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100首小学生》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游泰山六首(唐代-李白)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颻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第2首、摘得新(唐代-皇甫松)
摘得新,枝枝叶叶春。管弦兼美酒,最关人。平生都得几十度,展香茵(yīn)。
酌一卮(zhī),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
第3首、泪(唐代-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罗绮(qǐ),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xiàn)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bà)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kē)。
第4首、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唐代-王维)
绛(jiànɡ)帻(zé)鸡人报晓筹(chóu),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chāng)阖(hé)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miǎn)旒(liú)。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gǔn)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第5首、获麟解(唐代-韩愈)
麟(lín)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xù)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mí)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liè)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第6首、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唐代-刘长卿)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xié)。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chóu)怅(chàng)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qī)萋。
第7首、庭苇(唐代-李中)
品格清于竹,诗家景最幽。从栽向池沼,长似在汀洲。
玩好招溪叟,栖堪待野鸥。影疏当夕照,花乱正深秋。
韵细堪清耳,根牢好系舟。故溪高岸上,冷淡有谁游。
第8首、中秋江驿示韦益(唐代-无可)
莫惜三更坐,难销万里情。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
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第9首、赠沈文伯(唐代-王质)
沈公顶踵皆诗书,如大国楚吞江湖。平生琼瑰三万斛,化作木铁来侵肤。
霜台柏叶夜惊耳,大庾梅香春染裾。世间万法等一观,宁知忧患非欢娱。
三贤堂上一杯酒,风流未减承明庐。两星荧煌耀南海,化州老沈儋州苏。
知公久闲谈笑口,忍啄三尺不敢吁。孟公故是大度士,岂受谫谫繁文拘。
一朝青天返白日,冰山转眼成空虚。秋鹰下鞲马脱辔,逸气凛凛横天衢。
蛮烟不折壮士节,诗卷已作牛腰粗。贝宫瑶胎贯月魄,仙掌露华沈玉壶。
酒酣妙语一咀嚼,舌根沆瀣如醍醐。归来清梦渺江海,波涛一叶凌菰蒲。
十年故纸倦翻覆,见此喜气生眉须。何当杖履奉君子,看公快扫青松腴。
第10首、牡丹(唐代-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第11首、乞金鱼词(唐代-崔日用)
台中鼠子直须谙,信足跳梁上壁龛。倚翻灯脂污张五,
还来啮带报韩三。莫浪语,直王相。大家必若赐金龟,
卖却猫儿相报赏。
第12首、杭州江亭留题登眺(唐代-项斯)
