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的古诗各10首六年级》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菩萨蛮·玉京人去秋萧索(五代-耿玉真)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第2首、一寸金·秋感(宋代-吴文英)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凉。绣幌金圆挂香玉。
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叹画图难仿,橘村砧思,笠蓑有约,莼洲渔屋。心景凭谁语,商弦重、袖寒转轴。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第3首、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唐代-孟浩然)
水亭凉气多,闲棹(zhào)晚来过。涧(jiàn)影见松竹,潭香闻芰(jì)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hān)歌。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第4首、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宋代-吴文英)
香袅红霏,影高银烛,曾纵夜游浓醉。正锦温琼腻。被燕踏、暖雪惊翻庭砌。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吴霜融晓,陡觉暗动偷春花意。
还似。海雾冷仙山,唤觉环儿半睡。浅薄朱唇,娇羞艳色,自伤时背。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第5首、南浦(春水)(宋代-王沂孙)
柳下碧粼粼,认曲尘乍生,色嫩如染。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谷纹初遍。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
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苹花怨。采香幽径鸳鸯睡,谁道湔裙人远。
第6首、春日移居六首 其三(明代-周晖)
负郭久无田,幽居仅数椽。绿尊堪累月,青镜不藏年。
客至渔樵半,狂来笑语偏。周颙有猿鹤,尚在北山颠。
第7首、秋兴 其三(明代-魏学洢)
天高着处可徜徉,日日优游日日忙。瘦菊倚风同客笑,短篁摇影共人长。
旧疑西蜀诗无律,近信东皋醉有乡。薄暮凭阑清眺迥,水青云白淡秋妆。
第8首、春日闺思(元代-陈樵)
白玉堂前双燕飞,堂中思妇怨残晖。臂环寄远青芜合,琼宇题乾白雁归。
醉倚合昏惊叶暗,愁寻豆蔻妒花肥。窗间昨日同心锦,染罢香丝不上机。
第9首、春日怀周葵窗助教(元代-陈雷)
紫燕黄莺来去飞,绿杨烟暖午风微。先生倚杖花边立,童子舞雩川上归。
景物自随幽意得,世情浑与此心违。缘知野马多如许,不染春云白练衣。
第10首、燕山秋望三首 其一(元代-潘伯脩)
西山水落向高风,万壑千厓出梵宫。翠幕遥看银榜合,金精虚逐火轮空。
构栏静立翛翛上,冠佩飞行荡荡中。何日龙船移棹晓,露房云水四帘通。
第11首、忆春(元代-马臻)
断畦零落荠花明,雨过平湖水渐生。坐久忽思春去远,绿阴浓淡隐啼莺。
第12首、次仲庸初冬即事二首(宋代-裘万顷)
君家秋实洞庭种,小子持来独未黄。
莫作苏州书后梦,只今正欠满林霜。
第13首、乙丑冬西游观南明石像作诗一绝至壬申十月四日复往观焉和前韵并书于佛阁(宋代-王十朋)
儿戏团沙欲象真,谁将愿力历三尘。八年来往箫峰客,两度来瞻百尺身。
第14首、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三(宋代-廖刚)
