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的古诗各一首必背》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蓦山溪·湖平春水(宋代-周邦彦)
湖平春水,菱荇(xìng)萦(yíng)船尾。空翠入衣襟,拊(fǔ)轻桹(láng)、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yǐ)逦(lǐ)没(mò)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zhào)、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chún)羹美。
第2首、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宋代-苏庠)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第3首、冬晴三章寄彭幸庵 其一(明代-杨慎)
冬晴连月岁欲阑,比陆脩景回南峦。行人喜舞农人欢。
负耒杖策各自返,过涉不愁溪水寒。
第4首、曹山春日二首 其二(宋代-孙觌)
屏拥山入坐,珠跳水溅裾。香销尘漠漠,日近竹疏疏。
身逢百罹后,春残一梦馀。故林千嶂外,孤抱几时摅。
第5首、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四 冬(宋代-范浚)
满面风霜道上儿,钳衔口角甲生肌。幽人只有高眠兴,雪拥柴门了不知。
第6首、恭和御制秋日幸秘书省近体诗(宋代-吕祖谦)
麟阁龙旂日月章,中兴再见赭袍光。
仰观焜燿人文盛,始识扶持德意长。
功利从今卑管晏,浮华自昔陋卢王。
愿将实学酬天造,敢效明河织女襄。
第7首、夏日偶成六首(宋代-曹勋)
雨过梅黄五月天,风林密处渐闻蝉。
直须破浪销烦暑,一顷波光一棹烟。
第8首、苦春霖作寄友(唐代-吴筠)
应龙迁南方,霪雨备江干。俯望失平陆,仰瞻隐崇峦。
阴风敛暄气,残月凄已寒。时鸟戢好音,众芳亦微残。
万流注江湖,日夜增波澜。数君旷不接,悄然无与欢。
对酒聊自娱,援琴为谁弹。弹为愁霖引,曲罢仍永叹。
此叹因感物,谁能识其端。写怀寄同心,词极意未殚。
第9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易经独不遭秦火,字字皆如见圣人。
汝始弱龄吾已耄,要当致力各终身。
第10首、秋日寄怀异上人(明代-李时行)
忆昔曾同慧远游,东林几度漫淹留。鹤翻露滴松房冷,鹿过苔深竹院幽。
卓锡白云生涧底,步虚明月上峰头。却从一别清宵话,已悟三生总是浮。
第11首、鹧鸪天 冬煖(元代-刘基)
窗外群蛙久不鸣,夜来忽听满池声。客心且喜逢冬暖,天意犹当放晚晴。
尘劳事,莫关情,清风皓月共忘形。夭桃应妒芙蓉色,故发鲜花照眼明。
第12首、和鲍倅首夏闻莺(宋代-虞俦)
芳草池塘晚,垂杨院宇清。
梦回初恨蝶,春去懒闻莺。
翠幄何须恋,金丸恐见惊。
一枝栖更稳,好去凤凰城。
第13首、春日山行三首 其一(明代-王鏊)
风软波平一鉴开,湖山重叠见楼台。万株晴雪悬厓里,只为梅花也合来。
第14首、春闺怨 其一(明代-丘浚)
春雨池塘草发芽,春风庭院柳飞花。韶光尚有归时节,何事游人未到家。
第15首、春云怨 十一月十五夜与咏雩、湘碧、慈博步月城西,忆去年与霜筠曾留是约,抚景追情,有不能已于言者(近现代-朱庸斋)
