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如何敲好课的第一锤?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6-11-15 16:21:10

《如何敲好课的第一锤?》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有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达到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的主动的去接受新知识。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尚不成熟,极易被外界事物影响和干扰。上课铃声响后,一些孩子的大脑依然处于对课外活动的兴奋之中。导入要稳定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想从其他外界事物转移到课堂上来。从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看,由于他们年幼,生活经验贫乏,对学习的社会意义理解不够深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和直接兴趣的强弱成正比的。导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冲动。

一、动画导入式

片段一:有关0的加减法

   谈话:(出示动画)傍晚放学了,小朋友们一个个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去,现在教室里还有人吗?应该用什么数字表示?

  谈话:(出示动画)草地上有3只丢弃的塑料袋,小明把它们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现在草地上还有几个塑料袋?你又能用什么数字表示呢?

揭题: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会和什么数有关呢?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既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用,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0表示的意义,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好准备。“猜一猜”的设计又自然地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0有关的知识上来。



片段二:“解决问题的策略”张老师的导入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来自哪里吗?

生:(异口同声)归庄小学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啊?

生:老师课件上有的

师:很好,同学们都观察很仔细

出示课件:两只乌龟运动相遇打招呼

师:看了这两只乌龟你想说什么?

师:它们出发的时间怎么样?

生:同时

师:它们出发的方向怎么样?

生:相反

师:最后他们怎么样?

生:相遇

师生共同用手势描述乌龟走的过程

上课铃响了老师和同学们都进了我们听课的教室,可以看的出老师和同学都有些紧张,老师和同学们互问互答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缓解气氛,一下子整个课堂变得轻松起来了,接着又出示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是学习的先导,它对学习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老师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通过谈话或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跟着教师讲课走。

二、开门见山式

    新课一开始,就直接揭示课题,将有关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要求教师语言精炼、简短、生动、明确、富有鼓动性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感、紧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片段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长方形,谈话:老师手里的是什么图形?

教师移动成平行四边形,谈话:仔细看,现在围成的是什么图形?

    揭题: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揭题)

2、教师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

谈话: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其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平行四边形。出示挂图片,你能从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上台指。

教师直接出示长方形,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再由学生观察老师手里长方形的变化,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并且学生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有助于下面对平行四边形的探究。

三、以旧引新式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大的过程。学生对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旧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必然影响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教师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而不新,难又不十分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段一:“统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水果。(出示零乱摆放的水果图)看,有哪些水果?

    生:有苹果、梨子、草莓。

    师: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一下子就看出每样水果各有几个呢?

    生:把它们分一分,再排一排。苹果一排,梨子一排,草莓一排。

请一名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师:现在数一数你们知道苹果、梨子、草莓各有几个了吗?

    生:(齐说)苹果5个,梨子4个,草莓6个。

师小结: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统计方法,我们用这种方法可以清楚地知道水果各有多少个。(板书:排一排、数一数)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统计,那么今天我们将学习怎样的统计呢?(板书:统计)

利用低年级学生喜爱的水果,设计数水果的问题情景,复习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简单统计方法,既吸引了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更让他们体会到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感。最后有通过一个问题引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四、联系实际式

   数学是和人们生活生产实际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许多数学知识都直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事例出发,使他们意识到数学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性,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增强求知欲望。

片段一:“认识人民币”

课件:拍摄的小朋友超市购物录象,

师:小朋友仔细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录象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师:小朋友知道吗?我们需要用什么来购买这些商品吗?(钱)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师:买东西到底需要认识哪些人民币呢?

课件:商店购物图

师:瞧,小明来到了商店,在商店里他看中了一只玩具手表。今天他向妈妈要了一些钱,打算买下玩具手表。

课件: 小明:阿姨,我买一只玩具手表,请问需要多少钱?

         阿姨:小朋友,玩具手表的价钱是一元

         小明:阿姨给(显示出一角)

         阿姨:小朋友,这只手表要一元呢,这是一元吗?你买东西要先认识人民币啊

师:小朋友看,买东西把人民币付错了,行吗?

所以啊,我们要先认识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板书: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很多小朋友都认识,现在很多小朋友每天都会去小店里买一些简单的物品,通过一段简单的购物录象,勾起学生的记忆,也让那些没有用过人民币的小朋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人民币是可以用来买东西的。又通过小明付钱过程中的错误,让小朋友认识学习人民币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五、 设疑导入式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使心理是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教师要善于在静态的教材知识信息中设置矛盾,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

片段一:“解决问题的策略”狄老师的导入是这样的:

师: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线段图(小明家到学校每分70米,走了4分,问小明家到学校一共多少米?)

