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老师的古诗100首大全》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送元暠师诗(唐代-柳宗元)
侯(hóu)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shī),无生道自弘。
第2首、挽达元师(辛卯八月,殁南洋)(元代-杨维桢)
黑风吹浪海冥冥,披甲船头夜点兵。
报国但知身有死,誓天不与贼俱生。
神游碧落青骡远,怒挟秋涛白马迎。
廊庙正修忠义传,词臣执笔泪先倾。
第3首、玉岩有感(宋代-黄师参)
游山苦无侣,独行亦自佳。不羡篮舆稳,软草供蒲鞋。
小僧倚门问,客从何处来。长啸不复答,露坐面山隈。
往谒玉岩翁,缟衣绝纤埃。祠宫蔽风雨,碑碣荒莓苔。
四山壮幽閒,百感撄我怀。先生竟何之,山猿朝夕哀。
出处非有意,于道相萦回。翁看岭表人,白骨漫成堆。
所见明且哲,屡表乞归骸。伫立三太息,归思落日催。
第4首、颂古二十九首(宋代-释师体)
之乎者也,雪月风花。
头面各别,事同一家。
第5首、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宋代-黄庭坚)
人去洲渚在,春回花草斑。
清谈值渊对,发兴如江山。
第6首、篙师编修近忽佞佛至诚且笃贻六绝句以谐之想发一轩渠也 其六(唐代-全祖望)
诗人学佛最相宜,切玉刀成游刃嬉。从此相逢须退舍,速营藕孔去登陴。
第7首、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宋代-杨万里)
孝庙乘乾日,光宗宅震宫。
夔龙池集凤,黄绮翼高鸿。
初政扶皇极,三朝扰大忠。
暮年坐黄阁,万古一清风。
第8首、法宝琏师求竹轩诗(宋代-陆游)
南轩竹色映溪光,不减吾州五月凉。
犹恨秋来鸥鹭少,须君更为筑横塘。
第9首、孙师郑以感逝诗徵题诗分甲乙二集辛亥后不仕者入甲集出仕者入乙集大半亦我师友也二首 其一(清代-夏孙桐)
载鬼一车逢故友,北江奇语剧堪悲。山阳笛与西州泪,况际沧桑此一时。
第10首、三水候陆观察座师(明代-陈子壮)
蛮水滔滔转战馀,主恩遥借外台居。十年谁问康成业,四野人瞻孟博车。
乍觉鹏风驱海蜃,相将军雨足江鱼。汉庭此日推文武,不数重来谕尉书。
第11首、上元访杜鍊师(明代-李梦阳)
宣皇昔时乘八风,御龙游戏行烟空。马前两两侍王女,别馆多在蓬莱宫。
朝天宫中旧时殿,楼台昼锁无人见。琉璃井塌青苔满,松柏森森月如练。
呜呼往事难具陈,灯火如山又一春,北斗坛西访隐沦。
我师黄衫白
第12首、答李大参师孟时分省吴兴(明代-王世贞)
新秋木叶报蓬庐,几见亨途问索居。若下一条衣带水,使君三日鲤鱼书。
浮云自失论交后,落月长疑入梦馀。莫向旧游寻宦迹,鬓毛今共白蘋疏。
第13首、次昙师见寄韵(明代-胡奎)
高吟寄天末,寒茧曳孤篁。烱若双明珠,九渊安可藏。
出户见明月,流光入中堂。载弹绿绮琴,匡坐白云床。
寥寥太古调,谁论虞与唐。知音谅非远,我心自忧惶。
挑灯耿无寐,清泪洒淋浪。赖有一瓢酒,慰兹离别肠。
第14首、含云晚归寄真师(宋代-杨时)
每扣禅关即晚归,尘中回首万缘非。
不愁幻翳迷心地,且听潮音振祖衣。
归路往来无别径,夜光清彻有余辉。
虎溪旧社知重约,陶令如今已息机。
第15首、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宋代-梅尧臣)
昔在洛阳时,共游铜驰陌。
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锁尘埃,空壁斗蜥蜴。
楸阴布苔绿,野蔓缠石碧。
池鱼有偷钓,林鸟有巧射。
园隶见我来,朱门暂开辟。
园妇见我还,便扫车马迹。
何以扫马迹,实亦畏他客。