寒尊罢酌。正际空清夜,一奁银魄。病起沈腰憔悴,应叹素娥浑未觉。
烛底帘垂,梅梢风动,倩影迷离渐消却。乌雀无声,楼台如水,悄把梦魂托。
重来镜里颜非昨。料经时换尽,新妆眉萼。空有飞琼旧留约。
谁分年年,几许人间,雾屏云幄。万里婵娟,终宵风露,往事半沈画角。
第16首、感皇恩 夏日,同延陵君遇签事顺之心远堂,(元代-王恽)
书叶散芸香,牙*无数。案上藜羹当膏乳。地偏心远,日与圣贤晤语。市声飞不到、横披处。一炷龙涎,满瓯春露。旋埽幽轩约宝住。清谈有味,总是故家风度。子云亭户好、龙津路。
第17首、苏文忠公祠在定慧寺后即守钦长老住持所也秋祭日诣焉芜秽不治顾之怃然因有修复之思率成长句以柬同志(近现代-李超琼)
玉局仙人本奎宿,九州内外争尸祝。中吴祠宇半荒凉,来酹寒泉荐秋菊。
公之井里我乡关,绮岁眉山往还熟。秋风倚棹荡玻璃,春日循街问纱縠。
一从东下踏尘土,梦绕淩云如转毂。宦游况送江入海,似与遗迹相追逐。
繄昔公当乞郡时,钱塘吴兴频典牧。姑苏台畔屡经过,山水流连等三竺。
虎邱岩壁铁花秀,高会欣逢刘孝叔。三贤画像快留题,苦羡鲈鱼叹麋鹿。
镰衣杷菌眼枯泪,尤为吴农重蒿目。公乎虽去八百载,疑有英灵时往复。
西风摵摵吹疏木,神之来兮气萧肃。艾烟纷缭鼪鼯逃,想像灵旗天半簇。
昔闻定慧钦长老,一面缘悭互倾服。惠州谪去八千里,翟公门无客不速。
独教契顺远投诗,寒山十颂清可读。当时行脚苦招邀,应迓吟魂返僧屋。
岂知劫火到毗耶,铁柱石楼有翻覆。啸轩可啸似黄州,至今竟无风扫竹。
写真图或倩龙眠,笠屐不堪尘满掬。自来三吴盛文史,何时淫祀滋繁黩。
铲除空忆睢州汤,起化更少平湖陆。竟令胜迹莽榛菅,坐使明禋失清穆。
惟公浩气没犹存,风马云车肯频蹙。尚循典礼洁牲牷,不似琼儋烧蝙蝠。
群蒿一奏鹤南飞,城郭依然应降福。骖龙翳凤公去来,定念旧游惊闪倏。
太息当时箕口张,乌台诗案千秋独。买田阳羡归未能,万里桄榔甘黜伏。
公之名德尚若此,我辈何功幸持禄。愿将举废告同心,半亩溪堂更新筑。
紫袍腰笛寿公时,还献梅花挹清馥。
第18首、秋日即事五首 其五(清代-严金清)
寥寥天地雁声孤,树梢星河淡欲无。凉月当窗清不寐,挑灯夜起读阴符。
第19首、春宵曲(近现代-丰子恺)
花老无风落,阴浓过雨新。故园春色半成尘。正是绿肥红瘦最伤神。
第20首、菩萨蛮 闺春(清代-朱中楣)
惜春自是因春瘦。欲写新词应未就。人苦恋春情。春归不恋人。
春道归非早。百二还嫌少。人不解春情。翻云春撇人。
第21首、和郑仲博春日即景原韵(明代-盛镛)
岸旁垂柳碍渔竿,袅袅随风舞晓寒。流水送将春色到,远山晴作画图看。
花迎陌上香车缓,燕惜梁间旧垒残。莫道年来游兴懒,也思扶杖上层峦。
第22首、秋塘(明代-岑徵)
沿岸飘黄叶,随风散碧波。影涵初过雁,香发未残荷。
小浍分流少,秋霖受水多。沙傍菰米熟,好放右军鹅。
第23首、春吟 其二(宋代-韩淲)
花影攲灯上小窗,梦回香篆有残缸。当年何事成诸葛,万物无情缭老庞。
第24首、冬景 梅开不自觉(宋代-刘辰翁)
度度看梅来,犹疑早计哉。相逢如有待,不自觉全开。
每念苔枝雪,犹颁玉镜台。忽能同我笑,知复为谁催。
有语为春误,何心待月来。老夫乘兴耳,不作剡溪回。
第25首、和留秀才秋日田舍(宋代-郭祥正)
物幻非真只自知,却寻田舍度衰迟。漫为陶令柴桑乐,不学荆轲易水悲。
午睡最能消永日,一巢长欲寄深枝。闻君亦有逍遥趣,可濯沧浪共赋诗。
第26首、夏(唐代-翁洮)
触目皆因长养功,浮生何处问穷通。柳长北阙丝千缕,
云簇南山火万笼。大野烟尘飘赫日,高楼帘幕逗薰风。
身心已在喧阗处,惟羡沧浪把钓翁。
第27首、喜迁莺(感春)(宋代-何梦桂)
