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80首合集》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唐代-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第2首、西南行却寄相送者(唐代-李商隐)
百里阴云覆(fù)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
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
第3首、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zhuó)茗(míng)聊代醉。
第4首、述怀(唐代-魏徵)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róng)轩。
纵横计不就,慷(kāng)慨(kǎi)志犹存。
杖策谒(yè)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yīng)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yù)纡(yū)陟(zhì)高岫(xiù),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dàn)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yíng)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第5首、古别离(唐代-孟郊)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qióng)去。
第6首、登高(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zhuó)酒杯。
第7首、早秋三首·其一(唐代-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yíng)委玉露,早雁拂(fú)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huái)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第8首、辛未七夕(唐代-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tiáo)递(dì)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chóu)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第9首、送黎美周北上(唐代-李贞)
四郊正多垒,白羽飞仓皇。孤城落日斜,画角吹寒霜。
君子事行役,驱车上河梁。居者立踟躇,行者多慨慷。
岂不重分手,男儿志四方。仗剑决浮云,弯弓射扶桑。
书生诚文弱,建树固难量。天子思颇牧,计日扫欃枪。
之子念国耻,一饭不敢忘。从来善用兵,战胜于庙堂。
愿言赞帷幄,我武用以张。
第10首、故事相国金印紫绶三公亦如之作金印辞(唐代-王质)
宝篆结金纹,玉皇衣上云。飞驰双日月,开闭几乾坤。
灵夔挟辀吼,幰弩指幡首。绛霏密葱茜,隐隐龟衔纽。
祥文写天影,寿骨耸岳顶。莲巢秋风泠,甘守相国印。
第11首、董监庙(唐代-熊孺登)
仁杰淫祠废欲无,枯枫老栎两三株。
神乌惯得商人食,飞趁征帆过蠡湖。
第12首、秋夜雨中怀友(唐代-武元衡)
庭空雨鸣骄,天寒雁啼苦。青灯淡吐光,白发悄无语。
几年不与联床吟,君方客吴我犹楚。
第13首、游嵩岳待寄诗诮之(唐代-宋之问)
嵩峰高不极,上有玉琅玕。佳游竟不至,何以慰长薚?
第14首、送郑尚书赴广州(唐代-张籍)
圣朝选将持符节,内使宣时百辟听。海北蛮夷来舞蹈,
岭南封管送图经。白鹇飞绕迎官舫,红槿开当宴客亭。
此处莫言多瘴疠,天边看取老人星。
第15首、叹杨花(唐代-韦应物)
空蒙不自定,况值暄风度。旧赏逐流年,新愁忽盈素。
才萦下苑曲,稍满东城路。人意有悲欢,时芳独如故。
第16首、闻雁(唐代-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第17首、临发崇让宅紫薇(唐代-李商隐)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不先摇落应为有,
已欲别离休更开。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第18首、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唐代-刘禹锡)
书信来天外,琼瑶满匣中。衣冠南渡远,旌节北门雄。
鹤唳华亭月,马嘶榆塞风。山川几千里,惟有两心同。
第19首、采诗官-监前王乱亡之由也(唐代-白居易)
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言者无罪闻者诫,
下流上通上下泰。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