我辈唯适情,一叶未尝摘。
他人或所至,生斗不得惜。
又忆游嵩山,胜趣无不索。
各具一壶酒,各蜡一双屐。
登危相扶牵,遇平相笑噱。
石捣云衣轻,岩裂天窗窄。
上饮醒心泉,高巅溜寒液。
下看峰半雨,广甸飞甘泽。
夜宿岳顶寺,明月入户白。
分吟露气冷,猛酌面易赤。
明朝循归途,两胫痛苦刺。
日旱就马乘,香草路迫厄。
却望峻极居,已与天外隔。
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帻。
碑观巡幸僧,指古定空壁。
誓将新咏章,灯前互诋擿。
杨生謢己短,不字不肯易。
明年移河阳,簿书日堆积。
忽得谢公书,大夸游览剧。
自嵩历石堂,藓花题洞额。
其文曰神清,固非人笔画。
乃知二公贵,逆告意可赜。
遂由龙门归,里堠环数驿。
我时诗以答,或歌或辨责。
责我不喜僧,性实未所获。
凡今三十年,累冢拱松柏。
唯与公非才,同在不同昔。
昔日同少壮,今且异肥瘠。
昔日同微禄,今且异烜赫。
昔同骑破鞯,今控银辔革。
昔同自讴歌,今执乐指百。
死者诚可悲,存者独穷厄。
但比死者优,贫存何所益。
第16首、送灵师归吴(宋代-穆修)
灵师殊可尚,颇不类浮屠。
托迹虽依佛,留心独喜儒。
风尘倦京洛,水石隐勾吴。
破寺杉松老,南归旧隐孤。
第17首、三月十六日龟巢观月渭师携宠同赏后两日大雨复作景卢有诗同其韵(宋代-洪适)
潜鳞故故上钩迟,翠袖凭栏自一奇。半夜醉归闲有趣,一年春尽事如宜。
盍簪何惮再三渎,览镜堪嗟六十痴。已办寻盟临斫鲙,不将可否问蓍龟。
第18首、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歌送吴鍊师归林屋洞(唐代-皎然)
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称最灵。不有古仙启其秘,今日安知灵宝经。
中山鍊师栖白云,道成仙秩号元君。三千甲子朝玉帝,世上如今名始闻。
吐纳青牙养肌发,花冠玉舄何高洁。不闻天上来谪仙,自是人间授真诀。
吴兴太守道家流,仙师远放清风楼。应将内景还飞去,且从分风当此留。
湖之山兮楼上见,山冥冥兮水悠悠。世人不到君自到,缥缈仙都谁与俦。
黄鹤孤云天上物,物外飘然自天匹。一别千年未可期,仙家不数人间日。
第19首、三月三日泊虞山下步寻等慈师不遇(明代-程嘉燧)
草堂寂历自禅居,山下春光正祓除。
邻犬人归纤月后,木鱼风落妙香初。
萧疏远岫云林画,映带清流内史书。
乘兴寻师相赏处,笔床经案独踌躇。
第20首、画扇赠别憨师戍岭表(明代-董其昌)
参得黄梅岭上禅,魔宫虎穴是诸天。赠君一片江南雪,洗尽炎荒瘴海烟。
第21首、师邵以墙头过浊醪为韵赋五绝句依次答之 其五(明代-顾清)
赋诗兼酌酒,顾我岂能豪。味君辞意美,终日醉醇醪。
第22首、自黄州至巴河游灵岩寺观孙仲谋刑马坛相传权于此刑马祀江神遂提师伐寿春云(宋代-张耒)
乔木隔尘埃,华堂敞深僻。人静好鸟鸣,睡馀疏雨滴。
悲愁感萧瑟,吊古披荒寂。尚溯紫髯翁,誓师沉马璧。
第23首、重登文兆师水阁(宋代-释保暹)
重来久凭栏,临水景多间。
高树下残照,寒潮平远山。
夜吟长负宿,秋病几思间。
早晚离城里,從兹寄掩关。
第24首、和师厚郊居示里中诸君(宋代-黄庭坚)
篱边黄菊关心事,窗外青山不世情。
江橘千头供岁计,秋蛙一部洗朝酲。
归鸿往燕竞时节,宿草新坟多友生。
身後功名空自重,眼前樽酒未宜轻。
第25首、早春送欧阳炼师归山(唐代-武元衡)
双鹤五云车,初辞汉帝家。人寰新甲子,天路旧烟霞。
羽节临风驻,霓裳逐雨斜。昆仑有琪树,相忆寄瑶华。
第26首、癸酉九秋得翁师赐函提及前事,再次前韵寄呈师座二首 其二(清代-祝廷华)
欲前人却不成行,无限瞻依仰望情。双塔当年寻胜迹,一樽何日话平生。
有幸识拔千人俊,自阻飞腾万里程。愿覆乔阴庇衰朽,也随同證岁寒盟。
