.觉得从1变成许多很好玩。

  让幼儿亲自参与到游戏中来,自己把玩具从1变成许多,感受1和许多的数量关系,在送玩具的过程中有一个对比,知道1只有1个,许多有很多。许多是由很多个1组成的。

  三、请幼儿自己操作。

  教师活动:

  1.师:“《幼儿画册》第4页上有好多的鱼缸有小鱼缸还有大鱼缸。”

  2 . 师:“但是小鱼缸里只能养1条小金鱼,大鱼缸里可以养很多。我们一起把小金鱼养到鱼缸里吧”

  幼儿活动:

  1.认真的看幼儿画册上的鱼缸,区分大鱼缸和小鱼缸。

  2.独立完成,将小金鱼贴纸贴近鱼缸里。

  让幼儿自己操作,巩固幼儿对1和许多的认识,换了一种形式,让幼儿知道灵活运用,不是只有玩具可以这样。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数学活动是让幼儿区分1和许多,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孩子们的特点是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设计了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活动简单,比较形象直观,满足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让幼儿贴金鱼的过程又一次的加深了孩子的印象。

19、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叶子用途多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生活在林区,周围有很多的树,去年秋天幼儿园组织去秋游,在吃桔子的时候,小朋友偶然发现一个桔子上带了几片叶子,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就被这几片叶子吸引住了,还不断地从地上拾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玩得不亦乐乎,在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叶子的时候,我不禁想到,这不正与我的网络主题“我爱大自然”相符吗。在正常的思维下,如果讲到大自然,我们通常会先讲自然中的植物,从植物出发,再到树木,最后讲到树木的根、茎、叶,经过这次孩子们秋游,拾落叶的举动,何不换种方式,从最小的知识开始,再到大的环节。对此,我生成了这次的综合活动:有趣的叶子。想通过观察探索这个身边随处可见的小景物,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幼儿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活动目标

  1、 幼儿热爱自然,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大小、形态和颜色。

  3、 丰富幼儿对树叶的知识:叶柄、叶脉、树叶的正反面。

  4、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 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幼儿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幼儿学习拓印画。

  活动准备

  户外有落叶木场地;彩色颜料、毛笔、浆糊等绘画用具,示范画一份。

  活动过程:

  一、捡落叶,拾落叶。

  带幼儿到户外场地,谈话导入,让幼儿自由捡拾地上的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幼儿自由探讨,发现树叶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

  1、形态各异 (大小、长短、圆扁以及带锯齿)

  2、颜色不同 (包括枫叶、绿叶、落叶)

  3、树叶的组成 (叶柄、叶脉、叶子的正反面)

  三、将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进行拓印画。

  1、 出示范例,讲解示范。

  用毛笔蘸上颜色,涂在叶子上,涂好后将叶放在纸上面用手轻轻一按,有颜色的叶子就印在纸上了。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叶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印成非常好看的画面。

  2、 幼儿动手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印得多,印得好,印过的叶子应放会盒子里。提醒幼儿颜色不要涂得太多,但要涂满,换颜色时应把毛笔洗干净,再涂其他颜色,保持桌面.衣服整洁。

  3、 展示幼儿作品,对保持整洁的幼儿给予表扬。

  活动延伸:叶子的用处 (茶叶、菜叶如果幼儿感兴趣,可简单提一下光合作用)

  教学反思

  这次的活动,是孩子们秋游吃桔子发现叶子而引发的,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对此活动也很感兴趣,表现得非常活跃。也是从今天来看,孩子们的兴趣还远远不止是老师所想到的这些,而是更多、更加广泛。

  第一个环节,我充分利用自然场地,让孩子们自由地玩,自由地拾落叶。孩子们从课堂中来到大自然,与自然融于一体,更容易引起幼儿兴趣。部分孩子其实在与同伴交流时就已经发现了叶子的很多常识,如:孩子们发现叶子里有骨头,其实也就是叶胫。

