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老师的古诗100首四年级》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宋代-秦观)
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sī)。簪(zān)髻(jì)乱抛,偎(wēi)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cēn)差(cī)。愁绪暗萦(yíng)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jiē)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第2首、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唐代-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hè)倏(shū)已暝(míng)。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qiáo)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jìng)。
第3首、季梁谏追楚师(先秦-左丘明)
楚武王侵随,使薳(wěi)章求成焉,军于瑕(xiá)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léi)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
季梁止之曰:“天方授(shòu)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yín)。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něi)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jì),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shēng)牷(quán)肥腯(tú),粢(zī)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fān)滋也,谓其不疾瘯(cù)蠡(lǐ)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zī)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lǐ)以告曰:‘嘉栗(lì)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xīn)香,无谗慝(tè)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yīn)祀(sì)。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shù)免于难。”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第4首、寄王鍊师时中(元代-邓雅)
道人家住玉山隈,绕屋青松一万栽。六月檄龙天上去,九秋骑鹤月中回。
能挥宝剑除妖魅,解使灵台绝点埃。何日携琴一相访,洞门春暖碧桃开。
第5首、送晖东阳往江西省佛智师(元代-大欣)
故家西江上,游子未成归。而我岂不怀,所惭志多违。
十五知好道,从师别庭闱。朅来苕上寺,遭时蹈危机。
秋风走淮甸,晏岁东海涯。交情无厚亲,面诺心已非。
感子始终意,见我无瑕疵。爱恶有妍丑,人孰不自知。
目睹凌云质,自足为我规。况同早入室,甚知多令仪。
前年党祸作,众溃如星驰。老师卧一室,四海浮云悲。
我时阙服役,赖子能扶持。子去我始至,曾不慰渴饥。
遂令八十翁,落日乡土思。别来鞠再华,田圃霜露滋。
穷檐白日晚,苦心徒尔疲。感激子遂行,信有天下奇。
草堂白头亲,有弟供甘肥。敢忘师道尊,恩义无或亏。
意气重然诺,为道况孜孜。神机不停伫,天马脱絷羁。
能不念离索,潦倒成荒嬉。尺书岂无邮,问谒多愧辞。
我有心与目,孰不为鸢鸱。母老家亦殚,弟妹贫贱离。
长绝伯父恩,骨朽葬无资。天诛不可逭,何用涕交颐。
因子感我私,听歌行步迟。誓言如白水,我归岂无期。
第6首、宝月师刻予旧题以寄因书二绝 其二(宋代-王十朋)
册府经年已倦游,梦魂随雁到峰头。山中老宿如相问,为道归期不待秋。
第7首、颂古十四首(宋代-释师体)
竹溪烟绝雨才通,无数深红间浅红。
山店落英春寂寂,青旗吹动柳花风。
第8首、颂古十首(宋代-释师体)
不见人斑见虎斑,算来莫愿风队斑。
虎斑见后通回避,唯有人斑近最难。
第9首、颂古十八首(宋代-释师一)
不是旛兮不是风,轩辕宝鉴出怀中。
森罗万象难逃影,恋窟狐狸失却踪。
第10首、送林惠常师南归(清代-沈葆桢)
世变关心意不平,绛帏终夜侍谈兵。九重宵旰忧群盗,三窟经纶羡钜卿。
庙算即今容败将,天心终古爱苍生。底须惆怅江南路,百万黄巾识姓名。
第11首、寄怀方伯滕师二首(明代-胡应麟)
万山何处粤王台,半榻寒空寄草莱。白社定偕高士卧,青门聊学故侯开。
风尘西北悬车净,宇宙东南曳杖回。愧杀草玄亭下客,攀云无路到崔嵬。
第12首、谢子安之江右求葬师 其二(元代-黄镇成)
家在烟岚五县间,碧榕桥下水潺湲。朝来雨过秋如洗,写出江南一幅山。
第13首、赠天台李鍊师(元代-贡师泰)
翠蛟青凤下晴空,家住天台第几重。岁久松肪成琥珀,夜深丹气出芙蓉。
仙童奏简骑文虎,太乙悬旗起绛龙。昨夜从师到天上,故山还著白云封。
第14首、画树后呈濬师(唐代-刘商)
翔凤边风十月寒,苍山古木更摧残。
为君壁上画松柏,劲雪严霜君试看。
第15首、衢州赵阅道少师濯缨亭(宋代-苏辙)
挂冠缨上已无尘,犹爱溪光碧照人。
点检旧游黄石在,扫除诸念白鸥亲。
一尊父老囊金尽,三迳松筠生事贫。
他日南公数人物,丹青添入县图新。
第16首、立秋日卢沟送新郑少师相公(明代-嵇元夫)
单车去国路悠悠,绿树鸣蝉又早秋。
燕市伤心供帐薄,凤城回首暮云浮。
徒闻后骑宣乘传,不见群公疏请留。
三载布衣门下客,送君垂泪过卢沟。
第17首、次韵詶叶少师台山赠行四首 其一(明代-董其昌)
东朝联事步清尘,牢落灵光亦主臣。奉诏偶然因旧学,趋班直讶著陈人。
纷纶津邸宾僚盛,詄荡天门羽翼新。纵是枯桐蒙赏激,詶知恐异爨馀薪。
第18首、忆业师刘夫子(宋代-赵必蒸)
严风砭肌骨,{左木右术}然起遐思。