第27首、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 其一 蒲津晚渡(元代-陈赓)
云涛注壶口,水府蟠九垒。公子莫争舟,蛟龙方骫骳。
第28首、除前同会宅师诸子酌(明代-黎遂球)
绿鬓长于腊,烧灯且互看。香烟曳梅落,山色捲帘寒。
苦见七星转,狂乃数斗乾。惟应共贫贱,尊酒戏季残。
第29首、送蔡子师古楚游一首(明代-黄省曾)
蔡经苏台秀,幽情爱山水。家近毛公坛,身居洞天里。
时时春风棹一舟,吴王胜迹皆探求。孤怀忽尔忆江汉,飘然特作襄阳游。
襄阳岘山青无改,轻裘缓带人何在。古碑读之不流泪,空云功德高四海。
巍巍自有宇宙在,登贤眺圣俱尘埃。君留翠微襟抱开,飞觞摇笔何徘徊。
清心复为清潭赏,桃花不言映君舫。明月沿求弄珠女,锦波粼粼人巳往。
鹿门古城东,昔居庞德公。亦有孟夫子,采药钦高风。
乘兴回舻金涧处,朗吟白云何时去。考槃石床栖隐间,飞光独照青岩树。
今尔寻遗踪,攀践心无穷。不见浩然子,徒看丹桂丛。
却笑纷纷长安下,朝朝䬃踏动车马。从来宁老轩冕中,选丘遵壑情何寡。
予也怜君负逸调,襄阳名山复吟眺。归来览尔大堤作,苏台把袂一长笑。
第30首、偈颂七十六首 其十一(宋代-释师观)
断人性命,不劳馀刃。四海一家,风恬浪静。
第31首、忆梁王寺过远桥寄昉师(宋代-罗适)
长忆溪桥避暑时,天风六月袭人肌。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
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
第32首、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唐代-杨巨源)
旧寺长桐孙,朝天是圣恩。谢公诗更老,萧傅道方尊。
白法知深得,苍生要重论。若为将此望,心地向空门。
第33首、送谢师宰赴任楚州(宋代-王安石)
珠玉不自贵,故为人所怜。
贤愚亦如此,好恶有自然。
闻子欲东南,使我抱幽悁。
炎风沙土中,甘与子留连。
大梁非无客,跪起废食眠。
相看独不厌,以此知子贤。
衰气已难强,壮心方少年。
才高岂易得,勖子在雕镌。
昆仑一支流向东,七月八月船如风。
爱君少壮此行乐,恨我留连成老翁。
神头两岸水无穷,伏槛荷花满地红。
当时不得君携手,今日山川在眼中。
第34首、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宋代-苏轼)
暮雪纷纷投碎米,春流咽咽走黄沙。
旧游似梦徒能说,逐客如僧岂有家。
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独成花。
使君半夜分酥酒,惊起妻孥一笑哗。
关右土酥黄似酒,扬州云液却如酥。
欲従元放觅拄杖,忽有曲生来坐隅。
对雪不堪令饱暖,隔船应已厌歌呼。
明朝积玉深三尺,高枕床头尚一壶。
第35首、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宋代-苏轼)
朱门有遗啄,千里来燕雀。
公家冷如冰,百呼无一诺。
平生亲友半迁逝,公虽不怪旁人愕。
世事如今腊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
二公凛凛和非同,畴昔心亲岂貌従。
白头相映松间鹤,清句更酬雪里鸿。
何日扬雄一廛足,却追范蠡五湖中。
第36首、观张师正所蓄辰砂(宋代-苏轼)
将军结发战蛮溪,箧有殊珍胜象犀。
漫说玉床分箭镞,何曾金鼎识刀圭。
近闻猛士收丹穴,欲助君王铸褭蹄。
多少空岩人不见,自随初日吐虹蜺。
第37首、和陆农师侍郎三和前韵(宋代-苏颂)
主人满酌玉东西,坐客无辞醉似泥。
此日逢迎皆笑语,几年南北叹暌携。
早登鸡省先诸彦,合入鳌坡试五题。
雅道寂寥今复振,士风一变始於齐。
第38首、醉桃源 赠赵戒师【金朝:王丹桂】