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
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因谁报隐者,向此得耕樵。
第13首、夜会李太守宅(唐代-于鹄)
郡斋常夜埽,不卧独吟诗。把烛近幽客,升堂戴接䍦。
微风吹冻叶,馀雪落寒枝。明日逢山伴,须令隐者知。
第14首、赠日东鉴禅师(唐代-郑谷)
故国无心渡海潮,老禅方丈倚中条。
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山萤照寂寥。
第15首、偶书(唐代-皮日休)
女娲掉绳索,縆泥成下人。至今顽愚者,生如土偶身。
云物养吾道,天爵高我贫。大笑猗氏辈,为富皆不仁。
第16首、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唐代-姚合)
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
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
第17首、哭吴县房耸明府(唐代-皎然)
仁人迈厚德,可谓名实全。抚迹若疏旷,会心极精研。
履危节讵屈,著论识不偏。恨以荣级浅,嘉猷未及宣。
伊人期远大,志业难比肩。昭世既合并,吾君藉陶甄。
奈何明明理,与善徒空诠。征教或稽圣,穷源反问天。
一官自吴邑,六翮委江壖。始是牵丝日,翻成撤瑟年。
金膏果不就,玉珮长此捐。倚伏信冥昧,夭修惊后先。
安知忘情子,爱网素已褰。为有深仁感,遂令真性迁。
心悲空林下,泪洒秋景前。夫子寡兄弟,抚孤伤藐然。
倾云为惨结,吊鹤共联翩。割念命归驾,诀词向空筵。
树桃阴始合,爱客位常悬。幡然远行时,崇望归朝旋。
悟兹欢宴隔,哀被岁月延。书带变芳草,履痕移绿钱。
冥期傥可逢,生尽会无缘。幸愿示因业,代君运精专。
相思转寂寞,独往西林泉。欲见故人心,时阅所赠篇。
素高陶靖节,今重楚先贤。芳躅将遗爱,可为终古传。
第18首、早秋韶阳夜雨(唐代-许浑)
宋玉含凄梦亦惊,芙蓉山响一猿声。阴云迎雨枕先润,
夜电引雷窗暂明。暗惜水花飘广槛,远愁风叶下高城。
西归万里未千里,应到故园春草生。
第19首、又送(唐代-杜甫)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细草留连侵坐软,
残花怅望近人开。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
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
第20首、赠韦司直(唐代-郎士元)
闻君感叹二毛初,旧友相依万里馀。烽火有时惊暂定,
甲兵无处可安居。客来吴地星霜久,家在平陵音信疏。
昨日风光还入户,登山临水意何如。
第21首、送客东归(唐代-杨凝)
君向古营州,边风战地愁。草青缦别路,柳亚拂孤楼。
人意伤难醉,莺啼咽不流。芳菲只合乐,离思返如秋。
第22首、晚夏逢友人(唐代-杨凝)
一别同袍友,相思已十年。长安多在客,久病忽闻蝉。
骤雨才沾地,阴云不遍天。微凉堪话旧,移榻晚风前。
第23首、西施(唐代-崔道融)
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
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
第24首、湘中秋怀迁客(唐代-崔涂)
兰杜晓香薄,汀洲夕露繁。并闻燕塞雁,独立楚人村。
雾散孤城上,滩回曙枕喧。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
第25首、鹦鹉洲即事(一作眺望)(唐代-崔涂)
怅望春襟郁未开,重吟鹦鹉益堪哀。曹瞒尚不能容物,
黄祖何曾解爱才。幽岛暖闻燕雁去,晓江晴觉蜀波来。
何人正得风涛便,一点轻帆万里回。
第26首、和睦州卢中丞题茅堂十韵(唐代-吴融)
有士当今重,忘情自古稀。独开青嶂路,闲掩白云扉。
石累千层险,泉分一带微。栋危猿竞下,檐回鸟争归。
烟冷茶铛静,波香兰舸飞。好移钟阜蓼,莫种首阳薇。
树密含轻雾,川空漾薄晖。芝泥看只捧,蕙带且休围。
东郭邻穿履,西林近衲衣。琼瑶一百字,千古见清机。
第27首、游华州飞泉亭(唐代-吴融)
走马街南百亩池,碧莲花影倒参差。偶同人去红尘外,
正值僧归落照时。万事已为春弃置,百忧须赖酒医治。
殷勤待取前峰月,更倚阑干弄钓丝。
第28首、夏日登鹤岩偶成(唐代-戴叔伦)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第29首、长安夜坐寄怀湖外嵇处士(唐代-郑谷)
万里念江海,浩然天地秋。风高群木落,夜久数星流。