哲人已久萎,谁可作圣仪。
吾虞刘夫子,日维百世师。
秉直疾邪佞,是非无所私。
依归良有在,出处各以时。
遭时复不偶,竟尔相睽违。
四雇寂似阗,中心重凄其。
第19首、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唐代-白居易)
我为江司马,君为荆判司。俱当愁悴日,始识虚舟师。
师年三十馀,白皙好容仪。专心在铅汞,馀力工琴棋。
静弹弦数声,闲饮酒一卮。因指尘土下,蜉蝣良可悲。
不闻姑射上,千岁冰雪肌。不见辽城外,古今冢累累。
嗟我天地间,有术人莫知。得可逃死籍,不唯走三尸。
授我参同契,其辞妙且微。六一閟扃鐍,子午守雄雌。
我读随日悟,心中了无疑。黄芽与紫车,谓其坐致之。
自负因自叹,人生号男儿。若不佩金印,即合翳玉芝。
高谢人间世,深结山中期。泥坛方合矩,铸鼎圆中规。
炉橐一以动,瑞气红辉辉。斋心独叹拜,中夜偷一窥。
二物正訢合,厥状何怪奇。绸缪夫妇体,狎猎鱼龙姿。
简寂馆钟后,紫霄峰晓时。心尘未净洁,火候遂参差。
万寿觊刀圭,千功失毫厘。先生弹指起,姹女随烟飞。
始知缘会间,阴骘不可移。药灶今夕罢,诏书明日追。
追我复追君,次第承恩私。官虽小大殊,同立白玉墀。
我直紫微闼,手进赏罚词。君侍玉皇座,口含生杀机。
直躬易媒孽,浮俗我瑕疵。转徙今安在,越峤吴江湄。
一提支郡印,一建连帅旗。何言四百里,不见如天涯。
秋风旦夕来,白日西南驰。雪霜各满鬓,朱紫徒为衣。
师从庐山洞,访旧来于斯。寻君又觅我,风驭纷逶迤。
帔裾曳黄绢,须发垂青丝。逢人但敛手,问道亦颔颐。
孤云难久留,十日告将归。款曲话平昔,殷勤勉衰羸。
后会杳何许,前心日磷缁。俗家无异物,何以充别资。
素笺一百句,题附元家诗。朱顶鹤一只,与师云间骑。
云间鹤背上,故情若相思。时时摘一句,唱作步虚辞。
第20首、送莫苍屏归连州时同送其师董见龙之任南雍(明代-韩上桂)
玉盘之错碧琅玕,冰浆雪粒椀茗寒。一歠浑释不可见,精迷意夺沉其欢。
相逢臭味惟之子,咀嚼敷腴得如此。问道应探象冈元,负笈直走千馀里。
师今缀秩蓬莱班,子归连水复连山。虞廷苞凤含章舞,五色葳蕤定可攀。
第21首、绍兴谒相公李渠师少渠中翰作主 其一(明代-黄廷用)
太液登龙今几载,乘舟兹复入山阴。天心若解幽人意,二月江南白雪深。
第22首、题地师柯月潭册子 其三(明代-黄廷用)
寻山觅水明双眼,既入西川又建溪。喜遇薇垣金紫客,九仙游处亦同携。
第23首、赠玉师失鹦鹉(宋代-徐积)
淮边羁思岭头云,绀彩腾时电影奔。一日恰如时辈事,十年空负主人恩。
良因外貌贪驯性,何况中心狎巧言。他日雕笼如再养,玉环金锁铁为门。
第24首、送纯师归眉山吉祥寺(宋代-王铚)
上人峨嵋秀,冥冥耸高风。
依游王公间,尚带山水容。
谪仙信奇逸,蜀僧论丝桐。
寂默谁为听,误比万壑松。
崎岖古今涂,势利纷其中。
晚遗似高识,物我无异同。
是心湛寒水,处处流真空。
犹嫌百年梦,剩此一枝筇。
忽怀烟霞想,永念菽水供。
身为反哺乌,更逐高飞鸿。
斜日澹归袂,不似秋色浓。
孤行拾黄叶,一笑千山重。
桑宿挥余恋,云楼杳归踪。
从兹与明月,相伴落何峰。
第25首、一萼红 前题,和厚师作(近现代-王理孚)
慰揆携。正英华含咀,韵事隔年题。菜脑生筋,芥苔似臂,登盘纤手柔荑。
相识在、酸咸以外,怪吴儿、蒸食误哀梨。毕竟儒生,别饶风味,古寺寒齑。
记得春雷未动,趁龙孙眠稳,先破香泥。转眼青青,后来居上,叶苗高与肩齐。
