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古诗词100首优选》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竹下泊舟图(元代-吴镇)
涓涓多近水,拂拂欲宜山。吁嗟此君子,何地不容閒。
第2首、听雪斋以夜色飞花合春声度竹深分韵得声字(元代-顾瑛)
虚馆昼生白,飞花照眼明。隔帘时有影,著地静无声。
夹坐人如玉,深杯酒屡倾。清欢竟成醉,淡月破云生。
第3首、次所和竹所诗奉柬(四首)(元代-黄公望)
人生无奈老来何,日薄崦嵫已不多。
大抵华年当乐事,好怀开处莫空过。
第4首、寄成居竹(元代-张翥)
战骨填沟尘满城,尚书归说使人惊。方期渤海民沾化,岂意平凉贼畔盟。
何日皇天知悔祸,中原故老望休兵。伤心扬子洲边月,忍听江流是哭声。
第5首、监中直舍种竹同冲卿邻几探韵赋得风字(宋代-韩维)
职事惰不理,种竹养疏慵。
爱此炎暵辰,独抱霜雪容。
清阴动脩架,秀色如本丛。
日落众客散,萧萧庭户风。
第6首、黄嗣深尚书自仰山来惠茶及竹薰炉(宋代-曾几)
茗椀中超舌界,薰炉上悟香尘。
坐我集云峰顶,对公小释迦身。
第7首、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三(宋代-周紫芝)
人言不如意,十事常八九。君看得意人,夺去亦难守。
子云草玄文,覆瓿人不取。更喜渊明门,春风五杨柳。
当年富贵士,泯默亦何有。乃知百世下,静者差得久。
第8首、和周少隐实录院对竹三首(宋代-王之道)
夫子文章仆命骚,高标宁若岁寒凋。
惯看雄辩朝挥尘,想见清吟放度韶。
老去荷君频折简,时来容我尚同寮。
区区长倩何为者,不乐平原意本朝。
第9首、摸鱼儿·竹洲西(宋代-陈著)
竹洲西、有人如玉,南柯一觉归早。青山绿水亭轩旧,犹有未荒花草。谁信道。又自爱湖光,买屋三间小。都无长好。但凤跃雄文,蝇书小楷,转老转奇妙。人间世,如许年高是少。浮生惟有闲好。回头翻讶磻溪叟,轻把一丝抛了。凉新到。记当日天香,露浴如今老。瑶卮寿晓。称酒到眉间,醺醺醉也,儿女满前笑。
第10首、题季张竹林村(宋代-黄庭坚)
百亩清阴十万竿,一溪流水四围山。太平无用经纶者,乞与闲身向此闲。
第11首、定惠颙师为余竹下开啸轩(宋代-苏轼)
啼鴂催天明,喧喧相诋谯。
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
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
食土蚓无肠,亦自终夕叫。
鸢贪声最鄙,鹊喜意可料。
皆缘不平鸣,恸哭等嬉笑。
阮生已粗率,孙子亦未妙。
道人开此轩,清坐默自照。
冲风振河海,不能号无窍。
累尽吾何言,风来竹自啸。
第12首、孤竹城(清代-李锴)
道出令支县,萧条东海浔。如何多古思,烟草系人深。
臣主千秋案,乾坤不贰心。传闻故祠在,立马一沈吟。
第13首、送竹冠道人游天都山(明代-李时行)
驱鸡别仙妇,万里访天都。囊秘长生药,身藏五岳图。
閒心怜水石,浪迹满江湖。鹤背千峰冷,西风剑气孤。
第14首、竹茶炉(明代-成性)