钟绝分宫漏,萤微隔御沟。遥思洞庭上,苇露滴渔舟。
第30首、降虏(唐代-赵嘏)
广武溪头降虏稀,一声寒角怨金微。河湟不在春风地,
歌舞空裁雪夜衣。铁马半嘶边草去,狼烟高映塞鸿飞。
扬雄尚白相如吃,今日何人从猎归。
第31首、经汾阳旧宅(唐代-赵嘏)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
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第32首、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十四(唐代-陈子昂)
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昔日殷王子,玉马遂朝周。
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第33首、笙(唐代-李峤)
悬匏曲沃上,孤筱汶阳隈。形写歌鸾翼,声随舞凤哀。
欢娱分北里,纯孝即南陔。今日虞音奏,跄跄鸟兽来。
第34首、鼓(唐代-李峤)
舜日谐鼗响,尧年韵士声。向楼疑吹击,震谷似雷惊。
仙鹤排门起,灵鼍带水鸣。乐云行已奏,礼曰冀相成。
第35首、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唐代-张九龄)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第36首、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唐代-方干)
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却容鹤发还蜗舍,
犹梦渔竿从隼旟。新定暮云吞故国,会稽春草入贫居。
乡中自古为儒者,谁得公侯降尺书。
第37首、相和歌辞 其二(唐代-张子容)
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沈沈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第38首、欲别(唐代-姚合)
山川重叠远茫茫,欲别先忧别恨长。红芍药花虽共醉,
绿蘼芜影又分将。鸳鸯有路高低去,鸿雁南飞一两行。
惆怅与君烟景迥,不知何日到潇湘。
第39首、偶题(唐代-姚合)
年年九陌看春还,旧隐空劳梦寐间。迟日逍遥芸草长,
圣朝清净谏臣闲。偶逢游客同倾酒,自有前驺耻见山。
道侣书来相责诮,朝朝欲报作何颜。
第40首、赠离曲(唐代-王建)
合欢叶堕梧桐秋,鸳鸯背飞水分流。少年使我忽相弃。
雌号雄鸣夜悠悠。夜长月没虫切切,冷风入房灯焰灭。
若知中路各西东,彼此不忘同心结。收取头边蛟龙枕,
留著箱中双雉裳。我今焚却旧房物,免使他人登尔床。
第41首、题上饶亭(唐代-张祜)
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夜月水南寺,秋风城外砧。
早霜红叶静,新雨碧潭深。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
第42首、记事(唐代-陆龟蒙)
本作渔钓徒,心将遂疏放。苦为饥寒累,未得恣闲畅。
去年十二月,身住霅溪上。病里贺丰登,鸡豚聊馈饷。
巍峨卞山雪,凝冽不可向。瘦骨倍加寒,徒为厚缯纩。
晴来露青霭,千仞缺寻丈。卧恐玉华销,时时推枕望。
虽然营卫困,亦觉精神王。把笔强题诗,粗言瑰怪状。
吴兴郑太守,文律颇清壮。凤尾与鲸牙,纷披落杂唱。
缄书寄城内,搪突无以况。料峭采莲船,纵横簸天浪。
方倾谢公酒,忽值庄生丧。默默阻音徽,临风但惆怅。
春归迨秋末,固自婴微恙。岁晏弗躬亲,何由免欺诳。
今来观刈获,乃在松江并。门外两潮过,波澜光荡漾。
都缘新卜筑,是事皆草创。尔后如有年,还应惬微尚。
天高气味爽,野迥襟怀旷。感物动牢愁,愤时频肮脏。
平生乐篇翰,至老安敢忘。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
嗟今多赤舌,见善惟蔽谤。忖度大为防,涵容宽作量。
图书筐簏外,关眼皆賸长。饿隶亦胜无,薄田家所仰。
稍离饥寒患,学古真可强。圣道庶经营,世途多踉跄。
近闻天子诏,复许私酝酿。促使舂酒材,呼儿具盆盎。
宵长拥吟褐,日晏开书幌。我醉卿可还,陶然似元亮。
第43首、古意(唐代-陆龟蒙)
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
第44首、闻王慥常侍卒三首(唐代-贯休)
世乱君巡狩,清贤又告亡。星辰皆有角,日月略无光。
金柱连天折,瑶阶被贼荒。令人转惆怅,无路问苍苍。
宗社运微衰,山摧甘井枯。不知千载后,更有此人无。
政入龚黄甲,诗轻沈宋徒。受恩酬未得,不觉只长吁。