  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拾的同时就发现了很多树叶的秘密,这时候老师则是作一个倾听者,一个引导者。在这个个环节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已经超出了老师的预想。如:于欣彤小朋友,她拿着一大把叶子的叶柄,叶子散开得很像一朵花,她还将这地花作礼物送给我气氛非常活跃。

  第三个个环节,我班是第一次制作拓印画,孩子们都觉得稀奇有趣,每个孩子都拿着自己捡回的叶子跃跃欲试,使得整个活动又进入了另一个别开生面的**。

  整个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对这整个活动有新鲜感,我之前并没有做任何铺垫,再加上这次活动的场地太广,导致场面有点乱,不过幸好到第三个环节时孩子们都已经能够安静地作画。

  本来我的设想当中,在第三个环节里,当孩子们印的时候会发现,叶子的正面印画出来的是一个板面,而背面印出的却是有叶胫纹路的漂亮图案,不过因为孩子兴趣太高,当时并没有发现这一特征,而我也并不想做牵着孩子们鼻子走的老师,因此,叶子的组成在这个环节中被老师有意地忽视。

  最后,说说我优点和不足之处及解决方法吧。我认为,这次活动,我的选材比较新颖,设计较大胆,能利用园内场地,从教室教学转而到大自然中教学,是传统教学的一个新突破。在教学中,善于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在课堂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孩子们做学习的主人,老师作为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但在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活动准备仓促,不够充分。其次、场地中由于怕孩子乱,出现意外,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时间较短,这时可以让孩子们坐下来慢慢仔细观察更好,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自然能够集中。最后、不注重知识经验的准备,使得孩子作画时虽然非常有兴趣但作业情况只有一部分较好。有部分作品不理想。

  总而言之,每一次活动都能增长一定经验,会发现自己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并使之作为日后的借鉴,也对自己是一个促进。教育不断在更新发展,也正是因为一次次的总结经验,我才能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之改进,从而找到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

20、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多与少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发现数量的多与少。

  2、会利用多种方法来知道谁多谁少。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玩具、红球、绿球、水果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利用班级男孩女孩人数的多少做比较。

  1、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啊?

  2、我们班男孩有多少?女孩有多少?

  3、那男孩和女孩那个人数多?那个人数少?

  4、让幼儿明显的知道谁多谁少。

  5、我们还可以男孩和女孩各站一排,那排长人数就多。

  二、出示红球和绿球。

  1、我们看看红球和绿球谁多谁少?

  2、说说怎么知道谁多谁少的?

  3、教幼儿用新方法知道谁多谁少。

  4、接着用玩具比较谁多谁少。

  三、《变手指》游戏。

  1、大手小手变变变:我的手指变得比谁多。

  2、大手小手变变变:我的手指变得比谁少。

  3、分组进行《变手指》游戏,比较变出来的手指谁多谁少。

  四、练一练。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案,让幼儿比较数量多少?用彩色粉笔表示出来。

  教学结束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在引导方面,要做到深入了解,在教的过程要详细和恰当的运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最后,幼儿练习要把前面基础打好,在幼儿练习时才不会出现错误的发生。

21、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它们一样多吗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不受实物大小、颜色特征的影响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鸡教具10个(大小相等),小猴教具14个(大的7个,小的7个)。大象3个,小狗2个,兔子3个。数字“7”2个。数字“5”2个。数字“3”2个。数字“2”1个。

  2.《幼儿画册》第3册第22页。

  活动过程:

  一、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1 今天啊,老师邀请了小动物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首先要出场的小动物会是谁呢?老师来看看。---------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

  提问:

  1) 是小鸡啊,那你们来告诉老师这两排小鸡的数量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一样)

  2) 为什么?(都是5只)

  3) 是的吗?那我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幼儿每数完一组就在后面贴上相对应的数字5)

  现在呀小鸡要重新变一个队形。(第一排的小鸡原地不动,第二排的小鸡蛋散开来,排的长长的。)

  提问:

  1)我们来看看变了队形之后的这两排小鸡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一样或不一样)