难消受、临风摇曳,笑甜头、如蔗只卑栖。遑问锄翁辛苦,霜雪分畦。
第26首、寿张少泉师七十 其四(清代-周在镐)
才人老去伴岩阿,赢得长生劫不磨。琴鹤归来身健在,木鸡养到气平和。
著书时染淋漓笔,宴客新成安乐窝。城北徐公归里晚,莼鲈饱食让公多。
第27首、寄上虞山相国师(清代-沈曾植)
江上穷愁十日霖,摇摇孤愦结微音。松高独受寒风厄,凤老甘当众鸟侵。
睚眦一夫成世变,是非千载在公心。言妖舌毒纷无纪,吞炭聊为豫子喑。
第28首、昼坐锦师斋风日清美出诗请正为之点定数字(清代-李寄)
山斋清磬罢,客至便分题。诗入王维画,镫分子政藜。
草花要蝶下,桑椹醉鸠啼。一字吾师汝,桃源定不迷。
第29首、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二(明代-邹元标)
圣主恩深贾谊才,风流又上豫章台。峨冠掩映云霄迥,彩笔凭陵日月开。
铃响堂空疑乍至,鸟栖鹤唳喜重来。人传郡阁梅花瘦,夜夜精光烛斗台。
第30首、偈颂七十六首 其三十四(宋代-释师观)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俱不识。
第31首、吊明惠师(宋代-郭祥正)
平云寄隐尽成灰,三十年间一梦回。言说已无形影在,屋梁残月送馀哀。
第32首、白莲院观蔡君谟要师遗迹(宋代-郭祥正)
盘屈龙蛇未奋身,老禅当日亦知人。来趋莲幕文章客,去作金銮侍从臣。
物外论交终不泯,壁间题字尚如新。年年杨柳春先绿,谁复多情与望春。
第33首、送交代吴共叔师礼(宋代-赵蕃)
往君在太学,有类如何蕃。
仁义积诸身,诸生知所尊。
今君为主簿,又类习凿齿。
不仁荆州士,四海名未已。
谁云斗水浑,可养横海鱣。
涧壑虽阻深,松桧能参天。
群公顷争荐,亦既升初秩。
似君许人物,岂计一阶级。
圣朝开文馆,政为时育才。
似君此风骨,咫尺斯蓬莱。
而我独何者,瓦砾偶居后。
纵加刻画工,未救无盐丑。
古人重交契,今人顾不然。
愿君保金石,勿为燥湿迁。
饮君一卮酒,属君千万寿。
更欲拘君船,江头已无柳。
第34首、访诸葛练师不遇(宋代-高翥)
青铜留着布囊中,去谒人间小卧龙。
久欲共君谋一醉,有钱却又不相逢。
第35首、答任师中次韵(来诗劝以诗酒自娱。)(宋代-苏轼)
闲里有深趣,常忧儿辈知。
已成归蜀计,谁惜买山赀。
世事久已谢,故人犹见思。
平生不饮酒,对子敢论诗。
第36首、雨师五首【隋代:佚名】
牲俎告入,嘉乐休成。
卒事有严,燕虞高灵。
蕃我民人,育我稷黍。
万有千祀,承神之祜。
第37首、重醉修真宫鍊师【宋代:耶律铸】
玉检素书鱼附去,锦笺瑶句凤衔来。桃花流水长春洞,也望群仙许再开。
第38首、师子林八咏 其一 师子峰【宋代:郑元祐】
天日耽耽师子岩,金毛闪日耀烟岚。转身却向吴中吼,直与淩霄势并参。
第39首、寄璨师【唐代:韦应物】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第40首、送元暠师诗【唐代:柳宗元】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第41首、寄西华黄炼师【唐代:罗隐】
西华有路入中华,依约山川认永嘉。羽客昔时留筱簜,
故人今又种烟霞。坛高已降三清鹤,海近应通八月槎。
盛事两般君总得,老莱衣服戴颙家。
第42首、送臻师二首【唐代:李商隐】