略将微语破昏衢。尘情立剪除。色空空色两无殊。真实理不虚。常湛湛,体如如。出离生死途。澄塘性月一轮孤。光明射四隅。
第39首、答伏牛和尚【唐代:伏牛小师】
鱼龙未变志常存,变了还教海气浑。两眼不曾窥小水,一心专拟透龙门。
千回下网终难系,万度垂钩誓不天。待我一朝鳞甲备,解将云雨洒乾坤。
第40首、赠雁木堂李烟客曾宅师诸公结社参究四首 其四【明代:释道丘】
手握木蛇曹氏女,道人本色无刀斧。嘉州大像吃黄莲,陜府铁牛满口苦。
第41首、放少师行脚时颂【唐代:自在】
放汝南行入大津,碧潭深处养金鳞。等闲莫与凡鱼伴,直透龙门便出身。
第42首、雅师求阁名既为作扁榜仍赋娱客杂句【宋代:许及之】
妙景非声亦非色,非色岂应容粉饰。东坡妙用遍虚空,大地山河等儿剧。
简斋有句添蛇足,雨抹晴妆要娱客。黄妃塔边净相寺,破屋荆榛十年事。
雅师办得一片心,化出宝坊全体备。杰阁巍巍尊大士,我欲名之无尽意。
更拈蛇足扁东偏,与师饷客为客地。东坡仙去可无诗,客来了此一段奇。
未雨未晴烦举似,非鬼非仙竟是谁。
第43首、节使少师王公挽诗二首【宋代:李弥逊】
晚岁闽江上,来从竹下贤。
肯为文字饮,时访祖师禅。
念旧藏遗墨,忘形出近编。
忍颂一卮酒,挥泪对新阡。
第44首、贼臣刘豫挟虏骑犯两淮天子亲总六师出征贼骑摧衄宵遁銮舆既还效杜拾遗作欢喜口号十二首 其一【宋代:刘一止】
祖宗先德后刑诛,八叶升平振古无。驯致小羌如许黠,五兵虽惨亦时须。
第45首、登师欲东归因成五言【宋代:钱惟演】
谁谓元戎幕,今同长者家。
一音闻说法,五叶见开花。
久住生车耳,因闲长道牙。
方期注金策,休梦赤城霞。
第46首、赠彭师立 其一【元代:赵孟頫】
学书工拙何足计,名世不难传后难。当有深知书法者,未容俗子议其间。
第47首、赠萧自愚炼师【元代:刘崧】
填海衔木石,移山开路衢。既怜精卫苦,复笑愚公愚。
扰扰六合间,机械纷奔趋。岂知大智者,敛之寂若无。
缅彼白鹤仙,昂藏一丈夫。冲抱龙虎气,清含山泽癯。
炼药入紫霞,吹笙上玄都。逍遥青天中,湛寂以自娱。
我欲蹑其躅,飘然安可呼。永怀伯阳翁,握此玄化枢。
毋为事辩巧,取愧斯人徒。
第48首、寿元相赵濲师 其一【明代:张萱】
祯符五百岳生申,台斗清朝握化钧。赤舄喜瞻无量佛,金轮时护宰官身。
东风暖送薇垣色,南极光浮濲水春。安得孤根欣有托,漆园长伴祝灵椿。
第49首、师家闸【明代:文彭】
水涩舟胶春昼明,振衣随步得閒行。万株杨柳缘堤古,一带清泉触石鸣。
无数青山围秀色,有时黄鸟度新声。不堪沛北风尘路,翻动江南行乐情。
第50首、端午日无念师二詹生吴生同集斋中偶看坡公汁【明代:陶望龄】
学道如痴狗,衔枯苦求汁。
悟道如涸鱼,登陆徒呴湿。
空虚无片段,岂要论失得。
迹往电犹迟,锋驰箭非急。
多言只自困,喧呶乱鹅鸭。
夸足走踆踆,劳睛花幂幂。
吾师无寸铁,应敌双拳赤。
摩垒大鼓幢,摧邪老韩白。
而予本幻士,枯木冒冠帻。
蚓有无肠歌,鹃有无情泣。
虽然共居诸,且不受盈缺。
从师莽浪游,非主亦非客。
眼前旷劫事,一会灵山集。
第51首、上座师成太史 其一【明代:苏升】
词林此日竞飞扬,夫子风流回擅场。凤起朝霞纷绚彩,豹蒸玄雾自成章。
一时人物经题品,百代权衡属主张。漫道燕台齐跃迹,可如神相得孙阳。
第52首、舟师【明代:俞大猷】
倚剑东溟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
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夕阳景里归篷近,背水阵奇战士功。
第53首、大雪李苗二鍊师同诸子过谈竟日【明代:释函可】
莫怨崎岖屐齿艰,但逢好友足开颜。囊中谩说长生药,且得浮生一日閒。
第54首、再送吴师入洛四绝句 其二【明代:胡应麟】
珠履三千各赋才,向来门客尽邹枚。高牙大纛鸣鞭去,白日遥登古吹台。
第55首、赠别青霞炼师【明代:陈吾德】
