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花的古诗20首有哪些》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唐代-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桃花一簇(cù)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第2首、减字木兰花(明代-杨慎)
乌衣椎髻。龙女改妆歌薜荔。立近梅花。弄粉团香衬脸霞。
真真唤醒。便出墨池登雪岭。醉写乌丝。齐唱东风第一枝。
第3首、寒食日花宴(金朝-李龏)
万象鲜明禁火前,红英翠萼簇芳筵。残春未必多风雨,少别秾华又隔年。
第4首、木兰花慢三首 其三(清代-奕绘)
高人多爱竹,故画竹,必高人。此一十三篇,横斜疏密,各具精神。
猗猗朱栏曲沼,待微风、细雨与传兴。苔径低拖凤尾,石林丛长龙孙。
廿年墨彩如新。有婿守遗珍。向京国移家,万人如海,遇我相亲。
欣然全编见赠,抵琼瑰、远过百千分。一榻清风无暑,几枝仙露超尘。
第5首、虞美人 题徐渭文画花卉翎毛便(清代-陈维崧)
帘栊水浸刚初夏,夏浅胜春也。数枝白白与红红,飘到一双蛱蝶粉濛濛。
愁看刘项兴亡史,且读南华子。漆园栩栩过墙来,笑尔闲花还傍月明开。
第6首、桃花马(明代-程通)
骅骝踏遍武陵春,带得繁英自满身。万点落红霞有晕,四蹄攒白玉无尘。
自来龙种真仙种,谁识花神是枥神。醉倚东风归洞口,错疑游子作刘晨。
第7首、凤仙花(明代-顾璘)
碧玉青楼女,盈盈妆粉红。不应试醮甲,翻令妒守宫。
第8首、送花状元诏许归娶(明代-练子宁)
三月都门莺乱啼,郎君春色上朝衣。潘生况拟供调膳,张敞仍须学画眉。
南陌酒香银瓮熟,西湖月朗画船归。极知身负君恩重,莫遣心随粉黛移。
第9首、紫薇花下(明代-胡奎)
我非紫薇郎,爱种紫薇花。紫薇亦爱诗人家,今年试花如绛霞。
清晨看花心自喜,中夜裴回月明里。不随红日上东廊,影过八砖犹未起。
第10首、桃花鹦鹉(元代-揭傒斯)
岭外经年别,花前得意飞。客来呼每惯,主爱食偏肥。
才子怜红嘴,佳人学绿衣。狸奴亦可怕,莫自恋芳菲。
第11首、花婆井(宋代-常棠)
一湾秋月浸香痕,涤尽山前万古尘。犹记当时老梳洗,淡妆明镜照眉颦。
第12首、花心动(元代-长筌子)
百岁光阴,似飘风浮沤,电雷轰掣。返照速修,急景难留,不觉鬓莘如雪。
万缘羁绊何时了,谩昏晓、寸心愁结。劝英杰。莫教釜破,断绳难接。
一失人身万劫。叹伶俐惺惺,不遭缧绁。欲浪恩山,玉杻金枷,谁肯猛然抛撇。
一朝大限临门唤,见阎老,怎生推说。恁时节。追思圣贤妙诀。
第13首、减字木兰花·心低大小(元代-王哲)
心低大小。细细搜寻玄里妙。大小心低。酉上为东卯作西。心高火出。走了三田饧与蜜。火出心高。转毂轮回又一遭。
第14首、次韵和酬隐直忆花见寄之作(宋代-黄庶)
春工不拣势厚薄,染成庭内花梢红。
反拘簿书似机械,不得醉倒眠绿丛。
君时马首正南走,假有樽酒何由同。
馨得蜂蝶似相让,颜色开落轮东风。