湘竹炉头细问禅,出山何事更何年。渴心几度生尘梦,旧态常时守净娟。
刺史能留存物意,老僧还结煮茶缘。题诗再读中书笔,千古清风一样传。
第15首、水竹幽居(明代-沈彬)
两楹虚敞瞰清流,绕屋脩篁面面幽。春草细分三径曲,夕阳斜映万竿稠。
筵开云影侵杯勺,舞罢空泠杂佩钩。迟老借君风月里,短衣醒醉伴沙鸥。
第16首、竹月篇为易道士赋(明代-徐渭)
脩竹隐丹扉,萧萧映月微。林稠光不碍,叶动白俱飞。
制鼎看圆魄,裁箫度羽衣。翻经清夜永,犹带露华归。
第17首、题画竹(元代-刘基)
叶间重露犹滴,林表寒烟未开。想见沅湘江上,月明环佩归来。
第18首、题画竹为董文中赋(元代-吉雅谟丁)
雨过蛟龙起,风生翡翠寒。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
第19首、答秦兵部求墨竹(宋代-王佐才)
夜到茆亭近竹篱,影随寒月下苔墀。
吟余未懒萧疎兴,曾写离披一两枝。
第20首、隔竹敲茶臼(宋代-林希逸)
兴入卢仝椀,龙团旋解包。忽闻茶臼响,正隔竹窗敲。
活水烹新茗,香风度绿梢。听知童落杵,惊起鹊离巢。
香比云英捣,清无水厄嘲。林深留客处,未羡巳公茅。
第21首、次韵胡竹庄元夕(宋代-余谦一)
佳人月下翠成行,团铺高张椀舞忙。想见风情杜书记,暗中挥泪忆钱塘。
一老东家唤不应,当年膴仕正承平。何人诵得科灯判,莫向膏脂上取明。
第22首、屿竹(明代-何吾驺)
屿竹新晴外,生香揽镜馀。屐痕苔径滑,菜食突烟疏。
击磬扣门客,张徽出听鱼。悠然会心地,萝月夜窗虚。
第23首、娄原善竹庄小酌二绝 其一(明代-张吉)
别来心事故无穷,坐落悬车语未终。更辟柴门开小酌,千竿瘦竹两衰翁。
第24首、种竹(明代-王鏊)
小轩侧畔无多地,手种琅玕一两枝。相对翛然心自足,渭川千顷复何为。
第25首、王御史竹索题(明代-杨士奇)
千尺云霄翥翠鸾,画图犹似倚窗看。台中别有凌霜柏,与尔青青共岁寒。
第26首、题竹送任敬让参议 其二(明代-杨士奇)
十载低眉厌郎署,清风高起凤凰枝。浣花溪畔多乡故,为托平安寄远思。
第27首、竹罂草堂歌(清代-宋琬)
君不见练川朱生称绝能,昆刀善刻琅玕青。仙翁对弈辨毫发,美人徙倚何娉婷。
石壁巉岩入烟雾,涧水松风似可听。镂玉雕犀安足夸,玻璃可碎牺樽腥。
白门濮生亦其亚,大朴不斫开新硎。虬须削尽见龙蜕,轮囷蟠屈鸱夷形。
匠心奇创古无有,区区荷锸羞刘伶。妙制流传真者少,何侯得之为异宝。
大书深刻作堂额,客至登堂多不晓。我来问名请纵观,锦笥才开称绝倒。
黄侔蒸栗缜且坚,润比琼琚兼肉好。何侯啖我烧羊胛,华发临风除白帢。
阶列唐昌观里花,栏余甫里先生鸭。美酒元从白堕留,新篘更得青州法。
南人不惯北人欢,绳床坐听糟床压。君不见蔡邕笛,千年人去亭名柯。
讵若龙钟古节大如斗,真堪一日十摩挲。铜盘绛烛朱颜酡,升君之堂为君歌。
年来已厌乌程酿,客中十斛须相饷。沙棠树下牡丹丛,蓓蕾计日应全放。
殷勤欲倩好风吹,痛饮还期明月上。预敕双童洗竹罂,待我醉卧青丝障。
第28首、枯叶竹诗(南北朝-刘孝威)
枯杨犹更绿,卧柳尚还生。勿嫌凤不至,终当待圣明。
第29首、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金朝-杨奂)