旧约名山共息机,年来真得遂初衣。秋高邺下双凫至,岁晏辽东一鹤归。
袖里龙文人罕识,枕中鸿宝世全稀。丹成且莫冲霄去,还记江门有钓矶。
第56首、送卢师邵【明代:杨慎】
空谷滞跫步,石山枉佳招。长风自远来,逸翮怀迥霄。
期我于浮城,投我以英瑶。我仆巳整驾,我马亦在镳。
愁霖泥修途,江广讵通舠。粤子暌昔约,伊人阻今朝。
良会虚高言,三游绝孤标。神襟重悒悒,怅望倚逍遥。
佳期旷何许,碧云生泬寥。愿附同声翼,因寄相思谣。
第57首、戊辰五月湘乡师自江巡海回谒见后读所赠吴君南屏诗因次原韵【清代:何栻】
裸虫坠地纷如筛,春花烂漫秋叶摧。遭逢各自有枯菀,因果谁能知去来。
朝阳苒苒没细柳,劫火茫茫焚大槐。惊轮走坂失䩭控,破舟迎浪随掀豗。
一身百险历未尽,五角六张行辄乖。祥金在冶忽自跃,真玉经火终难灰。
蜥蜴何时致云族,鶢鶋无路逃风灾。归来踪迹寄淮海,坐看勋业归伊莱。
三千丈发瘁此老,五百道乳降诸孩。德水功山两渟峙,水无蛟鳄山无豺。
绿野优游未容尔,黄魔窥伺胡为哉。如臂使指自联络,以心置腹何嫌猜。
截海能令蠡舟断,支天不忧鳌柱隤。运筹兼采鹿毛寿,恤士更旌羊角哀。
腕力千钧荡群碎,心光四照蠲纤霾。借人牙慧从不惜,怜我鬓从如此皑。
牛心屡送仲宣炙,鹊尾频掉陈思杯。参苓入笼有素蓄,桃李傍门相次开。
阳春妪物不责报,阴德自合封于邰。
第58首、同张莂公曾宅师刘观复王飞侯屠剑冲夜登滕王阁【清代:梁朝钟】
角声夜落清波动,月影秋痕摇画栋。万里烟火乌夜啼,昔日风流成昨梦。
南浦西山自古今,崖添新石江流浸。行藏欲尽今宵烛,一夕疑人千岁心。
第59首、李商叟传录临川与黎师侯唱酬怀曾文清公长句用韵作四首 其四【宋代:赵蕃】
叹息茶山识面迟,经过旧宅恨推移。听泉尚想甘瓢乐,抚竹如亲与物离。
千首未多行世集,数篇才刻住山诗。属君勉力任兹事,吾道祇今棼若丝。
第60首、念奴娇(再用韵答韩子师)【宋代:韩元吉】
定交最早,叹西津几度,匆匆论别。世事浮云山万变,只有沧江横月。长忆追随,湖山好处,醉帽欹风雪。竹阴花径,兴来题尽桐叶。
谁忆此地相逢,鬓毛君未白,眉添黄色。屈指烟霄归诏近,路入龙楼金碧。千载功名,一尊欢笑,会作他年说。倚天长剑,夜寒光透银阙。
第61首、送安之往依沈叔晦师席【宋代:史浩】
吾孙年甫冠,抗志在青冥。重趼轻千里,求师为一经。
功名适来去,器识是丁宁。既得贤模范,归欤喜过庭。
第62首、赠传神师【宋代:黄裳】
阙下游多日,溪边过几春。数图人欲活,一笔自如神。
不写俗中态,漫留云外身。丹青如模我,道貌似山人。
第63首、四贤一不肖诗·右尹师鲁【宋代:蔡襄】
君子道合久以成,小人利合久以倾。
世道下衰交以利,遂使周雅称嘤鸣。
煌煌大都足轩冕,绰有风采为名卿。
高名重位盖当世,退朝归舍宾已盈。
脅肩谄笑不知病,指天报遇如要盟。
一朝势夺德未改,万钧已与毫厘轻。
畏威谀上亦随毁,矧复鼓舌加其评。
逶迤阴拱质气厚,两豆塞耳心无营。
呜呼古人不可见,今人可见谁与明。
章章节义尹师鲁,饬躬佩道为华荣。
希文被罪激人怒,君独欣慕如平生。
抗书轂下自论劾,惟善与恶宜彙征。
削官竄逐虽适楚,一语不挂离骚经。
当年亦有大臣逐,朋邪隐缩无主名。
希文果若事奸险,何此吉士同其声。
高谭本欲悟人主,岂独区区交友情。
第64首、和筠州谈鍊师见寄【宋代:徐铉】
共叹昆冈火,谁知玉自分。
寂寥人境外,萧索数峰云。
真籙终年秘,空歌偶得闻。
应怜霸陵上,衰病故将军。
第65首、曾涤生师奉命督师江南 其一【清代:赵树吉】
百战孤军在,临危用乃神。诸侯皆秉钺,圣方自知人。
兵气缠吴会,天威仗老臣。诏书信勤恳,喜极欲沾巾。
第66首、郊庙歌辞·祀风师乐章·迎俎酌献【朝代:唐代|作者:包佶】
德盛昭临,迎拜巽方。爰候发生,式荐馨香。
酌醴具举,工歌载扬。神歆六律,恩降百祥。
第67首、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我为江司马,君为荆判司。俱当愁悴日,始识虚舟师。