公余徘徊独绕树,空有叹恨不可穷。
君虽不见红紫落,亦有惆怅环胸中。
作诗寄我忆花意,句老与古争强雄。
其间摸写景如画,烂熳一片春颜容。
乃知诗家有刀尺,裁翦自夺阴阳功。
诵诗酌酒无厌已,韵险强续惭非工。
第15首、蔷薇花(唐代-杜牧)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第16首、木兰花慢 赋红梨花(元代-王恽)
爱一枝香雪,几暮雨,洗妆残。尽空谷幽居,佳人寂寞,泪粉兰干。芳姿似嫌雅淡,问谁将、大药驻朱颜。塞上胭脂夜紫,雪边蝴蝶朝寒。风流韵远更清闲。醉眼入惊看。甚底事坡仙,被花热恼,惆怅东兰。细倾玉瓶春酒,待月中、横笛倩云鬟。吹散碧桃千树,尽随流水人间。
第17首、元旦后四日庄副使斋头见菊花(清代-范咸)
迎年何事更争新,怪底真成海外春。花历三时如热客,蓂开五叶俨浮尘。
幽姿岂必誇颜色,艳景难教信隐沦。输与寒梅仍应候,孤芳不肯早呈身。
第18首、一萼红 东邻桃花一树横枝侧出,映入小窗,红萼窥人,嫣然欲笑。爱玩既久,倚此赋之(清代-樊增祥)
粉墙遮,有绯桃似火,隔屋绽新花。秀靥低窥,轻脂淡拂,晓妆初试铅华。
忆前度、清明相见,是小帘、朱户那人家。一信东风,几回寒食,如许夭斜。
宋玉而今渐老,赋东邻颜色,才思都差。斗草阑干,弄花襟袖,年年轻负流霞。
蓦一片、芳阴送雨,怕玉沟、流水到天涯。还倩夕阳片影,写上窗纱。
第19首、雨中花 晓起【清代:顾贞立】
燕语呢喃莺语媚。浑不许绮窗人睡。日漾湘帘,侍儿多事,又把妆奁备。
香冷画屏眉叠翠。都付与镜中憔悴。十载羁愁,盈囊诗卷,难化花前泪。
第20首、黄莲花 其一【宋代:韩维】
浅白轻黄两未分,飞来人世作朝云。天教细雨常遮护,留得清香数日闻。
第21首、木兰花慢·听都人共语【宋代:郭居安】
听都人共语,又还是、岁逢庚。记今帖频催,衮衣将至,绣幰先迎。笙歌六宫齐奏,到而今、犹唱贺升平。千岁人间福本,天公著意看承。秋深。帘卷空明。问西子,最宜晴。喜新来多暇,玉醪龙炙,菊院花城。明年耳孙头上,更君王、亲点泥金。兜率摩耶住世,长看佛度众生。
第22首、花朝社中赏花【明代:欧必元】
寻盟开社日,春事更相宜。围绿添疏径,新红满旧枝。
微风香暂歇,积雨艳还迟。况值诗成后,如泥醉不辞。
第23首、山中石菖蒲雨过忽开九花喜而尽采食之【明代:孙一元】
山中一雨凉,窗前晓气清。菖歜忽开花,一叶冒九英。
文石带浅碧,照我几簟明。尝读古仙传,此草天之精。
出有灵物护,时见云气成。上帝怜我苦,服之令长生。
玉杯收玄露,采花浮轻盈。但觉五情好,旋茹毛骨轻。
便当谢人世,去去东蓬瀛。
第24首、堂前含笑花二株二鸟巢其上【明代:吴琏】
苍翠堂前两树花,两禽巢结两枝槎。雌雄覆育时来往,相对相忘乐岁华。
第25首、雨馀早起兰花乍开,幽亭可玩,遂以一枝贻弟,子约枉诗见投兼报此作【明代:皇甫汸】
灌园为忆闭关人,静里无营动亦真。折取兰枝当华萼,佩时须悟赠时因。
第26首、三月十一日独游龙华看桃花【清代:郑孝胥】
龙华三月春风寺,游骑缤纷尽日多。窣堵百寻标古岸,绛云十里压晴波。
枝头照眼馀寒在,物外牵肠向晚过。总道绿阴容易换,凭君何处却愁魔?