东君别后。见说道花枝,也成消瘦。夜雨帘栊,柳边庭院,烦恼有谁撋就。犹记旧看承处,梅子枝头如豆。最苦是,向重门人静,月明时候。
知否。人不见,纵有音书,争似重携手。旧日沈腰,如今潘鬓,怎奈许多僝僽。极目万山深处,肠断不堪回首。情寸寸,到如今,只在长亭烟柳。
第28首、孟子引夏谚【先秦:佚名】
吾王不游。
吾何以休。
吾王不豫。
吾何以助。
一游一豫。
为诸侯度。
第29首、早春【金朝:边元鼎】
春风走尘沙,鸟语满京国。东皇发潜润,土木变颜色。
桃李争妩媚,白红姹容饰。唯有松柏姿,依然蔽崖黑。
第30首、秋晚度废关【唐代:李行言】
秦郊平旧险,周德眷遗黎。始闻清夜柝,俄见落封泥。
物色来无限,津途去不迷。空亭谁问马,闲戍但鸣鸡。
山月寒弥净,河风晓更凄。赠言杨伯起,非复是关西。
第31首、春思【唐代:韦应物】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
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第32首、立秋日悲怀【唐代:令狐楚】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
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更伤春月过,私服示无缞。
第33首、秋兰寄知县陈邦直【宋代:王庭圭】
昨夜西风茁紫芽,不应独著野人家。安仁未倦栽桃李,添此清香一种花。
第34首、秋尽野次 其二【宋代:刘攽】
湖水弥天未觉秋,暂辞鞍马寄扁舟。菰蒲无禁鱼无税,谁似溪翁得自由。
第35首、元统元年冬十一月句曲外史菌山巢居成制十小诗以自见录呈华阳隐居资一捧腹 其三【元代:张雨】
风水所言唯理气,眼明此术未全疏。景纯解道游仙句,信是青囊有异书。
第36首、秋日读书西禅湖涨久未出新霁月明浩然放舟聊【明代:鲁铎】
西风湖水漾秋痕,短褐残编日闭门。
忽见江城上明月,野船村酒弄黄昏。
第37首、秋日怀西石王宪副【明代:杨巍】
塞上同游处,经秋不见君。酒杯谁共把,书札旷相闻。
木落阴山雨,沙昏瀚海云。干戈仍未息,一倍惜离群。
第38首、夏歌【明代:徐熥】
朱夏日何长,采莲向南浦。妾心未剥莲,只在房中苦。
第39首、辛卯夏日大雨戏示诸衲【明代:释函是】
一回风雨便淋漓,数十残僧面面窥。大地江山同逆旅,不妨权且作船居。
第40首、春日 其一【明代:蓝仁】
陋巷断人行,柴门不用扃。衰年柏酒绿,春日菜盘青。
强饮邻翁对,长歌稚子听。午窗閒试墨,只写《相牛经》。
第41首、秋兴八首 其四【明代:张萱】
孤城落木起悲风,海国烽烟夕照中。北去关河三面险,南来机杼万家空。
□□□□□□□,□□□□□□□。□□□□□□□,□□□□□□□。
第42首、春日洹上过田深甫对酌【明代:谢榛】
梁客才名康乐齐,北来献赋此幽栖。春流回合孤村外,晚照苍茫万柳西。
烟浦横舟閒把钓,花台对酒漫分题。太行一望高无极,相约登临杖短藜。
第43首、即席代妓赠友赴试春官 其一【明代:王彦泓】
不解为欢未是才,情交总自慧心开。凭君曾写蛾眉手,稳夺南宫第一来。
第44首、三五七言 春汎【明代:王世贞】
兰为楫,桂为桨。春波既摇裔,春日仍骀荡。归到横塘市欲收,平林一抹苍烟上。
第45首、大理春市因忆李仁甫【明代:杨慎】
海国樱桃市,春山兰蕙游。青丝盘騕袅,红颊醉扶留。
狼荒金莫辨,鲛宫珠暗投。佳人眇天末,因之问阻脩。
第46首、满宫花 秋夕【清代:庄盘珠】
吹井梧,风渐紧。落叶吟虫相迸。许多时节病恹恹,那更晓来浓冷。