师年三十馀,白皙好容仪。专心在铅汞,馀力工琴棋。
静弹弦数声,闲饮酒一卮。因指尘土下,蜉蝣良可悲。
不闻姑射上,千岁冰雪肌。不见辽城外,古今冢累累。
嗟我天地间,有术人莫知。得可逃死籍,不唯走三尸。
授我参同契,其辞妙且微。六一閟扃鐍,子午守雄雌。
我读随日悟,心中了无疑。黄芽与紫车,谓其坐致之。
自负因自叹,人生号男儿。若不佩金印,即合翳玉芝。
高谢人间世,深结山中期。泥坛方合矩,铸鼎圆中规。
炉橐一以动,瑞气红辉辉。斋心独叹拜,中夜偷一窥。
二物正訢合,厥状何怪奇。绸缪夫妇体,狎猎鱼龙姿。
简寂馆钟后,紫霄峰晓时。心尘未净洁,火候遂参差。
万寿觊刀圭,千功失毫厘。先生弹指起,姹女随烟飞。
始知缘会间,阴骘不可移。药灶今夕罢,诏书明日追。
追我复追君,次第承恩私。官虽小大殊,同立白玉墀。
我直紫微闼,手进赏罚词。君侍玉皇座,口含生杀机。
直躬易媒孽,浮俗我瑕疵。转徙今安在,越峤吴江湄。
一提支郡印,一建连帅旗。何言四百里,不见如天涯。
秋风旦夕来,白日西南驰。雪霜各满鬓,朱紫徒为衣。
师从庐山洞,访旧来于斯。寻君又觅我,风驭纷逶迤。
帔裾曳黄绢,须发垂青丝。逢人但敛手,问道亦颔颐。
孤云难久留,十日告将归。款曲话平昔,殷勤勉衰羸。
后会杳何许,前心日磷缁。俗家无异物,何以充别资。
素笺一百句,题附元家诗。朱顶鹤一只,与师云间骑。
云间鹤背上,故情若相思。时时摘一句,唱作步虚辞。
第68首、送秦炼师【朝代:唐代|作者:李群玉】
紫府静沈沈,松轩思别琴。水流宁有意,云泛本无心。
锦洞桃花远,青山竹叶深。不因时卖药,何路更相寻。
第69首、熙宁祭风师五首 升降用《钦安》。【朝代:宋代|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盥帨于下,有盘有匜。
馈酌于上,有登有彝。
服容柔止,进退优止。
即事寅恭,神其休止。
第70首、送韩子师侍郎序【朝代:宋代|作者:陈亮】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
明日出府,相与拥车下,道中至不可顿足。则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绝。拜且泣下,至有锁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里巷小儿数十百辈罗马前,且泣下。君为之抆泪,告以君命决不应留;辄柴其关如不闻。
日且暮,度不可止,则夺剌史车置道旁,以民间小舆舁至梵严精舍,燃火风雪中围守之。其挟舟走行阙告丞相御史者,盖千数百人而未止。
又明日,回泊通波亭,乘间欲以舟去,百姓又相与拥之不置,溪流亦复堰断不可通。乡士大夫惧蚁蝼之微不足以回天听,委曲谕之,且却且行。久乃曰:“愿公徐行,天子且有诏矣。”公首肯之。道稍开,公疾驰径去。后来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责诮怒骂,不啻仇敌。
呜呼!大官,所尊也;民,所信也。所尊之劾如彼,而所信之情如此,吾亦不知公之政何如也,将从智者而问之。
第71首、师子岩【朝代:宋代|作者:释鉴】
昂空势不已,踞地何雄哉。
白云遮不得,依旧山头来。
第72首、题晏国师喝水岩【朝代:宋代|作者:赵与滂】
古砖出唐井,豫识国师名。
于此坐禅处,喝回流水声。
如何神晏塔,移作李纲茔。
见说山中石,不平空自鸣。
第73首、颂古三十三首 其一二【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不落不昧,东倒西擂。
铁壁银山,一时粉碎。
不昧不落,且无造作。
诚哉是言,不从人学。
第74首、颂古三十三首 其二四【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香严上树,住住住住。