万句千章无一字。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
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一人负扆常端默,
百辟入门两自媚。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远,君之门兮九重閟.君耳唯闻堂上言,
君眼不见门前事。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
君不见厉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无利。
君兮君兮愿听此,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
第20首、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唐代-白居易)
促席留欢日未曛,远坊归思已纷纷。无妨按辔行乘月,
何必逃杯走似云。银烛忍抛杨柳曲,金鞍潜送石榴裙。
到时常晚归时早,笑乐三分校一分。
第21首、歙州山行怀故山(唐代-白居易)
悔别故山远,愁行归路迟。
云峯杂满眼,不当隐沦时。
第22首、和厉玄侍御题户部相公庐山草堂(唐代-刘得仁)
白云居创毕,诏入凤池年。林长双峰树,潭分并寺泉。
石溪盘鹤外,岳室闭猿前。柱史题诗后,松前更肃然。
第23首、和郑先辈谢秩闲居寓书所怀(唐代-刘得仁)
西风日夜吹,万木共离披。近甸新晴后,高人得意时。
暂闲心亦泰,论道面难欺。把笔还诗债,将琴当酒资。
蓝衫悬竹桁,乌帽挂松枝。名占文章重,官归谏宪迟。
生涯贫帝里,公议到台司。室冷沾苔藓,门清绝路岐。
莫言邻白屋,即贺立丹墀。岂虑尘埃久,云霄故有期。
第24首、春雨(唐代-窦群)
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
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
第25首、重阳日访元秀上人(唐代-司空图)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
且共高僧对榻眠。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
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第26首、同志顾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唐代-郑谷)
凤策联华是国华,春来偶未上仙槎。乡连南渡思菰米,
泪滴东风避杏花。吟聒暮莺归庙院,睡消迟日寄僧家。
一般情绪应相信,门静莎深树影斜。
第27首、燕(唐代-郑谷)
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低飞绿岸和梅雨,
乱入红楼拣杏梁。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
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第28首、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唐代-赵嘏)
失意何曾恨解携,问安归去秣陵西。郡斜杨柳春风岸,
山映楼台明月溪。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
第29首、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唐代-李峤)
四海帝王家,两都周汉室。观风昔来幸,御气今旋跸。
雷奋六合开,天行万乘出。玄冥奉时驾,白拒参戎律。
后队咽笳箫,前驱严罕毕。辉光射东井,禁令横西秩。
帐殿别阳秋,旌门临甲乙。将交洛城雨,稍远长安日。
邙巩云外来,咸秦雾中失。孟冬霜霰下,是月农功毕。
天道向归馀,皇情美阴骘。行存名岳礼,递问高年疾。
祝鸟既开罗,调人更张瑟。登原采讴诵,俯谷求才术。
邑罕悬磬贫,山无挂瓢逸。施恩浃寰宇,展义该文质。
德泽盛轩游,哀矜深禹恤。申歌地庐骇,献寿衢尊溢。
瑞色抱氤氲,寒光变萧飋.宗枝旦奭辅,侍从王刘匹。
并辑蛟龙书,同簪凤凰笔。陶甄荷吹万,颂汉归明一。
欢与道路长,顾随谈笑密。叨承廊庙选,谬齿夔龙弼。
喜构大厦成,惭非栋隆吉。
第30首、丹元子步天歌 其五 南方七宿(唐代-王希明)
张,六星似轸在星傍。张下只是有天庙,十四之星册四方。
长垣少微虽向上,星数歌在太微傍,天尊一星直上黄。
第31首、相和歌辞。婕妤怨(唐代-张烜)
贱妾裁纨扇,初摇明月姿。君王看舞席,坐起秋风时。
玉树清御路,金陈翳垂丝。昭阳无分理,愁寂任前期。
第32首、春雪(唐代-秦韬玉)
云重寒空思寂寥,玉尘如糁满春朝。片才著地轻轻陷,
力不禁风旋旋销。惹砌任他香粉妒,萦丛自学小梅娇。
谁家醉卷珠帘看,弦管堂深暖易调。
第33首、侍宴曲(唐代-贾至)
云陛褰珠扆,天墀覆绿杨。隔帘妆隐映,向席舞低昂。
鸣佩长廊静,开冰广殿凉。欢馀剑履散,同辇入昭阳。
第34首、别崔少府(唐代-高适)
知君少得意,汶上掩柴扉。寒食仍留火,春风未授衣。
皆言黄绶屈,早向青云飞。借问他乡事,今年归不归。