傥在扶天步,重兴古国风。还如齐晏子,再见狄梁公。
棠树梅溪北,佳城舜庙东。谁修循吏传,对此莫匆匆。
第45首、琴曲歌辞。白雪歌(唐代-贯休)
列鼎佩金章,泪眼看风枝。却思食藜藿,身作屠沽儿。
负米无远近,所希升斗归。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
斯言如不忘,别更无光辉。斯言如或忘,即安用人为。
第46首、送杨秀才(唐代-贯休)
北山峨峨香拂拂,翠涨青奔势巉崒。赤松君宅在其中,
紫金为墙珠作室。玻璃门外仙獓睡,幢节森森绛烟密。
水精帘卷桃花开,文锦娉婷众非一。抚长离,坎答鼓。
花姑吹箫,弄玉起舞。三万八千为半日,海涸鳌枯等闲睹。
爱共安期棋,苦识彭祖祖。有时朝玉京,红云拥金虎。
石桥亦是神仙住,白凤飞来又飞去。五云缥缈羽翼高,
世人仰望心空劳。
第47首、解维(唐代-韦庄)
又解征帆落照中,暮程还过秣陵东。
二年辛苦烟波里,赢得风姿似钓翁。
第48首、送颜处士还长沙觐省(唐代-皎然)
西候风信起,三湘孤客心。天寒汉水广,乡远楚云深。
服彩将侍膳,撷芳思满襟。归人忘艰阻,别恨独何任。
第49首、和邢端公登台春望句,句有春字之什(唐代-皎然)
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
第50首、游东湖黄处士园林(唐代-刘威)
偶向东湖更向东,数声鸡犬翠微中。遥知杨柳是门处,
似隔芙蓉无路通。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
物情多与闲相称,所恨求安计不同。
第51首、和卓英英理笙(唐代-眉娘)
但于闺阁熟吹笙,太白真仙自有情。
他日丹霄骖白凤,何愁子晋不闻声。
第52首、句(唐代-蔡昆)
飘飘随暮雨,飒飒落秋山。(《落叶》,王正字《诗格》)
第53首、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唐代-苏源明)
小洞庭兮牵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牵方舟兮小洞庭,
云微微兮连绝陉。层澜壮兮缅以没,重岩转兮超以忽。
冯夷逝兮护轻桡,蛟龙行兮落增潮。泊中湖兮澹而闲,
并曲溆兮怅而还。适予手兮非予期,将解袂兮丛予思。
尚君子兮寿厥身,承明主兮忧斯人。
第54首、奉和岳州山城(一作张均诗)(唐代-张垍)
郡馆临清赏,开扃坐白云。讼虚棠户曙,观静竹檐曛。
悬榻迎宾下,趋庭学礼闻。风传琴上意,遥向日华纷。
第55首、江南春(唐代-李中)
千家事胜游,景物可忘忧。水国楼台晚,春郊烟雨收。
鹧鸪啼竹树,杜若媚汀洲。永巷歌声远,王孙会莫愁。
第56首、晋门。王夷甫(唐代-周昙)
六合谁为辅弼臣,八风昏处尽胡尘。
是知济弱扶倾术,不属高谈虚论人。
第57首、过平戎谷吊胡翙(唐代-王仁裕)
立马荒郊满目愁,伊人何罪死林丘。风号古木悲长在,
雨湿寒莎泪暗流。莫道文章为众嫉,只应轻薄是身雠。
不缘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鹦鹉洲。
第58首、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唐代-武元衡)
瀛海无因泛,昆丘岂易寻。数峰聊在目,一境暂清心。
悦彼松柏性,爱兹桃李阴。列芳凭有土,丛干聚成林。
信矣子牟恋,归欤尼父吟。暗香兰露滴,空翠蕙楼深。
负鼎位尝忝,荷戈年屡侵。百城烦鞅掌,九仞喜岖嶔。
巴汉溯沿楫,岷峨千万岑。恩偏不敢去,范蠡畏熔金。
第59首、晚年叙志示翟处士(唐代-王绩)
弱龄慕奇调,无事不兼修。望气登重阁,占星上小楼。
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中年逢丧乱,非复昔追求。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
风云私所爱,屠博暗为俦。解纷曾霸越,释难颇存周。
晚岁聊长想,生涯太若浮。归来南亩上,更坐北溪头。
古岸多磐石,春泉足细流。东隅诚已谢,西景惧难收。
无谓退耕近,伏念已经秋。庚桑逢处跪,陶潜见人羞。
三晨宁举火,五月镇披裘。自有居常乐,谁知身世忧。
第60首、唐享昊天乐。第一(唐代-武则天)
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
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
第61首、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唐代-卢照邻)
明明天子兮圣德扬,穆穆皇后兮阴化康。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汜兮家扶桑。