月华明,更鼓定。可有玉楼人醒。小窗关了又推开,犬吠一帘花影。
第47首、己卯秋归自皖上偕罗季作省先考妣墓口占 其二【清代:梁朝钟】
石屋曾楼马鬣封,青山无恙绣芙容。每思小筑长干寺,日夜幽明三百钟。
第48首、癸亥春【宋代:张嵲】
荒村渺渺不知春,三见篱边物态新。
渐习鱼虾解蛮语,自疑元是魏塘人。
第49首、次韵志宏秋晓见示古风二首 其二【宋代:李纲】
苦热喜新凉,萧萧响黄苇。雨馀山吐辉,沙没溪涨水。
天高气澄明,太清无秽滓。泠然欲御风,一访赤城子。
笑读香霞篇,时餐金蛾蕊。逝将游蓬瀛,弱水三万里。
咄嗟无羽翰,相望徒劳耳。不如且赋诗,蛇蚓动盈纸。
第50首、江头秋风辞【宋代:晁补之】
雒阳客,后车结驷传烛食,人生富贵不易得。
江头秋风旦夕起,胡为翩翩雒阳陌。
雒阳陌,吹尘埃。江头树,安在哉。
秋风起,菱花开。鲈鱼肥,归去来。
第51首、送春【宋代:邓肃】
宿雨初开万翠屏,相携云水自由身。
寸心未逐莺花老,一笑能留天地春。
傥得新诗同刻烛,不妨濁酒共倾银。
往来一气何须问,蝙蝠飞时日正晨。
第52首、重阳后秋感【元代:方回】
盛夏关防少,深秋证候知。
脂寒饶涕唾,肤善困疮痍。
故国山千叠,重阳菊一枝。
醉乡差可可,归路尚迟迟。
第53首、冬夜书怀【朝代:唐代|作者:王维】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
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第54首、秋晚霁后野望忆夏侯审【朝代:唐代|作者:卢纶】
天晴禾黍平,畅目亦伤情。野店云日丽,孤庄砧杵鸣。
川原唯寂寞,岐路自纵横。前后无俦侣,此怀谁与呈。
第55首、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入声【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
端居愁无涯,一夕发欲白。因为鸾章吟,忽忆鹤骨客。
手披丹台文,脚著赤玉舄。如蒙清音酬,若渴吸月液。
第56首、小重山·立春日欲雪【朝代:宋代|作者:毛滂】
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东郊寒色尚徘徊。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第57首、秋兴【朝代:宋代|作者:章康】
有客凋双鬓,吟秋费几诗。
天高鸟去疾,云薄雨来迟。
日落山川迥,风回草木悲。
追寻十年事,伫立独多时。
第58首、念奴娇·叔母生日刘左史光祖以余春时所与为寿词韵见贶馥用韵谢之【朝代:宋代|作者:魏了翁】
梦中犹记,来时路、五马踟蹰攒立。江北城南春澹沲,山锁一天晴日。伊轧征车,徊徨去意,只有东风识。如今远在,谁人伴我浮白。
天外一曲阳春,依然有脚,来到萱堂北。不是奇情双照亮,肯寄鳞鸿相觅。酒引曹醇,歌翻楚调,触拨归心急。醉魂时绕,莺花世界风物。
第59首、郊居秋晚五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旧岁旱为虐,今年雨以时。
如闻诸郡国,可脱半寒饥。
我自无田者,空成乐岁诗。
谁官太史氏,直笔要无遗。
第60首、春日杂兴 其九【朝代:宋代|作者:韩淲】
幽草清更佳,被花多白红。
鸟啼蝴蝶乱,村村是春风。
人无杯酒饮,不得此意融。
春过夏将至,迤逦成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