第35首、春日即事(唐代-姚合)
春来眠不得,谁复念生涯。夜听四邻乐,朝寻九陌花。
轻烟浮草色,微雨濯年华。乞假非关病,朝衣在酒家。
第36首、杂曲歌辞 上巳乐(唐代-张祜)
猩猩血綵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
第37首、入潼关(唐代-张祜)
都城三百里,雄险此回环。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
秦皇曾虎视,汉祖昔龙颜。何处枭凶辈,干戈自不闲。
第38首、顷自桐江得一钓车以袭美乐烟波之思因出以为玩俄辱三篇复抒酬荅 其三(唐代-陆龟蒙)
病来县著脆缗丝,独喜高情为我持。数幅尚凝烟雨态,三篇能赋蕙兰词。
云深石静闲眠稳,月上江平放溜迟。第一莫教谙此境,倚天功业待君为。
第39首、丁隐君歌(唐代-陆龟蒙)
华阳道士南游归,手中半卷青萝衣。自言逋客持赠我,
乃是钱塘丁翰之。连江大抵多奇岫,独话君家最奇秀。
盘烧天竺春笋肥,琴倚洞庭秋石瘦。草堂暗引龙泓溜,
老树根株若蹲兽。霜浓果熟未容收,往往儿童杂猿狖。
去岁猖狂有黄寇,官军解散无人斗。满城奔迸翰之闲,
只把枯松塞圭窦。前度相逢正卖文,一钱不直虚云云。
今来利作采樵客,可以抛身麋鹿群。丁隐君,丁隐君,
叩头且莫变名氏,即日更寻丁隐君。
第40首、春夜集陆处士居玩月(唐代-皎然)
欲赏芳菲肯待辰,忘情人访有情人。
西林可是无清景,只为忘情不记春。
第41首、怀旧居(唐代-许浑)
兵书一箧老无功,故国郊扉在梦中。藤蔓覆梨张谷暗。
草花侵菊庾园空。朱门迹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
楚水吴山何处是,北窗残月照屏风。
第42首、酬副使郑端公见寄(唐代-许浑)
一日高名遍九州,玄珠仍向道中求。郢中白雪惭新唱,
涂上青山忆旧游。笙磬有文终易别,珠玑无价竟难酬。
柳营迢递江风阔,夜夜孤吟月下楼。
第43首、送人归吴兴(唐代-许浑)
绿水棹云月,洞庭归路长。春桥悬酒幔,夜栅集茶樯。
箬叶沉溪暖,蘋花绕郭香。应逢柳太守,为说过潇湘。
第44首、鹭鸶(唐代-许浑)
西风澹澹水悠悠,雪点丝飘带雨愁。
何限归心倚前閤,绿蒲红蓼练塘秋。
第45首、和登会稽山(唐代-孙逖)
稽山碧湖上,势入东溟尽。烟景昼清明,九峰争隐嶙。
望中厌朱绂,俗内探玄牝。野老听鸣驺,山童拥行轸。
仙花寒未落,古蔓柔堪引。竹涧入山多,松崖向天近。
云从海天去,日就江村陨。能赋丘尝闻,和歌参不敏。
冥搜信冲漠,多士期标准。愿奉濯缨心,长谣反招隐。
第46首、和友人喜雪(唐代-李中)
腊雪频频降,成堆不可除。伴吟花莫并,销瘴药何如。
谢女诗成处,袁安睡起初。深迷樵子径,冷逼旅人居。
惹砌催樽俎,飘窗入簿书。最宜楼上望,散乱满空虚。
第47首、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唐代-李百药)
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烟暇共掩映,林野俱萧瑟。
楚塞郁不穷,吴山高渐出。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终吉。
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馆宇肃而静,神心康且逸。
伊我非真龙,勿惊疲朽质。
第48首、和王奭秋夜有所思(唐代-卢照邻)
寂寂南轩夜,悠然怀所知。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
凤台有清曲,此曲何人吹。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
第49首、奉和洛阳玩雪应制(唐代-沈佺期)
周王甲子旦,汉后德阳宫。洒瑞天庭里,惊春御苑中。
氛氲生浩气,飒沓舞回风。宸藻光盈尺,赓歌乐岁丰。
第50首、长安道(唐代-沈佺期)
秦地平如掌,层城入云汉。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
绿槐开复合,红尘聚还散。日晚斗鸡还,经过狭斜看。
第51首、夜愁曲(唐代-施肩吾)
歌者歌未绝,愁人愁转增。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
第52首、转寿春守太和庚戌岁二月祗命寿阳时替裴…诗人之末云(唐代-李绅)
未登崖谷寻丹灶,且历轩窗看壁题。那遇八公生羽翼,
空悲七子委尘泥。旧坛无复翔云鹤,废垒曾经振鼓鼙。
点检遗编尽朝菌,应难求望一刀圭。
第53首、饮马歌(唐代-李益)
百马饮一泉,一马争上游。一马喷成泥,百马饮浊流。
上有沧浪客,对之空叹息。自顾缨上尘,裴回终日夕。
为问泉上翁,何时见沙石。
第54首、寻人不遇(唐代-贾岛)
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第55首、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唐代-孟浩然)
谁家无风月,此地有琴尊。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
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华烛罢然蜡,清弦方奏鹍.