家世江头令,风流竹里仙。海棠烘晓霁,野笋淡春烟。
尊俎违今日,弦歌记昔年。挂冠吾有意,送老白云边。
第30首、竹岙扫墓三首 其三(近现代-王季思)
倒挽百川水,莫挽儿时回。尽书南山石,莫尽儿心悲。
儿心悲如何,念我久病母。呻吟到沉笃,掩抑还哀诉。
“长年亦不望,愿加年三五。阿桐好定婚,阿桢亦完娶。”
如今弟辈归,携家谒母墓。牵衣学拜跪,甥侄各媚妩。
人间万事足,不闻母笑语。忍泪辞新坟,斜阳风满树。
第31首、五日集孙阮亭孝廉深竹映书堂分韵(清代-沈荣简)
楚些哀歌送远声,虚堂列坐午筵清。竹深那许红尘到,暑薄才宜白裕轻。
画鹢旌旗悲正则,长堤花木忆端明。西泠两度逢重五,对酒依依隔岁情。
第32首、题王孟端画竹(明代-黄仲昭)
九龙山人标格奇,平生与竹同襟期。兴来为竹写真意,笔端飒飒生凉飔。
一枝高拂青霄雾,葛陂神物化龙去。一枝低扫白石苔,缑山仙子乘鸾来。
疏影微茫远还碧,颇似潇湘秋月夕。翠色茏葱近更深,又似淇园春雨晴。
昔年老可今安在,遗迹流传重千载。山人挥洒更入神,使可见之心亦骇。
我家闽山丛竹幽,朅来不见心悠悠。今日披图看风景,分明一段闽山秋。
第33首、题皮如心行囊中画竹图(元代-吴澄)
畴昔江乡识此君,清风凛凛动霜筠。被谁点染移将去,也受京华半面尘。
第34首、题竹叶间(宋代-郑思肖)
清晓清风吹过后,露出青青一罅天。一似推篷偷看见,竹林半抹古苍烟。
第35首、自舒城南至九并并舒河行水竹甚有佳致马上成五首 其五(宋代-刘攽)
南山近仙居,太古馀积雪。阴云五月寒,松桧为之折。
如何车马客,尘土倦炎热。挥手谢世人,吾将与君绝。
第36首、送安养阎主簿还竹寺(唐代-林珝)
分手怨河梁,南征历汉阳。江山追宋玉,云雨梦襄王。
醉里宜城近,歌中郢路长。更寻栖枳处,犹是念仇香。
第37首、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 其二(宋代-陆游)
短裘入重云,长镵求灵药。人蔘四体具,狗杞群吠恶。
采实去条枚,摘花弃跗萼。长啸忽蹑空,天台赴幽约。
第38首、移竹后雨(宋代-王镐)
洗红窣窣乌苣雨,落紫飕飕皂角风。挂起北窗聊问讯,新移来竹定惺松。
第39首、移竹(宋代-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第40首、为吏部师尚书题画 其五 竹鹤(明代 金幼孜)
养就丹砂雪作团,终朝俛啄近琅玕。三山碧海休归去,好向瑶池弄羽翰。
第41首、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二 石让竹【唐代:卢仝】
自顾拨不转,何敢当主人。竹弟有清风,可以娱嘉宾。
第42首、题金耑居为陈羽伯画竹居图次张观复先生韵【明代:龚诩】
明月清风境界宽,不栽凡卉只琅玕。庭除剩有三湘意,枕簟能无六月寒。
时见啄苔来缟鹤,每惊拂石舞青鸾。故人诗画俱清绝,可得频过一借看。
第43首、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九【宋代:孔平仲】
竹光团野草,秀气豁烦襟。赠此遣愁寂,萧然静客心。
枕簟入林僻,鸟雀聚枝深。兴趣江湖迥,松筠起碧浔。