师:认识吗?这是一张线段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明每分走70米(也就是速度)

   生:小明走了4分钟(也就是时间)

   师:你还知道什么呢?

生:问题是小明家到学校一共多少米?

师:谁能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指名一生回答,师表扬其声音响亮

师:怎么列式?

生:70*4=280(米)

师:为什么呢?

生:速度*时间=路程(师板书)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解决稍复杂的解决问题。

教师的最后一句话给学生设下了一个悬念“是怎么样复杂的问题呢?”课堂上经常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不但会仅仅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会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浓厚兴趣。

狄老师的导入一开始就直接出示一张简单的线段图,让学生对线段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从简单到复杂,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



片段二:统计

播放《生日歌》出示主题图

提问:观察这幅图,说说今天是谁过生日?

再问:你能很快说出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吗?送了几种颜色的花?这些客人各有多少?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

   在学生迟疑时,设疑引入:这样才能很快地回答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统计

课的一开始,在乐曲中展示以大象生日为主题的例题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注意把握时机,设置一连串的问题导入新课,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又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统计的心理需求。

六、游戏导入式

游戏不仅能够满足儿童天性,激发儿童兴趣,也能锻炼儿童的团队协作、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更能锻炼儿童的综合能力,使儿童得到全面发展。

片段一:“认识图形”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玩这个游戏。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我们是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个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一个简单的搭积木游戏,既让学生尝试并体验了本节课运用最多的学习形式——合作,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常的游戏中也蕴含着数学知识,从而为后继的学习活动既作了情感上的铺垫,又作了认知上的准备。

片段二:“可能性”

师:你们玩过猜硬币的游戏吗?(教师简单示范)同桌两人进行,每人猜5

次看谁猜对的多。

师: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教师通过一个猜硬币的游戏,学生熟悉而且喜欢,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故事激趣导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片段一:“十几减九”

谈话: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

生:想!

师: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小兔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星期天,我想到集市上去买点东西。好吗?”妈妈说:“好的,买了东西早点回来。”(教师边讲边出示图片)市集上可热闹啦!瞧!一只小猴在卖桃呢,多么鲜美的桃子啊!小兔看到这么多又大又红的桃子,心想买点桃子回去吧。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并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提问:这样求还剩几个桃子呢?你会列式吗?(根据学生板书:13-9)

揭示课题:象这样十几减九的算是应该这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八、操作导入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可以设计紧扣新知、过程简单、取材方便的操作内容,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思考,探索知识,寻找规律,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养成从探索事物的根源去获得知识的习惯。

片段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吴老师的导入是这样的:

老师和学生一起击掌,

师:击掌怎么击的?

生:两只手相遇

师:怎么会有声音?

生:掌心相对

师:两只手同时相遇掌心相对这样击掌就会发出声音

师:那么这两只手之间的距离我们就可以说他们相距多少

生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师:通过刚才的击掌动作出现了这样4个词语

出示:同时 相对 相遇 相距

师:今天我们就围绕这4个词语来进行学习。

教师通过这么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几个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对同时、相对、相遇、相距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新课的导入在每节课中虽然只有仅仅几分钟,或许只有几句话,然而这几分钟或几句话,所起的作用却很重要。导入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也没有最好的模式,完全取决教学的气氛、对象和目标。因为,引人入胜的一段课堂导入不仅是一堂课的起步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导入新课的方法虽然有很多种,然而,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只要我们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运用新颖恰当的导入方法,就能做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又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精彩。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数学教学交流反思:动手实践  探究新知
    数学教学交流反思:动手实践 探究新知

    一、 课堂实录(片段) 1、小组活动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的圆柱体学具动手摆一摆,想一想,议一议,在操作过程中思考,讨论: (1) 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近似长方体) (2)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1: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 生2:底面的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底面积没变。 生3:高也没有变。 2、汇报交流 师:说说你们小组师如何转化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上台操作展示讲解) 3、课件演示 4、教师课件演示圆柱体平均分成32份、64份、