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好我意不浅,登兹共话言。
第56首、赠朱道灵(唐代-杜牧)
刘根丹篆三千字,郭璞青囊两卷书。
朱渚矶南谢山北,白云深处有岩居。
第57首、访人不遇留别馆(唐代-李商隐)
卿卿不惜锁窗春,去作长楸走马身。
闲倚绣帘吹柳絮,日高深院断无人。
第58首、叹白发(唐代-王维)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第59首、棕拂子(唐代-杜甫)
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
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绳。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
吾老抱疾病,家贫卧炎蒸。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
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征。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
第60首、冬狩行(时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东川)(唐代-杜甫)
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夜发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围步骤同。禽兽已毙十七八,
杀声落日回苍穹。幕前生致九青兕,骆驼pI峞垂玄熊。
东西南北百里间,仿佛蹴踏寒山空。有鸟名鸲鹆,
力不能高飞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何为见羁虞罗中。
春蒐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马一马骢。况今摄行大将权,
号令颇有前贤风。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
喜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辔擒西戎。草中狐兔尽何益,
天子不在咸阳宫。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
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第61首、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唐代-白居易)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
第62首、武丘寺路(去年重开寺路桃李莲荷约种数千株)(唐代-白居易)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
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第63首、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唐代-白居易)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馀杭太守时。
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第64首、别陕州王司马(唐代-白居易)
笙歌惆怅欲为别,风景阑珊初过春。
争得遣君诗不苦,黄河岸上白头人。
第65首、过元家履信宅(唐代-白居易)
鸡犬丧家分散后,林园失主寂寥时。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风荡宴船初破漏,雨淋歌阁欲倾欹(qī)。
前庭后院伤心事,唯是春风秋月知。
第66首、王昭君其二(唐代-李白)
昭君拂玉鞍。
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
明朝胡地妾。
第67首、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㴩湖(唐代-李白)