第44首、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二十【宋代:孔平仲】
碧色忽惆怅,霜埋翠竹根。啾啾黄雀啅,宅舍如荒村。
侍婢艳倾城,焕若灵芝繁。天寒翠袖薄,染泪在丛筠。
第45首、竹亭纳凉【宋代:张玉娘】
独坐幽篁阴,停绣更鸣琴。叶齐林影密,惟有清风心。
第46首、赠海中所藏顾定之竹【元代:黄镇成】
凯之遗墨在人间,风起萧萧万叶寒。何日携琴踏青藓,雨华台上听琅玕。
第47首、赠钱竹坡【明代:徐渭】
早岁采芹客,中年种杏人。肱今三折后,井是百家春。
长者高门席,潇然太古邻。何须卜长久,不朽在天真。
第48首、保竹为余罃举人父题【明代:罗玘】
一笱费一竹,得鱼不盈觔。一笮费千竹,度人纵如云。
费竹有多寡,终非爱竹人。筐成塈落梅,忍杂土与尘。
笾实荐宗庙,凛然对明神。用有贵贱异,能免伐竹频。
尚有汗简编,圣言载谆谆。妙道固有托,蠹朽伤其真。
忆昔得此种,潜夺蟹谷春。竟尔隐其下,人曰竹隐君。
子乃更爱竹,孙尤爱无伦。视竹如视家,谁能乐家贫。
桑梓恭敬止,毛里不属身。丘木有松楸,望之忍为薪。
白凤下啄实,不知在何晨。虽当伶伦来,要使常回轮。
第49首、戏题子畏墨竹【明代:祝允明】
唐郎写竹如写字,正以风情韵度高。我解平章不能写,未曾分得凤凰毛。
第50首、咏窗竹寄姬墨生【明代:郑关】
莫种杨柳枝,秋来已衰老。野花虽媚人,能得几时好。
竹叶真可爱,盘根满庭内。众芳摇落时,青青色犹在。
晴看翠欲流,静对虚堂幽。初传嶰谷种,便得潇湘秋。
俗人爱桃李,却笑谁知己。虚心犹见猜,守节空如此。
桃李荣春风,此君羞与同。从来共霜霰,独有南山松。
第51首、晚下竹竿坡趋灵石【明代:韩邦奇】
万壑林涛似海波,驱车晚下竹竿坡。无边赤叶愁中见,几度黄花客里过。
蓬鬓还逢秋色改,归心偏傍月明多。到家不用鲈鱼美,半亩蔬园十亩禾。
第52首、郎住竹堋口【明代:孙一元】
郎住竹堋口,妾住杨柳堧。
杨柳丝空长,不能系郎船。
第53首、题徐孚竹【明代:杨士奇】
潇湘万顷秋,淇园千亩绿。幽玩何须多,一枝清已足。
第54首、题竹寄萧元立【明代:杨士奇】
四年不见萧元立,遥忆新来满鬓霜。深结茅斋对岩竹,还依泉石种昌阳。
第55首、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其九【明代:谢元汴】
墨魂视剑瘦,鬼语泣天荒。苔草能延碧,秋兰不忍芳。
柳槐方即序,风雨亦无乡。何必龙文鲊,石田有禹粮。
第56首、和品士亭玩竹【明代:夏良胜】
亭覆春云竹几竿,未教无主客来看。补林药起儒生俗,当户驱回炎吏难。
万卷昼帘清入幌,十年夜雨碧馀寒。元功可是谁忘得,欲作秦箫和去鸾。
第57首、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 其三 雨【明代:陈琏】
采兰忆昔过湘浦,两岸修篁带雨看。此日晴窗见图画,令人清兴满江干。
第58首、新秋同唐古遗须竹游钟武故城归坐小轩夜语四首 其三【明代:王夫之】
野人爱菊亦偶尔,种菊满阑秋已清。但为爱君兄弟好,欹眠闲看绿光晴。
第59首、咏菊答须竹【明代:王夫之】
选芳宜隐秀,经岁得秋情。苗浅春滋弱,心微露贮轻。