  2)为什么?(第二排排的队比第一排长)

  3)是的,第二排小鸡排的长长的,但是它与第一排小鸡的数量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我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组就贴上相对应的数字5)

  小结:原来啊这两排数量一样的小鸡,尽管它们变了队形,但是它们的数量还是一样多,都是5只。

  2 小鸡和我们玩了游戏了,我们请小鸡休息,换其他小动物来和我们玩,接下来出场的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猴子(上排7只小的猴子,下排7只大的小猴)。

  提问:

  1)对,是猴子。它们也排成了两排。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排猴子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颜色,大小)

  2)那你们来告诉我小蓝猴和大红猴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一样多)

  3)为什么?(都是7只)

  4)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排贴上相对应的数字7)

  小结:尽管这两排猴子它们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7只。.

  3 猴子们也跟我们玩了游戏了,我们也请它们下去休息一会。接下来出场的会是谁呢?它们已经等不及了。现在老师把它们都请出来。——依次出示三排不一样的小动物。

  提问:

  1)这三排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一个“找出数量一样多的游戏”?我来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谁最先找出来。

  2)他有没有找对啊?我们请他数一数。(幼儿每数完一排就贴上相对应的数字3、2、3。)

  3)你们说他有没有找对啊?找对了。很棒。

  2.幼儿分组操作。

  师:接下来的时间老师请所有的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

  怎么玩呢?那老师先示范一遍给你们看看。小眼睛看电视,电视里的这幅图上有三排水果,第一排是桃子,有4个,第二排是苹果,有3个,第三排是草莓,有4个,通过数数我们知道桃子的数量和草莓的数量是一样多的,都是4个。那接下来老师就要给数量一样多的桃子和苹果图上颜色。

  接下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画纸,在我们的画纸上有四组物品,每一组里面都有三排不一样的物品。我们先找出每一组里面谁和谁的数量是一样多的,然后用水彩笔将每组里面数量一样多的物品涂上颜色。听懂了吗?好,现在小朋友到桌子那去。桌子上有准备好的画纸和水彩笔,小朋友开始吧。(教师提醒幼儿每操作一次,都要自己检查结果)

  活动反思:

  《它们一样多吗?》是一节新授课,这节课的难点则是让幼儿很清楚的明白理解数量的守恒这一概念。通过上这节课我才发现,孩子们会因为大小,排列的顺序不一致,导致错觉将数量一样的物品认为是不一样。通过一系列的游戏,鼓励幼儿发现物品的数量的多少和排列顺序及物品大小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每组的物品数量不变时,不论他们的大小,排列顺序怎样变化,其数量是不会改变的。

  通过自己的教学及老师的点评,我收获很大,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在课上语言的连贯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需要我多多提高自己的语文功底,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22、中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房子教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房子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自出生后,就每天与房子打“交道” ,首先进出自己家的房子,然后注意到周围的房子,再后来认识到幼儿园的房子.......孩子在成长中不断地看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房子,渐渐地对房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见到的不同样式的房子,孩子也会萌发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这个房子跟自己家的不一样)通过本次谈话活动,让孩子进一步认识、了解各式各样的房子,及房子的共同点及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本节课说授课知识,贴近幼儿的生活,容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学习常见房子的汉语名称“平房”“楼房”“毡房(蒙古包)”及其相关词语“门” “窗户”“房顶”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简短语言讲述房子的特点。

  3、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能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进行讲述。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及认识,使幼儿可以发音清楚说出几种房子的名称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对于房子的构架及组成这些房子内部知识,孩子们还是有点陌生的。所以要多出示图片及利用本班教师给幼儿用母语加以解释。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房子(平房、楼房、蒙古包)的图片

  2、事先鼓励幼儿观察自己家的房子和幼儿园

  3、将部分房子图片事先贴在主题墙上,便于幼儿观察

  4、多媒体使用的多种房子图片及相关的 “门、窗户、房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参观主题墙上的‘房子’

  教师:“老师带小朋友来参观墙上的‘房子’,你们认识这些房子吗?”