剪落青梧枝,㴩湖坐可窥。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第68首、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唐代-李白)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俯视鸳鹭群,饮啄自鸣跃。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第69首、赋得弱柳鸣秋蝉(唐代-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第70首、织妇(唐代-处默)
蓬鬓蓬门积恨多,夜阑灯下不停梭。
成缣犹自陪钱纳,未直青楼一曲歌。
第71首、送李尊师归临川(唐代-李咸用)
蟠桃一别几千春,谪下人间作至人。尘外烟霞吟不尽,
鼎中龙虎伏初驯。除存紫府无他意,终向青冥举此身。
辞我麻姑山畔去,蔡经踪迹必相亲。
第72首、答郑殷彝(唐代-王霞卿)
君是烟霄折桂身,圣朝方切用儒珍。
正堪西上文场战,空向途中泥妇人。
第73首、题镜湖野老所居(一作马戴诗)(唐代-秦系)
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
沤苎成鱼网,枯根是酒卮。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第74首、言怀别同志(唐代-左偃)
渐老将谁托,劳生每自惭。何当重携手,风雨满江南。
第75首、赠衡山令(唐代-裴说)
君吟十二载,辛苦必能官。造化犹难隐,生灵岂易谩。
猿跳高岳静,鱼摆大江宽。与我为同道,相留夜话阑。
第76首、江上寄情(唐代-薛能)
天际归舟浩荡中,我关王泽道何穷。未为时彦徒经国,
尚有边兵耻佐戎。酿黍气香村欲社,斫桑春尽野无风。
年来断定知休处,一树繁花一亩宫。
第77首、驾幸三会寺应制(唐代-上官昭容)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第78首、思山居一十首。题寄商山石(唐代-李德裕)
绮皓岩中石,尝经伴隐沦。紫芝呈几曲,红藓閟千春。
聊用支琴尾,宁惟倚病身。自知来处所,何暇问严遵。
第79首、思山居一十首·初夏有怀山居(唐代-李德裕)
山中有所忆,夏景始清幽。野竹阴无日,岩泉冷似秋。
翠岑当累榭,皓月入轻舟。只有思归夕,空帘且梦游。
第80首、题桐柏山黄先生庵门(唐代-吕岩)
吾有玄中极玄语,周游八极无处吐。云輧飘泛到凝阳,
一见君兮在玄浦。知君本是孤云客,拟话希夷生恍惚。
无为大道本根源,要君亲见求真物。其中有一分三五,
本自无名号丹母。寒泉沥沥气绵绵,上透昆仑还紫府。
浮沈升降入中宫,四象五行齐见土。驱青龙,擒白虎,
起祥风兮下甘露。铅凝真汞结丹砂,一派火轮真为主。
既修真,须坚确,能转乾坤泛海岳。运行天地莫能知,
变化鬼神应不觉。千朝炼就紫金身,乃致全神归返朴。
黄秀才,黄秀才,既修真,须且早,人间万事何时了。
贪名贪利爱金多,为他财色身衰老。我今劝子心悲切,
君自思兮生猛烈。莫教大限到身来,又是随流入生灭。
留此片言,用表其意。他日相逢,必与汝决。莫退初心,
善爱善爱。
第81首、别尹炼师(唐代-李群玉)
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若非函谷令,谁注流沙说。
多君飞升志,机悟独超拔。学道玉笥山,烧丹白云穴。
南穷衡疑秀,采药历幽绝。夜卧瀑布风,朝行碧岩雪。
洞宫四百日,玉籍恣探阅。徒以菌蟪姿,缅攀修真诀。
尘笼罩浮世,遐思空飞越。一罢棋酒欢,离情满寥泬。
愿骑紫盖鹤,早向黄金阙。城市不可留,尘埃秽仙骨。
第82首、舟中遇陆棣兄西归数日得广陵二三子书知迟晚…垫西岸作(唐代-萧颖士)
林乌遥岸鸣,早知东方曙。波上风雨歇,舟人叫将去。
苍苍前洲日,的的回沙鹭。水气清晓阴,滩声隐川雾。
旧山劳魂想,忆人阻洄溯。信宿千里馀,佳期曷由遇。
前程入楚乡,弭棹问维扬。但见土音异,始知程路长。
寥寥晚空静,漫漫风淮凉。云景信可美,风潮殊未央。
故人江皋上,永日念容光。中路枉尺书,谓余琼树芳。
深期结晤语,竟夕恨相望。冀愿崇朝霁,吾其一苇航。
第83首、前汉门樊崇徐宣【唐代:周昙】
庸中佼佼铁铮铮,百万长驱入帝京。
首事纵隳三善在,归仁何虑不全生。
第84首、岳武穆精忠庙【唐代:白珽】
国势已如此,孤忠天地知。
死生同父子,奸宄系安危。
偃月无封桧,栖霞有谥碑。
中原遗老在,岁岁梦王师。