啼莺无醒梦,飞絮谢思萦。雨浃浮光上,吹暄逸态呈。
蠹憎痕屡剔,丝繫玉防倾。爱惜消长日,从容养静萌。
荷风熏晚绿,蕉雾洒孤荣。叶叶容迟上,亭亭有独擎。
艰难出畏景,珍重享西清。紫葆光初透,珠胎润巳滢。
竹枝留上番,梅影剪疏横。专气邀金液,丰仁长玉婴。
星榆方历历,云朵遂盈盈。土德先推王,冰心亦保贞。
有时浴紫水,终不炫丹猩。香外幽难似,薰馀静不撄。
肃然登鼻观,嗒尔偃心旌。龙腊痴谁妒,薝葡逸未平。
霄空霜一色,天迥月三更。倦赏愁寒夕,邀欢暂晚晴。
袂辞歧路把,目厌满堂成。桂酿聊孤酌,莼丝小佐羹。
催开辞羯鼓,过访待缑笙。巳事开三径,端居爱九名。
同床犹各梦,顾影易魂惊。身后从冰雪,魂归返日精。
摧芳宁问落,涤月不辞烹。君意如相念,殷勤访夕英。
第60首、夜炊【明代:竹浪旭】
猛觉冰生颊,孤吟翻欲狂。
汲泉溪作冻,移火月吞光。
渍米频拈稗,开薪再剪霜。
夜炊一幽事,仆仆不为忙。
第61首、修竹篇三章【明代:陆深】
瞻彼修竹,薄言眷之。依依庭除,托植在兹。我悦我亲,以况其仪。
竹之苞矣,以慰我思。
瞻彼修竹,其色如玉。眷言顾之,岂曰空谷。出则尔恭,入则尔复。
君子之居,清风穆穆。
瞻彼修竹,凤凰于飞。岁聿云莫,泥泥有辉。崇是正直,以保中虚。
君子万年,神明所依。
第62首、题竹为周廷晖赋【明代:曹义】
扁舟昔泊湘江曲,曾倚蓬窗看脩竹。烟稍露叶拂晴空,劲节虬枝挺寒玉。
露天似觉鹧鸪啼,雨夕犹闻湘女哭。浓阴积翠暖欲飞,苍雪飘香晴可掬。
宦游蓟北几经年,独怜梦断苍梧烟。今朝画里偶相见,亭亭老干还依然。
阿谁貌此多清淑,错落金朷炫吃目。吁嗟暝色突帘栊,彷佛秋声落书匤。
濂溪孙子肌骨清,为爱此君坚且贞。轩窗高挂日相对,岁寒拟共结芳盟。
昨来索我题诗句,诗兴茫茫渺何处。三湘七泽路漫漫,明月清风足佳趣。
第63首、竹为玄靖僧赋【明代:张弼】
凤凰池头听春雨,萧萧疏叶如相语。起来试揭麟毛帘,惊看湿透青鸾羽。
鸾羽萎蕤鳌石傍,天风飕飕云茫茫。不知身在玉堂上,翩然魂梦游三湘。
第64首、祝英台近 病起偶成,用竹垞集中韵【清代:张玉珍】
雁书沈,芳信远。丽句写纨扇。小极无聊,睡也几曾倦。
纵有鸿雪行踪,絮泥心事,都付与、旧时莺燕。
蜡灯泫。早又院落黄昏,萤火两三点。曲录阑干,不语苦凭遍。
倩携绿绮轻弹,一天离恨,任香影、回风低捲。
第65首、天圣寺壁观管夫人画竹【清代:祝维诰】
岿然古刹閟深窈,败瓦残碑苔藓绕。入门但觉风萧森,壁扫千竿犹袅袅。
高低仅辨烟墨痕,寻丈欲凌霄汉表。叶疏枝劲态绝秀,凤翥龙飞骨尤矫。
古来妙手岂乏人,风骨能如仲姬少。散朗雅有丈夫气,放和笔此间作丛筱。
年深可惜剥蚀多,黯处如昏明处晓。当时松雪亦好事,萧寺偕来耐烦扰。
潇湘之景更模糊,缅想襟期神愈渺。人天尚藉拥护力,遗迹莫随尘劫了。
第66首、怀故学士朱竹君【清代:姚鼐】
洛下书生起侍朝,独陵天地气飘飘。青云后进时来附,白发前交意每饶。
中夜酒多犹拥榼,过春花少尚连镳。却临杖节经游地,立望江亭晚落潮。
第67首、蕉竹【清代:郑孝胥】
梅厅廊下蕉与竹,风雨时来啸哀玉。他年万一忆龙州,不待梦中应在目。
第68首、雪梅香 和竹逸再游石亭看落梅原韵同云臣赋【清代:陈维崧】
梅将谢,临风招手唤重游。恰瀰瀰照浪,愁情懒比眠鸥。
低扑村庄纨扇巧,乱飘溪阁粉茵稠。糅绵弄雪送清芬,与梦俱幽。