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
楞伽顶上清凉地,善眼仙人忆我无。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第43首、奉和袁使君高,郡中新亭会张炼师昼会二上人【唐代:皎然】
置亭隐城堞,事简迹易幽。公性崇俭素,雅才非广求。
傍檐竹雨清,拂案杉风秋。不移府中步,登兹如远游。
坐觉诗思高,俯知物役休。虚寂偶禅子,逍遥亲道流。
更闻临川作,下节安能酬。
第44首、陪少师李相国崔宾客宴居守狄仆射池亭【唐代:许浑】
池色似潇湘,仙舟正日长。燕飞惊蛱蝶,鱼跃动鸳鸯。
云聚歌初转,风回舞欲翔。暖醅松叶嫩,寒粥杏花香。
罗绮留春色,笙竽送晚光。何须明月夜,红烛在华堂。
第45首、师自作真赞 其五【宋代:释守卓】
铁牛奔入玉麟队,自古无双今一对。脱体堂堂呈似伊,有眼无口如何会。
第46首、师自作真赞 其一【宋代:释守卓】
锥扎不入,顽皮太煞。自无一文,随方买卖。淮田神州,酬还宿债。
第47首、挽少师相国李公 其四【宋代:张元干】
壮志深忧国,丹心笃爱君。谤书兴众枉,谏疏在奇勋。
风咽梁溪水,山悲湛岘云。空馀双舞鹤,鼓吹不堪闻。
第48首、昨传旨劳军彰明蒙文孺智仲皆惠佳句道中先次文孺韵奉寄并以谢智仲【宋代:师骥】
圣主宽仁念小臣,江湖未许去垂纶。眷言剑阁出车远,用锡枫宸湛露春。
燕豆恩光浮四坐,旌旗喜气动三辰。顾余滥辱皇华命,更获从容遇故人。
第49首、戊午诏与弟文战棘闱自惭师衂况有炊臼之梦不【宋代:吴龙翰】
霜叶秋风下,寒窗著病身。
乾坤为逆旅,岁月转车轮。
白首无贤妇,青云有攻人。
愁怀今日解,漫啜甕边春。
第50首、次韵悟师见寄 其二【宋代:沈辽】
不将大辩拟天亲,终愧西来面壁人。无是无非从此去,不同多劫一微尘。
第51首、奉送殊师利【宋代:沈辽】
道人壮年曳长裾,挟策负艺西入都。欲步青云不得途,不如濯足归江湖。
转出淮山一麻襦,天柱峰前明月孤。调御丈夫真我师,不复饮食形不枯。
归来故土弃妻孥,金玉百万初若无。四十削发入浮屠,有如浮云飞太虚。
达摩壁观聊自娱,饮光苦行谁复如。河西将军气貌粗,一见犹如水中鱼。
南阳侍郎说诗书,为筑小庵即朝晡。诸漏已尽无复馀,此生安得为世拘。
不持一钵上匡庐,秋风有意入三吴。天竺二山佛子居,赤城更在沧海隅。
彼土观缘小踟躇,何时复来寻老夫。清泠台下茆已诛,为留一榻待跏趺。
不辞更贮一斛蜜,山间老境任蘧蘧。
第52首、偶至刘少师园二首 其二【宋代:叶梦得】
老木参天拱十围,何妨桃李间相依。却怜韩令功如许,不为山丹少霁威。
第53首、次谢鍊师简啸碧真人弈棋韵【元代:李裕】
万寿宫前鹤发翁,箨冠千叶戴芙蓉。经行岩洞骑黄鹤,叱咤风霆起白龙。
世外弈秋谁复见,山中玉质记曾逢。秋深琪树连云碧,怅望丹霞第几重。
第54首、题麻姑图有怀蒋师文【元代:黄镇成】
曾宿丹霞十二楼,水亭风馆不胜秋。故人天上无书到,自展山图看雪流。
第55首、蜀人师季则自临川来靖安省其姑于李氏岁暮将归辱贻铜刻赋此答赠【元代:刘崧】
有美趋庭服,来寻李氏姑。终然思㝢县,复此戒长涂。
篆刻铜章古,精神玉树孤。峨眉烟雾隔,何日上成都。
第56首、送汤子敬之宁都并柬王太守姜炼师【元代:刘崧】
此日闻君事远征,还从瑶岭上金精。百千万叠晚山出,三十六湾春水生。
龙去石潭黄竹暗,鸟啼仙洞菊花晴。定陪五马题诗去,凭报山人载酒行。