第85首、夜深 / 寒食夜【唐代:韩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第86首、落叶【唐代: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第87首、平陵老将【唐代:韦庄】
白羽金仆姑,腰悬双辘轳。前年葱岭北,独战云中胡。
匹马塞垣老,一身如鸟孤。归来辞第宅,却占平陵居。
第88首、奉和袭美酒中十咏 酒垆【唐代:陆龟蒙】
锦里多佳人,当垆自沽酒。高低过反坫,大小随圆瓿。
数钱红烛下,涤器春江口。若得奉君欢,十千求一斗。
第89首、晓发桐庐【唐代:权德舆】
客路去漫漫,桐溪上水滩。扣船乘晓月,欹枕听回滩。
烟重江枫湿,沙平宿鹭寒。闲吟试一望,疑在画屏看。
第90首、自肃州出嘉峪关【唐代:裴景福】
武帝雄风不可攀,昆仑新辟汉河山。右贤烽火过金岭,飞将旌旗出玉关。
大夏无心通竹杖,贰师有泪洒刀环。谁怜属国还朝日,甲帐空悬两鬓斑。
第91首、天末忆李白【唐代: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92首、紫阁峰【唐代:邵谒】
壮国山河倚空碧,迥拔烟霞侵太白。
绿崖下视千万寻,青天只据百馀尺。
第93首、石淙 其五【唐代:孟郊】
空谷耸视听,幽湍泽心灵。疾流脱鳞甲,叠岸冲风霆。
丹巘堕环景,霁波灼虚形。淙淙豗厚轴,棱棱攒高冥。
弱栈跨旋碧,危梯倚凝青。飘飘鹤骨仙,飞动鳌背庭。
常闻誇大言,下顾皆细萍。
第94首、连州吟【唐代:孟郊】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试为连州吟,泪下不可禁。
连山何连连,连天碧岑岑。哀猿哭花死,子规裂客心。
兰芷结新佩,潇湘遗旧音。怨声能翦弦,坐抚零落琴。
羽翼不自有,相追力难任。唯凭方寸灵,独夜万里寻。
方寻魂飘飖,南梦山岖嶔。仿佛惊魍魉,悉窣闻枫林。
正直被放者,鬼魅无所侵。贤人多安排,俗士多虚钦。
孤怀吐明月,众毁铄黄金。愿君保玄曜,壮志无自沉。
朝亦连州吟,暮亦连州吟。连州果有信,一纸万里心。
开缄白云断,明月堕衣襟。南风嘶舜琯,苦竹动猿音。
万里愁一色,潇湘雨淫淫。两剑忽相触,双蛟恣浮沉。
斗水正回斡,倒流安可禁。空愁江海信,惊浪隔相寻。
第95首、移居洞庭【唐代:麹信陵】
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水隔人间世,花开洞里春。
荷锄分地利,纵酒乐天真。万事更何有,吾今已外身。
第96首、句【唐代:刘商】
邮筒不解献茱萸。(《容斋随笔》)。
赵侯首带鹿耳巾,规模出自陶弘景。
(《鹿耳巾歌》。《海录碎事》)。
第97首、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唐代:刘宪】
地灵传景福,天驾俨钩陈。佳哉藩邸旧,赫矣梵宫新。
香塔鱼山下,禅堂雁水滨。珠幡映白日,镜殿写青春。
甚欢延故吏,大觉拯生人。幸承歌颂末,长奉属车尘。
第98首、送友人下第归宁【唐代:喻凫】
紫阁雪未尽,杏园花亦寒。灞西辞旧友,楚外忆新安。
细雨猿啼枿,微阳鹭起滩。旋应赴秋贡,讵得久承欢。
第99首、早春残雪【唐代:裴虔馀】
霁日彫琼彩,幽庭减夜寒。梅飘馀片积,日堕晚光残。
零落偏依桂,霏微不掩兰。阴林披雾縠,小沼破冰盘。
曲槛霜凝砌,疏篁玉碎竿。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
第100首、杂曲歌辞。妾薄命【唐代:卢纶】
妾年初二八,两度嫁狂夫。薄命今犹在,坚贞扫地无。
第101首、送李校书赴东川幕【唐代:卢纶】
泥坂望青城,浮云与栈平。字形知国号,眉势识山名。
编简尘封阁,戈鋋雪照营。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
第102首、淮亭吟【唐代:徐彦伯】
贞寂虑兮淮山幽,怜芳若兮揽中洲。崩湍委咽日夜流,
孤客危坐心自愁。矧鹤唳兮风晓,复猿鸣兮霜秋。
熠耀飞兮蟋蟀吟,倚清瑟兮横凉琴。撷瑶芳兮吊楚水,
弄琪树兮歌越岑。山碕礒兮隈曲,水涓涟兮洞汨。
金光延起兮骤兴没,青苔竟兮绿蘋歇。
绿蘋歇兮凋朱颜,美人寂历兮何时闲,
君不见可怜桐柏上,丰茸桂树花满山。
第103首、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唐代:齐己】
旧林诸侄在,还住本师房。共扫焚修地,同闻水石香。
莫将闲世界,拟敌好时光。须看南山下,无名冢满冈。
第104首、寄明月山僧【唐代:齐己】
山称明月好,月出遍山明。要上诸峰去,无妨半夜行。