再来增怅望,满径琼姿,零落谁收。拾取残英,注来花乳磁瓯。
纵使暗香埋陇畔,胜于飞絮舞街头。休回首,几枝含泪,正倚山楼。
第69首、禽言四首 其四 竹鸡【宋代:梅尧臣】
泥滑滑,苦竹冈。雨萧萧,马上郎。马蹄凌兢雨又急,此鸟为君应断肠。
第70首、和詹存中种竹【宋代:谢逸】
斸地移根未满林,庭前俄见影阴森。晚烟漠漠玉双峙,夜雨萧萧龙一吟。
劲节扶疏真耐老,高才洒落少知音。参军吏隐世情薄,只有此君同我心。
第71首、直竹【宋代:朱淑真】
劲直忠臣节,孤高列女心。四时同一色,霜雪不能侵。
第72首、柯敬仲墨竹【元代:凌云翰】
闻韶曾见凤来仪,回首苍梧又一时。写出竹枝歌外意,楚云湘水不胜悲。
第73首、景献太子墨竹【元代:凌云翰】
古来画竹谁最豪,萧悦不及王维高。文同之后到景献,学得南唐金错刀。
齐纨新裂裁成扇,顷刻春雷穿铁砚。图成标以袅翠名,宛似黄陵庙前见。
九疑峰高云气迷,天寒日暮娥英啼。乎中瑶瑟不敢鼓,恐有凤凰来上栖。
宣和年间好时节,徽庙丹青更奇绝。南渡王孙爱墨君,犹是东都旧枝叶。
二百年来迹已陈,烟梢露叶长清新。有熊乘衣今复睹,制筒未必无伶伦。
诗人尚友须千古,寞搜心内良工苦。安得此图挂北窗,坐听秋声起风雨。
第74首、题顾定之墨竹【元代:邾经】
虎头诸孙总痴绝,老安不痴乃用拙。忆在吴中写墨君,雪楮水缣每飘撇。
妙处不减文湖州,同时更有柯丹丘。眼底只今无此客,使我悒悒怀风流。
苍梧想见斑竹活,看画忽焉忧思豁。安得二老从之游,搔首凉风起天末。
第75首、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朝代:五代|作者:和凝】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 手,下阶迎。
第76首、竹香子·同郭季端访旧不遇,有作【朝代:宋代|作者:刘过】
一琐窗儿明快。料想那人不在。熏笼脱下旧衣裳,件件香难赛。
匆匆去得忒煞。这镜儿、也不曾盖。千朝百日不曾来,没这些儿个采。
第77首、制幕孙君即益昌舍馆叠石栽竹于盆池索赋【朝代:宋代|作者:程公许】
好山意度如高人,偃蹇那肯来朱门。
青油幕中盛快士,爱山惟恐不能致。
昭亭东望天一涯,武担亦复归迟迟。
开窗延得竹君瘦,借竹为媒来石友。
烟云吐吞一席间,瓦盆取月湖海宽。
羽书撤警文书省,一炷水沉销日永。
不嗔邻客唤门频,支颐对玩玉嶙峋。
平生我亦烟霞痼,强拟为君援笔赋。
破除几许白云腴,肠枯搜搅一句无。
昨宵梦怕大刀折,诗债未偿宁许别。
从君差乐休念归,剩借前箸裨筹帷。
主公威声劘敌垒,旆旌行拂终南翠。
若携诸吏上峥嵘,容我后乘陪载赓。
第78首、题水竹弟寿山觉庵【朝代:宋代|作者:叶茵】
照邻营墓牧之铭,一理融明古亦今。
政为后先同此觉,不将生死动其心。
天教棠棣分春色,地接松楸合昼阴。
自谓老身强健在,时时来和寿藏吟。
第79首、九日会王修竹西楼预坐者七人以落霞与孤鹜齐飞分韵予得落字即席走笔【朝代:宋代|作者:黄庚】
冉冉五云深,山西日光薄。
登楼集群贤,纵目天宇廓。
落木悲徂年,寒光照杯酌。
浩歌兴悠然,意行非涧壑。
缅怀龙山游,此乐久寂寞。
胡为落帽人,白首恋宾幕。
醉余发诗情,分韵尽佳作。