第57首、与吴宗德县令访古西原三首 其一 最师埪【明代:殷奎】
无僧秋寺倚荒原,劫后三埪几许存。争取唐碑镌字记,一碑未刻卧山门。
第58首、为吏部师尚书题画 其六 白鹇【明代:金幼孜】
素质玄文锦翼齐,绛桃花下见双栖。可堪野鹤同标格,难与山鸡共品题。
第59首、驻跸峪口少师蹇公少保金公尚书胡公及予奉旨先归道中风寒小憩洪胜寺【明代:杨士奇】
圣主深恩恤老臣,赐归先渡白河滨。御营昼日承三接,驿路飙风共四人。
满地寒芜行雉兔,谁家荒冢伏麒麟。山僧颇解空王法,延客焚香话六尘。
第60首、遥哭与然师【明代:释函可】
弓剑丛中识面初,半床风雨共欷歔。怜予不觉十年过,哭尔仍存万死馀。
双履已传葱岭雪,空囊犹简白门书。何如一副无情泪,岁岁峰头湿破裾。
第61首、奉赠蒋师相敬所致仕归湘源兼简令兄大司徒二首 其一【明代:郑岳】
力辞机柄遂归田,朝野相看意惘然。直节旧尝称宋璟,抗言终不负伊川。
三孤望重台阶正,八座官高棣萼联。相业都归嘉靖诏,他年信史有遗编。
第62首、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二【明代:邹元标】
圣主恩深贾谊才,风流又上豫章台。峨冠掩映云霄迥,彩笔凭陵日月开。
铃响堂空疑乍至,鸟栖鹤唳喜重来。人传郡阁梅花瘦,夜夜精光烛斗台。
第63首、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二【清代:李鸿章】
元气鸿濛二百秋,潢池养寇孰贻忧。擎天才力云中翼,浮世功名水上沤。
巢幕但闻嬉燕雀,农田那得劝鸤鸠。军前乞写监门画,呼吁民劳庶小休。
第64首、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四【清代:李鸿章】
六军饥怨竞嗷鸿,圣主临轩尚梦熊。独有夷吾霸江左,群思萧相运关中。
海陵积粟沙量白,少府供钱铁铸红。征市榷酤无尽藏,弦高卜式有遗风。
第65首、元师自荣州来追送余于泸之江安绵水驿因复用【宋代:黄庭坚】
岁行辛巳建中年,诸公起废自林泉。
王师侧闻陛下圣,抱琴欲奏南风弦。
孤臣蒙恩已三命,望尧如日开金镜。
但忧衰疾不敢前,眼前黑花耳闻磬。
岂如道人山绕门,开轩友此岁寒君。
能来作诗赏劲节,家有晓事扬子云。
箨龙森森新间旧,父翁老苍孙子秀。
但知战胜得道肥,莫问无肉令人瘦。
是师胸中抱明月,醉翁不死起自说。
竹影生凉到屋椽,此声可听不可传。
第66首、喜药山贤师见过【宋代:宋祁】
风林曾语别,王舍此相逢。
净月常涵水,孤云易去峰。
供缘宾阁饮,耳界帝城钟,
却举当年话,无言促麈松。
第67首、送文慧师归眉山【宋代:司马光】
至人心如云,去住叭所适。
飘摇涉四海,岂复校喧寂。
朅来王城游,红尘暖晨夕。
忽思还故峰,不可留宿昔。
离合毕自然,於何寄驭戚。
从兹坐林下,白首傲泉石。
山鸟集掌中,巴猿侍瓶锡。
寺前烟蔓深,何处求行迹。
第68首、钱塘遇默师忆润州旧游【唐代:罗隐】
歌敲玉唾壶,醉击珊瑚枝。石羊妙善街,甘露平泉碑。
扪苔想豪杰,剔藓看文词。归来北固山,水槛光参差。
第69首、赠茅山彭鍊师【元代:成廷圭】
坐对三峰绝俗缘,羽衣消散即神仙。几年大洞传真箓,十日清斋读内篇。
采药每行青涧底,散花多近白云边。精神鍊得如冰雪,妙入羲皇太古先。
第70首、吊张炼师【元代:范梈】
名家接武依丹陛,壮岁招魂入翠微。遂使老聃成自吊,不知丁令竟何归?