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声。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城。
第105首、赠黄蘖山僧希运【唐代:裴休】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
浮杯今日渡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第106首、投寄韦右【唐代:罗隐】
赤壁徵文聘,中台拜郤诜。官资参令仆,曹署辖星辰。
幞被从谁起,持纲自此新。举朝明典教,封纳诏书频。
禁树曾摛藻,台乌旧避尘。便应酬倚注,何处话穷鳞。
第107首、过贾谊旧居【唐代:戴叔伦】
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人非宅已荒。谩有长书忧汉室,
空将哀些吊沅湘。雨馀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
过客不须频太息,咸阳宫殿亦凄凉。
第108首、石桥琪树【唐代:蔡隐丘】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第109首、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唐代:李涉】
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便空。
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第110首、江上逢故人【唐代:陈陶】
十年蓬转金陵道,长哭青云身不早。
故乡逢尽白头人,清江颜色何曾老。
第111首、宫词 其二【唐代:王圭】
洛阳新进牡丹丛,种在蓬莱第几宫。压晓看花传驾入,露苞方拆御袍红。
第112首、寄孙储(一作下第醉中寄储)【唐代:孙定】
行行血泪洒尘襟,事逐东流渭水深。秋跨蹇驴风尚紧,
静投孤店日初沈。一枝犹挂东堂梦,千里空驰北巷心。
明月悲歌又前去,满城烟树噪春禽。
第113首、寄刘方平【唐代:皇甫冉】
坐忆山中人,穷栖事南亩。烟霞相亲外,墟落今何有。
潘郎作赋年,陶令辞官后。达生遗自适,良愿固无负。
田取颍水流,树入阳城口。岁暮忧思盈,离居不堪久。
第114首、秋日送别【唐代:朱晦】
荒郊古陌时时断,野水浮云处处秋。
唯有河边衰柳树,蝉声相送到扬州。
第115首、送僧讲罢归山【唐代:唐求】
休将如意辩真空,吹尽天花任晓风。共看玉蟾三皎洁,
独悬金锡一玲珑。岩间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晚日红。
依旧曹溪念经处,野泉声在草堂东。
第116首、送萧世秀才【唐代:鲍溶】
心交别我西京去,愁满春魂不易醒。
从此无人访穷病,马蹄车辙草青青。
第117首、杂曲歌辞。踏歌词【唐代:崔液】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
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
庭际花微落,楼前汉已横。金壶催夜尽,罗袖拂寒轻。
乐笑畅欢情,未半著天明。
第118首、湖南春日二首【唐代:戎昱】
自怜春日客长沙,江上无人转忆家。
光景却添乡思苦,檐前数片落梅花。
三湘漂寓若流萍,万里湘乡隔洞庭。
羁客春来心欲碎,东风莫遣柳条青。
第119首、酬郑十四望驿不得同宿见赠因寄张参军【唐代:司空曙】
逢君喜成泪,暂似故乡中。谪宦犹多惧,清宵不得终。
月烟高有鹤,宿草净无虫。明日郄超会,应思下客同。
第120首、奉酬韦祭酒嗣立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呈诸留守之作【唐代:张说】
石涧泉虚落,松崖路曲回。闻君北溪下,想像南山隈。
近念鼎湖别,遥思云嶂陪。不同奇觏往,空睹斯文来。
岁后寒初变,春前芳未开。黄蕤袅岸柳,紫萼折村梅。
尽室兹游玩,盈门几乐哉。嗟留洛阳陌,梦诣建章台。
野失巢由性,朝非元凯才。布怀钦远迹,幽意日尘埃。
第121首、浪淘沙【唐代:司空图】
不必长漂玉洞花,曲中偏爱浪淘沙。
黄河却胜天河水,万里萦纡入汉家。
第122首、令狐员外宅宴寄中丞【唐代:韩翃】
寒色凝罗幕,同人清夜期。玉杯留醉处,银烛送归时。
独坐隔千里,空吟对雪诗。
第123首、太湖诗。明月湾【唐代:皮日休】
晓景澹无际,孤舟恣回环。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
半岩翡翠巢,望见不可攀。柳弱下丝网,藤深垂花鬘.