  教师“看看这些房子,他们长的一样还是不一样?”

  幼儿参观后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展示图片,介绍每一种房子的名称 (平房、楼房、蒙古包)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说房子名称

  教师:“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图上是什么房子?”

  2、教师引导幼儿在仔细观察一遍,房子的不同在哪里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呀,你们说了这些房子长得不一样,那现在再仔细的看

  一看,房子哪里不一样呢。”

  通过幼儿观察及教师引导,师幼共同总结出: 平房只有一层,是矮一点的,楼

  房有很多层,高高的,蒙古包一般建在游牧区,是圆形的。 可总结为

  平房平房矮矮的,楼房楼房高高的,蒙古包蒙古包圆圆的。 (加肢体语言)

  3 、游戏 《我问你答》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呢,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吗?”

  教师“小朋友小朋友你告诉我”

  幼儿 “老师老师我告诉你”

  教师“什么房子高高的”(边说边用肢体动作示意)

  幼儿“楼房楼房高高的”

  ............

  教师可多问几遍,可集体问,可个别幼儿单独问

  4、请小朋友们和教师一起在主题墙前,观察几种房子的相同点

  教师:“孩子们,刚才我们说了房子长得不一样,因为有的是矮矮的,有的是高

  高的,有的是圆圆的,我们现在再一起看一看,房子的哪里长的是一样的?”

  师幼一起找出房子的共同特征:都有 门、窗户、房顶。 教师重点示范“门、窗户、房顶”这些新词的发音,让幼儿看图片说一说。

  (三)结束部分

  教师出示在电视上播放事先准备好的不同房子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房子,并用语言及肢体动作描述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幼儿集体说完之后教师可循环播放图片,让幼儿们在一起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房子及其组成部分“门、窗户、房顶,活动在自然中结束。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结构区用积木(或纸盒)搭建房子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材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幼儿们也很感兴趣通过本活动的进行,幼儿能分辨出房子的不同种类及其特点“平房平房矮矮的,楼房楼房高高的,蒙古包蒙古包圆圆的。” 只是,上课时, 教学目标中的第三点(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能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进行讲述。) 这点完成的不太好,我在问个别幼儿问题的时候, 往往是大部分的幼儿都在说,没有做到倾听别人说话,在这方面,我以后也会注意。把每节课都当做公开课去上,本着严谨的教学态度去准备教案,更加完善教学过程。

23、中班健康活动教案:高兴和生气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明显展露,因此,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小朋友之间为了一把小椅子互相争抢,自己占有玩具,不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分享等不愉快、不友好的现象。抓住这个锲机开展本次活动,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朋友带来快乐的情感,增强与人友好交往的意识,从而为健康个性的形成奠定基础,这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我选择这节课的意图。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事情。

  2、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记录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各种表情。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小铃一对;图片一张(一面是笑脸,一面是没有五官的脸);自制大魔方一个(六块大正方形墙塑板拼搭而成的正方体,在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贴有不同的表情图);数码相机一部和电脑一台。

  活动重难点:

  让小朋友们尝试表现高兴与生气的不同表情,懂得要笑脸对待朋友。

  活动过程:

  1、有节奏的敲几下小铃,“丁丁,丁丁,快过来画画。”教师边说边做出呼唤动作。

  “丁丁真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没画完,他就走了。”

  2、“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画了什么?”出示没有五官的脸的图片。“这张画丁丁少画了什么呀?”幼儿回答的同时教师当场添画上五官,教师要故意添画一个生气的五官。“这个小朋友怎么了?”请小朋友观察生气脸的图片,回答问题“从哪里看出他很生气?”“平时,你碰到什么事也会生气不开心?”

  引出幼儿生气的事件。

  小结:经常生气是不好的,生气的时候,小脸也特别难看。生气对人的身体也不好。别人生气的时候,你也会觉得不开心。

  3、“张老师有个好办法让它高兴起来。”这时,故做在与生气脸说悄悄话。

  翻图片,出示笑脸图。“瞧,现在怎么了?”请小朋友观察高兴脸的图片,回答问题“从哪里看出他很高兴?”“平时,你在什么时候也会很开心呢?”