蛇蝉岂恋寻山蜕?鸡犬曾闻挟日飞。独有皇恩无以报,昨传天语慰松扉。
第71首、赠置荅师隐山【清代:成鹫】
投老空山计未能,偏将好事让良朋。开云觅路闻啼鸟,就树营居畜俊鹰。
分得田园凭地主,望来烟火有邻僧。何堪别后思君处,独立螺峰最上层。
第72首、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唐代:李群玉】
仙翁归卧翠微岑,一夜西风月峡深。松径定知芳草合,
玉书应念素尘侵。闲云不系东西影,野鹤宁知去住心。
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
第73首、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朝代:唐代|作者:李白】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
瑶草绿未衰,攀翻寄情亲。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
第74首、题云师山房【朝代:唐代|作者:权德舆】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第75首、寄尚颜师【朝代:唐代|作者:吴融】
僧中难得静,静得是吾师。到阙不求紫,归山只爱诗。
临风翘雪足,向日剃霜髭。自叹眠漳久,双林动所思。
第76首、桃源忆故人·自从师指天机道【朝代:宋代|作者:宋先生】
自从师指天机道。万卷仙经都晓。若会运精归脑。颜貌长不老。真铅真汞人知少。乌兔烹煎成宝。身外有身方了。玉帝金书召。
第77首、李商叟传录临川与黎师侯唱酬怀曾文清公长句用韵作四首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向夕相寻昔步迟,坐残初月见阴移。
关心去后几南北,倒指从前屡合离。
君叹我贫犹为米,我怜君苦伹耽诗。
三山堂下冰溪水,何日扁舟两钓丝。
第78首、嘲张师雄【朝代:宋代|作者:无名氏】
昨夜阴山贼吼风,帐中惊起蜜翁翁。
平明不待全师出,连着皮裘入土空。
第79首、颂古二十九首 其一四【朝代:宋代|作者:释师体】
甘贽设白粥,南泉费盐醋。
彼此落便宜,至今断来路。
第80首、偈颂七十六首 其七二【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人笑鹁鸠拙,鹁鸠自不拙。
两茎柴子上,一生打得彻。
打刀须是并州铁。
第81首、毅师以次卿诗编见示以二诗还之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周紫芝】
人物忽扫地,风流谁复知。
子猷心爱竹,摩诘少能诗。
畴昔山林意,残年丧乱悲。
明珠在沧海,好句莫多遗。
第82首、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六【朝代:宋代|作者:释慧远】
普证作此像,是相故非真。
虚空无背面,露柱倒生根。
傍提正按低叉手,独掇单提高打躬。
佛魔削迹,凡圣泯踪。
雨过云山空漠漠,日高花影乱重重。
第83首、同郭师圣司空仲容探韵得江字【朝代:宋代|作者:冯时行】
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
我来无人境,亦复窥幽窗。
好客如佳月,开门辄摐摐。
月到客亦到,不隔山{山凶}谾。
把手入茅庐,笑语钟新撞。
一鸣惊人友,更挟飞凫双。
连璧光照眼,老我心所降。
呼童洗瓦盏,竹叶倾山缸。
清溪漱鸣玉,老树森高幢。
更招二三子,放怀山水邦。
分题得佳句,一字鼎可扛。
男儿树勋德,出手便可桩。
愿移诗句力,挽俗还纯厖。
惟予心已灰,庶几鹿门庞。
第84首、题彭传师无喧境壁【朝代:宋代|作者:陈造】
尘外轩窗寓啸吟,胜游重到更情深。
湖山觌面浑相识,蜂蝶窥帘似见寻。
客路每歌归缓缓,岁华亦叹去骎骎。
摩挲竹树论今昔,亲见栽时已欲林。
第85首、留别王元治师中谭纯益三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胡寅】
儿钓童游几梦思,春风千里恨归迟。
君今旧隐治三径,我尚他州寄一枝。
载酒犹惭来问字,对花深欲共论诗。