松瘿忽似狖,石文或如虥。钓坛两三处,苔老腥斒斑。
沙雨几处霁,水禽相向闲。野人波涛上,白屋幽深间。
晓培橘栽去,暮作鱼梁还。清泉出石砌,好树临柴关。
对此老且死,不知忧与患。好境无处住,好处无境删。
赧然不自适,脉脉当湖山。
第124首、酬邢杜二员外【唐代:许浑】
雪带东风洗画屏,客星悬处聚文星。未归嵩岭暮云碧,
久别杜陵春草青。熊轼并驱因雀噪,隼旟齐驻是鸿冥。
岂知京洛旧亲友,梦绕潺湲江上亭。
第125首、杂曲歌辞 其四【唐代:王建】
闻身强健且为,头白齿落难追。准拟百年千岁,能得几许多时。
第126首、闻夜砧【唐代:白居易】
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八月九月正长夜,
千声万声无了时。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
第127首、青毡帐二十韵【唐代:白居易】
合聚千羊毳,施张百子弮。骨盘边柳健,色染塞蓝鲜。
北制因戎创,南移逐虏迁。汰风吹不动,御雨湿弥坚。
有顶中央耸,无隅四向圆。傍通门豁尔,内密气温然。
远别关山外,初安庭户前。影孤明月夜,价重苦寒年。
软暖围毡毯,枪摐束管弦。最宜霜后地,偏称雪中天。
侧置低歌座,平铺小舞筵。闲多揭帘入,醉便拥袍眠。
铁檠移灯背,银囊带火悬。深藏晓兰焰,暗贮宿香烟。
兽炭休亲近,狐裘可弃捐。砚温融冻墨,瓶暖变春泉。
蕙帐徒招隐,茅庵浪坐禅。贫僧应叹羡,寒士定留连。
客宾于中接,儿孙向后传。王家夸旧物,未及此青毡。
第128首、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唐代:白居易】
南国碧云客,东京白首翁。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
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不知娃馆上,何似石楼中。
第129首、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第130首、邮竹【唐代:元稹】
庭有萧萧竹,门有阗阗骑。嚣静本殊途,因依偶同寄。
亭亭乍干云,袅袅亦垂地。人有异我心,我无异人意。
第131首、寄万德躬故居【唐代:戴叔伦】
日暮山风吹女萝,故人舟楫定如何。吕仙祠下寒砧急,
帝子阁前秋水多。闽海风尘鸣戍鼓,江湖烟雨暗渔蓑。
何时醉把黄花酒,听尔南征长短歌。
第132首、送友人游蜀【唐代:姚合】
送君一壶酒,相别野庭边。马上过秋色,舟中到锦川。
峡猿啼夜雨,蜀鸟噪晨烟。莫便不回首,风光促几年。
第133首、酬姚合【唐代:贾岛】
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
故人相忆僧来说,杨柳无风蝉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