令节年光换,和风春令行。野塘初变柳,幽谷未迁莺。
第15首、次韵陈无伤春日书事(宋代-廖刚)
百草千花巧趁春,爱春何独水边人。青门紫陌酒旗飏,丽日和风天气新。
白玉少年长带佩,红蕖游女小腰身。自怜惯作金明客,坐对闲窗满席尘。
第16首、秋日呈颜夷仲(宋代-吕本中)
老去身已衰,事过意愈懒。斯人未寂寞,吾此归亦晚。
疏篱带落叶,秋色忽已满。南窗可炙背,唤妇同茗盌。
旧读无新功,亦复费编纂。凝尘乱朱墨,妙句折编简。
往者荷蓧翁,实具世外眼。不能与之游,只有兴尽返。
曹南二三老,夙昔荷推挽。平生万卷书,未尽一日款。
微词绝端兆,自怪识者罕。愿闻片言佳,庶用收褊短。
第17首、都城初秋和赵京倅 其三(宋代-朱浚)
宇宙清愁望眼中,谁将凉雨借龙公。秋风夜入关河迥,破贼红旗
第18首、初夏(宋代-真山民)
一叶薰风带暑回,雨添浓翠暗庭槐。
不随春去莺犹在,好竞时妆榴又开。
剪尺旋栽新白苧,杯盘聊荐旧青梅。
箧中敝扇投閒久,依旧团团入手来。
第19首、庆元己未冬至前二日访林公度至栗山翌日同访吴必大林季亨容之偕行爱其溪山池亭之胜为之赋诗(宋代-黄干)
篝火下脩岭,褰衣涉清川。夜投故人庐,洞壑藏真仙。
一水远萦纡,两山对蜿蜒。但见烟云深,不识车马喧。
主人敬客至,杯酒罗堂前。诸孙竞劝酬,烹羊杂鸡鲜。
同来二三人,妙语争春妍。此会良独难,达旦不复眠。
鸡鸣秉烛游,到君新池边。中有读书堂,藏书足精研。
把笔记姓名,徘徊怅无缘。天明驱车去,去上层冈巅。
回首三叹息,安得数亩田。结茅与君邻,啸傲终残年。
第20首、李大著赴豫章别驾同舍饯别用二工部天上秋期(宋代-崔与之)
精神炯炯一癯仙,弭笔蓬莱最上颠。
光大声名揭如日,老臣议论可回天。
星辰直上亨衢称,负月平分去意坚。
愧我衰颜归未得,两旬三作送行篇。
第21首、春日郊外(宋代-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第22首、念奴娇 仆来京洛三年未尝饱见春物。今岁江(宋代-蔡松年)
岫诸亲友折花酌酒於明秀峰下,仍借东坡先生赤壁词韵,出妙语以惜别。辄亦继作,致言叹不足之意倦游老眼,负梅花京洛,三年春物。明秀高峰人去后,冷落清辉绝壁。花底年光,山前爽气,别语挥冰雪。摩挲庭桧,耐寒好在霜杰。人世长短亭中,此身流转,几花残花发。只有平生生处乐,一念犹难磨灭。放眼南枝,忘怀樽酒,及此青青发。从今归梦,暗香千里横月。
第23首、拾诸公馀韵赠辉禅师兼奉答勾龙伯秋谒广利辉(宋代-王灼)
旧饰莲花座,新繙贝叶科。
朝餐荤味少,夜诵篆烟多。
不执铁如意,睛偷金叵罗。
犹堪试绵力,法海激颓波。
第24首、秋怀三十六首(宋代-邵雍)
良月满高楼,高楼仍中秋。
午夜冷露下,千里寒光流。
何人将此鉴,拂拭新磨休。
照破万古心,白尽万古头。
第25首、早秋有感(宋代-朱淑真)
西风淅淅收残暑,庭竹萧疏报早秋。砌下黄昏微雨后,幽蛩唧唧使人愁。
第26首、送春(宋代-方岳)
不等薰风已问津,小楼无处认蹄轮。
极知中岁难为别,未必明朝不是春。
黄鸟闹时山寂寂,绿阴深处水粼粼。
老来宁与芳菲竞,俯仰人间迹已陈。
第27首、秋日登楼眺望(宋代-李曾伯)
徙倚上危梯,云空望眼迷。
雁声秋信北,鸦背夕阳西。
岸远舟逾小,水高山陡低。
家乡天际是,何日赋归兮。
第28首、春词 其十(宋代-毛滂)
君心与物为春久,唤得春风破腊回。天近自应通信息,梅花不用犯寒来。
第29首、绛都春·春愁怎画(宋代-蒋捷)
春愁怎画。正莺背带雪,酴醿花谢。细雨院深,淡月廊斜重帘挂。归时记约烧灯夜。早拆尽、秋千红架。纵然归近,风光又是,翠阴初夏。娅姹。嚬青泫白,恨玉佩罢舞,芳尘凝榭。几拟情人,付与兰香秋罗帕。知他堕策斜拢马。在底处、垂杨楼下。无言暗拥娇鬟,凤钗溜也。
第30首、秋前风雨顿凉(宋代-范成大)
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
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