  引出幼儿高兴的事件。

  4、做“变脸”游戏。

  出示大魔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一个大魔方。魔方上有什么呀?”引导幼儿去观察魔方上六个不同的表情,并尝试着去表现。“魔方的本领可大了,它能让你一会儿笑,一会儿哭,我们和魔方一起来游戏吧!”(当魔方最上面一个表情是笑脸,幼儿们就表现出开心的样子。)第一次,请个别幼儿先来尝试。第二次,分成男女两队,依次进行尝试。在与魔方游戏的同时,请一位老师协助,将游戏中小朋友表现出的不同表情用数码相机记录下来。

  5、欣赏不同的表情。“刚才老师把我们小朋友各种不同的表情,用照相机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把照相机连接到电脑上,把记录了孩子们自己的表情一一呈现给幼儿看。“笑脸好看,还是生气的脸好看?”

  小结:小朋友们也喜欢笑脸,笑脸最漂亮了,所以我们对待好朋友应该笑脸来面对。希望我们小朋友来幼儿园也要高高兴兴的,这样,我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6、“小朋友都喜欢高兴的脸,那我们把好朋友高兴的脸画下来。”让小朋友找好朋友面对面坐,互相观察好朋友的笑脸,在纸上记录,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没有过多的让幼儿去回忆和体验“哭脸”所带来的不快,而是以“引发幼儿快乐”

  为主线,“让小朋友们尝试表现高兴与生气的不同表情”为重点。在引导幼儿回忆生气和高兴的事情上启发还不够。活动效果从整体来说已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初步体验当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不是一、两次教学所能完成的,需要老师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继续加以引导。

24、中班健康活动教案:蔬菜和水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大多来自农村,对蔬菜瓜果十分熟悉,但是由于农村家庭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比较少,所以很多幼儿只能说出蔬菜瓜果的名称,对于他它们的特征了解很少,为了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观察能力,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决定设计这样一个活动既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又能养孩子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区分水果和蔬菜,了解蔬菜的基本特征。

  2、通过认识蔬菜,了解蔬菜的来历,体会父母劳动的辛苦。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蜡笔,画有各种水果、蔬菜的图片,火车道具。各种蔬菜水果实物。

  活动过程

  一、区分蔬菜和水果、

  1、小朋友请一起来欢迎一位客人。

  a、“汪、汪、汪”小狗来了,它来咱们班还带了好多礼物,你们来看看是什么?

  b、出示水果和蔬菜,请小朋友看看你得到的是什么礼物?

  c、哪一个是水果,哪一个是蔬菜?

  d、请把蔬菜举起来,请把水果举起来。

  e、将水果和蔬菜放到老师指定的位置。

  二、给水果和蔬菜涂色。

  a、“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也带来了礼物,请你们给这些礼物穿上衣服,好吗?”

  b、老师:这些蔬菜和水果应该穿上些什么样的衣服呢,说说为什么?

  c、幼儿给水果和蔬菜图片涂色。

  d、撕贴蔬菜和水果,让自己做一个蔬菜娃娃或水果娃娃。

  三、做游戏:听我说,跟我做。

  a、蔬菜娃娃站起来,(拿着蔬菜的小朋友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唱编好的儿歌。

  b、水果娃娃扭一扭,(拿着水果的小朋友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唱儿歌扭一扭。

  c、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过之后,我就进行了深深的反思,为了促进以后的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的充分与否,是活动成功的基础。这次活动的物质准备很充分,但是,对孩子的知识经验的准备不够,也就是说,备教案时,备了过程,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而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在活动中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充分准备到过程中,孩子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应该在老师的预想之中。这样活动效果就会更加理想。