武化偃兮文化昌,礼乐昭兮股肱良。
君臣已定兮君永无疆,颜子更生兮徒皇皇。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餐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第62首、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唐代-沈佺期)
偕老言何谬,香魂事永违。潘鱼从此隔,陈凤宛然飞。
埋镜泉中暗,藏镫地下微。犹凭少君术,仿佛睹容辉。
第63首、送人寻裴斐(唐代-储光羲)
柱史回清宪,谪居临汉川。迟君千里驾,方外赏云泉。
路断因春水,山深隔暝烟。湘江见游女,寄摘一枝莲。
第64首、洛潭送人觐省(唐代-储光羲)
清洛带芝田,东流入大川。舟轻水复急,别望杳如仙。
细草生春岸,明霞散早天。送君唯一曲,当是白华篇。
第65首、赠郑伦吹凤管(唐代-施肩吾)
喃喃解语凤凰儿,曾听梨园竹里吹。
谁谓五陵年少子,还将此曲暗相随。
第66首、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唐代-宋之问)
仲春辞国门,畏途横万里。越淮乘楚嶂,造江泛吴汜。
严程无休隙,日夜涉风水。昔闻垂堂言,将诫千金子。
问余何奇剥,迁窜极炎鄙。揆己道德馀,幼闻虚白旨。
贵身贱外物,抗迹远尘轨。朝游伊水湄,夕卧箕山趾。
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
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
安位衅潜构,退耕祸犹起。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
济济同时人,台庭鸣剑履。愚以卑自卫,兀坐去沉滓。
迨兹理已极,窃位申知己。群议负宿心,获戾光华始。
黄金忽销铄,素业坐沦毁。浩叹诬平生,何独恋枌梓。
浦树浮郁郁,皋兰覆靡靡。百越去魂断,九疑望心死。
未尽匡阜游,远欣罗浮美。周旋本师训,佩服无生理。
异国多灵仙,幽探忘年纪。敝庐嵩山下,空谷茂兰芷。
悠悠南溟远,采掇长已矣。
第67首、秋夕(唐代-张乔)
春恨复秋悲,秋悲难到时。每逢明月夜,长起故山思。
巷僻行吟远,蛩多独卧迟。溪僧与樵客,动别十年期。
第68首、酬孙鲂(唐代-齐己)
幽人还爱云,才子已从军。可信鸳鸿侣,更思麋鹿群。
新题虽有寄,旧论竟难闻。知己今如此,编联悉欲焚。
第69首、送空公往金州(唐代-贾岛)
七百里山水,手中楖栗粗。松生师坐石,潭涤祖传盂。
长拟老岳峤,又闻思海湖。惠能同俗姓,不是岭南卢。
第70首、题新乡王釜厅壁(唐代-岑参)
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禄米尝不足,俸钱供与人。
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不是旧相识,声同心自亲。
第71首、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杜元颖也)(唐代-韩愈)
耒耜兴姬国,輴欙建夏家。在功诚可尚,于道讵为华。
象帝威容大,仙宗宝历赊。卫门罗戟槊,图壁杂龙蛇。
礼乐追尊盛,乾坤降福遐。四真皆齿列,二圣亦肩差。
阳月时之首,阴泉气未牙。殿阶铺水碧,庭炬坼金葩。
紫极观忘倦,青词奏不哗。噌吰宫夜辟,嘈囐鼓晨挝。
亵味陈奚取,名香荐孔嘉。垂祥纷可录,俾寿浩无涯。
贵相山瞻峻,清文玉绝瑕。代工声问远,摄事敬恭加。
皎洁当天月,葳蕤捧日霞。唱妍酬亦丽,俯仰但称嗟。
第72首、送灵师(唐代-韩愈)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
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鋋.饮酒尽百盏,嘲谐思逾鲜。
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瞿塘五六月,惊电让归船。
怒水忽中裂,千寻堕幽泉。环回势益急,仰见团团天。
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浪沫蹙翻涌,漂浮再生全。
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失职不把笔,珠玑为君编。
强留费日月,密席罗婵娟。昨者至林邑,使君数开筵。
逐客三四公,盈怀赠兰荃。湖游泛漭沆,溪宴驻潺湲。
别语不许出,行裾动遭牵。邻州竞招请,书札何翩翩。
十月下桂岭,乘寒恣窥缘。落落王员外,争迎获其先。
自从入宾馆,占吝久能专。吾徒颇携被,接宿穷欢妍。