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
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
第31首、秋日(宋代-范成大)
新秋病骨顿成衰,不度溪桥半月来。
无事闭门非左计,饶渠屐齿上青苔。
第32首、春日五首(宋代-刘克庄)
步入西峰不见人,数声涧鸟自啼春。
下山欲与唐碑语,先遣奴兵细拂尘。
第33首、春怨(宋代-朱敦儒)
梨花雨送海棠风,不借胭脂作小红。几日无人吹玉笛,鸳鸯飞入馆娃宫。
第34首、长安春夜宿开元观(唐代-杨凭)
霓裳下晚烟,留客杏花前。遍问人寰事,新从洞府天。
长松皆扫月,老鹤不知年。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
第35首、春秋战国门。再吟(唐代-周昙)
定获英奇不在多,然须设网遍山河。
禽虽一目罗中得,岂可空张一目罗。
第36首、伤春(唐代-李昌符)
即是春风尽,仍沾夜雨归。明朝更来此,兼恐落花稀。
第37首、辇下冬暮咏怀(唐代-郑谷)
永巷闲吟一径蒿,轻肥大笑事风骚。烟含紫禁花期近,
雪满长安酒价高。失路渐惊前计错,逢僧更念此生劳。
十年春泪催衰飒,羞向清流照鬓毛。
第38首、长安早春(唐代-王建)
霏霏漠漠绕皇州,销雪欺寒不自由。先向红妆添晓梦,
争来白发送新愁。暖催衣上缝罗胜,晴报窗中点彩球。
每度暗来还暗去,今年须遣蝶迟留。
第39首、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 病起见庭莲(唐代-齐己)
病起见庭莲,风荷已飒然。开时闻馥郁,枕上正缠绵。
本在沧江阔,移来碧沼圆。却思香社里,叶叶漏声连。
第40首、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二·画(宋代-范仲淹)
日色清如照,前林叶未零。
海东新隼至,一点在青冥。
第41首、冬夜戏书(宋代-陆游)
老树霜余已尽红,纵横落叶满庭中。
一钩澹澹西南月,万鼓凭凭东北风。
赊酒每惭添旧券,读书何计策新功?蓬窗坐睡摧颓甚,隔竹敲茶赖小童。
第42首、秋晴出游(宋代-陆游)
雨余清冷近霜天,拄杖闲拖不挂钱。
黄叶舞风初簌簌,碧渠通溜正溅溅。
无情日驭工催老,耐事天公听放颠。
薄暮行歌并湖去,有人偷样画臞僊。
第43首、秋日闻蝉(宋代-陆游)
断角斜阳触处愁,长亭搔首晚悠悠。
世间最是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
第44首、秋晚村舍杂咏(宋代-陆游)
村巷翳桑麻,萧然野老家。
园丁种冬菜,邻女卖秋茶。
啄木矜奇服,牵牛蔓碧花。
一樽虽草草,笑语且喧哗。
第45首、村居初夏五首 其五(宋代-陆游)
故乡风物胜荆吴,流水青山无处无。列植园林多美果,饱锄畦垄富嘉蔬。
桥边来淬剶桑斧,池畔行芟缚粽菰。我有素纨如月扇,会凭名手作新图。
第46首、秋日饮李相国园亭(清代-王廷璧)
山容全入画,老树动秋香。露叶萤光湿,风巢鹤梦凉。
茶烟生暗竹,酒气霭回廊。莫拟平泉侈,卢鸿一草堂。
第47首、题李惺樵同年诗草二首 其一(清代-夏孙桐)
落叶闭门深,苦吟心自喻。幽蛩与寒鸟,宣导等韶頀。
愔愔东篱下,羲皇在寐寤。天以成诗人,知君之所慕。
第48首、泛舟虎阜因吊五人之墓自春徂夏盖三至矣 其一(清代-夏孙桐)
近郊月一至,厓藓手剔扫。名山有真面,愈熟乃识好。
前鱼弃习见,佳境在曲缭。正如旧读书,不厌数探讨。
雨后岩气蒸,奇馥发卉草。上下万绿中,皎然石梁道。
坐看夕阳色,顿觉异春昊。休羡住山僧,云烟阅暮早。
第49首、赠萧良有良誉赴春官(明代-梁绍震)
双凤翩翩薄汉飞,九苞殊色占文辉。大苏逸调天成独,小阮高华世所稀。
入眼已知呈白璧,点头行复见朱衣。上林春色鲜如锦,同趁花香近紫薇。
第50首、春日从支山入天平(明代-皇甫汸)
郭外青山路,云深定几重。桃花流一涧,竹树隐千峰。
尘世遥相隔,仙源信可逢。春风变芳草,何惜驻游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