不堪又听阳关曲,想见酴醿喷雪时。
第86首、黄雀饷师浑甫家仲安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史尧弼】
人事如何只好乖,即今怀抱乡谁开。
短檠阅罢三千牍,遥夜相望把一杯。
第87首、赵少师自南都访欧阳少师于颍州留西湖久之作诗献欧阳公【朝代:宋代|作者:苏辙】
公居颍水上,德与颍水清。
身闲道转胜,内足无复营。
平昔富交游,开门坐常盈。
退居万事乐,独恨无友生。
汝颍亦多士,后来非老成。
赵公平生旧,情好均弟兄。
少年结意气,晚岁齐功名。
携手践廊庙,蹑足辞钧衡。
徜徉里闾间,脱略世俗萦。
兴来忽命驾,一往千里轻。
白发俨相映,元勋各峥嵘。
人生会面难,此会有余情。
遨游西湖中,仲夏草木荣。
壶觞列四坐,歌舞罗前楹。
画舫极沿溯,肩舆并逢迎。
棹进凫鸭乱,乐作虫鱼惊。
近寺骈履迹,高台吹笑声。
往事语京洛,余欢发吟赓。
拳拳主人厚,款款来客诚。
此乐有时尽,此好何由倾。
第88首、颂药山师子话送僧【朝代:宋代|作者:释重显】
厇诉金毛师子子,栴檀林下青莎里。
置也置也威自全,一出六出眉剔起。
非拟拟,知几几,星流不问三千里。
天外风清哮吼时,为君吸尽西江水。
第89首、师常以六只骰子示禅人六面皆六点复作三颂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释清远】
六只骰子满盆红,尘墨河沙用莫穷。
谁能解展金刚手,祖佛亲来亦扫修。
第90首、偈颂七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释师一】
魔作佛,坏烂虚空元有骨。
佛作魔,须弥顶上涌清波。
魔佛二边俱坐却,瘥病不假馿驼药。
第91首、次韵赠周师禹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王庭圭】
昼卧柴门打不开,相逢未识济川才。
那知此夜闻猿处,忽有新诗随雁来。
第92首、次韵答致政赵少师感怀【朝代:宋代|作者:韩琦】
羡公朝夕挹浮邱,应笑吾曹窘若囚。
尘外有谁攀逸驾,壶中何处着闲愁。
心休已得天真乐,身退犹存国事忧。
积善由来神所劳,坐膺全福不须求。
第93首、不见如师 白莲庵【朝代:宋代|作者:石象之】
结社当年号白莲,师心应欲继前贤。
有时中夜初回定,清磬一声秋月圆。
第94首、观龙和谢师厚【朝代:宋代|作者:韩维】
龙于经传皆有云,明幽其德能屈伸。
尝闻于耳昧厥真,乃今睹之信所闻。
层阴填空白日昏,仰见巨尾垂轮囷。
其长百丈围车轮,彷彿如辨鬣与鳞。
腥风萧飒来逼人,观者骇伏褫魄魂。
须臾摇动卷缩云,云气断岸随飞奔。
惊雷下震万瓦裂,暴雨一泻群河翻。
霆收无迹雨在物,吁龙出处何其神。
第95首、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第96首、陪师厚游百花洲槃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石事因读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十诗 其六【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公有一杯酒,与人同醉醒。
遗民能记忆,欲语涕飘零。
第97首、送弥陀实师访积庆西堂顺老【朝代:宋代|作者:文彦博】
好去三摩地,相逢两会家。
禅心究实际,慧眼绝空花。
闻在东林日,常烹北苑茶。
愿将甘露味,余润济河沙。
第98首、题会稽溪口躬师上人房【朝代:宋代|作者:施昌言】
溪口佳山水,高人住此中。
生台下沙鸟,疎磬逐江风。
倚槛千岩寂,焚香万法空。
如何凭小笔,一为写衰翁。
第99首、听宇昭师琴【朝代:宋代|作者:释行肇】
遥空雨初霁,深径蝉未鸣。
忽品文王弦,若听宣尼声。
月色半峰出,秋光四檐清。
韵断意转冥,尘心若为情。
第100首、谒金銮莹襌师【朝代:宋代|作者:刘挚】
西城十里入溪林,顿觉尘埃脱醉襟。
浅渚败荷萦白晓,淡云疏木抱清阴。
陶潜但有思归赋,韩愈殊无善吏心。
遗照主人应念我,试将秋思写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