听说两京事,分明皆眼前。纵横杂谣俗,琐屑咸罗穿。
材调真可惜,朱丹在磨研。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
韶阳李太守,高步凌云烟。得客辄忘食,开囊乞缯钱。
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镌。古气参彖系,高标摧太玄。
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还如旧相识,倾壶畅幽悁。
以此复留滞,归骖几时鞭。
第73首、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唐代-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第74首、怀求古翁(唐代-李商隐)
何时粉署仙,傲兀逐戎旃。关塞犹传箭,江湖莫系船。
欲收棋子醉,竟把钓车眠。谢脁真堪忆,多才不忌前。
第75首、伤我马词(唐代-刘禹锡)
生于碛礰善驰走,万里南来困丘阜。青菰寒菽非适口,病闻北风犹举首。
金台已平骨空朽,投之龙渊从尔友。
第76首、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唐代-刘禹锡)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人略,
不见男婚女嫁时。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
朔方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第77首、吟乐天自问怆然有作(唐代-刘禹锡)
亲友关心皆不见,风光满眼倍伤神。
洛阳城里多池馆,几处花开有主人。
第78首、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唐代-刘禹锡)
昨日看成送鹤诗,高笼提出白云司。朱门乍入应迷路,
玉树容栖莫拣枝。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
三山碧海不归去,且向人间呈羽仪。
第79首、又作此奉卫王(唐代-杜甫)
西北楼成雄楚都,远开山岳散江湖。二仪清浊还高下,
三伏炎蒸定有无。推毂几年唯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第80首、日长(唐代-白居易)
日长昼加餐,夜短朝馀睡。春来寝食间,虽老犹有味。
林塘得芳景,园曲生幽致。爱水多棹舟,惜花不扫地。
幸无眼下病,且向樽前醉。身外何足言,人间本无事。
第81首、感旧诗卷(唐代-白居易)
夜深吟罢一长吁,老泪灯前湿白须。
二十年前旧诗卷,十人酬和九人无。
第82首、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潭在秋浦桃树陂下余新名此潭)(唐代-李白)
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我来游秋浦,三入桃陂源。千峰照积雪,万壑尽啼猿。
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扫崖去落叶,席月开清樽。
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奔。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绝嚣喧。清夜方归来,酣歌出平原。
别后经此地,为余谢兰荪。
第83首、杂曲歌辞。车遥遥(唐代-胡曾)
自从车马出门朝,便入空房守寂寥。玉枕夜残鱼信绝,
金钿秋尽雁书遥。脸边楚雨临风落,头上春云向日销。
芳草又衰还不至,碧天霜冷转无憀.
第84首、和白乐天(时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唐代-崔玄亮)
病馀归到洛阳头,拭目开眉见白侯。凤诏恐君今岁去,
龙门欠我旧时游。几人樽下同歌咏,数盏灯前共献酬。
相对忆刘刘在远,寒宵耿耿梦长洲。
第85首、代闺人春日(唐代-刘希夷)
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林间鸟鸣唤,户外花相待。
花鸟惜芳菲,鸟鸣花乱飞。人今伴花鸟,日暮不能归。
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佳期杨柳陌,携手莫相违。
第86首、宿羽亭侍宴应制(唐代-杜审言)
步辇千门出,离宫二月开。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