  二、教学过程。过程的设计环节紧凑,环环相扣。每一环都能紧扣活动主题,孩子通过各个环节的学习和操作,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是过程有些长,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时间长,不符合中班孩子的生理特点。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太多,问题太难,孩子不能回答。使这个活动一度陷入了僵局,显得有些枯燥乏味。但活动中我也能够随机应变,根据孩子出现的突发性举动,灵活转变方法。

  三、选材。本次活动的选材合适就是设计的问题有些深,不太适合中班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显得挖掘的太多,太深,是孩子在活动中,有些茫然。

  经过反思,我知道以后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来。让孩子大胆的说话,尤其是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备教案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把活动准备的更加细致,更加的贴近孩子。设计问题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这次课的失败,要深深牢记,在以后的活动中,不能轻率,做每一见事情都要认认真真、都要用全心。

相关内容
  • 中班科学活动:葡萄干跳舞的秘密
    中班科学活动:葡萄干跳舞的秘密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知道葡萄干在雪碧里跳舞的秘密。2.学习用观察的方法,发现葡萄干在水里和雪碧里的位置变化。3.积极参与交流,乐于对活动结果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测。 活动准备: 1. 每位幼儿一杯雪碧(用绿色标记表示)和一杯水(用红色标记表示);每桌都放置若干葡萄干 2. 一段好听的音乐 3. 实验记录表格一张 4. 相关的科学视频 5. 幼儿实验记录表格(数量大于幼儿人数);每人一小袋葡萄干 活动过程: 一、猜猜哪杯是水,哪杯是雪碧 1.师:

  • 中班角色区教案100篇
    中班角色区教案100篇

    1、中班角色区教案100篇游戏目的:  1、能较形象地模仿医生和护士的语言和行为,反映他们的工作职责。  2、增强规则意识,懂得表演角色和使用物品、场地等应遵守游戏规则。  3、运用礼貌用语和同伴进行交往。  4、

  • 中班生活教案50篇
    中班生活教案50篇

    1、中班生活教案50篇  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准备:木偶(小

  • 中班优秀健康教案50篇
    中班优秀健康教案50篇

    1、中班优秀健康教案50篇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的感冒症状,对发病原因有粗浅的认识。  2.了解感冒带给人的不愉快感受,乐意积极预防感冒。  3.掌握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学会照顾自己,避免感冒。  4.了解主要症

  • 中班环保教案及反思50篇
    中班环保教案及反思50篇

    1、中班环保教案及反思50篇活动目标:  1、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一些常见的环保材料,萌发环保意识。知道环保袋是多种多样的。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在交流活动

  • 中班科学教案纸花开放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纸花开放反思

    1、中班科学教案纸花开放反思活动目标:  1.了解纸有吸水性的特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感兴趣。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

  • 中班健康游戏教案40篇
    中班健康游戏教案40篇

    1、中班健康游戏教案40篇  设计意图:  在“和纸玩游戏”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已探索并发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纸。在他们眼里,纸就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变化多端,妙不可言。从纸巾、纸盒到纸袋,从书籍、报纸到海报,从折纸、

  • 中班手工火锅教案40篇
    中班手工火锅教案40篇

    1、中班手工火锅教案40篇  《送给妈妈的花》是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教案,在迁移小扇子的正反折叠经验的基础上,完成小红花的折叠过程,你们猜猜这朵小红花是送给谁的?我要送给我最爱的妈妈,教师巡回指导,并帮助折好的幼儿在

  • 中班自控能力教案40篇
    中班自控能力教案40篇

    1、中班自控能力教案40篇  一、设计意图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孩子们穿着越来越厚,尤其是裤子总是歪歪扭扭,提不端正,有的甚至把肚脐眼儿露在外面,这既保暖也不美观。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指南》健康领域中:发展幼儿良好

  • 中班艺术教案凉快的衣服
    中班艺术教案凉快的衣服

    1、中班艺术教案凉快的衣服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凉快的衣服  设计意图:  夏装是夏季幼儿最感兴趣的服饰之一,中班幼儿已具备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这次活动,让幼儿在服装分类的过程中感知夏装的特征,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