拟问如何,葛藤露布。
第75首、偈颂十八首 其六【朝代:宋代|作者:释师体】
目击泄天机,梅天散花雨。
稽首毗卢师,和南法身主。
风光遍大千,捏在毫端聚。
多劫修来是浪传,一念不生倾肺腑。
从此儿孙遍世间,活计清虚争检古。
第76首、惠首座写师像求赞【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衰飒仪容,僶俯颓慵。
玲珑岩寺,夭矫云松。
艳冷晚秋菊,韵清霜晓钟。
刹刹尘尘三昧事,知音何处不相逢。
第77首、师玿长老求赞【朝代:宋代|作者:释宗杲】
画得百千本,都卢只这是。
师玿好承当,杨岐第七世。
第78首、马友余党步谅等以万众自江西寇湖南破醴陵攸县屯于衡山县界得报即自衡阳率师次衡山遣兵将夜渡江晨叩其垒贼出不意悉解以降放散驱虏老弱外得精兵七千人分隶诸将漫成口号四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李纲】
貔貅一夜渡湘江,贼垒朝临尽出降。
自古成功在机会,周郎赤壁岂难双。
第79首、次韵师浑甫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王灼】
春愁早觉费驱除,清酒何人赠百壶。
投老残年无处着,只堪脱帽见霜颅。
第80首、贼臣刘豫挟虏骑犯两淮天子亲总六师出征贼骑摧衂宵遁銮舆既还效杜拾遗作欢喜口号十二首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刘一止】
杖策初闻桑下谣,氐羌酋长待来朝。
而今有酒须相乐,前日忧思骨合销。
第81首、夜宿宝岩寄寇李二炼师兼怀王环中【朝代:宋代|作者:李彭】
北风驱云度危峤,日下苍茫烟霭横。
山灵唤客起杖屦,定自不凡为此行。
山南冥搜未得妙,山阴问津向猿鸟。
遥岑叠叠罗峻屏,溪流溅溅鸣楚调。
眼明全椒道士家,丹砂入颊暾朝霞。
谈间勃窣妙理窟,挽不听去犹欲遮。
缥思右辖千丈松,眉宇中藏嵇阮风。
放船云梦鬼作祟,磈磊仆卧洪涛中。
此翁身大不及胆,引帆复逐天边鸿。
渊宗堂中柱史裔,黄鹄作雏欺鹤唳。
衣裾不着京洛尘,潜心涪翁哦五字。
相逢俄顷复解携,韵胜遣人增想似。
僧窗梦短夜复长,句挟寒霜聊可寄。
第82首、送张师哲秀才出山【朝代:宋代|作者:饶节】
已向尘笼透此身,来寻击竹悟心人。
眠云未暖出山去,溪月松风可负君。
第83首、康师见访于竹阁因师臣师同赋问讯元老人【朝代:宋代|作者:许景衡】
道人乐岩栖,泉石厌眼耳。
胡为一叶舟,泛泛西湖水。
应怜老居士,巾屦困尘滓。
相从一笑顷,茗盌浮云蕊。
江天正摇落,秋色淡如洗。
宴坐俯层轩,梢云森凤尾。
眷言东溪老,挺立万夫伟。
平生海潮音,卷舌付诸子。
维此岑邃师,道学究终始。
当年几酬对,万法一弹指。
要当出新句,特用问兴止。
江河有余润,今我亦随喜。
第84首、次韵答致政欧阳少师退居述怀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韩琦】
日跂高风谢世纷,只思移疾卧漳濆。
万钟糠秕常知慕,三径蓬蒿欲自耘。
忠义心诚终老合,仙凡岐路此时分。
唯瞻天外冥鸿远,会起卑飞及旧群。
第85首、辨师鼓琴【朝代:宋代|作者:程俱】
上人芒屦麻为衣,常修如幻三摩提。
但依三业作供养,坐见八德金沙池。
是中宝网间行树,微妙音出难思惟。
师从定观起奋迅,写之三尺桐与丝。
枯桐{号攵}然若空谷,人倚绳床支槁木。
枯桐枯木静相向,中有世间无尽曲。
曲中有曲非宫商,及门但觉声琅琅。
罢琴一笑各挥手,庭树微风清夜凉。
第86首、辞三师颂 二【朝代:唐代|作者:杜光庭】
道以斋为重,法以朝为常,不奉不信者,焉能游帝出。
有骨入仙品,自然开紫房。
玄女登云台,但见金银堂。
是故谢三师,稽首礼虚皇。