碧水摇空阁,青山绕吹台。圣情留晚兴,歌管送馀杯。
第87首、应天长(唐代-孙光宪)
翠凝仙艳非凡有,窈窕年华方十九。鬓如云,腰似柳,
妙对绮弦歌醁酒¤
醉瑶台,携玉手,共燕此宵相偶。魂断晚窗分首,
泪沾金缕袖。
第88首、下第归宜春酬黄颇饯别(唐代-潘唐)
圣代澄清雨露均,独怀惆怅出咸秦。承明未荐相如赋,
故国犹惭季子贫。御苑钟声临远水,都门树色背行尘。
一从此地曾携手,益羡江头桃李春。
第89首、诗偈 其七十(唐代-庞蕴)
十方同一等,此是真如寺。里有无量寿,本来无名字。
凡夫不入理,心缘世上事。乞钱买瓦木,盖他虚空地。
却被六贼驱,背却真如智。终日受艰辛,妄想图名利。
如此学道人,累劫终不至。
第90首、诗偈 其十一(唐代-庞蕴)
黄叶飘零化作尘,本来非妄亦非真。有情故宅含秋色,无名君子湛然春。
第91首、次韵徐爽见寄(唐代-胡宿)
五两青丝帝渥深,平时可敢叹英沈。侏儒自是长三尺,
澼纩都来直数金。寂寞死灰人丧偶,婆娑生意树交阴。
年来想见琼枝色,久梦蘧蘧到竹林。
第92首、寺中柿树一蒂四颗咏应制(唐代-广宣)
珍木生奇亩,低枝拂梵宫。因开四界分,本自百花中。
当夏阴涵绿,临秋色变红。君看药草喻,何减太阳功。
第93首、潮沟(唐代-朱存)
流水东西傍帝台,六朝重为两朝开。
曾有鹢首知高下,莫问鱼舟识去来。
第94首、山中书怀寄张建封大夫(唐代-秦系)
昨日年催白发新,身如麋鹿不知贫。
时时亦被群儿笑,赖有南山四老人。
第95首、寒食日恩赐火(唐代-窦叔向)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第96首、江上行(唐代-许棠)
片席随高鸟,连天积浪间。苇宽云不匝,风广雨无闲。
戍影临孤浦,潮痕在半山。东原归未得,荏苒滞江关。
第97首、秋日陕州道中作(唐代-顾非熊)
孤客秋风里,驱车入陕西。关河午时路,村落一声鸡。
树势标秦远,天形到岳低。谁知我名姓,来往自栖栖。
第98首、咏马(唐代-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金埒未登嘶若是,
盐车犹驾瘦何惊。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第99首、送秦炼师归岑公山(唐代-李群玉)
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北省谏书藏旧草,
南宫郎署握新兰。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偏是此生栖息者,满衣零泪一时干。
第100首、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唐代-罗邺)
稽岭春生酒冻销,烟鬟红袖恃娇饶。岸边丛雪晴香老,
波上长虹晚影遥。正哭阮途归未得,更闻江笔赴嘉招。
人间荣瘁真堪恨,坐想征轩鬓欲凋。
第101首、送裴宣城上元所居(唐代-李嘉祐)
水流过海稀,尔去换春衣。泪向槟榔尽,身随鸿雁归。
草思晴后发,花怨雨中飞。想到金陵渚,酣歌对落晖。
第102首、赋得古莲塘(唐代-陈陶)
阖闾宫娃能采莲,明珠作佩龙为船。
三千巧笑不复见,江头废苑花年年。
第103首、贻住山僧(唐代-曹松)
罢讲巡岩坞,无穷得野情。腊高犹伴鹿,夏满不归城。
云朵缘崖发,峰阴截水清。自然双洗耳,唯任白毫生。
第104首、送人庭鹤(唐代-曹松)
度岁休笼闭,身轻好羽仪。白云□是伴,沧海得因谁。
唳起遗残食,盘馀在迥枝。条风频雨去,只恐更相随。
第105首、杂歌谣辞。苏小小歌(唐代-张祜)
车轮不可遮,马足不可绊。长怨十字街,使郎心四散。
新人千里去,故人千里来。翦刀横眼底,方觉泪难裁。
登山不愁峻,涉海不愁深。中擘庭前枣,教郎见赤心。
第106首、岁暮怀人诗七首 其三【唐代:张鸿】
吾与君直言,各如意欲出。奇文及疑谊,可否斠若律。
同嗜在乐府,志与骚雅壹。蜀乌空山音,黯黯写瑶瑟。
第107首、苏溪亭【唐代: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第108首、赠汪伦【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109首、寄李儋元锡【唐代: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第110首、绝句【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111首、出塞曲【唐代:张琰】
腰间插雄剑,中夜龙虎吼。
平明登前途,万里不回首。
男儿当野死,岂为印如斗。
忠诚表壮节,灿烂千古后。
朝发山阳去,暮宿清水头。
上马左右射,捷下如猕猴。
先发服勇决,手提血髑髅。