吾爱漉酒巾,西风吹不落。
第80首、风入松·溪山堂竹·别本作子昂竹石卷子【朝代:宋代|作者:张炎】
新篁依约佩初摇。老石润山腰。逸人未必犹酣酒,正溪头、风雨潇潇。砺齿犹随市隐,虚心肯受春招。
从教三径入渔樵。对此觉尘消。娟枝冷叶无多子,伴明窗、书卷诗瓢。清过炎天梅蕊,淡欺雪里芭蕉。
第81首、谢舜元以墨竹为赠【朝代:宋代|作者:家铉翁】
我家苕源山深处,万竹森森饱风雨。
一从脚踏黄沙堆,不见此君四寒暑。
夜来有梦到家山,苍筠翠干犹依然。
觉来欲赋不得赋,谁能为我传其天。
东邻萧然岁寒客,寓意于物无留迹。
当年亲识洋州孙,写得寒梢数千尺。
怜我卧疴少佳悰,卷送四壁泠然风。
笔端妙处夺天巧,与我胸中生意俱无穷。
高阳台下见此两奇特,子新之梅舜元竹。
后先俱为洞山来,夜夜白虹贯茅屋。
第82首、题墨竹长卷与汪遂良【朝代:宋代|作者:刘辰翁】
摩诃池上龙千年,化为匹练横曳烟。
拔石数茎冲苍天,我见其面何必全。
第83首、舍后丈地令人植花种竹闷则邀清风明月尽醉而倒【朝代:宋代|作者:华岳】
有地都来一丈余,垦锄元不费工夫。
匝墙先种竹三本,绕槛却栽花数株。
风伯唤来烦解佩,月娥邀得醉携壶。
凭君试向蓬莱问,还有神仙似我无。
第84首、晁十哥旧居新辟种竹【朝代:宋代|作者:韩淲】
旧家庭院新栽竹,却忆本闲南渡初。
生聚百年推甲族,流传四世尚同居。
清风不负堂前燕,长日犹堆案上书。
根本既深枝叶在,时时培土莫轻锄。
第85首、和子静三绝 亭竹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陈渊】
霜雪岂能摧劲节,埃尘无复入虚怀。
故应淡薄无人管,不是子猷谁复来。
第86首、寓琼山远华馆一夕梦游山间小堂松竹环合有道士坐堂上诵李太白送人游桃源序中有良田名池竹果森然三十六洞别为一天之语觉而异之今假道容惠当游勾漏都峤白石罗浮皆洞天也岂神者先告将有所遇耶赋诗以纪之【朝代:宋代|作者:李纲】
神清遂仙游,境寂恣遐躅。
羽人入我梦,轩户霭松竹。
高吟谪仙文,逸韵响金玉。
觉来残灯荧,倘恍犹在目。
归途历容惠,问津非素卜。
将游四洞天,就彼白云宿。
岂无葛稚川,妙论资灌沃。
试求龙虎丹,一使鬓毛绿。
斯言傥可珍,长揖谢浮俗。
却笑昌黎翁,强项宁诘曲。
第87首、盘洲杂韵上 石竹【朝代:宋代|作者:洪适】
蘤红蜂好啮,路细麝来眠。
若也栽幽处,踰冬色不蔫。
第88首、竹间两绝句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李彭】
鸟声催得青春老,花气浑忘白发新。
谁复能寻三径友,信知真是五台宾。
第89首、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一一【朝代:宋代|作者:孔平仲】
竹深留客处,僻近城南楼。
眼边无俗物,淅淅野风秋。
主人不世才,老气横九州。
哀弦绕白云,清绝听者愁。
第90首、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独与君卿供奉蟾知客东阁道话久之【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卷卷长廊走黄叶,席帘垂地香烟歇。
