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精选句子 >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237个

栏目:精选句子
时间:2022-12-20 19:20:28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237个》可能是您在寻找精选句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1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液。”

1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2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5、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2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3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5、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6、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7、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8、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46、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49、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5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53、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5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5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57、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9、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1、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6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6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7、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6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9、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0、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7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2、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7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7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7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77、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78、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79、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1、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82、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83、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84、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85、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

86、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87、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88、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89、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90、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鏖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9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

9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93、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94、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95、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96、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97、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98、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99、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00、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01、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02、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03、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0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05、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06、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10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0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09、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11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1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11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5、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1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1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0、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12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2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2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2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2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2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128、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12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3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3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4、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35、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3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37、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138、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3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140、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141、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42、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143、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144、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4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46、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47、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4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9、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5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51、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15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5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5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56、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57、"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9、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6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61、"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6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16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4、"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16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6、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67、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16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70、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71、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7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7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7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7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7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0、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81、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8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8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8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8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19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9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19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9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9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99、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200、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0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0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0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05、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206、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207、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格林西安

208、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209、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210、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

211、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2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213、理性和真理是人所共具的,属于那先说出来的人并不多于那引用的人。也不是根据柏拉图多于根据我自己,既然他和我一样看见和了解它。蜜蜂到处掠取各种花朵,但后来酿成蜜糖,便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了;已经不再是百里香或仙唇花了。同样,人们属于他自己的作品。他的教育工作和研究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要培养他的这种消化能力。——蒙田

214、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215、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苏霍姆林斯基

216、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

217、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218、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219、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220、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爱迪生

221、我对两种对立的教育方法思考过好多次:一种是人们力求保持学生的天真,将天真与无知混淆起来,认为避开被认识的恶不如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另一种是待学生一达到明白事理的年龄,除了那微妙的叫人害羞的事以外,就勇敢地把恶极其丑陋地给他看,让他痛恨它避开它。我认为,应当认识恶。——巴莱拉

222、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223、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亚美路

224、教育植根于爱。——鲁迅

225、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226、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

227、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28、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歌德

229、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230、年轻人把受教育求进步的责任和对恩人及支持者所负的义务联结起来,是最适宜不过的事,我对我的双亲做到了这一点。——贝多芬

231、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232、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夸美纽斯

233、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234、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

235、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236、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237、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推荐精选句子
  • 教育是源源不断的引导
    教育是源源不断的引导

    有时候在想,教育能教给孩子什么?比如,幼儿园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和生活习惯,知道什么时候我该做什么,该午睡的时间,是不可以去玩游戏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学科知识,那这些学科知识有什么意义呢?学习学科知识的意义就好比,你从小到大都吃过很多食物,但是现在不记得吃了哪些食物,毫无疑问的是,那些食物已经成为你的骨头和肉。学科知识它已经和你融为一体,虽然你记不清学了哪些知识,但它却很有意义。 那教育到底是什么,

  • 教育即生活周末活动《番薯大餐》
    教育即生活周末活动《番薯大餐》

    明天我们的周末活动是番薯大餐没等我说完,孩子们都兴奋得叫起来:哈哈!番薯。我吃过番薯的。它样子是圆圆的,颜色红红的,很可爱! 那你们知道番薯可以怎么做吗?终于孩子们收起手舞足蹈、七嘴八舌,认真思考、回想起来。我吃过奶奶做的番薯粥,香香的!听起来味道不错,你们想试试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还可以用油炸一炸,像肯德鸡里的薯条呵呵!沈高琦边说边止不住地笑起来。大家一听说做薯条都高兴地拍起手来!接下来孩子们想了各种各样的做法,真可谓是一顿丰盛的番薯大餐。 那我们要准备些什么呢?我提问。要带番薯,嗯!一人一个。

  • 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教育学思想和教育学理解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富有思想的人比一个相对而言缺乏思想的人更能显示出对他人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的真正理解。教育学思想似乎是一种反思能力。而教育学理解,则更侧重于体验一个具体的情境中的意义方面。教育学理解的一个常见特征就是感知和聆听孩子的能力依据不同的情形,感知和聆听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老师注意到斯斯的举止有些异常。当放学时,斯斯离开教室的时候,他徘徊着,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而且显得

  • 教育培训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模板
    教育培训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模板

    1、教育培训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模板“艺术”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启迪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艺术在这方面更具有独特的功能。爱因斯坦正是在自己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构思者《相对论》,

  • 教育局工作人员专项述职报告模板
    教育局工作人员专项述职报告模板

    1、教育局工作人员专项述职报告模板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下午好今年以来,在教育局党委指导下,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认真履行党支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按照落实党建工作的各项要求,紧密结合“创先争优”和“基层

  • 教育案例《我是小小探险家》户外体育活动
    教育案例《我是小小探险家》户外体育活动

    案例:《我是小小探险家》是我组织的一次户外体育活动,主要锻炼幼儿攀爬的动作,游戏中幼儿用攀爬的方式爬上攀爬架摘下小桃子。这个活动可以充分锻炼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使幼儿动作更加灵活,同时增加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对户外体育活动十分感兴趣,在我讲述完本次活动的活动内容和要求后孩子们都表现的十分兴奋。玥玥是我们班一位十分内向的小女生,由于性格原因,所以她的胆子较小,有时候面对一些困难时她常

  • 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育人
    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育人

    早自习走进教室,一个女生前来告状,原来,她的眼睛有点肿,班里两个调皮的男生和一个女生笑话她,说的话很不礼貌。在我看来,这样的现象比起不做作业、不遵守纪律还要严重,虽然在学生眼里觉得好玩、认为只是开玩笑,我却认识到这是不尊重他人的源头,这些细小的事情一定不能放过,。 于是采用了学讲的方式上了一堂思品课,先请小组成员小组交流,以周亚诺今天的眼睛肿了,三位同学错在什么地方?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为主问题展开讨论

  • 教育来源于生活:“寻春之旅”的生活课程
    教育来源于生活:“寻春之旅”的生活课程

    起初是这样的 老师,我今天发现幼儿园路边开了一朵小小的花。 那小朋友知道花儿为什么会开呢? 它想让大家看看它有多漂亮。 它想晒晒太阳 它睡了一个冬天,睡够了 是因为春天来了 一个平常的日子,只因为一个小朋友发现路边开的一朵小花而引发了大家童言稚语的展开了关于春天的讨论。春天会藏在什么地方?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我们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结合季节特征,生成了一系列的寻春之旅的生活课程。 一、炯炯亮眼找春天 我们充

  • 教育工作总结报告最新范文
    教育工作总结报告最新范文

    1、教育工作总结报告最新范文今年,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支持和努力下,按照“发展教师,让学生成功”的工作理念,围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核心目标,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巩固校本教研,追求高效

  • 教育随笔绘本阅读
    教育随笔绘本阅读

    1、教育随笔绘本阅读  绘本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书籍之一,小班绘本一般图画多,文字少,幼儿通过看图发散思维,并主动讲述自己的想法,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既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