兵家互胜负,凡百慎前筹。
驱马饮淮水,千里黄草平。
种谷却流血,痛哭秋风生。
寡妻出租税,孤儿荷戈行。
武威既不足,愿见和亲成。
军中日奏凯,鼓行辽海东。
当宁怡玉色,千金劳成功,
焉知昨日地,袒甲去如空。
边人不敢语,将军益褒崇。
第112首、积雪峰访梁道士【唐代:白珽】
惊羽穿林看细碎,健舆绕石听欹斜。
道人住近茅峰北,一簇楼台五色霞。
第113首、永和县上已【唐代:王驾】
记得兰亭祓禊辰,今朝兼是永和春。
一觞一咏无诗侣,病倚山窗忆故人。
第114首、题简寂观【唐代:许坚】
尝恨真风千载隐,洞天还得恣游遨。
松楸古迹一坛静,鸾鹤不来青汉高。
茅氏井寒丹亦化,玄宗碑断梦曾劳。
分明有个长生路,不几红尘白二毛。
第115首、秋雨叹三首【唐代: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第116首、梦天【唐代: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第117首、寄乐天二首 其一【唐代:元稹】
荣辱升沈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
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老逢佳景唯惆怅,两地各伤何限神。
第118首、咏廿四气诗 大暑六月中【唐代: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第119首、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唐代:孟郊】
会合一时哭,别离三断肠。残花不待风,春尽各飞扬。
欢去收不得,悲来难自防。孤门清馆夜,独卧明月床。
忠直血白刃,道路声苍黄。食恩三千士,一旦为豺狼。
海岛士皆直,夷门士非良。人心既不类,天道亦反常。
自杀与彼杀,未知何者臧。
第120首、句【唐代:斐公衍】
碧涧水流高殿影,青萝风散晚钟声。数片残云归洞口,孤轮晴月挂山头。
第121首、刘二十八自汝赴左冯涂经洛中相见联句【唐代:裴度】
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
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欲首函关路,来披缑岭云。
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
镇嵩知表德,定鼎为铭勋。顾鄙容商洛,徵欢候汝坟。
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故态犹应在,行期未要闻。
游藩荣已久,捧袂惜将分。讵厌杯行疾,唯愁日向曛。
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氤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濆。
上谟尊右掖,全略静东军。万顷徒称量,沧溟讵有垠。
第122首、送尉迟羽之归宣州【唐代:卢仝】
君归呼,君归兴不孤。谢朓澄江今夜月,也应忆著此山夫。
第123首、艮岳百咏 万松岭【唐代:李质】
苍苍森列万株松,终日无风亦自风。白鹤来时清露下,月明天籁满秋空。
第124首、九日寄鲁客【唐代:王翰】
黄花锦树碧江濆,笑把萸杯独忆君。日暮西风还落帽,风流那似孟参军。
第125首、送张仲举赴金陵郡学博【唐代:潘纯】
攻苦食贫三十年,才名不让古人先。一经远赴招贤币,千里寒移坐客毡。
书担晓争京口渡,布帆春上石头船。秣陵秋色秦淮月,夜夜吴山几案前。
第126首、潭州【唐代: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第127首、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唐代:孟郊】
洛河向西道,石波横磷磷。清风送君子,车远无还尘。
春别亦萧索,况兹冰霜晨。零落景易入,郁抑抱难申。
百宵华灯宴,一旦星散人。岁去弦吐箭,忧来蚕抽纶。
绵绵无穷事,各各驰绕身。徘徊黄缥缈,倏忽春霜宾。
相为物表物,永谢区中姻。日嗟来教士,仰望无由亲。
东都清风减,君子西归朝。独抱岁晏恨,泗吟不成谣。
贵游意多味,贱别情易消。回雁忆前叫,浪凫念后漂。
悠悠孤飞景,耸耸衔霜条。昧趣多滞涩,懒朋寡新僚。
病深理方悟,悔至心自烧。寂静道何在,忧勤学空饶。
乃知减闻见,始遂情逍遥。文字徒营织,声华谅疑骄。
顾惭耕稼士,朴略气韵调。善士有馀食,佳畦冬生苗。
养人在养身,此旨清如韶。愿贡高古言,敢望锡类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