主人待来终不来,火红销尽灰如雪。
第91首、乞竹鸡【朝代:宋代|作者:林光朝】
疏篱短短花枝阑,鸠妇不鸣天雨寒。
鸠妇离家三百日,亦有姊妹依故山。
黄粮不肯啄,欲去羽衣残。
主人一见一怜汝,抱取东家竹鸡来戏聚。
孤村落日不相识,各各哀鸣求其主。
两鸟勿惊遽,低头听我语。
鸠妇入我家,必杀入我口。
床头瓶罂无余粒,养汝一到十日后。
东堂数竹夹新蹊,儿童牢落惟爱一竹鸡。
堂心有眢井,饥则哺其泥。
主人缘窗安净几,丹碧相依安用此竹鸡。
竹鸡慎勿傍人飞,我屋三间沉白蚁。
第92首、高竹八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邵雍】
高竹百余挺,固知为予生。
忽忽有所得,时时闲绕行。
自信或未至,自知或未明。
窃比于古人,不能无愧情。
第93首、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 冉冉孤生竹【朝代:宋代|作者:晁补之】
冉冉孤生竹,托根中谷卑。
结发事君子,江蓠近华池。
江蓠荣有时,迨此春冰期。
玉盘有嘉餐,思君以忘饥。
枣下何纂纂,朱实亦离离。
秋风一披拂,菀其为枯枝。
愿垂太阳惠,照妾葵藿微。
第94首、种竹【朝代:宋代|作者:刘延世】
梅蒸方过有余润,竹醉由来自古云。
掘地聊栽数竿竹,开帘还当一溪云。
第95首、竹洞【朝代:宋代|作者:吴中复】
阴森过百步,屈曲锁莓苔。
翠色寒无改,清风时自来。
叶笼苍玉干,路入碧云堆。
吏散无公事,支筇到几回。
第96首、一字至七字诗 竹【朝代:唐代|作者:韦式】
竹,临池,似玉。
裛露静,和烟绿。
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第97首、筋竹之新居僧居邠录寄寺中留题次孙温叟所用赵南雄韵寄邠【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梦向清江不见涯,觉来身乃太行车。
新居寄我山中集,倦枕浑忘午后茶。
爱此好风当北牖,待来明月望西斜。
但怜独鹤归何晚,不问满林先暝鸦。
第98首、竹城【朝代:宋代|作者:周邦彦】
竹城何檀栾,属翠分雉堞。
王封尽四堑,同有岁寒节。
第99首、探春慢·列屋烘炉,深门响竹,催残客里时序【朝代:宋代|作者:张炎】
列屋烘炉,深门响竹,催残客里时序。
投老情怀,薄游滋味,消得几多凄楚。
听雁听风雨,更听过、数声柔舻。
暗将一点归心,试托醉乡分付。
借问西楼在否。
休忘了盈盈,端正窥户。
铁马春冰,柳蛾晴雪,次第满城箫鼓。
第100首、鹧鸪天·竹引牵牛花满街【朝代:宋代|作者:刘锜】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
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
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
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