第27首、花非花 离情【清代:吴绮】
月方沉,天将曙。梦不成,留莫住。楼中无数可怜人,江南尽种相思树。
第28首、减字木兰花·风梳雨洗【宋代:韩元吉】
风梳雨洗。玉阙琼楼何处是。万里秋容。唤起嫦娥酒未中。相逢且醉。忙里偷闲知有几。况自丰年。须信金华别是天。
第29首、减字木兰花【宋代:李之仪】
堤长春晚。冉冉浑如云外见。欲语无门。略许莺声隔岸闻。
锦屏绣幌。犹待归来留一饷。何事迟迟。直恐游丝惹住伊。
第30首、转轮八花诗 其一【宋代:项安世】
昊芒布政,律吕旋阳。草衰化绿,木瘁回苍。老惊岁换,少喜年芳。
第31首、陈体仁以心清闻妙香作诗惠末利花香次韵为谢 其三【宋代:洪适】
鼻观拜嘉况,名香如前闻。尘容方一洗,藻思期三薰。
久坐欣有得,飘飘欲陵云。都良与迷迭,芳馨此其分。
第32首、十月九日陈诚之送菊花小诗奉答【宋代:周必大】
十月风霜动,篱边菊始黄。
从来司历过,失不闰重阳。
第33首、醉中看花因思去岁之任【朝代:唐代|作者:薛逢】
去岁乘轺出上京,军机旦暮促前程。
狂花野草途中恨,春月秋风剑外情。
愁见瘴烟遮路色,厌闻溪水下滩声。
不辞醉伴诸年少,羞对红妆白发生。
第34首、减字木兰花·题韦深道独乐堂【朝代:宋代|作者:陈瓘】
世间拘碍。人不堪时渠不改。古有斯人。千载谁能继后尘。春风入手。乐事自应随处有。与众熙怡。何似幽居独乐时。
第35首、减字木兰花【朝代:宋代|作者:程大昌】
桑弧标吉。做了生朝逾七十。子又生孙。阶砌芝兰欲满门。
今年定好。春腊之交诞婴少。玉烛气中。寿富康宁四序同。
第36首、满江红·二月廿四夜海棠花下作【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
老子年来,颇自许、心肠铁石。尚一点、消磨未尽,爱花成癖。懊恼每嫌寒勒住,丁宁莫被晴烘坼。柰暄风烈日太无情,如何得。
张画烛,频频惜。凭素手,轻轻摘。更几番雨过,彩云无迹。今夕不来花下饮,明朝空向枝头觅。对残红满院杜鹃啼,添愁寂。
第37首、华胥引·钱舜举幅纸画牡丹、梨花。牡丹名洗妆红,为赋一曲,并题二花【朝代:宋代|作者:张炎】
温泉浴罢,酣酒才B153,洗妆犹湿。落暮云深,瑶台月下逢太白。素衣初染天香,对东风倾国。惆怅东阑,炯然玉树独立。
只恐江空,顿忘却、锦袍清逸。柳迷归院,欲远花妖未得。谁写一枝淡雅,傍沈香亭北。说与莺莺,怕人错认秋色。
第38首、酴醿花【朝代:宋代|作者:方回】
未用炉薰燃笃耨,何须粉面佐娉婷。
通宵痛饮此花下,露滴杯中酒更醒。
第39首、{桸布=右}花唐玉蕊花介甫谓之玚花鲁直谓之山矾武昌山中多有之其叶可供染事土人用之酿酒【朝代:宋代|作者:薛季宣】
{桸布=右}绿吐瑶琨,泠然郭外村。
仙人来玉蕊,文士立山矾。
芳泽留丝素,风流付酒樽。
莫言玚酷似,香处不胜繁。
第40首、杜鹃花【朝代:宋代|作者:许及之】
鸟啼从溅血,花发亦同心。
三月春光老,映山花照林。
第41首、其四曰春郊花开【朝代:宋代|作者:邵雍】
桃李正芬敷,花繁覆弊庐。
乱香寻密牖,碎影下前除。
静绕昼眠后,轻攀春醉余。
纵然观尽日,谁敢罪狂疎。
第42首、茉莉花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江奎】
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浓香压九秋。
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搔头。
第43首、浣溪沙·淡墨花枝掩薄罗【朝代:宋代|作者:陈克】
淡墨花枝掩薄罗。
嫩蓝裙子湘波。
水晶新样碾风荷。
问着似羞还似恶,恼来成笑不成歌。
芙蓉帐里奈君何。
第44首、临江仙·琪树鸾栖花露重,依稀兰洞风光【朝代:宋代|作者:蔡伸】
琪树鸾栖花露重,依稀兰洞风光。
玉人相对自生凉。
翠鬟琼佩,绰约蕊珠妆。
宝瑟声沈清梦觉,夜阑明月幽窗。
可堪襟袂惹余香。
断云残雨,何处认高唐。
第45首、减字木兰花·枷花搦柳【朝代:宋代|作者:张孝祥】
枷花搦柳。知道东君留意久。
惨绿愁红。
憔悴都因一夜风。
轻狂蝴蝶。
拟欲扶持心又怯。
要免离披。
不告东君更告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