第87首、仆罢官东归过杭州寓六游堂而楼阁倚空江山在目仆甚乐之无畏老师自武康送客至此过仆于此堂之上留饭终日顷仆作武康令居县之东堂每与师饭于堂上数称东堂饭美每食輙兼人别十数年饭犹健也然师于世故泊然了无芥蔕独于东堂故人若不能忘情者亦复可怪戏作诗一首其末并道所怀【朝代:宋代|作者:毛滂】
道人送客过林扃,先识穿云拄杖声。
内苑深居无一念,东堂久阔尚余情。
且欣能善将军饭,未怪频翻吏部羹。
小住家风殊不恶,一江明月看潮生。
第88首、送宇昭师【朝代:宋代|作者:释文兆】
相见又相别,无言感倍兴。
诸峰微下雪,一路独行僧。
午饭烟村磬,宵吟石屋灯。
他方人请住,又得继南能。
第89首、颂 二【朝代:唐代|作者:师备】
奇哉一灵叟,那顿许吺吺(音兜)。
风起引箜篌,迷子争头凑。
设使緫不是,虾蟆张大口。
开口不开口,终是犯灵叟。
欲识个中意,南星真北斗。
第90首、题轸师房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张耒】
漠漠雨苔依砌绿,鲜鲜秋菊映阶黄。
山僧睡起日亭午,出户微微柏子香。
第91首、听贤师琴【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
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前筝笛耳。
第92首、问诸学流偈【朝代:唐代|作者:师静】
若道法皆如幻有,造诸过恶应无咎。
云何所作业不忘,而藉佛慈兴接诱。
第93首、晓贤师续佛寿颂【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养子续佛寿,非为养色身。
棒打石师子,只要实头人。
出家无正因,不得正命食。
是真出家儿,不费秋毫力。
讲得天雨花,说得石点头。
人人是檀越,负命者上钩。
第94首、自过节辰又逢连假既闭关而不出但欹枕以闲眠交朋顿少见过杯酒又难独饮若无吟咏何适性情一唱一酬亦足以解端忧而散滞思也吾弟则调高思逸诚为百胜之师劣兄则年老气羸甘取数奔之诮恭依来韵更次五章以自喜身无事为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李昉】
自喜身无事,因行过寺墙。
闲题僧舍壁,静爇佛家香。
竹户蜘蛛挂,莎阶蟋蟀藏。
唱酬聊取乐,不觉又盈箱。
第95首、赠成炼师四首 三【朝代:唐代|作者:刘言史】
等闲何处得灵方,丹脸云鬟日月长。
大罗过却三千岁,更向人间魅阮郎。
第96首、题西林可师达观轩【朝代:宋代|作者:朱熹】
窈窕云房深复深,层轩俄此快登临。
卷帘一目遥山碧,底是高人达观心。
第97首、和谢师厚鸨诗【朝代:宋代|作者:刘攽】
君为田鸨吟,哀彼田鸨艰。
无舌以自鸣,衔恨安所宣。
我征古人诗,得之唐国篇。
苞栩何足哀,悲在不得言。
君看鶗鴂鸣,众芳为不蕃。
黔雷讵有知,奋此亦已偏。
万生讵可穷,孰能厌多闻。
颇识鸟兽名,从子求诸田。
第98首、还靖师草屦【朝代:宋代|作者:王珉】
跣足山行践绿芜,道人应念我崎岖。
还将达磨西归履,暂作王乔羽化凫。
为爱轻松宜踏石,更怜萧洒胜联珠。
还君旧物君收取,认得拖泥带水无。
第99首、和利漕徐师旦之才文龙山水之秀【朝代:宋代|作者:冯山】
腊雪洗顽碧,晴凫浴澄{黑|尸共}。
物色互磨错,清辉深不变。
沧浪与少室,幽人罕兼见。
少憩托高怀,回头簿书倦。
第100首、清大师还姑苏塔其师骨石吊之兼简其弟【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闻说高怀照雪霜,道容一见自清凉。
今随生死晦心月,空使湖山蔼德香。
故纸不堪看竹笼,凝尘那忍拂绳床。
安门弟子真持远,独为斯人未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