    07-22
  • 对数学教学细节中潜在误区的反思:超值的夸奖
    对数学教学细节中潜在误区的反思:超值的夸奖

    这是一堂一年级数学课。某同学一段不算很精彩的回答完后,老师对他大加赞赏,并与全体学生一起大张旗鼓地称赞:棒!棒!你真棒!继而发一份象征性的小奖品。被表扬的同学鞠躬还礼,谢谢 !这种情形在课堂上多次上演。课后,几个同学围在一起互相欣赏奖品,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想方设法多鼓励学生,保护和激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节催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形成积极的强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但凡事都有个度,表扬鼓励并非灵丹妙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要讲究方式,切忌廉价、夸张

    07-22
  • 期中质量调研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期中质量调研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这次期中调研卷的内容应该说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这段时间内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下面对我班在这次期中测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直接写出得数 考查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1-6的乘法口诀。我班口算的失分率为1.3%,错误率较高的是10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进位加法。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1、算理算法掌握得不是很好。接下来在教学中要加强算理算法的教学,利用竖式帮助强化理解。2、100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的内容,部分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掌握。在平时练习中加强100

    07-22
  • 一亿有多大,小朋友,请你帮八戒算算
    一亿有多大,小朋友,请你帮八戒算算

    话说唐僧一行人取经回来之后,八戒闲得无聊,就学起了算术,这一天,正巧学到一亿有多大,这可把八戒给难倒了,一亿嘛,就是一亿呗,有什么大不大的,反正就是很大很大么,就是了。可师傅非要让八戒说出个所以然来,这可怎么办呀。八戒只好请大师兄猴哥来帮忙。 孙悟空挠挠头皮想了想,说:这个好办,你看我身上的猴毛就知道了,有这么多,肯定够一亿根了吧!说着,就让八戒照这么说的向师傅回话,可是师傅还是不太满意。 于是,师傅便向两徒弟传授起经验来了。要说这个一亿有多大啊,我们就拿出刚从银行取出来的一万元来算算吧。说着,取出一刀新

    07-22
  • 数学观摩课反思——用严谨、生活的态度去做好每一节课
    数学观摩课反思——用严谨、生活的态度去做好每一节课

    上周四,我有幸参加了在黄河路二小举办的郑州市数学观摩研讨课,在那里,我见识了很多老师的风采,领略了他们的教学魅力。现在我把感受、体会到的其他老师的优点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我很欣赏那位《认识百分数》的老师,他的课堂你会发现与生活息息相关,他把我们生活当中常见但不注意的百分数带进了课堂,让我们觉得数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我们的生活都会随之变的简单。其次,老师都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了课堂里面,如《平面图形面积复习》让学生去探究各个图形的面积公式的由来,不再是让大家简单的记住,而是自己发现并给以总结。充分

    07-22
  • 课堂在“变”中精彩 ——听陶雪芬老师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课堂在“变”中精彩 ——听陶雪芬老师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本周二,我走进了二年级的数学课堂,听了陶雪芬老师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课教学。整节课,陶老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画面,温柔的话语,带领孩子们通过动手画一画的实践活动,理解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教学中,陶老师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进行引导。 变式练习中构建新知 陶老师让学生画一画。第一行摆了2盆花,第二行的盆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应该摆几盆呢?第一行摆了2盆花,现在有10盆花,可以放这样的几堆?陶

    07-22
  • 磨练于课堂,反思于课堂,发展于课堂
    磨练于课堂,反思于课堂,发展于课堂

    对于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质量的层面上,更多的是在追寻和构建心中的理想课堂;探究着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课堂。构建理想课堂,成了每一位老师不断地追求。在新课改下,课堂已经变得丰富多采,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想营造一个理想课堂,让我的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至因学习而苦恼,是我不断追求的。 数学课程标准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这句话的理解偏差使得我们的一些数学课堂中组织了大量的没有思维的活动。数学活动只见活动不见数学,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

    07-22
  • 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嘉兴南湖晚报》以吴天琦成为嘉兴参加国际奥数竞赛第一人为题,报道了嘉兴一中高三(6)班吴天琦同学今年7月将与另外5名同学一起,代表我国出征西班牙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这是嘉兴历史上参加国际奥数竞赛的第一人,也是浙江历史上的第二人。 记者采访吴天琦同学时,吴天琦同学围绕自己的成功经验对学弟学妹们谈了三点建议:第一就是去发现数学的美,培养兴趣,这样学起来就非常主动而快乐;第二是坚持,他谦虚地认为自己班上有很多同学和他一样有很好的数学基础,只是在不断的竞赛中感到压力和辛苦而中途放弃了,他的坚持成就了他的一再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